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模式应强势推进整体推[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19:3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好的教育模式应强势推进整体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好的教育模式应强势推进整体推》。

第一篇:好的教育模式应强势推进整体推

好的教育模式应强势推进整体推广

张根强

教书以来,我一直在不断的读书学习、思考总结。对于教学模式而言,先后学习过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崔其升的杜郎口经验、杨文普的三疑三探、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以及李镇西的素质教育等等。然而太多的教学模式让人无所适从,最后的结果是邯郸学步,失去了自我。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断的反思,当把这些中众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放在一起比较时,才发现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专家学者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阐述一个共同的真理,只是侧重点有些不同而已。但总的来说是万变不离其宗,最后殊途同归。不管是他们说的素质教育,还是人们抨击的应试教育。

现在,“南有洋思,北有杜郎口”,成为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的典型。特别值得深思的是,洋思经验和杜郎口经验具有许多相似之处:

1、两所学校都是农村的薄弱初级中学。

2、都有一位大胆改革、一心为公的好校长。

3、都强调自学,要求学生先尝试、先学、先练先讲。

4、教学方法或模式一旦被证明有效,两校都采取强势推进的办法,要求每一位教师都采用。

河南西峡县杨文普学习了洋思的经验后创立了“三疑三探”也是采取强势推进,整体推广,才创造了西峡教育的奇迹。正是这种强势

推进,整体推广,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采用。并辅之以不停的听评课、赛课、说课,持之以恒,永不停歇,才铸就了三所学校今天的辉煌。

三所学校在相似之处里最关键的一条是强势推进和整体推广。为什么呢?我从两个方面去阐述:一方面是个人的经验教训。刚教书时,我先后学习模仿过魏书生、李吉林、和洋思等教学模式。在模仿过程中学习成长了很多,但最终还是半途而废。一方面是个人缺乏毅力和坚持,再就是没有大环境,孤掌难鸣甚至遭到非议,最后随波逐流又回到原点。另外一个人多年以来形成的惯性力量是强大的,习以为常轻松自然,也不会出问题引非议。因为缺乏强有力的集体做后盾,一个人走起来很快,但往往走不远。这也就应了古人那句话“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也就是大多老师只是教书匠而很少能成为学者和专家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是学校的经验教训。每所学校都大喊着“走出去,请进来”。一会学洋思,一会学衡水,一会学杜郎口,一会学西峡。然而最终也是不了了之,反倒让许多老师无所适从。浪费了国家的金钱,牺牲了老师的时间。但也有两个成功案例。一个是西峡县的300多所中小学,一个是河南永威学校。这两个成功的案例如出一辙。那就是强势推进整体推广洋思经验。

西峡县张文普强势推进,整体推广最后在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的基础上,创立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但拨开三疑三探的面纱,实质上他就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只是换了一种说法

而已。另外一所学校,河南永威学校的成功是因为河南永威学校聘请了退休的蔡林森校长。蔡林森任河南永威学校校长后,学校强势推进全面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组织教师常年赛课、评课,每年坚持听课1000节以上,在此期间,蔡林森校长流过眼泪,想到过退却,艰苦的三年坚持,使得“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在高中和小学也能够灵活运用,才有了永威学校的今天。永威也像洋思那样,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界高高立起的又一面红旗,被人们称之为河南省的“教育名片”。慕名前去取经者,天天络绎不绝。

那么为什么那些重点、名校到洋思、杜郎口、衡水去参观学习,回来后既没采取洋思模式也没采用杜郎口经验,而他们依然是重点,依然是名校呢?因为这些重点和名校占有着当地一流的教育资源。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生。尤其是这些一流的学生,这些经过层层的筛选初中生和高中生都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扎实的知识基础。而正是良好的习惯把它们放哪里都会闪光,何况那些重点名校有着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这些优秀的学生在一起,相比之下就有着无穷的学习动力。也就是古人说的“马不扬鞭自奋蹄”。再加上重点名校的教师也都是各学校调去选拔的优秀教师,偶尔几个拉关系走后门进去的也行成不了气候,影响不了整体实力。在这些优秀的教师中“双百”方针就比较适合他们,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反而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这就是名校重点很少直接照搬洋思模式和杜郎口经验的主要原因。

偏远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就不一样了。这些学校的教育资源

贫乏,不管是生源还是师资和教学设施都无法和重点和名校相比。特别是教师,好不容易培养锻炼一个优秀教师,或有想法的教师,一旦时机成熟,往往另寻高枝。剩下一些老师安于现状,裹足不前。他们习惯了老套路混日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他们不愿意打破平静的生活,往往不支持改革,不愿意改变。他们会找出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反对改革。如“教无定法”,但他们忘了前半句“教学有法”,先有法,驾轻就熟后,才能无法。教无定法的境界不是一般老师能达到的,有些人自不量力高估了自己。还有什么诸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事实上他还没自成一家。总之他们会寻找各种借口阻碍学校的改革,阻挡学校的发展,不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模式。所以学校要发展,课程要改革。必须强势推进,整体推广现成的被实践检验了的好的教学模式。

鉴于我校实际和我个人对学校观察了解和调研,我认为洋思模式更适合我校。一是洋思模式,简单易学易于操作适合我校教师现状。只要我们反复学反复模仿,反复进行听评课。所谓的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好做精。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创新。二是咱们学校的电子白板能减轻教师负担更利于当堂训练,提高效率。我校七年级从上学期开始准备,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给每位老师都下发了一本《教学革命——蔡林森先学后教》一书,还通过系列讲座,专题讲座,示范课等方式让老师们了解掌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这学期开始试行,然而到目前基本上是停滞不前,或者说又回到了从前。为什么?一是因为老师们的惰性,不愿意改变,随意惯了。二是因为没

有学校的强势推进,整体推广。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不借助行政的力量,没有学校作为坚强的后盾,单靠年级主任是完不成此项工作的。因此建议学校成立洋思模式推广应用领导小组。从七年级强势推进,整体推广洋思模式。领导小组每天进行听评课,分阶段进行说课、集体备课、赛课。优秀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当老师们驾轻就熟洋思模式后,学校选出优秀教师代表再去洋思中学,河南永威学校实地参观学习进修,回来后再上示范课。这样反复几次,逐步就把杨思模式学到家了。可以这样说学校利用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打造出甘肃的洋思中学。

第二篇:与时俱进提高水平又好又快整体推进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利民工程

市爱卫办主任陈菊新

2007年11月23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工程建设是一项惠及百姓健康、提升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今天,市委、市政府专题召开全市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工程建设动员大会,这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为全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这次动员大会为契机,深刻领会、迅速贯彻落实今天会议上黄书记、王市长的讲话精神和要求,一着不让抓建设,一步不松抓管理,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规划,精心组织,分类指导,又好又快地推进全市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全市农村卫生保洁水平。

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从2008年开始,用三年的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加快推进全市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四项工作目标。一是农村基础卫生设施规范统一、齐全配套;二是农村垃圾清运体系健全完善,全面实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市处理”,达到农村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要求;三是村级保洁员队伍人员、经费、工作制度落实到位,做到农村卫生保洁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四是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村居民自我管理的村庄保洁机制,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为确保工程建设和各项目标顺利实现,把惠及百姓的利民工程办好办实,我们将坚持“三抓”,做到“三个确保”。

一、抓组织协调,确保规划科学因地制宜切合实际。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协调下,成立市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小组,加强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我办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各镇(管理区)成立相应机构,认真制定工作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落实责任,确保工作统一部署,稳步推进。二是细化目标任务。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会同各镇(管理区)抓紧制定实施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工作方案,落实分解各级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并切实做到逐段、逐项、逐人,深化、细化、量化,确保整个工程的有序推进。三是注重规划先行。会同市有关部门,对工作目标进行认真疏理,合理定位,防止今年建、明年拆,造成资源浪费,确保垃圾收集房建设既方便群众投放又方便收集清运;确保垃圾清运车辆建设符合各村实际需要;确保农村公厕建设与农村整体环境建设相协调。

二、抓工作督导,确保工程建设又好又快整体推进。一是探索建立健全督查新模式。建立健全以重在随机检查、重在经常指导、重在典型示范、重在现场推进为主要内容的督查指导工作机制,做到领导分工明确、任务量化分解、责任落实到人、服务直达基层,经常深入建设第一线,加强业务指导,强化工作督导,及时解决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二是加强协同配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与市爱卫会成员单位、各镇(管理区)的协同配

合,着力抓好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度的分析和报告,做到工程建设任务明、工程进展情况清、日常工作信息灵。三是适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督导。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将适时邀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督导和指导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重点督导组织领导、工程建设进度、质量、经费保障落实等方面的情况,确保工程建设依法、规范、有序进行。

三、抓长效管理,确保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常管常新。农村生态环境优化既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完善上,更体现在常态、长效的保洁上。我们将坚持“建管并举,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到哪里,长效管理措施就落实到那里。一方面,突出动态管理,确保常态效应。在保证工程建设又好又快、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我们将立足更高的水准、更新的内涵、更实的措施,进一步调整完善国家卫生镇、省级卫生村以及农村“二清一管”长效管理实施意见,并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胆探索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新途径、新抓手、新机制。变搞一时突击应付为经常性检查督促;变搞典型示范为城乡一体整体推进;变搞年终考核评比为平时指导督促,确保爱国卫生工作管理经常化、指导规范化、奖惩制度化。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居民自我管理的村庄保洁机制。逐步将农村卫生长效管理引入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把农村卫生基础设施管理纳入村组保洁的重要内容,建立制度,落实责任,强化考核,确保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以上发言如有不当,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第三篇:因材施教 整体推进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因材施教 整体推进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初中合理分班的几点思考

渭源县麻家集中学符宝军748203

一、背景

传统的分班是将所有学生按成绩、性别平均分到各个班级,每个班好、中、差学生比例基本一样。任课教师也是根据班级数、学科来搭配,缺乏针对性。教学中教师用同样的教案、课堂设计、练习等教授基础有较大差异的学生,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很难实现“堂堂清”,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吃力。同时,一部分学生因学习吃力,跟不上而厌学,甚至辍学。这与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悖的。

二、问题的提出

合理分班,即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分类排队,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优化组合,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针对每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借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

实施分层次教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教育的现状所决定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层次不齐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的思维品质、知识能力的差异分化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正是造成大批数学差生的根本原因。分层教学正是针对此现象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它从学生实际出发,使学生从注重模仿转变为注重理解、从热衷于过多的常规练习转变到发展基础及宽广的数学能力,使尽可能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减少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也使教师从“传授知识”转变到“以激励学生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学法辅导等环节得到优化,更有针对性,降低了“差班”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尖子班”扩大知识面的需求,真正体现因人施教,同时也减轻了学生负担,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便于提高学生各种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优势特长、促进各层次学生发展和成才。分层教学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所必须的,它决非权宜之计,而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优化组合 因材施教的实施

1. 做好分班、分层教学的动员工作。向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分析、说明分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2.摸清底子,实施分层。设计一套多层次的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准确把握学生的基础状况,并根据学生的自愿,把学生分成培优班、提高班与基础班三个教学类别。培优班教授时起点可以提高一些,要求超纲拓本,理解并系统掌握基本知识,熟练解决基础题型,会综合运用解决较难题目,要挖掘其潜能,启迪思想,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以期尖子生脱颖而出。提高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激发上进心,让他们明白不进则退,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适度拓展。基础班要求靠纲缩本,理解并掌握最基本知识,会解教学教材中双基题型,培养兴趣,规范行为习惯。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以初中教材为主重新安排教学计划,并有计划地按单元内容对学生进行阶段测试,以检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提高班不仅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还要使其从初一起就要树立中考意识,在有关的知识点上要链接考点。

3.在分层的基础上,抓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落实好“三清”。再对部分学习上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保证他们不输在新的起跑线上。

4、合理安排教师。每个教师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教学风格,在教师的安排上不妨采用田忌赛马的原理,知人善任。让责任心强,有耐心,擅长做思想工作的老师担任基础班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后进生转化上力求取得突破,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水涨船高的效果。

5、建立相适应的考核管理制度。分班后部分教师可能因所带班级是好、中、差不同的班而产生消极情绪,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就尤为重要,原则就是带培优班的既要有荣誉感,更要有压力,达不到更好就是失败;带提高班的巩固提高;带基础班的让学生留得住,安心学就是成功。具体参照培优和差生转化的人数或成绩量化考核。

四、优秀生的培养

1、进一步加强学习目的、学习动机的教育,培养并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指导课前要预习新课,课后要及时复习,并要求每一节新课上完后要当天自觉完成同步练习,不能拖拉,科代表做好检查登记工作,教师进行抽查。

2、进一步改革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与学生有效沟通,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4、开办学习兴趣小组,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拓宽优秀学生的视野。

五、学困生的转化培养:

1、要逐渐赢得他们的信赖,如果他们认为你瞧不起他们,任你是孔夫子下凡,也别指望他们会听你的。要通过活动逐渐帮他们树立起自信,没有自信,就不会有成功。

2、要学会鼓励,哪怕学生有一点点进步。道理很简单:每个人都害怕被忽略。学习差的学生往往也最脆弱,稍有挫折,他们就会“碰鼻子拐弯”。如果学生自己不求上进了,教师就真的无奈了。但从不学到学可能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有耐心。在两个班学习成绩比较悬殊的时候,要少一点横向比较,多一点纵向看齐;当然,如果什么时候发现班里学生学习成绩与好班距离缩短了,一定要不失时机地鼓励。

3、带差生班,更要严格要求,严格制度管理。不管社会上有些人如何片面强调说服教育,和颜悦色,该严格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起来。该严厉批评的时候就不要客气(当然不是体罚)。要知道学生学习成绩差常常不是因为智力,而是因为坏习惯。如果你不能持之以恒地抓好习惯的养成,你的班就不会有很好的班风,你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不会有稳定的提高。

总之,优化组合 因材施教教学方式,它体现了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篇:[中学教育]打造骨干教师团队 强势推进师资培训

打造骨干教师团队

强势推进师资培训

金华镇中

何颖

中青年教师是我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是学校的希望所在,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那么营造一支师德修养高、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带动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发展。我校依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我们坚持面向全体,突出骨干;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突出抓了骨干教师的培训及骨干引领作用,采取一系列的相应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使一部分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在这些骨干教师的影响带动下,教师的整体素质大大提高,继续教育工作有了说服力。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骨干教师的培训必须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纵横比较,选准骨干

在培训对象的选择上,首先对中青年教师队伍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做到“四看”:一看他们是否热爱教育事业,有敬业意识;二看他们是否热爱本职工作,有竞争意识;三看他们的学识水平是否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自我提高意识;四看他们的业务能力是否能够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有创新意识。然后对人选进行业务考评。这样横向比较、纵向考察、精心筛选,确定骨干教师。

二、明确任务,培养骨干

建立骨干教师队伍的目的主要是使其发挥排头兵的作用。为此必须加强这支队伍的管理。首先健全了骨干教师的培训档案,制定了骨干教师学习制度;制定了骨干教师的培训方案,考核标准及办法。还聘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参与指导监督,使骨干教师形成了自我约束意识,树立了骨干教师的形象,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作用。为了使骨干教师能够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我们做到:

1、明确目标,明确任务。

骨干教师确定后,就教育他们明确要成为本单位教学的榜样、知识的尖子、教研的能手、教育的强者。还要教育骨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一看准”、“二带好”、“三说清”、“四拿出”。

一看准是在了解和掌握所任学科教改动态的基础上,看准教育发展趋势。

二带好是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带好一个学科组或一个学科的教师。

三说清是说清大纲对所教学科的具体要求;说清教材如何体现大纲的教育目标的;说清每节课运用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依据。

四拿出是拿出一手过硬的基本功;拿出一份科学适用的教学计划;拿出一节有特色的公开课;拿出一篇有价值的经验论文。

这样提出目标,明确任务,使骨干教师增强了使命感,树立了竞争意识,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素质。

2、学习理论,明辨是非。

教育骨干教师主动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要用教育理论武装头脑,探索进行素质教育的方法。教育他们正确理解四种关系:(1)成功与失败的关系。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够扬长避短,才能够获得成功。(2)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只有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博采众长,才能不断地武装自己,适应新形势的需要。(3)教学与改革的关系。只有勇于承担教改实验项目,使教学实践和教改实验有机结合,才能有新的突破,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4)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只有用教育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才能够达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参与改革,激发创新。

意识为了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培养他们的能力,要求每位骨干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确定教改实验项目和教学研究课题,并坚持在各自的工作实践中去探索和提高。树立了骨干教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

4、提高要求,再上台阶。

骨干教师的素质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和提高的。不论是在形成还是在提高的过程中,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差距,对这些不足都要毫不留情地指出来,并限期改正。要经常指导骨干教师讲好示范课,组织骨干教师巡回听课、评课。这样横竖对比,互相寻找差距,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使骨干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都能再上新台阶。

三、现场演练,锻炼骨干

为了树立骨干教师的威信,使群众心悦诚服,不定期举行骨干教师基本功汇报会。汇报的内容是:

1、抽签讲课

如语文学科,学校确定一组课文,由骨干教师抽签,抽哪课,讲哪课。给一天准备时间,在同年级借班上课。课后执教者说课,听课的领导和教师评课,这样做提高了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提高了骨干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2、朗读改错

用抽签的方法确定朗读课文,给3分钟时间熟悉课文后,面对全体学生,教师朗读。在限定的时间内改正错别字和病句。

现场演练,锻炼骨干,即提高了骨干教师的素质,又使其他教师形成了自我提高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科学考评,激励骨干

科学考评是评价骨干教师工作的有效方法,对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和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评价骨干教师工作的具体作法是“四查”。

一查骨干教师业务档案中存了多少篇论文,多少篇优秀课教案。在哪种刊物上发表过论文,获得了什么荣誉。

二查骨干教师承担过几节不同级别的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教学效果怎样?

三查骨干教师承担了什么教改项目?有什么成果?

四查骨干教师获得了什么荣誉,然后综合所查出的结果进行评价。通过对骨干教师的德、能、勤、绩的考评,激发了骨干教师的自我提高意识和全体教师的竞争意识。

五、培养典型,宣传骨干

经过大家的精心培育和雕琢,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

1、明确任务,给骨干教师压担子,是促进骨干教师成长的得力措施,调动了骨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现场演练,锻炼骨干,是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举措。既锻炼了骨干教师,又教育和启迪了其他教师。

3、科学考评,激励骨干,是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方面。在考评中总结出经验,查找到不足。使骨干教师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增强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意识。

4、培养典型,宣传骨干,是提高骨干教师素质的捷径。增强了骨干教师的知名度,发挥了他们的作用,扩大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成果。

为了达到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带动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发展。我校采取的措施如下:

1、校内创设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领导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反复听课,为骨干教师评课、导课。使他们善于发现和查找自己的不足及多征求其他教师的意见,师徒共同研究,有计划地加以改正。创造条件让想学、肯学、会学的多一些学习机会,让想干、肯干、能干的人多一些实践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展示的舞台,让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

2、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人的意识、观念的更新比行为更重要。作为骨干教师更应注重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的宣传,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学校要求骨干教师每个学期必须听同一学科二十节课,并撰写师徒课堂改进报告单及提高总结。每人自订一份报刊杂志,每月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交1篇较高质量的论文。

3、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骨干教师不能等、靠、要,教师的成长主阵地在校内。为此,在校内坚持学校领导或骨干教师与培养对象的“结对子”活动,从思想交流、课前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到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反思均进行随时对话、跟踪听课、重点强化示范课、随堂课、诊断课,切实抓好“一课三议”和“三课一评”的有效开展,让培养对象先定格,再入格,直至跳出“模式”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为体现校内的骨干教师的培养成果,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信息技术竞赛课活动。

4、“压担子”促使培养对象更稳定、持续发展。骨干教师的稳定、持续发展、自我成长的需要是内因,是主要动力,但外部环境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在学校工作中,对培养对象适时加压工作担子,如各级各类公开课、评优课、基本功竞赛要让他们积极参加,优秀教师充分感受到成长的体验和赏识的愉悦,进一步激发培养对象自我成长的需要。并进一步适时提出新的工作要求,促使其沿着优秀青年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轨迹发展。

5、学校建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档案,跟踪培养对象的发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骨干教师的培养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我校将坚持以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龙头,扎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争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

2009年10月

谈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金华镇中 顾飞

确立这样的题目和骨干教师谈的是一种境界,一种摒弃世俗、豁达乐观、孜孜求索的教育人的大境界。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会心态阳光,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会积极而进取,努力适应来自工作环境变化,来自各种改革试验提出的挑战,能够主动接纳别人,与同事有效合作,从而很好地发挥引领作用。有了这种境界,也就有了为了孩子的幸福人生而设计,为了孩子的终生幸福而奠基的职业精神;有了为了生命延续而选择教书育人的职业而无怨无悔、奉献智慧的情怀。

骨干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发挥引领作用,是关系到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大事。在倡导在校本培训中发挥骨干引领示范作用的新形势下,骨干教师践行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弘扬的职业精神就是骨干教师引领方向和引领作用的所在。

我在查阅了有关资料,在网络上检索了有关骨干教师的标准后,总结出骨干教师的标准大体上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师德,提倡为人师表,行为世范,提倡爱学生、爱事业,视学生和事业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提倡严慈相济,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二是学识和专业,要求专业知识精深,相关学科知识通晓,到达精一门,通两门,晓三门,具有发展学生特长的指导能够,具有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验的能力,具有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三是课堂教学和教学质量。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育人和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知识教育、审美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骨干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在我所有知道的名师中,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把握都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比如:语文教师窦桂梅老师提出“三个超越”的课堂教学实践:超越文本,做教材使用的创造者;超越课堂,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超越自我,做课程改革试验的引领者。在三个超越的基础上它有实践语文教学的主题单元式教学,给人以返璞归真的感觉。

四是教育科研和教研活动。做研究型的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做反思型教师,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做思考型的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习有关理论,用有关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思考并解决有关问题。做专家型教师,使自己在研究中,在反思中,在活动中,在思考中,逐渐从骨干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让教育家从我们的群体中脱颖而出。

五是注重积累和学习,有自己教学“ 理论” 和实践的升华,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风格,成为在某一个学科,在一定区域内的知名教师或者名人。

一、骨干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 现在我们呼唤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呢?作为骨干教师的我们如何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留下精彩的华章,留下孩子们精彩的瞬间,为孩子的幸福人生而奠基呢?

“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我国新基础教育改革实验专家叶澜教授的一句名言,课程改革正是呼唤这样的课堂。

(一)我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建构这样的课堂

(1)从形似建构这样的课堂。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改造传统的课堂,已经提出: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课程间整合起来,让学生获得的知识综合起来;让课堂互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通过观摩课例,研讨交流、亲自实践等形式,教师的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课堂教学人性张扬,场面热烈,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学习方式的主角,互动、生成、体验、整合等教学策略成了教学的新宠,你真好、你真棒、你想说什么等教学用语让孩子找到了“自信。”

而当我们正在为自己的课改成果高兴的时候,一些学者专家和一些一线教师对这次课程改革提出了质疑:课程标准研制中,缺乏对优秀传统教学成果的继承,“西方化”倾向严重,缺乏中国本土的内化,课程理想主义色彩浓重,教材城市化倾向严重,很多内容脱离农村学生实际。难道课程改革的理念有问题吗?其实课程改革的理念没有问题,只是在操作层面和实践层面出现了偏差,这种偏差就是以说代练,以动代思,以整合代学科,以形式代本质-----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学习力普遍下降,学习的意志品质有所下滑。

(2)从神似中建构这样的课程改革的课堂。这种课堂应该是生命的课堂,有效的课堂,实效的课堂,学生获取学科知识,积淀学习能力,培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课堂,这种课堂既有优秀传统教学成果的继承,又有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有效体现和落实。我们需要高水平的示范课(“磨课”是优秀教师的专利),更需要常态环境下的真实有效的课,为此我们提出了“常态环境下落实课改理念,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常态就是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教育资源,以集体备课为引导,以教师个体设计为主角,建立的各学科较为优化、有效的,落实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并且这些理念、策略、方法等能够在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借鉴或者复制,成为自己教学的一部份。

我们提炼的教学模式是:创设情景,设计问题-----学生参与,体验生成-----信息反馈,归纳总结----解决问题,思维提升----深化提高,拓展创新。

(二)我们总结的课堂教学策略有:

(1)、有效学习策略:学习方式提倡有效学习,在学习方式上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水平进行选择,处理好自主与接受、探究与结果、合作与独立的关系,不能够一味地自主、合作、探究。该讲评的老师一定要精彩地讲评,该总结规律、结论的一定要总结规律、结论,该独立思考的一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决不能够取代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最好的学习是学生独立深入地思考!

(2)、目标导向策略:教学要有目标,在三维目标的达成上,要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基础,以过程和方法目标为主线,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为有机渗透。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学生奠基未来生存能力的储备过程,然而价值观的形成、能力发展的共同载体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没有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过程的体验就显得很苍白,价值观的形成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因此课堂教学在重视过程和方法、态度价值观的生成同时,也要花费一些精力和时间,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在某些学科甚至还要侧重一些。

(3)、学科为主策略:课程需要综合、整合,但是在学科教学的时候,应该有学科的味道,没有了学科的味道,还叫什么语文学科,数学学科、英语学科,学科教学以学科为本,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过时或者是错误,错误的是我们丢了西瓜,捡芝麻,有时连芝麻都没有捡起来,坚守住学科教学的主旨,把握住学科教学的特有魅力和规律,是学科教师教学的底线,一个连学科教学都教不好的人,还何谈学科间整合,以及课程的纵向综合。我们不否认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在突出学科教学地位重要的同时,也要给课程间的综合以及整合留有一席之地,这才是我们倡导的课程观。

(4)、“双主”教学策略: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转变“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教学格局,形成“以学论教,以学促教”的教学新局面,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勇于实践,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一些教师却理解为把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以学生的喜欢方式或者心理需求为目标,学生做的对错都一味表扬,学生的判断有误也不加以纠正,学生在课堂上“为所欲为”也不加制止-----,其实这是对主体地位落实的一种严重扭曲,其实真正的尊重主体,应该是表扬中有期望、鼓励中有扶持、合作中有独立----。真正的教学应该是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主导和主体相互启迪、相互提高,共同生成的教学。按照课程改革理念强调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管理者,其实还应该加上这样的话,教师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者,是思维的引导者,差错的矫正者,是非的明辨者-------,唯有如此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才不会顾此失彼,成就了一些浮华之风,无论何时双主教学策略永远都不会成为被抛弃的教育智慧。(5)、资源优化策略: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现在各校有大量的资源,主要有图书室的文本资源(教学设计、课例、优秀教学论文、教学经验等)、光盘资源(每年购置几千元),卫星下载资源,由于受媒体中心论,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的影响,在资源的使用上出现一些问题,一些教师不是从有利于教学、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的思维角度选取资源、整合资源、而是从华丽、美观、热闹的角度选取资源,课堂教学成了电影放映,课堂教学结束学生记住的不是学习的重点,而是自己的兴趣兴奋点,因此我们鼓励使用现代教育资源的同时,还要考虑资源的优化问题,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够实现真正的跨越。

(6)、适度的练习策略:孔子讲:温故而知新,就是讲练习和复习的重要,这是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精髓,我们不能够抛弃,反而还要继承,我们反对的是过度的、机械的、大量重复的练习。而今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将练习简化为动口不动手,动手不动脑,很多教师甚至不设计练习、没有练习,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行为。为此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要给练习应有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让要“学、讲、练”结合,并进行必要的反馈矫正,课外布置适量巩固性、拓展性、开放性、实践性、研究性的问题,这才是沧桑正道!

(7)、创造性使用教材策略: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提倡“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我们有过辉煌的成绩,也有过沉痛的教训。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以教材为主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深度的解读,成为学生学习的智者,有一句话讲与智者对话,自己也会变成智者。教师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努力实现对文本、对教材、对自己的超越,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开发适合本班级学生的校本课程,成为使用教材的智者,创造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在基本教学模式的研究实践中,我们鼓励教师大胆尝试与探索,推出一些个性化和特色化的课堂,比如读书汇报课、思维训练课、学科整合课、作文指导课、综合实践课等,这些课活而不乱,思而不死,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发展自我的舞台。

(三)我们评定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是:

什么是好课:扎实、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课堂教学永远要关注的两个维度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通过什么途径达成目标”。为此,教师应清楚好课的一些基本特征,有意识地不断地积累经验,培养能力,切实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

(1)、好课有德。课堂教学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课堂教学就是要追求这样的境界。课堂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的知识,其实有比知识更重要的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因此每位教师都要树立全面育人意识,全面了解并亲近学生,使学生喜欢你,有德的教学才是踏实的教学。这里有德不是指进行简单的说教,而是指:关注学生学习心情、态度、习惯,关注学生间的友好交流、愉快合作、合理评价,让学生会倾听、会观察、会尊重、会欣赏、会助人、会共享、讲文明、讲道理------(2)、好课有效。有效是衡量好课的重要指标,好课应该是“让学生得到实惠”的课,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不仅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得益多少,也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受益面的大小。

(3)、好课民主。民主不是学生说到哪里,教师就跟到哪里,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预设是有差距的,这就要求教师抛开预设教案,从学生的动态变化中去动态生成课堂教学。但是动态生成还是要有教学目标的,因此教师要做到循循善诱,以目标为导向,对学习过程中不理想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进行匡正,对游离教学目标较远的学生及时调控----------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质。

(4)、好课求真。一个班级有优秀的学生,当然也有不优秀的学生。教学中,要时时关注每一个学生,要注意从他们的反馈中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补救。一堂课留有些“缺憾”,几多“瑕疵”,不是教师追求的结果,而是事物的必然。真实的课才是好课,教师就是在挑战、疏漏、欠缺中不断反思与修正中进行专业成长,生成了自己的教育智慧。

提倡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和鲜明的教学个性。

一名教师要想成为骨干教师,进而在成长为名师,就要走一条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不断积累,不断磨砺的探索者之路,俗话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长为名师更需要这样的磨砺和锻炼。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关注课堂教学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聚焦课堂教学就是集教师的教育智慧不断地接近课程改革的理想和信念,让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天地中,尽洒智慧写春秋!

第二、骨干教师要成为教育科研和教研活动中的引领者

(一)用学习之源奠基起进行研究之基

进行研究和所谓的中小学科研,对于普通教师来说毕竟不是像课堂教学一样轻车熟路,驾熟就轻,可复制,可搬运,可粘贴,科研和研究毕竟是以解决问题,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以显性的“科研成果”为价值取向,为此进行研究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了解研究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掌握必要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在实验的过程中大胆提出假设并加以加以验证,进而生成新的解决问题策略和必要的成果,因此持续不断地学习,持续不断地积累,厚积而薄发,是进行研究和成为一名骨干教师的必由之路。那么作为一名骨干教师要如何学习呢?

(1)骨干者,必是善学者。古人云:学而思习之,学而不思则贻。“师者”“学者”也。作为教师首先要多读书,将读书和思考变成一种习惯和一种时尚,就像女同志喜欢穿时髦的衣服一样,在不同的时令和季节读什么样的书,做一个有“功底”的教师。要读书,就要读好三类书:读好学科专业类的书,这是“咬定”之本,“学问”之本,为实力;读好教育艺术类的书,这样“激扬”之本,“研究”之本,为“潜力”;读好文学修养类书,这是“超越” 之本,“学者”之本,为魅力。

(2)骨干者,必是善行者。古人讲:三人行必有吾师,而善行者必胸襟开阔,胸襟开阔者就要有“借他山之石,磨砺自己之玉”的进取风范,作为骨干教师要多一些务实,少一些浮华,多一些求真,少一些功利,多一些真行动,少一些假动作。要学习老教师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要学习身边骨干教师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进取精神,要学习域外名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使自己在不断的借鉴中成长,在不断的充实中走向成功,进而成长为小有名气的名师,筑就起自己职业的幸福。

(3)骨干者,必是善实践者。大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所等专门机构的教育科研要“上天入地”,那么,中小学一线教育科研应当是“赤足走在田埂上”。作为骨干教师的我们,一要扬起旗帜,“让教育科研成为我们的内在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成为各项改革和实验的弄潮儿;二要坚定步伐,“让教育科研回到基础教育的娘家”。

(二)在行动中研究,通过研究提升自己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1、坚守工作学习化。用“大教育科研”的眼光看,教育即学习,学习即科研。因此,一线教育可开展的首要原则是“工作学习化”------把工作当作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把教育当作科研,在科研中教育。使工作与生活融为一体,使“本是同根生”的“教学”、“ 教研”同步发展。

2、寻求问题课题化。“一线”的课题必须来自“一线”,并直接为“一线” 服务。让困惑凝聚成问题,让问题升华成课题。一线教育科研要的就是问题化的课题和课题的问题化。因为一线教育科研指向的是问题的解决。生成问题即生成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实现问题解决。

3、提倡成果多样化。在很长时间,一谈到科研成果,就理解成狭隘意义上的写论文。其实生成成果的目的是要让教师激活研究因子,培育他们的探究精神。教学就是研究,教师与生俱来就应该是一个教育的开发者、反思者、建设者,是,文化之脉的传承者和开拓者,是一个即能够“传言”又能够“立言”的思想者。有了这样理念,就应该允许并鼓励教师不拘一格进行“个性科研”、“另类科研”。对于骨干教师,给“空间就是给发展”。提倡“成长即成果”,不管何种形式,只要有利于发展,有益于改善教育状态,均认为科研成果。唯有如此中小学科研才能够呈现“大弦嘈嘈、小弦切切”的生动局面,才能真正成为一线教师的成长伴侣!

各位老师:我们既然是被教育部门认定的骨干教师,我们就理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学校的校本研修中发挥引领作用,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确如此我们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践行的是为孩子幸福人生而奠基的事业,我们的心还小吗?我们发展的舞台还不宽广。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那就让我们在银州教育的蓝色之海中遨游!在银州教育的天空中翱翔吧!竹杖芒鞋轻胜马,只管攀登不问高,当我们在教育的沃土上尽洒智慧和激情的时候,也就书写着自己人生最辉煌的篇章。

2010年3月

第五篇:墨江县以“整组推进”模式 强势推进“农转城”工作

墨江县以“整组推进”模式 强势推进“农转城”工作 为切实加快“农转城”工作进程,真正做到转得出、留得住,突出服务宗旨,创新模式,打造亮点,以点带面,让“农转城”政策真正惠及民生,我县结合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多措并举强势推进“农转城”工作。

杨进勇是联珠镇克曼村下帮扫村民小组村民,他家共四口人,两个小孩一个正上碧溪村小学,杨进勇想让孩子到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孩子的户口问题让他犯了难,今年6月份,联珠镇把下帮扫村民小组列为“农转城”试点村民小组,杨进勇孩子的户口问题也迎刃而解。在联珠镇党委、政府的员宣传动员下,杨进勇带上户口簿、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到联珠镇派出所办理 “农转城”手续,递交了“农转城申请表”,他们一家顺利的盖上了“两床被子”,穿上了“十件衣服”,风风光光的当上了“城里人”。

下帮扫村民杨进勇说:我家四个人都转了,现在我们的小孩上学方便了,老人看病、养老都有了保障,我们的山、我们的地、我们的房子都不变。

联珠镇克曼村下帮扫村民小组村民们就像杨进勇家一样,有的是为了方便孩子上学,有的是为了养老保障等优惠政策,在今年7月,全组47户200人集体转为了城镇户口。

自开展“农转城”工作以来,墨江县联珠镇作为农转城工作的重点乡镇,为按质按量完成今年农转城6920人的任务数,联珠镇采取先行先试的办法把涉及到的32个村2个社区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把好清晰准确定位关、把好确保群众知晓关、把好优惠政策倾斜关、把好干部带动转户关、把好主动上门服务关、把好提高业务水平关、把好及时解决问题关等“七关”全力推进农转城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已办理农转城6928人,已完成40个村民小组整组转户,完成任务数的100.12%。

联珠镇党委书记陈家幸说:开展“农转城”工作以来,我们主要采取的措施是以整组推进来带动全镇,只要是“农转城”的小组给予项目上的倾斜,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以集体转户为重点,以“三改善”“三提高”、“三转变”为载体,争取在“农转城”工作上实现新的突破,在缩小城乡差别上取得好的成绩。

为快速推进“农转城”工作,墨江县在“农转城”任务较重的联珠镇等乡镇,采取重点推进、点状突破、线型推动和网状推进,同时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四群”教育工作队员以及各级干部的力量,多部门全力推进“农转城”工作。

截至8月23日,全县已累计发放“农转城”知识问答小册子1万余册、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6.4万余份、“农转城”宣传单16万余份,电视台播放12期、《墨江报》刊发20条、手机报3.8万人次,通过县乡村的190余块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农转城”政策1万条次,已完成“农转城”15366人,完成了市级下达任务14900人的103.13%。

下载好的教育模式应强势推进整体推[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好的教育模式应强势推进整体推[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