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领导班子情况

时间:2019-05-13 14:1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领导班子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领导班子情况》。

第一篇: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领导班子情况

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领导班子情况

(1)主要领导简历

霍兵,男,汉族,1963年10月生人,研究生文化,博士学位,无党派,1989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天津市规划局总规划师,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

工作简历:1989年-2002年天津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

2002年-2005年天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总建筑师

2005年-2006年天津市规划局总建筑师

2006年-2007年天津市规划局总规划师

2007年-2010年 天津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天津市规划局滨海新区分局局长(兼)

2010年1月至今天津市规划局总规划师,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

彭博,男,汉族,1966年4月生人,研究生文化,硕士学位,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工作简历:1990年-2000年海军后勤学院

2000年-2004年塘沽区规划土地局副局长

2004年-2005年塘沽区规划国土局副局长、主持工作 2005年-2008年塘沽规划国土局局长

2008年-2010年塘沽规划局局长

2010年1月至今 滨海新区规划国土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肖连望,男,汉族,1961年10月生,河北徐水人,中共党员,1984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现任: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天津市市规划局(局副总)副总工程师、天津市发展海河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总建筑师

简历:

1979.09-1984.07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学生;

1984.07-1988.02天津市规划局干部

1988.02-1991.02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干部 1991.02-1996.05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详规一室主任工程师

1996.05-1997.10天津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助理

1997.10-1998.06天津市规划局副总工程师

1998.06-2003.08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天津市规划局副总工程师

2003.08-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天津市规划局副总工程师、天津市发展海河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总工程师。

马胜利,男,1958年5月30日出生,汉族,天津人,中央党校大学法律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土地估价师。198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10月在天津西站参加工作,1978年3月~1987年10月任海军军校学员、军械师。1987年10月~2003年12月任河西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处科长,2003年1月~2006年7月任天津市土地登记中心副主任、主任,2006年8月起,任滨海国土资源分局副局长、党支部书记。

郭富良,男,天津人,1960年6月9日生,大学学历。1980.12-1983.08天津市大港区城建局技术员 1983.09-1986.07天津大学建筑分校学生

1986.08-1998.02天津市大港区建委,技术员、工程师、科长、副主任

1998.02-2003.08天津市大港区市容委主任

2003.08-2007.09天津市大港区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局长

2007.09-2010.04天津市大港区规划局局长

2010.04至今天津市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朱立明,男,1973年12月生,汉族,天津武清人,大学学历,建筑学学士,200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7月参加工作。

简历:1992.07-1997.07天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学生 1997.09-2004.03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规划一所、专家工作室规划师

2004.04-2006.04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工作室首席规划师助理(正科级)

2006.04-2009.08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滨海分院常务副院长

2009.08至今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兼滨海分院院长

(2)领导班子分工:

局长霍兵:主持全面工作。

党组书记、副局长彭博:主持党组工作,分管行政审批处(综合业务处)、建设项目处、土地利用处;兼任党群工作处处长。

副局长肖连望:分管总体规划处、详细规划处(地名管理处)、市政规划处。

副局长马胜利:分管权籍处、土地资源处(矿产资源处)。副局长郭富良:分管综合办公室、房管处(物业处)、住房保障处、执法监察处(信访处)。

第二篇:公共场所安全建设实施方案-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公共场所安全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车站、地铁、机场、港口、商场、旅游景点、医院、学校、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全市公共场所安全持续保持了稳定良好局面,未发生群死群伤治安灾害事故和暴力恐怖、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但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也暴露出以下突出问题:

(一)责任落实不到位,缺乏整体规划,特别是在建设、投资、施工等方面职责交叉,一些隐患问题未及时、有效解决。

(二)管理机构不健全,负有公共场所安全管理职能的部门在机构设置、人员安排上落实不到位。

(三)安保力量不完备,在安保人员和安保资金投入上严重不足,存在管理盲区。

(四)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应标准规范不适应新常态下工作需要。

(五)基础建设不到位,安全设施不齐全,经费保障无法满足安全管理工作需要。

(六)检查督导不深入,安全隐患未有效根除,极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二、总体思路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积极回应社会动态化、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拓展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推进公共安全管理方式方法创新,建立健全社会治理、共建共享、系统谋划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全面夯实各类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预防、处置安全事故能力和水平,坚决遏制公共场所安全事故发生,为安全天津、平安天津、美丽天津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三、重点任务

(一)建设“互联网+”模式安全管理服务机制。

1.建设公共场所安全管理信息网络平台。涵盖全部公共场所安全管理业务,建设互联网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应用程序、面向群众及企事业单位的各类服务模块,引入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建设统计分析、辅助决策、运维管理等系统,提供行政审批、查询信息、情况反映、政策咨询等服务,保证系统每次访问都能秒级响应,启动办理工作流程同步显示功能,通过短信、微信向访问者第一时间反馈结果,全面提升全市公共安全场所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2.建设公共安全社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着眼于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公安、安全监管、国土房管、交通运输、卫生计生、人力社保、建设、宗教、文化、教育、体育、通信、邮政、民航、铁路、旅游等相关部门、重点单位,大力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积极签定信息资源双边合作协议,建立信息数据交换的长效、长期机制,形成公共安全社会信息大整合、大共享、大应用的工作格局,提升对公共安全问题的预知、预防、预警能力,为及时发现、掌握、消除公共安全隐患问题提供信息保障。

3.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将公共场所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作为平安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统筹做好规划设计,细化建设方案,强化行政许可审批,并做好新建公共场所视频监控系统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以全域覆盖、全景分辨、全时监控、全息感知为目标,建立健全视频监控网建设组织协调机制,实现视频监控整合联网、运维保障、共享应用,使公共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住宅小区的视频监控覆盖率、视频监控联网率、新建高清摄像机使用率达到100%,公共区域、重点行业视频监控系统运行完好率达到95%以上。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充分运用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传感、遥感、卫星定位、电子地理信息等技术,大力开展全市视频监控的综合应用、深度应用、规范应用、专业应用。大力加强专业监控力量建设,建立分级分类视频巡查机制,规范值守岗位职责,采取融资租赁等方式推进视频监控系统管理维护、设备更新、技术升级的长效机制建设。鼓励综合运营服务企业以社会化、市场化方式对视频监控点进行整合。

4.加强公共安全应急保障建设。着力推进公安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建设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新一代110报警服务平台,同步建设相应的数据库系统、指挥决策系统、视频综合应用系统、智能统计分析系统。完善升级110大数据分析及智能警情研判系统,建设相应的警情分析研判模块,提升110警情研判针对性、时效性,为应急指挥处突提供保障。完善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建设,根据应急指挥需求,充分发挥数字集群系统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警务信息查询系统、110接处警系统相结合的优势,开发以350兆数字集群系统为基础的可视化调度应用,为应急指挥调度提供通信支撑。推进车站、地铁、商场、旅游景点、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紧急报警系统建设,并建立日常使用管理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突发紧急情况,能够快速、有效处置。

(二)大力推进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安全管理建设。

1.加强公共交通行业安全管理建设。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推动在公共汽车、长途汽车和出租汽车上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在地铁运营车辆上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在地铁、长途汽车站安检通道建设人像识别系统,建成天津市公共交通系统在运车辆信息中心,建立信息实时传输机制,实现指挥、调度、监控、数据采集、存储、轨迹追踪查询的信息化。推进地铁、公共汽车、长途客车、出租汽车实行一卡通实名制乘车,建立乘客信息采集、共享机制,严格落实进出站票证核对、安检以及候车、登车封闭式管理等措施。推进在重点场站、重点线路、重点时段的地铁、公共汽车和进京长途车辆上配备乘务管理人员,在地铁建立应急救援处置队伍,在运营车辆内配齐安全锤、灭火器和必要的救生器材,研制推广易开启车门、车窗、自动破玻器、自动灭火装置等新技术、新产品,在地铁车站和重点长途客运车站配备防毒面具、空气呼吸机、防爆毯、防爆罐、防护服等防护和应急处突装备,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做好充分准备。加强铁路、机场、客运港口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日常检查、监督,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2.加强商场、娱乐场所等行业安全管理建设。推进娱乐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实从业人员实名制登记,根据娱乐场所备案管理、经营资格、安全设施、安全防范、经营规范等状况实施分类管理,并强化日常管理、抽查检查和监督指导,增强管理针对性、实效性。强化对娱乐场所的安全检查和日常管理,加强娱乐场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落实,有效提升娱乐场所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商场、超市、商业综合体和娱乐场所落实治安保卫主体责任,配备与治安保卫任务相适应的专职或兼职治安保卫人员。积极扶持和促进饭店、洗浴、娱乐等行业协会的发展,发挥其行业自律、反映诉求和服务的功能,落实场所法人责任制,有效维护安全管理秩序。

3.加强大型活动及旅游景点、宗教活动、文体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建设。建立大型活动风险评估机制,按照风险评估等级,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动态管理和信息化管理,落实相关安保措施,科学制定安保方案和预案,加强安全风险的预警监测,提高大型活动安保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对大型活动实行分类管理,分类开展安全监管工作,监管承办单位合理配备安保力量和安保设施,严防消防、拥挤踩踏事故。积极推进大型活动安保工作社会化运作,按照承办者负责、政府监管的原则,落实大型活动承办方安全责任及政府监管职责。探索建立大型活动安保社会化新模式,由承办方按照活动的规格和规模,与专业保安服务公司签订安全服务合同,由专业保安力量开展活动安保工作,逐步减少安保警力投入。推动主管部门在旅游景点、宗教活动、文体活动等场所建立人流量预测和监控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发布“大客流”预警信息,完善人流量监测和人员疏导机制,严格核定客流上限,并完善应急预案,严防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

4.加强校园、医院安全管理建设。加强高校内部安全信息化建设。建设高校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层级化安全管理网络,网上实现要害部位查询、安全信息汇总分析、安全隐患整改、动态管理。加强幼儿园、中小学、高校和医院安全防范工作指导、检查,健全内部巡逻检查、守卫防护、治安隐患排查等保卫制度,建立重点时段校园门前及周边常态化巡控机制,严格落实专职保安配备、管理、培训制度,有效维护校园门前及周边治安秩序。建立校园、医院周边治安乱点排查整治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净化地区治安环境。加强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组织开展应对暴力恐怖案件、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以及地震、火灾、交通安全事故的演练,普及安全防范常识,提升自防能力。加强校车管理,严把校车注册登记审核,强化校车检验监管,杜绝违规检验行为。严格校车监销管理,现场监销注销登记的校车并收回校车标牌。强化校车及驾驶人日常教育监督管理,规范学校门前交通秩序,严查校车交通违法行为,严防学生交通事故。

四、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

(一)细化公共场所安全标准和规范。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国务院令第421号)、《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5号)、《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58号)、《天津市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当前公共安全工作需要和存在的问题,安全监管、公安、教育、交通运输、人力社保、商务、建设、文化、卫生计生、体育、旅游等部门进一步明确在公共场所安全方面的职责分工,研究制定和不断完善符合全市实际的公共场所安全标准、工作规范。

(二)加强公共场所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我市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安全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督促推进,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安全监管、公安、国土房管、交通运输、卫生计生、建设、宗教、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等部门以及公交、轨道交通、铁路、机场、港口等重点企业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管理职责,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严格落实部门责任、企业责任和岗位责任,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取得实效。建立健全部门、单位长效工作机制,定期会商、定期通报情况、定期检查,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三)严格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在涉及安全管理的行政审批、设施建设、重大隐患整改等方面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单位、领导、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篇: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局印发

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局印发《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规划管理意见(试行)》

沪规土资建规〔2013〕887号

关于印发《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规划管理意见(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规划土地局、各有关单位:

《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规划管理意见(试行)》经2013年11月25日第8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2013年12月25日

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规划管理意见

(试行)

随着上海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为方便老年人生活起居,推进加装电梯工作顺利开展,方便申请人办理相关手续,根据《上海市旧住房综合改造管理暂行办法》(沪府发〔2005〕37号)、《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沪房管修〔2011〕18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现提出以下规划管理试行意见:

一、本意见适用于按照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予以保留的建成居住小区内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项目)的申请和审批。

二、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规划管理工作分为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核和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竣工规划验收三个环节。具体流程如下:

1.申请人在取得房管部门的项目实施计划批文后,可向规划部门送审设计方案。经审核,设计方案符合相关法规、规定的,规划部门组织进行方案公示。具体公示要求及操作流程按照我局《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公示规定》(沪规土资建〔2013〕447号)执行。如涉及需征求相关管理部门意见的,由规划部门牵头征询。

2.完成施工图后,申请人可向规划部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经审核施工图与批复的方案一致的,规划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加装电梯工程建设完成后,应当向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提交竣工图和竣工测绘报告等资料,申请竣工规划验收。

三、在办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核阶段,申请人应提供以下资料:

1.申请人填写的《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申请表》,并申请按照《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第三点执行。

2.市测绘院或其代理点提供的1/500地形图(纸质三份,电子一份),纸质图上应标明拟加装电梯位置及加装部分外包尺寸、与现状建筑的间距等。

3.1/500建筑设计方案总平面图三份、建筑设计方案图(含平面、立面、剖面)及设计说明文本一套。

4.房管部门批准的实施计划的文件。

四、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阶段,申请人应提交以下资料:

1.申请人填写的《上海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表》,并申请按照《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第三点执行。

2.市测绘院或其代理点提供的1/500地形图(纸质一份,电子一份),纸质图上应标明拟加装电梯位置及加装部分外包尺寸、与现状建筑的间距等。

3.1/500建筑施工总平面图三份,建筑施工图(含平、立、剖面图和图纸目录)三套。

五、竣工规划验收阶段,申请人应提交以下资料:

1.《上海市建设工程竣工综合验收申请表(建筑工程)》(纸质原件、电子报建包各一份);

2.《上海市建设工程竣工检测成果报告书》(纸质原件、电子文件各一份);

3.工程竣工图(平、立、剖面图,纸质二套,电子文件一份);

六、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后最小建筑间距,仍按照原建筑外墙计算。

七、本意见自2014年1月1日起试行,有效期至2015年12月31日。

第四篇:上海建设工程规划-上海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附件1 上海市建设工程规划、土地审批流程改革实施办法

为发挥原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机构改革、职能整合的优势,打造精简高效的行政审批流程,按照上海成为“全国行政效率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的地区之一”的目标,根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推进政府行政审批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建设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改革原则

(一)依法合规。按照法定职责,审批主体不变,审批部门职责不变,审批法律关系不变,梳理法定事项,结合市委课题研究成果,再造审批流程。

(二)公开透明。管理要求事先告知,管理过程公开透明,积极推进公众参与,配套建立诚信体系。

(三)提高效率。简化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创新管理方式,加快审批进度。

(四)强化服务。减少行政层次,管理重心下沉,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

二、改革思路

(一)审批事项“能并不串”,压缩审批时间。内部发挥规土整合优势,建设项目同一管理阶段的审批事项实行“同步受理、简化收件、并联审批、一次取件”;加强政府服务,在土地出让、设计方案审批等关键环节搭建服务平台,加强协调,一站领证。

(二)审批权限“能合不分”,减少交叉审批。根据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在完善规划编制和建立统一信息平台的基础上,除涉及市级投资管理部门批准的市属集中建设的经济适用房、高能耗高污染产业项目、市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外,进一步将项目审批事权下放区(县)。

(三)创新管理方式,提高审批效能。明确审批条件,推进格式化和标准化审批。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和资源共享水平,推行在线审批和网上监管。

(四)加快推进告知承诺制度建设,加强审批过程监督制约。根据《上海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试行办法》的原则,对符合规划且没有重大公共安全危害的项目,加快推进告知承诺制度。对于审批申报和实施建设中不诚信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通报相关资质管理部门联合查处,并列入不诚信名单向社会公布,限制其房地产或设计市场准入。

三、改革内容

(一)管理阶段

建设项目的行政管理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土地供应和设计要求管理。在此阶段,明确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包括规划、土地、资金、环保、地质等各项参数),并在土地出让合同或规划条件中充分告知,明示相关管理要求。

第二阶段:建设工程设计管理。在此阶段,结合建设项目设计的逐步深化,对设计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进行审核。其中,企业投资核准、备案类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审查合并为“设计文件审查”。在设计方案阶段,确定建设项目的总体布局和建筑高度,协调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利害相关人的关系,并按照规定组织公众参与;在初步设计阶段,明确工程设计各专业规范的要求,解决配套设施的接入和设计深化;在施工图阶段,落实所有设计规定及相关审核要求,是建筑施工所依据的详细图纸,据此可以进行现场施工。

第三阶段:建设过程监管。在此阶段,确保各项管理要求的实施和落实。对建设单位是否按图施工进行监管,对土地出让受让人是否履约进行监督。

(二)审批流程

针对不同的投资审批方式(审批、核准、备案)和土地供应方式(招拍挂出让、协议出让、划拨),建设项目按照以下流程审批(附流程图):

1.土地储备流程(审批制);

2.招拍挂出让流程(核准和备案制);

3.协议出让流程(核准和备案制);

4.划拨项目流程1(审批制);

5.划拨项目流程2(核准制);

6.划拨项目流程3(备案制);

7.自有土地项目流程1(审批制);

8.自有土地项目流程2(核准制);

9.自有土地项目流程3(备案制)。

土地租赁参照土地出让流程办理。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程序另行制定。

(三)主要改革措施

1.同步受理,改串联为并联

项目在同一报批阶段涉及的规划和土地的审批事项,可实行同步受理、简化收件、并联审批、一次取件。包括:第一阶段划拨项目的选址意见书、土地预审、地名申请同步,以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用地审批同步;第二阶段的划拨决定书、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工程 规划许可证同步;第三阶段的城建档案竣工验收和规划竣工验收、地名标志查验、土地验收同步。

建设单位可同时填写不同事项的申请表;相同的申请材料(如资质证明材料等)可只提交1份;受理后通过内部分工并联审批;同步受理事项的办理结果仍应依照法定顺序分别作出,审批通过后,一并送达申请人。

2.搭建平台,协调跨部门工作衔接

在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的环节搭建管理平台,由规划土地管理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并联审批和办理报批,“一站领证”。

(1)土地供应和核定规划设计要求环节

①招拍挂出让

第一、土地招拍挂入市准备

土地储备机构按照土地供应计划完成地块储备后,向地块所在市、区(县)招拍挂办公室提出公开出让申请。市、区(县)招拍挂办公室根据审批权限组织落实地块出让前的征询等相关工作。

土地招拍挂入市准备工作实行“分部门、分步骤、同级询、格式化”征询。市、区(县)招拍挂办公室向同级相关管理部门书面征询意见。各相关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管理职责提出地块开发的技术参数、5 控制指标等建设管理要求,并在规定时间内书面反馈市、区(县)招拍挂办公室。

分部门征询:土地招拍挂出让的征询部门分两类,第一类为必询部门,包括投资、产业、规划、环保、建设、住房保障房屋管理、绿化市容、交通港口、水务、文管、消防、民防、卫生防疫、交警等职能相关管理部门。第二类为选询部门,根据建设项目不同区位、类型和设施配套等不同情况,还可以征询轨道交通、河港、铁路、航空、军事、供电、燃气、电信、气象、安监、安保、测量标志、抗震等部门。

其中,针对本市投资审批由多个部门管理的现状,经营性项目除征询发展改革委的意见外,大卖场等大型商业服务设施项目还需征询商务委的意见(其中宾馆项目还需征询旅游局的意见,加油站项目、产业类项目还需征询经济信息化委的意见)。

针对管线配套由多个部门管理的现状,实行“归口征询”。住宅项目征询区(县)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的意见,特定区域(黄浦江沿岸地区、苏州河沿岸地区、世博会规划区、虹桥枢纽、临港、洋山、长兴岛)和各工业区范围内的项目征询有关管委会等综合管理机构的意见,其他项目征询各区(县)建设交通委(中心城区市政配套局、市政署)的意见。

分步骤征询:在征询部门意见时,采取两次征询,首先征询投资或产业、规划管理部门意见,在10个工作日内取得意见后,将规划条件、土地条件、投资产业意见以及地形图等相关材料一并送其它部门征询意见,其他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反馈。

同级征询:凡属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出让的土地,由区(县)招拍挂办公室向区(县)级职能部门发送《征求意见表》,区(县)级职能部门负责填写,并及时反馈。若审批权限超过区(县)级职能部门的,应由区(县)级职能部门及时转报市级职能部门,并负责将市级职能部门的回复意见反馈区(县)招拍挂办公室。凡属市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出让的土地,由市招拍挂办公室负责征询和出让前期等工作。

格式化征询:明确分用途、分部门的格式化征询内容,并作为土地出让必要的建设条件。各部门在接到征询意见函后10个工作日内书面反馈,逾期视作同意土地出让且不参加设计方案审查。其中,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的特殊项目,如需延长审批时间应在10个工作日内告知规划国土部门。

第二、组织实施招拍挂

实施预申请。区(县)招拍挂办公室根据预申请计划,完成相关征询工作,在已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各项技术参数,由地块所在地的规划土地管理部门核定后,报市招拍挂办公 7 室。市招拍挂办公室对符合预申请条件的地块及时启动预申请程序,市土地交易市场按照预申请试行办法及具体操作流程编制、发布预申请公告,接受预申请,安排出让时间。

若预申请公告地块条件不发生变化,正式公告期可缩短;若发生变化,正式公告期应不少于20日。

编制、确定出让方案。市、区(县)招拍挂办公室根据汇总意见,以及土地价格评估报告,编制出让方案,由市、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报请市、区(县)政府批准。

出让方案经批准同意后,市、区(县)招拍挂办公室向市、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审批。

建设用地审批。市、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按照权限受理后,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招拍挂出让国有建设用地审批。

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区(县)招拍挂办公室向市土地交易市场申请地块入市交易。市土地交易中心在2个工作日内,对区(县)招拍挂办公室递交的材料进行核对,并报市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市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关工作。

发布出让公告。出让人编制完成出让文件后,及时通过土地交易市场、上海规划和国土资源网站以及中国土地市场网发布招标拍卖挂 8 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告,并在相关报刊上发布相应告知信息。

实施招标拍卖挂牌活动。市土地交易市场应按照规定受理投标(竞买)申请、资格确认,发放出让文件,实施具体的交易活动,发布出让结果等。

签订出让合同。中标人(竞得人)确定后,市土地交易市场向中标人(竞得人)发放《中标通知书》和《成交确认书》。出让人与中标人(竞得人)可当场签订《上海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涉及外资的,中标人(竞得人)及时向商务部门申请备案(备案期限另行制定),并在备案完成后的10个工作日内,与出让人签订出让合同。

出让合同签订后,受让人按照相关规定成立项目公司的,可与出让人签订补充出让合同,调整受让人主体。

后续事项。出让活动结束后,受让人凭出让合同等资料,办理设计方案审批,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凭《建设用地批准书》等按照规定申请办理土地初始登记,领取相关权证。

②协议出让

申请。意向用地者应向市或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用地申请。

征询、预审。市或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征询相关部门的意见后,核定规划条件;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及用地规模等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提出预审意见及批复。根据规定,建设项目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意向用地者应提交评估结果等文件。

编制协议出让方案。市或区(县)规划国土管理部门应根据出让计划、城市规划和意向用地者申请的用地类型、规模等,编制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方案,报市或区(县)政府批准。

用地涉及农用地转用、征收的,应按照审批权限,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市或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应根据拟出让地块的条件和土地市场情况,按照《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组织拟出让地块市场评估,并根据土地估价结果、产业政策和土地市场情况等,集体决策,综合确定协议出让底价,并报市或区(县)政府批准。

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意向书》(以下简称《意向书》)。市或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依据经批准的协议出让方案和底价,与意向用地者就土地出让价格等进行协商。协商一致的,市或区(县)规划国土管理部门应与意向用地者签订。

公示。《意向书》签订后,市或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将意向出让地块的位置、用途、面积、出让年限、土地使用条件、意向用地者、拟出让价格等内容在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日。

签订出让合同。公示期满,无异议或虽有异议但经市或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审查未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市或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应按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意向书》约定,与意向用地者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后续事项。受让人凭出让合同等资料,办理设计方案审批,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凭《建设用地批准书》等资料,按照规定申请办理土地初始登记,领取相关权证。

③划拨

申请及预审批复。符合国家划拨用地目录的建设用地项目,可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经有批准权限的市或区(县)政府批准,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根据规定,建设项目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建设单位应提交评估结果等文件。建设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审批类型按照规定提出申请:

属审批制的,建设单位应持投资管理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等相关材料,向建设项目批准机关的同级规划土地管理部门提出选址意见书及用地申请。市或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征询相关部门的意见后,在核发选址意见书的同时,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 度计划及用地规模等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土地预审,提出预审意见及批复。

属核准制的,建设单位应直接向有审批权限的市或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提出选址意见书及用地申请。市或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征询相关部门的意见后,在核发选址意见书的同时,根据投资部门意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及用地规模等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土地预审,提出预审意见及批复。

属备案制的,建设单位应持投资管理部门的备案意见等相关材料,向建设项目批准机关的同级规划土地管理部门提出核定规划条件及用地申请。市或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征询相关部门的意见后,在核定规划条件的同时,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及用地规模等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土地预审,提出预审意见及批复。

建设单位取得投资部门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核准制项目为核准批复)后,按照规定申请办理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审批。

编制供地方案及报批。市或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应对项目用地进行审查,拟订供地方案,并报有批准权限的市或区(县)政府批准。涉及农用地转用、征收的,应按照审批权限,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后续事项。建设单位按照规定向市、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申请核发《划拨决定书》,凭《划拨决定书》等资料,按照规定申请办理土地登记,领取房地产权证。

(2)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环节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并联审批的操作办法和审批要求如下:

编制。建设单位应按照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中“方案设计”的要求,编制建筑设计方案。

咨询。为提高设计成果质量,加强批前服务协调,建设单位在建筑设计方案编制完成后,可以向市或者区(县)规划土地管理部门进行规划咨询,规划土地管理部门登记收件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向建设单位出具书面咨询意见。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建设用地范围及面积、用地性质、建设工程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规划设计指标,以及建筑间距、建筑退界、建筑日照、建筑高度等是否符合详细规划、地块规划条件和相关法规的要求,向建设单位提供指导,出具书面咨询意见,使建筑设计方案符合并联审批报送条件。咨询的时间不计入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规划审批时限。

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应在咨询环节出具的书面咨询意见中,明确告知建设单位是否需办理该建设工程的地名申报手续。

送审。建设单位应按照签定土地出让合同或核定规划条件时被告知的参与审批部门的名单,分别填写申请表,将需相关管理部门审查的材料分袋包装,如有相关管理部门的指导意见的一并附上,送规划土地管理部门。

受理。规划土地管理部门收件后,在1个工作日内通过市政府公共审批平台运转电子申请表,并向相关管理部门转送建设单位送审的材料。相关管理部门在4个工作日内对送审材料进行预审,材料符合要求的,各相关管理部门应正式受理,并将受理结果反馈规划土地管理部门;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向规划土地管理部门书面反馈补正材料通知,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当日转送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在3个工作日内将补正材料直接送各相关管理部门,并告知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各相关管理部门审核后正式受理,并反馈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各相关管理部门逾期未反馈意见的,规划土地管理部门按照视作同意受理。建设单位逾期未补正材料的,作退件处理。建设单位再次申报修改后的建筑设计方案审批时,可不再提交与修改内容无关的材料。

审理。相关管理部门应在正式受理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各自专业审查意见书面反馈规划土地管理部门。相关管理部门要求建设单位作局部调整后再予批准的,应在受理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规划土地管理部门,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当日转送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将调整资料直接送相关管理部门,相关管理部门在再次收到资料后,应告知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并可相应延期10个工作日向规划 土地管理部门反馈最终审批意见。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专家评审或对方案总平面设计布局作较大调整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告知规划土地管理部门中止审批时间,并在中止情形结束后的5个工作日内反馈最终审批意见。逾期未反馈意见的,规划土地管理部门按照视作同意处理。

规划公示。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在批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前,应按照有关规定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相关内容向公众公开展示、听取公众意见。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公示期限不得少于10日,反馈意见的截止期不得少于公示后的7日,对反馈意见的处理时限不超过7日。公示的时间、反馈意见及其处理时间,均不计入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规划审核时限。

审核意见。经相关管理部门审查同意的,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应综合各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查意见并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意见,同时附上各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查意见。相关管理部门审查存在不同意见的,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可在15个工作日内进行综合协调。综合协调时,可邀请建设单位和审查不同意的相关管理部门一起参加,对建筑设计方案中分歧部分进行专题研究。经过综合协调,对建筑设计方案中的总平面布局能达成一致意见,但有关专业管理技术要求尚未达标的,相关管理部门应通过告知承诺的方式明确相关整改要求,由建设单位承诺在下阶段审批中达标,并向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出具同意总平面布局的书面意见;对建筑设计方案中的总平面设计不能达成一致意 见的,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应作出审核不同意的意见,相关管理部门审批文件均由规划土地管理部门转送建设单位。

3.分类管理,改革审批方式

根据分类管理原则,减免或简化部分事项的审批。主要有:

地质灾害评价目录式管理。规划土地管理部门明确地质灾害评价项目目录并向社会公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一般建设项目,非易发区的大部分项目免于地质灾害评价。同时简化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价的程序,推行标准化、格式化评估。

简易建设项目免于审核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对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下小型建(构)筑物项目(但可能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的建设项目除外)、工业区内标准厂房、普通仓库工程、变动主体承重结构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大修工程(但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除外)等,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在土地出让或核发选址意见书、核定规划条件时,应告知建设单位规划条件、后续仍需审查的相关管理部门和其他应尽事项,并注明“本项目在签定告知承诺书后,免于设计方案审核”。建设单位签署告知承诺书后,免于审核设计方案。原审核设计方案时应呈报表现的内容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查意见,在施工图的总平面图中应予落实,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时一并审核。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相关行政审批衔接

各有关管理部门要积极研究与本办法实施配套的各项专业标准和管理规范,进一步落实管理程序的衔接。各区(县)政府要结合地区实际,推进和落实区(县)建设工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二)细化实施办法及操作规程

规划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进一步细化操作规程,完善格式化审批规范,并加快信息化建设,结合区(县)机构改革的进程,加大培训力度,并积极做好改革的督促落实工作。

土地储备流程图(审批制)

招拍挂出让流程图(核准和备案制)

协议出让流程图(核准和备案制)

划拨项目流程图一(审批制)

划拨项目流程图二(核准制)

划拨项目流程图三(备案制)

自有土地项目流程图一(审批制)

自有土地项目流程图二(核准制)

自有土地项目流程图三(备案制)

第五篇: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局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王建华

2009.4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党员干局,对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着切身体会。但因为所处的环境和所从事的工作不同,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学习,也很少有时间冷静地分析当前的国土资源形势。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如同一场及时雨,不仅为我送来了宝贵的精神食粮,让我深刻理解了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精神本质和主要内容,也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增强了走科学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两周多来,我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精神,读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科学发展观书籍,感觉收获很大,也深受启发。参加集中学习培训,也促使我结合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认真查摆自身思想观念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思考破解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根据局党组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现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谈点感受。

(一)在国土资源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中央赋予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更是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推进国土资源工作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契机。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全面总结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得失成败的基础上得出的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是破解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的现实方法;也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要求。

就国土资源局而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破解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两难”问题的根本途径。国土资源在保障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源。国土资源要做到既保障发展、又保护资源,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改革创新国土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

其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提高国土资源局自身监管服务能力的重要契机。除了资源形势严峻的客观因素之外,我们自身监管服务也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土资源局门对资源的整体谋划和布局,影响着资源参与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对资源保护措施的落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另外,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还为我们加快

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提供了强大动力。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是全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部署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与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要求是一致的。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我们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提供了有利时机和强大动力。

(二)客观地说,自国家土地管理局特别是国土资源局成立以来,我们在土地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很多制度从无到有、从有到好,土地管理日益规范有序,为保证国民经济长时期高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必须承认当前土地资源确实存在没有全面管住、充分用好的问题。例如,在自身思想认识方面和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地方。思想上,比较保守,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习惯于按局就班、照章办事,自觉不自觉地维护现行管理体制和现行的做法;而且惰性比较大,不主动思考问题,缺乏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重行政审批、轻监督管理,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防范等问题。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并对照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检查这些问题,分析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机械地看待和理解了我国特殊的资源国情。总认为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和矿产资源相对而言本身就不丰富。在这样的资源国情下,要做到既保障发展又保护资源,难度太大。二是机械地看待和理解了“发展是第一要义”。各级政府一再强调

发展是第一位的任务,地方国土资源部门要从资源上予以保障,土地、矿产资源应该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但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保障形势和环保形势,这种发展必须是科学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三)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我认为,要克服自身思想观念障碍、克服实际工作的问题,根本办法有两条。

第一就是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思想观念具有相对独立性,一经形成,不容易转变。必须加强学习,反复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反复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全面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国情,全面了解我国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通过不断学习,牢固树立以下五种意识:一是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决克服安于现状的思想,深刻把握我国资源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均衡和持续发展。二是树立大局意识。把国土资源工作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三是树立创新意识。开动脑筋,多闯多试,同时要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吸取群众的智慧,为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献计献策、尽心尽力。四是树立责任意识。保护

资源、保障发展,是法律赋予国土资源部门的神圣职责,我们义不容辞,必须通过全面推进国土资源工作改革与发展,切实履行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双重责任。五是树立服务意识,增强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国土资源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国土资源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国土资源服务。

第二就是要勇于实践。在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以上几种思想意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成改革和推进国土资源工作的政策措施,将思想意识转化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我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要牢牢抓住这个机会,围绕影响和制约国土资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包括资源配置、土地市场建设、土地宏观调控、土地开发整理以及干部政绩考核等一揽子改革的政策措施和意见建议。

在基层国土资源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围绕加强土地、矿产资源管理,近几年国家出台的文件很多,局里出台的配套政策措施也很齐全,但是在基层常常出现学习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践是其中一环,也是最关键的一环。下基层调研,是实践最具体的表现。这次调研,可以考虑将有关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作为调研的一个内容。

下载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领导班子情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领导班子情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岳阳市国土资源管理局范文

    关于请求解决灾后资金救助的 报告 岳阳市国土资源管理局: 我们系岳阳县步仙乡安山村村民,全村1204人。与汨罗市洪源村、平江县郭洞村连山搭界。全村水田776亩,旱地40亩。村民大......

    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和交通局领导班子情况

    建设和交通局局长:王国良 王国良,男,汉族,河北容城人,中共党员,1965年5月出生,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8年10月入党,1988年7月参......

    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范文]

    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2007年工作要点 2007年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年,意义重大。2007年,全市国土资源和房屋......

    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关于进一步规范撤销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备案和注销商品房预告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

    老河口市规划管理局

    老河口市规划管理局 2007年度总结及2008年工作计划 今年来,老河口市规划管理局在省建设厅、襄樊市规划管理局及老河口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

    滨海新区工业布局规划(2010-2020年)项目

    滨海新区工业布局规划 (2010-2020年)文本 滨海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南开大学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目 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滨海新区规划项目审批流程5篇范文

    天津市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天津市滨海新区房屋管理局 项目审批流程        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规划条件 修建性详细规划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文件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文件 津国土房用〔2012〕132号 关于2012年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组织2012年全国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