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出课堂,亲身实践
走出课堂,亲身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应使课堂内外相沟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教育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例如在学习《幸福是什么》一课中,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排练、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蟋蟀的住宅》一课中,课前我让孩子们捉一只蟋蟀进行观察它的一切进行记录,课堂上进行交流,进而学习课文。又如《爬山虎的脚》一课,我带领孩子们去观察爬山虎,有孩子的家里就种着这种植物,这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资源,在观察中孩子们认识到它的生长方式及有关特点,再学习课文时学生就很清楚了。这样学生获取的知识是深刻的。每篇课文给我们提供学习的素材,其实生活中的学习资源比比皆是,只要留心观察,亲身实践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我们多给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多渠道探索,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更好的学习学习语文。
第二篇:走出课堂的教学
走出课堂的教学
华阳中心学校 仰正玲
今天上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主题是“春天的发现”。因为开学初天气还很冷,早春的迹象还没有,我们二年级组就商量了把第二单元的课程提前上,第一单元再接后上,方便学生对春天感性认知的学习。
第一课的题目叫《找春天》。原来的教学资源仅限于书本,叫孩子们想象说的也只是他们看见的书本上的东西。孩子们只记得当前看见的事物,回忆以前的东西太空泛了,也许这是引导他们观察的少的原因吧。
今天的教学我改掉以前的教学模式,决定先带孩子们去“找”,找完了再回教室来上课。开始上课了,我先请同学们读题,问学生题目的关键字要我们干吗?大家说“找”。
“那我今天就带你们出去找春天。”
孩子们一听要出去,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身体也坐直了(平时要我强调课堂纪律才坐直)。
“出去可以,但我有要求,做到了才行。”
“快说!快说!”看他们眼睛放光,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我不忍再耽误时间。
“请你们排着队,安静地走出教室,在校园观察的时候不准大声喧哗,以免打扰了别的班级上课,可以吗?”
“可以!”孩子们大声地回答。果然,他们排着队,安静地走出了教室,在校园四周三五成群地观察着,我也跟随他们一起在校园内边走边观察。说真的,如果不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感知春天,学习课文,我还从没有仔细地观察过春天。我边观察边引导他们比较发芽的树叶、小草的不同;看见了花儿再叫他们从形、色、大小等上面比较。可惜校园不大,花儿也不太多,植物大多数是常青的。能观察的地方都看了,我又带领他们回教室。在上楼的时候,我听见不知谁一直小声地告诉其他人要安静不准吵之类的,平时就是叫破嗓子也管不了几分钟,可今天孩子们却表现得很优秀。看来,好习惯的养成还是需要我们老师多动嘴讲讲,多动脑想一想,怎样的教育才是适合本班的孩子的。
回到教室,不等我开口,已经有学生高高地举起手来。我请学生们把他们看见的用完整的话来描叙,并把关键的词语写在了黑板上。孩子们很兴奋,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多了。讲完了对学校的花、草、树的发现,我又请学生说说身边的其他发现。有的就说我们现在脱掉了棉袄,不象冬天穿那么多了等等。我们从实地先观察,再到身边的人,最后是回到文本的教学,学生们说的都很好。
“现在我们来看看,经绍珍找到的春天和我们大家找的春天是不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你们想不想仿照她的模式自己也写一篇《找春天》的文章?”
“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好,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如何写的,读——”孩子们声音响亮地读“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接下来我们一边识字,一边读文,理解文意,再把黑板上的学生写的词语或句子放到课文中去,引导学生一段段地读原文,再把自己说出的词放在文中仿写,再读自己仿写的部分。学生们的兴致空前地高涨,朗读的也比平时有声有色多了。读一段原文,读一段自己仿写的,多次地读他们都不觉得厌烦。有认为别人说的不好的,大家都放开了说,然后在大家的讨论、比较下运用最好的语句。
课上结束了,学生们马上动笔改写文章。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改写,居然真象那么回事。看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哪怕是短短的十几分钟,孩子们人人都在参与学习,这不仅仅让教学变得轻松,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
我想:走出课堂学语文,教学如果经常性地让学生融入到自然、融入到实践生活中,不愁他们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平时我们不是一直在追求高效课堂,如何让课堂高效?我认为只要你在合适的时间放手让孩子们去学,正确地引导他们,多训练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何愁没有高效课堂?
第三篇: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它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体验。这个月正好有清明节。我就设计了“清明节”的综合实践活动,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节日前,我就向学生们介绍了有关清明节的很多传说和风俗以及欣赏一些有关清明的诗、词,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节日历史的悠久。假期中,让学生走出家门,进行清明实践活动,感受清明氛围。假期上来,把课堂主角还给学生,让学生来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学生在汇报中,我随机点出文化传统与封建迷信,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祭拜先人才不是迷信呢,是尊老”,“烧纸钱是迷信活动,人死了就没有了,还怎么会花钱,再说烧纸钱那是污染环境,制造二氧化碳”“烧纸钱是后人对先人的尊敬,是后人祭奠先人的形式”„„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激烈的讨论着,就好像回到了上次进行的辩论赛赛场。激烈的辩论中文化传统、封建迷信其义自见。最后,通过自身体验,再深入体会清明诗词的离别悲情与人们所寄托的希望。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普遍反映他们对清明节都有了一次更深更具体的了解,明白了有关清明节的很多传说和风俗,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节日历史的悠久,从小到大所知道有关清明节零零碎碎的知识,到今天,他们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我觉得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的种种所做所思,都是他们的收获。在结束时,通过调查得知喜欢这种形式课的同学们占了绝大多数,他们纷纷表示渴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种形式的活动,他们说通过本次活动,知道了劳动成果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后会更加完善„„真没想到,这次活动能给孩子们带来这么大的感触,我真是由衷的感到高兴,这说明本次实践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前前后后的辛劳是有价值的。
第四篇:在亲身实践中感悟“灵动”课堂
在亲身实践中感悟“灵动”课堂
这两年,在自我实践“灵动”课堂语文教学模式构建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着“灵动”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也让我对这种新的课堂模式有了更深更透彻的理解与认识。
一.灵动,既符合火的精神与内涵,同时也体现了我校课堂教学“以学定导,多元互动”的教学特点。此种教学模式旨在极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合作性。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学讨论代替教师讲解,以当堂展示、检测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先展示自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然后检查学习效果,针对疑难点精讲点拨,再检测反馈,归纳总结,当堂达标。
“灵动”课堂源于陶行知先生对于学生的“六大解放”而提出的,即在课堂让孩子的大脑、双眼、双手、嘴巴、学习空间、学习方式等灵动起来。让孩子的头脑灵动起来,让他敢想、能想、会想;让孩子的双手灵动起来,让他敢写、能干、会画;让孩子的眼睛灵动起来,让他多看、能看、会看;让孩子的嘴巴灵动起来,让他敢说、能说、会说;让孩子的学习空间灵动起来,让他敢问、善思、能辨;让孩子学习的方式灵动起来,让他展示、表现、成长;
“灵动”课堂是基于学生“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优化教学过程要突出五个重点,促使学生课堂灵动:即把备课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方式指导上;把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习知识,学生思维疏导上;把考(作业、测试)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上。
二.“灵动”课堂的特色。
(一)“灵动”课堂,要有效处理“三动”。
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充分的话语权:主动探究,主动交流,主动合作,主动展示,主动质疑,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 思维充分拓展,情感充分表达,能力充分发挥.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参与权: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达到“活而不散,动而不乱”的效果。使知识在互动中生发,在质疑中生成,在检测中生根,使学生在多元评价中成长。
能动——让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让我说”到“我想说”;“能质疑”到“会质疑”;“我学会”到“我会学”,实现知识——能力——学科素养的飞跃。
(二)灵动课堂,要有效开展好“四学”。
独学——是学生个体独立学习,也是灵动课堂学生学习的第一步。独学要求学生借助指导单(学习单),通过学习教材或查阅资料,尝试解决本节课的基本问题。需要每名学生静下心来,真正的进行独立思考,获得新知。对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疑点做好标注,把未解决的问题找出来,便于留待后边的环节予以解决。
对学——是指同等学习程度的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一般为2—3名学生,根据独学快慢,自然成对。目的一是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对子互相完善达成共识,三是形成共同问题,提交小组。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度不同,有时对学环节可以省略。
群学——是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要求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通过互相帮扶,真正实现共同提高。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对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问题的过程,群学也是展示的准备阶段。
评学——是指在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共同学习和提高,评学是在班级大展示的基础上,点评、补充和质疑,对于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取长补短,共同解决,统一意见,达成共识。
(三)、“灵动“课堂,教师要做好“三导”。
引导——教师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和行动,靠近学习目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向。
相导——在这里是指相机引导。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及时的出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灵动课堂要求教师不是“教知识”,而是“导方向”。
疏导——当学生在独学、对学、群学等环节出现不能解决或未能达成统一意见的问题时,由教师进行知识梳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能前后贯通,灵活运用。
(四)“灵动课堂”,要重视两展示。
组内小展示——主要是指学生在小组内展示独学和对学的成果,暴露在独学、对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内予以解决。如果组内达不到共识,可提交班内大展示或质疑补充其他组的大展示结果。班内大展示——主要是展示能力提升过程中或总结提升过程中的成果和问题。供全班学生共同质疑或共同补充,在教师的引导中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灵动”课堂的具体操作
1、课前预习
课前下发学习活动单,明确预习学习目标和应完成的任务、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标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等。这一环节不是放任学生自由预习,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2、依标独学
“依标独学”这里主要是指“课内预先”学习。分两步进行:一是亮标:齐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二是独学检测:重温教材内容,检测预习
3、多元互动
“多元互动”是指小组内生生之间进行的多元活动。分四步进行:一是对学互动,主要是提交独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讨论;二是群学互动,主要是对学时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组内讨论、质疑、释疑,达成共识;三是师生互动,教师找准相机引导的关键点,及时点拨、引导。它既有利于促进学生智能、个性的发展,又有利于创设课堂学习气氛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找准教学的“导”点。
4、展示质疑 本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通过各种方式由学生自我展示学习的任务。首先做到展示形式多样化,可以板演,可以口头叙述,可以背诵,可以辩论、演讲,相互点拨、评价、对抗、质疑等;其次做到展示内容流程化,操作流程为:组内讨论(小展示)---展示交流(大展示)----异组质疑----明确重点(教师)----互相交流。展示过程中全员参与,不断纠错、订正,完善展示内容。期间教师也应认真参与,聆听、观察,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环节教师的疑点透析打下基础。最后要做到评价多元化,形式包括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组际评价、个人对小组评价等。
5、达标检测
这个环节不作多的说明,但提几点注意问题:
1.检测题(也包括单项检测问题)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做到检测题都具有针对性,目的性。
2.检测题要有梯度。题要反复筛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要由知识目标到能力目标,再发展到德育目标。
3.检测题形式要多样化。对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培养能力习题,形式要多样化。
4.检测题要覆盖本课的学习目标,并且要重点突出、代表性强。对同一目标试题在同一档次试题中尽量少重复,以免影响其目标的试题量。
综上所述,“灵动”课堂模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灵动”课堂模式下,我作为一小的语文教师教师,正在积极转化角色,和学生建立新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辅助者、合作者的角色;“灵动”课堂重视有意义的教学,强调以学习为中心,强调自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服务于学。为了使我们的“灵动”课堂模式更加完善,作为一小的教师,我必须加强对语文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现行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构建以生为本的灵动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高效”。
第五篇: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
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
四川省剑阁县闻溪小学校 王小元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课堂为教学的主阵地,教师不离三尺讲台;学生则被尘封有形的教室之中;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因此,为挖掘学生固有的天赋,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应该多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得到补充。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要明确教育、学习的目的,要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我们就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变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为增长知识、提高素质而学习;变学生的厌学为乐学;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去搜集资料,拓展视野,补充课文,使课文的内涵更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这样,课文就“只是一个例子”,学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获得超文本的信息量,把“课本”读厚了.使这些受教育者成为真正的教育实践者。
其次,让教师走下讲台。
毋庸置疑,课内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内,但课内不是教师“一统天下”,课内也不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更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课堂好比“加油站”,让学生带着加好的“油”再到生活中去检验和运用,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经验走进课堂,又带着良好的习惯方法走向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要立足生活,立足实践,把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从封闭的学校课堂走向开放的
社会课堂;从枯燥的课堂学习走向生动的生活学习中去。
再次,让学生走出教材。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把语文仅当作一种知识,年复一年,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不厌其烦地灌输。课文的例子作用失去了,一篇篇生动的课文被人为他肢解了。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尤其注意的是要考虑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好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即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教师在指导学生选读的时候,选文要“取法乎上”,经典的、时代的、都要典范,文质兼美;对最能体现汉语特点,汉语规律的诗、词、曲、赋和散文等,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对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时事美文、文学精品、科普读物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读。力求使学生做到通古知今、融会贯通、化而能用。苏轼诗《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的意境很容易理解,如果以此来比语文学习的话,那么一般的教师只能让学生了解山的大貌,知道山上的一草一木,领略不到其中的奥妙,带进去很难将学生带出来,而高明一点的教师却既能带进又能带出,还能从这山望到那山,从而领略到无尽的美景。教师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摄取教材外广博知识。
其四,让学生走进生活。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任何有心的人都能在他那里学到终生受益的东西。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要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要读有用书”,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多启发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开阔视野,丰富人生阅历。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附带的说明书……”刘国正先生也说:“解决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人们都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提出向四十分钟要效益。但年复一年,收效不明显。原因何在?看法不同。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语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背诵一个又一个的概念和论断,要求一字不改;学习一个又一个的方式和方法,要求如法施行。教学远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变成空洞乏味的东西。学生不能生动活泼地学习,大大减损了学习语文的效果。要改变这种状况,须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学习起来才欲罢不能。”
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教材的课文《自选商场》,教学时我发现自选商场对于大多数农村小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东西,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为更好的完成教学,我把这节课安排在了周五,在教学生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让学生认识了九种商品的名称后,并没有急于教学后面的课文,而是开展了一课内小活动,要求学生“把你最想买的东西写在时老师发给的小卡片上”,写好后,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要
求双休日家长陪同自己到市镇上的大型超市去购买,然后带到班级进行展示”。周一,一走进课堂,不少孩子们的桌子上都摆着各式各样的东西,同学们在高兴的交谈着自己双休日的所见所闻,我发现课本中的知识就在学生的交谈中了,没去羡慕之余认真地听着,读课文时,我从学生自信而欢快的语气中就知道此时教师再教课文已是多余的了。此时,我抓住机会,让学生出示自己购买的东西,并让他们把从中认识的字展示出来,教大家认读,我发现此时大家学的特别认真,效果就显而易见了。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大课本中学习,并给他们展示交流的机会,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教师何乐而为呢? 其五,让学生走进自然。
我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体味、比较、分析、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说生活是一本大书,那大自然就是一本大百科全书,因此在课堂之余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探索课本以外的东西。
走出“课堂”应该是学生变客观接受为主观感受。学生被封闭在课堂,封闭在校园,束缚了他们天性的发挥。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有哪一个是封闭在校园里而成名的?李白游历了大江南北,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杜甫更有“造化钟神秀,一览众山小”的杰作;王勃在十几岁就写出了气势磅礴的《藤王阁序》;夏明翰也只有十几岁便高喊出“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悲歌。这样的例子的确不胜枚举,然而我们的教师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张扬着自己的口舌,耗费了学生的青春。难道我们不应该走出现时教育的误区,还学生一片亮丽的天空吗?禁锢学生思维,让学生随老师的思维而变,没有自己的个性,将使学生一生碌碌无为,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悲哀。
教学《秋天的图画》一课,我没有局限于课本几句优美的话语,也没有满足课件中的几幅图画,因为秋天的美不仅有丰收的田野,还有“南归的大雁”、“枯黄的小草”、“飘落的黄叶”、“中秋的圆月”、因此我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一切,还可发告诉学生秋天在美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烦恼。用心去描绘大自然。于是就有了学生由衷的赞美“渐渐变黄的小草,随风飘落的黄叶,好像在告诉我们—-秋天来了”“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一场秋雨一场寒,我爱你秋天,谢谢你给我带来凉爽”……试问这样的描述难道不比格式化的“秋天真美,我爱秋天”的课后感更优美,更感人吗?
我们的教育早就应该面向社会,试想只有区区数十个平方的教室,却“关”着几十个学生,成天没完没了的练习作业,老师反复教教本,老师们,让学生出去走走、看看吧!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出教室的樊篱,走向更广袤的课堂----生活与大自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的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学习、成长,请相信孩子们的梦想在多远,他们就能走多远。因为时代的发展不需要只会课本知识的“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