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课堂教学中的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式互动”
【内容提要】:
老师把问题在备课前设计好,按照预先的讲课程序,在某个时候提问几个学生,学生回答了问题,这就算学生活动了,也就算师生互动了,这样的教学互动是失败的。新课标要求我们每一堂课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要求我们组织学生自主学习:遇到学习障碍——产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的问题。师生共同参与在教学活动中,互相促进,交流思想和情感。
“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是当前不少教师尤其是高中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由教师、学生围绕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展开教学互动,从而在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也是我们在“高中文科综合互动渐进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中重点推出的一种教学模式。
【正文】
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中国先秦时代的孔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教育学生就常用问题教学法。20世纪初,杜威曾提倡过问题教学。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性课程改革运动的开展和思维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问题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在素质教育今天已为广大教师普遍采用,成为当代教学法中的一朵奇葩。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却出现了对这一教学方法的误解。老师在课堂上也经常地、随时地提出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却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第一、问题的提出与素质教学目标向悖离,从学生为主体的角度说,有的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本不考虑学生的需要,没有激发起学生好奇心和探知欲望,有的学生甚至对老师的问题感觉厌烦;从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来说,没有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没有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没有考虑学生的疑点、根本不涉及社会热点问题。第二、问题走极端,要么太简单,要么太复杂。学生要么轻易就能回答,要么就是教师自己也难“自圆其说”。第三、问题的产生是单向的只是老师提、学生答,没有多向的互动。第四,问题只完成教学任务,答案死板,只是归纳概括教材要点,不容学生有质疑,不具有开放性。那么,问题教学法核心是什么?怎样在中学历史课中开展问题教学?怎样构建一种现代化的新型素质教育模式,我校在长
期实践的基础上创建了“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现在我就这一模式与各位同仁进行探讨。
“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一般是由教师、学生围绕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展开教学互动,从而在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也是我们在“高中文科综合互动渐进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中重点推出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的一般形式
“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说起来容易作起来难,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以下三大步骤:
第一步,问题的产生,也就是问题的提出。它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也是体现不同教学理念的关键所在。现在的课堂现状大都是这样一种情况,老师预先把问题在备课前设计好,按照固定的讲课程序,在某个时候提问几个学生,学生回答了问题,这就算学生活动了,也就算师生互动了。这样的公开课我们还能经常见到。然而,按照新课标的观点,我们每一堂课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一个都不能少。那么,这样的问题式教学是片面的,这样的教学互动是失败的,他所面对的是少数学生,而不是每一个学生。爱因斯坦说,“要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我国的明代的大学问家也有这样一个观点: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可见提出问题并不简单。
那么,怎么样提出问题,怎样使问题面对每一个具体的、不同层次的、不同学情的学生个体呢?在我们的小班化教学中,是我们教学尝试的重点。首先我们把学生进行分组,高二文科班26个学生,共分成5个学习小组。第二、在老师讲课之前让学生先学。以前,老师总是先讲教材的知识结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学生记笔记。而现在我们让学生先进行自主性学习,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疑问提出来,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设问、小组之间相互提问、相互回答,最后形成几个大问题交到课堂上供老师处理。
也就是说问题主要由学生提出,这样问题就很多了:学生层次不同、问题差异巨大怎么解决?学生学习压力极大,没有更多的时间来钻研历史、提不出问题怎么办?
第二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提出来了,但这些问题是不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有没有偏离教学任务太多,我们老师
就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掌握一条原则,我们即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完成教学基本任务。学生的疑问千奇百怪,有的完全是对历史细节的好奇,有的是追求文学作品的离奇描绘,有的是对野史过分迷信。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处理好,不能把历史课上成故事课、“猎奇”课。更不能为了取悦学生,完全顺着学生的问题去思维。
在这一阶段,我们要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有时侯,我们对教材的重点难点问题,要事先准备好补充材料,到时候把材料抛出来,让学生直接阅读补充材料,理解重点难点问题,老师适当设计一些小问题,让材料起到关键的作用,这样学生对某一问就会题豁然开朗,而不是靠老师去讲解。有时候,则要准备好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当然方法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问题的类型,学生了解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方法,这就要靠我们教师的教学艺术了。同时,我们教师也要树立这样这样一个观念: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优势,但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不同的教学问题也有它的不足。讨论法固然好,但节节课,每一个问题都去讨论,我想这样的课没有学生愿意去上;阅读法,是死板,但有时侯就得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讲解法,老是老也,但如果没有,有的问题学生们肯定很长时间也不会明白。
第三步,进一步深化,我把它称之为产生新的问题。学生的问题解决了,这只是表面上的任务,我们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现新的问题,特别是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前后联系进行学科的综合,还要进一步进行跨学科的联系形成跨学科综合专题。例如,我们在学习世界近代史第一章第二节,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大量问题,但却没有升华到与郑和下西洋的中外航海探险的对比上,以及新航路开辟与地理、政治的联系;在课后我布置了1999年的高考题给同学们启发,由此学生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了专题研究,收集了中外航海的大量史实进行对比,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形成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是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形成这样的习惯,在老师把问题解决后就以为学习任务完成了,对问题不再做深一步的研究,思维层次仍然停留在表面,没有把历史规律和历史特征总结出来。而且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强,对新的事物已经没有了新鲜感,习惯于学习新课以后能完成作业就可以了,不愿意去思考更多的问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思维的惰性。缺乏创造力、缺乏想象力。
二、“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互动的不同侧重点,我们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处理问题。一个方面主要是教师提问、学生解决;第二方面主要是学生提出,老师来解决,这是我们主要实践的方式老。第三方面是学生提问学生自己解决。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来看,老师不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它的特点是由学生自己先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出自己的重点难点(不一定是教参上的重点难点),发现问题,由学生在分组的合作学习中试着来解决这些问题。最后把有争议的问题提交全班来解决。它可以说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的学习积极性,它的缺点是学生的提问千奇百怪,会打乱正常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要会十分灵活地处理自己不熟悉的、或没有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个比较传统的方式,很多课堂采取这样的方式。它的特点是以问题的设计和回答为主要形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到彼进行层次性解决,形成波浪式、递进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课堂严谨,结构紧奏,逻辑性强,让听者感觉很流畅。它的缺点是问题的设计是从教师的教学经验出发,主观随意性很强,问题体现了课本的重点难点,但不一定就是学生理解的重点还难点;学生的活动被老师在课堂上导演,学生被动地成为演员,被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常此以往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不会去发现问题。
我们实践的“问题式互动”,不是第一种方式,也不完全是第二种方式,它应该既有第二种、也有第一种,以第二种学生活动为主。它在条理上,逻辑关系上也许会有一些混乱,但他的灵魂是让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在学习中遇到障碍产生问题。
“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的活动要充分,要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逐步提出问题。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多数老师都担心每节课都有很多的知识点,我们没有讲到,岂不是误人子弟。这个观念必须改变,我们每节课都拼命地讲,让学生没有一点思考的空间,哪才是误人子弟。
(二)一定要有一个让学生逐步适应的过程,要在学法上不断地、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养成学生爱思考的习惯,养成学生动脑的习惯,千万不要把学生培养成接收知识的机器。
(三)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对学生一刀切;要利用学生的相互影响和学习的特点,促使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四)在开始实施阶段,不要拘泥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要在课本的知识上进行补充和重组,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具体的某一节课上,要有学生完全提不出问题的教学安排和准备。
(五)如果非得要老师提问,教师的提问应遵守以下几项则
1、设计问题要科学。
提问题最忌含糊其辞,不着边际,无法作答。科学地设计问题在这一情况下,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大纲和教材准确理解、充分掌握,对历史概念准确理解和把握,并精心备课,设计好每一个问题。
2、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
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层层设问即层层启发。问题提出来以后,不是由教师越俎代疱,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跟着老师,跟着问题的思路,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结论。那种填空式的提问是与我们新课标理念相悖的,还不如不提。
3、注意问题的开放性。
开放式教学,就是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每个历史问题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有的问题会有几种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大胆探索,对不同的结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各执一词时,教师既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由争论,也可以参与辩论,但绝对不能压制学生的思维。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又留下课后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4、问题之间要有梯度。
人们认识问题往往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由表象到本质,由已知到未知。因此在设计问题时,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去思维,去想象,去创造。
5、提问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中学历史教材内容多、头绪杂,因此设问时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既要注意章节之间的联系,也要注意单元之间的联系,还要注意中外历史的联系。对同类历史问题,可以打破章节的界限,放在一起进行设问,使问题式教学法在帮助学生形成纵横交错的历史知识体系方面发挥其独到的作用。
6、提问要注意广泛性。
学生最反感教师总提问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它既造成了大多数同学的心理障碍,又影响了课堂教学气氛和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同学,充分发挥课堂民主,调动每一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浅显的问题和高难度的问题一定要因人而问。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和使用都必须因时间、学科、内容、教师而异,不能生搬硬套,使教学模式走向教条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改造和完善,这样才能使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百花齐放,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既教会学生知识,又使学生受到教育,又能提高生能力的学目的。
不论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者学生疑问,教师解答;还是学生提问学生讨论。它的特点是以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处理为中心,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这样的课堂里,老师不是导演,课堂也不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老师认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来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地进行;它也不是老师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到彼进行层次性解决,形成波浪式、递进式的推进,由老师去制造教学高潮。而是由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用什么合适的方式、可行的办法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式互动” 教学模式是以问题的产生为核心,以教学的互动、合作活动为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应用、完善和发展这一教学模式。
第二篇:历史课堂教学中活动设计初探
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初探
“师生互动”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的基本历史教育教学理论,吸取了传统历史课堂模式的长处,借鉴了许多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而形成的创新性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教与学既对立又统一的原则。在这对矛盾中,如果我们能做到把双方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就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和合作之中。教师要做到这一点,需对此模式的原则、理论依据、特点有个总体上的把握。
教育部门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很多老师倾心于教改工作的研究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教改成果。通过吸收别人宝贵的经验,并结合自己实践教学,我深感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改革,而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研究课堂上师生互动关系,是教改的最佳突破口,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建立一个和谐、融洽、轻松的师生关系呢?那便是建立“师生互动”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们要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顾问”、“参与者”、“协作者”,课堂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让学生尽可能“活动”起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史、在“活动”中悟史、在“活动”中明理。如学生朗读、观赏、表演历史剧、看图说史、绘图大比拼等活动,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历史情感,这些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自然就掌握了该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道德情感;一些再现历史场景的“活动”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并能强烈地震撼他们的心灵,唤醒他们的良知,陶冶他们的情操。下面本人就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做了一些简单的初探,意在“引玉”。
一、发挥教师主导能动作用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发挥协调和指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教为了学,以教带学,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只有教师的能动作用的充分体现,才能保证“互动式”教学的有序地紧凑地进行。教师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并促进学生的学习,主要有两大功能,即导向功能和调控功能。发挥教师的导向功能作用,一是“导读”,通过精心设计阅读提纲,指导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提纲包括简要提示、教材基本线索和学习要求。如讲授《洋务运动》时① 以历史特征作为提示:A、封建统治危机
B、西方技术传入
C、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②、基本线索: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影响。③、学习要求:阅读教材、划出重点知识、比较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异同、评价洋务运动。二是“导思”,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潜能。
2、问题和活动的设计要立足教材,突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象,处于“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要使学生成为有独立行为的人和有习惯的、有意识的人,才能在学习中具有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和教学的结果。要落实学生学习主动性原则,必须在“我要学习”——“我能学习”——“我会学习”几个环节下功夫。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思维空间拓展,培养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活动设计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转变。新课改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转变。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历史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把自己作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历史的主人。
二、从课堂教学目的出发预设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可见教学目标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导向功能,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评价功能,是评价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师生双方都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和师生互动设计的时候,应该首先确立教学目标,然后才是为了达成目标而选择的教学策略、拟定的教学程序,以及为实施目标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老师就相当于“导演”,要真正做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很多历史课堂有了学生朗读、绘图、讲故事、唱歌、历史剧表演等,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立意翻新,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可谓“热闹非凡”。但是学生活动不是盲目的,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能“华而不实”,历史课堂“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能只为了感官的刺激而活动,而是要明确活动的意图,既要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又要防止学们偏离主题。并在学生“活动”中随时提醒学生本“活动”的“目的”。
2、历史教学目标是指通过历史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为此,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上,建立在对学生学习需要的科学分析上,建立在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如在七年级下册《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里的八股取士一目中,我安排了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表演短剧、“看图说史”等活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让学生看《观榜图》“看图说史” 的活动,学生非常踊跃,纷纷发言,有趣的是他们通过了争议对图中把封建文人迫切期望中举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初一学生的天真本性使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有说是货郎的、有说是书童的。这个时候不能由他们争个没完没了,偏离主题,于是活动的目的让我提醒他们的时机也到来了,我对他们的发言都做了肯定表扬“观察仔细,想象丰富”并允许保留各自的意见,然后立即顺势让学生们思考此图整体上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留有悬念又尊重了学生,也不让他们太偏离主题。结果学生们也就很快言归正转,并都能说到当时八股取士考试制度下读书人的复杂心理,并能理解八股取士的危害,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对本课的学习。因此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能重形式而轻知识,不能因活动而偏离主题和抛弃重点。让历史课堂中“学生活动”既要创新又要主题鲜明,并且要目的明确、任务清楚。
三、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引领教学“活动”
1、近年来,时常讲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行生本教育。所谓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它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其灵魂为“以学定教,不教而教”。然而,在这场教学改革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场面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达不到实效性。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
2、历史课堂中“学生活动”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朗读、记忆等,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与探索,让学生在体验历史中思考、积累和丰富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开拓延伸从而培养学习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历史课堂中的“活动”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要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我们在引导学生活动时要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有序活动,同时不局限单一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开拓、创新。例如 “小老师”的活动教师们都不陌生,在七年级下《盛世危机》一课中我就安排了“小老师”上课的活动,具体办法把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负责“康乾盛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的教学。课前进行分工准备,每一大组的组长负责分布任务,并让自己的每个组员分别都有任务(查阅资料、备课、选出“老师”等)课堂上就由三位“小老师”正式“上课”,“小老师”们也大力发挥学生主体性,表演课本剧、讲故事等丰富的活动,最终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非常新鲜。通过这样“活动”后,学生们不仅牢固掌握了本课知识,也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还感受到老师的苦与乐,坚强、自信的情感油然而生。这样的历史课堂的学生“活动”就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当然学生不可能达到老师的素质和技巧,这就要我们历史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工作,给予他们必要的指点和帮助。
四、从三维目标一体化来达成教学“活动”
1、在这次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活动的环节无疑成为课堂教学最大的亮点。随着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学生活动对于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识,甚至成为评价教师能否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标准。于是乎许多教师在教学形式上,盲目追求新课程改革的“新”字,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下了大工夫,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试图变传统的“满堂灌”为“满堂动”,却忽视了知识的传授和情感、价值观教育。当然值得肯定的是各类精心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观念的更新、方法的创新以及组织的智慧,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作为新课程改革亮点的课堂活动恰恰也是历史与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实践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学生痴迷于对课堂活动形式的新颖,教师不得不在过程与方法上不断创新,挖空心思,别出心裁,以求在课堂活动的环节出奇出新,不论活动的意图是否明确,效果是否符合课程的要求,只求学生“满堂动”。然而,片面追求过程与方法的创新,忽视知识与能力的构建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最终还是难以实现有机统一。
2、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而历史课堂中的学生“活动”不能是表面的、肤浅的。历史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要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由表及里,逐层深入,使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一体化。我们每设计一个学生活动都应该想到此活动要使学生记住什么历史知识?理解什么历史现象?对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样的思考启示?如历史剧的表演“活动”,首先得让引导学生课前精心设计台词、反复排演,台词中既要有知识又要情感,表演中既要生动也要尊重历史。我曾让学生表演过“西安事变”背景和过程,之前下了大量的功夫做准备,课堂里小“张学良”绘声绘色的“劝谏”到“哭谏”让好多学生眼中闪动着泪花,这样让他们非常容易的理解了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并突破了这个难点。表演“西安事变过程”中“蒋介石”悲愤地反复仰天长叹:“1936,12月12日,西安,辱死我啊!”让大家终身难忘。这样学生们自然记住了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基础知识也完成了这些知识目标。这样也使学生在表演和观看表演中自然体会了张杨二人的强烈的爱国激情,爱国主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最终完成了本课的三维目标一体化的达成。
五、从学生的实际思考教学活动的“现实”性
1、学生在生存和发展中的活动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学生生活在家庭环境中,但是他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社会的,要让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就要把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既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也要联系其家庭和社会生活实际。在学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内容时,让学生观看两幅“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让学生观察宣传画之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两幅‘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 这两幅宣传画是大跃进时期的真实写照,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浮夸现象,为什么要浮夸?这种不实事求是的浮夸带来的是什么结果?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从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历史图画引发出来的,学生在学习中成为直接的观察者和参与者,透过这两幅图画,理解了“大跃进”时期的浮夸现象及其危害。
2、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历史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要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学生“活动”。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还应该尽可能的让全体学生或者大多数学生 参与,活动中分组、分工都要具体、合理、详细。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初
一、初二学生表现欲望最强,就可以设计学生表演、绘图大比拼、讲历史故事比赛等活动,而初三学生不再喜欢简单的过于张扬的活动,他们的能力思维层次已经上了更高的台阶,所以我们可以让他们进行辩论、讲座、记者采访等历史活动。所以历史课堂的“活动”要具有针对性,符号学生实际,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学生“活动”。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还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并让历史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要做到这些,尽可能让学生在我们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是唯一最好的选择。也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还感受到老师的苦与乐,坚强、信心的情感油然而生。
钟兴国
大合坪九校
2014-6-9
第三篇:如何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
如何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以及养成心理品质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符合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要求。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主性。自主性是指—定条件下,个人对自己的活动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与能力。学生在教学中活动的自主性,表现为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自觉积极,能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感知、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将其变成自身财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十分注意维护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通过科学、适宜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感知、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实现学习的目标。二是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主体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是指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种自觉、积极、主动的特征,如迫切的学习愿望、强烈的学习动机、高昂的学习热情、认真的学习态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使用问题教学法,通过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并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之下,学生是可以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
三是创造性。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其创造性更多的是指以下几个方面: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爱标新立异和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创造性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及结果相联系,更重要的是指学生的品质、特征和属性。学生的这种创造性说明:只要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适当,诱导得法,学生必定能在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如何学会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可持续的学习动机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由教师科学设计并恰当地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的交流和互动,使学生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原来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然成为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亮点。情境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情境教学法从其心理机制看,属于探究性的教学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时,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主动去发现、获得的。因此,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进而发展智力。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着力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对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与问题教学法的功能,可以发现后者正是适合前者需要的一种侧重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符合理沦联系实际和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教师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懂会用。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有助于将过去的史实与当今的社会现实相联系,改变“历史就是背过去的事实”的错误观点,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教育学理论还告诉我们:启发性原则是又一重要的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使用问题教学法,设计出难度适宜的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去思考、去探究、去争论,使学生在思考、探究、争论当中感悟已有知识,获得新的见地,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开发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四篇: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历史课堂问题教学的设计研究
田学茹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课堂问题设计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问题设计作为一种技能,是教师以提问的形式,通过师生的谈话,检查学习,运用知识,促进思维,进行思想教育的行为方式。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有效地运用课堂提问,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然而,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一直是我们历史教师应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知识,还应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设计问题首先要针对历史教材的实际,而不是虚构出来的。诸如针对历史事件爆发的背景(根本原因、基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历史现象的本质、历史人物的功过、革命或战争的意义等涉及到教材重点、难点之处设计问题。以美国独立战争一课为例,可向学生提出战争爆发的原因,1787年美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如何评价华盛顿,独立战争胜利的意义等问题,借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绝不能不去认真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眉毛胡子一把抓”,以致影响学生对重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是,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而不是凭空设计出来的。我们知道,提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领会新知识,即“温故而知新”。如果在学生没有学习有关知识之前,教师就提出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势必造成“冷场”,或者出现“胡答乱猜”的情况,拖延教学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师未讲美国种植园经济、大陆会议等知识前,就让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性质,学生当然无法回答。可见,历史课堂问题的设计,一是要有针对性,即符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不能不加思考地拿过来就问,不能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如何,问题设计的大小和着眼点怎样,否则,就会使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老师问的是什么,该说哪一方面的。从前,这种毛病在我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过,有时还瞒怨学生,结果师生合作不愉快。于是我们也不断反思,是不是高估了学生,是不是问题设计的空而大、是不是我们的问题学生根本没理解。比如:了解完“玄武门之变”经过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怎样看“玄武门之变”?好一阵时间学生没反应。课后我们研究,问题出在哪?可能是问题设计的范围稍大,学生无从下手,后来我们又重新设计了问法:“请你从兄弟亲情和历史发展的角度谈一下对玄武门之变的看法?”这次问后,学生马上有了反应,而且主动发言的同学很多,甚至有的同学之间互相质疑辩驳,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即激发了兴趣又培养了能力。
又如,在学习《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时,刚好是李老师到我校检查指导,听了这节课,在学习宋代商业繁荣发展的表现时,我设计的问题是:从宋代商业繁荣发展中,哪些能体现出具有现代气息?好在当时有个同学认真回答出了“广告和商标”。课后李老师我们三个一起评课时提到了这个问题,这时我才意识到当时教师设计的问题针对性确实不强,后来的几节平行课中,我把这个问题稍做修改,即“从宋代商业繁荣发展中,哪些能体现出具有竞争意识的现代气息呢?”这时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特别多,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了。
以后我们再设计问题时,就特别注意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同时注意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做到有的放矢。
二、问题设计要有科学性
设计课堂问题,学生虽然以口头回答为主,但问题必须科学、具体、明确。由浅入深,难易适度。这样,才能便于学生用较少的语言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果问题抽象、笼统、模棱两可,学生则无从回答。比如,教师向学生发问:“美国独立战争的时间”,学生可以做出不同的回答:开始年代、结束时间、起止年限、持续六年等。其实,只要在时间的前面加上“起止”二字,答案就是唯一的。同样,教师提出的应是范围不易过大,答案不宜过于复杂的问题。教师讲授新课前,问学生“17至18世纪,西方殖民者在亚洲、非洲、拉丁 美各侵占了哪些地方?”就是犯了上述的毛病。对于内容较多的问题,可以化繁为简,分解开来,变为几个小问题,让学生逐个回答。
有时候教师设计问题时,自己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哪了?学生回答不上来,很着急,又如,在复习二战时,我问:二战时法西斯国家德、意、日犯下了哪些罪行?学生回答的都是二战中的罪行,一连几个同学都没能说出,当时我有点着急了,自己说了出来。后来我们做一起研究时我才意识到当时问题设计范围太大,针对性不强,仅一字之差就相差万里,一个“前”字,就把答案锁定,即二战前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犯下了哪些罪行?再问时,学生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设计问题不能求快,求全,不能一步到位。即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占有能力,又要考虑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层进关系,让学生从初步认识到深入理解,而不是跨跃式,比如:“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科举制,在学生展示完资料后,结合书中叙述,我设计了以下讨论题:①什么是科举制,②科举制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具体考什么内容?③“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④科举制与以前选官制对比优缺点?你更欣赏哪一个,为什么?⑤你认为我们现行考试制度如何,哪些需要完善的?通过问题的层层的深入,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认识古代科举制的内容及优缺点,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品评古今相似的制度,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评价能力。
三、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但是,教师在一堂课上,不能过多地设计学生回答“是”与“不是”的简单的回忆性问题。比如,“17至18世纪,英法在北美会不会产生冲突?”或“西方殖民者是不是贪得无厌?”或者是,提出的问题,只让学生复述或朗读教材上的某段话作为回答。这样,长此以往,学生没有运用自己语言表述思想的机会,将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设计出启发性的问题呢?除了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之外,关键还在于教师的点拨与引导。如,有位教师在复习巩固新课时,让学生“结合史实,分析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教材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回答是有困难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战争性质、杰出人物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思考,然后归纳出独立战争的正义性,华盛顿的杰出领导,人民群众的踊跃参加,北美军队的 英勇奋战,以及法国、荷兰的有力援助等原因。诸如此类分析性、理解性的问题,肯定会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在这里,不能把问答式与启发式等同起来,认为只有提问才是启发式,未免失之片面。问题设计得好,就有启发性;反之,既浪费时间又引起学生的厌烦。总之,课堂上的简单一问一答并不等于启发性,而启发性的问题则必须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价值性的问题。
四、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首先要讲究开头,激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一上课就被吸引、就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比如:我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我先介绍了自己假期去山东旅游,并先登了泰山,让学生猜测我登上泰山会有什么感受,学生很感兴趣,谈了很多,甚至有些是我没有体会到的,然后又让学生猜,带着这么多的感受,在出东境内我还会去哪儿?有的学生说会到曲阜,我说去山东别的地方不去,我一定要去曲阜,你猜测一下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因为那儿是孔子的故乡,那孔子是谁?由此学生带着一种好奇便进入新课的探讨研究中。学生在乐趣中探寻。没有一丝的反感和强迫,而且一开头气氛就很融洽,为整课内容的学习做了很好的辅垫。
其次要巧设疑问,以疑激趣。在新课进行中也注意问题设计的趣味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下学到新知识,尽量让他们没有乏味枯躁的感觉。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释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张老师她已经有了两年了经验,所以,很多时候我就直接向她请教。我在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纸的发明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和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时,我们做了这样的设计,教师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当学生做出“中国”和“西汉前期”的正确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有的同学回答 “龟甲、竹木简或帛”后,我简要向学生介绍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革:殷商-主要是龟甲和兽骨,也有铜器和玉石器;西周-主要是铜器;春秋-竹木简盛行,并开始用帛书写;东汉-竹木简和帛仍是重要的书写材料。继而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后,我指导学生看图 “汉代木简,”指出这就是汉代以前的书。看到这种用绳子串木简做成的书,引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这时我又加上一句话:“要是你们的书包里的学习材料还是木简的话,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重?”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议论纷纷,都感到纸的发明太伟大了。我紧接着提出第四个问题:“西汉发明了纸,为什么东汉蔡伦又要改进造纸术?”由于课文中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很难准确,而这个问题又是必须了解的。我告诉学生:“在蔡伦之前造的纸质量差,易脆裂,厚薄不一,急需 改进。”我又指着《蔡伦》图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造纸原料是什么呢?”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设疑释难,把学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既激发了兴趣,又掌握了知识,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的伟大意义。这样,经过校本教研,我就走了很多的捷径。
一堂好课,不仅有好的开头,也应该设疑而终。教师应于结课处,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既使新旧知识有机紧密关联,又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为下次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老师在讲《战国七雄》一课时,把战国250多年比作一次长跑比赛:“起跑最快的是魏国。魏国经李悝变法,一马当先,称雄中原。马陵之战后,齐国赶到了魏国前面。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实力大振,和齐你追我赶,在七个参赛者中遥遥领先,一统天下的金杯被秦国抱走。那么临近终点的这最后一圈,秦国是怎样奋力冲刺,实现统一大业的呢?我们以后再一起学吧。”
五、问题设计要有对比性。
有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往往将相同、相似的知识相对比、相联系,如古今对比,同时代对比,相同经历、相同品性的人物、事件对比等。比如《开放与交流》一课中对鉴真、玄奘两位人物的了解和认识,探讨完两位人物的相关内容后,我让同学们把两位人物画像对比观察思考:你认为两位人物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学生会说很多,如从身份、贡献、品质等方面谈相似之处。再如:科举制与以前考官制、现代考试制度对比有那些优缺点?如何完善?等等,这样既深入地理解了知识,又培养了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学生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感悟能力增强了。
六、问题设计要有时代性。
让学生真正感兴趣,喜欢学习历史就要从身边的事着手,从感兴趣的事着手,同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有效激发他探讨问题的兴趣,使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达到探讨的最佳效果。比如:探讨唐朝经济的繁荣的表现,其中一项的表现是人口增殖。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该知识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代人口增值是经济发展的表现,而今天我们为什么限制人口增长?学生对此问题很感兴趣,发言极为活跃。再如:学习《百家争鸣》一课,我在结束时设计:如果你是一国之君,一校之长,一班之长你会采用哪种思想统治或管理?针对此问题,学生的热情达到高潮,而且有些同学的设想相当出色。
一堂课上没有提问,没有交谈,就无法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而没有问题的教学,就是失败的教学。但是,教师绝不能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滥用提问,“多多益善”,而应视教学需要,把握问题的量度,适可而止。否则会大大冲淡学生对重点问题的掌握程度。
此外,教师提问时,要注意面向全班学生,不能只是教师与某几个学生之间的问答活动。提出问题后,要 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再指导学生回答。不要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后,只给一分钟看书或考虑的时间,致使 学生一时难于回答。这是因为思考是需要时间的。提问时,教师还应讲究用语,“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大家想想看”、“谁来做补充”等等,以便随时暗示这是师生之间共同探求知识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还要考虑解题思路和答案要点。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要注视学生,认真倾听,不能旁若无事,漫不经心。说道“认真倾听”,我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在学习《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时,宋代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四个方面,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并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总结归纳,当时,负责农业和手工业的两个小组都汇报得非常全面具体,当到第三组时,组长徐洪彬同学是个“双差生”,但他非常积极愿意当小组长,我不能打消他的积极性,于是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当轮到他们组汇报商业的成就时,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小组的话题都让他们给说完了,你看他说了手工业„„我说啥呀?”当时,学生都乐了,其他同学来帮助他做了汇报。课后我们一起研究时,指出当时学生一时难以回答,教师就要及时进行点拨、启发,并区分“商业”和“手工业”的区别,不能一笑了之。另外,学生回答不完整、不准确的地方,最好先让学生加以补充、纠正,借以培养学生鉴别是非的能力。然后,再由教师进行小结,既要肯定学生回答正确的部分,又要指出不确切的地方。对学生发表的独立的创新的见解,要当场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有时,当学生不同意或批评教师的意见时,教师要有宽容精神。应当承认,教师并不是在每个问题上都能给学生以启迪。这样做,教师不会丢面子,反而能获得学生更大的信任。总之,教师对待学生的回答,不能不加可否,只是一味地做出“对”、“正确”、“很好”的简单评断,而应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以上只是刚刚开始的尝试,有些问题设计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思考、完善,并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真正达到启发心智,培养能力。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第五篇: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有的声音
历史课堂上应有的声音
佛冈县汤塘第二中学 黄伟婵
摘要 课堂教学中除了教者的声音,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声音,只有教与学的声音搭配好,处理好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 历史;声音;读书;表演;鼓励;表扬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你的声音,别人的声音,风吹树叶的声音,昆虫爬动的声音,„„,而作为教育者,我们最关注的是课堂教学中的声音。教与学的声音如何搭配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呢?课堂上应该出现几种声音?也许有的人会认为多此一问,课堂上自然只能出现一种声音:那就是老师讲课的声音,最多再加上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其实不然,在讲课实践中我发现,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精神状态。一般来说,当学生处于愉悦的精神状态时,教学内容最容易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因此,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巧妙地设置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保持亢奋状态。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课堂上仅仅出现一两种声音显然是不够的。它应包涵以下声音:
一、有学生质疑的声音
(一)、老师让学生质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了疑问,学生的思维并没有结束,相反,疑意味着思维获得新的起点。新知识的获得,总是从疑开始,通过步步释疑,获得新知。刚接触教学内容,看到课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对课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内容学生会有目标、有方向,学得积极,学的投入,学的有效。学完内容,可让学生回顾全文,提出自己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已到达全文弄懂、弄会。例如: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为了激发学生的自学欲望,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全文,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
容,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并且用多媒体出示导读题:(1)诸侯争霸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2)春秋五霸有哪两种说法?以哪一种为主要说法?(3)齐桓公为什么能够首先称霸?(4)简单叙述“晋楚争霸”的过程。(5)说说成语“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和“朝秦暮楚”的来历。(6)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争霸战争。(7)“战国七雄”指的是什么?什么叫“合纵”?什么叫“连横”?(8)纵横家为什么提出“合纵” “连横”策略?在学生结合导读题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把阅读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好标志,以待小组讨论时商议。
(二)、学生让自己质疑 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而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又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自己质疑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既问自己,又问同学、老师,既问又答。把质疑的任务交还给学生,这是由质疑在认识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能质疑不但表明人对所质疑的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而且表明人对此问题的发展及深化有了可能„„。因此在教学中要彻底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记得上七年级第八课时《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上完课后,还没到下课时间,我对学生说:“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刚才开始时,没一个学生说,看此情境,我又说:“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如果你问的问题有建设性,平时成绩就加分。”这样一说,学生的问题就来了.“老师,为什么会有日食和月食的现象?它们在什么条件下才产生的呢?”学生这样一问,班上的同学顿时把目光投向了我。其实,学生的亮一问,也问倒了我。我只好说:“知道答案的同学请举手回答。”班上没人举手,但看着他们一双渴望知道的眼神,我又说:“这个同学的问题问的好,会提问题的学生才是真正会学习的学生,同意在平时成绩中加分。至于答案,下节课再提问,看谁能说得出,答对者,也在平时成绩中加分。”这样,生自己质疑,又在课后自己释疑,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通
过独立思考或群体协作解决问题,把学习的过程交给学生,教师适时地帮助学生梳理问题,适时进行点拨诱导,把学习过程引向深入。
疑有所值,疑有所思,疑有所悟。让我们以“质疑”拨动学生思想的琴弦,使学生越过思维的障碍,绕过迷茫的暗礁,驾着学习的航船乘风破浪吧!
二、有学生读书的声音
长期以来就有“文史相通”的说法,二者有紧密的关系。注重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找准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结合点,恰当运用文史结合,既有利于历史课堂的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个性的健康发展,开阔学生的思路,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是很有帮助的。文科离不开读,“文史相通”也刚好说明历史课上也可以通过读来理解教学内容。一位教授说过:“老师讲得再多,难道还比课文本身更生动、更形象吗?„„不如老老实实指导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欣赏,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七年级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时,秦汉时期文化是秦汉时期历史的重要内容,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这一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医学和数学的成就和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在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世界科技领域中也处于领先地位。使学生认识到秦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 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要想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通过读,明白祖先的伟大,同时也为自已的祖先感到自豪。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教师要敢于放手,舍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加工处理课文的符号信息,与教材内容对话交流,进而接受教学内容文字的熏陶感染。最终把教材的语言、思想感情、表达方式、教材内容逐渐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感悟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三、有学生讨论、交流的声音
大文豪肖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对同一内容的感受也
会各不相同。《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此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让他们说说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再通过阅读表达这样的感受。就是在交流中,学生的理解更深刻了,体会更丰富了。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并不要急着解答,而是先把这些问题“还”给学生,鼓励他们通过研读讨论尝试解决。在这个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边读边想,学习与人合作。例如: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戊戌变法》内容时,就“为什么要变法、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的思维马上给调动起来,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这就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讨论中,学生由于个体的知识结构有限,对一些具体问题,不同的学生往往会从不同侧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各说自己的理由,或者反对别人的观点,这些都是正常的。这时,作为教者的我们要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这对于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四、有表演历史短剧声音
善于表现,勇于表现,想吸引别人的注意也是年轻人的又一特性。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能表现自己。表演历史短剧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如我在上《三国鼎立》这一课时,有一目“赤壁之战”的内容,我就让学生扮演剧中的历史人物,把这历史事件表演出来。台下的学生除了欣赏台上的同学表演之外还要思考问题“为什么孙刘联军能以少胜多,打败曹操的八十万大军?”。通过这样,不仅把沉闷的历史课堂搞得生动活泼,而且也让同学们轻松地掌握了历史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表演才能,更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五、有表扬鼓励的声音
鼓励表扬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每个人都渴望着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美。"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虽然性格处于敏感的叛逆期,但他们同样也渴望着得到老师对自己的认可与赏识,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取鼓励表扬的方法。
农村中学历史教育目前面临着一种困境。即大部分学生对这门功课不够重视,缺乏起码的学习兴趣。要促使学生重视历史课的学习,教条的说教或冰冷的批评,是难以奏效。所以,我就采用鼓励表扬法。少批评,多肯定,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多当众
表扬,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鼓励其开动脑筋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这些鼓励方式的实行,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很少去批评学生反而去挖掘他们在学习中的“闪光点”。通过抓“闪光点”,暗示他们都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学好历史课,从而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克服为难情绪,培养出学习的乐趣与激情。我班有一位男生原来历史成绩很差,在初一的第一次历史测验中没有及格并且成绩在30分以下。在我的不断鼓励下,他逐渐对历史课有了兴趣,开始认真学习。在期中考试时,他的历史考试成绩居然及格了,这个学生高兴地跳了起来:“原来我也可以学好历史课,真是太棒了!”这就是教师鼓励的魅力所在,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这种学习观念的转变,也将对学生整个的学习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鼓励表扬教学法是一种真正闪耀着“人本精神”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还能够在实践中有效地解决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所面临的一些难题。
课堂上“声音”丰富了,学生就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在想、读、说、评中提高得更快,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也就会更高。课堂里的各种声音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教师的声音是传播知识的媒介,学生的声音是对课堂的积极参与,作为这一代的新型教师,我们要好好地把握和利用好课堂上的声音!
参考资料
1、《中学生语文教学》2012第9期《选好着力点,成就精彩》作者:汤春权
2、《家庭教育》2012第9期《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作者:朱春艳、陆火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