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学生子路写作提示习案
材料作文“孔子的赞扬与批评”多维解读
【文题简析】
这段文字叙述了两件类似的事情,“救人受牛”和“赎人不报账”,涉及了孔子、学生
一、小孩、小孩的父亲、大家、学生
二、鲁国奴隶、鲁国政府等,可谓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对这类材料的解读,可以从“人物角色”出发,连线现实逆向思考出新意。
【想之“初”】 将材料中出现的人物进行分类,通过对人物的解读开启思维。
1.关于子路与子贡(做事者):根据《吕氏春秋·察微》记载:“救人”的学生为子路,“赎人”的学生为子贡。原文如下: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相关资料: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人,小孔子9岁。孔子的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初仕鲁,后事卫。《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豚,陵暴孔子。这段记载说出了子路的三个特征:性格粗鄙,直率,喜欢勇力。孔子的学生子贡,姓端木,名赐,子贡是字。卫国人,小孔子31岁。善于经商,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子贡利口巧辞,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孔子在《论语·先进》中评价子贡:“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意思是说子贡他不听我的话,跑去做生意,结果他总能赚钱。
探究思考: 思考一:子路救人的动机。网络上一篇题为《素食培训收费乎?免费乎?》的文章里写道:有人掉进河里,亲人在岸上喊,如果能救上他,就送一头牛作为报酬,子路听了马上跳下水救起那个人,高兴地接受了报酬。这段文字似乎让我们感觉子路是为了那头牛才去救人的。
思考二:子路的性格对他救人以及接受奖赏的影响。根据资料,可知子路是勇敢的,直率的。他救人可能不是为了得到那头牛,他接受那头牛时可能也没想到别人的评价,只是率性而为。这才是真实的子路。
思考三:子贡“赎人”而不去报账的背后。《素食培训收费乎?免费乎?》中引用了另一个故事:子贡到国外去,碰到一个鲁国人在那里做奴隶,就掏钱赎回了他。回国以后他既没有张扬,也没去报销所垫付的赎金。那个被赎回的人把情况讲给众人,人们都称赞子贡仗义,人格高尚。一时间,街头巷尾都把这件事当做美谈。
思考四:子贡的性格和个人经济状况对其做事的影响。和子路比较起来,子贡更注重“礼”。他不会像子路那样鲁莽,也没有子路的直率,他懂得内敛和谦虚,做了好事不但不会去宣传,甚至会隐瞒。所以,从动机上看,他并没有想利用这件事得到人们赞扬的意图。再从经济情况看,他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他根本不会在乎赎回奴隶的钱。
2.关于孔子与人们(评价者):思考五:寻找孔子对子路和子贡评价的相同点。
点拨一:孔子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孔子预想这种做法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肯定子路,因为他的行为可以鼓励人们向善;批评子贡的行为,因为他为鲁国人们树立了太高的道德标准,导致人们因权衡利弊不做或少做善事。
点拨二:孔子认为评价好事的标准应是于己于人都有好处。只有于己于人都有好处,才能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良性循环。就子路的事情来看,它告诉人们只要做了好事就可以接受奖赏,在“利他”的同时完全可以“利己”。这样做的意义更在于社会对“做好事”的认可。
点拨三:孔子认为,“高尚”的标准必须让人人都能达到。孔子批评子贡,原因是继子贡之后,鲁国人再去救奴隶,“报账”和“不报账”都是错误的。“报账”就损失了“名声”;“不报帐”就损失了“金钱”。做了好事而受到损失与谴责,当然就不会有人去做了。
思考六:寻找“人们”对子路和子贡评价的相同点。点拨一: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就事论事。子路接受一头牛的奖赏是“贪心”,子贡不去报账是“品格高尚”。其思想核心是“利”与“德”的关系。
点拨二: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为子贡不去“报账”是“品格高尚”,子路不该接受“那头牛”,否则就是“贪心”。由此“人们”就会认为,以后做好事也必须拒绝别人的奖励,这样做才合乎“高尚”的标准。
3.关于小孩的父亲和鲁国政府(相关人物):
思考七:鲁国社会的经济状况。袁了凡先生在《了凡四训》第三篇中谈到鲁国的社会现实说:“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依据记载,鲁国在经历战乱之后,国内经济状况不好且国内人口数量大减。因此,小孩的父亲奖给子路一头牛,奖品有点大,才招致了人们的抱怨;而子贡则被看成是“品格高尚”。
思考八:感谢者的客观经济条件和感恩心理。能够出得起“一头牛”的奖赏,小孩的家经济条件一定比较好。如果这个奖品许诺在救人之前,那么这头牛就实现了它应有的价值。如果这头牛作为事后的感谢而送给子路,那就说明小孩的父亲懂得感恩。
思考九:鲁国政府的错误。春秋时鲁国政府的那条规定,既对增加本国人口有利,也对赎人者有利。特别对于还处在贫困之中的鲁国人民来说,有了这条规定,即使只有一颗同情心也同样能做好事。这么一条很好的规定,却在道德面前败下阵来。政府只知道一个子贡奉献了,却没意识到众多的鲁国百姓因此就不能奉献了。政府是规定的制定者,同样也应该是规定的执行者和维护者。如果鲁国政府在子贡不去报账的情况下按规定强制执行,把赎金给他,事情的结局又会怎样呢?
【想之“果”】在对上述人物解读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可得到这样几个结论:
1.动机说。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明白,通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是通晓“义”的,小人才把做事的目的放在“利”上。子路跳进湍急的河里之时,一没和小孩的父亲要钱,二没想到自身的安全,可称为“义举”。由此,可以肯定地说:人们对子路的批评是没有道理的。
2.影响说。明代袁了凡先生在论述这两件事情的好坏时说:“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在这段话中,他肯定了“善”的标准,不在“现行、一时和一身”上,而在“流弊、久远和天下”。这和孔子的思想一致。因此,他并不以是否收受奖赏和个人的无偿付出来评价“善”行,而是以其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为标准去评价。这就是孔子表扬子路而批评子贡的原因。
3.名利说。古人云:“义与利,人之所良友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义”和“利”并不矛盾,它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只不过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是要“名”就不能要“利”,“做了好事不能留姓名”。因此,人们才会评价子路受牛“贪心”,子贡不报账“品格高尚”。
4.道德说。鲁迅说:“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即只有那些普遍,且又于自己和他人两利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因此,道德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奉献。子路的做法没有错,他告诉人们,做了好事是可以接受奖赏的,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这种做法可以调动人们做好事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然而,子贡则错在“当时鲁国社会的穷人多而富人少,穷人赎人而报账则品德不如子贡高,不报账则损失了金钱,甚至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子贡为人们树立的是道德的高标,在贫穷的鲁国社会,人们只能仰望这样的道德。
5.法律说。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子说:“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意思是说法律执行力量的强弱是影响国家强弱的基础。鲁国政府既然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却不能保障执法的严格性,这是导致这条法律不能维持下去的主要原因。再从子贡的角度来看,牺牲了金钱赎回了鲁国的奴隶,这本来是该得赞扬的,可是他却触犯了鲁国的法律。不同的是,一般人谈到触犯法律的时候,都是因为做了对他人对社会有害的事,而子贡却因为奉献而犯法,这似乎让人觉得荒谬。
6.感恩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小孩子的父亲因为子路救了他的孩子而报之以“一头牛”,是感恩的表现。感恩必须是自愿的,且是能力所及范围之内的。这样当成为社会的一种美德。
【想之“准”】面对一段特别复杂的材料,写作前必须确定主题。确定主题的诀窍在于抓住两段材料的中心和把握材料的倾向性。抓中心和倾向性最直接的方法是结合文字的多寡进行分析。材料中写“评价者”所用的文字相对
较多,在评价者中,写“孔子”的文字又是较多的。因此,可以确定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在宣扬孔子的思想,而孔子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他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由此,可以“影响说”作为作文的主题。
抓中心和倾向性的第二个方法是抓冲突。在这段材料中,可以发现“两件事情在性质上获得了一致性”,即都是好事。所不同的是一个人“受牛”,一个人“不报账”。这是争论的焦点。人们认为,好事不能和“利”挂钩,或者不能“受人之大礼”。而孔子则认为,“利”和“礼”都不重要,只有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情才是好事,从这一认识上的冲突着手,可以“名利观”及由此引申的“道德观”作为作文的主题。
【写作提示】 抓关键就是抓住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的关键句。孔子赞成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因为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孔子反对学生赎回奴隶后自己报账。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辨明是非就是要明确孔子表扬学生接受奖赏、批评学生自己报账,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分析原因:为什么别人批评学生而孔子表扬?为什么别人表扬学生品德高尚而孔子却很生气?这两件事究竟有什么联系?由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如下立意:
1.善举应该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2.道德和利益统一。
3.符合义理,追求财富。4.理智看待利益与道德。5.利益和道德要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
【想之“深”“新”】“连线现实”可增加认识问题的深度,“逆向思维”可提高认识问题的新意。
湖北省新洲县农民程新安为抢救落水儿童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而当人们要求打捞队去打捞英雄的遗体时,一个打捞队的开价是5000元,另一个打捞队的开价是1000元,还说这是“看在英雄救人的份上”。还有在上海黄埔江畔,有人失足落水高呼救命时,岸上人竟然问:“给多少钱?”还说,不说好价钱就不下水。
这些人救人讨价,和子路的奋不顾身形成鲜明对比,你是否感觉到子路的高尚了呢?
关于评价者“价值观”的思考。“人们”和“大家”在材料中作为评价者站在孔子的对立面。他们对于子路“救人受牛”的评价是“贪心”,对于“子贡赎人不报账”的行为则大加赞赏,其思想根源在于他们仅认同“中国式的奉献”,即只能付出不能索取。连线现实:“雷锋”“焦裕禄”“李素丽”是我们歌颂的对象,他们只奉献不索取;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只奉献不索取。相反,德国克里斯托小镇镇长却强迫中国青年杨立奉献之后必须“索取”。事情是这样的:中国青年杨立在经过克里斯托小镇时捡到一个皮夹,他把皮夹交到市政厅没有留下姓名就离开了。小镇镇长为了奖励他竟然发动了“百余名警察”寻找他。这在杨立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克里斯托镇的镇长知道杨立的想法后,用英语说了句“东方式思维”,然后严肃地说,施恩不图报,并不是你们中国人眼中简单的个人问题,可以说,你拒绝我们的请求,已经相当于在破坏我们的价值规则。那些奖励你可以不在乎,但你必须接受,因为那不仅仅是对你个人的认可,也是整个社会对每个善举的尊重;对善举的尊重,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施援向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你的无私放弃而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
【例文】道德旗帜下的沉思
抚卷于案,初对孔子的话语感到不解:义救鲁奴而不报账的学生受责备,同样是救人一命却收下谢礼的学生反得表扬。掩卷沉思,方觉意义深远。
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个人虽然收了贵重酬劳,但最大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不言而喻。其实德与利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立,只是因为在我们的心中高树道德旗帜,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判断。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是永恒的话题,它是做人的基础,无德者不立。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的时候又往往过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似的,在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会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若照以上之论,那我们便应认为他没道德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口。相比之下,这500万对于他的贡献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便是以此激励科学家为国做出更大贡献,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
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重奖效应”在这几年也确实卓有成效。
雅典奥运会中国取得历史性突破,赛后国家重奖了获金牌运动员,这件事引起很多议论,责难之语充盈于耳。但我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说不定我们2008年还会因此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呢。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丧失了道德,女排队员不是集体捐款给慈善机构了吗?无独有偶,来华赚得巨资的皇马队员不也在去年SARS流行时将集体签名出售球衣的巨款捐给了中国慈善协会了吗?
当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前不久在雷州海岸面对落水渔民有人喊出的“先收费后救人”的话,不免让人寒心,韩国某明星借“慰安妇”之名出“写真集”的事件更是让人为之愤怒,这种重利轻德,一心往钱里钻的行为令人不齿。
在许多情况下,只有将个人的“道德和利益”和整个群体、整个社会的公德和利益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我们不应偏颇地盗用道德概念,而应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朋友,让我们用社会公德去审视个人的品行,用民族利益去维护社会公德吧!
“道”亦有“道”
第一个“道”是道德,第二个“道”是道理,这样一来,文题便清晰了许多。
自古法律用来维护社会的安定,而道德才真正意义上保证社会的秩序,而对道德的理解和评鉴又总能左右一个社会中普遍的思潮。而真正定义道德的是行为,可见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既是由于社会的规范,又同时可以改变社会面貌。孔子的两个学生正是一种对社会道德的行为定义,而孔子的指教正在于告诫大众:一种道德的诠释需要更全面地考量对社会的影响。
我想孔子的具体说法读者都能理解,而这种说法的内在缘由我也在上段有了描述,那在这样一个要考量道德方式的前提下,所谓“道”亦有“道”才可以真正展开……
我便以中国作为背景,随着十年文革动荡与改革开放的骤变,中国人对于道德的思维方式一直在快速地衍变中,同时也不断有因道德影响而产生的争论发生在媒体中,而其中绝大多数的道德事故都是针对个人的,很多民众总愿想当然地认为某个处于舆论一时焦点的对象该作出什么行为,但正因道德只是一种规范准则而非法律,因此道德只应提倡而非强制。其实即使乌托邦式的道德传扬都要比就事论事地道德说教要聪明得多,前者是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后者则是影响了社会心理,心若变,生活则会有所动荡。
道德的道理,在于非原则性的指导,在于社会的尝试和步进,是一种有机的调剂。比如在不久前的大地震后,很多诸如:“某明星身价很高却捐款甚微”的说法在日常交流中产生。而这样的指责往往能达到孔子指责的第二个学生的行为效果。即是你可以赞颂捐款多的人,但不应把捐款数量作为道德标准去卡所有捐款者的道义指数。这种道德规范便是无道理的,有缺憾的,社会需要的是有更多捐出爱心的人,而不是一个人捐得更多。这其间便存在着道义的选择,亦是“道”亦有“道”。
我想孔子高明就在于看清了道德的本质,不是标榜个人,而是引守群体,所以道德的铺设方向,是一个社会是否成熟的直接表现。
评论:“道德回报”也需要制度表达
七旬老人15年资助13名贫困学子,晚景生病无人助。75岁老人沈兆骅,自1992年以来,先后资助了13位贫困学子,2006年,他被评为山西十大新闻人物。但他的善举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被资助的学生不是境况不好无力照料老人,就是因为资助中断而再不跟老人联系。如今,老人身体每况愈下,陷入无人照料的境地。
《吕氏春秋》里有个“子贡赎人”的故事,这个逻辑很简单:子贡是大款,绝大多数鲁国人根本没法像他那么“大方”,子贡这么做只会逼得大伙不敢再有行善之举。换句话说,古人早就给正常道德行为确立了经济学的价值准则:即任何道德行为、向善之举都离不开一定的“补偿机制”,道德选择也有一个“成本核算”或者“边际效用”的考量。我们要反对“道德行为制度化”、倡导“道德回报制度化”。好在沈兆骅老人的遭遇是个例,也好在我们终究可以发现并弥补这种道德回报缺失后的酸涩。道德行为是无法制度化的,它更多地出于一种内心自觉,这个世界可以宣扬“在巨富中死去上一种耻辱”,但我们永远没办法制订一套“行善制度”来归置任何人的社会生活,善行是权利、而不是义务。黑格尔曾提及一种社会现象:有道德的人常常遭受不幸,而不道德的人往往万幸。正因如此,“道德回报”尤需要制度化表达,“制度化道德回报”就是以利他主义的价值理性来纠偏道德行为失衡的成本收益预期——若想使真善美的价值信念被信奉,就得设法让真善美与利益相统一:我们无法强迫他人行善,但我们起码应做到让行善者不吃亏。
政府需要成为“道德回报”制度化表达的主导,这也是“以德治国”的基本要义。沈兆骅老人所资助的,不正是推
动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进程的劳动者吗?道德一旦要求直接受益人必须如何,就可能异化为一种值得警惕的道德暴力;但道德若不能从间接受益人(政府、社会)处谋求到基本保障与尊崇,则道德选择的成本必将日益高昂、道德行为的示范性必将凌空高蹈而丧失生命力。给“道德回报”一个制度化的出口,就是放“道德行为”一条生路。
拾金有奖真君子——“伦理制度化”一议
与这个故事类似,我在多年前曾在报上看到过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有个老外在宁波乘坐出租车时,不慎丢了一个软件包,十分着急。无奈之下到电台与报社求助,发布了一则寻物启事:声明谁捡到并归还软件包,他将重金报答。启事见报后,捡到失物的出租车司机果然通过媒体向失主归还了软件包,并接受了老外的酬金。本来,这事到此为止有了个比较完满的结局,双方皆大欢喜。但是宁波的媒体却对司机的表现颇不满意,认为出租车司机不该拿这笔报酬,于是对他们口诛笔伐。在宁波的媒体看来,拾金不昧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司机事先不主动向公安机关交还失物,却要等到外国人许诺丰厚的报酬才肯归还,这是不仁不义的行为,而且此事关国际友人,司机的行为简直是大大破坏了宁波人的形象。
以上两个故事耐人寻味,它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那就是“伦理的制度化”。
伦理与制度是不同的两种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软约束,而制度是通过法律法规形式确定下来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是一种硬约束。它们各司其职,在社会行为规范中有着不同的功用。伦理规范要求每个人都像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行为做事,是一种高要求。而制度规定了每个人不能像品德恶劣的人一样胡作非为,它是社会最起码的约束。“做好人好事”是一种道德要求,但如果通过立法来奖励“好人好事”,这就变成了一种硬性约束。本来是伦理规范的内容就成了一项制度,这就是“伦理制度化”。所谓伦理的制度化是指把相对抽象的伦理要求、道德命令具体化为社会成员所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可操作的行为规范。它是为倡导特定的伦理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所制订的鼓励与惩罚的规则,本质上是一种保障和促进道德建设的监督机制。
奖励好人好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我们许多地方设有“见义勇为奖励基金”。在西方,许多国家还通过立法实现了伦理的制度化。日本的法律就规定:如果有人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无论失物是金钱还是物品,失主须按照失物价值的5%至20%支付酬报。如果不支付这笔酬金,就无法领回失物。
第二篇:孔子设礼教子路
孔子设礼教子路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一天,孔子途经鲁国卞邑,在这里遇上了一个有趣的少年。这少年十八九岁,不但生得虎背熊腰,身材健硕,打扮得也非常奇特:他头上插着公鸡华丽的尾羽,腰间佩着野猪獠牙穿制的挂饰,审美十分的非主流。这个少年,就是子路。子路出身乡野,性格粗鄙,行事冲动,时常挎着长剑,耀武扬威走在街市上,众人对他都是惟恐避之而不及。
孔子与子路的初次见面,气氛并不融洽。也许在别人看来,未及而立之年的孔子,举止有度,神态谦和,是个让人一见之下便觉亲近喜欢的年轻人,但在子路看来,只觉得眼前这个家伙一副了不起的样子很讨人厌,心想着我该找个什么借口,好上前去刁难羞辱一下他!要知道,孔子可不是后世戏文里,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根据司马迁的说法,孔子“身长九尺六寸,腰大十围”,换算成现在的度量衡,他身高超过一米九,腰围一米一,是典型的山东大汉,而且还身佩宝剑,武力值相当不弱。想要欺凌这样的孔子,子路的鲁莽好斗就可想而知了。面对子路的无礼挑衅,孔子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与宽容,他想要缓和气氛,打开话题,便问子路说,“这位小兄弟,你有什么喜好呢?”面对孔子的礼貌与温和,子路撇撇嘴,懒洋洋的拖长声音答道“我喜欢宝剑!”,孔子听了摇摇头,“我不是问这方面,而是想知道你的天赋所在,如果再辅以后天的修养学习,必然能有所成就啊。” 子路听了眯着眼上下打量孔子,心想你算哪根葱,也来教训我!“外乡人,那边南山上有一种竹子,生来笔直坚硬,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皮革。”子路言下之意就是说,小爷我是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哦?是吗!那倒是难得天生的好材料啊。但是,如果我们在竹条的尾部安上羽毛,把竹头磨得锐利,这样再把它射出去,是不是能射更远,飞的更快,扎的更深呢?”听了孔子的话,子路稍加思索,不由得对眼前这个外乡人有了新的认识,“这小子,看起来并不比我年长多少,说出话倒是有些见识!” 也许就是从这里开始,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了解与交往,子路对孔子的人品与学识心悦诚服,最终决定拜入孔子门下开始系统的学习。被收为弟子之后,只比孔子小九岁的子路自告奋勇担任老师的侍从与护卫。当孔子在朝堂上提出隳三都,与三桓针锋相对,子路坚定的支持;孔子被排挤,无奈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子路辞官跟随。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子路忠于孔子,敬爱孔子,大部分时间都跟随孔子身边,是学生,更像是朋友和亲人。
公元前480年,子路在卫国孔悝大夫家里作家臣,恰逢卫国内乱,有人劝子路明哲保身,走为上策,当时已经63岁的子路却说:“食其食不避其难”,坚持留下来履行身为家臣应尽的义务,英勇作战,最终寡不敌众,壮烈牺牲。临死之前,子路拼尽最后一口气,将在激战中被打脱的发冠戴正,“君子死而冠不免”,我的老师孔子曾经教导我:即便是面对死亡,身为君子也要整整齐齐、堂堂正正。从一个粗野好斗的乡村少年,到舍身取义的仁人君子,我们看到了教育对人的改变和塑造,子路的正直和勇气,也折射出孔子作为老师的成功和伟大。
老师,不仅传播智慧和技能,更应该陶铸美好的人格。能够培养出子路一样的学生,想必是所有老师的梦想!而现在,我们的很多学生也好像当初的子路,也许不够懂礼、不够好学、不够完美,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为人师者的我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以身立教,诲人不倦,让学生“亲其身”进而“信其道”。让梦想成为现实,培养子路一样的学生,做孔子一样的老师。因为“老师”,是最崇高的称呼,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第三篇:写作提示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给材料的命题作文题。所给材料是“雷锋传人”郭明义的一段话,这段话与作文题目有着密切的联系。题目从材料中提炼而来,材料隐含了作文立意的倾向和要求,即应该是积极的、向上的,而不是消极的、颓唐的。
“转念一想”,有时是转变,打破禁锢,茅塞顿开,拨开乌云见天日;有时是转移,旱路不通走水路,巧妙回旋,“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是转折,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辟新局面。转念一想,豁然开朗。转念一想,莫失方向。怎么想?想什么?转向何方?想明白,才会干得更漂亮扎实。
根据上面的分析,“转念一想”的立意角度有:(1)学会转换角度思考问题;(2)解放思想,冲破世俗的禁锢;(3)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4)坚定战胜挫折的勇气;(5)信心百倍,抓住成功的契机;(6)把握目标,坚定信念;(7)奉献社会,正义长存;(8)换位思考,变被动为主动;(9)转念一想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执着。
作文题材料背景:
郭明义,男,1958年12月生,成人本科学历。1977年1月参军,并于1980年6月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部队评为 “学雷锋标兵”。1982年1月,复员到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工作。先后在矿用大型生产汽车驾驶员、车间团支部书记、矿党委宣传部干事、车间统计员兼人事员、矿扩建工程办公室英文翻译等岗位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
1990年以来,他坚持20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
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2006年以来,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倡议,有17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其中,齐大山铁矿汽运作业区大型生产汽车司机许平鑫同志与武汉的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成为全国第1066例、鞍山市第5例成功捐献者。
2007年以来,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的倡议,共有6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累计献血15万毫升。
2008年以来,他发起的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已有28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万元。
2009年以来,他发起成立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已有200多名矿业职工和社会人士参与,是目前国内参与人数最多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
为此,他先后荣获了齐矿先进生产者标兵、模范共产党员,矿业公司先进生产者、模范共产党员,鞍钢先进生产者、精神文明建设标兵、优秀共产党员、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优秀义工、道德模范、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希望工程突出贡献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08年7月1日,齐大山铁矿党政工做出了《关于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2009年7月29日,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党政工做出了《关于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2010年4月26日,鞍钢集团公司党委、鞍钢集团公司做出了《关于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2010年8月4日,中共鞍山市委做出了《关于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转念一想”见境界(人民论坛)
王晓河《 人民日报 》(2010年10月21日 04 版)
“当一心一意干工作、诚心诚意做好事,却不被人所理解,甚至受到讥讽、嘲笑时,我也会生气、难过,甚至有过动摇。但转念一想,当年雷锋做好事,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实际上,只要你做的事对社会有益,最终一定会赢得理解、赢得支持!”郭明义的“转念一想”令人深思。
转念一想,于做人和做事大有裨益。有时是转变,打破禁锢,茅塞顿开,拨开乌云见天日;有时是转移,旱路不通走水路,巧妙回旋,“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是转折,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辟新局。
转念一想,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理性。“转念”之中有思辨,事物多样性,利益多元化,常转念想上一想,思维有了新角度,认识有了新方面,不钻牛角尖,也不入俗流,更能激发智慧力量。毛泽东同志说过,“遇事要想一想”。改革发展问题纷繁复杂,充满挑战,“转念”之间,多想想问题,多找找规律,才会洞察实情,科学决策。
“转念”之中更见境界。有人念头常转,思想常新,光彩照人;有人常转念头,却常留遗憾和悔恨。“心底无私天地宽”,念头正,思想纯,才会方向对,转得好。小平同志三落三起,最后一次复出时说:“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历经磨难,转念想的还是为党和人民做好工作。
对领导干部来说,“转念一想”,首先得弄清“转”的方向是什么,“想”的目的是什么?一心为公,锐意改革,只会越转越清醒,越想越坚定。即便一时险阻重重,也会毅然决然,“虽千万人吾往矣”。心怀私利,畏首畏尾,只会越转越迷糊,越想越糊涂。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就会有很多“不划算”、不平衡、不满意。念则欲壑难填,转则千回百转,“多思转多私”,要么犹豫不决,贻误发展机遇;要么走向腐化堕落,升官无望就捞钱,“政治”损失“经济”补,满足私欲,污染身心。
郑培民有句名言:“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当今社会,万象芜杂,各种由头纷至沓来,有的开门见山,有的粉墨登场,有的迂回曲折。比如,创建政绩的由头能包藏急功近利,增进友谊的由头能掺和权钱交易,繁荣文化的由头能糅进低俗。
由头丛生,招牌四起,须想一想它的来龙去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探究一番,弄清利害,明辨是非,不离正道。人的一生波澜起伏,扬帆起航遇着顶头风,铆劲攀升遭遇“天花板”,好心好意遭冷嘲热讽……都是触发念头的由头,不判别方向、理清思路,就难以焕发精神,奋力前行。转念一想,豁然开朗。转念一想,莫失方向。怎么想,念什么,转向何方,路归何处,确实应该好好想一想。这是思维方法,也是实践课题。因为,想明白了才会干得更扎实,弄清楚了才会做得更精彩。例文
转念一想 □程孝宁
古诗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亦如山路,思想也罢,学习也罢,生活也罢,走投无路时,我们总希望 “柳暗花明”,但常常不得……其实,当受到嘲笑、与孤独为伴时,你不妨转念想想,也许你的道路正充满了阳光。
生活的大彻大悟不正是在转念一想之间吗?转念一想,是抛开已有思想的束缚,另辟蹊径,找到行动的意义。凭着豁达的态度,最终排除万难,勇往直前。转念一想,是化被动为主动,化绝望为希望,化消极为积极,实乃人思想的一剂良药啊!
转念一想,给他无限的精彩。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有这样一位普通的男孩,他有着普通的名字--刘伟,却被评委伊能静赞为“达人中的达人”。他虽然十岁时就失去了双臂,却想成为一名钢琴家。没有手如何弹琴?我们不难想象,年少的他历经磨难,在痛苦与绝望中挣扎。然而他却说:“没有人规定只能用手弹钢琴。”正是这转念一想,他的目光投向了自己完好的双脚。之后,在仅仅一年时间内,他就获得了钢琴七级证书。常人尚且没有毅力做到,更何况像刘伟这样一个只能用脚弹琴的人呢?其中的艰辛与汗水是无法想象的。他有这么一句人生格言: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他选择了后者,是因为在转念一想间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的未来。转念一想,造就了一位优秀的“无臂钢琴师”。
转念一想,更蕴含无限智慧。一批方糖要运往海外,由于路途遥远,方糖易受潮。一位工人建议在盒子上刺些小孔,问题就解决了。后来聪明的工人转念一想,其他公司或许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于是他将这种做法申请了专利,卖到了各大公司,赚了不少钱。一位日本人听说了之后,转念一想,何不在纽扣上钻一个小孔,滴进香水?于是香水纽扣从此风靡全球,这位日本人也创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这事又被一个美国人听说了,他则建议在飞机的机翼上也“剌”上几个小孔,从而解决了飞机飞行时因受阻力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使公司降低了成本。瞧,一个小小的孔,在经过几番“转念”之后,竟变得十分有用。我们在赞叹前人的智慧的同时,更应该思考“转念一想”带给我们的启迪。转念一想,演绎智慧,也创造了财富!
转念一想,是积极乐观者的生活态度,它给予我们无限机遇,使我们创造出更广阔的天地。转念一想,绝非阿Q的“精神胜利法”,它不是自欺欺人、麻木自己,它给困难者解脱,给绝望者梦想,给留心者智慧,给行路者坚持的勇气。
精彩继续,智慧演绎,一切尽在转念一想间。
乌鸦喝水的故事 司马光砸缸等
人都有惯性思维,爱用常用的方式思考,善用常用的行为方式处事。
久之,就养成了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
很多人说,人是习惯的产物,这话一点不假。
想想我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做的事情都跟习惯有关。
最简单的例子,比如:睡觉,要占用我们人生的1/3时光。这是我们人类的生理习惯。
还有上学、读书、工作、交友、休闲等等任意领域我们的行为都以习惯性行为为主。
当然养成良好的习惯势必会推进我们快速成长的进程。不良的习惯也会滞留我们获取健康美满人生的脚步。
人是习惯性的动物,企业由人构成、由人经营,那势必就被人注入了习惯性思维。
规范的行为方式锻造了企业的规章制度,思想的价值认可形成了企业的核心文化,同时还有绝大部分操作手法、运作方式、行销手段基本上都是按照套路出牌,按游戏规则办事。
这就如同人类的习惯一样,企业也有好习惯和坏习惯。借用最伟大的推销员一句话,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一把钥匙,坏习惯则是向失败敞开的门。习惯的作用对人、对企业、对国家及社会有着同样的作用。
事有本末,物有终始。归根结底还是思想决定行为,之所以有习惯,是因为养成了惯性思维。
在企业经营中,尤其是市场营销中,有时最怕的就是惯性思维,只看到人家怎么干的、前人怎么做的、政策允许的、行业的游戏规则等等。迷失在自己的惯用套路和行业人的惯性招数上。跟着人家的套路走可以成长、照搬人家的做法可以生存,但想快速成长和突破就得创新,必须打破惯性思维。
我先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一家化学实验室里,一位实验员正在向一个大玻璃水槽里注水,水流很急,不一会儿就灌得差不多了。于是,那位实验员去关水龙头,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水龙头坏了,怎么也关不住。如果再过半分钟,水就会溢出水槽,流到工作台上。水如果浸到工作台上的仪器,便会立即引起爆裂,里面正在起着化学反应的药品,一遇到空气就会突然燃烧,几秒钟之内就能让整个实验室变成一片火海。实验员们面对这一可怕情景,惊恐万分,他们知道谁也不可能从这个实验室里逃出去。那位实验员一边去堵住水嘴,一边绝望地大声叫喊起来。这时,实验室里一片沉寂,死神正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靠近。
就在这时,只听“叭”地一声,大家只见在一旁工作的一位女实验员,将手中捣药用的瓷研杵猛地投进玻璃水槽里,将水槽底部砸开一个大洞,水直泻而下,实验室里一下转危为安。
在后来的表彰大会上,人们问她,在那千钧一发之际,怎么能够想到这样做呢?这位女实验员只是淡淡地一笑,说道:“当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了这篇课文,我只不过是重复地做一遍罢了。”
这个女实验员用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来避免了一场灾难。《司马光砸缸》我们都学过,砸缸救人,关键在于舍缸,破缸求命。牺牲缸一个,幸福归大家。
但多数人的思维都想得,想活,而不是先想到舍。殊不知,舍弃有时也是一种智慧。舍放前得放后,最终是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其实这个“缸”就可以看作我们的惯性思维,很多时候我们对很多机会视而不见,只因我们被我们思维束缚住了。这个时候惟有打破,才能放飞我们的思维,进入一个新天地。
还有个案例:
大家都知道,广告、广告,广而告之。平面广告得有内容、广播广告得有声音、电视广告都有画面。这是所有人的惯性思维。但是纽约一银行新开业,想迅速打开知名度,在电台做广告。一般做法是宣传一下,搞个大促销,或者请个名人推广。但他们没有采用其他银行开张宣传使用的方法。要想快速获得知名度,就得出位,明显的差异化才会赢得关注。
于是他们买断纽约各电台的黄金时段10秒钟,向人们提供沉默时间,他是这样宣传的“听众朋友,从现在开始播放由本市国际银行向您提供的沉默时间。”然后整个纽约所有电台都沉默,听众被这莫名其妙的10秒钟激起了兴趣,纷纷开始讨论。
各大媒体也争相报道,成了热门话题。
这家银行彻底打破了惯性思维,告诉了世人,谁说广播广告非得在那大费口舌。
这个沉默时间以自己的不说话唤起所有人说话。
总之,在变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年代,不仅要关注和追赶变化的步伐,更要鼓励使用创新的方法,使自己变得更快、更好、更异。
这个年代永远是创新的企业能走在前端、创新的个人更易于进入公众的视野获得更多的机会。
孙子兵法讲以正合、以奇胜。
奇招绝对不是常规的方法,肯定创新的方案,超出对手的想象和预测,打破了惯性思维进而才有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第四篇:求职信写作提示
求职信写作提示
注意性别称呼:不要一开始就用错涉及性别的称呼,应该最好避免使用针对不同性别的称呼,这样可能会冒犯那些不属于这一称呼的人。你可以尝试找出负责审阅你求职信的人,在信中直接称呼此人的姓名头衔。如果不知道负责人,那么写上“敬启者”,这是最中性的称呼方式。
字数要适当:虽然你希望自己的求职信不是只有一两句话那么简单,但也不要写成多页的长篇大论。结构清楚的三个段落概括出你对这个职位的兴趣以及你的资历,是求职信的理想模式。
学会“量身定做”:如果你已准备好一个标准版本的求职信,那么当你把它套用在不同职位的申请时要格外小心,注意不要出现错误。求职信中的常见错误包括错误的职位、公司名称、日期和招聘信息来源。花点时间,确认你每封求职信中的信息都正确无误。同时,不妨针对不同的职位要求量身定做自己的求职信。
按要求做事:雇主都想知道你是否能按照要求做好事情,这一评价从你的求职信开始。请按照要求,制作成某个特定的文件格式,发给相关招聘人员。同样地,若招聘说明中要求你写出薪资要求以供参考,那么写上你期待的薪资水平。在这一阶段如果忽略了某项明确列出的要求,那么你注定要被淘汰
第五篇:写作实习
实习报 告
实习名称 系
别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实习
****年**月**日
一、实习时间:
二、实习地点:
三、实习单位:
四、实习过程概述:
《翻译理论与实践》是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的必修课,它旨在通过英汉(汉英)翻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和常用方法,通过反复翻译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大致了解中国的翻译史,掌握英汉互译的一般理论、方法和技巧,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语法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异同,了解不同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方法。要求学生能比较准确、流畅地进行英汉(汉英)对译。基于这些原因,这次实习就显得特别重要。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实习,本次实习具体任务安排为:
1.结合翻译理论基础知识,周一周二集中训练英译汉各种翻译技巧,采用技巧讲解 →学生实践→集体讨论→范文讲解→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的形式进行。2.周三周四集中训练汉译英各种翻译技巧,方式步骤同英译汉。3.周五进行总结。
五、实习内容:
根据该门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主要检验学生掌握该课程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及具备的相应能力。
1.对翻译标准,基本翻译步骤,基本的翻译方法和评价译文的基本知识予 以掌握。
2.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识的训练
3.基本翻译技巧的掌握:增译,减译,转译等等 4.基本修辞手段的翻译训练:隐喻、提喻,双关等
5.难句和从句的翻译训练: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 6.一些特殊句式和惯用语的翻译训练
7.从语言篇章的角度训练翻译过程中语篇的连贯和衔接。
由于本次实习内容实用性很强,我们也采用了灵活的方式展开。我们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相互评析译文,采用讨论式,相互探究、提问,最后再由老师进行点评、总结,学生对失误的地方进行订正,关于这些问题,老师给予意见和建议。这样一种实习模式使我们很快掌握了这些知识。
六、实习收获和重要心得体会:
一个星期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在感慨时间飞逝的同时,我也为自己有所收获而感到开心不已。
以前总觉得自己对翻译有些束手无策,不知该从哪些地方着手,就算拿出许多译文来也弄不清楚为什么有些译文好,好在什么地方。但是,这次实习后,我对翻译有了很大的收获。例如,在这次实习中,老师总是会给我们读几篇译文,然后让我们分组讨论,探讨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怎样改进。通过这样的一系列讨论,我也知道了如何去完成好一份好的翻译著作。在这期间,老师在翻译上给了我们不少的意见和建议。我在这短短的一个星期的实习中,也进步了不少,成长了不少。通过大量英汉汉英训练,不仅提高了我的翻译水平,还丰富了我的文化知识。
记得第一天实习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紧张。因为我的翻译底子不是很好,所以翻译对我来说一向比较头疼。老师在上面讲了英译汉中的几大原则之后就让我们开始自己将一篇英文翻译为中文。因为有了老师的指点与教导,再加上是英译汉的练习,所以完成得还算比较顺利,尽管还是有许多难翻译的生僻词,但借助字典和电脑我都一一克服了。在相互评析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缺点和不足。如一些需要意译的地方我却采用了直译,从而使句子读起来特别别扭,虽然说能够表达清楚意思。例如:Their accent couldn`t fool a native speaker.我就直接翻译为了:他们的口音骗不了当地人。而好的翻译应该是将这句话再稍加变通,意译为:本地人一听他们的口音就知道他们是外地人。虽然说我的译文没有错,但听起来是带了些洋味的中文,不太地道。于是,我又向老师同学请教,在大家的帮助下,明白了直译与意译的取舍去留,也明白了直译不等于死译、硬译。
深感自己知识不足,于是,在随后几天的实习当中,我加紧训练,紧跟老师和同学的步伐。通过认真听老师讲解,积极动脑思考,坚持练习,我掌握了英汉互译当中的一些必要的翻译技巧与翻译原则,顺利完成了这次实习的任务。
正如老师说的一样,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翻译技巧与方法,我们就能够翻译出好的著作来。所以,熟练掌握翻译技巧和翻译原则以及大量的实战经验很必要。因而,需要我们加紧实践的还有很多。例如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地道英语的用法。这 些都是要靠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对于自身问题的解决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因此,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针对自己的问题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如果是因为词汇量的积累不够,那就要扩大词汇量,掌握更多的单词;如果是因为文化知识掌握的少,那就要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知识的学习,多读一些关于中西方文化的杂志和书籍;如果是因为语法掌握得不够好,那就要狠抓语法。而关于英语的用法不够地道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来实现,读得多了英语的语感就增强了,中式英语的现象也就少了,换言之,你的英语也就越来越地道了。当然,要想翻译出好的作品来,我们还要多看一些关于翻译的著作,如《国学的天空》《言语理解与表达》《散文佳作108篇》等,在与名家翻译的比较中不断前进。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我们的翻译一定会越来越好!
七、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尽管这次实习自己进步很大,但是,在一些方面仍存在问题。例如,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了解得不够多也不够透彻。如,白色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着纯洁与无辜,所以a white lie要翻译为“善意而无害的谎言”而不能翻译为“白色谎言”。类似的文化现象还有很多,自己还必须加强学习和练习。另外,词汇量的掌握仍然贫乏,这表现在中英文的词汇量都有些不足。主要表现在英译汉时有一些单词的意思掌握的不是很清楚,或者是根本就不认识,此外,当用汉语表达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文章读懂了意思却找不到合适的中文来表达。而在汉译英时,有些单词的使用范围自己没有注意到,有时就出现了在比较正式的文章中出现了一些非正式的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翻译的质量。实习虽然结束了,但学习的脚步不能停下,对于自身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我要制定一个计划,一个个地攻破,努力早日克服!
八、其他
通过一周的实习,让我对翻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明白了翻译不仅意味着将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要翻译出好的作品需要很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坚持不懈的坚持与努力。实习的日子远去了,有欢笑,有艰辛。但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鼓舞,我们要时刻牢记这短暂日子里的酸甜与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