搭车去柏林读后感

时间:2019-05-13 14:2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搭车去柏林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搭车去柏林读后感》。

第一篇:搭车去柏林读后感

昨晚花了一夜的时间看完了,真的很佩服他们的勇气和坚持

让我也有种想背包旅行的念头,虽然明知道这很不现实

有太多太多的舍不得,让我无法放下

也有太多太多的理由让我拿来当借口,无法向前走

我无法想像可以放弃一切去旅行?

我无法想像只有少得可怜的钱可以去旅行?

我无法想像如果真的要背个包去旅行,到底要装多少东西才够?

我无法想像搭车的成功率?到底有多少人真的愿意搭你一程?

我无法想像旅途中有什么危险的事发生?

有太多未知的东西让人却步

也许是我想太多,虽然我只是想,而没去行动

就好像海贼王,无法知道前方有什么,但却让人期待兴奋的冒险旅行

我也能有这样的勇气么?

现在的社会很现实的,就算我在夏湾写着个“拱北”牌子

也不会有人愿意让我搭车,除了的士吧.这样做似乎很白痴

我曾经很向往西藏,因为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就只是很去想去那儿看看

我对那儿并不了解,也没特别注意西藏的资料

也许是我觉得并没机会会去的吧

这次看完书后,让我想去的地方还是西藏

可有太多的太多的原因去不了

现在没有那么时间,没有那么多钱可以用

也没有相机之类的工具可以让我拍下风景物

也没有准备去旅行的工具等等

更重要的是没有准备去旅行的心

我在想如果给自己一年的时间这些能准备好么?

不需要太多的时间,或许几天就够了

不需要用太多钱,可以尝试厚着脸皮去搭车,就算失败也是一种体验

不需要太多的东西,简简单单就好,又不是长年旅行

不需要给自己太多想法,本来旅行就是随意的想一想,似乎这些借口都已不成借口了

嗯.我太多三分钟热度了.所以不知道自己是否在热度中

一年后是否真的可以背个包就踏上旅行呢?

就让这篇日志来看看我一年后会怎样吧.

第二篇:搭车去柏林读后感(写写帮推荐)

《搭车去柏林》读后感

花了大部分时间看完了《搭车去柏林》这旅行小说,心里有着无限的激动,我很佩服他们的勇气和坚持。一个美国籍的中国小伙子和一个纪录片导演刘畅,在2009年夏天一路只靠这陌生人的帮助,从北京到德国柏林,用招手搭车的方式前进,共搭车88次,途径13个亚洲与欧洲国家,穿越中国,中亚和欧洲,耗时3个半月,行进16000多公里,最终抵达柏林。我多么想放下一切念头,背上行囊,带上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踏平高山,游过海洋。

我真的无法想像只有少的可怜的钱可以去旅行。我无法想像如果真的只要背一个包去旅行。我无法想像搭车的几率是多少。有太多的惊讶给了我。其中有一句话“有些事情现在不做,就一辈子也不会做。”我很认同。有些事情现在不去做,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观的改变,生存的压力等等会让我们在想做的时候却力不从心。我认为,人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最应该做的事情,不要被当时的物质诱惑所俘虏。

在路上的收获,就是重新 认识和发现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的过程。其实换个方式想一想,我们的路和他们非常相似,一定要精心努力,靠着自己的双脚踏踏实实的走出一条路。但在这个路途中每一天都是未知的,这样充满未知的旅途才是这旅途最精彩的部分。旅途是经历着幸运与不幸运,当你还在埋怨前一分钟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或许后一分钟就能遇到转机,体会这样的落差感是人生的一种领悟。

我们快要毕业,我们的旅途才刚刚开始。生活中,就是不断有人离开或进入的。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也是不断有得到和失去的。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回忆是没有任何力量的,但是它可以温暖我们的心,就让这三年的一切,剪辑成一部黑白电影,永远保留下来,在落寞的时候供我们回忆、取暖。我很喜欢朋友常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互相拥抱才能飞翔。”

一部书让我联想很多,也让我有了不少的冲动去面对未来的日子。我想也会找到一个同伴陪伴着我飞翔,在旅途上展现出美丽一道彩虹,留给后人无限的激情,和敢去拼搏的动力。我爱这本书,我爱身边的人。

第三篇:读书报告 (搭车去柏林)

班级: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处理软件)学号:2012419231姓名:曾丽娟

《搭车去柏林》读书报告

偶然间从书店看到这本萦绕着自由与烂漫气息的“神秘的小盒子”——《搭车去柏林》。从此它就改变了我的人生观,让我认识到自己在这个茫茫的世界中是多么的渺小。在这18年里我认识的世界甚至还不及这个“神秘的小盒子”完全。如果没有看到它,如果不出去走走,我或许以为这就是世界了。生活它是一条长河,奔走流转。对旅行者来说,这条河的归宿是海洋,因为那里的自由无边无际。很幸运,谷岳和刘畅都找到了正确的出口。

在这个不出门即可知天下事的网络时代,还有几个人愿意走出门取用双脚丈量土地,走向真正的远方?在这个人人都将买房视为人生头等大事的社会,还有几个人会在夜阑人寂时倾听自己内心梦想的声音?我们努力赚钱,却不敢用力做梦;我们转载别人的故事,自己却提不起勇气做主人公;我们日复一日地老去,是否终有一日会后悔自己一生随波逐流从未试图对抗平庸。

一个美籍华裔小伙(谷岳),一个纪录片导演(刘畅),在2009年夏天一路只依靠陌生人的帮助,从中国北京到德国柏林,用招手搭车的方式前进,共搭车88次(包括维族大爷的三轮车1次,伊拉克老农的拖拉机1次,吉普赛人的马车1次),途径13个亚洲与欧洲国家,穿越中国,中亚和欧洲,耗时3个半月,行进16000多公里,最终抵达了德国柏林,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艰辛浪漫的旅程。而在那里,等待他们的就是谷岳的女友伊卡。

看完书的第一章《因为孤独,所以旅行》后,了解了刘畅在北京五环外租了一间房,过着和我们一样的城市生活,感觉到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希望在路上寻找到答案。这本书与其说是记录了他们搭车三个半月的经历,不如说是刘畅对自己城市生活的反思。我们生活在城市里,整日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一切物质都不缺乏,人反而觉得心里空荡荡的。这是为什么?现在的社会和人们都缺少了什么? 一路上他们碰到过好心的富二代,不仅搭他们,还免费请他们住了四星级酒店。他们坐过辉腾,老板好心又善良。有人请他们免费住在家里两晚,不与女友约会,带他们畅游。也有人告诉他们你们要是施舍路边人,我们就不搭你们了。他们搭过醉汉的车,彻底玩儿了把刺激。大千世界,你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也会有各式各样的感悟。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搭车不是去景点,而是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每当他们到了一个著名的景点,就是我们从旅游杂志或是明信片中看到的地方,就发现当地因为过度开发旅游业失去了当地原始的颜色和感觉。这就像北京的王府井、大栅栏一样,作为北京人都很少去这样的地方。每当我旅游去一个地方,回来就只有感慨人啊、景色啊、购物点啊,对去的那里的风土民情毫无印象。在城市的发展中,我们是不是因此得到了一些,又同时失去了什么? 要是外国人写这样一本书,我认为在中国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销量。因为他们习惯于这样的方式。这就是文章刚开始时,刘畅记录在中国境内搭车时遇到的冷遇。没有人愿意搭他们。他总结,中国人都比较害怕搭车人会给自己造成威胁,而在外国搭车是一种文化。这也让我们对中国的现状反思,为什么我们这样的文明国度会是这样,在中国我们的富二代能请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免费住一宿宾馆么?大老板在开着辉腾时会搭两个脏兮兮的旅行者么? 确实,我们要反思的东西很多,需要改变的事情也有很多。一本搭车的故事,要说的并不是搭车本身或是搭车过程中走了哪里,都有什么样的民俗。他让我们反思我们生活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那份在城市中丢失的、忘记的感觉。

当今如此现实的社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现实的人,每天都是为了金钱而奔波,一门心思的羡慕有钱人,希望认识有钱人,渴望成为有钱人。钱是什么?是重要的生活支撑,但不是生活的全部,不是生命的无偿,所以,我们应该勇敢的踏出生活、工作的那个狭小的生活圈,多去外面走走、看看,体验心灵的放松、身心的畅游。也许你会说:这根本就是胡扯,没有钱怎么去放松?没有钱怎么去旅游?是的,没钱你根本不能远行,但我们可以近游啊,其实你的身边、你的周围一直有很好让你放松的环境,只是你从没用心去留意,一门心思的只想着你的工作、你的金钱、你的腰包。《搭车去柏林》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年轻人整天为金钱为物资奔波,去消耗自己的青春,摧毁自己的梦想,其实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发一些没必要的感叹,而应该多看看其他人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看看他们如何去排除生活的压力,追寻生活中的美好,你发现的越多,你的心情也就会越开朗。我还在这个”神秘的小盒子“里看到了:应该真诚待人,要相信别人,不要总觉的外面不安全,家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谷岳和刘畅在搭车的旅途中,碰到那么多在路上的年轻人,他们也是孩子,他们并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语言也不算很畅通,但都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一颗勇敢的心。

最喜欢刘畅说的一句话——有些事,你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只有你想做成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的。

薯伯伯,《风转西藏》的作者说过——旅行最大的收获,是心态及价值观的改变......梁飞,《世界在我俩背包里》的女主人公说过——刻苦地游历并不纯粹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是对生命的态度,是关于年轻,自由,拥抱迷茫和不确定,更重要的是学习放下。

黄道,《世界在我俩背包里》的男主人公说过——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既赤裸裸地来,又是赤裸裸地走,对事物何必太执着?人生本是一段旅程,只能活一次就要活得痛快,活得精彩。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旅行。看到过这一本书的朋友们,如果有时间有精力的话,不妨拿出自己很短暂的时间去实现人生中的一个目标,你会发现它能带给你巨大的收获。我们没有必要变成一个领头者,去破别人的记录。那些都是做给别人看的,真正的旅行真正的精彩是属于自己。去完成一次旅行,别管远和近,自己理想的就可以。你会发向自己的生活可以是另一种面貌。你并不需要失去所有,你只要有追求原来自我的勇气就够了。这种转变现在不做的话,以后就会慢慢地消逝掉,泯灭了自我。完完全全成为一支循环在石环上的蚂蚁。与其成天感慨命运不公,还不如现在去做对自己有帮助的事情。

因为孤独,所以旅行。很多人说,我们并不孤独,我们每天生活在繁花似锦的都市里,物质上的享受,已填满内心里的空虚与寂寞。可是在午夜徘徊,流连在红灯绿酒的“沟渠”中,你们可曾看清自己内心深处那颗早已千疮百孔疲惫的心。是否感受到它悸动的无奈。亲,并不是生活中没有纯真,没有自由,没有宁静,只是你没有迈出最艰难的第一步。迈出那一步后的天空,是那样的蔚蓝,大海是那样的澄澈,树林是那样的透绿,麦田是那样的亲切。我们会遇见心中的马国,遇见住在集装箱房子里的人们,遇到赤身跳湖的质朴的人们,遇到可爱的吉尔吉斯斯坦胖大妈,遇见简单而幸福的牧马人......卸下心中的包袱,背上手中的行囊,去寻找生命中另外那无限种可能吧!

第四篇:《柏林日记》读后感

读史书,可以了解最轰轰烈烈的战事和一系列的事件。但有些细节,从史书中是无法了解到的。《柏林日记》中的许多情节,可以称作二战密闻,或者二战轶事。(世人不知道的史事,多指未经史书记载的事迹。)

《柏林日记》的作者,二战期间美国驻柏林记者威廉·L.夏伊勒,同时也是《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的作者。前者详实地记录了战争期间的见闻,后者则取材于前者。日记真实,细腻,全面而具体,并配有大量的老照片,这更增加了它的可读性。日记中,有举世皆知的大事件的经过,也有鲜为人知的生活小事。

对于日记,许多人感兴趣的是它的真实性,隐秘性。而对于二战如此隐密的事件,在当时,这种日记是为纳粹所忌讳的,因为它披露了最真实的情感和事件。夏伊勒在战争中不平凡的日子里,记下了他所闻所感。所幸的是,这本书在今天得以流传于世。

通过日记,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当时战区消息封锁之严密,对统治者来说,是统治之需,称霸的必要,而对人民来说,则是被牵着鼻子走的不知情人。市民们被希特勒别有用心的宣传所鼓舞着,对和平充满着信心,对希特勒的战争名目深信不疑。日记中多处记录了消息过滤的“愚民”过程,只播想让你知道的,不播不想让你知道的。这是作为记者的夏伊勒所亲眼目睹的一幕幕事件。

犹太人在那个年代所受的非人的迫害,在日记中随处可见。无疑,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作者的政治倾向,反战,反纳粹,象所有的平民一样,渴望和平。对希特勒的勃勃野心,作者是毋庸讳言的。同时,又对战争中英、法、俄等领导者的软弱的做法感到惋惜,对希特勒非同一般的领导才华和战争策略也投以了赞许的眼光。

作者是幸运的,因为他作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驻战地记者,有幸亲身体验那场举世瞩目的战争。并且记录了这一战争的过程,用他敏锐的眼光分析这一战争的实质。而我,也是幸运的,经朋友介绍,读到了这本书

第五篇:在柏林读后感

在柏林读后感 今天,我怀着一种沉重的心情读了奥莱尔的《在柏林》一文。读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柏林》一文主要记叙了:一位战时后备役老兵和他身体虚弱的妻子在火车上,妻子在不停地大声数着:“一、二、三。”别人以为是神经病。后来老兵解释道:“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

通过这一个小片段,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性,感受到了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战争使一个又一个的家庭毁灭。

我们在如此和平的年代里,应该为幸福生活而高兴。应该在这样的年代里努力学习,报答那些为美好生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我们要提倡和平,反对战争,让蓝天充满欢乐的笑声,让大地充满新的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家园和谐美好。

下载搭车去柏林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搭车去柏林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柏林之围读后感

    《柏林之围》读后感我在暑假期间读了《都德短篇小说选》这本书,其中有一篇文章叫《柏林之围》,这部短篇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中的一个老人贯穿了全文,那就是菇沃上校......

    《柏林记忆》读后感2000字(优秀范文5篇)

    《柏林记忆》读后感2000字海浮石 时光烩蜜丝?瓦西里奇科夫出生于白俄贵族家庭,十月革命后随父母离开俄国,成长之际相继辗转于立陶宛、法国、德国。具备良好的教养、掌握多国语......

    柏林创意设计

    柏林创意设计:政府和企业是幕后推手 知名企业热心资助 柏林的“老佛爷”位于市中心的高档商业区,其规模和地位不逊巴黎总店。2004年1月,该店启动“时尚实验室”(LABOMODE)项目,以帮助有潜力的年......

    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1948年6月——1949年5月) 背景:1、战后德国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大柏林”地区由四国占领 2、美苏为建立和发展各自的同盟体系不断加强对抗和争夺,意图......

    柏林洪堡大学

    柏林洪堡大学(德语: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HU Berlin)是德国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学,它创建于1810年,由当时普鲁士教育大臣、德国著名学者、教育改革家威廉·洪堡创办,大学......

    柏林的自由

    伯林的多元价值观及自由选择思想 摘要:以赛亚·伯林是西方自由主义阵营中的一位反判者,一位真正的“反潮流”思想家.伯林的自由思想不仅仅是对20世纪极权主义的反思,它也是对......

    西畴县柏林小学

    西畴县柏林小学《关于学校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控安全工作》 自 查 报 告 时值春夏之交,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目前,随着雨量增多,气温上升,蚊蝇增多,再加上饮用水易受污染,食物容......

    翻墙:柏林墙里墙外20年(本站推荐)

    翻墙:柏林墙里墙外20年 1961年8月12日晚上, 《柏林墙》 一书作者弗雷德里克刚刚13岁,他的父亲在这天心脏病发作,闻讯赶来的邻居立刻对他的父亲采取抢救措施。这时有人打开了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