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中学生英语学习个体差异(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6:2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解决中学生英语学习个体差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解决中学生英语学习个体差异》。

第一篇:如何解决中学生英语学习个体差异

如何解决中学生英语学习个体差异

今天听了该课之后我深有感触。在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个体差异.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够让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各自发展区域内得到发展和提高,满足他们的英语学习发展需要。由此可见.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一方面,能够为满足全体学生的英语学习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缩短差距,提高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运用任务型学习方法。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不仅起到了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的作用,还能够让学生在任务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提高他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便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养成团队学习精神。这也是英语新课程教学所倡导的。但我们在运用任务引导学习方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任务应该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体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深入地进行学习探究;(2)鼓励学生运用同桌讨论、小组探究等形式来进行合作探究。以此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3)关注学习表达运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呈现学习思考过程,培养学生语言学习思维。

2.发挥积极学习情感作用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语言教学氛围.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发展需要。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需要得到充分的激活:(2)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表达交流。倡导主动积极学习的思维模式,以此来展示他们的英语学习才华,尤其是后进生更要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3)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进行主动的表达和交流,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可锻炼发展的机会.(4)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地发言。

3.运用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借助激励评价教学方法,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评价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让他们能够看到自身的闪光点:其次是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最后,注意激励评价的反思效果。让学生在激励评价的引导下,深入地进行学习探究。

总之,解决中学生英语学习差异问题,能够有效增强学困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激活他们的学习潜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形成;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

第二篇:个体差异与英语教学方法

读 与 写 杂 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第 卷第 期 读 与 写 杂 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读 与 写 杂 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读 与 写 杂 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读 与 写 杂 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读 与 写 杂 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年 月 读 与 写 杂 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读 与 写 杂 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近年来 从第二语言学习多变量的研究中 人们发现 学习一门第二语言涉及到多种因素和过程 主要的因素有学习过 程 学习者认知 情感特征 及学习环境等 直到六七十年代起在 外语教学方面 教师才开始注意到学习者之间有从年龄到性别 从兴趣到性格 从学习方法到认知方法的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 主要受到认知因素 如智力 语言学能和认知方式等 情感因素 如性格特征 学习动机和态度 和语言学习策略对学习的影响 有一种广为接受的观点认为 即使学习环境相同 不同的学习者 学习第二语言的速度和水平都会不一样近二十年的研究表明 这些差异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 必 须照顾学生个体差异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使每一个学生 都得到发展

认知因素所引起的个体差异

智力

智力是大脑的理性能力 它决定着一个人掌握和使用一整 套学术性技能的能力 不同的智力水平构成语言学习的能力倾 向不同 有人具有天生的语言才能 有人则语言能力低下 我们 经常会听到一些评论某人智力好 某人智力差的说法 但在外语 教学实践中 智力并不决定一切

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用来描写一个人观察 感知 组织 分析 回忆其经 验或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方式 场独立和场依存方式是其 中讨论最多的认知方式 研究发现 场依存的人易于接受社会暗 示 对别人的感情也十分敏感 喜欢接近别人 拥有更多的人际 交往技能 对社会信息比较注意 场独立的人倾向于独立于外 界 独立于他人 不善于获取社会信息 不受外界信息的影响 不 善于交际 对抽象的理论的东西更感兴趣

语言学能

刘润清认为一切正常人都能够学会第二语言 乔姆斯基认

为 语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 人生下来就是准备学习和使用语言的 每个人从小就学会了自己的母语 也就是说 只要是正常人 都会具有一定学习语言的智力和语言学能 教师 应鼓励学生 相信学生 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 帮助他们树立 学好外语的信心 语言学能就象智力一样 与生俱来的 不能依 靠训练或实践来获得提高 不同的人学习第二语言的速度不同 一部分原因就是语言学能的差异

情感因素所引起的个体差异

性格因素

人的性格各有不同 个人的性格自然也影响着个体的课堂

表现和学业成绩 在所有性格因素中 讨论最多的是 外向 内

向 焦虑 移情 冒险等

外向的人被认为喜欢社交和感情用事 爱凑热闹 经常不能

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记得快 忘的也快 内向的人记东西要牢些

一般学习成绩要好些 但是不少研究者持不同观点 他们认为外

向性格的人上课积极 广泛接触语言信息 学习成绩要好些 内

向人喜欢独立完成工作 实效更好

学习动机和态度

外向和场依存的学生都比较喜欢凑热闹 喜欢交际 和人相

处 他们很注意从社会摄取信息 他们喜欢动的 闹的 针对这样的学生 教师如果还按着以前传统的翻译法或分析法的话 学生

会感到枯燥乏味 没有兴趣学习了 因此 教师应根据外向 内

向 场独立和场依存等学生的性格特征来改变教学方法 应用交

际法 情景法和听说法来组织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对话 游

戏等一些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精讲多练 让学生感到

他们是学习的主体 这样便充分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

于另外一些内向和场独立的学生 他们比较喜欢静静听老师讲

课 做好笔记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就可以用传统的翻译法或分

析法来进行教学 场独立的学生比较善于独立分析句子 词汇

翻译 通过这些方式 他们更能发挥自己本身的优势来学习语

学生不仅需要鼓励 也还需要一些焦虑感 焦虑感并不都对

学习有负面影响 它分有促进性焦虑感和障碍性焦虑感 只要不

是过分焦虑 一定的焦虑感还是会对学生学习起到一定促进作

用的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焦虑水平从而对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 有的学生过度焦虑 结果造成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 影响

思维活动 有的学生则毫无焦虑水平整体感觉似乎 无忧无

虑 学习毫无动力 对于大一刚进校的学生 肯定他们以前的努

力所获得的成功 其次 告诉他们大学是个新的起点 需要新的努力和奋斗 只有经过努力和奋斗才能取得相应的成果 然后

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 对于志向较高 基础

较好的学生 教师要鼓励他们只要肯努力 就一定会有进步 对

于一般中等的学生来说 教师应培养学生一定的促进性焦虑

感 在加压的同时 也要对学生的进步和已取得的成绩做出肯

定 这样 在给他们一些焦虑感的同时 也缓冲了他们接受心理

压力的过程 从而不至于把促进性焦虑感变成障碍性焦虑感 对

学习有困难的和过于焦虑的学生 教师应该进行开导 让他们从

障碍性焦虑感返回到促进性焦虑感上 并给他们指引具体的学习方向 从而使学生从开始感到迷茫到找到目标到倍感信心 这

样也就避开了过低的焦虑感 没有动力学习同时也避开了过高

焦虑感 学习压力过大 惧怕学习等情形

语言学习策略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

研究表明 每种学习风格都有相关的学习策略 比如 视觉

型学习者倾向于采用记笔记和写下大纲的学习策略 而听觉型的学习者则会用录下重要讲座 课后反复听的策略 基于学习风

格和学习策略的这种联系 教师可以营造 以学生为中心 的交

际性的教学环境 帮助学习者在教师教学策略的引导下 可以通

过学习策略的操练和运用 来扩展学习风格

英语教学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 网络中心等教学媒体 开

展自主阅读和听力的个别化教学 例如 学生在学期开始时被告

知本期的自主听力学习目标 必修课和学习任务等方而的情况

个体差异与英语教学方法的选择

李 霞

榆林学院外语系 陕西 榆林

摘要 本文基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的研究 分析了影响个体差异的因素 提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来调

整外语教学 使教学过程更优化 教学效果更理想

关键词 个体差异 英语教学方法 学习风格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读 与 写 杂 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第 卷第 期 读 与 写 杂 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读 与 写 杂 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读 与 写 杂 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读 与 写 杂 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读 与 写 杂 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年 月 读 与 写 杂 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读 与 写 杂 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那么在安排自己的听力训练时就可考虑到学习风格的生理和环

境要素 比如对学习环境安静或热闹的偏爱 对坐姿正规或随便的偏爱 对最佳学习时间的偏爱等等 从而得到较好的学习效

果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室的记录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 还可

通过阶段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度 随时提供帮助和建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 系统利用教学动

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 共同达

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体系 它对于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

氛 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

等方而的实效显著 教师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

通过师生间 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 建立合作学习共同体 在这

种学习共同体中 学生共同探讨各种理论 观点和假说 进行辩

论和对话 通过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 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

教师还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为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学方法应提倡多样性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 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生的知识基础 以及英语学科的特点 教师特点来

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比如 对于外向型的学生 他们积极参加

活动的欲望强 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应多提供一些有趣的活动 对于内向型的学生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害怕开口 害怕出错 因 此 教师在教学时应多鼓励 表扬 而对于那些接受能力不强 反 应慢的学生 教师应利用一些身体语言 恰当的比喻等来适应这 些学生

结语

综上所述 外语教学可以在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 手段等方面进行基于学习风格的多样化尝试 教师要从外语复 合型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模式出发 重新规划和设计新的教学内 容和课程体系 在语言学等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中 教学内容应 涵盖方法论 观点 理论和运用等多个层次 在语言材料的选择 上 要注意体裁和内容上的多样性 避免多年来我国的外语专业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中普遍忽略其他人文学科 自然学 科等相关学科的内容 教学内容和教材知识结构中一 内容陈旧 老化的问题 在教学评价手段上 减少客观性试题的比率 加入 课堂讨论 口头报告 小组研究性论文等多种手段 激发学生的 参与热情

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体差异可以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特

点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 设定务实的学习目标 学 会思考自己的学习和思维过程 当学生学会在自己思考之后 他 们就会变得较为自主 也较有能力针对特定的学习情景选择合 宜的策略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 只有教和学相互适 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本身的偏 好也会使得那些学习风格与教师风格不同的学生无法投入 从 而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学习者会处于紧张 焦张的状态 不能很 好地接收语言信息进行思考 从而对课程失去兴趣 对自己失去 信心 对学生个体差异研究可以帮助学习者对上述风格的不适 应所引起的困难有正确的认识 避免不必要的焦虑情绪 并为个 别化 多元化的语言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使语言教师能根据 学生的不同风格和不同学习任务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充分发挥 学生的优势 提高学习效果

深入研究学生个体差异的各个方面将会对外语教学的发展 产生更大的影响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来 调整外语教学 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兴趣 使教学过程更优化 教 学方法更科学合理 教学效果更理想

参考文献

戴运财 学习者个体差异与二语习得 宁波大学学报

刘润清 吴一安 中国英语教育研究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

许洁英 个体差异研究及教学意义 西北师大学报 社科版 文秋芳 王立非 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系统运行的各种因素评 述 外语与外语教学

上接 页

学生的英语水平接受能力和前期的知识储备 调查表明原版教

材的词汇量是制约双语教学取得既定教学效果的主要障碍 因 此在选择教材时任课教师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选择那些能与 国内同类教材衔接好 实用性和针对性强 能代表学科发展前沿 动向的 优秀的原版教材 另外各地方性高校应投入一定的经 费和政策支持 使双语课任课教师展开充分的调研考察 在征得 本校学生对双语课教材意见的基础上 编写与本专业培养目标 教学计划 学生特点相适应的双语课教材

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

目前全国各高校双语教学基本上有三种模式 全外语型 即 浸入式教学 混合型 外语教材 英汉语同时授课 和半外语型 外语教材 汉语授课 对于各个高校来讲 招收学生的素质不

一 双语课教师的水平不一 选择哪种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不能 整齐划一 搞一刀切 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水平和教 学计划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达到因材施教 各满其意 最 终实现 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的双丰收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也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不能只满足于教师教学生学这种 古老的单一的教学方法 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一些视觉 和听觉的冲击 提高他们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无意注意 强化学习效果 提高学习的兴趣 采用讨论 参与活动 作业等方法可以使 学生亲身体会双语课的学习给他们知识和能力上带来的收获 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

结语

双语教学对于提高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培养 应用英语思维和汉语思维思考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条有效的 途径 但由于地方性高校学生素质 师资力量 语言环境等方面 的限制使他们有效的实施双语教学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障 碍 毕竟双语教学在我国还处在不断探索 不断进步的阶段 随 着对适合我国本土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 教材建设 教学方法等 的研究深入 一定能使地方性高校双语教学的各项目标圆满实 现

参考文献

王斌华 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彭小夏 关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 读与写 杂志

李莹莹 高校双语教学的瓶颈及其突破途径 合肥工业大学 学报 社会科学版

李哲 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南阳师范学院 学报 社会科学版

俞理明 袁笃平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研 究

作者简介 耿慧霞 硕士 助教 研究方向 高校双语教 学与实践研究

第三篇: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的探究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的探究

摘 要:新课标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并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对学生的评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要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等方式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更多知识,为日后发挥出他们最大潜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因材施教; 策略

新课标与传统教育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新课标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也是新课标核心理念之所在。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在新课标背景下,教育教学要充分发挥全体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之间的差异总是客观的存在着。因而,新课标下,教师就应该切切实实做好因材施教工作,确保将新课标核心理念落到实处。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的问题。

一、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

1.科学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首先,我们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另外,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家长的工作,家庭的经济条件等),也容易造成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对此,在教学中我们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工作。其次,我们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学好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绝大多数都不是由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和教学条件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把成绩差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智力,更不能将后进生和“弱智”简单地画上等号。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语文的信心,这是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保证。

2.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客观上制约着我们的教学,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又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通过因材施教去实现全体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确保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因材施教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好后进生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后进生,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关心并鼓励后进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使他们建立起能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其次,应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辅导后进生,帮助他们的某些缺漏。在辅导后进生时,我既注意弥补他们知识结构的不足,更注意改善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让他们逐步学会学习。

3.承认学生差异,适度教学评价

评价学生不能单纯地以成绩为指标,要多方面考查学生。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等。尤其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评价中更要主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对学生的评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做出有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采取分层多维的评价方法,是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发展,培养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又有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眼于探索,使学生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1.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对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我尽可能做到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欲望。

2.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了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同时,实施分层教学能促使教师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如: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根据班级学生的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结合教材可将学生按一定比例对学生进行分层。可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甲组(跃进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乙组(发展层),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的学生;丙组(提高层),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各层次内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3~4位同学构成,并任命一名同学担任小组长)。中途根据学生的情况或请求可以随意调整一次。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

综上所述,对待中学生应该注重因材施教,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更多知识,为日后发挥出他们最大潜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和学生的特点及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红红.初中语文个体差异研究.亚太教育,2015

[2]刘永远.语文课堂要因材施教.中学生导报,2013

第四篇:对待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的论文

摘要: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育教学活动应考虑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材施教被认为是应对教学中个体差异的有效方法。在对个体差异的涵义和变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因材施教这种以适应为主处理个体差异的教学思想和策略进行了反思,并提出要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前提下,以形成学生的主体性为根本,在适应的基础上逐步超越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适应与超越

自17世纪以来,班级授课制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而且由于其自身的优点,当前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由于影响人的发展的多因素性和人的发展的复杂性,每个人的发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历程,具有个性差异性。这就为以人为中心,特别是以现实的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带来了疑问和麻烦:在一个班级里,究竟以怎样的人为中心,如何以人为中心?多年来,因材施教被认为是应对教学中个体差异的有效方法。但对一个班级来说,能否做到因材施教?如何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对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效果如何?特别是当代社会,十分强调教育民主化,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强调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这种背景下,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如何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本文在对个体差异的涵义和变量分析的基础上,将对以往以适应为主处理个体差异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并提出应对教学中个体差异的新思路。

一、个体差异的含义及其主要变量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

[1]一般来说,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特点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全面”的差异性,才使得人与人之间各有千秋,千差万别。但另一方面,个体差异又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特别是教育教学情景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只是在部分心理特征上有明显的或根本的差异。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教学工作者只关心或关注部分主要的个体差异变量。那么究竟哪些心理特点或个体特征是主要的个体差异变量呢?或者具体说,哪些是影响教育教学特别是影响学习的个体差异变量呢?

(一)能力的个体差异

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具有多种因素的复杂结构。要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备多种能力。而这些不同的能力往往又是融为一体的,多种能力的综合称为智能。由于能力是一种外显的、对活动或工作任务具有直接影响的特征,因此被认为是最主要、最明显的个体差异变量。

能力的个体差异,有着不同的表现。其中最为主要的是量、质和发展三个方面。量的方面主要表现在能力的高低之别,即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质的方面主要表现为在相同的活动中或相同的成就中,不同的人可能用不同的能力或不同的能力组合来完成活动或取得成就,即能力类型的差异;从发展的特点来看,有些人能力的发展较早,有些人则较晚,即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二)思维的个体差异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关系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是个体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人类的思维,就其发生和发展来看,既服从于一定的共同规律,又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思维也被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看作是一个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

思维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品质上,即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也就是说,思维的品质就是思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

(三)兴趣的个体差异

兴趣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定向、维持和激励作用,特别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兴趣往往导致不同的行为,产生不同的结果。兴趣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兴趣发展水平上的个体差异、兴趣品质上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稳定性上的个体差异。

(四)性格和气质的个体差异

性格是个人稳定的态度体系和相应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的结合,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稳定的个体特征。由于它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部分,因而也是最重要的个性差异变量之一。性格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个体对现实的态度不同,存在着差异;不同个体在活动过程中意志力的表现不同,存在着差异;不同个体在活动中的情绪情感反应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在活动中的理智不同,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上述四方面既相互独立,又共同作用,从而使每个人打上了明显的个体烙印。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如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大小、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气质是主要的个体差异变量之一,它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涂上个人独特的色彩,显示出不同的动力特点。通常,气质可以分为四种主要的、典型的类型,即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多数人由于其先天的遗传,特别是神经活动类型的不同,以及后天的环境影响等,形成了不同的气质特点,属于不同的气质类型。

近年来,关于个体差异的研究仍然是心理学、教育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学习风格、内部动机、认知方式等个体差异变量逐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二、适应个体差异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的反思

在教育学、教学论中,对个体差异进行研究,主要在于为教育、教学服务。如前所述,教学活动应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活动。在以班级授课为组织形式的教学中,同一班级中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个体差异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古今中外,人们一直在寻求一条能较好地处理个体差异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的有效途径,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

(一)因材施教思想和策略的主要内容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就已提出的一种处理教学中的个体差异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并受到了国外的推崇和重视。

[2]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积极倡导并十分重视因材施教。后来的学者对这一教学思想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将其发扬光大。朱熹认为,因材施教的含义有三层:第一,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第二,分科教学;第三,各因其材教人。

[3]由于孔子在教育、教学中因人而异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朱熹就将其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后来简化为“因材施教”,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优良传统。

今天教学论中所讲的因材施教,与古代的含义基本相同,即“因学生之材而施教”“教学要照顾个别差异”,[4]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5]其基本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二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组织教学;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之得到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3]以上可以看出,因材施教的本质和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摸清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优势和弱势及已有的知识基础等,然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

(二)对因材施教思想和策略的反思

这一思想和原则的科学性、合理性究竟如何?在实践中的效果如何?

提倡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思想和原则的人们普遍认为,因材施教是教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这一规律的反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的身心发展在一定年龄阶段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但由于每个人的素质、环境和所受教育的影响不同,以及主观努力等诸方面的差异,使处在同一年龄阶段中的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又表现出其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教育、教学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特殊措施,以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这种以“适应”为主的教育、教学思想,看似合理,实则既不合理,也难以实践。

第一,从个体差异的年龄特征来看,儿童早期的个别差异并不是很明显,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其个别差异分化得越来越明显。布卢姆通过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儿童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在自信心、想象力等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是很小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个体在这些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6]这些加剧了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后天的环境和教育造成的。也就是说,正是我们所推崇的以强调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基本特征的因材施教,反而扩大了学生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既有个性的,也有智力的和学业成绩方面的。

第二,从因材施教的产生来看,它形成和发端于我国古代个别教学的情景之中,是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后虽经不断完善和发扬光大,但始终是在个别教学的范围之内演进变化的。在今天以班级授课为主的学校教学中,已显得无能为力。尽管我们对此仍在一贯倡导并对其作了新的诠释,也有人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现代化问题,[7]但由于其产生的条件及其根本特征,仍然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需要。

第三,因材施教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因材施教是在个别教学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教学思想和策略,但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班级授课制是在大工业条件下产生的教学形式,对于大批量地培养人才具有个别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改变了以往几千年的手工业方式的个别教学的历史,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班级授课从产生那天起,因为它符合了时代的需要,因而得以广泛实行,经久不衰,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这便在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思想和原则与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之间产生了不相容的问题。有人指出,[8]这种不相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班级授课中,因材施教没有具体明确的标准。在个别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个别学生,可以很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但在班级授课中,教师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而且教师并不是固定地去教一个班级。教师要想真正做到了解每一个学生,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实在是太困难了。从班级授课制的要求来看,也不允许这样做。退一步来说,即使能够因材施教,但一个班级的几十名学生之间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师应该因哪个学生或哪类(些)学生的“材”来施教呢?二是因材施教原则与提高教学效率之间是矛盾的。现代社会既讲求公平,也讲求效率。因材施教如要真正得以落实,就势必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尽管我们将因材施教修改成“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但这只不过是“对一种理想教学原则的美好追求而已。归根到底,班级授课制排斥因材施教原则”。

第四,“因材施教”与教育的伦理性要求相悖。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全球性的民主化进程,教育民主化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潮流之一。教育机会均等的呼声越来越高,并已成为评判各国教育发达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每个人都应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二是每个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是平等的,都有享受必要教育、教学条件的权利,以及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方案不因某个学生的特殊需要而任意改动。

第五,因材施教在实践中已蜕变了其原来的含义和要求,推行的结果违背了倡导者的初衷,造成了很大的失误。而其中的许多误区正是素质教育所要纠正的。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而许多教师打着“因材施教”的招牌,眼睛只盯着少数尖子学生,人为地加剧了两极分化现象。也有不少教师以“因材施教”为借口,只顾学生某一方面的发展,某一学科的学习,而放弃了全面和谐发展的追求,导致了片面发展,甚至是畸形发展。

三、从适应到超越──应对教学中个体差异的新思路

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承认差异存在,尊重学习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超越个体差异,即树立超越性教学观,在适应的基础上逐步超越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是我们努力的新方向。

那么,什么是超越性教学呢?它是相对于以往以适应为主的教学而言的,更强调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而且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的持续性发展。其主要特点有:

(一)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的持续性发展

以往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教师传递知识,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因此,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在于传递知识,分数成为衡量教学好坏的重要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通过适应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等,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取得较高的分数。

超越性教学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认为知识的传递不是教学的目的,只是手段,是中介,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特别是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持续性发展。

(二)以全体学生为对象,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以往的教学由于强调适应学生的需要和已有的差异,虽然倡导因材施教,但实际上是以大部分中间水平的学生(即中等分数的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即便是中间水平的学生,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学习后进生则完全成了牺牲品。

超越性教学摆脱了知识和分数的制约,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认为在正常情况下,每位学生的发展水平大体相同,即使有差异也不足以影响后续发展。而且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身的努力,都可以达到现有水平上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超越性教学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着眼于每位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

以适应为主的教学如果付诸实施,则使学生的长处更长,短处更短。而超越性教学观则认为学生是处在发展之中的完整的人,教学要促使学生在知、情、意等各个方面,特别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方面得到整体和谐的发展,使长处更长,短处变长。

(四)以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为手段,强调师生双方的共同作用

以往的教学,要么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因素,从而使教学变成了没有学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化、程序化活动;要么片面强调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知识水平,认为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符合学生当前的现实特点,从而又使教学活动成为没有教师的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效率低下的学生自由活动。

超越性教学观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组成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以及给学生作出示范和榜样等,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是处在发展之中的,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与他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等,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上述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四个方面的内在统一,构成了超越性教学的目的、机制和条件。其中,形成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超越性教学观的根本所在,目前国内主体性教学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明确指出:“在现存条件下,我们对孩子所能做到的唯一可能的调整是通过使孩子完全拥有自己的能力而实现的那种调整。”[9]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本上要通过孩子自身能力的获得,以及基于此的内部努力,而不能发自外在控制。杜威的这一观点也可看作是处理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新思路──超越性教学观的一块基石。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超越是在适应中的超越,而不是毫无基础的超越。因为教学活动只有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现有发展水平为基础,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适应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超越,为最大限度的发展而服务的。

*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大面积提高西北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与效益的实验研究”(课题批准号为DGA01024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33.[2]LCorno,RESnow.AdaptingTeachingtoIndividualDifferencesAmongLearners[A].MCWittrock.HandbookofResearchonTeaching[C].N.Y.MacmillanPublishingCompany,1986.[3]吴建琛.旧的课题,新的探索──对因材施教的粗浅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1987,(8):23—26.[4]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62.[5]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94.[6]布卢姆.如何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A].周南照,译.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学(上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673.[7]张如珍.因材施教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化[J].教育研究,1997,(9):73—76.[8]冯茁.因材施教原则的反思[J].教育研究与试验,1996,(2):52—55.[9]JohnDewey.MyPedagogicCreed[A].RyanandCooper.Kaleidoscope:ReadingsinEducation(Fifthedition)[C].HoughtonMifflinCompany,Boston.1897.402.

第五篇:八年级英语尊重个体差异研究方案

“尊重个体差异,创设全员育人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 的课题研究方案

活动时间:2013年03月 活动地点:大庄中心学校 研究课教师:孟贤哲

活动方式:问题的提出—研究内容—研究步骤—总结存在的问题 一.课题的提出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后,全国各地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增无减,但是,目前我过中小学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存在缺陷,一般表现为:

1.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较少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

2.重视精讲多练,但较少考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3.重视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但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4.重视城镇学生的学习研究,但较少考虑农村广大初中生的学习实际和心理特点.这些现象是造成我校“学困生”、“厌学生”渐多的主要原因,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将有效地转化上述“两生”,整体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江泽民的“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为指针。

2.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论、控制论、英语教学论等为理论基础。

3.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等文件为依据。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围绕构建学生“自主研究、合作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1.英语科的教学目标。①英语知识教学目标;②英语能力培养感情;③英语情感陶冶目标

2.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原理。①文件法规,文献资料;②英语科教学原理;③学生心理特征及其获取知识、提高英语水平的途径。

3.英语课堂教学程式。①构建思路:自主是前提,合作是手段,探究是目的;②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③课堂流程:A、激情导标

B、独立自学

C、讨论交流

D、导语拓展。

4.英语科教学评估。三个转变:①评价主题从“重教”转向“重学”;②评价内容从“重形式”转向“重效果”③评价重点从“教师讲评”转向“学生自评”。研究的重点:英语课堂教学程式。

研究的难点:如何帮助“学困生”、“厌学生”转向乐学会学善学,如何鼓励全体学生主动地进行合作性学习。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是应用研究课题,其进程为:研究——实践——改进

——提高,良性循环,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主要是:①文献研究法②教学实验法③分析比较法④经验总结法。五.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应该有效地解决我校“学困生”、“厌学生”,教学质量不够理想,英语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构建出适合我校的较高效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2.分期目标及其表达形式

本课题力求取得科学性、应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成果。①初期成果(准备阶段):课题调查论证、课题研究申请书、申报立项、研究总体方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②中期成果(研究与实验阶段):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案例研究报告、教改心得体会文章、教学论文、阶段总结。

③最终成果(总结与验收阶段):实验课教学模式展示、教学成绩展示、教学论文、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3月---2013年6月)2.研究与实验阶段(2013年4月---2012年5月)。① 组织本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及外地先进经验。② 制订课堂教学实施方案,设计教案案例,编写符合自己学生水平的练习。

③ 进行课堂教学实验,认真听课评课,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④ 外出取经、改进教法,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⑤ 做好学期、学年、实验阶段的总结,积累资料,撰写教改心得体会文章或教学论文。

3.总结试验阶段(2013年5月---2013年6月)

下载如何解决中学生英语学习个体差异(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解决中学生英语学习个体差异(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生中学生学习动机分析及解决对策

    中学生中学生学习动机分析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知识网络图;强化;自我效能感;归因;习得性无助 [摘要]本文运用(1)强化论(2)归因理论(3)需要层次说(4)自我效能感理论四个学习动机理论对案例进行了分......

    中学生英语学习问卷调查

    中学生英语学习问卷调查 下列的问卷只是用于调研用途,望您认真对待。1、你讨厌学习英语吗? A、不讨厌B、没有感觉C、非常讨厌 2、你能听懂别人说英语吗? A、能B、还行C、几乎不......

    中学生英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

    中学生英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 班级学生姓名 根据以下题目,选择一项你认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项。 1上英语课时,我 A几乎不发言B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C尽可能积极主动的回答问......

    中学生英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

    中学生英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本次问卷调查为研究之用,特了解同学们的英语学习现状。请你们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如有其他答案请另行填写,填时请......

    个体差异与英语学习方法的选择

    阿卡索外教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个体差异与英语学习方法的选择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日益交融,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已在各教育阶段普及。现在的孩子们从幼儿刚就开......

    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

    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学英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你好! 为了进一步了解你的英语教与学情况,以研究对策,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生的配合,从而最终使你们更好地学好英语,特进行......

    中学生英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5篇范文)

    宁德市英语课程改革现状调查 中学生英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 你好! 为了进一步了解宁德市的英语教与学情况,以研究对策,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生的配合,从而最终使广大同......

    [原创]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报告]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报告福建仙游一中黄聚宝摘要:本文通过对本校的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发现并讨论了当今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