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银行会计失真现象的产生与对策研究(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14:3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析银行会计失真现象的产生与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析银行会计失真现象的产生与对策研究》。

第一篇:分析银行会计失真现象的产生与对策研究

摘 要:银行作为“现代经济核心”,其会计信息是国家制定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依据。因此银行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仅阻碍和制约了自身的经营及发展,还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该文就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作一探析。

关键词:银行会计信息失真 成因 治理对策

系统、准确的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但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是不争的事实。财政部最近对外贸、电信等行业的159户企业的调查中,资产不实的147户,占被调查的92.45%,所有者权益不实的155户,占被调查的97.48%,利润总额不实的有157户,占被调查的97.48%,让人怵目惊心。近几年国家审计部门对各金融企业的审计检查,也无一例外发现假账。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不仅在微观上影响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在宏观上还造成国家经济政策制定缺乏可靠依据,国有资产及国家税收大量流失,严重干扰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秩序。而银行作为“现代经济核心”,其会计信息是国家制定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依据。因此银行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仅阻碍和制约了自身的经营及发展,还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银行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头等大事。

一、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形式剖析近年来暴露出的银行业各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其主要成因如下:

(一)人为造假形成故意性信息失真

1.混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本有严格的界限,但有些银行购建和装修营业场所的支出列入当期费用,不仅逃避了固定资产购建的控制,还虚增了费用,形成大量账外资产,造成账实不符;有的则将各种费用及福利支出打入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或装修成本,虚增了长期资产,违背了会计原则。

2.随意扩大成本开支范围。有的银行虚列成本,多提固定资产折旧,乱摊费用,造成成本失真,如:在管理费用中列支职工福利性的支出、文体活动经费和食堂、招待所用品等等,影响了成本的真实性。

3.原始票据失真。目前市场对票据管理尚不规范,企业为了交易成功,虚开、套开发票现象仍然存在。有的银行有的企业为了弥补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的不足,在费用中列支虚假的会议费;个别银行为了追求奢华或私欲,甚至在发票上搞变通,私设“小金库”,使原始票据的真实性大打折扣,造成发票反映的经济事项背离事实。

4.虚假收入,虚盈实亏。个别银行根据经营考核目标,人为调节贷款利息收入,例如采用以贷收息,或调整本应在表外反映的应收未收利息,表外只反映少数应收利息;有的则截留利息挪为他用,从而使当期收支不相匹配。

(二)会计差错造成过失性信息失真

1.会计核算程序不当。由此造成的错误,即在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科目运用等环节上出现的不符合会计原理、会计准则和财会制度的错误。如收回表外新增财务挂账利息,既在表外体现,又在表内记账,导致应收利息科目反映不实;有的会计人员对费用项目归属判断不准确,经常造成“串户”现象等。

2.计算错误。如贷款利率执行偏差,造成利息计算错误;对税法理解不准,造成税金计算错误;由于工作疏漏,造成折旧计算错误等。

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一)单位领导法治意识淡薄《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领导是会计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然而有些单位领导为了小团体甚至个人利益,完全无视法纪,任意要求改变会计核算基础、原则和方法,甚至指使或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出具虚假或隐瞒重要事项的会计报告。

(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陈旧《会计法》赋予了会计人员依法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权力,但由于会计人员受本单位负责人的直接领导,经济利益和政治待遇均受其控制,使会计人员在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时处于左右为难的两难境地,当单位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迫于单位领导权力压制,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放弃原则,有些甚至为造假出谋划策。

(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我国银行业会计人员目前整体素质令人担忧。一线会计人员大多学历偏低,知识陈旧,加之后续教育乏力,许多会计师并不熟悉新的制度、办法、规定;新充实的会计人员则缺乏丰富的实务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不能妥善处理较复杂的会计业务;同时,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不敢坚持原则、严格执法,不敢同违规违纪行为作斗争。

(四)内部会计控制乏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措施,但目前一些单位对此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把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同于执行会计内控制度,有的制定制度是一套,执行起来另是一套。其最终表现是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混乱,家底不清。

(五)监督机制不健全银行会计信息,不仅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也缺乏客观公正的外部监督。内部审计由于受人员配备、业务素质、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或不能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不敢揭露;银行业的外部监督机关主要是审计、财政和税务部门,而这些部门由于人员少,工作量大,很难每年进行常规审计,且同时存在多头审计现象。

三、治理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治理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应从其产生的根源入手,采用多种措施综合治理。

(一)大力宣传贯彻《会计法》,管好各级领导“不做假账”不仅是朱基同志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是对各级领导的要求。综观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有一些恰恰是行领导怂恿所致。因此,治理银行会计信息失真,除了要管好会计从业人员外,还必须管好各级行长。《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据此,各级行行长应是银行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承担起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工作的责任。行领导要带头遵守《会计法》,支持会计人员依法开展会计工作,杜绝由于领导授意、强令或指使而造成会计造假,保证会计人员独立、公正的执业地位。同时,要改进对行领导的评价办法,不仅要看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还要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不做假账列入廉政建设、反腐败的重要内容全面评价,从源头上堵住造假行为。

(二)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信息失真归根到底是人员素质问题,只有配备既有一流会计专业知识水平,又有一流职业道德水准的会计人才,会计信息的质量才有保证。首先,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特别要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以此约束和管制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使会计人员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其次,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使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综合分析能力,不断吸取和更新会计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提高自身驾驭工作的能力。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三)强化会计自律和他律机制,使假账无立锥之地1.要加强金融企业内部自律。应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基本规范》为基础,建立健全适合本行实际的,体现企业内部各岗位之间、各部门之间相互制衡的内控制度并加以落实;2.建立经办、复核、坐班主任、会计辅导等多层次的内部会计监督体系,使各项业务活动都置于严格的监管之下;3.强化内部审计,要选配责任心强、敢于坚持原则、有较强会计专业知识的人充实到审计队伍,对会计业务进行定期

专项审计,对发现有异常的事项随时审计。建立以审计、税务和财政监督为主的外部监督体系,尤其是要积极推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对金融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实行经常的、独立的外部会计监督。通过建立起科学的约束和监督机制,为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和真实创造必要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四)提高造假成本,加大惩治力度尽管针对会计信息失真行为,各专业银行已出台了相关的处罚规定,划出了“红线”,但由于假账的收益远远高于风险和成本,因此总有一些人为谋求一已私利逾越雷池。如果仅对责任人进行一般性的行政处罚,那么如同隔靴搔痒,根本起不到震慑违规、违纪、违法的作用。治顽症还得下猛药,提高会计造假风险和成本,对整治会计失真将起到强有力的约束作用。

1.对触犯法律的,按法律规定办理,决不姑息迁就;

2.建立诚信档案,实行行领导和会计人员造假情况公示制度,对恶意造假者不得提拔使用,还要依法追究行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

3.会计人员故意造假的要吊销其从业资格证书,严重的要判其“终身禁入”;

4.对会计人员重大技术性差错,实行待岗培训。此外,还可以实行会计委派制、对抵制造假行为的会计人员加强保护,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等等。总之,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使各级行对假账行为做到不必为、不愿为、不敢为和不能为,恢复“三铁”声誉,重塑金融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二篇: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分析与应对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分析与应对

摘要:真实的会计信息是国家对企业加强监督和调控的依据,也是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内部等进行决策的依据。就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含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进行了探讨,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真实性;治理结构;独立性;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6-0102-02

0引言

多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屡禁不止,会计信息弄虚作假层出不穷,给国家和投资者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科学管理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也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依据。所以,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灵魂。

1会计信息真实性及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会计数据,它反映了特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信息真实性是在真实的经济交易基础上,对企业经济行为客观、及时、准确的记录和反映。体现在会计核算上为内容真实、要素完整、数字准确、时间及时、手续齐备、资料可靠,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帐户设置规范,会计确认合理,会计计量准确,会计记录完整,会计报告充分,这样就可以认定其产生的会计信息是真实的。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据以作出正确的决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企业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外部监管乏力等。

1.1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了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治理结构取决于股权结构,多数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央企的股权结构是流通股比重小,国有股一股独大,但国有股主体缺位。因为国有股通常是政府通过授权投资机构或职能部门代表国家来行使国有股股权的,这个机构并非实际的委托人身份,仅是委托代理链中的一个环节,结果形成“代理人控制下的一股独大”现象。正是由于股权结构的畸形才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畸形。(1)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大股东在公司拥有控制权,许多中小股东因持股数量限制而无法参加股东大会,更谈不上行使股东权力。而大股东委托的代理人控制下的股东大会不一定真正为股东利益进行决策。(2)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失效。在国有股一股独大且主体缺位条件下,国有股董事实质上只是代理链中的一环,很容易与经理层合伙共谋私利以至损害全体股东的利益。(3)董事、监事对自己的责任认识不到位,多数董事、监事以为自己的责任就是表决时举举手就行了,不过是个摆设,在公司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中根本发挥不了作用。(4)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难以发挥。在现实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由于股权结构的畸形,独立董事的来去实质上由公司经营者决定,独立董事津贴的多少也由经营者决定。如果非要坚持对经营者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制约,他们的报酬是要受到威胁的。况且,大部分独立董事都是兼职的,自己有繁忙的本职工作和各种社会活动,根本无暇对受聘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所做出的判断大多依据企业向他提供的财务资料,如果企业在向他提供材料中有所隐瞒,那么他所得出的结论也就失去了真实性。

1.2单位内部监督未充分发挥作用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从企业内部监督的主体看,企业的内部监督部门负责人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聘任的,内部监督人员的工资报酬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决定的。内部监督人员依附于企业,听命于企业负责人,这就意味着内部监督工作在某种意义上会随着企业经营者的意志而改变,所以内部监督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1.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使会计信息在源头上失去真实性成为可能

有些会计人员法律意识不强,职业道德素质低下,执行国家各项财经法规的能力较差,在工作中抵制违法行为的自觉性不够。甚至一些会计人员无视财经纪律,为了个人利益或讨好领导,在弄虚作假上帮着出点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被歪曲等。

1.4审计机构缺乏必要的独立性,使会计造假缺乏有力的外部监督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防范企业财务造假、治理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外部防线。然而,注册会计师既具有经济警察的身份,又具有经济人的身份。经济警察的身份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必要独立性,而经济人身份则要求注册会计师保持广泛的经济业务关系,它所进行的社会审计是一种有偿服务。在一个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聘请审计师事务所的真正权力应该掌握在所有者手中。但我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独大”治理结构缺陷,公司的经营者实际上掌握着聘用注册会计师的生杀大权。如果注册会计师坚持原则,审计意见与管理层的期望差距较大或者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则有可能遭到解聘,所以,一些不能坚持原则的会计师事务所很容易妥协,使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影响。

1.5政府部门监管乏力也是财务造假的的根本原因

目前,政府对企业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财政、税务、审计、工商等行政部门,但由于监管部门分散,分工不明确、职责重复,甚至相互冲突,弱化了政府监管的职能,加之部分监管部门缺乏应有的专业人员,也影响了政府监管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多年前“银广厦”事件,经过了政府多部门多次的例行检查,都未曾发现问题,被记者曝光后造假的丑闻才曝光于天下。

2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2.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独立董事职责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调整股东的持股比例,分散大股东的股权,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增强不同持股者之间的互相制衡,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良好举措。比如,2001年实施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就使部分企业成功分散股权,引进其他投资主体,形成真正的多元投资主体,有效地解决了“一股独大”问题,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的职责和权力,使“内部人控制”受到有效遏制,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会计信息真实化。

另外,为了让独立董事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真正独立行使职权,应该采取必要措施加以保证:第一,在独立董事的产生程序上进一步独立。在选举和聘请独立董事时,采取大股东回避的方式,由中小股东推荐选举独立董事,这样,独立董事在惠及全体股东利益的同时,就会强调对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行保护。第二,独立董事应职业化,由兼职董事转变为全职董事。这样,独立董事就能深入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并及时对财务决策进行审核。

2.2强化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财务造假归根到底是人的因素,特别是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因素。要从源头上解决财务造假的问题,首先要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制观念。《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法律上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资料、财务报告的责任主体。企业单位负责任人有义务采取措施防止会计信息造假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其次,会计人员是企业经济业务的直接核算者,是会计信息的直接提供者,《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人员有权拒绝、纠正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纠正违反法律、制度的事实,有权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独立处置会计事务。因此,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应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力和责任,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为改变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把好源头关。

2.3改革外部审计的聘任主体

改革外部审计的聘任主体,可以进一步保证审计师的独立性。比如,可以实行审计机构委托聘任制度,由被审企业委托政府监管部门聘任审计机构,每年向监管部门交纳合理的审计费用,监管部门通过招标等方式为其选择合适的审计师事务所。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审计师事务所受雇于被审企业的状况,为审计师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业务提供了必要保证。

2.4强化外部监管职能

目前,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等监管部门由于部分监管职责重叠,缺乏专业人士,造成监督乏力,所以,要强化外部监管责任,首先应改革监管部门的体制。例如,对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等部门的类似监管职责进行业务合并或重组,聘请社会上专业的会计、审计人员对监管人员进行补充,由一个监督部门统一管理,形成纵向的链接监督关系或横向的互助监督关系,监督做到无缝对接,从而及时发现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2.5引入民事赔偿制度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还有一个根本原因是造假成本与收益不对等。会计造假几乎不涉及物质成本,只需要玩弄数字游戏,便可获得巨额利润。只要造假收益大于处罚成本,企业就有造假的动机和需求。因此,除了对那些蓄意造假者加大处罚力度外,还应引入民事赔偿制度。对那些出具虚假财务报告而给广大投资者或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由造假企业通过规定途径给予受害人相应的经济补偿,这样,可以使蒙受损失的投资者得到一定的补偿,又给造假者形成真正的压力,从而抑制其违法造假的冲动,从根源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可靠。

3结论

虽然国家多次启动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专项行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但效果并不太理想。改变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全社会一个共同的长期的任务,各级监管部门应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制度,改革监管体制,从根源上改变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能给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使国家经济更快更稳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Z].2000-07-01.[2]王成秋.独立董事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J].财务与会计,2001,(9).[3]章树新.浅谈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财务与会计,2002,(8).

第三篇: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患对策分析

摘 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银行会计相关定制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防范银行会计风险的对策。并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应通过加强会计风险防范,降低金融风险,提高经营效益,为国家的金融安全及地方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关键词:银行会计 风险 对策

一、当前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金融体制也在不断进行变革。当前,银行会计风险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有些已影响到银行自身的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点建设薄弱,违规操作现象严重,是产生会计风险的直接原因。前几年,各行大量新增网点多是为吸收存款而设,基层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增存款上,包括基层网点负责人的配备,主要看其公关水平和吸存能力,较少考虑其商业银行的业务知识水平。由于点多面广,管辖行自身管理力量分散,对基层网点的监督管理相对薄弱,往往以存款论英雄,用存款指标的考核代替管理,导致基层网点建设严重落后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加上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基层网点风险防范意识差,为了拉存款,可以无原则地迎合客户,置有关的制度于不顾,违章操作问题相当突出。从近几年对基层网点会计部位的检查情况看,由于会计人员违规操作和网点疏于管理带来的风险点很多,如:任意开立账户、重要空白凭证及印押(压)证保管不善、支付凭证审查不严、柜员之间混岗、操作口令混用、账户核对不及时或未执行换人勾对、不按规定流程处理会计业务等,以上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风险的发生。2.领导重视不够,职工队伍素质低下,是导致会计风险的主要原因。目前,会计岗位存在着新手多,队伍不稳定问题,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又调到其他岗位,使真正精通银行会计业务的专门人才严重不足。加上有的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风险防范及自我保护的意识缺乏,部分基层网点特别是办事处、分理处,存在着主任“说了算”等问题,致使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较大,违规操作、违章行为时有发生。分析原因,主要是会计人员业务不精、不熟及对主管领导的盲目服从,造成会计部门的作案率居高不下,使银行信誉受到损害。3.会计制度不健全,内控机制不完善,是产生会计风险的根本因素。会计制度是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须遵循的规范准则,制定会计制度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会计制度不健全,给会计工作带来许多风险因素。4.滞后的会计核算手段,使会计工作风险系数增大。目前,银行会计核算虽已电算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应用程度不广、不高,仅停留在事中、事后算账的水平上,不具备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会计工作中一些复杂的程序和模型没法运用,不仅削弱了银行会计的决策能力,更重要的是没有发挥防范会计风险的作用。其次,会计与信息技术部门的协作关系仍不顺畅,技术部门追求应用普及率、覆盖面,而会计部门注重实用效益,以运用会计电算化来防范银行会计风险的职能尚未发挥,使利用电脑作案的案件时有发生,风险系数增加。5.稽核和监督不力,是会计风险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工作的稽核缺乏实效性,稽核制度有名无实,流于形式。稽核工作往往是稽核人员敷衍了事,在有关凭证和账薄上盖个章,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会计风险,有损于稽核职能的发挥,根本上没有起到稽核工作的实质作用。同时,银行会计监督职能只起到“社会公共薄记”的作用,其重要的监督职能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防范银行会计风险的对策

1.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强化银行业监管,造就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对于新设立的金融机构,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不仅要对股东的资金来源、财务状况、资本补充能力和诚信状况进行审

查,还应对银行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非现场监管,分析和评价金融业的风险状况。要造就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就必须加强银行业的监督管理,通过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防范为核心的审慎性监管转化,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管。各家金融机构推出的金融产品,必须经过人民银行的严格审批,要通过广泛的风险调查后方可逐步推行。同时必须符合对其他金融机构有统一约束力的各种制度,以免同行业不平等竞争。针对银行会计易产生风险的实际,应加强基层网点检查,严格管理,杜绝违章操作现象的发生。2.提高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素质,建立会计风险目标责任制。防范会计风险必须以人为本,要重视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素质培养。经常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金融政策、法规以及会计制度的学习,通过学习,使管理人员转变观念,重视会计工作,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要分期、分批进行业务培训,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牢记风险的优秀干部充实会计工作队伍。制定岗位责任制和风险防范目标责任制,定期考核,对不称职、业务素质差的人员坚决予以撤换或辞退,以避免资金及财产损失。3.切实落实银行会计的内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是防范会计风险,保证各项业务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是建立健全会计工作检查制度,成立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对会计部门的内控制度管理情况及会计结算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切实将内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二是针对当前会计核算的薄弱环节,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各项补充制度;三是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保证会计业务真实、完整、准确;四是会计主管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的会计制度和操作规程,避免会计制度风险。4.加强会计电算化进程,降低会计风险系数。现代化的银行必须有现代化的金融运行手段,一是在会计系统设计时,要研究开发高质量的电算化软件,扩大计算机履盖面,提高计算机的应用程度;二是建立科学的金融计算机系统会计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对计算机系统的开发、测试、运行和维护的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从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入手,设立多种会计防范控制功能,充分发挥其在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事前预测的作用;三是协调理顺会计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的关系,使之互相配合,有效地发挥运用会计电算化防范会计风险的作用;四是建立计算机密码管理制度,每个操作员必须设置个人密码,操作密码属重要机密,应不定期更换,防止无关人员上机操作或盗用他人密码进行操作。5.逐步完善银行会计稽核和监督检查机制。在加强会计内控管理的同时,还必须逐步完善会计稽核和监督检查机制,会计稽核是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门,要加强稽核人员管理,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责任心,使他们能够深刻认识到稽核工作的重要性。要建立起在组织体系上具有独立性的稽核监督体制,合理确定稽核人员比例,以保证正常履行稽核职能的需要。总之,加强会计风险防范,是保证银行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保证国家资金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各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切实防范会计风险,降低金融风险,提高经营效益,为国家的金融安全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赵海宽.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实行规范的股份制.金融时报,2004.3.9

第四篇: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研究

-------------------------

编辑整理: 转账支票填写 编辑:aiyimingba 文章来源:新浪

摘 要:会计信息失真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经济秩序与经济建设。本文主要从会计理论体系和会计制度、公司治理结构、会计监督体系和失信收益与成本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治理措施和建议。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公司治理结构 会计监督

第五篇:道德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道德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姚蕴蕴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人们的生活条件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主、效率、开放、平等、人道等现代理念注入了人们的内心,激发了社会空前活力。但同时,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尤其是道德冷漠现象问题比较突出,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

目前,道德冷漠已经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秩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本文在伦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道德冷漠”概念及相关理论的解释。道德冷漠是一种病态的道德心理现象,它与一般的感情冷淡不同,在道德个体具备一定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在道德生活中表现一种麻木、怀疑的心理,对道德行为漠不关心,甚至相互排斥。具体表现为旁观者的道德冷漠和受助者的道德冷漠。

第二部分:分析道德冷漠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从社会生活因素、社会心理因素、道德主体因素、道德教育四个方面来分析。首先,转型期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造成了人们追求利益化而忽视了道德责任和义务;其次,在见义勇为事件之后,一些救助者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和保障,反映出当今社会的机制还不完善;再次,在某些道德事件背后,如“彭宇案”、“许云鹤案”等,法制观念与道德观念上的矛盾冲突也是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之一。

第三部分:解决道德冷漠现象的对策。在社会道德文化建设中,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提高个人的公德意识水平;社会机制中完善奖罚机制,制定出合理公平的制度。在道德心理方面应当加强公民道德自律能力,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修养。

最后,道德教育必不可少,实施开放式的道德教育模式,培养道德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

下载分析银行会计失真现象的产生与对策研究(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析银行会计失真现象的产生与对策研究(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 分析及对策研究 院系:外语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抚顺市新抚区公园一校王 云 摘要:职业倦怠现象在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小学教师这个重要的教育群体中,由于社会期望与现实的反差、教......

    会计毕业论文:浅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五篇材料)

    会计论文范文:浅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会计信息失真 金融风险 治理对策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即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程度,直接关系着......

    漏征漏管户现象产生原因对策分析

    县国税局清查漏征管户已卓有成效。2004年1至8月共请查漏征漏管户1022户,补税52万余元,罚款3万元。从清查工作分析,漏征漏管户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现行税收征管运......

    会计监督弱化分析及对策研究(合集)

    会计监督弱化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会计监督是我国会计界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虽有《会计法》的约束,但是实践中仍存在企业会计监督不力的状况,企业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屡差不止,会计......

    生活中错别字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精选五篇)

    生活中错别字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尤溪一中七年级(3)班 钟 林 前 言 在现在社会中,虽然人们受教育程度深了,但是错别字依然广泛的存在。因此我们进行了调查,从中获得错别字......

    会计研究论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

    会计研究论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摘要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 反映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本......

    中学生抄袭作业现象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2007

    中学生抄袭作业现象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2007-10-03 19:23:48| 分类: 科研课题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摘 要】 抄袭作业是学生学习不良的一种重要现象,它直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