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蒙牛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方案编辑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奶产业,加快畜牧大市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市委市政府从提升宝鸡奶业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出发,引进蒙牛乳业集团在我市投资3.5亿元,新建25条液态奶生产线,日处理加工鲜奶900吨,年加工鲜奶能力可达30万吨,今年5月可望正式投产。为抓好蒙牛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现状和问题近年来,我市奶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以上,已成为促进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2005年全市奶牛存栏15万头,牛奶总产量33万吨。全市有奶牛养殖户4.3万个,户均养殖规模3.5头,5头以上奶牛大户3010户,300头以上奶牛大村98个,千头以上奶牛大乡26个,累计建设奶牛小区138个,配套安装现代化挤奶台38个。但奶业发展仍然存在着非常突出的问题:一是总量严重不足,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我市14个乳品加工企业,年实际加工处理鲜奶达20万吨,加上蒙牛的需求量,全市加工处理鲜奶的能力将达到50万吨,目前只能满足需求的66%,且优质管道奶只占收购总量的18%,大部分为散奶,竞争力不强。二是饲养方式落后,绝大部分奶牛仍以散养为主。全市虽已发展了138个奶牛小区,但规模养殖奶牛只有1.5万头,占全市奶牛存栏总量的10%。三是生产水平低,养殖成本较高。全市6000公斤以上产奶量的牛只占总量的1/4,奶牛平均单产只有3458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发达国家的1/3,奶牛饲养管理粗放。
二、发展思路我市发展奶业的基本思路是:紧紧围绕蒙牛乳业宝鸡加工企业,采取政策引导、企业拉动、行政推动、科技创新的方式,共同强力推进奶业大发展。转变饲养方式,坚持以户为基础、村为单元,发展规模养殖,加速数量扩张,狠抓质量提高,重点发展规模奶牛场、奶站小区和奶站,加快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改良奶牛品质,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加大奶农培训力度,推广奶牛标准化饲养技术,促进奶业全面提档升级,实现奶业由传统粗放式经营向现代集约式方向转变。
三、布局与目标到2006年8月底前,在陈仓、凤翔、岐山、扶风、眉县、陇县、千阳、渭滨、金台9个县区,45个乡镇,存栏200头以上的奶牛大场、小区和大村,建设机械化挤奶站200个;年底全市奶牛发展到17万头,牛奶总产量达到35万吨(基地建设目标任务和重点乡镇名单详见附表1、2)。
奶站建设按标准配置机械化挤器、制冷罐、奶站房等,环境符合卫生要求,且日产鲜奶量不低于2吨。优先在奶牛场、奶牛小区建机械化挤奶站,奶牛大村可先建机械化挤奶站,后建设奶牛小区。
四、主要措施
(一)政策措施
1、蒙牛乳业扶持政策
(1)实行优质优价。管道奶以略高于市场平均价常年收购,奶款直接付给养牛农户,及时兑付奶款,并实行最低保护价制度。
(2)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机械化挤奶站和鲜奶运输车辆。挤奶费按质论价,每公斤约0.15—0.2元,由蒙牛直接付给奶站投资者,牛奶运输费按路途远近和数量由蒙牛直接支付给运输户。
(3)为奶站建设投资者垫付部分挤奶器、制冷罐设备款。挤奶器设备由投资者首付3万元(其中17万元以上设备首付5万元),其余部分由蒙牛垫资,三年还清;制冷罐首付一半,其余部分由蒙牛垫资,18个月还清,原则上每个投资者建机械化挤奶站不得超过3个,具体以签定合同为准。
(4)千名高级奶农培训10万元,每培训一名高级奶农补贴100元。
2、市上扶持政策(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2006年市财政安排800万元用于扶持奶源基地建设,主要扶持环节是:继续对新建300头规模的奶牛小区每个补助5万元,并配置1万元的防疫、改良等设备;对进口奶牛实行全额贷款贴息;引进3万支优质高产奶牛细管
冻精,每支补贴10元,用于奶牛改良;对优质饲用玉米和牧草种子实行补贴;鼓励和支持组建青贮专业作业队;每培训一名高级奶农补助培训费200元,市上和蒙牛各出资一半;对免疫反应死亡的奶牛实行补助。
(2)拓宽信贷税收扶持范围。市农发行应认真履行省农发行与市政府签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合作协议》,积极支持规模奶牛场建设和乳品加工业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应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合作,扶持奶牛场、农户购买高产奶牛,简化贷款手续,增加贷款数额,延长贷款期限。为了解决因蒙牛收奶给地方财政产生的影响,市上将根据各县区收奶数量在年终财政决算时予以考虑,具体办法由市财政部门制定。
(3)进一步明确用地政策。按照省、市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认真落实畜牧业用地视同农业用地政策,建奶牛场、奶牛小区、奶站一律不得收取其他费用,租金从优、手续从简,并督促落实水电路三通。
(二)行政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专门工作组织。
围绕蒙牛乳业宝鸡加工企业,市上成立以主管副市长戴征社为组长,副秘书长刘汉卿、市农业局局长周长安为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宝鸡市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协调领导全市奶源基地建设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畜牧科,负责组织、协调和处理日常事务;成立奶源基地建设专业工作组,设在蒙牛乳业(宝鸡)有限公司奶源事业部,具体开展奶源基地建设工作。专业工作组由市上业务部门抽调2人,奶牛基地县区各抽调1人和蒙牛奶源事业部共同组成。市上抽调的专业技术人员,脱离原工作岗位,在个人身份不变、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正常晋升不变的情况下,到蒙牛奶源部上班,由蒙牛奶源部负责考核通报,并负担其差旅费、补贴、奖励等,具体办法由出人单位和蒙牛奶源部协商确定。
2、强化考核,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奖惩制。各县区要明确责任,确定专职领导和工作人员主抓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工作,市上将把奶源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纳入全市农业重点工作考核指标下达各县区,年终进行检查验收和全面考核。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完成目标任务的县区按照任务完成数量和质量分别给予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县区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取消下年度畜牧项目的申报。
3、加大舆论宣传,营造大力发展奶业的良好氛围。要把加快奶业发展作为畜牧大市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板报、集会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加强宣传,使广大群众明确奶业发展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性的认识,营造大力发展奶牛生产的良好氛围,掀起群众建设奶站小区的新高潮。
4、抓好鲜奶市场整治,维护市场公平。奶源品质是确保加工产品质量的基础,蒙牛乳业对奶源品质要求十分严格,只收管道奶,拒收散奶,以质论价。要积极宣传引导群众进小区养牛,上奶站挤奶,逐步取缔手工奶。农业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会同工商、卫生、技术监督等部门严厉打击鲜奶掺杂使假,建立群众监督举报制度,对违法人员依法处理,加强鲜牛奶市场监管,维护奶源市场公平。
(三)技术措施
1、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拓展良种建设渠道。在全市200个奶站所在的乡镇,健全良种奶牛冻配站点,有必要可将站点设置到村,扩大高产奶牛细管冻精配种覆盖面,形成布局合理,上下一体的市、县、乡(场、小区、大村)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切实抓好改良母牛的档案管理,推广卡随牛走,卡牛配套的档案管理制度。积极探索以奶牛性控为重点的生物工程技术,支持省高产奶牛中心开展奶牛冻胚移植和性别控制技术研究,力争尽早使该项技术应用于奶牛生产,以加速良种奶牛数量扩张和产量提高。同时,支持省高产奶牛中心从澳大利亚进口高产奶牛。
2、开展信息服务,抓好高级奶农培训。在9个奶牛基地县区奶牛小区、重点村培训
高级奶农1000名,培养一批奶牛生产一线农民技术骨干。完善奶牛“120”技术服务系统,开展24小时专家咨询服务,随时解答奶农所提问题;开通网上专家大院和可视服务系统,开展远程技术服务;建立网上奶牛交易市场和奶牛信息短信服务,积极创办凤翔奶牛交易市场,举办全市性赛牛会,全面提升用现代信息手段服务奶农的水平。
3、以青贮为重点,大力推广奶牛标准化生产技术。饲草是奶牛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在奶牛小区、大场、大村要大力推广冬牧-70黑麦和优质饲用玉米连茬种植模式,建立饲料专用地;尝试在奶牛小区、大村建立青贮专业作业队,增加青贮数量,提高质量,提高秸秆利用率;推广紫花苜蓿种植,生产青干草,推广秸秆拉丝、揉搓技术,为奶牛提供足量的优质饲草饲料,确保奶牛产奶的营养需要;大力推广奶牛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实行饲料、饲养、产地环境和卫生防疫标准,以标准化促进规模化。
4、抓好程序免疫,全面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切实抓好奶牛防疫工作。树立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的意识,扎实认真搞好以W病为重点的奶牛疫病的防治工作,制定奶牛重大疫病免疫程序,确保奶牛生产安全。奶牛小区、大场、大村要建立严格的检疫消毒管理制度,完善消毒设施,防止疫病传播,全面提高疫病防控能力,确保奶业健康发展。
二、发展思路我市发展奶业的基本思路是:紧紧围绕蒙牛乳业宝鸡加工企业,采取政策引导、企业拉动、行政推动、科技创新的方式,共同强力推进奶业大发展。转变饲养方式,坚持以户为基础、村为单元,发展规模养殖,加速数量扩张,狠抓质量提高,重点发展规模奶牛场、奶站小区和奶站,加快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改良奶牛品质,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加大奶农培训力度,推广奶牛标准化饲养技术,促进奶业全面提档升级,实现奶业由传统粗放式经营向现代集约式方向转变。
三、布局与目标到2006年8月底前,在陈仓、凤翔、岐山、扶风、眉县、陇县、千阳、渭滨、金台9个县区,45个乡镇,存栏200头以上的奶牛大场、小区和大村,建设机械化挤奶站200个;年底全市奶牛发展到17万头,牛奶总产量达到35万吨(基地建设目标任务和重点乡镇名单详见附表1、2)。
奶站建设按标准配置机械化挤器、制冷罐、奶站房等,环境符合卫生要求,且日产鲜奶量不低于2吨。优先在奶牛场、奶牛小区建机械化挤奶站,奶牛大村可先建机械化挤奶站,后建设奶牛小区。
四、主要措施
(一)政策措施
1、蒙牛乳业扶持政策
(1)实行优质优价。管道奶以略高于市场平均价常年收购,奶款直接付给养牛农户,及时兑付奶款,并实行最低保护价制度。
(2)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机械化挤奶站和鲜奶运输车辆。挤奶费按质论价,每公斤约0.15—0.2元,由蒙牛直接付给奶站投资者,牛奶运输费按路途远近和数量由蒙牛直接支付给运输户。
(3)为奶站建设投资者垫付部分挤奶器、制冷罐设备款。挤奶器设备由投资者首付3万元(其中17万元以上设备首付5万元),其余部分由蒙牛垫资,三年还清;制冷罐首付一半,其余部分由蒙牛垫资,18个月还清,原则上每个投资者建机械化挤奶站不得超过3个,具体以签定合同为准。
(4)千名高级奶农培训10万元,每培训一名高级奶农补贴100元。
2、市上扶持政策(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2006年市财政安排800万元用于扶持奶源基地建设,主要扶持环节是:继续对新建300头规模的奶牛小区每个补助5万元,并配置1万元的防疫、改良等设备;对进口奶牛实行全额贷款贴息;引进3万支优质高产奶牛细管冻精,每支补贴10元,用于奶牛改良;对优质饲用玉米和牧草种子实行补贴;鼓励和支持组建青贮专业作业队;每培训一名高级奶农补助培训费200元,市上和蒙牛各出资一半;对免疫反应死亡的奶牛实行补助。
(2)拓宽信贷税收扶持范围。市农发行应认真履行省农发行与市政府签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合作协议》,积极支持规模奶牛场建设和乳品加工业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应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合作,扶持奶牛场、农户购买高产奶牛,简化贷款手续,增加贷款数额,延长贷款期限。为了解决因蒙牛收奶给地方财政产生的影响,市上将根据各县区收奶数量在年终财政决算时予以考虑,具体办法由市财政部门制定。
(3)进一步明确用地政策。按照省、市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认真落实畜牧业用地视同农业用地政策,建奶牛场、奶牛小区、奶站一律不得收取其他费用,租金从优、手续从简,并督促落实水电路三通。
(二)行政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专门工作组织。
围绕蒙牛乳业宝鸡加工企业,市上成立以主管副市长戴征社为组长,副秘书长刘汉卿、市农业局局长周长安为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宝鸡市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协调领导全市奶源基地建设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畜牧科,负责组织、协调和处理日常事务;成立奶源基地建设专业工作组,设在蒙牛乳业(宝鸡)有限公司奶源事业部,具体开展奶源基地建设工作。专业工作组由市上业务部门抽调2人,奶牛基地县区各抽调1人和蒙牛奶源事业部共同组成。市上抽调的专业技术人员,脱离原工作岗位,在个人身份不变、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正常晋升不变的情况下,到蒙牛奶源部上班,由蒙牛奶源部负责考核通报,并负担其差旅费、补贴、奖励等,具体办法由出人单位和蒙牛奶源部协商确定。
2、强化考核,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奖惩制。各县区要明确责任,确定专职领导和工作人员主抓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工作,市上将把奶源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纳入全市农业重点工作考核指标下达各县区,年终进行检查验收和全面考核。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完成目标任务的县区按照任务完成数量和质量分别给予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县区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取消下年度畜牧项目的申报。
3、加大舆论宣传,营造大力发展奶业的良好氛围。要把加快奶业发展作为畜牧大市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板报、集会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加强宣传,使广大群众明确奶业发展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性的认识,营造大力发展奶牛生产的良好氛围,掀起群众建设奶站小区的新高潮。
4、抓好鲜奶市场整治,维护市场公平。奶源品质是确保加工产品质量的基础,蒙牛乳业对奶源品质要求十分严格,只收管道奶,拒收散奶,以质论价。要积极宣传引导群众进小区养牛,上奶站挤奶,逐步取缔手工奶。农业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会同工商、卫生、技术监督等部门严厉打击鲜奶掺杂使假,建立群众监督举报制度,对违法人员依法处理,加强鲜牛奶市场监管,维护奶源市场公平。
(三)技术措施
1、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拓展良种建设渠道。
在全市200个奶站所在的乡镇,健全良种奶牛冻配站点,有必要可将站点设置到村,扩大高产奶牛细管冻精配种覆盖面,形成布局合理,上下一体的市、县、乡(场、小区、大村)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切实抓好改良母牛的档案管理,推广卡随牛走,卡牛配套的档案管理制度。积极探索以奶牛性控为重点的生物工程技术,支持省高产奶牛中心开展奶牛冻胚移植和性别控制技术研究,力争尽早使该项技术应用于奶牛生产,以加速良种奶牛数量扩张和产量提高。同时,支持省高产奶牛中心从澳大利亚进口高产奶牛。
2、开展信息服务,抓好高级奶农培训。在9个奶牛基地县区奶牛小区、重点村培训高级奶农1000名,培养一批奶牛生产一线农民技术骨干。完善奶牛“120”技术服务系统,开展24小时专家咨询服务,随时解答奶农所提问题;开通网上专家大院和可视服务系统,开展远程技术服务;建立网上奶牛交易市场和奶牛信息短信服务,积极创办凤翔奶牛交易市场,举办全市性赛牛会,全面提升用现代信息手段服务奶农的水平。
3、以青贮为重点,大力推广奶牛标准化生产技术。饲草是奶牛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在奶牛小区、大场、大村要大力推广冬牧-70黑麦和优质饲用玉米连茬种植模式,建立饲料专用地;尝试在奶牛小区、大村建立青贮专业作业队,增加青贮数量,提高质量,提高秸秆利用率;推广紫花苜蓿种植,生产青干草,推广秸秆拉丝、揉搓技术,为奶牛提供足量的优质饲草饲料,确保奶牛产奶的营养需要;大力推广奶牛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实行饲料、饲养、产地环境和卫生防疫标准,以标准化促进规模化。
4、抓好程序免疫,全面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切实抓好奶牛防疫工作。树立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的意识,扎实认真搞好以W病为重点的奶牛疫病的防治工作,制定奶牛重大疫病免疫程序,确保奶牛生产安全。奶牛小区、大场、大村要建立严格的检疫消毒管理制度,完善消毒设施,防止疫病传播,全面提高疫病防控能力,确保奶业健康发展。
什么是企业家?围绕终极目标,能将有效资源做最佳整合的人 蒙牛被评为近3年来中国企业的成长冠军,究其快速成长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快速成长的成因:健康基因——文化、机制、战略 用双赢文化凝聚人心 用现代机制驾驭人性 用大道行简的业务流程落实战略
(二)持续成长的动因:持续模式——理念、创新、流程 强化诚信,渗透理念 创新机制,整合资源聚焦目标,建设流程
(三)永续成长的原因:永续原因——环境、质量、品牌大草原无污染的绿色环境 国际领先的高科技绿色产品 以强乳兴农为使命的特色品牌蒙牛基因的三个组成部分:
1、学习型企业文化
2、市场化利益机制
3、差异化品牌战略蒙牛成长的三大法宝:用文化凝聚人心 用制度驾驭人性 用品牌成就人生蒙牛企业文化的特征:两高、两强、三型 企业文化创新力强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强 学习型、尊重型、竞争型蒙牛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
1、诚信:百德诚为先,百事信为本,诚信是蒙牛文化的核心。
2、感恩:滴水之恩,涌
泉相报,感恩报恩是蒙牛做人的原则。
3、尊重:建立相互尊重的蒙牛拇指文化,让人人都感到伟大和崇高,在工作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4、合作:二人为仁,三人为众,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在合作中共赢是蒙牛人做事的原则。
5、分享:一个人最大的智慧就是与别人分享的智慧,只有分享的思想才有力量,没有分享,就没有团队的成长。
6、创新:创新是旧的资源新的整合,创新是蒙牛事业发展的灵魂,与时俱进是创新的最佳体现。、蒙牛企业文化综合表述
以诚信构筑蒙牛文化的核心;以强乳兴农为蒙牛的使命;用学习沟通和自我超越的企业精神打造百年蒙牛品牌,用5~10年的时间成为中国和世界乳业的领先品牌。
第二篇:培育发展奶产业 建设优质奶源基地
培育发展奶产业 建设优质奶源基地
文章来源:惠农区农牧局 发表日期:2010-10-12 8:33:05 文章录入:姚玮 点击率:114 字体:[ 大 中 小 ]
------------------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奶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区委、政府因势利导,抓住机遇,突出把奶产业做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民增收的一项优势产业优先发展,加大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力度,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发展思路,通过加快奶牛品种改良,推进规模化养殖及标准化养殖,优化饲草料供给,规范原料收购,使奶产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使得奶产业得到健康、稳步发展。
一、我区奶产业发展现状
截止目前,全区奶牛存栏达到19890头。年产鲜奶5.1万吨,成奶牛年均单产突破6750公斤,比全自治区平均水平高4.8%。各个园区(规模场)由于饲养水平不同,奶牛单产也有差别,其中:卉丰农林牧场年均单产达到8900公斤左右,长城奶牛场年均单产达到7200公斤左右,先农奶牛养殖科技示范场年均单产6900公斤左右,产量最低的园区年均单产6600公斤左右。预计到年底奶牛养殖业实现产值1.1亿元,农民人均来自奶产业的收入达到600元左右。
1、鲜奶市场收购价格大幅上升,销路畅通。进入7月份以来,全自治区奶产业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发展势头,据宁夏乳制品工业协会7月份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区鲜奶收购价居全区最高,平均为3.2-3.5元/公斤(全自治区平均为2.9-3.5元/公斤),个别奶牛场鲜奶收购价达到3.8元/公斤以上,鲜奶收购价达到历年最高。收购价格不断上涨,奶牛养殖利润增加。加上我区70%的鲜奶销往蒙牛集团,7月份蒙牛集团将其全国优质奶源基地的第一块牌匾授于我区,将我区作为蒙牛集团优质奶源基地之一,收购所产的全部优质牛奶,并将继续加大对惠农区奶产业的支持力度,每年向规模以上园区、企业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这对提升我区奶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积极探索和实施了奶牛扶贫托管机制,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针对我区养殖园区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户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仍占奶产业发展的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奶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实际。近年来,区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园区改扩建上坚持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补、项目投、银行贷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2009年改扩建的3个奶牛园区总投资达到680多万元,全部是由企业投入为主,政府对达到验收标准的奶牛园区以奖代补50万元,在资金的使用上也不是无偿投入,而是以政府扶贫资金的形式投入,将50万元以奶牛的实物形式投入,折算成奶牛,企业每头牛每年上缴财政1500元,用于扶持贫困大学生,连续5年为一个周期,既保证了政府资金对企业支持,又做到企业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和实施了奶牛托管机制,在卉丰农林牧场和天明奶牛园区建立奶牛托养中心,制定了奶牛托养管理办法,养殖户将自己饲养的日单产20公斤以上的奶牛进行托养,每头奶牛每年返还利润2500元左右,养殖户没有任何风险,而且五年后养殖场返还养殖户同样年龄段的奶牛。6月份,有24户托牛户在卉丰农林牧场领取64万元分红资金,最高领取分红资金13.7万元,最低领取分红资金8000元。在先农奶牛养殖场实行奶牛托养和股份制,对于养殖户存栏奶牛20头以下的实行托养,政策不变;养殖户存栏奶牛20头以上的,将奶牛以评估折价的方式入股,由养殖场经营管理,养殖户也可参与园区管理、奶站经营,每年每头奶牛分红最少可达2600元,最多可达4500元以上,极大地降低了养殖户的养殖风险。在政策驱动下,全区当年托养养殖户奶牛500多头,既创新了政府扶持资金机制,又降低了奶牛
养殖户的风险,实现奶牛场养殖规模捆绑扩张,达到国家、企业、农民的“三赢”。奶牛托管模式成为我区乃至全市奶产业发展的样板,受到了自治区、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3、牛群结构进一步优化,品种改良步伐加快。自2002年自治区开始实施《宁夏奶牛品种改良》项目,2006年启动《奶牛良种补贴》项目,我区累计引进共引进优质冻精 30400支,改良奶牛14500头,2009年引进国内外优质性控冻精1000支,在长城奶牛场试验推广奶牛性控繁育技术,为提高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奠定基础。建立健全系谱档案、佩戴管理耳标、并录入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从而为奶牛养殖园区和规模养殖场做好良种引进、选育和繁育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4、秸秆综合利用能力增强。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4.68万亩,其中优质苜蓿2.58万亩,共完成秸秆综合利用10.5万吨,其中制作带穗玉米青贮饲料4万吨,使我区秸秆综合利用率有了明显提高。
5、园区建设进一步规范。2010年新建奶牛场2个、改扩建奶牛场3个,目前全区有各类养殖?扒⒐婺Q吵?15个,奶牛入园率达到100%,机械化挤奶率达到100%。
二、发展的优势
1、奶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奶产品已成为我国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最为突出的大宗农产品。奶产品消费水平的偏低,已影响到全民族体质的增强与智力的提高,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只有奶,存在广阔的市场前景,孕育着极大的产业潜力。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预测,到2010年我国乳品消费总量将达到25015千吨,人均消费达到17.87公斤。
2、政策环境有利。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农业部《奶业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中,宁夏被列入西部奶业主产区;自治区出台实施了《宁夏奶业提质增效计划(2007-2010)》,惠农区被列为宁夏奶产业发展的主产区。这为全力推动我区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今年,国家和自治区对奶牛改良、奶牛保险和规模养殖场给予了一定数额的资金扶持,以激励奶产业良性发展。惠农区政府也出台了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以推动奶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3、饲草料资源丰富充裕。惠农区现有可耕地26万亩,宜农可垦荒地15万亩,各类农作物每年播种面积35万亩左右,草原面积可达21万亩,其中留床苜蓿25900亩,年产各类秸秆130万吨。
三、发展思路
我区奶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进一步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坚定不移地推动奶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按照推进奶产业现代化的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奶产业增效奶农增收为目标,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为手段,建立规模养殖集中管理产业化经营的局面,完善质量检验检测的体制,实施绿色奶源工程。
(一)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坚持做优做强奶产业的思路不动摇
这几年奶产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证明:我区确定的突出发展奶牛、肉羊产业,加快形成优势奶产业带,以此为突破口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思路是正确的。同时,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区内、国内乳制品消费量持续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随着我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和地缘优势的发挥,乳制品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随着龙头加工企业技术的进步和乳制品品种结构的调整,对奶源需求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奶产业发展中的“三个趋势不会改变”,将继续推动着我区奶产业的快速发展。只要我们立足我区资源优势,正确把握奶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和特点,积极主动应对当前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着眼于提升奶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就能推进我区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二)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区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从速度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充分利用当前我国奶产业发展调整期的机遇,把我区奶产业的发展从速度扩张型调整到质量效益型上来,努力使我区奶产业发展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按照市场的需求组织生产,把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统一起来,以效益推动奶产业的发展,实现奶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要实行必要的政策扶持,确保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从这几年发展的情况来看,奶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产业。同时,由于奶产业带动作用强,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奶产业对拉动农牧民收入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在现阶段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对奶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进一步完善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树立以政策为引导、项目为支撑的投入体系,鼓励一些有资金实力、懂管理的个体经营业主在奶产业上来投资,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的的奶牛园区或者是托牛所;二是加大对新建园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在奶牛园区的基层设施投入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在征地、水、电、道路等公共设施上,加大投入,实行以奖代补的原则,对每一个新建的园区,凡是达到标准都要给与一定的资金奖励。三是信贷部门要加大对养殖户的信贷资金投入力度。仍然推行政府补、银行贷、农民筹的模式,尤其是作为各级信贷部门要加大对奶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在贷款规模上、贷款金额和利息上要制定一些惠民的优惠政策,确实解决在奶产业发展上的资金制约因素。
(四)要全面提升奶源基地建设水平
一是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点,把奶原基地建设作为畜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来抓,要在政策上给奶源基地以扶持,鼓励企业和个人加大奶源基地建设的投入,引导优质奶牛向优势牛奶产业带集中,全面提高奶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鼓励和支持奶牛养殖合作社,推广规模化养殖园区建设,要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奶牛养殖园区,切实加强对奶站的管理,根据国务院《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对现有奶站进行清理整顿,建设符合规定要求的标准化奶站,对2吨以下奶站进行兼并优化组合,力争我区奶牛养殖园区建设上有新的突破,使我区奶产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格局基本完成;二是要加快推广科学的奶牛养殖技术。从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养殖奶牛技术水平不高,是影响奶牛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务之急是要抓好奶农的饲养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养殖户的科学饲养水平,进一步增加养殖效益;三是要加快建立奶牛自繁自育体系,优化奶牛品种结构。要充分利用国家科学工程实施计划,落实奶牛良种直补政策,利用冻精冷配、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先进繁育技术,积极开展奶牛性能鉴定(DHI)工作,促进牛群品种结构不断优化,使我区奶牛整体质量水平上一个台阶;四是要配套建设稳定的饲草料基地,预计在今后一个时期,饲草料价格仍将持续偏高。因此,要千方百计扩大饲草料种植,把发展饲草料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重要内容,继续鼓励农民广开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养牛,提高草料综合利用率。同时,要推动饲料加工业加快发展,向奶农大力推广普及配方饲料、复混饲料,提高奶牛个体产奶量。
(五)推行奶牛标准化生产
推行标准化生产是提高我区奶牛养殖水平,确保消费者权益的关键。下一步要按照“扩总量、抓管理、增效益”的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上来,在我区全面推广奶牛标准化生产技术,把奶牛养殖方式的转变与标准化生产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一是指导规模牛场和奶牛园区要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在标准化生产园区必须实行“统一防疫、统一饲养规程、统一管理、统一挤奶、统一销售”,科学化饲养,规范化管理,对鲜奶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二是加强奶牛标准化技术规范的宣传推广和普及,重点加强标准化技术培训和知识宣传,提高奶农和挤奶站经营者质量标准意识和应用能力;三是严格投入品质量
管理。
(六)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控及防疫体系
在畜牧养殖生产中,传染病是大敌,给畜牧业造成的损失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控体系,加强疫病防治管理,推行官方兽医制度,搞好疫病监测,严格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奶牛疫情流行动态,指导奶牛生产者搞好防疫;二是建立和完善奶牛健康防疫体系,养殖小区要有配套的防疫、消毒、疫病诊断和无害化处理设施,严格执行防疫规程,变定期防疫为全年防疫,做好查漏补缺,提高疫病的控制和预防能力;三是加大两病(布病、结核病)检疫和净化;四是做好非传染病的诊治工作,加大对兽医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七)进一步完善奶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一是协调解决当前制约奶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建议金融部门,适当加大农业信贷投入,为奶农发放一定规模的小额贷款和延长贷款时限。二是继续实施奶牛政策性保险。通过实施奶牛政策性保险,积极帮助广大奶农规避和化解自然灾害风险,增强奶产业抗风险能力,为奶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继续实施奶牛风险资金降低养殖风险。从2007年开始在我区全面实施奶牛风险基金,按照自治区政府、石嘴山市政府、惠农区政府、?槠芳庸て笠怠⒛膛Q郴Вǔ。?1∶1∶1∶1∶1的比例筹集资金100万元,风险基金专户储存、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成立风险基金管理委员会、鉴定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等风险基金管理机构,负责风险基金的管理使用。率先从所有的奶牛养殖园区开始实施,通过奶牛风险基金的实施有效的应对行业危机,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避免奶产业可能遭遇的自然、市场、食品安全风险,保护奶农的切身利益,促进奶产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惠农区动物疾控中心)
1、经济效益:项目达成后,扩建养殖小区可达150多亩的养殖场地,实现存栏奶牛1500头以上,年产优质鲜奶6000吨,实现产值1500多万元,可实现当地农作物秸秆转化收入达560万元,转化牛粪做为食用菌基科,创收入达400万元。
2、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可转化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工人300多人当地再就业。
3、环境效益:该项目每年可消化所在地农作物秸秆16500多亩,杜绝了当地农民焚烧秸秆现象,生态环境效益明显。秸秆做为牛奶饲料过腹还田,既可产生大量的有机肥料,又为当地农民使用沼气提供优质原料及双孢菇种植茎料子,使用沼气后产生的废渣、废液又是绿色无公害蔬菜必备的有机肥,带动农民用于农作物种植减少、节约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及农用成本,可直接带动20000亩的耕地农作物进行有机作物的种植,无形中成了一个从绿色有机作物种植――农作物秸秆养牛――鲜牛奶深加工销售——牛粪转化为食用菌种植基料(或沼气原料)——食用菌深加工出口销售(沼气供人日常生活)――食用菌种植废料、沼气废料可用作美国红提葡萄的有机肥――生长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循环经济链条。因此,实施本项目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第三篇:发展小区规模养殖建设优质奶源基地
发展小区规模养殖建设优质奶源基地
——陕西千阳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示范县情况调查
戴存鉴罗谦让吕淑云张梦楼
近期,千阳县政协组成调查组,通过赴外地考察学习和县内现场视察、座谈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对省级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示范县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成效有目共睹
陕西省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示范县项目2009年落户千阳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强力宣传动员、细化实施方案、创新管理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组织领导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取得了明显建设成效。
一是基建任务全面完成。30个养殖规模300头的标准化奶牛小区和八戒、新绿2个千头现代化奶牛养殖场已建成投用,累计建成牛舍123栋,其中19个小区建成单列半开放式牛舍102栋,11个小区建成双列全开放式牛舍21栋;小区青贮窖、挤奶厅、草料房、办公用房、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按照设计要求全部建成。
二是公用设备配置到位。高级奶农培训学校、生鲜乳质量第三方检测中心化验室已建成,培训及检测化验设备已购置安装到位。按照突出重点,逐步到位的原则,为小区配套挤奶设备6套、电子地磅20台、铡草机62台、饲料加工机组24套、TMR饲喂机16台、小型装载机15台。县牧草站购置秸秆打捆机4台、青贮玉米收获机1台、青贮饲草裹包机械2套,为全县小区提供配套服务。
三是积极引进国外良种。投资280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800万元,市县补助280万元,企业、个户自筹1720万元,从澳大利亚进口的2000头纯种荷斯坦奶牛,已于6月初顺利引进,经过14天隔离饲养后,全部落实到30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和3个千头现代化奶牛场正常饲养。
四是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从规范小区运行管理入手,制订了《千阳县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管理办法》;从良种、安全、营养等方面入手,制订了统一改良品种、统一防疫、统一青贮、统一饲料、统一机械化挤奶、统一生鲜乳质量检测的“六统一”实施办法;从小区日常管理入手,制订了饲养管理技术规范、防疫制度、挤奶站管理制度等22项管理规范和制度,为小区运行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是规模养殖效益初显。目前鲜奶市场以质论价,价格差异较大,实行小区规模养殖、机械挤奶,鲜奶质量高,价格也就高。如:县内规模最大的绿源千头奶牛养殖场,鲜奶直接售给蒙牛公司,每公斤3.8元,比其他小区均价足足高出
1.3元;再如:县内发展奶牛养殖小区最早的北台村,奶站由村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鲜奶售价也在2.8元左右,比一般散养户高0.3—0.6元,村合作社每年也有10多万元的奶站管理费收入,年底还可为社员进行二次返利。
问题不容忽视
千阳县在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示范县建设中,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分户散养比较效益下降。由于受人工费、饲料价格上涨及生产方式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以家庭分户散养为主的传统养殖模式比较效益呈下降趋势。据调查推算,每头奶牛每天的生产成本包括饲料、饲草、劳务、防疫配种等费用需
40元,每公斤鲜奶生产成本接近2元,而收购价只有2.2—2.5元,养殖利润微薄,奶农发展积极性普遍受挫。
二是奶牛养殖小区入住率偏低。目前,由于分户散养比较效益不高,许多青壮年劳力弃牛从工,从事奶牛养殖的都是农村留守妇女和老人。他们受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的限制,认为家里小区两头跑不方便,不愿进入小区养殖,导致小区奶牛入住率不高,规模养殖无法形成。据调查已建成的30个养殖小区,奶牛入住率仅为63%。
三是小区运行管理机制不新。新的养殖模式在运行中还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管理细则,一些管理制度由于操作性及约束力不足,难以落实到位,奶农感觉在小区与在家养殖没有多大区别;村集体拥有的房屋、土地等固定资产没有参与奶站分红,形成了奶站投资人在收益,而村集体在不断投资欠债的被动局面;一些合作社和村级组织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奶价完全由企业或奶站说了算,奶农成为弱势群体,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四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县内唯一的加工型龙头企业,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制约,生产规模偏小,产奶旺季鲜奶加工量还不到全县奶产量的三分之一,大量鲜奶要靠蒙牛、伊利、和氏等县外企业收购。龙头企业加工带动能力不强,导致奶畜产业化发展水平难以提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流失严重。
加快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为了促进示范县项目建设任务全面落实,尽快把千阳建成农区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示范基地和大型乳品企业优质奶源基地,建议如下:
一、大力宣传引导,形成发展共识。发展适度规模的奶牛养殖小区是实现“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和推进奶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这种组织形式至少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原料奶,增强企业竞争力。由于饲养环境的改善和实行机械化挤奶,以及搀杂使假无机可乘等原因,小区所提供的原料奶干物质、卫生指标等一般优于散养户。龙头企业也随之可以拥有丰富的优质原料奶,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二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在建有机械挤奶厅的小区内,户养奶牛20头左右,1—2个劳动力即可承担,而且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由于奶的产量增加、质量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因而入驻奶农所获得的比较效益普遍提高。三是可以产生凝集效应,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奶牛养殖小区是带有股份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责权利清晰,既调动了农民养殖奶牛的积极性,又发挥了集体经营的优越性,还为乳品加工企业收购鲜奶提供了方便,可以说是经营体制上的一种创新。在小区基础上建立的奶农协会,使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得到加强。因此,在奶牛养殖小区示范县建设中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算帐对比、示范引导、参观学习、政策激励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努力形成龙头企业、广大养殖户和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奶牛养殖小区发展的共识。
二、创新运营模式,扩大小区养殖规模。目前,全县30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的硬件设施已全部建成,针对不同投资主体建设的养殖小区,急需探索出相应的生产运营模式和日常管理办法。对由村组、专业合作社筹资建设的17个小区,建议采取合作社模式管理。村组提供场地建设牛舍和挤奶厅;政府补贴、社员集资购买挤奶机械、冷奶槽、发电机组等设备;养牛户自愿申请入住小区;合作社理事会负责日常管理,提供配合饲料、疫病防治、配种、鲜奶收购等系列服务;牛舍租金及水电费等从牛奶购销差价中支付。对由养殖大户(社会自然人)自筹、合伙及企业投资建设的13个小区,建议采取散养户奶牛入股、委托管理等方式经营。这类小区由投资者管理,除自用牛舍外,剩余部分吸收散养户采取入股、托管等形式入住,投资者负责机械挤奶和统一售奶,并靠牛奶差价回收投
资。已建成的奶牛小区还可吸纳社会投资人出资买牛,交给小区经营管理,或出资人委托经营者代为买牛并负责经营,年终根据经营状况按比例分红。同时,建议对以前由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的奶站,可推广北台村经验,通过与投资人协商谈判的形式,由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或养殖户集资购买奶站及其附属设备,政府可适当补贴部分资金,帮助村组和养殖户获得最大的自主经营权。
三、强化协会职能,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奶农协会是广大奶牛养殖户和养殖企业主自愿联合成立的以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监督、自我保护为主的行业性组织,是政府部门引导奶畜产业发展的重要帮手。对外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起广大奶农与龙头企业紧密型的利益联结关系。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方式和手段,组织基地奶农通过服务机制、契约机制、股份合作等方式,实现与龙头企业的利益对接,形成分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一体化关系,使示范县率先走出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奶农、奶农广受益的产业化成功之路。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奶农协会的作用,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及时出面与乳品加工企业积极协调,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切实维护奶农利益;在鲜奶价格调整之前,请求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召开听证会,形成兼顾各方利益的指导性价格,改变目前鲜奶价格由加工企业单方面确定的现状。对内要增强协调服务功能,为广大奶农提供全方位、社会化服务。一方面,要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开展社会化服务,搭建良种繁育、后裔牛测定、饲草饲料统一供应三个平台,组建饲草、饲料供应配送中心,积极尝试饲草、饲料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扩大饲草饲料有效供给;在饲草种植收购、饲料加工配送、产销信息发布、鲜奶质量检测等方面提供一体化、全方位服务;以高级奶农培训学校为依托,加大实用科学技术培训,提高奶农科技素质,加快饲养方式转变。另一方面,要利用好奶牛发展专项基金。采取财政补贴一部分,从乳品加工企业收购的鲜奶差价中提取一部分,作为奶牛发展专项基金,对奶牛政策性保险办理、进口
奶牛意外死亡、鲜奶交售中由于特殊原因造成损失等方面适当进行资金补贴,保护奶农生产积极性。
四、引强联大,实现龙头引领谋发展。搞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离不开龙头企业,只有把龙头企业做大了,奶牛养殖户、养殖场才有效益,才能产生很强的带动力。一要把培育和扶持加工型龙头企业作为奶畜产业发展的关键来抓,加强与蒙牛、伊利、和氏等乳品加工企业的战略合作,着力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产业优势,兴办一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加工型龙头企业。二要按照产业化经营理念,在协助现有乳品加工企业做好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的同时,进行产业整合、资产重组和嫁接,不断壮大企业实力。三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县内外经济组织、社会自然人投资兴办奶牛养殖小区和大型养殖场,培育一批以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为特征的带动型奶畜养殖基地。四要着力协调好龙头加工企业和养殖场、养殖小区及养殖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全县上下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反馈扶持养殖基地,养殖户分享龙头企业利益,带动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实现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和奶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作者分别系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政协主席、副主席,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副主任
第四篇:乌克兰奶源基地建设考察报告2006
王加启副所长赴乌克兰考察报告 【标题】
【日期】2 006.1.4
乌克兰奶源基地建设考察报告
应利乐乌克兰公司的邀请,王加启副所长于2005年10月31日至11月6日赴乌克兰进行访问。通过考察基辅市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的三个奶牛场、一个农庄,参观了利乐乌克兰公司,并与乌克兰奶业协会座谈,对乌克兰的奶业情况和奶源基地建设特点有了足够的认识,并对加强我国奶业基地建设进行了思考。
一、乌克兰奶业情况
1.乌克兰奶牛养殖业情况
2005年乌克兰共有270万个奶牛养殖户或奶牛场,存栏成年奶牛400万头,平均规模1.5头,头均年产奶量3.5吨,牛奶总产量1380万吨。乌克兰奶牛养殖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家庭户养,规模为1头-9头,总量约300万头成年奶牛,占全国奶牛总量的75%;另一种是规模为50头以上的奶牛场,总量约100万头成年奶牛,占全国奶牛总量的25%。乌克兰饲料资源丰富,玉米、大麦、甜菜、向日葵以及食品加工业的副产品都是奶牛优良的饲料资源。
2.乌克兰牛奶与奶产品情况
2005年乌克兰牛奶产量1380万吨,占奶类总产量的97.7%,人均奶类占有量280kg。在1380万吨牛奶中,有62%用于工业加工,另外的38%被奶牛户直接出售给消费者。
在工业加工的奶类产品中,液态奶产量仅占9%,酸奶产量占4%,奶粉产量占10%,而奶酪、黄油产量占77%。乌克兰的奶产品出口也相当有竞争力。全国奶酪产量30万吨,出口10万吨;黄油15万吨,出口8万吨;脱脂奶粉8.4万吨,出口6.3万吨;全脂奶粉3万吨,出口1.8万吨。主要是出口到独联体国家和东欧国家。
在液态奶中,巴氏奶占80%,超高温牛奶占20%。这是因为超高温牛奶价格比较高。在乌克兰,如果以原料奶的价格为100的话,塑料袋装巴氏奶的价格为170,屋顶装巴氏奶的价格为180,利乐枕超高温牛奶的价格为200,利乐砖超高温奶的价格为245-280可见,乌克兰液态奶消费中巴氏奶占主导地位。
二、乌克兰奶业奶源基地建设的突出特点
1.从农户散养向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
乌克兰奶牛养殖模式与我国相似,以农户散养为主,散养奶牛头数占全国奶牛头数的70%以上。但是近两年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这主要是消费市场和加工企业的牵动和引导。乳品加工厂在加工优质或高档牛奶时,近70%的奶源都来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对农户散养则限制收奶或不收牛奶,而且从规模化奶牛场收购牛奶的价格达到每千克0.32美元-0.35美元,从农户散养奶牛收购牛奶的价格仅0.15美元,相差1倍以上。这样就引导规模化养殖场较快发展。
2.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养殖模式
考察团考察的3个奶牛场分别是位于首都基辅市的城郊Terezino奶牛场、Kovalika奶牛场以及位于第二大城市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郊区的Agro-Soyuz
公司,而且基辅城郊的2个奶牛场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类型。
Terezino奶牛场是仿照美国模式新建的现代化奶牛场,整体硬件水平处于乌克兰最好的5%以上,1栋400头成母牛的散栏式牛舍全部造价约40万美元。该牛场目前存栏成母牛600头,品种为乌克兰黑白花,单产7吨,粗饲料主要是全株玉米青贮,保证每头牛每年7吨,另有青草和干草,粗饲料和精饲料都是奶牛场自己种植,全场采用TMR饲喂技术,机械挤奶。
Kovalika奶牛场是原来的养猪场改造而成的,造价很低,但是十分实用。全场1100头泌乳奶牛,平均单产达到8吨。该场采用固定式TMR加工站来为全场奶牛提供TMR饲料,解决了猪舍改造牛舍后不能使用移动式TMR机械的难题。在饲养技术上使用糖蜜添加生产TMR饲料技术,增加了饲料的适口性,提高了奶牛采食量。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郊区的Agro-Soyuz公司是乌克兰最大和最先进的奶牛场,存栏3000头奶牛,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特别重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独立举办国际奶业大会,被称为乌克兰的“牛奶河”,是乌克兰农业部的示范基地。该公司奶牛的品种是从欧洲各国引进的纯种荷斯坦奶牛,精饲料和粗饲料自种自用,常年保证青贮和优质干草,采用科学分群管理,实现了专业化分工,有专门培育犊牛和后备牛的农场,有专门饲养产奶牛的农场,牛场兽医保健由专业人员负责。该场有两大特色,一是注意粪污利用,建有专门的化粪池和灌溉设施,做到粪污氧化后还田;二是有专门的奶牛新技术培训学校,不但企业内部使用,而且常年对外招生,包括国外学员也经常报名参加培训,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
3.把原料奶质量当做奶业的生命线
考察团考察的3个奶牛场都把提高原料奶质量当做首要任务,牛奶的营养指标和卫生指标完全达到欧盟或北美的标准。Terezino奶牛场存栏成母牛600头,牛奶中干物质含量达到13%,乳脂率3.9%,乳蛋白3.2%,细菌总数小于15万,体细胞数小于25万,原料奶价格每升达到0.32美元。而周围只养1头-2头奶牛的散养农户,单产4吨左右,原料奶价格每升只有0.15美元,相差1倍以上。牛奶加工厂收购原料奶时也是把原料奶分类处理,对优质原料奶,主要用于高档产品或出口乳制品加工,而低质原料奶只能用于低档乳制品加工。
Kovalika奶牛场的牛奶质量也很高,牛奶中干物质含量达到13.5%,乳脂率3.9%,乳蛋白3.3%,细菌总数小于10万,体细胞数小于20万,原料奶价格每升达到0.35美元。
Agro-Soyuz公司存栏3000头奶牛,原料奶质量高是该场的突出特点,原料奶挤出后1分钟内就可以降到4℃,牛奶中干物质含量达到13.5%以上,乳脂率3.9%,乳蛋白3.4%,细菌总数小于5万,体细胞数小于12万,原料奶价格每升达到0.35美元,全群单产达到9吨。
三、对加强我国奶源基地建设的思考
1.加快推动奶牛养殖方式的转变
从1999年到2004年,全国奶类总产量增加2.9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4%,达到2368.4万吨,是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的发展速度。但是,我们的发展几乎全部依赖于奶牛数量的增加。据FAO统计数字,过去20多年我国奶牛单产没有显著变化。到2004年,我国奶牛年平均单产2040kg,成母牛头数按56%计算,则成母牛年平均单产为3643kg。而世界平均水平为5500kg,发达国家更是远远高于6000kg,如美国为8400kg、加拿大为6935kg、日本为7447kg。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90%以上的奶牛饲养在农民家里,非常分散,这种以家庭为主的传统养殖方式,多数奶牛养殖户将牛拴系在庭院内,缺乏牛舍、运动场、饲料贮藏间等基本条件,饲养环境差,管理粗放,使得营养搭配、兽医防疫、环境保护和原料奶质量控制等先进技术难以应用,形成制约我国奶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我国奶牛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快推动养殖方式的转变,在投资主体上不拘一格,政府在土地政策、信贷、税收等方面鼓励小区、大户、规模化奶牛场的发展。
2.建立质量第一的优质原料奶生产体系
通过考察感受到,我国的原料奶质量与乌克兰相比有较大差距。
中国-乌克兰原料奶质量的比较
干物质(%)乳脂率(%)乳蛋白(%)细菌数(万)体细胞数(万)
中国11.23.12.95050
乌克兰(考察记录)13.53.93.31020
原料奶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着我国乳制品质量和档次的提升。目前,我国各地普遍采用的是20世纪80年代制定的鲜奶标准,每毫升50万个细菌数以下都是一级奶,但体细胞数、抗生素等指标没有明确规定,总体指标要求明显低于国际标准。饲料结构不合理,造成原料奶的蛋白质、脂肪和干物质等各项营养指标不能达到优质的标准要求,也将是一个长期影响原料奶品质提高的严重问题。
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建立优质优价体系,是原料奶收购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应该加强安全质量管理研究,建立以过程控制技术研究为主,辅以产品质量检验技术研究的质量技术体系,从而实现与国际标准的接轨。目前,我国乳与乳制品的认证主要是国内的QS、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以及ISO9000和ISO14000系列认证,都没有达到全面的过程控制。因此需要尽快加强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技术的研究,全面提高我国原料奶与奶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3.注重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我国目前奶牛养殖产生的粪尿排放量每年约为2亿吨,绝大部分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就直接排放,对养殖场周边空气、水体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尤其在农户散养状况下,人畜混杂,粪尿横流,影响了农村的面貌,影响了农民的健康,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建立环境友好型奶牛养殖业模式就成为当前的重要工作。在技术上,有粪污还田、沼气利用、制成有机肥等多种方式,但是一定要注重实效。许多地区过于重视形式,结果是劳民伤财。在未来奶源基地建设中,应该把环境保护作为必备的配套措施之一纳入整体规划,才能建立高效一体化的环境保护体系。
第五篇:蒙牛牛奶为奶源建设开创更加辉煌的蓝图
5月6日—8日,蒙牛牛奶与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行正式签订新的战略合作协议。协议主要针对双方合作原则、资金支付方式、抵押担保管理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条款进行了明确规定。2014年蒙牛牛奶将与两大银行协作按1:1配套原则共同投入10多亿元资金扶持蒙牛牛奶发展,为奶源建设开创更加辉煌的蓝图。据了解,在奶源的建设与管理上,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成为蒙牛牛奶公司的发展方向。2013年5月,蒙牛牛奶宣布增持中国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的股份,进一步控制优质奶源的数量和质量;自建牧场富源牧业一期项目,先后已有八座牧场开工建设。在标准化方面,蒙牛牛奶对合作、参股及自建牧场采取统一的管理标准,在与供奶方签订的合同中,不仅仅是买卖关系,还规定了饲料采购与管理、奶牛养殖、兽药使用等一系列标准,实现统一准入、统一饲料、统一兽药、统一评估,确保对原奶安全的控制和管理。
与此同时,中丹两国农业部牵头的示范性牧场同步在蒙牛牛奶开工建设,牧场按照丹麦牧场进行规划,帮助蒙牛牛奶源建设对标国际水平,借鉴吸收国外先进乳业经验在中国落地实施。如今,在蒙牛牛奶总体奶源中,规模化牧场占比已经达到94%,并预计到2015年实现原奶100%来自规模化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