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人文
1.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在何处?
奥林匹亚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位于希腊首都雅典。
2.古代奥运会创始人是谁? 伊菲图斯。
3.《掷铁饼者》是谁雕塑的?古希腊伟大雕塑家米伦。
4.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是谁?曾任国际奥委会第二任主席的顾拜旦。
5.“奥林匹克之父”是对谁的尊称?皮埃尔德顾拜旦。
6.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是谁?希腊诗人维凯拉斯。
7.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何处?
设在有世界“花园城市”之称的瑞士洛桑。
8.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什么?
使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以提高人类尊严;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的精神,促进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和平的世界;使世界运动员在每4年一次的盛大的体育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聚会在一起。
9.奥林匹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口号是“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
10.奥林匹克的格言是谁提出的?
是顾拜旦的一位老朋友亨利马丁狄东1895年提出的。
11.奥林匹克日是哪一天? 每年的6月23日。
12.奥林匹克会旗图案是什么?在什么含义?
奥林匹克会旗为白色、无边,中央有5个互相套连的圆环,颜色自左至右依次为蓝、黄、黑、绿、红。5个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平的比赛和友谊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聚。
13.每一届奥运会主办国家。
第二十三届:1984年7月28日—8月12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
第二十四届:1988年9月17日—10月2日在韩国汉城举行。
第二十五届:1992年7月25日—8月9日在西班牙地巴塞罗那举行。
第二十六届:1996年7月19日—8月4日在美国的亚特兰大办。
第二十七届:2000年9月15日—10月1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举行。
14.中国奥委会现任主席是谁? 袁伟民。
15.亚洲第一个申办奥运会的城市是哪个? 亚洲第一个提出申办夏季奥运会的城市是东京。
16.中国男子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是谁? 许海峰。
中国女子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是谁? 袁华。
17.中国运动员,谁获得的金牌最多?
李宁,他在1980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一举获得了自由体操、鞍马、吊环3项冠军,得到了3枚金牌。
18.王军霞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夺得哪个项目的金牌?人们称她为什么? 王军霞夺得5000米金牌,人们称她为“东方神鹿”。
19.中国女排队在哪届奥运会上夺得了冠军,实现了几连冠?
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了中国三大球的第一个奥运会金牌,实现了三连冠。
20.第一个获欧文斯奖的中国人是谁? 王军霞。
21.1932年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是谁? 刘长春。
22.萨马兰奇是国际奥委会第几任主席? 第七任主席。
23.北京申奥的口号是什么? 新北京、新奥运。
你可以将这些题变成填空的形式啊
一、选择题。
1、现代第一届夏季奥运会在哪举行?(B)
A 罗马 B 雅典
2、第27届奥运会中,我国在奖牌大国中位居第几位?(B)
A 二 B 三
3、国际奥委会最高领导人任期为几年?(A)
A 8 B 104、连续获得三届奥运会冠军的中国运动员是哪一位?(A)
A 伏明霞 B 邓亚萍
5、国际奥委会的第一位中国委员是谁?(A)
A 王正廷 B 于再清
6、旧中国第一次正式参加奥运会是什么时候?(B)
A 1936年 B 1932年
7、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旧中国运动员是谁?(A)
A 刘长春 B 于希渭
8、古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是?(A)
A 伊菲图斯 B 郝拉克勒斯
9、古代奥运会争夺最为激烈和残酷的比赛项目是?(A)
A 角斗 B 拳击
10、第一位冬夏两季奥运会的双料冠军是?(B)
A 图林 B 伊根
11、奥林匹克会旗-五环旗的设计者是?(B)
A 欧文斯 B 顾拜旦
12、现代夏季奥运会始于?年。(A)
A 1896 B 189413、以杰出的运动才能和辉煌成就粉碎了纳粹分子的优等种族美梦的是?(A)
A 欧文斯 B 刘易斯
14、亚洲首次举办奥运会的时间是(A)
A 1964年 B 1968年
15、现代奥运会上年龄最大的冠军是?他最后一次登上领奖台是多少岁?(A)
A 奥斯卡 斯旺 73岁 B 杰斯特琳 83岁
16、第一次兴奋剂检测工作开始于?年(B)
A 1952 B 195517、国际奥委会?年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席位(B)
A 1975 B 197918、新中国第一位获得奥运会金牌的男运动员是?(A)
A 许海峰 B 李宁
19、中国奥运史上获得金牌数最多的是?(B)
A 乒乓球队 B 跳水队
20、参加奥运会次数最多的中国运动员是?(B)
A 伏明霞 B 王义夫
21、连续参加了四届奥运会,且都获得奖牌的中国运动员是?(B)
A 李宁 B 熊倪
22、在第27届奥运会上首次开设的?项目中,中国选手全获金牌(B)
A 柔道 B 女子举重
23、国际奥委会投票选举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时间是?(A)
A 2001.7.15 B 2001.8.1524、北京申奥的第一位形象大使是?(A)
A 成龙 B 刘德华
25、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是?(A)
A 顾拜旦 B 洛克
26、唯一获得奥林匹克金质勋章的中国人是?(B)
A 杨尚昆 B 万里
27、中国体育健儿首次夺得金牌的集体项目是?(A)
A 女排 B 女篮
28、中国第一枚奥运会体操金牌获得者是?(A)
A 李宁 B 李小双
29、中国第一枚奥运会跳水个人金牌获得者是?(B)
A 熊倪 B 周继红
30、中国第一枚奥运会柔道金牌获得者是?(B)
A 孙福明 B 庄晓岩
31、中国第一枚奥运会举重金牌获得者是?(A)
A 曾国强 B吴树德
32、中国第一枚奥运会游泳金牌获得者是?(A)
A 庄泳 B 杨文意
33、中国第一枚奥运会乒乓球单打金牌获得者是?(A)
A 陈静 B 庄则栋
34、首次夺得奥运会乒乓球双打金牌的中国运动员是?(A)
A 陈龙灿 韦晴光 B 庄则栋 韦晴光
35、首次夺得奥运会羽毛球双打金牌的中国运动员是?(A)
A 葛菲 顾俊 B 叶钊颖 葛菲
36、第一位把标枪投过100米大关的是?(A)
A 霍恩 B 泽莱兹尼
37、从1908年到1948年参加了四十年奥运会的运动员是丹麦击剑选手(A)
A 奥斯佩丁 B 韦尔
38、首位在其参加的历届奥运会上共获得九枚金牌的运动员是?(A)
A 努尔 米 B 刘易斯
39、第一位获得奥林匹克勋章的中国运动员是?(A)
A 荣高棠 B 霍英东
40、新中国首次参加冬奥会的时间是?(A)
A 1980年 B 1976年
41、中国第一枚伤残人奥运会金牌得主是?(A)
A平亚利 B 吴小旋
42、中国第一枚奥运会田径金牌获得者是?(A)
A 陈跃玲 B 王军霞
43、香港获得的唯一一枚奥运会奖牌是?(A)
A 女子帆板金牌 B 赛艇
44、参加奥运会比赛届数最多的运动员是丹麦帆船运动员埃弗斯特隆,他共参加了()届奥运会。(A)
A 九届 B 七届
45、在一届奥运会上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是美国男子游泳健将施皮茨,他在1972年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上共获得()枚金牌。(B)
A 九枚 B 七枚
46、亚洲第一个主办夏季奥运会的城市是(A)
A 东京 B 汉城
47、亚洲第一个主办冬奥会的城市是(B)
A 大阪 B 札幌
48、在一届冬奥会上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是美国男子速滑健将海登,他在1980年第13届冬奥会上共获()枚金牌。(A)
A 五 B 七
49、第一次由民间承办,实际赢利2.5亿美元的奥运会是尤伯罗斯组织的第()届奥运会。(A)
A 第23届 B 第20届
50、获历届冬奥会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是挪威男子代赫利,他一生中共获得银牌4枚,金牌()枚。(A)
A 8 B 1051、中国体操名将李宁在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中,除获得一枚铜牌外,还一人独得了()枚金牌。(A)
A 6 B 852、第一位获美国欧文斯奖的亚洲运动员是()(A)
A 王军霞 B 叶乔波
53、蝉联第24届、第25届奥运会跳板跳水冠军,并从1988年到1992年共获得世界杯游泳锦标赛、世界杯跳水赛9枚金牌的中国运动员是(A)
A 高敏 B 熊倪
二、判断题。(以下皆为正确答案)
1、我国女篮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是在第5届奥运会上获得的亚军;
2、中国在第16届冬奥会上首次实现了“零”的突破,叶乔波获得了2枚银牌,李琰也获得1枚银牌;
3、中国奥运史上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是邓亚萍和伏明霞,各获得4枚金牌;
4、中国乒乓球队囊括了第26届和第27届两届奥运会比赛的冠军;
5、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组织的三大支柱;
6、中国首次进入金牌榜前三名是在2000年的第27届奥运会上;
7、在一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是李宁,第23届奥运会共获三枚;
8、第一届夏季伤残人奥运会1960年在罗马举行,至今已举行了十一届;
9、奥运史上第一个马拉松冠军是希腊运动员路易斯,他在1896年获得了这一殊荣;
10、举办奥运会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共举办过7次;
三、陈述题
1、马拉松赛跑是为纪念谁而设立的?当时历史情况是怎样的?
答:为了纪念裴里匹底斯而设立的。公元前490年,波斯远征军入侵希腊,在马拉松这个地方布阵的消息传到雅典后,雅典就派出一名叫裴里匹底斯的信使前往斯巴达求援。这位信使用35小时走完了雅典到斯巴达的150公里路程。但是,斯巴达人回答的却是:月圆之后
才能出兵。这需要等10天左右。至此,雅典人不得不靠自己孤军奋战。结果反而以少胜多,打败了波斯人。这位名叫裴里匹底斯的信使,带着胜利的喜悦,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城中央广场(跑距为42.195公里),向雅典公民高喊:“我们胜利了,庆贺吧!”随即倒地身亡。“马拉松”就是为纪念这件事而设立的。
2、请讲述振奋人心的中国女排“五连冠”是怎么回事?
答:中国女排在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赛、1982年第九届世界锦标赛、1984年第23届奥运会、1986年第十届世界锦标赛、1988年第24届奥运会上连夺五项冠军,被称为“五连冠”。
3、奥运会的名言是什么?有何含义?
答:“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含义: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
4、奥运会的禁用药物(或曰“兴奋剂”)分哪几类?
答:刺激剂、麻醉止痛剂、类固醇、β-阻断剂、利尿剂、多肽激素、血液兴奋剂
5、中国足球在奥运史上的最好成绩是什么?在哪届奥运会上取得的?
答: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女足获亚军
6、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有何含义?
答: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结”,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表达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7、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是什么?有何含义?
答:主题:“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含义:体现环保意识的绿色奥运,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人文奥运,体现尖端科学的科技奥运。
8、奥运会的格言是什么?有何含义?
答: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它是在第七届奥运会上首次使用的。含义: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怕艰险、勇攀高峰的大无畏精神。
9、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口号是什么?有何含义?
答:口号:“新北京,新奥运”。这个口号表达了有三千余年建城史的北京经过改革开发的洗礼,将以崭新的面貌进入新世纪,并以饱满的热情欢迎全世界体育健儿共同参与奥运会;历经百年沧桑的现代奥运会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举办,将使奥林匹克精神得到更广泛的传播,翻开奥林匹克运动崭新的一页,向世界人民展示其特有的魅力。
10、进入21世纪,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六大挑战是什么?
答:对国际奥委会独立性的挑战;三大支柱间矛盾的挑战;商业化的挑战;职业化的挑战;滥用兴奋剂的挑战;奥运会超大规模的挑战。
第二篇:体育人文试题
管理学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无边界组织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消除组织之间的界限?
2.如何消除沟通的障碍?
二、论述题(每题15分)
1.联系实际说明目标管理(MBO)的实质是什么?
2.管理的战略是什么?并简述实施的步骤。
教学论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2.在编制课程过程如何正确认识与处理统一与多样化的关系?
3.学科教学与活动课程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二、论述题(每题15分)
1.教学过程中的本质与理论基础?
2.结合实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3.联系实际说明如何调控和优化体育教学环境因素?
体育社会学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述体育现象扩大化和复杂化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2.简述体育文化中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
3.体育的目的和社会变迁的关系是什么?
4.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缺)
二、论述题(每题20分)
1.体育对人的社会化的功能。
2.如何借助我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机会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三、方法运用题(20分)
用社会分层理论分析中国的中产阶级越来越多会对群众体育发展有何要求,体育工作者将如何应对?
第三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论文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
论论文
——现代体育为什么起源于在西方
这学期的体育我选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这门课。这门体育课相对于别的体育课来说是室内的,所以没有跑步,没有汗水,没有太多的剧烈的运动。它是安静的,是需要用心和大脑来思考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给我打开了体育的另一扇大门,让我了解了体育的历史、发展、人文以及它的社会的价值。可以说,动态的体育学的是体育的外在的、力量的美,而静态的体育学的却是它的精神和实质,是它的内在的美。用一种安静的方式,安静的心看体育,使我更加的热爱体育,更好的掌握了它的精髓。我的论文的题目是:现代体育为什么起源于西方。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应该指出的是,什么是现代体育。现代体育,就是要通过建立现代体育模式和方法来促进人的现代化,培养现代人。那么现代体育也就是人的体育,就是体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育只有在参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才能实现现代化。现代社会提倡的是以人为本,凡事要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人类不断进行社会时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出现新的科学技术与新的理论知识,而体育在这一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找出缺陷与不足,及时的改进提高,实现现代化。现代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现代体育已经成为了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实现人与体育的共同发展,才能体现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新形势下,体育的发展要根据人的发展来,实现其现代化。那么,现代体育为什么起源于西方呢?这得从古希腊说起。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也是西方人文体育思想的摇篮。半岛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使古希腊人形成了爱美和爱好运动竞技的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古希腊盛行的主要运动项目和奥林匹克竞技形式仍在世界流传;其体育词汇已融入各民族的语言之中,所形成的体育思想至今还在影响着当代体育的发展。
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的斯巴达城邦,一切活动都以军事为出发点。斯巴达人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严酷的训练,在3个世纪内保持体育霸主的地位。为了加强对自由民和希洛族奴隶的统治,斯巴达实行彻底的全民皆兵,不重视文化教育。每个儿童都属于国家,被元老视为身体强壮合格的男孩在7岁时被送到公育机构,在青年指导员的指导下过集体生活。他们常年穿单衣,睡草垫,学习投枪、掷铁饼、跳跃、角力、赛跑五项运动以及游泳、球戏、游戏和音乐舞蹈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军事有关的内容也相应增加。为了培养机敏和勇敢,儿童还被纵容偷窃食物,但被发觉后仍要受到惩罚。年满18岁的青年进入士官团接受正规军事训练,包括使用兵器、五项运动和被称为斯巴达体操的拳击练习,并在军官的带领下参加夜间捕杀奴隶的偷袭活动。两年后,宣誓效忠国家,开始服兵役,正式成为军人。30岁取得公民资格,有权出席公民会议,可以结婚,组成家庭,但继续住在军营服兵役,直到55岁年老体弱为止。
雅典是希腊的另一大城邦。在公元前338年希腊被马其顿征服之前,雅典是当时教育和体育最发达的城邦。雅典教育把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结合起来,注重身心和谐发展。身体联系不仅着眼于军事准备,而且注重身体的匀称健美、动作的灵活,还注重培养勇敢、果断、谦让等品质。把裸体竞技优胜者视为人体的代表,并作为绘画素材,将肌肉松弛、身体虚弱、发育不良看作耻辱。儿童7岁前在家庭接受由双亲安排的教育,其中的体育活动主要有猜单双、掷骰子和玩球等游戏。7岁后男童开始通过私立学校接受文法和音乐教育,并每天由体育教师带领进行一般的体操和户外游戏,以培养正确姿势,养成优美的举止。13岁后除在原学校继续接受教育外,还必须进入体操学校进行较正规的体育训练,并学习赛跑、跳远、投标枪、掷铁饼和摔跤五项竞技运动的训练,亦学习游泳和舞蹈。16岁左右,一般要进入国家体操馆继续学习,并参加成人的各种社会活动。18岁起,经过测验合格者成为公民,宣誓入伍接受两年严格的军事训练,并到边防去见习。毕业后,只要无战争就可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
古希腊体育源于宗教活动。由城邦组成的古希腊,战乱连绵,但古希腊作为泛神论的民族,尽管存在着激烈的内部纷争,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崇拜诸神。古希腊民族的共识是,世间都是由英雄——诸神创造的,并且认为神是人格化的英雄,为保持人与神之间的最短距离,常于收获的季节举行祭神活动。在祭神活动中,人们多以表现健康的裸体竞技和表现美的健身舞蹈与神同欢,以此创造出表达人间“悲欢离合”的艺术作品而倾诉于诸神。这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活动,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由此逐渐形成了地方性竞技赛会,公元前6世纪中叶起,祭神性的竞技已经具有全民众的性质,已经有正式的组织者并以装满橄榄油的陶瓮为奖品。由此,古希腊逐步迈向“运动会”的体育系列,开始整合和构成古希腊体育文化。
古希腊人有着自己独到的体育思想。苏格拉底强调做人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强健的身体和精神”,特别是极力主张通过“坚忍不拔”的努力去锻炼身体,使身体做好精神的奴仆。《理想国》记录苏格拉底终身体育的思想:“体育教育与音乐教育一样,应该让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而且,体育训练应该十分小心,并且要终其一生。” 柏拉图是一名体育健将,曾经做过角力手。他认为从事身体锻炼可以净化灵魂,获得道德提升,在本质上接受教育,或者说,接受体育锻炼就是接受教育。强调身体锻炼要适度,不应该像职业运动员那样。只有适度的体育锻炼才能起到教育功能。而亚里士多德提出体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勇敢”是众多品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体育要优先于灵魂、情欲的教育。有平等的体育意识,认为年轻人,不论男女都应该严格受到体育和音乐的教育。古希腊思想中所体现的希腊体育的最重要特征在于它的人文意蕴,即体育中蕴含着对人的身心和谐的赞美以及对人性的高扬。在希腊思想中我们看到,古希腊人文体育的繁盛在于希腊人把人置于宇宙的中心地位。
古希腊体育有着自身的特点。体育是以各种方式来祭祀神灵或亲友的活动,是贵族阶级的竞技娱乐活动,体育的规则是简单而又公正的。
希腊人的体育,是以奥林匹克为标志。参加竞技的人是各城邦的公民。他们首先是业余选手,即使拿了冠军,也是公民的普通一分子。观众与运动员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于是体育人人都可以参与,成了培养公民品格的手段。希腊人理想中的公民,用柏拉图的话说,是勇武而不粗野,文雅而不柔弱。而诗与体育,培养着人性中的这两极。因此这两种教育的平衡,造就了心智与体格健全的公民。换句话说,体育是人发展自身人格的基本手段。所以说,追溯现代体育的起源,人们总是“言必称希腊”。
古罗马的体育也对现代体育的起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罗马,是无法用一个词来定义的城市。而留给人们记忆的是一个体育运动的剪影,因为古老的罗马斗兽场,因为充满活力的现代奥林匹克区。古罗马共和国兴起之后,出现了内容和实质与古代奥运会相仿的体育活动,但场面规模不及古代奥运会。
在古罗马帝国建立以后,角斗竞技开始了。角斗是古罗马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古罗马奴隶主勒令奴隶或战俘们之间,或与猛兽进行的以死相拼的游戏。角斗的目的在于激发鼓舞人民统御世界的好武斗性,如此便兴起了职业性的角斗战士,他们相互搏斗,伤亡在所不惜。这些角斗士大多是奴隶,是经过训练的职业杀手,他们为了取悦皇帝和当地的领主而搏杀到死。角斗士们在类似于军事训练营的地方一起训练,训练方式和现代训练运动员的方式非常相似,他们要进行非常严酷的锻炼并接受严格的饮食控制,只能进食高热量的食物。他们要学习使用各种武器,包括匕首、剑、网以及锁链等。角斗士们两人一组互相格斗。在一些重大的皇家庆典上,有时出场的角斗士达5000对之多,平均算下来每场大概有100对角斗士出场。失败的角斗士通常是被胜者杀死。败者义无反顾地抓住胜者的大腿,而胜者将长剑直接刺入他的咽喉来宣告胜利。这时,全场的观众呼喊沸腾,气氛达到最高潮。
一般来说,角斗士的社会地位比奴隶略高。而且,也有些角斗士,因其所向披靡的高超搏杀技巧而成为超级明星。角斗士在角斗比赛中,获得了胜利,最想得到的莫过于自由、金钱和荣誉。如果一名角斗士在竞技场上格斗3到5年而得以幸存下来,那么他就能重获自由。那些获得胜利的角斗士们会得到胜利的奖赏,金钱和象征胜利的棕榈枝。角斗士获得的最高的奖赏将是一把木剑,它象征着角斗士获得了自由。如果角斗士获得了这样的一把木剑,那么他可以永远的退出角斗场。他不仅获得了自由,还可以充分享受自己赢得的金钱和名利。角斗场里所有的角斗士的死亡几率是不对等的,死囚几乎没有活下去的机会,战俘、奴隶和志愿者的生存几率差别很大。共和国晚期,凯撒等一些巨头控制罗马局势,内战爆发,凯撒与庞培之间的厮杀是这场内战的主旋律。值得关注的是,拥有大批的角斗士以及角斗士部队的凯撒在战争中逐渐占据优势,因为这场共和国默念的内战中,战斗兵源减少,于是用于角斗的战俘们被组成了角斗团,但是到了战争的关键时期,他们被用于实战,于是谁拥有更多的角斗士部队,谁就可能成为胜利者。大约到了公元 5 世纪末,风行整个罗马帝国的角斗娱乐活动才逐渐的销声匿迹。
古罗马体育的主旋律是野蛮的斗兽场,它凝固了旧时残忍竞技的划痕,也展示那个时代体育运动的雏形。
还有就是中世纪了。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极权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欧洲封建社会的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由僧侣掌握,没有身体活动的地位。只是在封建骑士教育中,保留着一些身体训练和竞技活动。
基督教文明对古代体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基督教宣扬“肉体是灵魂的监狱”,随人的死亡而化为尘土,其灵魂将回到上帝那儿按生前行为的善恶,接受恩典和惩罚。为拯救灵魂,人要无条件的服从、忍耐,在祈祷忏悔和冥想中苦度终生,绝不能听任肉欲的驱使,贪图口腹之福、视听之乐和求爱之欢。在鄙视现实、鄙视肉体、弃绝一切欢乐和幸福的禁欲风气中,体育的发展受到极大阻碍,造成了体育的全面衰退。教会学校没有体育,学校只教育学生发展灵魂的“美”,而不发展身体的美,认为有强壮肉体的人是心灵卑下的人,所以学校不设体育课,也没有任何发展体能的活动,学生从事体育活动要遭到严厉的体罚,一切消遣均被禁止,学生过着严格的禁欲生活,经常的精神折磨和严厉的体罚使其身心备受摧残。教会还竭力反对和阻挠民间体育,造成人民体质的普遍衰弱,体质的下降和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助长了传染病的流行。
中世纪的骑士,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富有冒险精神,爱情是他们生活的“主题音乐”,能够在冒险中获得胜利,博得贵妇人的青睐,被视为最高的荣誉,他们愿为基督教冒险,而又不顾禁欲主义,要求享受生活,追求东方文明。骑士教育形成于11世纪末,其目的是培养忠实的武士,其标准是剽悍勇猛、忠君爱国、宠媚贵妇。骑士精神是基督教教义与日耳曼贵族野蛮性的综合体。骑士教育制度规定,封建主的儿子满7岁时,就到高一级的封建主家庭中去受教育,或出外从师学习。他们侍候主人或教师,听其差使,同时学习礼法、文化知识和参加体育锻炼。侍童到14岁时充当男主人的扈从,参加狩猎和军事训练。他们练习跑、跳、角力、游泳以及爬绳和软梯以发展体力,操习矛枪、弓箭、战斧、钉头锤、大砍刀和马术以掌握军事技能。扈从到21岁时通过测验或战争考验,则被授予骑士称号。他们先到教堂守夜,然后在宗教仪式上当众宣誓后便成为骑士。骑士教育的内容虽然包括文、武两方面,但是偏重于武。概括为封建道德、礼节、宗教教育和“骑士七技”。“七技”就是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下棋和吟诗。其中五种属武技范畴,下棋也与武事有关,主要是用来培养攻、防、布阵的能力,其次才是为了消遣。骑士教育实际就是基督教和世俗封建主的武士道,其目的是培养效忠教会和封建制度、善于作战的武士,以加强教会和封建主的暴力统治。14世纪后,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和枪炮的广泛使用,骑士制度趋于没落。
中世纪后期欧洲民间体育开始盛行,在农闲时期和重要的宗教节日期间,以村社为中心的各种民俗活动渐渐增多。足球的原型在9世纪时已经在英国出现。913年,英国人战胜丹麦人以后曾以踢敌人头颅为乐,这被认为是英国足球的起源。除原始足球以外,棒球、板球、槌球、摔跤、投石、赛跑、使用棍棒的比武、滑冰、赛马、跳舞、跳跃以及攀登陡坡或盘旋形坡地的游戏,也在欧洲民间广泛流行。大约从十世纪起,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封建依附关系不断削弱,城市居民的生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发展市民自治武装,出现了有组织的射箭协会和击剑学校。
虽然当时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体育的开展,但骑士制度却从另一方面使某些体育项目得到了发展。崇尚勇猛顽强是骑士风度的要求,这对从事激烈的竞赛起到了帮助作用。中世纪后期丰富的民间体育活动,成为近代体育手段的原始素材和许多近代竞技 项目的原型。这也是中世纪是现代体育起源的一部分的原因。
正是因为体育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的发展,才到了今天的地步。可以说,这三个阶段对现代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竞技(Athlos)”、“运动员(Athletes)”这些词汇被今天所有欧洲语言所接受,而这些词就是发源于古代体育。人们大多关注“精英”体育,冷落大众体育。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的这种对“竞技”运动的追求发展到现在,致使人们所关注的体育,更多的是对成功主题的赞扬。现代体育在当代社会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也是最能吸引人们眼球的是其富于竞争的优胜者。而且崇拜具有盲目性。竞技运动体育在社会占主流地位,大众体育倍受冷落的社会现象。我国大众体育提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和社区体育发展。体育已经发展成为仪式化的体育。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成功地利用并保留了古代奥林匹克的各种宗教祭祀仪礼,使运动员和观众融入到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中。现代体育的发展已经不仅仅表现在运动员技艺的展示上,更多的是表现在运动仪式的宏大及在人们的关注下将这种宏大无限扩大化,将成千上万名来自不同国家、民族、文化背景的人组织在相同的规则下,按照一样的程序演绎着机械运动。体育的公平、公正需要一定的制度来维持“公平、公正”是体育比赛最基本的要求,从这方面来讲,同时体育文化促使了人们法制意识的形成。比如奥运会中禁止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现代体育奥运会赞助商权益的保护。现代体育需要政治的干涉。体育运动变成政治家们进行理性的权力的“游戏”的场所。政治家们可以通过政治区域中“游戏规则”的运用,进入体育区域,并从中赢得政治资本与权力。运动场上的升国旗、奏国歌,在大众眼中,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并且每一个国家奖牌的多少,暗示一个国家力量的强大与否。
现代体育中渗透着古代体育的思想,流淌着古代体育的血液,是古代体育的延续和发展。所以说,现代体育起源于西方。
评价:
本文以《现代体育为什么起源于西方》为题,首先对现代体育的论述,然后在重点分析为什么起源于西方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因此该文在选题上紧扣专业要求,文章结构科学合理,文章观点表达准确,用词正确,语句通顺,思路清晰。部分与部分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在论证方法上采用事例论证与案例论证。查阅的资料充分合理。不足之处该论文有题目,没有、署名、摘要、关键词、前言、参考文献。
第四篇:大学体育与人文素养
摘要:素质教育一直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努力目标,在实践过程中,质教育真正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作者作为一位一直在一线教育工作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中如何把人文素养融入于课堂提出了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创造人文教育思想氛围和突出教育个性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人文素养体育课堂
0 前言
体育教育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角色之一,但如何把体育课堂紧紧和人文素养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作者认为人文素养是指人文科学中体现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刊在众多人心中,体育似乎与粗鲁有着不解之缘,作为体育教师如何提高体育课堂的人文精神成了迫急的任务。只有实现了人文素养和体育课堂紧紧融合在一起,我们体育教师在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完成任务。1 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
德国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 这个世界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深深地感到震撼: 一是我们头顶美丽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探寻天地的奥妙与人生的意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话题。教学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传承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提高人文素质,孜孜不倦地追求集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一身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端正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作用,用自己崇高的人格魅力、出色的专业才能和高尚的文化素养积极影响学生。教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当代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为了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塑造健全的人格,体现人的价值。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唤起学生的主体精神。首先,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加大亲和力度。教师要放下身架,由课堂上知识拥有者和话语霸权者的地位转变为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尊重他们。比如,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每个同学的名字,来说明你对他们的重视度。其次,教师必须要防微杜渐,及时制止一些不良趋势,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在学生犯错误时要立即制止,在没有人的时候严厉批评,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人多的时候要注意转换批评方式,尊重学生,使学生主动意识到自身的错误,从而达到由内而外的改变。如在上动作讲解课时,有同学老讲话,我会说好像有同学在帮我解释哦,让大家在笑声中知道了错误,问题也就很轻松解决了。最后,教师要主动融入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不管在课堂上还是课下也要尽可能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条件要经常参于他们的娱乐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更了解教师,教师要耐心聆听学生对事物的见解,真诚与学生交流,用自生的言行让学生处于人文素养教育中。积极创造富含人文教育思想的学习氛围
为了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教师既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服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中的对话者、激励者。针对体育课的特点,结合具体教学内者与学生共同探讨,在学生的情感目标上投入,能收到在合作中共同探讨新的知识,在互动交书与育人的双重效果。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我经常跟学生一起比赛,在比赛中及良好的氛围时加以指导,要求学生加强配合意识,强化团队精神。同时可以实施分组联系,要求组长汇报练习情况以强化他们的服从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多样的教
学手段和方法,创造人文素养氛围,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促使学生向社会所需的综合素质发展。合理积极利用课堂评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善于鼓励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在学习评价上,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课堂上,只要学生是经过自己的思考、努力,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后进生的努力尤其要给予关注和鼓励,千万不要因为动作不标准或错误就冷落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人,如何鼓励人,如何善待人。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人文素养的高度。对优秀的学生要把他们经过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告诉他们。当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经过努力所得到的成绩都能得到肯定,他们会为之感到骄傲,从而产生自己要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学会对别人的评价,让学生在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以人文素养为基准,突出教育个性化
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把学生比喻成船的,教师就是航标灯,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中的方向引领、方法指导、辅导心理等,提高学习、应变及综合能力。首先,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基础、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将复杂的成套动作变成直接的感性认识的简单动作。在基于大纲要求基础上,所选资料的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可操作的,要防止思想僵化,善于内容的相互贯通。再次,教师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人文性。教师要使课堂由传统的“统一”走向“个性”发展,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避免教师教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懒得尝试,要利用漂亮的示范或多媒体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讲解动作要领要多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比如让学生先根据以往经验和想象尝试做动作,对正确的部分给予强化,在纠正动作中把要领讲解清楚。这样可以避免光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听得雾里云里。第三,考核内容要人性化。教师既要关心学生基础,又要关注他们得情感和态度,对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要列入考核标准,体现关心人,尊重人和发展人的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的培养涉及到许多方面,以上几个方面显然不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部内容,但是,就体育教学而言,他们无疑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的体育教学在纯锻炼身体的歧途上已经走得十分遥远,以致有些误解众多了。如何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落到实处,我们还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教育已经将人的发展放在首位,我们有理由相信,体育教学的路会越走越宽。我们能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参考文献:
[1]王成明.优化语文教学培养人文素养.2008知网期刊
[2]刘文静.语文教学提高人文素养初探.希望月刊.2008.4
[3]吕海东.人文素养教育于.机械基础.课程相融合的策略丛谈.中国校外教育2008下旬刊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张书芳.在语文教学中提升人文素养.吉林教育.2008.2
[6]曹立余.结合作文教学培养人文素养.文学教育.2008.8
就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与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体育对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发展非智力因素、提高思维水平、进行美育教育、拓展和完善个性等人文素质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可从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加强理论课教学、保障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完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等多条途径,促进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也应是学校体育未来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前言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增进学生的健康、培养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的改革,制定并实施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然而应当看到,体育对人的教育意义,除了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作用外,它对培养人文素质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往我们对体育的认识往往侧重于生物学方面的意义,而忽视了其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本文试图就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进行探讨,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当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紧迫性
新世纪,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给现代人带来了巨大的享受和自由。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人一味追求物质生活与享受,而忽视了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在中国,当前青少年一代均为独生子女,家长在为子女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外,更是对他们的文化课学习成绩寄予了极大的希望。而忽视对下一代各种生活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关心他人、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以及良好品质与精神等的人文素质培养。近年来,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美国于1994年签署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就把对学生进行促进个人良好品德的教育,规定为美国2000年国家八大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美国学者博伊认为:“如果学生只局限于太狭窄、太技术化的知识,就难以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以及人道主义精神。”应该把儿童教育成有仁义之心和关心他人的人,具有运用他们的技能为更大的社会目标服务的价值观念。日本教育界强调并加强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日本提出的现代人才素质要求中,将有高度教养和出色人品放在了第一位。韩国在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养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专门的教育与培养。由此可见,人文素质已成为新世纪世界各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化建设首先要求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不仅仅只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更是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各项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国内学者认为,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文知识,二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既是构建在人文知识之上,也隐含在人的各种社会实践之中。人文素质“涉及的是人自身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它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显而展示个人”,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从价值功能上看,体育的作用亦在于优化人的心理与人格、关切人的生存与价值,增进人的自由与幸福,表现在关怀人生实现和促进人的发展;从价值评价上看,体育的评价标准更注重精神、民族、主体等。因此,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作用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存在着“重理轻文”;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倾向。就学校的体育教育而言,也只注重生物性的体质增强与技能掌握,而忽视人文性的学生个性与道德精神等的培养。当前人文素质培养之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而体育教育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上,体育是在具体的身体运动之中,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合作、协调配合、遵守规则、参与竞争。同时,学生又是在克服身体困难中,实现超越自我、增强意志、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因此,与其它学科相比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更为直接、具体,并是在身体的运动之中实现,是身体与心理发展的统一体。体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中,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3.2 增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相关研究表明,影响一个人的成就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外,更大程度上是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意志力、进取心、自信心、自我控制力、自我激励、人际关系、处事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等。心理学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在人的成长成才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体育是一项具有按一定规则参与竞争;通过意志努力超越自我;与他人合作争取胜利;相互交流愉悦身心等特点的教育活动。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不仅能够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配合,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更可以在意志努力和复杂的情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以及自信心等多种非智力因素。而这些非智力因素正是人文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3.3 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人们普遍认为,科技教育紧密地同逻辑思维相联系,它保证思维的条理性与求同性,这是一切正确思维的基础。人文教育(特别是体育教育)却紧密地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相联系,它保证思维的求异性与创造性,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所以,在体育教育中注重对思维的启发,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这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3.4 有助于美育教育的实施
早在1906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就指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具备真善美之德,欲达此理想,于上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美育不仅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体育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欣赏运动之美(即审美),在实践中感受运动之美(即美感),更能够让学生体育运动中创造美,实现自我完美的追求。由此可见,体育教育对学生美育教育的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5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拓展与完善
完善的个性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学校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仍然存在,加上学生中主要以独生子女为主。这就造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个性发展的不足和弱点。体育运动要求参与者在一定的规则规范下张扬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竞争中,在通过意志努力克服自身生理障碍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对于学生个性的拓展与完善有着独特的作用,这也是室内教学和理论教育所不能替代的。4 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4.1 以学生为主体,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教学是采用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这种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注重的是学生动作技术的掌握和体能的增强。而忽视了学生在运动中的情感体验、同伴之间的交流,以及个性发展等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因此,应改革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加强教与学双方的互动。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其意志、培养其情感、铸造其性格、熏陶其审美观的多种体育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4.2 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主导性作用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在体育教育中贯彻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为,首先,教师只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人,才能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价值;第二,教师只有把握好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在教学中对所学的行为、意识做出正确的评判和引导;第三,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意志、责任感、爱心等各人文素养,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4.3 加强学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学校体育理论课应是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应改变以往许多学校只在雨天临时安排的状况,而应将理论课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有计划地安排。结合理论课的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将学生在实践课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意识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这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一条重要途径。
4.4 重视和保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按规定学校每天都应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和家长往往过于强调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而使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难以得到重视和保障。尤其是中小学的毕业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大多被占用。课外体育活动是以学生自我为主的活动,小伙伴共同进行竞赛和游戏,可增进相互的交流。大多数学生也会在可能产生的冲突中学会处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共同兴趣爱好也能使学生形成以体育活动为中心的社会小群体,根据社会学理论,小群体是个人通向社会的一座桥梁,也是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因此,重视和保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4.5 完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吸引全体学生的参与
体育竞赛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行为意识最为丰富和复杂。体育竞赛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教会学生遵守规则、培养荣誉感、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最佳时机。以往学校的体育竞赛受“选手体育”的影响较大,参加体育竞赛的大多是有特长的学生,而大多数无体育特长的学生,往往被排斥在运动竞赛之外,最多也只是充当一个观众。学校体育竞赛应是全体学生的竞赛,应通过组织“拉拉队”、服务保障队等方式,将全体学生都吸引到体育竞赛之中。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与功能。结语
无论是从我国学校教育的现状,还是从国外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体育对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发展非智力因素、提高思维水平、进行美育教育、拓展和完善个性等人文素质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可从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加强理论课教学、保障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完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等多条途径,促进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也应是学校体育未来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第五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论文作业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
论文作业
——中国体育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这一学期,我选修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这门课。一开始,我感觉这门课可能会很无聊,因为谈到人文社会学,我就想到了一堆难懂的大道理,但是,当我听了老师讲的第一节课后,我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我被课程所涉及的主题深深地吸引了。在第一节课中,老师和大家探讨了体育的基本概念以及中国体育的发展现状,讲了很多在国内或国外的亲身的经历。从老师的讲解中,我清楚地感受到了中国体育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当前和未来中国体育所面临的发展难题。因此我受到的感触很大,所以我决定以《中国体育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主题,完成我关于本门课的论文作业。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休闲是通往幸福的大道,休闲给精英社会中的人们以发展智力、探求灵魂和寻找生命中真正快乐的机会。
在21世纪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渐上升的今天,体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个体的生活健康、满足个体的精神需求,更可以有效端正国民的人生态度、充实国民的文化生活。为了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理念,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和一种财富基石。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体育的发展经历了许多的起起伏伏。我们从中有所收获,也要有所反思。
一、辉煌的古代中国体育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诞生了独具东方特色的中国古代体育。中国古代体育是与中国社会历代传统文化同步发展的,无论是其形式、技法均有着鲜明的东方特色,流露出先民的聪明才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丰富多彩的中华体育文化,是支撑世界体育文化辉煌殿堂的重要支柱。从生产实践、战斗技能中转化出来的体育项目,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体育以增强自身体格体能、娱乐为主的体育精神,虽然有些项目在历经朝代更迭后消失了,但它们对我国及世界体育的诸多项目有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古代体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来源于生产实践和实战经验,主要目的是增强人的体格体能、娱乐”。的确,这种目的正是体育的精髓所在。然而,现在中国的普通大众,在一提起体育的时候,就会想到体育健儿们在赛场上争金夺银的场面,因为这是现代体育向大家努力灌输的概念。殊不知,我们的祖先从实践中创造出的体育,是那些带有竞技特点的技巧娱乐性的活动以及为增强自身的体格和技能而实施的自我训练。正是由于他们对体育持有的正确的态度,他们才会真正地从体育活动中获得锻炼和娱乐,并不断地从实践中获得灵感,不断地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体育项目。
可以说,几千年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积淀,加之中国古代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共同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中国体育。
二、落后的近代中国体育
到了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中国饱受列强入侵,中国社会处于持续近百年的动荡不安之中。社会的动荡极大地冲击了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许多人流离失所,失去生活依靠,更就无从谈起进行体育活动了。相反,在西方社会,工业革命的完成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体育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体育运动项目和体育文化理念。由此,中国体育发展与西方体育发展逐渐拉开了距离。
然而,从客观上来讲,正是因为西方列强的入侵,许多西方的体育项目通过教会及民间人士传入到中国。但是,在当时中国的整体环境下,这些体育项目都没有取得什么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体育发展陷入了低谷并不断地后退,被西方国家赶超并不断拉大距离。于是,中国人民身体素质不断下降,被冠以“东亚病夫”的称号。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国家才重新大力地发展体育事业,中国才得以一步步地摆脱国民的衰弱,逐步走向强盛。
三、崛起的新中国体育
新中国的诞生,不仅标志着国家获得了独立,人民获得了解放,也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新中国诞生后,满目疮痍的神州大地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体育事业同样如此。国家领导人正确地认识到,必须大力发展体育,提高中国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才能加快社会主义的建设。于是,在1951年的时候,国家颁布了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并在此后不断地对其进行改进,直至今日,我国已经先后颁布了八套成人广播体操。成人广播体操的历史就是中国群众体育运动的缩影,更蕴含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青春记忆。正是由于广播体操,中国在建国之后短短数年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的身体素质,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建设。
除了群众体育的发展,中国还致力于竞技体育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运动技术水平,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中国体育取得空前的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了短短60余年的发展,中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例如,在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取得了金牌数第一,奖牌数第二的历史最好成绩,在许多优势项目上继续保持了霸主的地位,并在一些新的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中国现在已经渐渐可以以一个体育大国的身份傲然屹立于世界。
四、中国体育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及其转变
一、局限性
尽管中国的体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尤其是在体育理念的发展以及全民体育的发展上,我们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
(一)、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在中国发展的不平衡。
很多年以来,中国整体的体育发展侧重于竞技体育的发展,在全民健身上没有下足够的功夫。大家都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在奥运会上取得的金牌数和奖牌总数越来越多,中国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冠军,中国人不断地打破世界纪录。因此,不仅是国家政府大力提倡发展竞技体育,就连很多的新闻媒体也做了过多夸张的宣传。但是,从客观上来说,这种做法是很片面的。
一方面,普通的中国大众对于体育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大家片面地认为,中国只要在奥运会上多拿金牌,就说明中国的体育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于是,大家的注意力就全投向了中国少数职业运动员的发展,很少关心自身体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也片面地鼓励运动员争拿好成绩,于是就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对很多普通民众起到了误导作用。
总之,尽管发展竞技体育,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对于中国体育的发展以及国人民族自尊心的提升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凡事都是“过犹不及”,只有做到合理平衡,统筹兼顾才是最好的。
(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民众利用体育设施的意识发展不平衡。
在中国,体育场馆不仅是举行体育运动的场所,也是城市的精神文化象征之一。因此,很多大中城市都建设了数量众多的体育场馆。同时,由于近年来,中国很多城市相继举办很多地区及国际性的体育赛事,于是国家也投入了大笔的资金建设了很多富有特色且造价昂贵的体育场馆。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场馆在经历了刚建成的辉煌之后就很快被人淡忘了。在平时,很少有人会去光顾这些场馆,而这些场馆每天却在花费很多的钱进行运行和维护。其实,我们这些年来仅仅是重视了物质发展,并没有花同样多的功夫设法提高民众的体育休闲意识,没有很好地引导群众利用好周围的物质条件。于是,有了今天的这种现象,大批国际一流的体育场馆无人问津,但是生活在周围的群众却感觉没有地方可以健身。
(三)、社会体育运动风气没有形成,民众没有正确的体育休闲意识。
对于中国人而言,好像只有到操场上跑两圈,或是到健身房去才叫运动。而且,大家总是在抱怨,工作压力太大,没有时间去运动。但是,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个休闲娱乐的过程,只要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放松身心,体验愉悦的感觉就够了。所以,跑两圈或是到健身房健身是体育运动,散散步,做做游戏也可以是体育运动。此外,我们说没有时间运动,其实应该说是我们不懂得利用时间。比如说,在周末时,少外出做一些没用的逛街、看电影,少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就有了休闲运动的时间了。
(四)、体育教育模式的僵化。
如今,从小学生到大学生,要想升学,要想上好的学校,就必须按照国家的要求,在某些体育项目上达到一定的标准。于是,只要是学生,上体育课时就是在练跑步、投掷、跳远等考试项目,也正因此,很多的学生都惧怕体育课,一听到跑步等就打哆嗦。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作为规定的制定者的教育主管部门,单纯地认为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做所谓的体育运动并强迫他们“达标”,就达到了锻炼他们身体,增强他们体魄的目的。但是,事实是学生们疲于应付体育考试,感到身心俱疲,很快就失去了对所谓“体育运动”的兴趣。我想,这不仅不利于增强学生们的体质,反而会阻碍他们做自己真正喜欢的活动,妨碍他们形成对体育的正确认识。
二、发展改革
正如老师所说,对比中外体育发展的状况以及民众体育锻炼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中近年来的体育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停留在了少部分专业运动员的竞技体育层面上,而广大的中国民众的体育运动发展则相对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决策者决策上的片面,也有普通民众认识上的错误。因此,想要改变目前中国体育的发展模式,创造中国体育发展的新局面,我们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改变,力求创新发展,以人为本。中国体育发展模式的改变,应该着重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
胡锦涛总书记说过,我们要“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合理引导中国体育的发展从竞技体育发展过渡到全民健身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及偏运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引导民众树立健康的运动意识,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改变民众的运动意识,我们必须改变以下几点:
1、改变社会大众对于奥运冠军的不合理认识,引导民众合理看待竞技体育的发展。
2、改变媒体的不合理报道,杜绝对于体育报道的大肆渲染与夸张。
3、政府部门树立正确的体育发展观念,杜绝片面追求发展竞技体育,加强对普通民众的引导,大力发展全民健身。
此外,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努力学习西方体育的发展模式,但是仅仅是学习了表面的东西。而且,由于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以及发展水平的差异,完全照搬西方的体育发展模式并不适合我们。
因此,在进行体育改革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体育理念,但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改革突破西方体育的传统观念,拓展自由的思想空间,在此基础上进行有自身特色的创新。
2、关注西方体育带来的很多的新的发展因素和发展热点。只有紧跟世界体育发展的先进理念,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同时,对于体育教育的改革,我们也不能忽视。体育教育对于一体个人的体育运动观念的形成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改革的时候,体育教育观要适当地进行改变,体育教育不是为了达标,应该兼顾其娱乐的属性,提高学生们的运动兴趣。
五、总结
中国体育经过了五千年的发展,曾经取得过辉煌,也曾经有过耻辱。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巨大的机会,同样也是巨大的挑战。如何引导中国体育的发展走向科学、健康,如何在十几亿中国人中建立起崇尚体育、善于运动的风气,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