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学科学业评价的主要形式及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影响 华东师大版
历史学科学业评价的主要形式及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影响
根据本人多年历史教学经历和经验以及对学生的学业、学情的了解,现就历史学科学业评价的主要形式及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影响浅谈如下,以求指正与共勉:
一、建立学生作业评价机制(批改笔记),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因材施教。
建立学生作业评价记录卡就是完成我们平时常规教学的批改笔记,其目的就是对学生课堂历史基础知识训练、历史作业完成情况、课外作业、单元测验评分情况等的统计与分析,评比,旨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理解及应用的情况进而精心组织教学,查漏补缺,因人施教。
二、建立师生互动评价机制(辅导笔记),构建有效课堂。建立师生互动记载表就是完成教学常规的辅导过程,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互动活动,如:课堂问题解答、小组研讨、辩论会、、资料卡片制作、故事演讲、师生探究等互动活动检验学生课堂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互助互学,增进师生间的了解,掌握学情,对症下药,因人因材分层施教。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创新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激情,构建有效课堂。
三、建立学生知识能力检测机制(成绩统计表),提高学生学史的综合能力。
考试是检验学生知识能力应用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方式。尤其在目前倡导的“一案四清”教学评价模式中显得更为重要。在周考、月考、期中和期末测试中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的考擦和掌握,可以测试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诸如基础识记、重要史料、识图学史、材料剖析、读史感悟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对学生学习状况和学情动向的了解,从而合理科学的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着手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历史事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建立学生自我评价机制,升华合作探究创新意识。
建立学生自我评价机制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互动、创新应用的能力,学生自我评价活动可以通过历史作业反馈、课堂小结、学习小组互动、主题活动、课外学史、网上交流、专题整合、单元总结、课后反思、考后感悟等活动进行交流,进而增进学生了解,加强交流,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团结协作创新意识。
五、建立学业评价奖励机制,激活学生学习激情。
建立学业评价奖励机制就是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情商的投资,诸如一个肯定的点头、招呼、微笑,一个表扬的手势、抚慰、小礼品,一个学困生招待会、中等生推进会,一个主题活动等奖励表扬活动方式就能沟通师生感情,就会走进学生心灵,就会凝聚团队精神,就会激活学生学习激情。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二篇:历史学科教学论文
浅谈讲、读、议、练四导教学法在九年级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张海鸥邮编:211102
【内容提要】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九年级历史复习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实践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笔者经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九年级历史复习课中的“讲、读、议、练四导教学法”即教师讲为主导,学生读要指导,议要引导,练要辅导。
【关键词】四导教学法九年级历史复习课运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历史系的戴安娜.诺维茨教授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一个没有普及历史知识的民族将会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历史教学在中学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南京市在2006年将初中历史纳入中考,作为考查科目,与政治同场开卷考试。纵观现阶段我们九年级历史教学的现状,教师单向灌输的多而学生主动学习的少。尤其是复习中教师读学生划,教师教学生学,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考学生背,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教与学,甚至有的复习课堂波澜不惊,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理想,终端成绩显示必然让社会、学校、家长不满意。
我们要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出发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力,授课中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核心,以合作交流为主要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课中的主体地位,将素质教育实施在历史复习教学的每个环节,才能从根本上变革传统复习课的弊端。
笔者在长期实践教学中逐步总结出历史复习课中的“讲、读、议、练四导教学法”。
一、“讲”-------教师讲为主导
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人对课堂上教师的“讲”产生反感甚至进行批判,于是对讲授式教学方式、接受式学习方式口诛笔伐时有所闻。笔者认为,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是优劣并存、瑕瑜互现的,历史学科具有知识性、过去性、时序性、综合性等等特点,必须要教师整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趣味性、启发式的讲述来实践,尤其在初中历史复习课上,讲授式教学是其他所有教学方式选择与使用的基础与前提,学生只有学会了“听讲”,才有可能真正地学会学习,实现学习目标。教师的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发挥着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
在进行《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元复习1
时,“知识追溯---创设情景”需要老师来讲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相关史实,才能引导学生去探究梳理归纳,复习目标需要老师来讲述内涵与要求,重点难点“三大改造”需要突破到位,零散的知识点需要老师来讲述引导串珠成线,师生合作共同建构出知识体系,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在复习课中导入、师生互动、教学小结、练习反馈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述。初中的课堂教师必须有驾驭、掌控课堂的高超教学艺术,“讲”是主导。
二、读----学生读要指导
目前南京市的中考中历史是开卷考试,一方面确实可以减轻学生负担,符合考查科目的需要,但是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开卷考试对学生的复习态度影响是恶劣的,绝大多数学生对教材有严重的依赖心理,“我平时不需要看书读书,考试时我翻书就是了”这是相当多孩子的看法,实际情况是考试时间2个小时,需要翻的历史书有6本,政治书有5本,还有大量的资料,时间紧张,翻的心烦意乱,成绩不理想是必然的。在复习中必须让学生熟悉教材,引导其学会翻书。
复习中需要设计一定时间来让学生读课本,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具体做
法是:教师结合复习目标,考试要求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思考问题。学生阅读时注意事件的内在联系,要做到先粗后精,适当勾划,注意归纳总结,读懂教材内容,标出疑点,理清线索。如:复习《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加强、巩固与发展》这一专题史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就这一专题去阅读教材,找出与之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梳理出资本主义的酝酿、确立、加强、巩固、发展等五大方面,就思想运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加强的方式、资产阶级性质的文献等问题指导学生读书,独立思考,梳理归纳。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读书的过程中老师设问,学生也会去质疑设问,主
动探究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主体性地位得以凸显,课堂也会生动活泼高效。
三、议----学生议论要引导
议指在复习课堂中学生之间的议论,讨论。是这个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开
卷考试,试题的命制必然有开放性,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是历史教育教学的价值体现,复习中要引导学生适当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把历史学活。南京市中考中比较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对今天的启示等能力的考查。在复习过程中借史明理,把历史性、时代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就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辩论是必要的。
议的方法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维,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当堂讲清疑点;也可以概括几种不同的看法,然后指导学生去查阅资料,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让学生在课下寻求正确答案等。例如复习新中国农业政策的调整,先指导学
生阅读教材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然后设置问题“请你对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应遵循原则提出建议”,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在讨论的过程中对于敏感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如复习近平代史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时,学生往往出现偏激情绪,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只有和平才能促进彼此以及世界的发展。教材的观点是国家的观点,教师应代表社会的主流思想并超越时代发展。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
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激发、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在分析、探讨中形成竞争交流机制,使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整合者甚至是知识的运用者,而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很大的心理愉悦。
四、练---学生的练习教师要辅导
成绩最终是要学生考出来的,复习的效果必须经过练来体现。尤其在复习阶
段练是重要环节,课堂上要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及时巩固;课后延伸拓展作业回顾;检测考试查漏补缺。练得到位与否决定了复习的成效。
首先要根据讲、读、议中呈现的问题,学生复习中的薄弱方面精心命制习题,这是练发挥作用的前提。其次坚持“有讲必练,有练必阅,有阅必评,有评必讲”的原则。最后至关重要的是要就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借题发挥”,找重点去扩散,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不仅要强调巩固本题,还要联系相近相关的内容加以巩固。就答题的规范性、审题技巧、书写方面进行辅导强化。如一轮复习中实行考点基础过关制:默写、训练、纠错,采用多种方法夯实基础。
讲、读、议、练四导教学法之路漫漫而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坚信,在不断地探索之中,定能实践课改理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复习中让学生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带来和谐高效的复习课堂,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实
践证明:只要沿着“讲、读、议、练”的教学思路,定会迎来硕果累累的六月!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2002年版;
2.刘军主编:《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3.刘克明主编:《历史教学的理性思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问题与问题解决》,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给了学生什么
历史教给了学生什么
我想每位历史老师在讲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心情都是异常的沉重。面对近代中国的落后与屈辱,每位中国人都会为之而心痛。读大学时,教我们《中国近现代史》的是一位老教师,我直到现在都清晰的记得,她在讲甲午中日战争和日本对中国人民进行血腥屠杀时,眼睛里闪动着泪光,我们都知道她是在用心、用灵魂上课,无形当中,对这样的老教师我充满了敬佩之情。今天,我也站在了这五尺讲台上,我也在给同学们讲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的心理充满了对日本的不满与仇恨,我也利用了大量的史实来揭露日本的残暴。每每上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时,我都情不自禁的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在历史课堂上,而学生也同样和我产生了共鸣,我曾为自己利用历史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而沾沾自喜。直到今年,我才从这错误的引导和盲目的爱国热情中惊醒,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人类工程师的我们,到底教给了学生什么?我彻底的反思着┄┄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这个学期讲好日本侵华以后,我象以往一样,让每位学生写一篇小论文交上来。在交上来的论文中,大部分学生都用充满激情的笔端,写下了对日本政府的不满。在这么多的文章当中,只有一位学生他提到了日本侵华罪行的同时更多分析了为什么中国会挨打,如何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个高中生,在同学们都声讨日本,抵制日货的言论中,他却提出了如何构建和谐理想的社会。这令我震惊,也让我警醒,以往因历史课堂倍受学生欢迎的心情跌落入深谷,为自己的渺小而悲伤,但最多的就是让我多年来从狭隘的爱国热忱当中觉醒,用博爱的胸襟去包容社会,用真挚的热情去感染同学。虽然只是一篇很小的论文,却让我思索很多┅┅
古往今来,社会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追求的共同理想。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对人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提高,高中的历史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我们应从历史知识的讲述当中,剖析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观,大世界史观。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时中国更要融入到世界的发展中,而高中生的今天就是祖国的明天,作为高中教师的我们,到底应该交给学生什么,是件令人反思的事情,我想在此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求抛砖引玉。
一、“救救孩子”
我想这句话对历史和语文老师来说一点都不陌生,鲁迅在他的《狂人日记》中呼吁社会,不要出现人吃人的现象,不要让礼教吃人,让人们觉醒。我们在讲《新文化运动》时经常会提到这句话,那么我们在讲历史的同时,是否也感觉到,我们也正在把自己的思想去灌输给学生,我们是否压制住了学生的创造性,是否认同了或听取了作为21世纪新生力量的心声。回顾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多的是斗争的精神和作用,少的是人类共同发展的智慧、法则和美德;长的是“真理只有一个”,短的是人文社会、文明竞争中的多元理解和谅解。
当今世界,战争危险依然存在,但从上一世纪后期起,人们就意识到“和平与发展”“合作与竞争”是世界的主流。就国内而言,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同时,中国政府一再提出“祥和”“和为贵”“和平崛起”“和谐社会”的号召。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不在空谈姓“社”还是姓“资”。在经济建设中,公开我们的落后,承认资本主义的先进。欢迎全球企业“领袖”、商界“精英”、金融“巨擘”来华投资的大字不断见诸报端。这说明“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的针锋相对的斗争时代已经过去,化敌为友,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力量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这也是我们痛定思痛,对“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极端思维的根本否定。否则,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教育必须为此培养具有民族认同、爱国情感、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现代公民。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人与人,文明与文明如何求同存异,如何谅解容忍、共同进步、和谐发展的事实不胜枚举,代表了历史的方向和主流。可我们中学历史课程的主基调是什么呢?
当你点击网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FLASH动画,或是文章时,你看到的是什么?是激进的中国人采用的过激的手段在网上漫骂、指责日本的罪行。当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时,中国人在BBS上基本上使用了世界上最难听的语言来诅咒他,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砸毁日本料理店,并出现了“抵制日货”的高呼声。这难道就是我们教育出来的,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中国人未来的形象吗?今天的他们能够这样极端的仇视日本,难道与我们的教育无关吗?难道这不值得每位历史教师去反思吗?历史到底让学生们记住什么?仇恨还是教训!网上的漫骂、指责难道就能够反映出中国人的愤怒和爱国的热忱吗?相反,是不是更毁坏了中国人的声誉的,是不是影响了中国人在国际上的礼仪之道呢?那么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怎样在历史的教学中去构建和谐的社会发展观呢?
首先,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在用灵魂、用激情上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爱国主义史观,冲破狭隘的民族主义,爱自己国家的同时,也要懂得爱世界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弘扬积极的生命情感,要有和谐的发展观,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历史。中国需要世界,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而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才能更好的发展,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中国是在和平中崛起的国家。
其次,在历史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历史史实中去反思,去借鉴经验教训,通过近代史中国与世界的差距的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们为近代的中国出谋划策。让学生通过近代史的学习,焕发出对生命的真爱,对他者生命的同情,拓宽人的生命情感,珍惜现在和谐的社会。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更是明天前进的动力。俗话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过去。而我则认为记住历史的同时,在心中却埋下了恨的火种,就不如忘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有权利也有义务去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在世界的发展中看中国的历史。
最后,把历史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1世纪的学生是有主见、有创造力的。那么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就要放手给他们更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历史的天空中翱翔,听一千遍不如自己实践一遍,教给他们思想,不如让他们在探索中求得真知。
斗争是客观存在的,但如何正确认识与解释却大有学问。历史上的暴力、杀戮、战争、奴役、灭绝、掠夺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付出的代价。我们应该试图让学生懂得从历史的发展当中汲取经验教训,争取在未来的建设中和平与发展贯穿人类的历史上。所以,救救现代的孩子吧,不要让他们的心中只装满仇恨,不要让复仇蒙蔽了孩子们双眼,应该让他们懂得珍惜,懂得如何在和平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二、“救救老师”
曾经作为中学不可缺少的历史课,现在似乎被边缘化了。有很多对历史课不利的理由,说明当今历史课的尴尬。一方面,课程改革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很多地方将历史融入社会科,使得历史教师体验到了失落感;另一方面,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高,我曾通过不记名的形式让学生们写“如何看待高中历史课”,有的同学写道:教师总是在讲解怎么也说不完的历史,学生们学习的兴致却不高;历史知识不断地增长,使原本已浩如烟海的历史看起来像座无法攀登的巨大山峰;记忆、记忆,总是记忆,年代、地名、人名实在太多等等。可想而知,在学生们的头脑当中,历史只是永远不断的反复的记忆的过程,这无疑是历史教育的可悲之处,因为除了史实的罗列与记忆,学生们从历史的教学当中并未真正的体味道,历史是一面镜子,学史可以使人明智的道理,以史鉴今的效果并未出现。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偏差认识呢?我想大多数人马上会想到的就是历史教师在教学上出现了问题,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历史教师的苦恼呢!
我作为一名高中的历史教师,我深刻的感受到来自历史教师身上的压力。每一位历史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很精彩,让自己的每节课都亮起来。然而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有一个衡量教学的标准——学生的成绩。你的课是亮了,而你学生的成绩却暗了,你作为历史教师的前途也
迷茫了。有人会不理解,为什么你的课亮了,而学生的成绩会暗呢?这两个不应该成正比吗?非也!就高一历史课程而言,《中国近现代史》从学习历史开始这就是起点,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讲的无非都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艰辛与漫长的过程,学生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而高中的老师除了用少之又少的时间给学生增加一些历史的启示和教训外,大部分时间还在讲史实,因为高一的学生要面临着会考,老师要将考试要考的东西。因为我们要向学校、要向家长、要向学生有个交代,所以我们的历史课就变得说者无味,听者无趣,考前狂背的现象。这是学生的可悲,更是教师的可怜。如何让教师从历史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呢?
首先,历史老师不要拘泥于分数,要跳出分数。有的学生讲,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而现在的每一次考试,考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因为现在老师比学生还注重成绩,学生的成绩好象成了老师辛勤汗水的验证似的。成绩成为衡量老师优秀与否的杠杆。历史学科不同与自然学科,历史本身就是没有对错之分,然而,为了每一次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老师只能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全神贯注的落实考试的考点,特别是高一,会考本身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可是为了追求优秀率,已经抹杀了历史吸引学生的本性,也抹杀了历史老师的创造性的发挥。分数,你这“杀人”不见血的刀,何时能让历史教师从你的锋利的刀尖下逃脱出来。
其次,历史教师不要拘泥于书本,要跳出书本。现在的历史教学仍然是以本为本,而老师为了应付会考更是视教材为指挥棒,上课贯彻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考试的要点,下课做那些为迎接考试而精心准备的练习,学生是为了应考而读书,教师是为了应考而教书,这无疑是一个恶性循环。现在历史教学正在进行改革,作为历史教师的我是大力的赞同,在改革中增加了地方史,这也就给历史老师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可以依据地方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锻炼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让学生们从探索中找到真理。而教师也可以多方面的去引导学生,不要让书本成为束缚教师发展的枷锁。
随着时代的演进,尤其是新世纪的到来,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冲击着每一个地区。人们在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激烈竞争中,既渴望教育能够担负起促进国民成为国际竞争中的优胜者之责任,同时,也不得不放弃传统教育中过于保守的一面,即过分注重记忆的教学。历史学科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为避免失去存在的理由,当然需要切实地改革,而改革的起始,必先对其教学任务进行重新定位。不要让历史考出来的分数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历史本身应该是充满智慧的,而智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会演变出不同类型的。传统社会需要听从的智慧,当代社会则需要独自面对世界的勇气与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个人智慧发展列为历史学科教学的新任务,发掘历史之中能够促进学生个体智慧发展的内容,并完善教学设计,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研究目标。历史老师教给学生的应该是透过历史史实看到的历史本质,通过对历史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反思,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才是历史教给学生的真谛。如果,要想让学生充满智慧的去接受历史的使命,那就先让历史老师从历史的枷锁当中解放出来吧!
三、“救救历史教学”
为什么读完高中的学生却不知道当我们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时,世界究竟怎样?为什么别的国家能够在近代迅速崛起,他们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这对读完高中的学生来说,都会是难以解答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高中生只知道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只知道我们要强大,却不知道近代的中国到底与世界差在了哪里?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源于高中的历史教育,高中的历史教学应该说是不完善的。我们一直在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那么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只看到了中国,而大多数同学不知道世界的形势。
高中历史教学的安排是这样的,高一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是所有班级的必修课,要迎接
会考;高二学习《世界近现代史》,是文科班的必修课,对大多数的理科同学来说,世界与我无关;高三学习《中国古代史》,只有文科班的学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的辉煌与文明。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教学的安排才出现了我前面提到的现象,高中生却不知道,我们落后挨打之时,世界正在进行着怎样的建设。
高中的历史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史实的讲解,而更多的是教会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大历史的唯物观,培养他们的大世界观。应该让学生在世界的角度去看中国,从中国的发展去认识世界。而分裂性的历史教学,又怎会让学生树立大的世界史观呢?对世界缺乏认识和了解的学生,又怎能知道更好的去融入世界呢?不学《中国古代史》又怎会知道中国古代的辉煌和近代中国落后在哪里呢?割断了中国的发展,分割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这样的历史教学又能教给学生什么呢?
诚然,我们知道仅就高中的三年不可能让学生很全面、很透彻的去了解历史,因为高考这个指挥棒还在为国家选拔优秀的人员而在工作着。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祖国的兴衰匹夫有责,应该让我们从世界的发展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过去的历史中学会批判的继承和发展。正是因为现在的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种种的不足,国家也在极力的进行历史新教材的改革,希望这次的改革给历史更多的空间,让历史真的能够教给学生很多,让人们认识到“以史为鉴”的国家会在和平中崛起。
我们都知道,学史使人睿智,但这是从道理上说的;实践中还要看“历史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不是所有的历史教学都会使人睿智,学得不好,反而使人愚蠢。愿我们历史教师主动将生命的节奏与时代的脉搏共振,在历史的教学中让看到孩子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让孩子在历史课堂上真正的找到自己应有的价值。
在生活当中有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去反思,一个学生的小论文,已昭然揭示出历史教育在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足,他唤醒的不仅仅是我对历史教学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祖国的明天和当代高中生敢于突显自我的精神。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含蓄的遮掩,有意的隐藏已经不适应世界发展的需要,高中学生就要张显自己的个性。同时我们的历史教学也更应该显露出历史的特色,让过去沉重的历史带给学生明天前进的动力,让学生在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自我,实现自我。让今天的学生成为明天世界和平发展的使者,让今天的老师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倡导者。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为祖国乃至世界的和谐发展而奋斗终身。
参考文献:
《獒奶、狼奶、狗奶和人奶——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育的反思、机遇和责任》——聂幼犁刘立新
《历史教育:呼唤生命情感》刘振吉
《中学历史教育论》聂幼梨学林出版社
《历史学科教育学》于有西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有效教学论》高慎英刘良华著广东教育出版社
《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宋乃庆徐仲林 靳玉乐编著中国人事出版社《教学的革命——创新教育课程设计》(美)梅里尔.哈明/著罗德荣/译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享受过程—关于历史学科有效课堂的思考 华东师大版
享受过程
——关于历史学科有效课堂的思考
这个月,先后参加了中小学各一个学科的说课评选活动,40多节,内容丰富,对我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其间颇多感悟,引出了我的“关于历史学科有效课堂的思考”,现发于
坊间,以就教于方家。
有效课堂作为一个词组一出现,试图做出注释的专家学者可谓多矣,但本人认为每个对有效课堂有研究兴趣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答案。我认为历史学科有效课堂至少不能少于这样几个内容:
一、准确理解教学目标---不作秀
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新课标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并没有充分理解教学目标真正的含义。在制订教学目标时,特别重视三维目标中的后两项,对“知识与能力”目标却不敢深化,似乎强调了知识就不符合新课标要求,重视能力就会落入传统教学的俗套。于是便有了一些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辩论、浅薄乏味的表白、琳琅满目的课件,看似华丽多彩,实则障眼烟云,完全是低效或无效的作秀。事实上,新课程并不排斥或贬低知识本身,恰恰相反,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必须认识到,知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永远是第一位的。它既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石。因此,准确全面地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二、恰当选择教学方法---不盲从
常言道: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一鱼,莫如授人一渔”。“鱼”、“渔”不同,“渔”就是我们追求的让学生在愉悦的双边活动中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期望突破“应试教育”思想和传统教学模式的负面影响,克服其固有的束缚,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专心爱心用心 1
我们说,方法是个大问题。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长处,但也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如选用讲授法就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启发式则要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否则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目前,盲目地崇尚新异的教学方法,对有些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的排斥几乎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似乎沾上了“讲授”就跟不上课程改革的脚步。其实他们崇尚的只是过程和方法的形式,而不是过程和方法的实质。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三、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不猎奇
作为历史课程资源之一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以其信息量大、传输迅速、音画兼备、形象直观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处理一些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创设情境、展示材料和思维过程等。目前它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积极推广的教学形式和课程资源之一。但是,实践中在利用这一课程资源的问题上存在着误区,部分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网络大有代替常规教学成为课堂中心之势。
我们认为,现代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是必要的,但并不是课程资源现代化了就是教学现代化了,也并不是有了新奇生动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能提高了。多媒体网络资源只能是课程资源中的一种,不能从根本上取代教师的地位。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条件、自身特点采用适当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为教学锦上添花,不能为了追求课程资源的丰富、新奇而忽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果从头到尾演绎网络资源的话,很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另外,媒体利用时间过长、频率过快也不利于师生互动,教师的精讲、点拨以及学生的讨论都会被多媒体的连续演示挤掉,教师没有时间搜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学生也来不及对知识内容作出深入细致的思考,也就是说,教师引导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机会被多媒体剥夺了。这样一来,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法实现了。
四、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不喧宾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主体发展与其学习环境关系密切。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乐于训导而不善鼓励,勤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学生只能“亲其师,信其道”,养成了一种唯书、唯师的心态,不敢怀疑传统,不敢质疑书本,不敢挑战权威。师生关系紧张、沉闷、压抑。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没有个性可言,更谈不上主体作用的发挥。
掌握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新知识,掌握规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突破规则。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向既定规律挑战,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现。卢梭有句名言:“大自然塑造了我之后,就把模型打碎了,所以我正是这世界上第一个‘我’,也是最后一个‘我’。”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含个性,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
五、努力营造课堂氛围---不僵化
在课堂上应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感交流以人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重视了学生的情感变化,也就是重视了学生的发展。这种情感交流具有互感互动作用,它使学生感到教师给予自己的是信任,是关心,是一片热爱自己的深情。
“不僵化”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教学气氛,体现的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气氛,这种关系,有利于启迪智慧,有利于激励创造,从而使师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不僵化”追求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不是机械地发展,是教与学的多样化而不是一刀切。
“不僵化”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利于有效地开始学生学习的个性潜能。教师要积极刺
激、促进学生的自我活动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发展,从而显示出勃勃生机,而非暮气沉沉。
“不僵化”顺应了素质教育的潮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之逐步成长为具有强烈主体意识的一代新人,使他们能够正确学习并认识自我,自觉进行自我调节,正确处理主客体关系,在真善美的追求上具有自己的特色,从而成为富有独立人格、责任感和创造性的人。
“不僵化”使课堂的教学结构有利于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仅靠“填鸭式”的“灌输”是不能奏效的,教师要善于把教学过程创设成有利于学生寻觅探求、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环境。因此,“不僵化”要求教师不仅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更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使我们的历史课堂生动而不呆板,多元而非单一,民主而不教条,开放而非封闭。
创设愉快、健康、高效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强、自尊、自立的心理特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使学生在课内外过一种健康、幸福和有意义的生活,应该成为我们心中的“珠穆朗玛”。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现状及策略
浅谈历史现状及策略
论文摘要:教育学从其理论奠基到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诞生,到理论体系的蓬勃发展,这一过程也是其不断对教师教育专业化起推动作用的过程。本文在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思考教育学对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的应然价值,并结合当前教育学教学低效的现状,提出改进策略。
教师的专业化需要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所谓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就是一个是非专业的教师经过有组织的、专门的序列化培养和训练成为专业教师的过程。这是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微观理解。国际劳工组织(IL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6年10月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其中第六条就对教师专门职业的性质作了明确的说明。有学者提出,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运动是为了满足大学中从事教师教育的教师们提高地位的需要。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大力宣扬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美英等国家依靠各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来培养教师。笔者认为,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进程开始得要早很多,自从教师作为一个职业诞生,这一进程就开始了。中国古代对教书先生的各种约定俗成的规定、规则都蕴含着加强教师职业不可替代性的内容。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及其在教师培养领域的运用更加速了这一进程。本文试图从对教师教育专业化宏观理解的角度来看教育学学科在这一进程中历史作用的演变,并结合当前教育学教学的实际对其价值、学科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新的审视与思考。
一、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中的历史变迁
(一)国外教育科学的发展与教师职业的演进
纵观国外教育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史。二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综合起来概括,可划分成这样四个阶段:
1.教育理论的奠基与教师职业经验化、随意化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指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以前。教师这一职业停留在经验化和随意化的阶段,缺少规范性的理论指导,“学者为师”,虽然传统教育理论的积淀已经比较深厚,但对于如何成为合格教师,如何培养教师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2.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和教师职业初步专业化的开始。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1681年,法国人拉萨尔举办了“教师讲习所”,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师训练机构。1695年,德国教育家弗兰克用教会捐款和私款创办了一个“师资养成所”,但这时教育理论知识尚未真正进入课堂,教师的培训仅被视为一种职业训练而非专业训练。其后,经过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的发展和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1776年10月,教育学首次作为一门学科面对---30位学生讲授。主讲人康德首次提出了“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门科学”,这在教育史上意义深远,它唤起了人们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意识。赫尔巴特第一次把教育理论的基础建立在心理学之上,使教育理论向真正意义的科学卖出了关键的一步。历史进入19世纪中后期,在德国和俄国历史上分别出现了一位“教师的教师”——第斯多惠和乌申斯基。第斯多惠著有《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一书,详尽论述了有关教学和教师培养的问题。乌申斯基认为,一个教师应具有教育专业的修养,他主张师范生必须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教学法,要求在师范学校附近设实习学校。
以上历史表明,教育学自其诞生到逐渐在教师培养上发挥作用,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其在教师培养上的不断被认可并具体运用,教师职业进入了初步专业化阶段。
3.教育科学的分化融合与教师职业走向全面专业化。二战后,国外教育家人才辈出,教 1 育科学出现了众多分支学科,如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法学等,学科群进一步丰富,同时,元教育学、教育学史等学科出现,标志着对教育科学的反思与融合,至此,教育科学发展成为一座宏伟的理论大厦。这一时期,教师教育的培养体系发生变化,各国纷纷把师范教育并入高等教育的行列,师范学院成为综合型大学的一部分。师范教育的学制延长,教育专业课程在教师培养中的作用受到重视。美国地方大学教育学院的课程设置中,教育类课程占到总学分的1/3。此时,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社会来说,教师职业专业化扩展到整个教育系统;对个人来说,教师职业专业化向个体生命的两极延伸。
(二)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与教师职业的演变
我国拥有丰厚的教育理论积淀,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对教师的培养和塑造依附于作为主流的儒家文化对知识分子群体的各种“清规戒律”,再加上对教师的一些独特要求。整个教师群体散漫而无组织地存在着,给人呆板、僵化和老朽的印象。
近代中国在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师职业的演变上基本上是师从国外的经验。只不过每一阶段是向不同的国家学习,且其间有国人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也有因政策原因导致的教师职业发展的历史沉浮,曲折多于成功。概括起来讲,主要有: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派和革命派对日本师范教育经验的学习,这一时期教育学、心理学在师范教育的课堂上地位稳定,主要讲授的是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1919-1949年对美国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经验的学习,在一些高师院校,教育、心理系科创建,教育科研队伍扩大;1949-1978年,教育科学发展和教师专业地位经历历史沉浮。文革期间教育类课程比例下降至1%,心理学被斥为伪科学,教师不仅谈不上专业地位,个体生存都出现危机;1978年以后,教育科学的重建,立体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推进时期。
二、对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中价值的应然思考
从沉默到低声吟唱再到放声歌唱似乎可以概括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专业化道路上几个重要时期的精神状态;诚然,任何事物的发展演进和地位确立都并非一帆风顺,这期间夹杂着无数次间或的沉默。教育学在它自身发展的这条道路上没有在沉默中归于沉寂和死亡,而是不断的枝繁叶茂,有力地推动着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其在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中价值做一个应然思考:
(一)教育学应帮助教师确立职业归属感,找寻职业幸福感
与教师教育中其它专业学科知识相比,教育学的知识站在更高的理论高度,给即将或已经成为教师的人以指导。它应表明教师的职业特性和职业要求,让那些渴望成为教师的人给自己一定的职业定位。同时,教育学知识避免了学科知识偏重知识体系的枯燥和乏味,帮助教师或未来的教师确立在教育事业中的价值追求。并通过教育艺术和方法的传授引导他们产生教育教学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使他们不断找寻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二)教育学要引导教师形成专业化的教育理念
在学习和了解系统的教育学知识之前,可能很多人心中也有一些坚定的信念或理念。比如:我一定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或好的英语老师、语文老师,等等。但对于好的标准,往往是头脑中原来所认可的老师的标准,是适合了自己过去需要的教师形象。至于自己的那些标准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当前和未来学生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仍缺乏必要的理性认识。对于这些已具备了教育热情的人来说,教育学知识应引导他们形成专业化的教育理念,树立起头脑中科学的教师形象并以此来省思自己日后的教学行为。
(三)教育学要提高教师实践的专业化程度
诞生于实践中的教育学学科应该也必然去指导实践,只有在对实践具体问题的理论指导和策略建议中教育学才能显示其价值和生命力。
当前我们对教育学知识的学习主要还是一种课堂行为,对教育学知识的讲解固然重要,但讲解不是唯一方式,更何况除了对于专门搞理论研究的人,教育学知识的实践价值都远远高于其理论价值。
所以,教育学在提高教师实践的专业化程度,在确立教师职业像医生、律师等职业一样的不可替代性的过程中必然而且必须发挥重要作用。而我国当前的教育学教学恰恰漠视了教育学的应然价值,只为讲授教育学而教。非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把教育学当成考前死记硬背的知识,缺乏学习兴趣,更谈不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学教学出现低效的状况。
三、改变教育学教学低效的关键策略:案例法
现代教师教育学科制度的建设强调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比重,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然价值的实现也把教学实践作为重要途径。那么,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如何具体实施呢?笔者建议采用案例法,并将这里的案例分为虚拟案例和真实案例。
(一)虚拟案例——改进教育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现行使用的大多教育学教材是学科专家的理论成果,它们偏重于理论体系的建构而缺少教学案例的到场。作为师范院校公共课教材和教师培训教材所选用的教育学教科书。应采集一线教师的教学案例,并将理论与案例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教育学教学低效的现状。当然,这里所说的虚拟案例是相对于在课堂上听讲的学生而言的。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教育学教师也不妨结合理论知识的内容,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自行设计一些虚拟案例,比如,找一个知识片段让学生来讲授,这其实是不同于学科教学法的教学的,教育学教学通过对案例的具体运用引导学生去反思,以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为一生的教育生涯做好准备,他不以实践性目的的实现为终结。
(二)真实案例——教育学教学与多次的、及时的实习相结合 教育实习——让学生走向真实的教学案例,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促进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升华和再反思。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PDS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即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它是将一些中小学作为PDS学校,大学的教育学院与中小学合作。师范生可以在这些中小学担任一年的实习教师,他们不单纯是在正式教师的指导下教课,而是和正式教师一样参与学校的全部活动;另外,这种合作还体现在合作大学的教师对这些学校中小学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合作大学的教师要参与中小学各种教师会议,观察实习生的工作,有时还要面向中小学教师开设硕士班课程,给中小学带去新思想的同时,也把各种新问题反馈给大学。这种发展形式开发了一种教师教育以大学为本和以中小学为本相结合的新的模式,有利于实现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
2001年4月,我国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最早与北京市丰台区和朝阳区的几所中小学合作,创建了中国首批教师发展学校。
四、结语
教师教育专业化是一个长期且无尽头的过程,如何发挥教育学在这一过程中的价值,如 3 何提高教育学教学的实效,如何在对历史经验和国外经验的反思中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笔者相信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不仅会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也将促进教育学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