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固川小学学前教育概况
固川小学学前教育概况
一.基本情况:我校自创办以来,一直承担着固川村、枣园村、四家坪村的学前教育工作,主要招收6岁的幼儿入学,现有学生10人,由于没有学前经费保障所以无力聘请专任幼儿教师,学前教学工作一直由我校低年级教师兼任。二.存在问题:
1.无专任的幼儿教师,由一年级教师兼任,学前班与一年级采用复式教学,学前教育小学化
2.无幼儿专用桌椅及活动器械,学前班学生使用与其他班学生一样的桌椅,容易造成意外伤害。
3.无经费保障,无法添置幼儿教学设施。
第二篇:美国的学前教育概况
美国学前教育概况
一、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初创时期的美国学前教育(19世纪)• 1816年欧文在纽兰纳创立了幼儿学校,1826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开办了美国第一个托幼机构,这是美国学前教育的早期形式。• 美国第一所幼儿园是1856年,在威斯康星州由德国教育家舒尔茨夫人在私家开设的。
• 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是1860年由皮博迪创办的,她还创办了幼儿园教员培训班,这是历史上第一所幼儿教师培训机构。1873年,哈里斯开始把幼儿园作为公立学校组成部分的实验并取得了成功。圣路易斯首先把幼儿园教育作为公立学校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标志着美国公立幼儿园教育的开始。
(二)、以追求社会福利为价值取向的发展变革时期(20世纪上半叶)
19世界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但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日趋激烈,政府因此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强扶弱,制定了保护弱势群体的福利政策。1909年白宫首次召开以儿童和青年为主题的会议,使美国儿童福利进入新时期。政府开始承担起儿童救济和儿童福利的主要责任,并制定出一系列保障儿童权利的法律和福利政策。
1912年联邦政府在劳动部成立了联邦儿童局。1921年联邦儿童局制定了“母子法”。这一时期联邦政府强调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而社会学前教育机构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三)、以社会均等和智力开发为宗旨的发展变革时期(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二战结束后,虽美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国内矛盾日益加深,使得美国深感受到威胁,美国联邦通过一系列立法,加强对教育的干预力度,以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确保贫困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学前教育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
1965年,美国国会对儿童实行“开端计划”。(1)为儿童看牙治
病 ;(2)为儿童提供社会服务和家庭教育;(3)加强对志愿服务人员的使用;(4)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服务;(5)做好入小学的准备。
(四)、追求公平与优质的发展变革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进入80 年代以来,美国在学前教育方面进行了整体性、综合性为特点的教育改革。教育类型有:幼儿园、保育学校、各种日托中心等,还出现了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学前教育计划。对师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先后通过了成文法来保障学前教育应有的地位及发展,推动了美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美国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投入状况:
1、《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2、《早期学习机会法》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3、《提前开始法》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4、《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二、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课程模式种类
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
(一)海伊斯科普认知取向课程模式(皮亚杰的主张)
(二)银行街模式
理论基础:进步主义教育传统、分析心理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
(三)直接指导模式(行为主义心理学)
(四)发展适宜性课程(两个标志)
高质量方案显著标志:提供和支持儿童的游戏。
重要标志:承认和儿童关系的质量,承认与儿童的比例以及班级的人数。
(五)显性课程合作学习方式和全语方式
教育种类:
(一)日托中心
(二)儿童保育中心
(三)幼儿园
(四)学前班
(五)小学1~3年级美国幼儿园的种类很多,除以上所说的幼儿园以外,还有前幼儿园、初级幼儿园、高级幼儿园、发展幼儿园以及蒙台梭利幼儿园。
三、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
(一)美国学前教育中教师与家长的会谈
(二)美国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方式、特点
1、美国重视婴幼儿自我服务技能的培养
2、美国儿童教育中的特殊营养--尊重
3、职前培训
4、新教师的入职培训
5、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
四、美国学前教育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对美国家庭及儿童的日益恶化;生活条件、经济方面的窘迫,被认为没有能为学生的未来做好准备;从人口统计学角度来看,以贫困与少数民族家庭为背景的儿童数量构成的相对上升。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出现的问题
1、幼儿园小学化:格塞尔入学筛选测试法
2、儿童看护危机
3、发展适宜性实践
4、幼儿教育标准化运动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五、美国学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1、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以儿童个体发展的水平为基础,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鼓励他们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2、鼓励儿童与别人相互作用,帮助儿童学会友好地与同伴交往,能够相信成人,并能对成人的各种要求做出反应,拥有责任感。3、帮助儿童理解并尊重他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其他儿童的种族文化。发展儿童的社会性和情感,培养儿童的艺术技能和认知技能。4、鼓励儿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需要,学会与人分享和合作。
5、提高儿童肢体动作的准确性、手眼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儿童的独立精神和探索精神。
6、通过游戏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并帮助儿童对知识经验进行总结、分类;增进儿童的友谊,发展儿童的自尊心、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参考》、《学前教育研究》、《中外学前教育史》
第三篇:固厢乡学前教育三年规划
固厢乡学前教育三年规划
一是加快推进校中园建设。在上级还没有明确资金来源的前提下,不等不靠,积极行动,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裕校舍,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创建校中园,进一步缓解入园难问题。
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和项目,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标准化幼儿园建设,探索建立公民联合办学、知名教育集团投资办学、个人投资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有效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
三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坚持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全县民办幼儿园的综合治理,依法取缔无证园,加大持证园整改力度,严把幼儿园办园准入关口,加强办园许可证的年检年审工作,加强对全县幼儿园的校车管理、饮食卫生、规范收费等工作的管理。
四是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积极探索民办幼儿教师合同制管理办法,加强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业务培训,加强对保育员、炊事员、医护员等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探索建立幼儿教师合理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幼儿教师编制,通过一段时期的努力,配齐公办幼儿园教师。
各位领导:2011年以来,我县在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努力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例如:学前教育阶段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公办幼儿园建设举步维艰;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幼儿园办园理念、管理水平整体不高;公办幼儿园少,民办幼儿园多,民办幼儿园规模小,办园标准低,与省定标准差距较大;园舍、校车、基础设施等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在今后工作中,我县将以此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努力把学前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让社会满意,让群众满意。
第四篇:X小学概况
大堤西小学概况
X小学坐落于X村,这所学校历尽沧桑,校舍虽几经重 建,却不改为国为民的办学初衷。教学范围覆盖XX两村,人口达一万多;学校占地7020平方米,生均25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生均3.4平方米;现常年办学规模近300人,8个教学班。全体教师治学严谨,纪律严明,教育学子不遗余力,终赢得桃李芬芳,人才辈出,赞誉不减。而今,这所学校在社会各届人士的支持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已旧貌换新颜。目前教办室基本上都是2003年后重建;且06年成为远程教育二模学校;教办室也配备空调,使师生免受“严寒酷署”的折磨;校园绿树成荫,整洁美观。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形成了“团结、进取、勤奋、创新”的校风,“教书育人、循循善诱、为人师表”的教风和“主动、刻苦、灵活、向上”的学风。前后有5名学生获邯郸市数学奥赛奖;2000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小学;2008-2010年,被命名为先进学校,2010年被评为-办学先进单位,--。2010年学校小考成绩更上一层楼:有20多名学生被重点中学录取;其中一名学生成绩更是位居全县第一,被X市重点中学录取;
我校一直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狠抓教学质量。近年来,在教师中掀起磨练教学内功,树师表形象的热潮。在学校管理上,学校目标管理与层次管理相结合的管理运行机制,形成了“严格、规范、民主、高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特色。在队伍建设上,学校狠抓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骨干教师的培养。目前学校有骨干教师3人,校级骨干教师9人。全校18名教师中有8人达大专毕业以上水平。在校内外专家、行家的指导下,在自身的努力下,有两名教师的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有的教师被评为“优秀教师”或成为教学骨干。学校也多次被评为县乡“先进学校”、“文明学校”,2006,2010年,该校在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分获乡镇学校级第二、第一名。近几年来,该校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好”(读好书、写好字、做好操、走好路、扫好地)是常抓不懈。对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能力,愉悦学生身心诸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多年来,凡县乡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竞赛、活动都能积极参与,而且都能获得一定奖次。
虽然现在学校受办学条件限制,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桌凳陈旧(均为2000年前),无“七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等);部分围墙低矮,雨后积水,场院泥泞等。相信在上级领导,各级人士的支持下会很快改善。
现在,X小学正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教育创新的勇气、发展强校的信心、求真务实的作风,为“创特色、办精品”而努力奋斗,力争把学校办成一所具有示范性、开放性的现代小学。
2011.12
第五篇:固堤小学、
把“实践活动”抓落实 在“综合”上下功夫
——固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经经验和做法
沐浴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我们已经携手走进新课程。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想,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程。近几年来我校通过探索尝试,立足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构建开放型的综合实践课程,初步形成了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农村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从学校走进家庭、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等更为生动、广阔的空间。回顾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是既有付出,也有收获。现将我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况向在座的各位作一个汇报,请大家多加指导,多提建议。
一、严抓管理,落实到位。
1、健全机构,科学规划。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负责课程校本化的开发与实施,做到问题有领导及时解决,计划有人制订安排,实施有人组织执行和监督,从而保证了工作任务的层层落实。
2、舆论造势,广泛动员。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这离不开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和支持。为此,我校通过家长会等方式大力宣传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并积极与有关单位建立友好联系和实践基地,聘请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学生家长做学生活动的指导教师。如、3、完善机制,建立奖惩。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为此,我校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整体规划》,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开发与实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划和要求;我们还制定了明确的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工作职责,要求教师认真履行。为了督促教师认真履行这些工作职责,我们于期初、期中和期末全面检查教师的计划、总结、活动方案、活动评价表等;为了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我们还定时、不定时地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并要求教师对活动中的过程性材料做好整理和收集;我们还把教师对工作职责的完成情况,与评优评先、绩效工资联系起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奖惩制度。我们规定:没能严格按功课表安排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或者没能按学校安排履行其它相关职责的老师,不能参评本的先进,并相应在绩效考评表上扣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表现出色的老师,享有评优评先的优先权。
4、加强培训,建强师资。
教师培训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网络研修、现场观摩、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办法,经常性地对教师进行课程培训。在通过培训促进教师课程观念转变的同时,我们还要求教师在上课、研讨之余,多做反思、多写案例、做好经验交流,教师的理论水平也有了比较大的提升。
二、以校为本,常态开发。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将无从谈起。近两年来,我们把课程资源常态化建设做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核心,基本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常态化开发。
(一)开发主题资源
刚刚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初,我们并没有摆脱“依纲据本”组织教学的习惯。很多教师都是根据资源包之类现成的课程资源组织教学。然而,随着课程实施的开展,随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理解的逐步深入,我们发现这种固有的教学模式遇到了很大的障碍:一是课程资源严重不足;二是这些资源存在先天不足——相当一部分无法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于是,我们萌生了以校为本,自主开发课程资源的想法。一开始,老师们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比较零散,没能形成系统性的主题,也没能对学生的能力形成系列化的训练,更没能体现校本化的特色。在意识到这些问题之后,我们成立了“课程资源开发课题组”,决定自主开发一套系统性的课程资源。
经过探索和实践,我们逐步确立了一个指导方针,二个重点目标,三个资源板块,四条开发策略,五大主题系列,我们称之为“12345校本开发”。
一个指导方针:贴近学生生活,体现学校特色,落实课程理念。二个重点目标:一是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二是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个资源板块:一是资源包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能力水平,可操作性较强的部分;二是固堤小学课程资源开发课题组统一开发的资源;三是固堤小学自主开发的资源。这些课程资源主要供固堤小学师生开展活动时选择和参考,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合理取舍、灵活调整。
四条开发策略:
1、张扬个性,于兴趣爱好中发掘资源。
2、彰显特色,于周边环境中发掘资源。
3、凸显综合,于学科交叉处发掘资源。
4、梯度设计,于逐级推进中发掘资源。
这些开发策略没有深奥的理论,望文知义、简明易懂。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一方面,我们不是专家,没有能力构建博大精深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要做到常态化实施,就要让教师易“导”,学生易“学”。过于繁复的话,教师望而生畏,哪里谈得上常态化实施、常态化开发呢?
五大主题系列:安全教育、文明礼仪、环境保护、劳动技术、家乡特色。
依据上面的策略,教师可以开发出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然而,如果没有一条“线”把这些资源“串”起来,这些资源会显得很零散,甚至很容易成为“一次性用品”。为此,我们决定以主题的形式来呈现这些资源。经过研究和实践,我们逐步构建了“安全教育”、“文明礼仪”、“环境保护”、“劳动技术”、“家乡特色”五大主题。每一个年级的主题活动都由这五大主题构成,但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则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梯度设计。比如,环境保护主题,我们在三年级设计的活动内容是“家庭垃圾处理情况调查”,四年级是“我们身边的一次性用品”,五年级是“变废为宝——垃圾的可再生利用”,六年级是“营造绿色家园,我们在行动”。梯度设计,既体现了主题的衔接、延伸和深化,又形成了系列化的、可以滚动的主题,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开发活动资源
学生的主题活动需要一定课程资源的支持。对此,我们主要从二方面着手:一是充分盘活校内资源。首先,手工制作室、电脑室、图书室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其次,尽可能在校内为学生开辟劳动场所;再次,教师协同指导学生活动,做到各施所长,开发教师群体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资源。二是积极开发地方特色资源。我校地处农村,在开发地方自然条件、民俗文化等方面的课程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我们的课程实施提供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资源。这些富有特色的地方资源正是学校特色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比如,我们利用该校邻近“固堤新城”的优势,组织学生“走进固堤新城”,调查了解农村小城镇建设的一些情况;再比如,我们固堤西瓜远近闻名,我们就利用这一独特的地理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学习西瓜种植技术的主题活动。
(三)做好资源管理
课程资源的开发很不容易,因此,我们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管理工作。首先,我们建立了课程资源库,对课程资源进行储备和管理。课程资源库既相对稳定,又动态更新:老师、课题组开发出的新资源随时可以充实进来;那些可操作性不强或者价值不大的主题也可以随时更新。这样,既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新陈代谢”,又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常态化建设。
其次,我们还创建了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页,为固堤小学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理论研讨、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我们的这一网页包括课改动态、活动剪影、理论导航、计划总结、论文案例、活动设计、课程资源等栏目。欢迎大家浏览我们的网页,对我们的网页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教研结合,初显成效。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中,我们首先注重的是“教”,也就是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有实施才有实效。同时,我们还重视抓好教研工作,以教研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每周的校本教研,我们都安排一部分时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研讨;每个月的集中教研,我们都召集各所小学的教研组长,就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商讨对策;每学期,我们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讨课或优质课评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这样,以“研”促“教”,以“教”来体现“研”的成果,我们开发出的课程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学生的变化。首先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这就带动了语、数等科目学习成绩的同步提高。从而,在师生中形成了“乐于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乐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其次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较大发展。活动中,我们强调让学生“参与”、“实践”、“探索”、“创造”,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展。第三,学生主动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得到了增强。如我们的学生在“废旧电池的处理”的主题活动中,对人们随意丢弃废旧电池的现象感到担忧,并为此设立了废旧电池回收点。
(二)教师的变化。首先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活动中,老师们对学生的表现常常赞不绝口,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哇,令人刮目相看!学生都可以当我们的老师了!”由此带来的直接变化是,教师以往那种“以我为主”的教学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们开始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开始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发主题,开展活动。其次是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得到了切实发展。“无本”课程给了教师更大的灵活性,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校本化、常态化的课程资源建设,使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得到了很大发展。第三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几年来,我们在茫然中起步,在探索中前进,经历了“心动”、“激动”、“行动”三部曲:新的课程理念让我们心动,学生的进步让我们激动,取得的初步成效更让我们坚定了“行动”的决心。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课程资源常态化建设,努力探索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促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高效实施,争取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