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永道)八下第五、六单元
实验初中初三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主备人:朱永道校对人:审核人:陈太运
八下第五、六单元
知识点梳理
1、字词
易读错写错的字词:(举例)
颟jǐng悟驾驭ù硕.mān顸.hān渊薮.sǒu憬...y..shuî果滞.zhì涩.sâ贻.yí误侥.jiǎo幸斑斓.lán枯萎.wěi分歧..qí磅.páng礴.bï赋.fù予香醇..chún屹.yì立黝 yǒu黑铸..zhù就柯.kē湖畔.pàn殷.yīn勤花蕾.lěi纤.xiān细哨.shào兵青冢.zhǒng积攒.zǎn悼.dào念钦.qīn佩抑郁.yù妥.tuǒ协跻.jī身醒豁.huî坦率 .shuài 强悍.hàn舔舐.shì岚.lán真挚.zhì罕.hǎn见情愫.su惆怅..chouchang2、成语
卷帙浩繁 失之交臂力挽狂澜黯然失色 公正不阿 洗耳恭听 下车伊始炉火纯青........
离经叛道血气方刚无懈可击趁热打铁哄堂大笑 交头接耳 矢志不移 打抱不平..........
3、古诗文背默(加点字为学生易写错的字,应重点强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专题:叶》要点:
1、了解叶的基本知识,如叶的结构和叶的非凡本领。
2、认识叶和人类的关系,通过学习与叶有关的诗歌和散文,把握文学家写叶的艺术方法,体会叶的象征意义。
3、识记与叶有关的课内外诗文名句。
方法指导
1、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学习辩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法。《错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刘心武以对错过独特的体验告诉我们:对“错过”一要习惯,二要品味,要让“错过”的经历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学习作者正反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散步》以巧妙的构思,精巧的结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渐次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作者以小见大,从平凡中挖掘深意,记叙为主、适当穿插议论揭示中心的写作方法。
2、品味作品含蓄隽永、富有哲理的句子。
《错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鲜明、生动、含蓄。如12、13段整散结合的句式,富 1
含哲理。《散步》的最后一节,形象生动地抒发了“我”和妻子对生活的使命感。
3、学习运用加批注、写心得、谈感受、做摘录等读书方法,自由进行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随堂练习
一、根据拼音用正楷字写出相应的汉字。(2008年宿迁市中考)
líng()听鞠躬尽cuì()oū()歌一丝不gǒu()
二、加横线字注音。跳槽()贻误()渊薮()情愫()反诘()侥幸()驾驭()咀嚼()惆怅()憬悟()分歧()矢志()磅礴()铸就()香醇()粗糙()黝黑()悼念()钦佩()强悍()跻身()卷帙()堕落()同僚()诺言()
三、填写适当词语,把成语补充完整。
失之交()力挽狂()洗耳()听叹为()止
炉火()青开怀()饮离经()道无()可击
四、根据原文默写。
(1)横眉冷对千夫指,(2),到乡翻似烂柯人。
(3),病树前头万木春。(4),东风无力百花残。
(5)春蚕到死丝方尽。(6)蓬山此去无多路。
(7)默写《夜雨寄北》和《论诗》
五、理解性默写题:
1、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使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乡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2、《无题》中渲染别离伤感气氛的句子是相
3、《论诗》中说明文学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风骚的句子是
4、《夜雨寄北》中想象他日相逢共话巴山夜雨情景的句子是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系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句子是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点明题意的句子是
7、《无题》中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的句子是8.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然而至的脚步。同样,战争、瘟疫也一样不能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谓
(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9、写出两个带“叶”的成语:
写出两个完整的带“叶”的诗句:
六、诗歌赏析(上海市2009年)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以下不属于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2分)...
A.常年客居他乡B.浊酒难以解忧
C.国家动荡不安D.自身困苦多病
2.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透出诗人的心境。(2分)
七、《送东阳马生序》
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是宋濂,明朝散文家。“马生”,字君则,“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本文是作者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这是赠序,有别于介绍评价的序。
2、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等。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3、这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写作者“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时,以“德隆望尊”的先生“未尝稍降辞色”的严厉态度和作者“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的恭敬态度做对比,通过对比既突出作者嗜学、勤学的品格,也写出他求学之艰;又如,写“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的华丽衣饰与作者“缊袍敝衣”的寒酸做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家境贫寒,学习条件艰苦,同时也强调了环境的优劣不是决定人品、学识的因素,给人以启迪,更强化了对马生的勉励之情。
4、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呢?
共四个方面。一是家贫读书之难;二是援疑质理之难;三是从师求学之难;四是敝衣粗食求学这难。
5、通过本文的阅读,你如何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有影响,但不是绝对的。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6、学习了本文后,你在学习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在学习上要不畏艰难险阻,才能获得成功。
7、请写出关于苦读、勤学的名言诗句及事例。
名言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业精于勤荒于嬉。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闻鸡起舞(东晋、祖逖)悬梁刺股(孙敬、苏秦)囊萤映雪、凿壁偷光
随堂练习:
一、解释加点词语。
余幼时即嗜学()无从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门人弟子填其室()..
援疑质理()或遇其叱咄()..
礼愈至()俟其欣悦()..
卒获有所闻()媵人持汤沃灌()..
以衾拥覆()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同舍生皆被绮绣()..
腰白玉之环()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假诸人而后见也()流辈甚称其贤()...
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
辞甚畅达()言和而色夷()..
二、翻译句子。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4、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7、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三、回答问题。
1、作者写自己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2、在文中找出余刻苦勤奋、执着向学、乐以忘忧的事例。对此学习态度你有什么看法?
第二篇:八下社会第五单元复习提纲(精选)
【八下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复习提纲】(重点记忆兰色字体和表格里边的内容)(图片参考教材)
《5.1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明清帝国的兴替》
(一)明朝(1368-1644)概况:
1、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2、都城:应天(今江苏南京)
3、明朝的统治政策:(1)明初的统治政策: ①政治方面:废除丞相、设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北京。(作用: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②经济方面: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作用: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③对外关系方面:郑和下西洋(作用: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的先进地位。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明中后期的统治政策:进一步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作用: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4、明末农民起义:
(1)爆发原因:①根本原因:明朝日趋衰败,官府多次增加赋税和各种杂税,土地兼并恶性发展。②自然因素:1627年,陕西北部连续发生旱灾。(2)爆发时间:1627年;
(3)领导人: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
(4)结果: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二)清朝(1636-1912): 1、17世纪初(1616年),女真人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2、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改族名(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3、1644年,明军将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起义军。
(三)明清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明修长城,清修庙”,体现了明朝的“防御的民族政策”(修筑长城,防范蒙古骑兵南下),清朝“怀柔的民族政策”(在避暑山庄利用联姻、宴饮、围猎等手段与少数民族联络感情。)
注:“四书”是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
第二课第二课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基础重点记忆单)
(一)进步思潮
1、进步思潮兴起的背景: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统治阶级极端腐败。(2)经济: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3)文化思想:文化专制;西学东渐。
2、代表人物: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
3、主要思想:(1)追求个性解放
(2)主张平等民主(3)批判专制皇权
(4)反对以农为本,主张工商皆本。
(二)世俗文化
(1)明清时期社会风气的变化 ①商业和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②拜金逐利成为社会风尚,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③社会上普遍追求奢侈享乐。
(2)晴清时期,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定型(3)文学艺术(小说、戏曲)①中国“四大名著”
②京剧是以徽调、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新剧种。
③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第三篇:八下第五单元《热爱集体 融入社会》
第五单元《热爱集体 融入社会》复习导学提要
【复习目标】
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以集体的利益为重,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
2.认识从众心理对社会和个人的不同影响,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3.关注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复习重难点】
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P42、集体团结的重要性。P6-83、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P94、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需要我们怎么办? P11-125、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原因有哪些?P146、中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P167、中学生怎样参与社会生活?P17-198、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P20-239、青少年怎样为社会作贡献?P24-2
5(二)点拨重点、强化记忆 【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看看我掌握的基础知识牢不牢)
1.无论是汶川、玉树地震,还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在最需要的时候,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善心帮助他人,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的行为说明了()
A.要集体利益,不要个人利益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C.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我们的责任
D.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2.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这说明()
①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②集体是每个人生活的惟一条件③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④个人与集体不可分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有人把班集体比喻为一个大火炉,班里的同学则像一块块煤炭。大家都想大火炉温暖,就必须把自己点燃放进去。煤炭越多烧得越旺,班集体就越温暖。这段话说明()
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②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③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④个人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没有集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个人的智慧就难以发挥作用。下列选项中表明这个道理的有()
A.“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
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C.“—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D.“有志者事竟成”
二、请你分析(温馨提示:第一步,仔细阅读,弄清题意。第二步,联系教材,确定知识范围。第三步,找准切入点,组织答案。)
1、在卡通片《海底总动员》中有这样一段场景:小丑鱼玛林和儿子尼莫一直在澳大利亚外海大堡礁中过着安定而幸福的平静生活。一天,一艘渔船放下网,把蓝色帝王鱼多莉以及其他成千上万条鱼网在其中。为了救出它们,小丑鱼尼莫也钻进网内号召大家一起向下游。小丑鱼父子喊着口号,所有的鱼都同心协力,使劲往下游。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奇迹发生了,鱼儿们拽着渔网挣断了桅杆落入海中,大家终于都平安地逃生了。
(1)你认为鱼儿能够平安逃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谈谈该主要原因在这场“逃生战”中所起到的作用。
2、2010年,在玉树,在舟曲,在世博,在亚运,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地方,都活跃着无数志愿者的身影。其中“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成为众多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突出亮点。2011年2月14日,中国志愿者群体被授予“感动中国2010人物特别奖”。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从亲社会行为的角度,谈谈对中国志愿者群体先进事迹的感想。
(2)学习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的精神,你将如何更好地孝敬父母?
第四篇:八下语文第五单元练习1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风烟俱净从流飘荡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3、互相轩邈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4、横柯上蔽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
二、翻译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好读书,不求甚解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三、背默
1、《与朱元思书》中起总领全文作用的句子是:。
2、文中表现水势急促的句子是:。
3、通过联想表现山的奇特的句子:,。
4、表现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的句子:。
四、语段阅读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一百许里()负势竞上()()急湍甚箭()....
互相轩邈()()风烟俱净()窥谷忘反()().....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写景往往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把静景写活,使景物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本文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的句子是
4、写景还要注意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景物的特征。本文第三段写景注意了视觉与听觉的交替,动与静的结合,景与人的变换。请谈谈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5、有人认为,既然“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又怎能听见“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怎么能听见“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请你就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6、文中最能概括全文的美景的句子是
7、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8、“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第五篇:八下语文作业本第五单元答案
八下语文作业本第五单元答案
21课 与朱元思书
一、1.(1)Piǎo
(2)tuān(3)miǎo(4)líng(5)yīng(6)yuān lì
2.(1)“转”通“啭”鸟叫声
(2)“反”通“返”返回
3.(1)一样的颜色。(2)独一无二。
(3)青白色。(4)高。远。
(5)向。
(6)全都。(7)比箭还快。
飞奔的马。
4.略
5.略
6.梁
吴均
叔庠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二(一)7写景抒情的散文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8总写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总领全文。9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然后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写“奇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声的奇; 10既是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可以说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一个总体特点。1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作者由景生情,从侧面表达了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鄙弃功名的思想。
1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3(1)连接。(2)河流。(3)飞鸟。(4)覆盖,长满。14绝壁、孤峰、绿嶂。15到这里随意走走,可以消除烦恼,怡情养性,在自由自在地欣赏山水美景时,人的内心会有所感悟的。16①山之雄奇;②山之绿;③溪流清澈;④鸟兽满山;⑤四季有景。17寄情山水,排遣烦恼;避世隐居;怡情养性。22课
五柳先生传
一1(1)处所。(2)体会、领会。(3)往,到。
就。
(4)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5)心情急切的样子。2.(1)喜爱读书,却只求领会其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2)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3)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4)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的,遮不住风和阳光。3不求甚解
先生的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工夫。
指不求有深入理解,停留于一知半解。4(1)魏晋 诗人 元亮
五柳先生《陶渊明集》(2)略
二(一)5好读书;性嗜酒。6环堵萧然……晏如也。
7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8是一个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人。(言之成理即可)(二)9告诉10围绕“屋漏,日晒雨淋,读书自若”或“家人埋怨环境艰苦,读书自若”回答皆可。11结合陶渊明品行高洁、安贫乐道和他的诗文流传千古、影响深远,围绕“读书人若无高洁品格,一定不会写出好作品”回答即可。23课 马说
一、1.略
2(1)B A
(2)A
B(3)B A
3(1)“食”通“饲”,喂养。(2)“见”通“现”,表现。
(3)“邪”通“耶”,语气词。4(1)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2)想要它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3)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根本不认识千里马啊。5(1)它 难道 表肯定语气
(2)一顿 吃 喂养(3)鞭打 马鞭6.C 7.略
二(一)8如果没有“伯乐”的发现和爱护,“千里马”就会“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有也等于没有。作者借此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控诉。9统治者平庸浅薄,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大批的人才被埋没。10需要广阔的施展空间,需要统治者的赏识和提拔。11示例:文章托物寓意,寓理于事,字句上是在说马,其实是阐发关于人才问题的一些道理,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寄寓在人们熟知的故事之中,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12(1)动词,显灵(有灵异)。(2)靠近。遮盖。感应。产生神妙。(3)使……神妙。(4)降雨,滋润。水奔流的样子。13(1)失去它所凭借依靠的东西,真正不行呢!(2)奇妙啊!龙凭借依靠的东西却是它自己创造出来的。14一段:龙凭借云能变化无穷。二段:龙失去云则毫无神异。三段:云的有无全靠龙自己创造。15A√B×(提示:“信不可欤”表达的是感叹语气。)C√D√16略
24课 送东阳马生序 一1.B2.(得到)(借给我)(担心)(等待)(最终)(腰佩)4D 5A
6B7.(1)支通肢,肢体(2)(3)被通披,穿8(1)汤:热水;汤汁(2)走:跑;行走(3)趋:快步走;趋势(4)或:有时;或者(5)卒:最终;士兵(6)假:借;不真实
二
(一)9.勤奋刻苦10.远道求师,表现了求师的迫切愿望和坚定的学习信念 11.侧面表现前辈道德声望高,学识渊博,求教的人多。
12.色愈恭……又请焉。不论求师多么艰难,都恭敬地求教。
(二)14.(1)偷偷地(2)总是,常常(3)入迷(4)安静的样子(5)离开(6)通“披”,穿着15C 16(1)为什么不由着他呢?
(2)自己穿着古代的衣服亲自跟在车后
17,品质:勤奋好学,孝敬母亲。原因: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25课
一、积累运用
1.Kē jǐ, liáo què
qǐ
chóu chú(1).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2)增强、振作(3)销蚀(4)荒凉冷落(5)这里指史册(6)不能承受
3、(1)唐
刘禹锡
白居易(2)杜牧
唐 《樊川诗集
(3)文天祥
履善,宋瑞,文山、浮休道人
《文山先生文集》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4)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宋
文学
苏洵
苏辙。《东坡乐府笺》(5)
张养浩
希孟号云庄。元代
散曲家
4、(1)沉舟侧畔千帆过⑹,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阅读简答
5、交代作词的缘由,领起全篇
弟弟
苏辙
6、天
月
人生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9、B
10、B
词牌名
题目
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3、我千百次寻找她,都没看见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深处
14、幼安,稼轩
南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5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16树
雨
路
舞
缕
去
度
处17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8、猿鸣三声泪沾裳
江入大荒流
后天下之乐而乐
徙倚湖山欲暮时
举杯消愁愁更愁
病树前头万木春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不尽长江滚滚流
单元五答案
1、B
2、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4、至
通“返”凭借
美丽的.5(10(重重叠叠的)山峦各倚仗着自已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的最高,伸的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2)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6、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7、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百里,虽乘奔御风以疾也。
8、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9、①借 ②周到 ③报酬 ④感到奇怪
10、D
11、①我站在他旁边侍侯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②主人被感动了,赞叹他的精神,把书借给他,后来,他就成为大学问家。
12、甲文:①“余”凭诚信借书苦读。②“余”毕恭毕敬请教老师。乙文:①匡衡凿壁借光读书。②匡衡劳作不求报酬借书。
13、一个人要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就应该:①刻苦勤奋
②博览群书③虚心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