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呐喊》《彷徨》对愚弱的国民性的暴露

时间:2019-05-13 15:0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论《呐喊》《彷徨》对愚弱的国民性的暴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论《呐喊》《彷徨》对愚弱的国民性的暴露》。

第一篇:浅论《呐喊》《彷徨》对愚弱的国民性的暴露

浅论《呐喊》《彷徨》对愚弱的国民性的暴露

黑龙江省讷河市学田镇中心学校马思军

伟大的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蕴含了极其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旧中国下层人民——农民、农村妇女及小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思想现状和令人痛心的生活状态。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鲁迅先生在这两部小说集中对广大农民及农村妇女的灵魂及命运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从中可以见到鲁迅先生那颗伟大的爱民之心和那份崇高的使命感。然而,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些农村题材的作品,主要不是描写在那极端沉闷、闭塞、一潭死水般的封建农村的典型环境中地主对于农民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而是从一个启蒙主义者的立场出发,把重点放在了刻画人物的灵魂上,写出农民的“辛苦麻木”的“病态”的灵魂。鲁迅先生说他“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而当初他认为最需急切地疗救的,应当是人的“病态”的灵魂,也就是愚弱的国民性。他看到造成“病态”灵魂的根源在于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思想。他笔下的农民和农村妇女便是被沉重的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思想压瘪了的人物。鲁迅先生对他们怀有深切的同情心,同时也为他们任凭命运的摆布而不思反抗感到无限的悲愤。因此,鲁迅先生对笔下那些“不幸的人们”(这里主要指农民和农村妇女)的愚弱的国民性的暴露就表现得格外深刻,很有爱之深而恨之切的意思在里面。这既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思想的激烈控诉,又饱含了鲁迅先生重塑国人灵魂的强烈愿望。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鲁迅先生所描绘的愚弱的国民性做一简要的探讨。

梁启超在《中国积弱溯源论》一文中,将中国国民性首先概括为“奴性”。鲁迅先生在他的多篇小说中对中国广大农民及农村妇女的奴隶性做了深刻的描写。

《阿Q正传》中的阿Q在诸多的性格中,就有着明显的奴隶性。作品对阿Q革命不成反被诬为劫匪而在衙门被审讯时所表现出来的奴隶性做了精彩的描写:“到得大堂,上面坐着一个满头剃的精光的老头子。阿Q疑心他是和尚,但看见下面站着一排兵,两旁又站着十几个长衫人物,也有满头剃得精光像这老头子的,也有将一尺来长的头发披在背后像那假洋鬼子的,都是一脸横肉,怒目而视的看他;他便知道这人一定有些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了下去了。”这种奴隶性实在是根植于阿Q的骨子里而又很自然的表-1-

现了出来,也难怪长衫人物也鄙夷的说“奴隶性”了。值得提一下,《阿Q正传》中对奴隶性的揭露还表现在赵太爷身上。未庄的统治者赵太爷在阿Q喊出了“造反了”之后,对着阿Q“怯怯的迎着低声叫”“老Q”,没话找话的极尽巴结之能事,虽则表现了他对革命的恐惧和要探探革命风声,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奴性心理。这就使得作品对国民奴隶性的暴露更具深度和力度,这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封建统治者们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奴颜婢膝的丑态。可见,奴隶性在那个时期是深入了国民的骨髓的。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对国民的奴隶性的描写更是入木三分。祥林嫂第一次在鲁四老爷家做工时,作品有这样一段描写:“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百胖了。”这是一段平常然而又是极其深刻的描写。鲁迅先生曾深刻地指出,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段描写就表明了祥林嫂为“暂时做稳了奴隶”而感到满足的心理。然而她的奴隶梦并没有做得长久,她被婆婆强行绑去卖给了贺老六。在经历了一系列变故(第二个丈夫和儿子阿毛相继死去)之后,她又重新回到鲁四老爷家,幻想着再重新做稳了奴隶。但此时她已为封建礼法所不容。冬至祭祀时候,当她以为捐了门槛赎了罪,坦然的去拿酒杯子时,鲁四妻子的一声大叫“你放着吧,祥林嫂”彻底击碎了她的奴隶梦,使得祥林嫂落到“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境地。可以说,祥林嫂是在连做奴隶的资格都没有的悲哀中走向死亡的。鲁迅先生对中国国民奴隶性的描写在其他一些作品中也有所涉及。如《药》中华老栓等对刽子手康大叔的毕恭毕敬;《离婚》中爱姑对趣味低下的老古董七大人的敬畏;《故乡》中闰土称儿时的朋友为“老爷”等,都表现了他们具有奴隶性的一面。

麻木、冷漠的灵魂也是鲁迅先生着力描绘的国民性的弱点。长期的封建统治和自耕农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使旧中国广大的农村形成了令人窒息的麻木、冷漠的社会环境,正是这种社会环境杀死了许多的人。

祥林嫂在死了第二个丈夫和儿子阿毛之后,变得更加孤独无依,尤其儿子的死亡更是使她变得神情呆滞。这个孤苦伶仃的妇女,是非常需要别人的同情和支持的,可在当时的社会,她却没有得到,她所得到的是可怕的冷漠和嘲弄。祥林嫂几乎背诵如流、一字不差地向人们一遍又一遍地讲述自己的不幸,“我真傻,真的……”可这巨大的哀痛在与祥林嫂处于同样社会地位的那些听众那里换来的是什么?“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从这段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完全不是怀着同情和关心去听她的故事的。男人的“敛起笑容”便表明了他们是怀着一种罪恶的目的来同祥林嫂说话的;而同样受着夫权压迫的女人们肯来听祥林嫂的故事,则是为了向祥林嫂的痛苦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从故事中换取她们那毫无同情、麻木冷漠到残忍的心理上的一时满足。这是多么可怕的麻木和冷漠呀!同样是被压迫着的人们,以咀嚼别人的悲哀为快乐,这就是我们国民的悲哀。后来祥林嫂被从鲁四老爷家赶出来而沦为乞丐的情状,便在没有一个人去闻去问。应该说,怀着又冷又尖的心的祥林嫂的命运的听众、看客是祥林嫂走向死亡的又一重要因素。《药》对群众的麻木、冷漠的灵魂也做了深刻的揭示。夏瑜的革命应该说是为了把华老栓们从封建统治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华老栓不独不理解,反而用了烈士的鲜血蘸了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病;茶馆中的老少茶客们也为牢头红眼阿义打了夏瑜而大喝其彩,足见他们麻木的灵魂了。而《明天》中的群众环境的冷漠强奸了单四嫂子的母爱。当单四嫂子的儿子病危时,她是何等的焦急!然而周围的人们都漠不关心,有的还趁机揩油,如蓝皮阿五假帮忙之名,伸开臂膊,“从单四嫂子的乳房和孩子中间,直伸下去”。一俟她儿子死去,冷漠的人们就热情起来,忙碌着按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办丧事和吃帮忙饭。他们的帮忙,说到底是为了吃帮忙饭和从中赚几个酒钱,并非真正的关心单四嫂子。小说细致地描写了夜深人静时单四嫂子的感受:“他定一定神,四面一看,便觉得坐立不得。屋子不但太静,而且也太大了,东西也太空了。太大的屋子四面包围着他,叫他喘气不得。“这是鲁迅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了冷漠无情社会环境给单四嫂子带来的绝望的压抑感。

保守、顽固的思想已深植于受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压迫的广大贫苦农民和农村妇女的脑髓中,成为他们愚弱的国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祥林嫂被婆婆从鲁四老爷家抢走后,被迫改嫁到深山沟里去,她拼命的反抗,甚至撞得头破血流。她的这一举动,并非如有的论者所认为的反抗别人强加给她的命运那么简单。其实她是在顽固地守卫着“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法,不愿自己落得个一女嫁二夫的坏名声。这完全可以从祥林嫂被迫改嫁贺老六时,“大家还都说大约因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这一卫道式的赞叹中,以及柳妈告诉她嫁了二夫死后阎罗王要把她锯开分给两个男人时的恐怖和认为自己有罪而捐门槛赎罪的行为中得到佐证。阿Q的灵魂深处也有着保守、顽固的一面。阿Q虽没学过“三纲五常”的教义,也不懂得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伦理的理念,但却对此谨唯奉行。“阿

Q本来也是正人,我们虽然不知道他曾蒙什么名师指授过,但他对于„男女之大防‟却历来非常严……他的学说是: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为惩治他们起见,所以他往往怒目而视,或者大声说几句„诛心‟话,或者在冷僻处,便从后面掷一块小石头。”很有“卫道士”的保守、顽固不化的味道。他还遵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礼法,认为自己应该有一个女人了,但这绝不是从恋爱的角度出发的。阿Q的保守、顽固还表现在他不能接受未庄这个小圈子以外的新事物,如他不满意城里人将长凳称为条凳,不满意城里人煎鱼用葱丝;又如他叫钱太爷的大儿子为“假洋鬼子”,绝非是因为阿Q爱国,只是由于他“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而已。

鲁迅先生在《呐喊》中所描绘的最典型的愚弱的国民性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人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做了如下的概括:“第一是麻木的神情,第二是健忘的本领,第三是自轻自贱和妄自尊大,第四是欺软怕硬。”这个概括是很精当的,而其后三点又构成了阿Q “精神胜利法”的核心。

阿Q的“麻木”是与我们前面讨论的“麻木”不很一样的。前面所论的众人的“麻木”是对他人的痛苦、不幸所表现出来的漠不关心的麻木,而阿Q的“麻木”的对自身遭际、命运的麻木不觉悟,是同他的自轻自贱、自欺欺人联系在一起的。

在未庄,没有人知道阿Q的姓名、籍贯,人们“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阿Q几乎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欺侮的对象。但他偏偏有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放在她的眼里。然而他的所谓“自尊”是被封建统治和封建思想压扁了的人物的病态的自尊,这不但没有给他带来预想的尊重,反而遭至一次又一次侮辱与毒打,于是他只好用了种种方法寻得内心的自我安慰,这便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阿Q头上有癞疮疤,所以他有一系列的讳字,然而人们偏偏要犯他的讳。阿Q在采取了从反击到“你还不配……”的炫耀之后终至挨打。但阿Q却自有办法安慰自己:“我总算被儿子打了”,于是他便心满意足地获得了他的胜利。可这种方法后来行不通了,打他的人非要让他承认是人打了畜生。不过我们的阿Q自有新的办法获得精神上的胜利。在遭了打又承认自己是虫豸后,人们原以为阿Q遭了瘟,“然而不到十秒种,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什么东西呢‟!?”然后他就愉快的喝酒去了。这真是一段绝妙的心理描写,把阿Q的自轻自贱与健忘的本领刻画得淋漓尽致。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阿Q便手舞足蹈地高兴起来,说赵太爷是他的本家,他比秀才还长三辈。但他虚荣的自尊并没有让他荣耀起来,赵太爷给了他一个嘴巴并不许他姓赵。可胜利者仍然是阿Q,因为在阿Q看来,这是儿子打老子,赵太爷都成了他的儿子,这是何等的荣耀!阿Q与王胡比捉虱子和在画押时极力想把圆圈画圆都是他可笑又可悲的“自尊”的表现,结果同样是以失败而告终,但阿Q又自能从内心找到自我胜利的因素。阿Q想要自尊,但他低下的地位是不允许他获得真正的自尊的,于是他只好在自己的内心以忘却、自轻自贱、自抬身价的方式寻求自我安慰,给自己一个失败的胜利。不过,除此种方法之外,阿Q还有另外一种获得胜利、获取“自尊”的方法,这就是欺侮比他更加弱小的人。阿Q在连续遭了他一向看不起的王胡和假洋鬼子的毒打之后,除了以“忘却”这种祖传的宝贝来获得胜利之外,他还以用语言羞辱小尼姑和动手拧小尼姑的脸的方式来获得更大的胜利,而完全忘却了自己的被打。

作为一个典型,阿Q的精神胜利法自然是属于两只脚深陷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的农民的。几千年来,他们经受着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封建压迫,近百年来,由于帝国主义的商品和巨炮,又使得他们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土崩瓦解,被剥削、被压迫、被损害、被愚弄的命运,是愈来愈沉重地压在他们的头上,而在历次屈辱和反抗终究还是失败的斗争里,封建思想也不可避免地给他们添上奴隶性的阴暗面。因此最受压迫、最受剥削的阿Q,沾染上这种腐败堕落的思想意识,形成了精神上的麻痹状态。

鲁迅先生在《呐喊》《彷徨》这两部小说里集中为我们描绘了在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思想的重压下,在封闭、保守的农村所形成的可怜、可悲又可恨的种种愚弱的国民性,这是鲁迅先生唤醒国民的思想意识的体现。同时,这对于我们认识当今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今天形成我们优秀的民族性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二篇:呐喊彷徨[推荐]

自我认识与社会探索的双重嬗变

摘 要:作为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5呐喊6和5彷徨6共同表现了鲁迅对20世纪初现代中国现实的宏观感悟和自我生命的认识。但是深入梳理考察,并将两者进行比较之后会发现,两本小说集在内、外两个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嬗变轨迹,一是自我把握的优越意识到无能为力;二是社会探索的独特悲观到彻底绝望。正是在上述两方面嬗变的作用下,5呐喊6与5彷徨6分别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风貌

呐喊6和5彷徨6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石,共同展示了一幅20世纪初中国社会令人震惊的人生画卷,凝聚着鲁迅对社会现实的失望、悲哀和忧愤以及他个人的灵魂。由于写作时间相差好几年,鲁迅思想的发展和创作技巧的变化,必然会在作品中有所反映,因此两本小说集在内容、形式、风格上都应有某些不同之处。对于5呐喊6和5彷徨6两本小说集之间思想和艺术的不同以及从5呐喊6到5彷徨6鲁迅思想的发展变化,鲁迅自己曾有所论及,他在53自选集4自序6中谈到5彷徨6的出版时说道,与5呐喊6相比,5彷徨6的/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集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5彷徨6,愿以后不再这模样。0[1]此外,他还在53中国新文学大系4小说二集序6中指出了自己创作上的发展和变化,/此后虽然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技巧稍为圆熟,刻画也稍加深切,如5肥皂6、5离婚6等,但一面也减少了热情,不为读者所注意了。0[2]上述的文字说明,从5呐喊6到5彷徨6,虽然技巧渐趋成熟,但最值得注意的是文本中蕴含着创作主体思想认识、生命体验的变迁。作为文化体系中的文学,既是创作主体的自我把握过程,也是他对社会探索的一种努力,这正是文学的文化特质和价值意义所在。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5呐喊6和5彷徨6)))两本小说集的写作,其深刻性和超越性正在于此,由对自我在生命过程中的价值、意义和作用的细微体察、哲理概括和艺术表现,而通达于对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人生社会的客观把握和理性批判,将自我把握的艺术社会探索的一种努力统一起来。由这样的观照视角切入5呐喊6、5彷徨6,便可发现其中的小说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嬗变:一是自我把握的优越意识到无能为力,二是社会探索的独特悲观到彻底绝望,这两方面嬗变在表面上具有不可逆转性和一定的合理性,在深层也蕴涵着创作主体鲁迅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的潜流。正是在上述内、外两方面嬗变的作用下,在由

5呐喊6到5彷徨6的创作过程中,作者鲁迅/一面也减少了热情0,/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0。

一、自我把握的优越意识到无能为力

回顾鲁迅一生的经历,/五四0新文化运动使他脱颖而出成为社会和公众的中心,但社会背景、一系列生活事件又将他一步步从社会的中心逼迫到了边缘,使他看清了自己的处境和位置,对自己及中国知识分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试图在极大的人生困境中寻找出新的出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将5呐喊6、5彷徨6的写作看做是鲁迅自我把握的文学表现形式,通观这20几篇小说,可以发现其中潜藏着一个作者自我认识的变化轨迹)))优越意识到无

能为力。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象征和社会道德的维护者,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沉沦与否的标志。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儒家传统文化的浸染下形成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0的人生观,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以道自任。西方近代社会也提出过/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0的观点,都把知识分子看作社会的栋梁、民众的导师。/五四0这个中国社会转型期,一切原有的精神立足之地都显得漂浮动摇,文化的选择、民族的未来、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话题,成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所有中国人必然思考探索的问题。/五四0那一代知识分子深受传统观念的熏陶和影响,自视很高,他们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发动了一场旨在改造社会、救国救民的新文化运动,潜意识里无不以救世主自居。鲁迅也是如此,他在日本的弃医从文已经表明对文学在社会变革时期可能产生的社会作用的重视,新文化运动的爆发让他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可以通过文学创作为启蒙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5狂人日记6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的总宣言书,通过狂人那种强烈的热情和信心,我们或多或少也可以窥见作者鲁迅对自己的某种认识:/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0[3]423面对强大的黑暗势力毫不畏惧、毫不妥协,同时还具有犀利的目光,/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 写着两个字-吃人.!0[3]425鲁迅分明是将狂人定位为一个精神界战士和思想叛逆者,他的卓越超群、他的批判意识、他的勇敢清醒,分明是蕴涵着包括鲁迅在内的一代启蒙者的精神特质。通过狂人的形象,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慷慨激昂、决意要为社会变革做点事情的鲁迅,也看到了他在自我认识过程中的某种优越意识,毕竟在当时中国这样的/铁屋子0中,觉醒的人只占极少的一部分。狂人身上那种时代精神为5药6中的主人公夏瑜所继承,/这个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0[3]445之所以会在牢里劝人家造反,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革命者仍然坚信以自己的力量能够启蒙这些沉默的国民,鲁迅此时对启蒙的态度还未转变成为彻底的绝望,因此他为夏瑜的坟头添上了一束花圈,至少暗含着对革命者的某种肯定。而鲁迅本人毫无疑问也是现代中国较早觉醒的革命者之一,他小说中对夏瑜的肯定在某种程度也是对自己以及所从事的启蒙事业的肯定。而且整篇小说中,鲁迅始终以一种启蒙者的姿态批判着国民的愚昧、冷漠和麻木,可以想象他当时在自我认识上还处于某种优越的状态当中,无论是在对中国社会和历史的认识上,还是在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的定位上,鲁迅和沉睡的国民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在两相对比之中他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但是鲁迅自我的优势地位并没有保持太久,到了5彷徨6集里的5祝福6一篇,鲁迅显然已经消除了5狂人日记6、5药6中的忧郁意识,他在小说中着意表现了/我0在祥林嫂面前的含糊其辞,让我们很容易想到鲁迅这篇小说关注的中心并非祥林嫂,而是作为知识分子形象出现的/我0,而/我0的这种/说不清0的困境与鲁迅在现实生活中经历了启蒙的半途而废之后的情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小说用祥林嫂的连续质问展现了作为启蒙者)))/我0的内心矛盾的激烈交战,/我0在祥林嫂面前应该具有绝对的权威,是启蒙沉睡国民的主体,但是就是这个普通妇女的提问却几乎让/我0无言以对,这实际上就是暗示了启蒙主体在现实社会中的无能为力。

后来的小说更是以吕纬甫那段著名的/绕圈子说0无奈地抒发了自己在现实的启蒙事业中的无能为力,用魏连殳自戕的结局来宣告知识分子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注定无所作为的命运,它不是指向外在他者的拒绝,而是指向内在自我的否定,因为它导源于鲁迅内心的挣扎和纠结。狂人充满信心的呼喊、夏瑜宣传革命真理的坚执,到了5伤逝6中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涓生无奈的忏悔和用/遗忘和说谎0做前导的前行,/我要将真实深深地埋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0[4]130,可以说,连这前行也在证明着涓生、甚至是鲁迅本人的无能为力。鲁迅似乎只是经历了一小截貌似英雄的时代,不仅没有机会登上历史的前台,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反而被社会排挤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边缘地带。启蒙主体在新思潮的沐浴中虽然有启蒙民众、改革社会的理想,现实中存在的守旧势力却使他们的理想和现实形成了难以缓和的尖锐矛盾。在冷酷的现实面前,启蒙主体个人的行动与奋斗无疑会显得单薄而无力,注定了必然失败的命运。此外,启蒙者自身性格和精神上的特征也是造成其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想以个人的力量反抗强大的封建社会,而软弱的性格和空虚的目标又使他们在反动势力的压迫下立刻消沉、颓唐、悲观。5彷徨6中吕纬甫、魏连殳的经历不仅代表了一代启蒙者的心路历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正是鲁迅自我把握上从优越意识到无能为力的身心体验,读后令人感到灵魂的震撼。从自我把握的视角来观照、考察鲁迅的小说,爬梳、整理叙述表层之下作者在自我认识方面的发展变化,从居高临下俯视国民的优越意识,到无能为力的挣扎轨迹,看到一个痛苦的灵魂/涅槃0的历程。

二、社会探索的独特悲观到彻底绝望

/五四0是一次旨在改造社会、救国救民的运动,鲁迅正是借新文化运动这一绳梯试图逃出自我内心的深渊,所以他的小说创作从一开始就是指向社会探索的,由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深刻了解与剖析,汇聚而成宏大悲壮的启蒙呐喊,体现/五四0的时代精神。但是在以小说创作进行社会探索的过程中,鲁迅具有区别于他人的心灵体验,可以说是经历了从独特的悲观到彻底绝望的发展变化轨迹。5呐喊#自序6中的那段与钱玄同的对话对于我们理解鲁迅参加启蒙运动时的心理和想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回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确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0[3]419鲁迅在这里已经说得相当坦率了,虽然已经准备参与新文化运动,为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勇士呐喊助威,心境却和当时其他的参与者迥然不同,/别人的那种真理在手、理想必胜的信念,那种慷慨激昂、志在天下的乐观,都是鲁迅所没有的0[5],他那时唯一确信的就是那座/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0的铁屋子。正是在这种非同一般的确信背景下,鲁迅怀抱着一种特殊的悲观心态,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加入了为/五四0启蒙运动呐喊的行列。就在别人热烈呐喊、确信将来的同时,鲁迅却以他深邃的目光清醒地

指出这呐喊多半得不到什么响应,将来也大约并不光明,这正是他区别与当时其他启蒙者的独特的悲观。

5呐喊6中的第一篇小说5狂人日记6就以狂飙突进的/五四0时代精神,叙写了一位洞察了几千年历史/吃人0本质的狂人在现实社会中的遭遇。狂人经历了/狂0和/常0两种状态,在/狂0的状态下他翻开历史,从字缝里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0,在/常0的状态下则称日记中所言/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0。鲁迅将狂人在两种状态下的行为和言论通过正文和小序两个部分并置于小说当中,在小序中,那个高喊着/救救孩子0的/狂人0也/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0,小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正文的一次颠覆。这种对启蒙主义的悲观情绪在接下来的几篇小说中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5药6通篇描写的都是国民的愚昧麻木以及他们与革命者之间的隔膜,整篇小说都笼罩在阴郁冷峻的气氛之中,尽管作者在结尾给革命者的坟头添了一个花圈,但是作品的压抑氛围并未因此而有所改变。革命者夏瑜为了躬行启蒙事业,将自己的精力甚至是生命都贡献给了人民,在狱中仍然坚持宣传革命真理,反倒不被国民所理解,还被认为是疯子。这篇小说在社会层面上的涵义就是:烈士被庸众所疏远和虐待而成为孤独者,但这孤独者只有在为庸众的牺牲中才获得了生存的意义,这就注定革命者在现实社会中的启蒙事业无法成功,已经潜伏下了从悲观到绝望的转变因子。5头发的故事6应该是鲁迅在社会探索过程中从悲观到绝望的一个关键,他借N先生的口说出了自己内心的体验:/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了渐渐平塌下去了。0[3]462这样的话很容易就联想到5药6中特意描绘的夏瑜的坟,不但坟上的花环已经不在,就是那坟本身恐怕也在岁月的流逝中被人渐渐遗忘了。N先生的议论也与狂人的最后呼吁已经形成了一定鲜明的对比,狂人向社会抗议和/拯救孩子0的热情在N先生身上已经消失了,他在社会探索中的亲身经历恰恰证明了鲁迅个人在现实中的某些体验,那便是/铁屋子0的万难破毁。/你们这些理想家,又在那里嚷什么女子剪发了,又要造出许多毫无所得而痛苦的人!现在不是已经有剪掉头发的女人,因此考不进学校去,或者被学校除了名么?,仍然留起,嫁给人家做媳妇去,忘却了一切还是幸福,倘使伊记得些平等自由的话,便要苦痛一生世。0[3]465N先生的话似乎是在重申5自序6中那个关于/铁屋子0的比喻,在此我们已经深深地感到了鲁迅心中那份绝望的心境。由悲观到绝望的变化轨迹在5头发的故事6中初露端倪之后,后面的5**6则显示了社会上风起云涌的革命事业在中国农村所产生的影响,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

没有因为社会变革而有所变化,他们依然处于沉滞中。5故乡6结尾处那段著名的关

于路的名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0[3]485这句话曾被后来的研究者和读者广泛引用,认为这是鲁迅在现实的社会变革中具有坚定信念的明证,但是将之与此前的小说对比,对于希望和路的积极解释和反复说明多少有些勉强的感觉。这也是狂人/救救孩子0的呼吁的重复和强调,却缺少/狂人0做这呼吁时的信心。但是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既然已经选择了/呐喊0,就不能不/听将令0而有意地压抑自己的某些绝望,以与启蒙主义的时代思潮取得某种程度的一致。也就是说,尽管怀疑/铁屋子0是否能彻底/破毁0,但仍坚持破毁/铁屋子0的努力;尽管怀疑启蒙主义究竟能起多大作用,但仍不放弃启蒙的努力。我想,这可能就是为什么5呐喊6中的小说在透露着鲁迅独特 的悲观的同时,还能以其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为当时启蒙运动的呐喊呼叫。

一直到了5彷徨6时期,鲁迅在社会探索过程中所体验到了绝望感如同汹涌的潮水在他的小说中喷流而出。5长明灯6与5狂人日记6一样,描写的对象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疯子,但是狂人那种挑战一切的勇气早已在疯子身上泯灭,文章结尾,吉光屯/从此完全静寂了,暮色下来,绿莹莹的长明灯更其分明地照出神殿,神龛,而且照到院子,照到木栅里的昏暗。0[4]66这样的安宁和寂静显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大势力,预示着现实的启蒙事业根本无法战胜现实的黑暗势力,5狂人日记6结尾/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0,/救救孩子0的呼声和期望在5长明 灯6中得到了呼应,那就是这样的愿望在现实中无法实现。5在酒楼上6、5孤独者6以吕纬甫和魏连殳两位启蒙者的亲身经历说明了启蒙事业在现实中的虎头蛇尾和半途而废,应该是对在5长明灯6中已经明显暴露出的绝望情绪的一种延续。特别是5孤独者6,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始终突出的感受就是极端的绝望,魏连殳是何等骄傲、坚强的一个人,却被社会一步步逼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小说情节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残酷性,写整个社会如何将一个异端者残 酷地驱除出外,这种驱逐的残酷无疑将鲁迅内心对社会变革的彻底绝望凸现出来。5伤逝6以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反思了/五四0启蒙主义,我们往往将这篇小说的主题简单地理解为爱情的失败,但是在某种意义上,鲁迅是以两个年轻人的爱情经历模拟启蒙事业在社会中的具体实践。涓生可以说是子君人生启蒙导师,他将子君从封建家庭的牢笼中解救出来,追求爱情的自由和婚姻的自主,但是启蒙主义在唤醒子君之后并不能为她预约将来的幸福生活,在现实的压迫和失业的打击之下,涓生终于向子君表达了分开的愿望,小说以子君的死亡宣告了启蒙 事业的失败。在吕纬甫、魏连殳、子君的人生悲剧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鲁迅面对社会启蒙时的彻底绝望,他已经从/五四0时期的悲观发展而成为此时的完全绝望。吕纬甫说,/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模模糊糊。0[4]60无聊,就是没有意义,/狂人0那/救救孩子0的理想和呼声,5故乡6中虽然微弱但仍然存在的希望,甚至是N先生那种意在肯定自己的冷嘲都已不存在。鲁迅对那曾经激起他生命本能的启蒙事业彻底绝望了,并将在绝望的指引下走向虚无的 道路。

心灵突围的挣扎与探索

———从《呐喊》到《彷徨》的嬗变

《呐喊》和《彷徨》作为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共同表现了鲁迅对 20 世纪初中国国民的深刻认识,其中既包括对自我之外的他者的关注与拷问,同时也包含着对自我的无情剖析知。正是在这样的探索视角下,从《呐喊》到《彷徨》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嬗变轨迹。一从精神危机的深渊辗转挣扎出来之时,鲁迅在不断地寻找着摆脱内心悲观虚无情绪的出路,因此他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他者以及自我,通过对他者在社会现实中的描述和探索来完

成他心灵突围的目标,而这种描述和探索随着外部环境与内部心境的变化而呈现出鲜明的对比格局,《呐喊》重在对他者的探索,《彷徨》以反观自我为中心。前者的这种探索更多的是在社会改革意义上的现实考察与社会批判,后者则转变为存在意义上的自我剖析和灵魂拷问,由前者到后者的转变过程是鲁迅试图实现心灵突围目标的表现。

他者与自我是完全对立的一对概念,他者是除了自我之外的其他存在,自我则是指向个人的与他者相对的存在。如果说我们需要通过“他者”来观照自己,那么,他者对于我们理解鲁迅自我也就具有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也许正是基于上述的“他者”对“自我”的意义,鲁迅才将两者并置于他的小说当中,在对他者的关注的过程中反思自我,并在剖析自我的过程中观照他者。他者与自我以其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共同出现在《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分别获得了特定的角色定位和定性,并得到了关注和凸显。通过对两本小说集中二十多篇作品写作内容的观照,可以发现其中伴随着鲁迅从对他者的热切关注到对自我的无情拷问的回归,其中又以一些自我生活侧面、情感波动和心理矛盾在小说中的投注为这一回归的契机

。在以《狂人日记》步入文坛之前的六、七年当中,精神上的危机使鲁迅长期处于沉默的状态,他用抄古籍、拓古碑来排遣心中的寂寞和悲哀。直到 1918 年前后他接受了《新青年》的邀请,参加了杂志的编辑工作,才在《新青年》同仁的力促下写稿,参与当时的启蒙运动和文学革命。为了不再陷入“五四”之前近十年的心狱,摆脱内心那些“悲观”的确信,鲁迅以生命本能的潜在欲望对这场新文化运动做出了热烈的回应,尽管内心不乏理智的消极认识,他仍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社会,试图以他的小说创作唤醒在“铁屋子”中沉睡的国民。“他者”成为这一时期鲁迅小说创作的关键词,旧式文人、愚昧国民、沉滞的农民出现在他的小说中,《孔乙己》《药》《**》《白光》等都以社会上的“他者”为表现和描写的重点,而较少涉及自我的生活和思想,无论是旧式知识分子的形象,还是愚昧无知的国民形象,鲁迅都以较为超然的心态呈现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状况。他讽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戕 害,揭示传统文化造就的国民劣根性,展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的无知愚昧,孔乙己、华老栓、七斤、陈士成都是他现实观照的具体人物,在这些作品中,鲁迅试图通过对他者的塑造来驱除内心的“鬼气”。这些小说的创作显示了鲁迅已经摆脱了“五四”前夕心灵的困扰和纠缠,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自我之外的他者。《端午节》应该是鲁迅小说由他者到自我回归的一个前奏,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已经忍不住要描绘自己,小说主人公方玄卓身上有鲁迅自己的影子。在很大程度上,方玄卓是鲁迅给自己的一幅生活画像,他在某部做官,又在学校兼课,还给杂志写些文章,还有沉闷的夫妻生活,这些无不与鲁迅有着惊人的相似。正是因为主人公的身上或多或少有些自己的影子,鲁迅在描绘这个人物的时候难免会陷入对小说之外的自己在现实中生活境况的沉思当中,所以他已无法像表现他者的小说那样从容自如,进退有据,方玄卓在艰难中苦苦支撑,而又日渐沮丧的那份心境,悄悄地缠绕住了鲁迅的笔端,讽刺中又有同情,揶揄中又有袒护,让你觉得这小说似乎是在描写他者,又好像是在暴露自己。

显然,在从他者向自我的回归这个意义上,《端午节》展现出内部分裂变化,充满矛盾色彩,预示着这一转变在小说中萌生的重要前奏。此后,鲁迅在《彷徨》中已经决意敞开自己的心门,赤诚地将自我内心世界的矛盾和彷徨以小说的形式展现出来,“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心理感受在《彷徨》中浮上了叙述的表层。

由他者到自我的回归在写于 1924 年的《祝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可以被视为这一变化的契机和关键,在这一层面上,鲁迅将《祝福》排为《彷徨》的首篇,应该是具有特别的涵义的。从这一篇开始,鲁迅正式将自我作为小说观照的中心和重点。《端午节》中一边从作者自己身上取材,描绘自我生活的某些侧面和内心的某些矛盾,一边又用一种颇为暧昧的笔

调加入一些夸张和演绎的成分来掩饰的犹豫在《祝福》中显然已经消除。《祝福》中鲁迅在用平实的手法描写祥林嫂大半生生活的同时,又特意加入了“我”这个归来的知识分子形象,并让两人在相遇之后有了一次特别的对话。《祝福》中知识分子“我”的出现,标志着“自我”在鲁迅小说中已经正式登场了,并且预示着在以后的小说当中,鲁迅将从对他者的关注转向对自我的拷问。果然,在接下来的几篇小说《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弟兄》中,鲁迅敞开了心灵的大门,彻底将自我内心世界的矛盾、彷徨和苦闷暴露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 积极地为启蒙事业呐喊的先觉者的表层之下,进入了鲁迅真实的心灵世界和情感天地。接下来写出的《在酒楼上》,主人公吕纬甫简直就是鲁迅“自我”的外化物之一,加上“我”这个故事的叙述者,即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和评判者,两者简直就是鲁迅内心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的代表,小说完全可以理解为是鲁迅安排的一次独特的内心独白,也是他清理自己感情的一种独特方式。仅仅是吕纬甫的外貌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鲁迅,“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又浓又黑的眉毛”,这简直就是鲁迅!再看小说中的某些情节,吕纬甫奉母亲之命回家乡为小兄弟迁坟,邻居家的女孩顺姑的病死,明明都是鲁迅在现实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他将这些素材运用到小说创作之中,自我分析的意味不言而喻。即使是作为吕纬甫故事的倾 听者和评判者的“我”,也是鲁迅自我心灵的折射,他用启蒙者的姿态对主人公的敷衍和颓唐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批判。

但是小说在展现了二人的异质性的同时,也在对话中通过他与吕纬甫情感上的共鸣显示了二人的同质性,暗示了“我”与吕纬甫可能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吕纬甫和“我”两人相结合,恰恰反映了鲁迅内心的完整世界,也代表着他思想发展的两种可能性,一是像吕纬甫那样消沉,二是像“我”那般坚持到了《孤独者》一文,鲁迅对自我的描绘已经达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无论是主人公的外貌肖像,还是行状思想,简直就是根据自己而写的。短小瘦肖、蓬松的头发、浓黑的须眉,完全是鲁迅独有的外貌特征;喜欢发表文章,爱发些议论,相信孩子是好的,也是作者本人思想行为的实录。在鲁迅的全部小说当中,还没有哪一个人物像魏连殳这般酷似鲁迅本人,我们可以想象,鲁迅渴望剖析自我的冲动在他的小说中已经膨胀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小说第三节“我”与魏连殳的一次争论,其实是鲁迅内心虚无感的放大,一个十年前就已经饱尝这一感受的人现在又一次深陷其中,摆脱自我的内心纠结,这样的努力不仅在现实中存在,同时在小说中也被呈现。由此可见,从《端午节》开始,经过《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鲁迅一步步地将自己的内心大门敞开,对自我灵魂深处的 “鬼气”进行了无情的暴露和解剖。至此,鲁迅对自我灵魂的拷问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 地步。但是鲁迅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毫无遮掩地情况下暴露在读者面前。无论是谁,一旦他的内心被别人一览无余,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都很令人恐惧,鲁迅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在心门敞开之后,鲁迅应该自觉地将之渐渐收束,《伤逝》《弟兄》到《离婚》就显示了他主动关闭心灵之门的意图,在最后一篇小说《离婚》中,贯穿《彷徨》始终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解剖终于在叙述表层消失了。

第三篇: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

二十年代的中国,黑暗、混乱、动荡不安,满目疮痍,热血的青年奋起反抗,期望毁灭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于是有了“五四”运动,鲁迅先生写下了《呐喊》,向腐朽的封建社会发出了沉重的宣战。“五四”运动后是新文化阵营的分化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从,“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但鲁迅先生虽彷徨却不放弃。在鲁迅先生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这又证明了鲁迅先生是十足的智者,是坚强的斗士,尽管遭到失败的打击仍然在锲而不舍地抨击着封建社会,他的作品尖锐有力地抨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表现了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他的人生是一个圆,有彷徨,有苦闷,但没有放弃。

呐喊彷徨中的25篇小说,大多篇幅不长,描绘的内容也往往是些俗不惊人的小事,但作家却以深邃的洞察力研究并把握某些重大社会事件的本质和一定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从小事中选择和提炼出某些具有生活气息,揭示出具有历史政治意义的深刻时代主题。比如说《**》描写的是一个乡村禾场上晚餐时的小小纷争,实际上却通过侧面写张勋复辟事件引起的社会反响,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别开生面地深刻地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的极端不彻底性。《一件小事》写的是一件很小的小事,却表现了极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哲理。“我”坐在人力车上,看见一个突然横穿马路的老妇人,衣服兜上车把,轻轻地跌倒在地。事情发生后,“我”和车夫的思想行为,显示出极大的差异,一直发展到车夫在“我”的“诧异”之中,主动挽着伊的臂膊向巡警分驻所的大门走去。这时“我”突然感到车夫那“满是灰尘的后影”无比“高大”,“须仰视才见”,对自己“几乎变成一种威压”深感自我的渺小。简略的事件勾画,分外突出的行动描绘,异常细致的心理刻画,构成了一幅对照鲜明的艺术画面,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劣根性。

除此之外,小说中幽默、夸张和讽刺手法的运用的十分巧妙。幽默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带喜剧性的讽刺,有时以夸张的手法予以揭露,突出社会生活中敌对事物的矛盾所在与可笑之处,使其无可隐蔽,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

总的来说,鲁迅的小说中喜剧性的兴奋,但主要是以沉郁浓重的悲剧气氛为基调的。讽刺和幽默总是不可抑制地表现出来,并且同悲剧性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使人不得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即使像《祝福》这样的悲剧,在沉郁中也蕴蓄讽刺的激情。祥林嫂的悲剧不但成为令人悲恸的渊薮,更化为对封建制度的讽刺利刃,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鲁迅的讽刺艺术的卓越成就即在于通过形象的描绘,反映当时社会的某些重大的方面的问题。这样子使得小说在沉重的气氛中不失一种具有的号召性战斗意识。

而夸张的手法在《呐喊》与《彷徨》中也较为突出。夸张主要用在细节描写上,以达到讽刺效果和突出人物性格的目的。如:四铭对“恶毒妇”的刻骨铭心;对流氓侮辱孝女的下流话憎恶,而内心却欣赏;儿子无意中吃了他已经看准了的一棵菜心的反感等细节描写,有力地揭露了四铭的本质。

王晖曾经说过,鲁迅的小说在深刻地批判了国民性的同时,“又把否定的锋芒指向知识者自身。”我想,这便是鲁迅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吧!即使过了这么久,鲁迅仍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第四篇: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

徐瑞明

鲁迅先生作为五四新文化的先驱和中国最伟大的革命家之一,他的作品虽为后世称颂,可真正继承其革命精神衣钵的人在当代却太少。我在几近成年之时才拜读他的名作《彷徨》,说来也是惭愧。

彷徨一词意为“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反映了鲁迅此时在革命征途上的迷茫,作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时期。字里行间充斥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以及各类人违心的选择。我个人尤其对《在酒楼上》和《伤逝》感触极深。

《在酒楼上》讲述了主人公与朋友的一次偶遇长谈的经过。从朋友的言语中不难发现,他也曾是一个会为了国家前途命运,与他人争执不下,乃至拍案而起的爱国青年。那是那个时代,甚至当代许多青年人形象的缩影。不得不说,每每想象这样的人物,仿佛看到了样板戏的宣传画,人人右手举至胸前的画面,很理想化。然而,就像大部分人一样,他不可免俗地沦为一个麻木为生计的人。结尾的环境描写——“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中”,前途的不定,心中的彷徨便融于环境描写之中了。

《伤逝》描绘了涓生和子君两个虚构人物的爱情故事。实则涓生更像是现实中的鲁迅,而子君又何尝不是许广平的化身呢?在故事中,原本与主人公同为战友的子君,最终由于长期持家,抹去了本来锋利的棱角,以致最后完全退化为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对于涓生的话越来越不能理解。两人的感情最终破裂,子君的生命也或多或少因此而走向了灭亡。这是鲁迅惟一一篇写爱情的小说,或许鲁迅预见了自己与许广平相似的命运,而破例为自己的爱情提前写了一篇“缅文”。

以这两篇小说为代表,再加上《孤独者》等,都在描述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革命者因为艰难的生活,忙着寻求生计而忘却了对于信仰的忠诚,变得驯化,理想与现实的天平向后者倾斜。而当时的社会现实就是许多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看到社会有了一些进步便停滞了,全然没有马丁。路德金面对不公时“绝不满足”的呐喊。国民性中的种种劣根性,是鲁迅一生的敌人和口诛笔伐的对象。然而今天呢?我们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吗?只能慨叹一句伟人已逝!

第五篇: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

徐瑞明

鲁迅先生作为五四新文化的先驱和中国最伟大的革命家之一,他的作品虽为后世称颂,可真正继承其革命精神衣钵的人在当代却太少。我在几近成年之时才拜读他的名作《彷徨》,说来也是惭愧。

彷徨一词意为“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反映了鲁迅此时在革命征途上的迷茫,作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时期。字里行间充斥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以及各类人违心的选择。我个人尤其对《在酒楼上》和《伤逝》感触极深。

《在酒楼上》讲述了主人公与朋友的一次偶遇长谈的经过。从朋友的言语中不难发现,他也曾是一个会为了国家前途命运,与他人争执不下,乃至拍案而起的爱国青年。那是那个时代,甚至当代许多青年人形象的缩影。不得不说,每每想象这样的人物,仿佛看到了样板戏的宣传画,人人右手举至胸前的画面,很理想化。然而,就像大部分人一样,他不可免俗地沦为一个麻木为生计的人。结尾的环境描写——“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中”,前途的不定,心中的彷徨便融于环境描写之中了。

《伤逝》描绘了涓生和子君两个虚构人物的爱情>故事。实则涓生更像是现实中的鲁迅,而子君又何尝不是许广平的化身呢?在故事中,原本与主人公同为战友的子君,最终由于长期持家,抹去了本来锋利的棱角,以致最后完全退化为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对于涓生的话越来越不能理解。两人的感情最终破裂,子君的生命也或多或少因此而走向了灭亡。这是鲁迅惟一一篇写爱情的小说,或许鲁迅预见了自己与许广平相似的命运,而破例为自己的爱情提前写了一篇“缅文”。

以这两篇小说为代表,再加上《>孤独者》等,都在描述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革命者因为艰难的生活,忙着寻求生计而忘却了对于信仰的忠诚,变得驯化,理想与现实的天平向后者倾斜。而当时的社会现实就是许多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看到社会有了一些进步便停滞了,全然没有马丁。路德金面对不公时“绝不满足”的呐喊。国民性中的种种劣根性,是鲁迅一生的敌人和口诛笔伐的对象。然而今天呢?我们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吗?只能慨叹一句伟人已逝!

下载浅论《呐喊》《彷徨》对愚弱的国民性的暴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呐喊》《彷徨》对愚弱的国民性的暴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和《彷徨》读后感 《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其中共有25篇作 品,其内容和形式呈现现代化特征,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 鲁迅......

    读《呐喊》《彷徨》有感

    读《呐喊》《彷徨》有感我看着两则日记,不禁有些吃惊,将那句“我怕得有理”看了一遍又一遍,沉思了起来……当“赵家的狗,看了我两眼”时,我吓了一跳,同主角一样暗道一声:“不好!”话......

    《呐喊》、《彷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摘要】鲁迅小说反映了时代本质和精神特征,其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和......

    第一章鲁迅与《呐喊》《彷徨》

    第一章 鲁迅与《呐喊》《彷徨》 教学要求: 1、了解鲁迅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经历和“弃医从文”等几次重大变化对他创作的影响,以及他在杂文、散文、历史小说等多方面的成就。 2、......

    彷徨呐喊读后感作文(5篇可选)

    《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

    鲁迅《呐喊。彷徨》背景(全文5篇)

    呐喊 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

    鲁迅呐喊彷徨读后感(精选5篇)

    鲁迅呐喊彷徨读后感鲁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是的,他就是揭露世人真面目的鲁迅,他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带领一批批莘莘学子走上了真理与正义的道路,是当时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大师......

    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模版]

    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 摘要: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多篇小说、杂文、散文及散文诗。《呐喊》《彷徨》是他的两本著名的小说集,收录多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