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同管理知识(十五)委托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合同管理知识
(十五)委托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委托合同又叫委任合同,根据《合同法》第396条规定,是指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物的合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公民,法人由于身体,专业知识,地点等原因,不能亲自处理某些事物需要委托他所信赖的人代为处理。委托处理的事物是很广泛的,委托人可以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者数项事物,也可以概括委托人处理一切事物。
在委托合同中,委托他人为自己处理事物的人称为委托人,接受委托的人称为委托人。委托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委托合同是建立在委托人与受托人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委托人之所以选定某一特定委托人为自己处理事情,是以了解并相信受委托人的品行,能力,经验为前提的,受委托人之所以接受委托人,愿意为委托人处理事物,也是以了解并相信委托人的信用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双方的信任与自愿,委托合同不可能成立,因此,在委托合同中,除非委托人同意,受委托人应当亲自处理受托事物。这种特别信任的要求,受委托合同与其他的合同区别开来。
2委托合同的目的是由受托人为委托人处理事物
委托合同是属于提供劳动类合同,其标的是劳务,体现为受托人为委托人处理委托事物。根据我国的目前的法律规定,无论是法律行为还是单纯的事实行为均可以委托他人进行处理。当然,委托事物是委托人有权实施,并且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利益,社会公德的行为。
3委托合同一般是受委托人以委托的名义和费用处理委托事物
受托人处理事物,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和费用,而是以委托人的名义和费用进行的。因此,委托合同的委托人处理委托事物的后果,直接归受托人承受,这是委托合同与居间合同,承揽合同,行纪合同等类似合同的重要区别。但是也允许委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处理委托事务。
4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我国合同法规定,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无偿的,委托合同是否有偿,由当事人双方决定,如果约定给付受托人报酬的,就是有偿委托合同,如果法律没有另外规定,当事人双方又没有约定给付受托人报酬的,则为无偿委托合同。但应注意的是,我国合同法不仅规定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而且进一步规定,委托合同以有偿为原则,根据合同法第405条规定,受委托完成事物的,委托人应向他支付报酬,因为不可以规则于委托人的事由,委托合同解除或者委托事物不能完成的,委
托人应当向受托人支付相当的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5委托合同为诺成合同,不要式合同,双务合同
委托合同自双方达成一致协议时即告成立,不是以标的物的价格交付或当事人的实际履行的为成立条件,因此,委托合同是诺成合同。委托合同一般是不要式合同,合同采取何种形式,由当事人自行决定。
第二篇:赠与合同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赠与合同
一、赠与合同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一)赠与合同的概念
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该赠与的合同。其中转让财产的一方为赠与人,接受财产的一方为受赠人。
赠与合同中,赠与人向受赠人移转的一般是财产的所有权(当然并不限于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经营权、股权、债权等也可以成为赠与的财产),因此,买卖合同作为典型的移转财产所有权的合同,其相关规定对于赠与合同具有参照适用效力。赠与属典型有名合同的一种,而非单方法律行为,因此赠与合同与遗赠、捐赠不同。
(二)赠与合同的法律特征
赠与合同具有以下特征:
1、赠与合同是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
2、赠与合同是单务合同、无偿合同;
3、赠与合同是诺成性合同;
赠与自受赠人表示接受该赠与时生效,不以接受赠与物为生效条件。但这种诺成合同的效力较弱,如《合同法》第186条第1款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在其他诺成合同中,合同成立以后不是随意可以撤销的。
第三篇:委托合同的法律特征
委托合同的法律特征
1、是:建立在委托人与受托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
委托人之所以选定受托人为自己处理事务,是以他对受托人的办事能力和信誉的了解、信任为基础的。
受托人之所以接受委托,也是出于愿意为委托人服务,能够完成委托事务的自信,这也是其基于对委托人的了解和信任。
没有当事人双方相互的信任和自愿,委托合同关系就不能建立,即使建立了合同关系也难以巩固。
在委托合同中,受托人应当亲自处理受托的事务,不经委托人的同意,不能转托他人处理受托的事务。
在委托合同建立后,如果任何一方对他方产生了不信任,都可以随时终止委托合同。
2、委托合同的标的:是处理委托事务
委托合同是提供劳务类合同,其标的是为劳务,这种劳务体现为委托人为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
关于委托事务的范围,《合同法》并没有将委托事务限于法律行为,因而解释上应不限于法律行为。
委托事务的范围也并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委托事务必须是委托人有权实施的,且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行为。
3、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和费用处理委托事务
受托人处理事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和费用,而是以委托人的名义和费用进行的。
委托合同的受托人处理受托事务的后果,直接归受托人承受。
这是委托合同与行纪合同、承揽合同、居间合同等类似合同的重要区别。
在有些情况下,受托人也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为民事法律行为。
4、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委托合同是否有偿,由当事人双方约定;如约定收取报酬,则为有偿合同。
如法律没有另外规定,当事人双方又没有约定给付受托人报酬的,则为无偿合同。
5、委托合同是:诺成合同、不要式合同、双务合同
委托合同自双方达成一致的协议时即成立,不以物的交付或当事人实际履行行为作为合同成立的要件,因此委托合同为诺成合同。
委托合同为不要式合同,合同采用何种形式,由当事人双方自行约定。
委托合同无论是否有偿,均为双务合同。
在无偿的委托合同中,委托人虽没有支付报酬的义务,但其仍负有其他义务,如支付费用、接受委托事务的结果、赔偿损失等,这些义务与受托人的义务是相对应的,因此,无偿的委托合同也是双务合同。
深圳律师:黄华(12年律师经验)
律师咨询:132,4296,6417(免费)
执业律所:广东蛇口律师事务所(中国首家律所)
律所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创业路海王大厦A座14层
第四篇:承包经营合同概念定义及特征
承包经营合同概念定义及特征
承包经营合同
又称“承包合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为落实生产经营责任制,确定国家、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工商企业、公民的责权利关系和承包人承包经营权的一种法律形式。合同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广义的包括农业承包经营合同和工商企业的承包经营合同。农业承包经营合同是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与所属农民(承包人)之间关于承包人经营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集体使用的财产,并交付一定劳动收益的协议。中国《民法通则》第80条和第81条规定,公民、集体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承包双方的权利义务,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规定。这是产生该合同的根据。农业承包经营合同具有以下特点:当事人一方即发包人是农业集体经济组织,而其另一方即承包人为该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合同所确定的是承包人对承包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土地等生产资料或自然资源的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承包经营合同的期限一般较长;发包人不仅为承包人提供土地自然资源,还提供必要的生产条件(如农机具),而承包人不仅要交纳税金和约定的承包金,还必须完成规定的生产和定购任务。按照标的划分,可分为耕地承包经营合同,山林、山地承包经营合同,畜牧承包经营合同,水面承包经营合同和果园承包经营合同等。工商企业承包经营合同是指由国家授权的地方人民政府所指定的有关部门或集体组织为发包人,将全民所有制工商企业或集体所有制企业交给承包人即进行承包经营的企业,或者个人(个人合伙)自主经营,并按照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得、欠收自补的原则,向国家或集体上交税利,自负盈亏的协议。
工商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的特点是:
(1)当事人一方即发包方是国家授权的地方人民政府所指定的有关部门或者是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的工商企业。其另一方即承包人为实行承包经营的企业或企业所属机构和职工;
(2)合同的目的是为确定承包人对全民所有制工商企业的经营权,确立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实现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或为落实企业内部生产责任制,使生产经营好坏同利益挂钩,实现多劳多得,而并不是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
(3)工商企业承包合同的期限依法律规定,一般不少于3年。内部承包期限,根据生产经营任务的要求,由双方约定。
(4)工商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的标的是承包经营企业的财产,而不是企业本身。合同包括工业企业承包经营合同、商业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以及交通、建筑、农林、物资、外贸等不同行业的企业承包经营合同。
依其确定的关系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承包经营合同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承包经营合同。承包经营企业为落实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由企业同其所属机构或职工签订的承包经营合同,称为“企业内部承包合同”,它是实现生产经营和劳动管理的一种手段,属于工商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的特殊形式,同一般企业承包经营合同有所不同,工商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由发包、承包双方按照平等、自愿协商的原则,以书面形式订立,其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条款:承包形式;承包期限;上交利润或减亏数额;国家指令性供应计划和产品生产计划;产品质量及其他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技术改造任务、国家资产维护和增殖;留利使用、贷款归还,承包前的债务处理;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对企业经营者的奖罚;合同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等。
第五篇:破产的概念和特征范文
1.破产的概念和特征:
破产是指债务人不能以其全部财产清偿到期债务,又未能与债权人达成减免或延迟偿还债务的协议,经法院审理,强制执行其全部财产,使债权公平受偿,其余无力偿还的则予免除的法律制度;
1)破产是一种特殊的偿债程序,它以消灭债务人主体资格来实现债务的清偿;
2)破产必须以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特定条件;
3)破产的核心是保证公平清偿债权;
4)破产是一种强制执行程序;
2.破产法的概念:
破产法是指调整破产债权人和债务人、法院、管理人以及其他破产参加人相互之间在破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破产申请的概念:
破产申请是指破产申请人向法院请求受理破产案件,适用破产程序,宣告破产的意思表示;
4.破产申请书应当列明:
1)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2)申请目的;
3)申请的事实和理由;
4)法院认为应当载明的事项;
5.债务人申请还应当提交:
1)企业财产状况说明书;
2)债务清册;
3)债权清册;
4)有关财务会计报告;
5)职工安置预案;
6)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
6.受理的法律效果:
1)对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的效力;
2)对债务人的效力;
3)对债权人的效力;
4)对债务人的债务人或财产持有人的效力;
5)对管理人的效力;
6)对其他民事诉讼程序的效力;
7.通知和公告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名称或者姓名;
2)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时间;
3)申报债权人的期限、地点和注意事项;
4)管理人的名称或姓名及其处理事务的地址;
5)债务人的债务人或财产持有人应当向管理人清偿债务和交付财产的要求;
6)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7)人民法院认为应当通知和公告的其他事项;
8.对债务人的效力:
1)妥善保管其占有和管理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
2)根据人民法院、管理人的要求进行工作,并如实回答询问;
3)列席债权人会议并如实回答债权人的询问;
4)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不得离开住所地;
5)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9.管理人的概念:
管理人是指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案件后,由人民法院指定的接管债务人并处理债务人经营管理和破产事务的个人或组织;
10.管理人的主要职责:
1)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
2)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制作财务状况报告;
3)决定债务人的内部管理事务;
4)决定债务人的日常开支和其他必要开支;
5)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之前,决定继续和停止债务人的营业;
6)管理和处分债务人的财产;
7)代表债务人参加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
8)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
9)人民法院认为管理人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11.债务人财产的概念和组成:
债务人财产是指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以及此后至破产终结前债务人取得的财产;
1)破产申请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
2)债务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所取得的财产;
3)担保物的价款超过担保债务数额部分的担保财产;
4)应当由债务人行使的其他财产权利;
12.破产申请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
1)债务人的债务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后取得他人对债务人的债权的;
2)债权人已知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破产申请的事实,对债务人负担债务的,但是,法律
规定或者破产申请一年前发生的除外;
3)债务人的债务人已知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破产申请的事实,对债务人取得债权的,但
是,法律规定或者破产申请一年前发生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