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及其反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19-05-13 15:1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女性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及其反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女性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及其反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篇:女性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及其反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

女性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及其反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

发表日期:2007年10月22日出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作者:李 丹编辑:fjskyfass阅读:1414【字体:大 中 小】

摘 要:全球化给女性地位带来了一系列冲击和影响。在全球资本、政法体制及家庭男权的重压下,女性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反全球化等新的社会运动正在与妇女运动一起成为女性抗议贫困和不公、争取自身权益的新形式,女性在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明显建树,走在了时代前列。

关键词:全球化;女性;妇女运动;反全球化运动(全球公正运动)

中图分类号:C913.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穴2007?雪02-0000-00

作者简介:李丹,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博士。

一、女性在全球化中的地位

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发展,使大量的妇女加入劳动力的行列。2003年妇女在劳动力中的比例在全球范围已达近60%,比全球化尚未展开的1980年增加了近16%。妇女劳动力人数的增长是否预示着女性地位的变化?

1、经济地位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资本国际化,这无疑强化了资本、资本家、公司的地位和重要性。跨国公司纷纷向劳动力廉价、没有社会保障和工会组织薄弱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在全球发起了“为最低工资的竞争”(racetothebottom),导致发展中国家血汗工厂林立、工人成为廉价赚钱工具,发达国家工人工资和待遇下降、失业人数增加。人们大量关注的问题是国别不平等、阶级不平等或种族不平等,而实际上这种不平等在性别上的表现尤其是对妇女而言,更为触目惊心。妇女处在国家、阶级、种族各种压迫的交叉点上,是各种不平等中遭受不平等对待最严重的群体,是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最大受害者。

在发展中国家,妇女是底层中的底层,穷国中的穷人。在所谓“全球化平台”的出口加工区,血汗工厂林立,成千上万的妇女艰辛劳作,只能得到最低的报酬,没有任何保障,没有任何权利。在30个不发达国家的服装业工作的工人约有40万人,其中,90%是妇女。她们每天所得的工资少于1美元。而当这些女工为争取自己的利益组织起来进行斗争,像1997年雅加达1万名女工要求得到最低限度的工资进行罢工斗争时,资本家便从邻国找到更加廉价的劳动力来代替她们。

在工人阶级中,女性是无产者中的无产者,遭受着比男性劳动力更为深重的盘剥。经济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削弱了劳工的谈判力量,劳资关系出现失衡。尽管妇女不是唯一的受害者,但她们总是首当其冲。妇女尤其是有小孩的妇女,由于贫困,又没有其他可选择的工作,更严重地依赖雇主。雇主可以用较低廉的工资雇用女性劳工。在工业化国家,工薪部门中妇女所领工资平均为男子的77%,在发展中国家则为73%。即使是在发达国家男女之间同工不同酬的行情仍然很普遍。

劳动权利得不到保障,这是妇女的经济地位低下的主要原因,社会福利水平的下降也使妇女的地位雪上加霜。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全世界范围内削减社会项目。因为妇女要抚育孩子、照顾家庭,比起男性更多地依赖这些社会项目,所以福利水平降低给妇女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影响。大批妇女失业,很多妇女以沿街叫卖或以乞讨为生,有的则沦为娼妓。妇女成为新的全球贫困阶层,据统计,世界上的穷人70%是女性,在日消费少于1美元的极端贫穷

人口中,妇女占大多数。女性贫困化、贫困女性化已经成了全球性倾向,而且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因此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称不改变妇女的贫困便无法完成全球脱贫任务。

2、社会地位

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就必须消除贫困的祸根,必须让贫困的妇女获得改变其境遇的手段,而参与公共政治生活是变革妇女命运的重要渠道。然而,妇女想获得一定的政治地位,要受到很多社会因素的影响。男性优势(maledominance)是历史上渗透最广、最普遍和最强固的权力系统。在政治领域中,男性是当仁不让的“统治者”。比如,从全球范围来看,妇女还是只占有16%的议会席位,阿拉伯国家少到只有6.4%,只有四个北欧国家(瑞典、丹麦、芬兰和挪威)能够实现在议会或立法机构中妇女所占席位至少为30%。联合国1945年成立以来,所选出的49位联大主席中,只有两位是妇女,无一位女性担任过联合国秘书长。

妇女在工作高层中所占的比例也是衡量其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但在专业的、技术的、行政的、经理的种种高端职位中,男人统统占据绝对优势。在世界财富500强的董事会中,2005年女性所占的比例只有14.7%,另外有1/9的财富500强企业中没有女性董事会成员。在信息技术领域及其产业体系中,决策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绝大部分是男性,担任经理主管职位的女性只有少得可怜的7%。在软件大国印度,从事软件业的女性也只有27%。妇女在出版、广播、文化决策层中更是长期处于缺席状态。由于目前98%的CEO和85%的董事会成员都是男性,女性要想升迁不得不面对男性的选择,最后作出这些任命决定的都是男性,而男人总是把工作机会给他们的同类。CFO杂志的调查显示,在财务领域工作的女性有1/3认为她们在过去5年中至少部分是因为性别原因而没有得到提升。?眼1?演

造成妇女社会地位高低一个重要原因是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全世界8.76亿名文盲中妇女占2/3;1.15亿名缀学儿童中,1/5为女童。在大多数低收入国家,女孩入学机会低于男孩。即使开始入学的女孩人数与男孩相同,但女孩辍学率也较男孩高。在网络资源使用上,女性也明显处于劣势,情况最好的美国,女性因特网用户也只有全国的38%,巴西为25%,日本和南非为17%,俄罗斯为16%,在中国仅有7%,阿拉伯国这只有4%。?眼2?演受教育机会少、受教育程度低,使女性得到有薪资工作的机会就少,而得到高薪工作的机会则更少。2003年,南亚只有18%的妇女、西亚20%、北非22%的妇女能挣到工资,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字也只有46%。有工作的妇女从事的大多是服务性、劳作型、低层次的带有女性专属色彩的工作,如裁缝、保姆、女佣、护理工、清洁员、接线员、美容美发员、餐厅酒吧招待员、宾馆服务员„„。能自己经营企业雇用员工的女性少之又少,女性雇主只占21%。?眼3?演

妇女还是全球犯罪、施暴等各种社会问题的受害者。《2006世界人口报告》说,跨国境贩运人口每年达到60万到80万人,其中80%是妇女和女童。在绝望中寻找工作的妇女最容易成为人口贩子所捕猎的对象。女性还是色情行业的牺牲品,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中色情行业泛滥,一些政府和个人借助妇女的性别特征谋取暴利。在有些国家,色情旅游业竟是当地经济的支柱。

3、家庭地位

妇女地位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概念,妇女的家庭地位是一个基本方面,也是其社会地位的重要体现,而家务分工又是衡量女性家庭角色和地位的主要标准。传统的角色定位使女性成为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待是从男性的利益出发的,认同所谓的贤妻良母,女性只能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成功男人背后的女性。当女性希望建立自己的事业、追求个体的人格独立时,她的主体性价值与她的社会性别价值就处于矛盾之中:她在事业上越成功,获得的主体独立性越大,她就越失去作为女性的价值———因为她的性别价值是依附于男性的。正是这种潜在的分离给众多成功女性套上了枷锁。”?眼4?演在几乎所有的社

会中,劳动的性别分工将家务劳动的责任推给了妇女。

然而,到目前为止,女性的家务劳动并没有得到来自任何一方的回报,为了获得收入,妇女不得不出卖劳动力,成为家庭加工业中新的无产者,全球化带来的工作场所弹性化正好提供了这种可能性,一些国家的政府也在积极利用女性的温驯、勤劳和灵巧吸引投资。这些女性家庭工人(homeworker)做的工作都是分包一些产品的零部件,生产过程重复单调而令人厌倦,拿微薄的计件工资,没有其他福利待遇。与其说家庭中的工作方便了妇女,不如说它给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利润。“在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把大量妇女赶到只签订临时合同的和从事家务劳动的自由市场中去。虽然这些新的劳动市场允许妇女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得到和谐协调,但真正的赢家却是资本家的公司。一些学者把世界范围内转向后福特主义弹性时代的过程看作是“全球女性化(global femininization)”的过程,这也是女性受到全球化盘剥的新写照。“与重建的资本主义工业相关的新的劳动性别分工强化了对女性的剥削,重组和突出了生产场所和家庭中的性别压迫。”?眼5?演因为无论是作为无酬劳的家务劳动者(houseworker)还是有工资的家庭工人(homework-er),女性的身份在本质上并没有变化,她们并没有获得独立的地位,而是从只是依附男人发展到既要依附男人又要依附老板。当然,全球化毕竟让女性多了一种选择,过去妇女对经济财富没有直接支配权,她们只能借助婚姻从中受益,现在则可以自己支配全球化所带来的新财富。的确有些妇女成了这种变化的受益者,但是大多数妇女仍然是全球化的大输家,她们要么没有多少财富可以自由支配,要么这种财富重新成为丈夫名下的财产。在这种情况下,妇女究竟是被赋予了经济权利还是被剥夺了经济权利?

家庭暴力在衡量女性家庭地位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因素,是威胁女性安全与尊严的一大公害。据加拿大统计署进行的一次全国性的男性针对女性的暴力调查,该国29%的已婚妇女自16岁以来“在目前或过去的婚姻配偶手下”经历过暴力。三分之一以上的虐妻受害者遭受了严重虐待,以致她们“为自己的生命担忧”。几乎一半(45%)的虐妻暴力事件引致对妇女的身体伤害,几乎一半(45%)的伤害需要医务处理。?眼6?演欧盟一位负责就业和社会事务的委员指出,每5位欧盟成员国妇女中,至少有一位是暴力行为的受害者。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更严重,孟加拉国2000年被联合国列为针对妇女暴力最为严重的国家,该国50%的谋杀案是杀妻,报纸上充斥着杀妻或殴妻的故事。不少男人争辩说工作压力和竞争引起的焦虑诱发了施暴动机。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少妇女在自己家中遭到虐待和谋杀,这不能不说是对妇女解放的一种讽刺。人们不由得质疑全球发展是消除了暴力还是酝酿了更多的暴力?

二、女性对全球化抵制的理论与实践

可见,全球资本主义不仅没有消除或减轻两性差别,反而产生了新的矛盾与问题。全球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新的国际秩序和社会秩序,是一种更为不公正的秩序,它导致了权力、财富、自由、机会在新的条件下的不公平分配。这种不公平由国际层面渗透到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家庭层面,尤其是男性与女性之间。全球资本主义通过新的国际分工和分配体制对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落后地区贫困妇女进行剥削和压迫,把她们置于层层盘剥和重压之下。她们在家庭受到男权的压迫,又在生产中受资本的剥削,还在政治中受到权力的压制。这是不同国家和身份的女性为什么不约而同反对全球化的原因。

女性对全球化的抗争是多方面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女性都走在了时代前列。她们有的是理性分析家,有的是激情鼓动者,有的则是直接参与者,与男性不同的是,她们普遍提倡关爱、公正和人性的伦理价值,主张以相互依赖模式取代以往的等级制关系模式,反对各种形式的歧视和不平等,推动着全球化朝着更健全的方向发展。全球化法国作家维维安尼·福莱斯特尔女士(Viviane Forrester)是一位激情的反全球化作家,她在的《经济的恐怖》一书中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号召人民行动起来,反抗资本主义、自由主义,争取更美好的生活。杰里米·布雷彻(Jeremy Breche)则是一位反全

球化理论家,她与人合著了《自下而上的全球化:团结的力量》,作者称这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反抗运动”,相信人民可以发挥影响全球化的作用,公司驱动的自上而下的全球化可能遭遇自下而上的全球化的抗衡。这类著作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女性权益,但观点更理智、更客观,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也更大,从更深刻的理论层次为反全球化运动奠定了基础。苏珊·乔治(Susan George)是金融市场民主监督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副主席,是反全球化运动思想家和顾问。她强烈谴责地球的过度开发、自然的贫瘠化、穷人越来越穷和明显的不公正等现象。她说,“我们反对根据大公司集团的要求实行的全球化。这些大公司集团组成了院外压力集团,政治家们都重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我们反对这种由少数不能创造就业机会的企业推动的全球化。”?眼7?演加拿大籍专栏女作家乃欧米·克莱恩(Naomi Klein),也是反全球化运动的先锋。在反全球化运动标志性开端的西雅图抗议后不久,她就出版了《无牌子》(NoLogo)。这本书被译成15种语言,畅销世界各国,被公认为是全世界反全球化的宣言。书中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生产线大量迁移到第三世界国家,西方国家工业的重点从生产转移到市场推销。然而在大公司兜售的名牌产品和高级生活方式背后,却隐藏着种族歧视、失业、贫富不均、腐化贪污、对贫穷国家的剥削等各种社会弊病。德国反全球化的思想先驱马丽亚·米斯(Maria Mies)则提出,如果还想为我们、我们的子孙、这个地球和所有与我们共同生活的人创造一个符合人的尊严的未来,那么除了反抗没有别的选择。

在全球化抗议运动中,也涌现出许多女性积极分子,她们把妇女运动与生态运动、和平运动、民主运动、公民社会运动等社会运动的目标联系起来,构成反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促进全球公正的洪流。妇女运动被称为“运动中的运动”。一位妇女组织领导者称,妇女运动是反全球化运动的完全参与者,提出“现在是应该承认妇女为性正义、经济正义和共享民主耐进行斗争之重要性的时候了”。?眼8?演在世界社会论坛中,妇女参加者超过40%,南方妇女联合组织“新时期妇女发展选择”(Development Alternative with Womenfora NewEra)

为世界社会论坛中的妇女席位据理力争,使第二次论坛中妇女代表几乎遍布各个小组。在2004年孟买的第四届论坛上,女性组织成功地把性别问题作为全球公正的重要方面加进了会议议程。1995魁北克妇女运动举行“面包和玫瑰大游行”,主张投资兴建社会设施、更高的最低工资、报酬公平、社会住房供给、负担得起的高等教育,以此消灭妇女贫困。女性运动还形成了不少网络组织,如WEIGO(非正式工作妇女组织,以哈佛大学为基地)、WICEJ(妇女争取经济公正国际阵线)、DAWN(反抗家庭虐待妇女网络)、WEDO(妇女环境和发展组织)、WIDE(欧洲妇女发展组织)、AWMR(地中海地区妇女联合会)、AFM(南方共同市场妇女之声)、FEMNET(非洲妇女发展与通讯网络)等。这些网络组织融知识普及、服务沟通、宣传动员于一体,行动快捷,活动频繁,参与面广,越来越成为妇女联合行动争取权益的重要平台。

女性参与、推动反全球化运动(全球公正运动)的意义是巨大的。“妇女不仅在家庭计划中,而且在所有保障生存的生活领域都起到了一种关键作用。如果她们不能够从家庭的、社会的剥削与压迫中解放出来,没有获得政治平等权利,一种世界社会秩序就会成为父权主义的畸形结构。”?眼9?演所有全球问题,包括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文化教育,都包含性别问题,不关注性别问题,就无法理解当今世界。在妇女运动的推动下,反对全球化带来的贫困、维护女性权益不仅是草根组织的街头呼吁,而且也成为联合国等国际主流社会关注的议题。1995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指出:妇女特别容易受到经济情况和结构改革进程的影响,因为结构改革改变了就业的性质,有些情况导致她们丧失工作机会,有些甚至是专业妇女和技能熟练的妇女。"正视了全球化给妇女带来的不良影响。2000年联合国召开贯彻落实《北京行动纲领》情况的特别大会(又称“北京加五”)———“为了21世纪的性别平等、发展

与和平”,把妇女问题与和平发展问题一起纳入联合国的中心议题。2005年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召开“北京加十”会议。会议提出,“妇女强大了,经济就会发展,婴儿死亡率就会降低,艾滋病就会得到控制,未来的儿童就会得到良好教育,冲突就会更快结束,和解进程就会加速前进”。?眼10?演总之,促进女权不仅仅是妇女的使命,也是全人类的责任。我们期待着未来的全球化多一些美丽的玫瑰色。

注释:

?眼1?演《财务高层女性职场路》,http://www.hbacc.com.cn/content/news/job/2006/08/31/6945.htm

?眼2?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人类发展报告———富于人性的全球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眼3?演联合国千年目标全球行动,http://www.un.org/chinese/millenniumgoals/unsystem/goal3undp.htm ?眼4?演倪志娟:《性别视角下的信息技术及其限度》,http://www.bbtpress.com/tushulz/zhongguonv05.doc

?眼5?演吉布森·格雷汉姆:《资本主义的终结———关于政治经济学女性主义的批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眼6?演《女权主义的挑战:了解和结束暴力》,J.Hammer & M.Maynard编《妇女,暴力与社会控制》,http://cyc6.cycnet.com:8090/othermis/stopdv/content.jsp?id=585&s_code=02050301

?眼7?演张晓慧:《反全球化运动》,《国际资料信息》2003年第3期。

?眼8?演转引自郁建兴《全球化:一个批评性考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

?眼9?演弗兰茨·努舍勒:《全球治理、发展与和平,全球秩序结构的相互依存》,德乌尔利希·贝克等:《全球政治与全球治理———政治领域的全球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281页。

?眼10?演《联合国评估北京妇女大会十年成果》,《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3月2日,第四版。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责任编辑:凌 雨)

第二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传承与发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传承与发展

摘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全球化、传承、发展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1、全球化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全球化的问题也进一步日益突显。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詹姆斯·罗斯诺(James.N.rosenau)在《世界的混乱变化与继承的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全球文化”(Global Culture)的概念;赫姆林克从文化学出发提出了“文化同步化”的主张,认为文化的融合将使传统人文价值的单一向度迅速消失;怀特基于技术的进步断然:强大的动力技术将推动我们实现一个并不是由一个国家来统治世界,而是形成一个将波及地球的全部人种在内的单一政治组织。

“全球文化”的提出引发了一系列的关于文化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的全球悖论,主要有以下三类代表性观点:其一,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享廷顿代表的文明冲突论:1993年享廷顿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在二战后的世界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的各主要的文明之间的冲突将左右国际政治,并认为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其二,主张文化趋同论—— 一元文化“普世”或占主导地位论:著名的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学无止境》则指出:随着发达国家的商业电视和过时节目进入不发达国家的同时,第三世界人民的创造性、积极性遭到了摧残;法国学者菲利普·英格哈德则宣称“全球化无疑是西方现代文明扩张的伟大结局”;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认为:随着美国自由民主的胜利,人类历史已走到了极点,世界大同将由西方价值观主导实现; 1

我国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界泰斗季羡林却认为:以分析思维见长的西方文化已走到尽头,而以综合思维见长的东方文化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弱点,以解决经济发展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危机。第三,主张文化融合论:① 不同的文化主体间,《文明:从“冲突”走向和平》一书中提出:文化之间的创造性碰撞可以使我们在不同价值观的比较中具有全球视野,更能认清价值观的错失所在,从而寻求文化上对立稳定的、多元的“和平”;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以话语分析的方法得出不存在文化帝国主义,只存有文化之间的影响的结论;② 对于民族文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詹姆逊(F.Jameson)提出“文化——民族主义”,认为“文化——民族主义”不是采取排他和否定的逻辑,而是战略性地吸收西方的科技和文化,使之成为本土的东西。③ 对于民族文化内部关系,费孝通先生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多元一体”的原则。

2、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3、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3.1 国际战略

3.11求同索异,开展文明对话。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不同的文明和文化相互接触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这就需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走出去,主动开放、主动接触,寻求多元文化中相同的特质,作为平等共处的基点。意大利著名思想家和作家贝托?埃柯在1999年纪念波洛尼亚大学成立900周年大会的主题讲演中讲到“欧洲大

陆第三个千年的目标就是差别共存与相互尊重”。求同,只是我们接触的一个好方式;索异,才是我们走出去的目的。这里的“索”有两层意思:一是找出、寻找的意思;另一个是研究、探索的意思。只有深入探索研究异质文化,博采众长,汲取精华,去充实我们的内文化,我们的文化才会赋予新的内涵,才会有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还要加强国际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质特源,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通与发展。

3.12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坚持文化多极化。

对于文化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有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就是文化的同质化或趋同化,有的认为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异质化的锋露,有的认为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或现象是“多元文化主义”,有的认为文化全球化是文化的一体化,等等。对于文化的全球化,我们应该把它分开层次来看待。首先,在文化的全球化中,各民族文化的特质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文化的全球化是以文化的多元异质这个前提进行的。其次,在文化的全球化中,确实存在一些各文化都内含的、普世的价值认同。如:民主、自由、平等、道德、伦理等,然而这些普世的文化未必有共同的实现环境和普遍程度。如人权问题,即使全球共识的,但又不能整齐划一。所以文化的全球化是同质化与异质化合理悖论的统一,同时我们要强调的是同质化并不等同于同一化。

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载体的全球化运动,西方大国是其领导者,一切游戏规则及准入准出原则都由他们制定,进而对非西方或非发达国家施加影响或压力,美国文化无疑是全球中最具有霸权色彩的文化。徐元旦在《全球化热点问题聚焦》一书中写下:“美国的决策者认为,美国文化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通过输出美国文化、价值方式和生活方式,使美国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美国的文化扩张不仅引起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忧虑,也遭到了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抵制。他们把美国的文化扩张称为文化霸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等。”

对文化霸权主义,我们必须坚决抵制,这就需要我们解决好本国文化的传承、维护、建设和发展;也必须同国际一道共同遏制文化霸权主义,主导文化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2国内战略

3.21加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主体文化。“文化主体的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性质。换言之,有什么样的文化主体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文化覆盖面。”从“五四”运动至今,我国的主体文化经历了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阶段,全面吸收民主科学、开放性的西方文化阶段,引入和建设“共产主义文化”阶段,到如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阶段。这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但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建设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超强稳定性、广泛的吸纳性、高度的精神追求的先进主体文化。党的十五大提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22引导文化走正规化、机制化、法律化之路。这主要是加强文化机制、文化机构的建设,出台一些保护文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对文化的引导、控制和保护,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文化管理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向良好的、健康的、先进的方向发展。

3.23加强文化产业及文化载体的建设。当今文化已融入各个领域,知识经济是时代主题。文化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996年,美国的软件和娱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额高达600多亿美元,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全球电影总放映时间的一半是美国大片。中国占据文化资源丰富的强国地位。却是一个文化产业的弱势国家。中国有报纸2000多种、期刊8000多家、出版社700多家、电视台400多家,我们有如此丰厚的基础资源,我们要加快相关产业,如加快企业文化、旅游文化、广告文化的发展,以及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媒事业的发展,这不仅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以其带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3.24重视文化教育,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对待传统民族文化,毛主席早就说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的要批判的继承。而对于我们的国民,我们的后代来说,教育是文化传递和维护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历史文化教育和现代化教育。邓小平同志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可见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不仅事关文化事业的建设,更决定一个民族国家的兴亡。

3.25加强文化的理论创新和思维创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体智慧的结晶和生机活力的表现。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的特征。而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博纳和创新。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一个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兴衰存亡的关键性国家文化安全指标,创新能力便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全部内容的核心。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系统的建设,是构筑中国文化安全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而创新能力不强,理论基础不足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一个制约瓶颈。因此我们也要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更新,加强文化领域的创新和开拓,融贯东西,内外结合,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永远充满生机,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自己贡献。

3.26加强网络管理。新的世纪是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的时代,网络科技的高度发展为全球资源共享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托夫乐曾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网络文化具有主体性、虚拟性、不可操纵性、传播无限制性等特点。西方大国正是利用这些特点,再加上本身优越的高科技传播手段,以强大的攻势席卷全球。在美国的电子游戏中,到处充满了意识形态和民族国家的仇恨较量,如:《F22猛禽》中摧毁中南海,《红色警戒》中对社会主义的仇视。因此我们要加强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开发,加强对互联网络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一些污染文化、消极文化、反动文化等低劣文化的进入,保护我国文化的安全。

4、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4.1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

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4.2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思想文化史》张岂之主编

2《全球化热点问题聚焦》徐元旦

3贵州数字图书馆

第三篇:论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及其在21世纪的历史地位

论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及其在21世纪的历史地位

摘要:19世纪 4 0年代 ,马克思就以其惊人的洞察力注意到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发展趋势 ,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具有特定含义的“世界历史”概念分析、表征和揭示了这一历史趋势 ,提出了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世界历史”理论。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是立足于“世界历史”的高度 ,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和方法 ,分析和研究处在“世界历史”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情 ,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第一次科学和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 ,如何在“世界历史”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由此凸现了邓小平理论宏大的全球化视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 2l世纪 ,邓小平理论仍然充满着青春活力 ,是指引中国社会主义在 2 1世纪阔步前进的伟大旗帜

论点:

一、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对马克思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在 21 世纪的历史地位指引中国社会主义前进的伟大旗帜

第四篇: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杨方伟

摘 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利益的扩大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和挑战并存。关 键 词:经济全球化 机遇 利弊 挑战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表述是:“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合组织认为:“全球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技术和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化的特征,民族性或地方性在减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每天发生的无数有关技术选择、市场结构、通信形式的决定都在推动着全球化发展。”中国“入世”谈判团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包括生产、金融和科技三方面的全球化。三者之间,生产发展决定金融科技发展,同时金融和科技的发展又对生产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因此,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生产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似乎这样评论全球化再合适不过了,当然,我也自然也以这样一句话来开始我这篇关于全球化的文章。

双刃剑,自然有其利有其弊,自然经济全球化对我们国家来说,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那么我先从利说起,也就是从机遇开始说起。

参与经济全球化,可以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并且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当然,机遇和挑战也随之而来。对此,我们国家似乎很得益于全球化。在美国,几乎各大超市卖场都充斥着中国制造的商品,美国人没有了中国商品似乎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那我们中国应该从中得益良多吧!可是事实上,我们并未从中获益多少。因为我们出口的并不是高新技术、品牌,或者是专利。我们输出的是我们国家的原材料,还有廉价的劳动力。国与国的合作是建在各自的要素禀赋上,所以发达国家可以把工厂建立在发展中国家。看似各得其所,但是实质上发展中国家是有着说不尽的苦楚的:我们的工人一个星期工作七天,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为国外大品牌制造服装和电器等,因为我们没有brand name,所以我们出口一件服装只能获益两美元,而在美国销售可达60美元,我们得到的是微薄的利润和严重的污染,因此有中国成了世界工厂的说法。

说到这,我就不得不提及又一道横亘在中国玩具出口商面前的障碍物了,这个即将在本年5月1日发挥效力的计划将致使很多中国的玩具厂商很难在美国做生意了,而很多玩具商竟然浑然不知。

美国玩具协会与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日前共同宣布了一项新的玩具测试和安全认证系统计划草案。这一草案将进一步提高玩具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虽然这项计划并不只针对中国,但是玩具“中国造”可是一项传统的输美产品。这不得不导致中国制造的玩具增加成本。可见,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上立于不利地位。

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与大国合作呢?我想,可能是因为国内市场有限,为了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所以我们不得不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我想,在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确可以从中获得利益,但是此时的利益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经济上的利益,我想,那是对高新技术的掌握和先进管理经验的熟习。

例如,在《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中,我们看到得益于因特网和光纤技术,发达国家甚至可以利用时间差而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源。现在的发展中国家对外输出的已经不局限于廉价的体力劳动和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甚至白领服务也可以输出了。Outsourcing 成了一种经济全球化的典型模式。发展中国家可以在本国内为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发达国家做会计核算等技术性服务,在发达国家,当上层领导人员睡觉的时候,地球的另一端已经有人把明天开会将会使用的数据整理完毕,这样,时间延长了,一天24小时都在有人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不能说不是一种进步。我个人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这样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好处,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机遇吧。例如日本在中国的大连就设置了这样一个基地,当然,中国人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们并不甘心于做这种看似体面的低等脑力工作,他们在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在训练专业人才,在推动地方教育,大连不是日本的变相殖民,而是一个充满机遇的训练场地。当初日本人是拿着枪来到中国的,现在日本人是拿着皮包穿着西装来到中国的,当时的中国人用镰刀大棒抵抗日本人的侵略,现在,中国人也同样面临这样的挑战,而这种战争是看不到的,是货币和资本市场的竞争,力量的悬殊还是存在,不得不说,现在中国人的境地和当初有相似之处,但是我知道,中国人当初可以打赢那场仗,现在也可以,但是可能会更艰辛。

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我们也不能忽视,并且是我们应该加强防范的,这就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了。

也许当我提到当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不少人依然会心有余悸吧。当时我们中国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因为我们的货币市场生存在在政府的保护伞下,政府的干预在此时发挥了作用。但是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美国的次贷危机的影响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国采取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幅减息,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其结果是美元大幅度贬值,从而推高国家大宗商品价格,至少在客观上向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输出通货膨胀。本轮大宗商品与农产品的通胀与美元完全同步开始”。这是来自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哈继名的答记者问。所以,我们从这件事情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可见一斑了。所以,如何使我们的经济结构更完善更能抵御国外投机者的投机活动显得更为重要,而不简单的是经济发展的问题,否则,我国的经济肯定会面临一次“硬着陆”。

就我本人而言,我认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还是好事,因为我们中国的本土产品在国外也拓展了市场,万事开头难,但是我们利用这样一个机遇也创造处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价值。百度掌门人李彦宏就是做的非常好的,谨慎睿智的他两年前开始了百度的国际化步伐。去年初百度斥重金正式出击日本市场,并且不断加大投入,李称,欧洲市场将是百度的下一个目标。我相信百度在日本一定会像在中国这样有市场:百度凭借自己的灵活人性的风格打动着中国人,我相信在日本的发展也会很顺利,尽管有google 和雅虎在日本搜索市场占据大片天空,但是他们不是日本公司。因此,百度和这些公司在日本竞争时,没有先天的弱点,我想,百度会凭借实力打造出自己强大的搜索帝国。

总之,我对经济全球化是又爱又恨的心理,但是爱大于恨,的确,因为中国加入WTO了,中国的政府不可以再为了保护本土产品而实施行政垄断了,政府也不能过于干涉市场了,这对我们本土产品来说是一种冲击。可是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所以,我们在获得机遇的时候,一定要装备好自己,蓄势待发,迎接挑战。

第五篇: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与地位(精)

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与作用

要了解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要认识家庭中 的女性都包括什么。它包括:祖母、外祖母、母亲、媳妇、女儿等。对于已婚女性来说,她 在家庭中身兼母亲和妻子的 双重重要角色,对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很多人都 说,女人在家不就是做做家务、带带孩子么,很多女人也这 样认为,从思想上就忽略了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真的是这 样么?真的只是带带孩子做做家务这么简单么?其实不然, 我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就能看出,女性在家庭中的作 用非常重要。

简单的概括就是 女性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基础力量

社会如大海,家庭像港湾,女性是港湾的守护者。老人 要在此安度晚年,孩子要在此培育成长,事业之舟要在此补 充给养、维护修整。女性作为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青少年教育中,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责任同样重要。家庭教 育是“人之初”的教育, 是生活化的教育, 母亲是孩子性格、习惯、品格的教导者和示范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女性作 为妻子、作为人母,以往更多地承担家务劳动,而新社会、新形势下的现代家庭,对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女性 的家务必须从传统的“围绕灶台转”赋予新的内容,让有知 识、有道德、有修养的女性引导家庭成员自强自立、积极进 取,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构筑幸福美好的生活、精神充

实的具有较高生活层次的现代家庭,女性便成为构建和谐家 庭的基础力量。具体分析一下:

一、女性是家庭稳定的重要保障者。

家庭的主要关系就是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而女性在这 些关系中均占很大比例,所以一个家庭的稳定与否,某种意 义上取决于女性作用的发挥。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关系默契,必然会为子女心理,生理及智力发展营造融 洽的和谐家庭氛围。反之,子女的方方面面就会遭受不良影 响。

二、女性是对子女进行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我们从古今中外的家庭事例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一个 人的成长、性格的养成、人生价值观的培养,跟母亲(包括 继母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当然也包括生活在一起的祖母 或外祖母的影响。但主要是来自母亲的影响。

可是如果继续深入追究下去,这个所谓的母亲,其实当 初也是一个女孩子而已,也是一个生活在母亲影响之下的女 儿、一个小女孩。也就是说,今天的一个母亲,当她还是一 个女儿的时候,就已经在接受她的母亲的影响了。

不仅如此,一个还没有自己孩子的女人、女孩、女子, 在没有成为母亲之前,她就已经在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或不合 格的母亲了。也就是说,一个女孩成为什么样的母亲,并不

是从生孩子那一刻开始的,而是这个女子过去所有年月的人 生修养的总的结果,就是她今天的这个样子。而祖母或外祖 母,则是母亲这个角色的延续。

毛泽东之所以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因为他有一个慈悲 助人的母亲。爱迪生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因为他有一个自信自 强乐观的母亲。拿破仑希尔之所以成功学的鼻祖,因为他有一个民主平等爱心的继母。家庭是塑造人, 教育人的第一所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学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 育最早的地方。”而母亲由于其双重身份,其作用又是最重 要的。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中国有句俗话“看孩子,先 看娘”,可见母亲对孩子的有着其极其巨大,深刻、久远的 影响,而且对孩子的智力、意志、情感、品性等方面有着难 以估量的作用。可见,母亲的教育、教化直接影响下一代的 成材与否。

(三女性是家庭成员情感的呵护者和治疗者。

家庭永远是人情感的栖息地和避风港。家庭所提供的特 有的温馨和谐氛围是家庭成员身体、心理健康发展所必不可 少的环境。而女性天生所具有的似水柔情和亲合力使其成为

家庭成员在疲惫、失落、苦恼和难过的时候永远值得信赖的 安全港湾。(四 女性是家庭财富的创造者和管理者。

家庭自古以来就是满足个人生存和发展需求的重要场 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的生产功能日趋虚弱,而 消费功能越来越突出。家庭的日常开销,父母对子女的抚养 教育及其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都是一项重要的开支。它 需要全体家庭成员为此努力。由于女性的解放,她们很多已 走出家庭,在社会的不同行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家庭 财富创造和积累作着贡献。随着女性素质的提高,加上其天 生具有的特质,女性能够对家庭的经济结构即家庭成员的收 入结构、家庭的消费结构和家庭经济的组合方式作出合理的 统筹安排。量入为出,实现收支平衡;根据生活需要安排消 费,争取最佳效益;以身作则,实现家庭经济的民主管理。从上述几方面,我们可以明确的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 就是: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那么下面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在家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的女性们的地位的演变史。

自古以来中国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向来不高。宋代以来 女性家庭地位低下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摧残女性的缠足现 象,它首先是为了取悦于男子的审美需求和性欲偏好,同时 迫使女性深居闺房,不问世事,禁锢家中,成为男性的家奴 和性奴。有西方学者认为,“缠足是一种政治机制,它反映

和存续了妇女社会和心理的劣势;缠足将妇女牢牢地固定在 特定的位置、特定的功能”,而且缠足又“是公众态度,是 大众文化──它是 10个世纪中数以百万计的妇女作为真正 的女人的生活方式的关键所在”。

“五四”运动以来, 缠足现象逐渐废止, “新文化运动” 带来了许多新的风气,但家庭中的夫权观念、女性的相夫教 子功能和女子的“三从四德”文化,在民国时期一直

占据主 流。在夫权主导下的家庭里,妻子必须听命于丈夫,女儿必 须服从于父母,媳妇必须听命于公婆,许多女性的家庭权益 被严重侵犯。尤其糟糕的是,家庭中侵犯女性权益的主要侵 害者常常也是女性──如婆婆、后母。“多年媳妇熬成婆” 的婆婆们经常以一种不健康的心态,重复自己的婆婆当年的 压迫手段,甚至变本加厉地侵犯媳妇的权益和人身自由。后 母虐待非亲生之女儿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即便在家中未遇到 婆婆或后母的迫害,女性也得面临代表父权的父亲和公公的 压力,男性家长经常任意剥夺女性婚姻自主和经济自主的权 利。

1949年以后,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改善,但妇女解放 运动并未深入到家庭之中,政治运动的风暴也未危及家庭中 男人的优越地位。虽然传统文化鼓吹的“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文化受到明显的冲击,但在毛泽东时 代女性却又多了另外的“二从”,即“从国家”、“从单 位”。20世纪 90年代以来,企业普遍在就业、薪资、提升

等多方面对女性员工采取歧视性做法,女性不仅难找工作, 而且处处受到福利和待遇上的歧视。全国妇联 2001年第二 次妇女地位调查的结果表明,从 1990到 1999年,城市女性 与男性的工资比率从 77.5比 100下降到 70.1比 100,而在 农村则从 79比 100下降到 59.6比 100。女性社会地位的下 降自然影响到她们在家庭中地位的下降。随着城市里越来越 多的女性被迫离开职场、退回家庭,城市失业者中下岗女工 越来越多。退回家中的女性尽管不再外出辛苦工作,但心理 压力和痛苦却成倍增加。那些仍在工作的女性则不得不降格 以求,不仅被迫接受低工资、少福利的歧视。

在农村,家庭责任承包制实行后,农民家庭普遍需要男 性强劳力承担重体力活,再加上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福利制 度和“五保户”制度的崩溃,农民家庭的老人赡养只能依靠 儿子,出嫁的女性、离婚女性在责任田、口粮田及土地补偿 费方面都得不到公正的对待,于是农村中女性的社会地位明 显下降。

进入新世纪以来,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随着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国社会迎来了一个思想大解放、社 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生活大改善的充满生机

和活力的黄 金时代。现代女性以家庭中男女平等为起点,积极参与经济 建设,接受现代信息,适应发展形势,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 和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特别是对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进行

全新定位,既保持了旧女性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现代女性 的心智与才情。一是“女主内”的观念被重新定义。新中国成立前, “男 主外、女主内”、“男治国、女持家”的角色定位,沿袭数 千年不变,形成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束缚着一代又一代的 妇女。改革开放后,广大妇女大胆地冲出家门,步入社会, 走进新朝代,在妇联“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的大旗召 唤下,涌现了一大批奋发有为的“女能手”、“三八红旗 手”以及有较高政治觉悟的女领导干部,她们的才干得到了 社会的肯定和男子的尊重。但是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现代女 性作为妻子、母亲、媳妇,永远都是家庭的支柱。她们在事 业上拼搏得可歌可泣的时候,仍然怀着一颗充盈着母爱的 心。“相夫教子”不仅是几千年历史带给她们的情结,也是 现实社会对她们的殷切期望。在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冲突不 可避免的时候,很多女性做出了大气度的选择:内外兼修。出则“巾帼不让须眉”;入则“贤妻良母孝媳”。

现在,大部分女性在家庭事务中由原来的听令执行、具 体操办偏向于自主决策、承担责任。如参加社会劳动,成为 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与丈夫一起规划家庭发展远 景,决定消费支出。协调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应对各种家庭 变故等,使“女主内”的“主”字实实在在地显示出女性沉 着坚韧、细心周到的特质。已不局限于当好“大后方”,分

享“军功章”,“母凭子贵”、“妻以夫荣”。现代女性更 多的是重视自身的成长以及家庭成员的平等互助,那种“成 就你,牺牲我”的做法,不再是“贤妻良母”的必然选择。由传统的“每个成功的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好女人在默默 的支持着”,变成了更多的女性选择了与男性一起并肩作 战,共同打拼天下,成就事业,更多的成为了男性事业上的 左膀右臂,家庭中的知心爱人。而传统的“男主外,女主 内”,也被重新定义,更多的变为男人在外面联系业务,女 人在家中管理生产,女性真正实现了在家庭和事业中的“半 边天”。她们的家庭都幸福美满,女性在家中也得到男性的 尊重。

二是“多重角色”互动,巧奏家庭和谐曲。女性的感情 丰沛、温柔细腻, 更有利于她们在家庭中扮演“多重角色”, 为每个成员构建一个温馨的精神家园。随着经济的发展,人 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趋上 升,家庭成为人们休养生息、孕育与传递文化的摇篮。拿破 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地球的 手”。而轻轻推动这个摇篮的,非女性莫属。现代人在对名 利的追逐疲惫之时,转向对身体、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这 时, 女性在家庭中适时扮演了“家庭护士”、“心理医生”、“营养师”等角色,更多的女性更加注重自己的内外兼修, 注重学习。女性以真善美的心灵,美化着家居环境,提升着 家庭的文化品位,净化着家庭乃至社会的空气。在对家庭和

谐幸福的执著追求中,女性也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 养,完成一次次凤凰涅磐。

我们常用“家庭主妇”来形容一个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 和作用。“主妇”意味着女人已经翻身得解放,从“半边 天”的角色走向了主人的位置。所以,“主妇”二字,一定 程度上,说明了女人在家庭中占有主体地位,发挥着主导作 用。女人的独立与自由,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但随着时代的 发展,由于人们婚姻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不同,男女所 构成的夫妻关系,尽管从法律的角度上讲是平等的,但由于 感情、经济、性格等因素的介入,一个女人在家庭中做“什 么样”的太太,细细推究,还是有类型可分的。下面我们就 来看一下女人在家庭中的十种地位 :

1、女皇型

小事情都由自己做主,男人在家中根本没有说话的权利,甚 至没有自由,凡事都得经太太同意才能做。这是典型的“女 强男弱”型的家庭关系,一般是由于男人很窝囊,或者是男 人太爱自己的妻子,过分娇纵的缘故而形成的。

2、保姆型

女人由于经济地位的不独立,或者是男女双方的地位悬 殊太大,或者是女人在性格中的过分懦弱,在家中处于弱势 地位,长期形成了逆来顺受的习惯,而把自己变成了全家人 的保姆。这样的太太,对上要侍奉公婆,对下要抚育孩子, 对老公还要百依百顺。是纯粹的忘我型,没有自我的女人。这种类型的太太,其实也还包括那些“全职太太”。全职太 太看起来似乎是养尊处优,实际上,只不过是具有主人地位 的高级保姆。

3、管家型

太太是家里的财政部长,统筹安排全家的收支。象一个 单位的会计出纳人员,精打细算,但一般是真正过日子的好 手。因为是管家,所以还是把做主的权利让给老公,而把自 己的意见摆出来即可。这类太太大多办事果断干练,但因为

免老太婆式的唠叨

4、伙伴型

也可称为是合作型的,夫妻之间的关系如同合作伙伴, 经济各自对立,财产实行公证,你是你的,我是我的,分的 清清楚楚。家庭支出实行 AA 制。赡养老人抚养孩子所需要 的经费,都实行各自承担的方式。这种类型的夫妻关系,多 出自于再婚家庭,但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

5、情人型

多为两地生活的夫妻,当然也包括不受法律保护的事实 婚姻中的名副其实的“情人”。两地生活的夫妻, 由于工作、房子、再婚等客观因素,造成了两个人相聚的困难,因此这 种太太在法律保护的婚姻内,占据了主妇的地位,实质上和 老公的关系却如同情人, 聚少离多。而陈仓暗渡的“情人” 型的太太,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名不正言不顺,恐怕只 能被冠以“二奶”的称号。如果想要变成正宗的太太,还需 要继续努力。

6、留守型

这类太太,在家庭中依然是“主妇”的地位,但实质上 却如同是花瓶一样的摆设。因为老公要么是远渡重洋,要么 是在外面已经又筑新巢。由于财产、孩子、名誉等问题,不

实亡的家庭。

7、合同型

一纸婚书,不过是签订了永久或者是短期的合同。当初 结婚并不是出于两情相悦,而是由于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 的。这种婚姻带有很大的功利性,所以夫妻之间的关系,只 是履行了一种法律上的义务。这种家庭极不稳定, 也不安宁, 日子要么过得如一滩死水, 要么是小吵天天有, 大吵三六九。一朝时机成熟,合同撕毁的非常容易。

8、依附型

这种太太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感情上,都有很强的 依赖性。把男人当作了自己一生的靠山,男人是真正的家庭 支柱。而一旦离开了男人的呵护,自己就无所适从。如果是 经济上的依赖, 表现为女人生存能力很差, 生活上很难自理;而如果是情感上的依赖,这样的女人多为娇生惯养,当然也 包括懒惰的女人。

9、知己型

这类太太和老公的关系很密切。夫妻之间心有灵犀,配 合默契。女人不仅能理解自己的老公,而且能适时地为老公 准备好一切,并且无论是在事业还是生活中,都是老公的好 助手。与老公常常保持朋友间的真诚,亲人间的爱护,情人 般的激情。家庭生活既充实又浪漫。

10、亲人型

这类型的太太,与老公的关系,既有母子,又有兄妹, 甚至还有父女般多种成分混合在一起。是真正的血脉相连, 水乳 龘 交融。在这样的家庭中,女人大多很温柔,也善于思 考,能把家庭经营的和 龘 谐而稳定。让男人感觉到是一种真 正的幸福。

作为已婚女性,我们在家庭中应该成为哪种太太呢?而 我们又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太太呢? 实践证明女性作为母亲和妻子的双重角色,是“和谐家 庭”的核心,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营造、良好家风的形成以及 家庭成员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和无可取代的作用。女性 在家庭中拥有特殊的地位、具有特殊的作用,归结到一点, 女性的文明进步带动家庭的和谐。一个家庭主妇的素质对她 的父母、配偶和子女都有巨大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她 直接影响三代人的生活质量,影响家庭的和谐程度。所以, 提高女性综合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那么女性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 用,促进家庭和谐呢?(一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子女是一项及其复杂的工程, 由于母亲这一身份的特殊性,使其成为这项工程中最主要的 角色。母亲的素质决定子女的素质,决定着国家的希望,女 性是产生希望的希望。女性素质越高,她就越明了家庭和社 会的关系,家庭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其协调家庭各种关系的 能力、管理家庭事物的能力、抚养子女的能力和其合理运用 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就越强,这样,家庭的氛围就 越融洽、温馨、和谐。反之,则是家庭悲剧一幕幕的上演, 社会的不和谐之音越来越多。

(二思想道德素质。家庭伦理道德是维系家庭关系、保障家庭温馨幸福和社会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社 会的急剧发展,在现代家庭中夫妻冲突愈演愈烈,各种夫妻 矛盾不断升级。加上中国已经进入 “未富先老” 的国家行列, 老龄化问题也日益严重,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面临着巨大挑 战。而具有高尚道德的妇女在家庭中能够尊老爱幼,相夫教 子、勤俭持家、团结邻里等, 对整个家庭成员产生重大影响, 为构建和谐家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不断觉醒的主体意识。在新时期女性只有对自身 在社会中的角色做出合理定位,强化自身的社会意识和自我 权益受到侵犯时,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才会以积极 进取的姿态参与社会竞争, 发挥其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为此,女性要自觉摆脱各种封建残余思想,克服依附男性的 观念。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怎样才能让女性具备这样的素质呢?(一、必须打牢提高女性的理论根底

一个家庭主妇的文化素质对她们的父母、配偶和子女都 有巨大的影响,女性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三代人的生活质 量,影响家庭的和谐程度。因此必须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广 大女性要通过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新时 期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 提高自身政治理论修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必须提高女性的思想道德素质

现代婚姻家庭是以情感和义务为基础,家庭中的爱心和 责任感是不可分割的。家庭伦理道德是维系家庭关系、保障 家庭温馨幸福和社会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家庭是人们

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女性具有双重身份,其作用是最 重要的。乔治—赫伯特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母亲抵得上学校 的 100个老师。德国教育家福禄培说

过:“国家的命运与其 说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女性 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和谐家庭的创建有着难以估量的作 用。女性要从自己做起,不断加强品性修养,培养高尚的道 德情操,为在家庭中形成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良好家风做出自己的努力。家庭关系要以平等为 前提,优育与厚养相结合,科学和乐观相结合,实现家庭和 谐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

3、必须提升女性业务技能

近年来,各级妇联组织开展各个阶层多个层面的学习培 训活动,加强对女性的业务知识培训 , 为女性提高自身技能 搭建平台无疑,这是一个良策。女性自身应通过参加不同层 次、不同类型的女性群体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加强相互间交 流互动,强化社会实践,在三个文明建设的一线大显身手, 展示风采,多作贡献。提高自己适应外部变化、理智化解家 庭矛盾的能力,为提高每个家庭成员素质、适应社会奠定基 础。

4、要在现代女性中提出“在家庭中成长、提升家庭质 量”的新主张。目前,现代女性对事业促进自我进步已经形 成共识,却对家庭对自我成长的作用缺乏概念。事实上,我

们今天谈女性对家庭的作用与家庭对女性的作用是相互的,相辅相成的。明确这一点,将使女性在事业与家庭之间获得 才智与情感双重的发展与成熟。

6、要在现代女性中倡导“做知识主妇、情趣主妇、快乐 主妇”。在家庭中建立互动关系,重视沟通与分享,使家成 为所有人的快乐源泉和情感归属。广大妇女要树立现代家庭观念,学习科学教子的知识和 方法,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追求充实健康的 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女性在构建和谐家庭构建中的积极 作用,从而促进家庭和谐,乃至社会和谐,推进社会的文明 进步。16

下载女性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及其反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女性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及其反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