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道路交通信息化情况调研
上海市道路交通信息化情况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上海市2003年以外环线(A20)沪宁立交-莘庄立交间的外环线路开展示范性工程,运用智能化方法,清除城市出入口交通信息盲区,协调市区内外交通信息发布,优化城市出入口交通。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联合本市交通管理部门开展“基于大范围、固定与移动方式相结合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研发及工程示范”和“上海市中心城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和发布系统工程”建设。工程将按照“掌握现状、找出规律、科学诱导、有效 指挥”的指导思想,以道路交通为主要对象,以采集、处理、应用为主线,实现多种采集技术组合、多种信息内容融合、多种发布载体并举和道路交通信息综合处理,基本建成覆盖全市主要道路网的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全面支撑本日常道路交通管理和世博会对道路交通信息服务的要求,基本完成道路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外环线全长98公里,其中外环线浦西段全长44公里,设置有36套闭路电视,59套交通信息检测设备,采集参数包括交通流量、车型、车速等信息。外环浦东段目前使用的交通信息采集方式为超声波检测器,使用无线GPRS网络和Internet网络,传送在现场采集到的交通信息数据,这种传感器目前在浦东使用了17套,其中外环上使用了11套。上海市高速公路交通监控中心监控系统包括数据查询分析平台、视频综合控制平台、作业处理平台。以沪宁高速公路为例,采用的信息采集设备包括:环形线圈、视频摄像机以及路边电话、行人电话和其他部门电话,还包括能见度仪和气象站等信息采集设备。其中整个沪宁高速公路共采用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15套,视频CCTV设备7套,能见度仪5套,气象
站1个。
二、信息采集:
使用车辆检测器对车辆数据(车流量、车流数据等)进行检测、合理设置摄像头进行图像掌控、统一部署能见度检测仪器检测能见度。各高速路之间、市政道路之间建立独立的网络体系,各自网络间数据传输到制定服务器中,相应服务器汇总数据信息后传输环线交通监控系统。
(一)检测器数据。外环线平均1KM设置一个车辆检测检测断面,对车速、车流量、车型和道路占有率等数据进行检测,出口匝道上在距离匝道口50M渠化段不知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每车道设置单环形线圈。入口匝道上距离匝道口30M~50M和130M渠化段分别设置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
(二)图像数据。平均每1.5KM设置一台摄像机,安装高度为15M~18M,以满足用较少数量的摄像机,满足全覆盖监视的要求,在大交通量路段、弯道和立交范围适当增加布设密度。
(三)能见度检测数据。对全市高速范围内能见度检测仪同意规划,各路段按次规划实施,组成完整的能见度检测网络,并通过网络对数据进行共享。
三、信息发布:
(一)对外发布。
1.路面信息发布。利用可变情报板对道路交通状况进行公布,可实时显示视频图像、道路拥堵程度及路段、天气状况等信息,对流出交通进行诱导和提示,市民可通过上海公路出行服务网站(http:///map.jsp?opFlag=dlcx)对上海市内所有高速、高架实时路况(视频及截图)进行收看,同时通过该网站,对道路气象情
况、道路维护提示。
2.公众出行网。
(二)内部使用。
四、涉及系统(概述)
(一)公路管理系统。包括公路网规划决策支持子系统、公路建设管理子系统、公路资产管理子系统、路政管理子系统等。
(二)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交通信息采集子系统、交通控制子系统、交通诱导子系统、应急救援管理子系统等。
(三)公路收费系统。包括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子系统、规费征收子系统等。
(四)交通信息系统。包括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公路网交通信息平台等。
截至2011年5月,上海已经形成了一张总通行里程达775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十二五”期间,这一数字还将被续写,建设目标是再建成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约200公里,使全市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总里程接近1200公里。
上海长江隧桥全段“千里眼”密布——每隔500米就有一台定焦的摄像头,实现视频全覆盖。自动监测程度之高,堪称目前上海高速公路智能化的“标杆”。这也即意味着,上海长江隧桥所辖范围内的任何道路交通突发状况,都可以被“千里眼”自动监测到。
第二篇: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验收文件要求和验收程序说明
上海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验收的主管部门是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具体工作由“验收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受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的委托,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信息化投资管理部主要承担“验收管理工作小组”的联络安排等专职事宜。
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信息化投资管理部
联 系 人:周大海、沈菲、周蕾
联系地址:上海市巨鹿路915号巨鹿大厦1403室
邮政编码:200040
联系电话:61123716、61123756、61123686
电子信箱:dhzhou@siecc.org、fshen@siecc.org、lzhou@siecc.org
一、项目完成验收工作流程
1、提出验收申请。
按项目进度计划,项目单位完成项目建设后,向验收管理工作小组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验收申请书(规定格式)。在提出验收申请的同时,提交验收文件目录和验收文件接受预审核。验收文件包括:
(1)专项资金项目验收证书(规定格式)
(2)项目财务决算报告,含“项目经费决算表”(规定格式)
(3)专项资金使用审计报告(第三方注册会计事务所出具)
(4)项目总结报告
全面地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概述,内容包括:项目背景;项目的目标和主要应用领域;项目是如何推行的以及项目进度安排和执行情况;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至项目验收时产业化推广情况和收益,预期在某一段时间内将达到的经济收益;或间接收益和社会效益;项目资金计划安排和最终结算情况;对照各项考核指标的项目最终完成情况;在项目推行期间,企业发生的变化情况;在项目验收后,项目或企业的下一阶段计划安排等。
(5)项目技术报告
对项目采用的技术和完成的技术成果进行准确的描述,包括第三方认可情况,如取得专利、申请著作权等。
(6)项目变更报告
如有变更情况需提交“项目变更报告”和相关说明材料,包括项目名称变化等情况。
(7)项目的第三方认可资料
包括用户意见和销售合同—3种以上、查新报告、软件登记、软件著作权登记、专利申请、技术鉴定等。如是安全、涉密产品需提交相关第三方技术测试报告。
(8)其它与项目有关的材料,如行业性应用政策文件等。
2、项目文件预审核。
验收管理工作小组对验收文件进行预审核,核实情况。如发现不符合规范性要求的情况,及时提出改进要求和具体落实措施,并接受
项目单位的问题咨询。
验收文件预审核通过后,方可协商安排现场验收会议。
3、现场评审验收会议。
在项目文件预审核通过的前提下,在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验收管理工作小组组织现场评审验收会议。
(1)验收会议时间。
由验收管理工作小组与项目单位商定,会议时间一般为半天。
(2)验收会议地点。
会议地点由项目单位安排,一般要求在项目实施地点,并提前5天通知验收管理工作小组。
(3)验收小组成员。
现场验收小组成员由上海市信息委专项资金项目主管领导、评审专家和验收管理工作小组组成。原则上由验收管理工作小组根据项目情况组织邀请5名评审专家,包括技术专家、行业应用领域专家和财务专家等,如果项目的专业情况特殊,项目单位可向验收管理工作小组适当推荐1、2名技术或行业应用领域专家。
4、正式提交项目验收文件。
在现场评审验收上,项目的各项考核指标评审通过,并由验收评审小组形成一致的评审书面意见后,项目单位须正式提交整套一式3份纸质验收文件,并加盖单位公章。在主管部门批复并形成书面材料后,其中1套验收文件交返项目单位。
5、项目完成后的工作指导。
市信息委将根据验收工作小组项目验收汇总情况,向项目验收单位提出指导或改进意见。
二、项目现场验收会议的评审资料准备
1、项目申报和批复文件,包括《计划任务书》和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同意立项通知文件。
2、项目验收文件
(1)验收证书和项目财务决算报告(附“资金使用审计报告”),要求评审会议时准备一式8份以上。
(2)项目总结报告和技术报告。如果正式验收文件的项目总结报告和技术报告内容比较长,可以缩略为简单版本。要求评审会议时准备一式8份以上。
3、第三方证明材料,包括用户意见、销售合同、产品测试报告,以及查新报告、软件登记、软件著作权登记、专利申请、技术鉴定等。
4、项目验收单位须准备好与项目有关的、执行期内发生的所有专项资金使用的支出凭证和产品销售合同,提供给验收小组核查。
5、提议项目单位事先准备项目总结报告和技术报告的PowerPoint演示稿,在进行项目汇报时以PowerPoint形式作项目报告。
第三篇: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1997年颁布
【法规标题】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颁布单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 【发文字号】
【颁布时间】1997-7-10 【失效时间】0:00:00
【全文】
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
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于一九九七年七月十日通过,现予公布,自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活动及其管理。
第三条 市公安局是本市道路交通管理的主管部门。市和区、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具体负责辖区内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市实行以减少交通违章、预防交通事故为目的的交通安全责任制。
各机关、部队、学校、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应当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加强对所属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和车辆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交通管理装备、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维修、更新经费和交通安全宣传经费应当纳入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当遵守交通法规。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应当忠于职守,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第七条 每年5月5日为本市无违章、无事故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日。
第二章 行人和乘车人
第八条 行人应当在下列道路上行走:
(一)步行街;
(二)人行道;
(三)人行过街天桥或者人行过街地道。
行人在无人行道或者人行道有障碍物无法行走时,可以在距道路边缘或者障碍物边缘一米宽度内行走。
行人横过车行道,应当走人行横道,并遵守交通信号;设有隔离设施的,行人不得跨越。
第九条 在车行道上推行摩托车或者非机动车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紧靠右侧边缘顺向推行,设有交通指示标志的,按照交通指示标志所示推行;
(二)横过车行道时,按照行人通行规则推行;
(三)不得并排推行。
第十条 行人禁止进入高速公路、高架道路以及其他不得进入的道路。行人不得擅自进入交通管制区域。第十一条 乘车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在车行道上候车;
(二)不得向车外抛撒杂物;
(三)不得在机动车行驶中干扰驾驶员的操作;
(四)在车行道上,不得从车辆左侧车门上、下车;
(五)机动车未停稳时不得上、下车。
第三章 车 辆
第十二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车辆进行检验。
车辆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检验合格、注册登记,并取得号牌、行驶证或者行车执照后方准上道路行驶。
第十三条 本市对车辆号牌的发放实行总量调控。
机动车号牌额度年发放量和发放办法由市计划委员会会同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本市严格控制核发人力三轮车号牌;停止核发燃油助动车市区号牌。
第十四条 符合申领车辆号牌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凭车辆的有效凭证,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领车辆号牌、行驶证或者行车执照。
第十五条 申领本市车辆号牌、行驶证或者行车执照的,国产车辆应当列入国家和本市公布的国产车辆产品目录的车辆,进口车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第十六条 本市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倡导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
第十七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车辆进行定期检验。
车辆未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上道路行驶。
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接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专项检验,未经专项检验或者专项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上道路行驶:
(一)变更车身装置、颜色或者车辆主要技术参数的;
(二)车况不符合国家有关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
(三)因重大、特大交通事故受损经修复的。
第十八条 需要改装机动车的,应当向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有关技术资料,经审核同意后方可改装。
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参与本市研制的新车种、新车型的安全技术论证和性能鉴定。
第十九条 准许利用机动车车身设置广告的,应当符合广告法规的规定,并应当按照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方式、位置设置。
第二十条 机动车需要过户、转籍、报废、更新、变更、停驶或者复驶的,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并到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 本市应当对车种构成、车辆性能、车用燃料采取优化措施。
机动车行驶年限、行驶里程、损坏程度或者能耗、排污符合报废标准的,予以强制报废。
报废的机动车由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单位统一回收和解体处理。第二十二条 禁止下列行为:
(一)非机动车加装动力装置;
(二)拼装车辆;
(三)擅自更换车辆发动机、车架或者底盘总成;
(四)擅自使用国家规定的特种车辆标志。
第四章 车辆驾驶人员
第二十三条 驾驶机动车的人员应当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以下简称驾驶证)。
驾驶有动力装置的残疾人专用车或者助动自行车的人员,应当持有上海市残疾人专用车操作证或者上海市助动自行车操作证(以下统称操作证)。第二十四条 申领机动车学习驾驶证的,应当符合上列条件:
(一)具有本市的居住证明;
(二)符合国家规定许可学习驾驶的年龄;
(三)驾驶适应性检测合格 符合前款规定,经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交通法规知识考核合格的,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机动车驾驶申请表等有关凭证之日起十五日内核发机动车学习驾驶证。
第二十五条 在道路上学习驾驶机动车的,应当在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道路和时间内进行。
第二十六条 申领机动车教练员证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从事驾驶工作五年以上;
(二)三年内未发生有责任重大交通事故或者负主要责任以上一般交通事故。符合前款规定,经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考试合格的,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考试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内核发与准驾车型相符的机动车教练员证。未取得机动车教练员证的,不得从事机动车教练工作。
第二十七条 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经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考试。考试合格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考试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内核发驾驶证。
第二十八条 按照国家规定需要实习的机动车驾驶人员,在驾驶实习期内,驾驶的车辆应当悬挂实习车示意牌。
第二十九条 申领操作证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本市常住户籍;
(二)年满十六周岁。
符合前款规定,经区、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考试合格的,区、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考试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内核发操作证。
非下肢残疾人员不得申领残疾人专用车操作证;肢体残缺影响驾驶的人员不利申领助动自行车操作证。
第三十条 本市实行机动车驾驶人员交通违章记分制度。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违反交通法规的机动车驾驶人员应当依法予以处罚,并按照违章情节轻重每次记一至二分。
机动车驾驶人员一年内交通违章累计记分满十分的,应当接受交通安全专题教育;满二十分的,注销其驾驶证。
第三十一条 驾驶人员应当增强交通法制观念,接受以交通法规、安全驾驶技能和驾驶职业道德为内容的交通安全教育。
各级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应当健全规章制度,落实教育计划,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十二条 机动车驾驶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重新接受驾驶适应性检测:
(一)发生有责任重大交通事故或者负主要责任以上一般交通事故的;
(二)需从事公共客运的。
机动车驾驶人员有下列情列之一的,应当定期接受驾驶适应性检测:
(一)从事危险品运输的;
(二)年满六十周岁需要继续从事机动车驾驶的。
机动车驾驶人员适应性检测部分评定不合格的,不得从事公共客运、危险品运输的机动车驾驶;综合评定不合格的,不得从事机动车驾驶。
第三十三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驾驶人员的驾驶证进行审验。
驾驶人员的驾驶证未在规定期限内接受审验或者审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驾驶机动车。
第三十四条 禁止下列行为:
(一)伪造、冒领或者买卖机动车通行凭证;
(二)伪造、涂改操作证或者使用伪造、涂改的操作证或者冒用他人操作证;
(三)驾驶证、操作证被依法吊扣、注销后继续驾驶车辆;
(四)驾驶证、操作证被暂扣后,超出暂扣凭证有效期限继续驾驶车辆;
(五)驾驶人员在驾驶车辆时使用移动电话;
(六)非下肢残疾人驾驶残疾人专用车;
(七)残疾人专用车乘坐非护理人员。
第五章 车辆通行
第三十五条 车辆应当各行其道。遇有障碍物必须借道通行时,应当让在其本道内行驶的车辆优先通行。
第三十六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必要、合理和有利交通畅通的的原则可以采取均衡交通流量、分隔车辆通行时间、划定限制通行区域和核发机动车通行凭证等交通管理措施。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和临时停车需要,按照有关法规规定设置或者调整车辆临时停放点。车辆临时停放点的设置应当严格控制,不得阻塞交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采取封闭主干道路、组织区域性单向交通网络、步行街等重大交通管理措施时,应当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并于实施十日前公告。但特殊、紧急情况除外。
第三十七条 禁止下列车辆在道路上行驶:
(一)畜力车、独轮车、黄包车;
(二)履带式机动车;
(三)后三轮摩托车;
(四)拖带全挂车的机动车;
(五)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车辆。
郊县号牌的燃油助动自行车禁止在市中心区域内行驶。
拖拉机不得在市中心区域内和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禁止通行的时间、路段内行驶。
第三十八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必须按照公交先行、方便市民和有序安全的原则核定行驶路线及站点,并应当自收到行驶路线及站点申请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答复。
公共汽车、电车、专线车、长途客运班车、通勤车应当按照核定的路线、站点行驶或者停靠。
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车辆应当按照核定的路线、时间行驶。
第三十九条 机动车行驶中遇到前方路段交通受阻时,应当依次行驶;需要停车等候通行时,不得将车辆停在人行横道、道路禁止停车线内。
第四十条 在设有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设施的道路上,禁止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
在划有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道线的道路上,禁止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但遇非机动车道上有机动车临时停车、障碍物或者路面损坏等必须借道行驶的除外。在划有分道线、停止线的交叉路口,禁止非机动车越线停车。禁止车辆在人行道上行驶或者任意停放。
第四十一条 高架道路为机动车专用道路并禁止下列车辆通行:
(一)非机动车;
(二)轻便摩托车、二轮摩托车;
(三)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
(四)拖拉机;
(五)悬挂试车号牌、教练车号牌的车辆;
(六)拖挂施工机具的车辆;
(七)铰接式客车、带挂车的汽车和载重量在八吨以上的货运车辆;
(八)设计最高时速低于六十公里的机动车辆;
(九)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机动车辆。
第四十二条 高架道路车道分快速车道和慢速车道。在道路畅通状况下,车辆应当按车道所示速度标记行驶。
第四十三条 高架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不得任意变换车道。
高架道路上行驶的车辆需要变换车道的,不得一次连续变换两条车道,不得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
第四十四条 在高架道路上行驶有车辆应当保持车况完好,不得发生因缺电、缺水、缺油造成的抛锚,不得任意停车。因故障不能继续行驶的,应当将车辆移至路面右侧,按照规定设置警告标志并及时报告。
第六章 道路和停车
第四十五条 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和建设应当适应道路交通的发展需求,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市政工程、城市规划、公安交通等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
道路的详细规划应当征求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意见不一致时,应当报市人民政府决定。
第四十六条 道路建设单位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应当考虑道路交通和管理的需要,其中交通组织方案和交通安全设施、路口渠化的设计等,应当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核同意。道路建设竣工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参加验收。
第四十七条 设置模跨道路的管道、横幅等物体的,物体下沿距地面不得小于五百二十厘米;在沿街建筑物上向人行道延伸物体的,物体下沿距地面不得小于二百五十厘米,物体边缘距车行道不得小于二十厘米。
第四十八条 禁止下列占用道路危害交通安全或者扰乱交通秩序的行为:
(一)倾倒建筑垃圾、工程渣土;
(二)设点擦洗或者维修机动车辆;
(三)擅自设置含有交通指示内容标志、标牌。
第四十九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道路交通管理的需要和方便识别的要求,依法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对损坏、残缺的,应当及时修复、更换。
第五十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火车站、码头、航空港等交通集散地和地铁、轻轨等客流量大的站点以及新建的公共建筑、住宅楼,建设单位必须按照规定配建或者增建停车场(库)。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住宅楼,也应当按照规定配建或者增建停车场(库),建设单位确有困难不
能按照规定配足停车车位的,应当经有关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并缴纳停车场(库)建设差额费。
停车场(库)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第五十一条 停车场(库)的交通设计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停车场(库)设置标准,其停车车位数、出入口位置、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应当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核同意。
停车场(库)建设竣工后,停车车位数、出入口位置、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建设单位应当向原审核同意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验收;经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社会停车场(库)和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库)应当向社会车辆开放。
第五十二条 改变停车场(库)使用性质的,应当经市规划、建设等管理部门批准和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并按占用的车位数补建或者缴纳占用车位数的建设差额费的百分之一百三十。
停车场(库)建设差额费由市建设管理部门收取,专项用于社会停车场(库)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第五十三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有权对下列情形之一的机动车实施强制牵引:
(一)违章停放的;
(二)发生交通事故不能行驶的;
(三)发生邦联不能行驶,影响道路畅通的。
第七章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第五十四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实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和实施交通安全责任目标考核和奖惩办法;
(二)指导、监督各单位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
(三)组织交通安全竞赛、评比活动;
(四)开展其他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第五十五条 单位应当明确专人负责交通安全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制定本单位的交通安全制度,落实交通安全责任目标和防范措施;
(二)组织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三)组织开展车辆安全检查,保障车辆安全性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第五十六条 单位应当开展职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中、小学校应当以交通安全知识为内容,开展交通安全专题教育活动。
第五十七条 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化、教育等部门和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团体应当采取各种形式,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工作。
第八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五十八条 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并立即报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迅速处置,及时恢复交通。
交通事故处理应当贯彻以责论处、按责赔偿的原则。
第五十九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确定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前,应当对车辆、物品、设施等财产损失组织评估。物损评估可以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委托的专业部门或者专业人员进行。
对物损评估有异议的,可以向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重新评估。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重新评估意见。
第六十条 交通事故导致受损的车辆、物品、设施,由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协商决定修理单位。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受损车辆、物品、设施的修理单位。
第六十一条 无本市常住户籍或者无合法有效身份证明的交通肇事嫌疑人,必须提供有效担保;必要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暂扣肇事车辆及其他有关物品直至结案。
第六十二条 因道路、道路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箱盖或者道路附属施设缺损、养护维修单位未及时采取安全措施,或者检修后检查井、箱盖未及时恢复原状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养护维修或者检修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交通事故责任。
第六十三条 本市设立交通事故伤亡援助金,用于因交通事故遭受伤害后无力支付医疗费用或者生活困难需要援助的人员。交通事故伤亡援助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人、非机动车或者机动车驾驶人员,应当责令改正、依法处罚并予以教育,对情节轻微又愿意接受协助维护交通秩序教育措施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罚。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十一条第(一)、(五)项,第十七条第二款、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三条第二款或者第四十条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罚;
(二)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二)、(三)、(四)项、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第二十八条或者第三十四条第(五)项规定的,处警告或者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的,对不能提供车辆来源合法凭证的车辆,可以暂扣或者予以没收,对未取得号牌、行车执照的助动自行车,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三款、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三十四条第(七)项、第三十七条或者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对驾驶人员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对拥有机动车的单位或者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吊
扣机动车驾驶证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其中对违反第二十条规定的,可以并处暂扣车辆至暂扣原因消失,违反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并处没收非法财物;
(五)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对拥有机动车的单位或个人按每辆车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第四十七条或者第四十八条规定的,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其中违反第四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可以并处吊扣驾驶证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七)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的,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证件,可以并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违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罚款;
(八)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三)、(四)、(六)项、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或者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对车辆驾驶人员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吊扣驾驶证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其中违反第三十四条第(二)项规定的,并处 没收非法证件;
(九)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车辆驾驶人员,在规定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未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理或者交通安全专题教育的,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书面通知或者公告后一个月内仍不接受处理或者教育的,注销其驾驶证或者操作证。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应当给予处行处罚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处罚原则、处罚程序和本条例的规定,实施处罚。
当事人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按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六十七条 交通警察不得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违反规定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八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 则
第七十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为:
(一)道路,是指有路名牌的街道、公路、高速公路、高架道路、隧道、车行立交桥、与道路相连接的桥梁以及过街天桥、过街地道、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库)等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
(二)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三)通勤车,是指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准的专供职工上、下班使用的机动车辆;
(四)停放,是指车辆停车后驾驶员离开车辆的行为;
(五)公共建筑,是指旅馆、饭店、办公楼、商业场所、体育场馆、影剧院、展览馆、图书馆、医院、游览场所等对社会开放的建筑。
第七十一条 本条例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市公安局负责解释。第七十二条 本条例自1997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关于做好
2012年上海市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项目申报
工作的通知
沪经信企(2011)742号
各区县经委(商务委)、财政局,各有关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根据财政部《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10‟103号)、《上海市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管理操作办法》(沪财企„2010‟67号),经研究,现将2012年上海市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以下简称特色产业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点
(一)技术创新项目
重点支持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化九大领域(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中小企业以及初创期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
(二)节能减排项目
重点支持本市中小企业生产或应用节能减排产品的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综合治理利用项目的建设、改扩建和技术改造。
(三)专业化协作项目 重点支持本市为装备制造、汽车、船舶、钢铁、石化等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改扩建项目。
(四)产业升级和延伸项目
重点支持本市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及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在自主品牌建设中为开发品种、提升产品质量等进行的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传统特色产业、列入原产地保护的产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的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
(五)改善中小企业服务环境的项目
重点支持各类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研究开发、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工程技术管理、商务信息交流等公共服务的建设项目。
二、申报条件
申请特色产业资金的单位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位于区县及以上政府认定的园区、产业集群或产业聚集区内;
(二)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三)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四)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五)会计信息准确完整,纳税信用和银行信用良好;
(六)申报项目须在建设期内,建设周期不超过2年;
(七)申报项目的资金、规划、土地、环保等方面手续已经落实,并按照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规定,经投资主管部门立项或备案;
(八)申报项目未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中央或市级财政资金支持。
(九)获得中央或市级财政资金支持的其他项目均已竣工验收。
三、资金支持方式和额度
特色产业资金的支持方式和额度按照《上海市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管理操作办法》第七条和第八条的规定执行。
四、项目申报
(一)申请特色产业资金的单位应按照附件1所列,提交书面申报材料一式三份,其中项目申请表、生产经营(业务开展)情况表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同时报送电子材料。有关表格可登陆上海中小企业网站(www.xiexiebang.com)进行在线填报,并提交电子材料。
2.书面申报:申报单位完成网上填报后,需在线打印项目申请表,连同其他相关纸质材料一并提交。区属单位向纳税地的区县经委(商务委)上报纸质材料,由区县经委(商务委)将纸质材料报送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市属单位可直接将纸质材料报送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3.纸质材料须签章齐全并与网上提交的电子材料内容一致。
(二)区属单位申报的项目,由区县经委(商务委)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对项目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提出审核意见,明确支持理由。
(三)项目单位申报截止时间为2011年10月24日17:00,区县审核截止时间为2011年10月26日21:00。过期不予受理。
(四)项目申请材料不予退回。
(五)区县经委(商务委)应保存区属单位上报的项目申请材料以备查。
五、联系方式
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 联 系 人:徐明江
电 话:64036622-7121 地 址:大木桥路108号712室
市经济信息化委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与服务平台 技术支持:周峰皓 电 话:61123260
附件:1.项目申报单位申请材料要求
2.各区县经委(商务委)项目受理联系方式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沪经信企(2011)159号
各区(县)经委(商务委)、各有关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0‟11号),做好2011年第一批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工作,根据《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沪经信法„2010‟737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点
(一)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1.服务业务项目。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开展信息查询、技术创新、管理咨询、融资服务4类业务的项目。
2.区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支持区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开展中小企业服务而进行的软硬件投资建设项目。
(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
1.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支持面向中小企业开展信息查询、技术创新、管理咨询、融资服务4类公共服务的平台建设项目。
2.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支持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小企业创业发展所需场地及相应的公用工程、必要的公共服务设备等的改造项目。
(三)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项目 支持本市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的项目。
(四)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项目
支持本市中小企业以境内外上市为目的进行改制重组的项目。
二、申报条件
申报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必须分别符合《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规定。
(一)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申报条件
1.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大专及以上学历和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服务人员的比例不低于50%。
2.服务业务项目。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应依法设立1年以上,年服务中小企业数量不少于30家。服务内容为:
信息查询服务:加强网络功能开发,畅通信息渠道,为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政策、技术、产品、标准、人才、市场等各类信息服务。
技术创新服务:开展工业设计、技术咨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技术应用等服务,帮助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增强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推动产学研联合,促进技术成果转化、适用技术推广和创新资源共享。
管理咨询服务:提供发展战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咨询诊断,帮助企业学习、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决策和经营管理能力,指导企业加强现场管理,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融资服务:组织开展融资知识培训,帮助中小企业了解掌握各种新型融资渠道、融资工具和融资产品;收集企业融资需求信息,组织开展信用评级、企业与各类投融资机构的对接交流等活动,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缓解企业融资困难。
3.区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项目内容为区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进行的办公和服务设备购臵、网站建设、服务场地及相关设施改造等。
(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申报条件 1.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服务平台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拥有独立的工作场所及与所提供服务相适应的条件和设施,大专及以上学历和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服务人员的比例不低于50%,具有较强的专业服务和组织社会资源的能力,管理制度健全,经营行为规范;项目完成后年服务中小企业数量50家左右。
2.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为基地内小企业提供优质综合服务的能力和组织社会资源服务小企业的能力;项目对现有厂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改造,不新征土地,总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公共服务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10%;项目完成后小企业保有量不低于30家,产业集聚度在60%以上。
3.项目总投资不超过2000万元,主要用于必要的服务设施和场地改造、设备仪器购臵等。
4.按照国家和上海市有关规定须经投资主管部门立项或备案的申报项目,项目单位应在提交材料之前完成立项或备案工作。
5.项目须在建设期内,建设周期不超过2年。
(三)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项目申报条件
1.已成功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2.在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实现融资的过程中生产经营正常,未出现利息和本金逾期偿还的情况,未发生违法违规事件。
(四)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项目申报条件
1.此次申报截止日前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由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取得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或完成海(境)外上市所需的重组构架。
2.2010年11月15日后在上海证监局辅导备案;或申请上市文件已报送海(境)外上市审核监管机构并被受理。
3.已在所属区县经委(商务委)备案,并纳入改制上市培育企业资源库。
三、资金支持方式和额度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支持方式和额度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四、项目申报要求
(一)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项目、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项目申报要求
1.项目申报采用网上申报和书面申报并行的方式。
(1)网上申报:申报单位需登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与服务平台(http://zxzj.sheitc.gov.cn)进行在线填报,并提交电子材料。
(2)书面申报:申报单位完成网上填报后,需在线打印项目申请表,连同其他相关纸质材料一并提交。区属单位向纳税地的区县经委(商务委)上报纸质材料,由区县经委(商务委)将纸质材料报送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中小企业办);市属单位可直接将纸质材料报送市中小企业办。
(3)纸质材料须签章齐全并与网上提交的电子材料内容一致。
2.区属单位申报的项目,由区县经委(商务委)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对项目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提出审核意见,明确支持理由。
3.项目单位申报截止时间为2011年5月6日17:00,区县审核截止时间为2011年5月13日21:00。过期不予受理。
4.项目申请材料不予退回。
5.区县经委(商务委)应保存区属单位上报的项目申请材料以备查。
(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申报要求 1.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申报为预申报。
2.项目预申报采用网上申报的方式。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需登陆上海中小企业网站(www.xiexiebang.com)通过“上海市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管理系统”中的“项目储备”在线填报全年中小企业服务计划,区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可以同时填报软硬件投资建设计划。
3.项目单位预申报截止时间为2011年5月6日17:00,区县审核截止时间为2011年5月13日21:00,过期不予受理。
4、市中小企业办将选择一批预申报项目进行备案,待年底正式申报后,对全年中小企业服务计划执行良好的备案单位予以重点支持。
五、联系方式
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 联 系 人:徐明江 电 话:64036622-7121 地 址:大木桥路108号712室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与服务平台 技术支持:周峰皓 电 话:61123260
上海中小企业网站 技术支持:周剑春 电 话:54521128
附件:1.项目申报单位申请材料要求(点击打开)
2.各区县经委(商务委)项目受理联系方式(点击打开)3.申报流程图(点击打开)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一一年四月十一日
第五篇:上海市杨浦区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杨浦区信息化委员会
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三季度工作要点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深入学习市第九次党代会、区第八次党代会和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结合《区委常委会2007年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修订《2007年上海市杨浦区信息化工作要点》,报区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后由区政府下发。完成区政府与上海电信公司全面合作的签约,与东区电信局联手,委托市邮电设计院编制以五角场地区为重点的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协调区规划、建设交通等部门与电信公司工作关系,推进实施2007年在本区的投资计划。
推进政务网建设,完成大桥街道中心节点机房搬迁和五角场街道中心节点机房改造工作;增加宽带出口到70兆,提高政务网络运行效率。完成区公务网、政务网与市政务外网联接和并网工作。完成区社会防控体系一期、二期工程的验收工作,启动区社会防控体系三期工程、五角场市级副中心和城市管理网格化共140个监控点的防控体系建设,已完成规划设计、设备采购等前期工作。根据特奥会场馆建设要求,协调实施江湾体育场通信、监控、广播、电视等弱电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区防汛网建设,完成本区河道监控及相关系统开发建设工作。与区卫生局商洽具体推进区卫生网建设工作。为区纪委、区安监局等部门提供公务网非涉密域接入服务。
推广区办公大OA系统与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与有关公司签定区办公大OA系统二期开发合同,现正在进行项目开发,5月区办公大OA系统在全区各部门试运行。启动政府门户网站改版工作。会同 1 区府办到兄弟区考察网上办事项目,在五角场镇启动电子政务一体化建设试点,将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事项目与区数据平台有机结合,为社区事务信息化处理提供技术支撑。继续完善区实有人口库建设,做好经济地理数据库建设准备。为国资委动迁项目配套房源管理系统、财政局财政预算管理平台、五角场镇招商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应用项目提供技术咨询,协助五角场街道开发建设街面综合执法管理系统。继续配合有关部门搞好“书记—百姓网上通”、“区长在线”、“人民群众网上评议政府工作绩效”等互动性信息化应用项目。
做好本区居住证管理工作,深化来沪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开发。开展来沪人员居住证登记及续签业务中使用POS机工作。与区教育局合作推进市政府实事项目“家校互动平台”的推广,开展了培训与宣传等基础工作。继续做好社保卡、学籍卡发放工作。与市远程教育集团合作,推广延吉街道试点经验,落实卫星网在本区殷行、四平、五角场街道和五角场镇社区信息苑落地事项。做好本区6个社区信息苑和1个分苑的业务指导。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 “百万家庭网上行”市民信息化培训和本区干部在线学习活动。
开展2007年区信息化发展资金评审,确定11个项目,167万余元资助金额报区政府审批实施;完成2005年信息化发展资金支持项目的验收工作。会同区财政局开展信息化项目协同理财,共审核109家单位申请的财政资金4500万元,核减预算资金1千多万元。编制完成2006年区政府信息公开年报,制定2007年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计划,实施区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受理系统与市信息公开系统联网接口开发,开展本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整改工作调研。
调整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制订《2007年杨 2 浦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继续深化政府采购、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认定、物业管理等领域使用信用报告制度,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使用信用报告的制度安排。贯彻落实上海市《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并提出我区的实施方案。启动五角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征信平台建设。制订《杨浦区“政府诚信”创建活动方案》,报市诚信办备案。
加强协调与推进复旦软件园工程建设,着力解决资金瓶颈问题。继续做好复旦软件园联合基地软件测试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管理工作。做好本区信息产业专项统计和48家软件企业年审初审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和三季度工作要点
1、区政务网络。贯彻落实区公务网、政务网管理制度,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完成本区政务外网数字认证平台、数据交换和数据备份中心建设任务。开展区政务网络安全测试工作。为区委党校、区图书馆等单位网络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为区城投公司等单位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三季度启动本区政务外网数字认证平台、数据交换和数据备份中心建设,完成区政务网络安全测试。
2、社会防控体系。全面完成区社会防控体系建设三期工程44个监控点、五角场市级副中心30个监控点、城市网格化管理66个监控点以及特奥会场馆61个监控点,总计201个监控点的建设任务。
三季度全面完成。
3、社会信息化。继续与东区电信局联系沟通,推进在本区的投资计划,协调区政府相关部门配合的有关工作。启动区卫生网建设任 3 务,实现本区卫生管理部门、各级医疗机构联网;开展市民电子健康档案试点建设。
三季度完成以五角场地区为重点的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编制工作,协调推进电信公司投资计划落地实施。根据区卫生网建设规划,启动建设任务。
4、电子政务。深入推进区政府办公大OA系统、信息交换平台和区政府视频会议系统在全区各部门的使用,开展相关培训。推广网上身份认证系统的使用,统一权限和用户管理,实现单点登陆。根据市政府有关政府网站建设要求,改进杨浦政府门户网站功能,重点推进网上办事、政府信息公开和与人民群众互动交流栏目的建设。协助区财政局等部门开展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继续配合有关部门搞好“书记—百姓网上通”、“区长在线”、“人民群众网上评议政府工作绩效”等互动性信息化应用项目。
三季度基本实现区政府办公大OA系统和信息交换平台的全覆盖使用。完成网上身份认证系统建设,做好身份登记和U棒发放工作。梳理政府部门的审批和办事事项,将有可能在网上办理的事项,有步骤地实现网上办理。启动财政性资金预算管理平台建设。
5、基础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区实有人口数据库;结合基本单位动态名录库的建设,建设区级法人数据库;开展区经济地理数据库建设。
三季度实现市社保卡数据入库,基本完成区实有人口数据库建设工作。开展区级法人数据库和区经济地理数据库建设。
6、社区信息化。完成五角场镇电子政务一体化建设,完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一口受理软件。推动社区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五 4 角场街道试点街面综合执法管理系统。
三季度基本完成五角场镇电子政务一体化建设任务。
7、市民服务体系。做好社保卡、居住证管理相关工作。促进来沪人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化来沪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开发。在各街道全面开展来沪人员居住证登记及续签业务中使用POS机工作。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与区教育局等部门合作,推广市政府实事项目“家校互动平台”,力争完成目标。
三季度配合市人口办组织召开来沪人员居住证登记及续签业务中使用POS机工作现场会。扎实推进市“家校互动平台”。
8、信息化培训。继续做好新一轮“百万家庭网上行”市民信息化培训和本区干部在线学习活动。开展区各部门、街道、镇专兼职信息管理人员和联络员信息知识培训。
三季度开展一次信息化培训。
9、社会诚信体系。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开展杨浦区“加强政府诚信,推动政府自身建设”系列创建活动。按照本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十项制度安排,继续积极推动制度安排的落实工作。贯彻落实《2007年上海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和上海市《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在五角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展企业征信平台建设。
三季度开展五角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展企业征信平台建设,继续推进本区诚信体系建设十项制度安排的落实。
10、信息产业。继续加强协调与推进复旦软件园工程建设,力争尽快开工建设。继续做好复旦软件园联合基地软件测试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管理工作。开展区软件业统计工作,规范信息化统计指标,提 5 高统计质量,加强信息产业管理,掌握信息产业发展动态。
三季度解决好复旦软件园工程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做好基地动拆迁等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
上海市杨浦区信息化委员会
二○○七年六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