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建制体系
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
2009-10-21 00:52
从新中国市制的法律地位的确定、政策法律规定的调整及设市的实际变化情况看,我国市制有如下一些内容和特点。
1、市制由多层次的行政区划建制构成,从法律上划分包括直辖市、省辖设区的市、不设区的市及自治州辖市三个层次。1998年底全国有直辖市4个,省辖市627个,自治州辖市37个。从行政等级上划分包括省级市、副省级市、地(州)级市和县级市四个等级,到1998年底,有省级市4个(四个直辖市),副省级市15个(在行政区划统计中归为地级市),地级市212个,县级市437个。所以,我国市制的构成可以概括为“三层四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称谓,我国市制只有“直辖市”和“市”之分,直辖市不入省的行政区域范围,由中央直接领导,其法律、行政地位与盛自治区平行。除自治州辖市外,所谓“地级市”、“县级市”都属省辖市。在省辖市中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只有设区的市和不设区的市之别,没有“地级市”和“县级市”之分。地级市和县级市的称谓在文件中正式使用是80年代前期才出现的。主要源于市领导县体制大范围推行后对省辖市进行分类管理的需要。1983年5月18日国家劳动人事部、民政部在《关于地市机构改革的几个主要问题的请示报告》中首次使用“地级市”和“县级市”,同年在国务院有关行政区划批复中正式使用地级市和县级市。此后,地级市和县级市之别广泛体现在机构编制、干部配置及工资待遇、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以及司法制度等各个方面。
地级市即指行政地位相当于地区和自治州的市,主要是省辖设区的市。在分称“地级市”和“县级市”之前,省辖市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由省直接领导的市,一种是由地区(专区)代盛自治区领导的市,一种是自治州领导的市。其中省直接领导的市一般规模较大,并多分设市辖区,这类市即是地级市的主体。推行市领导县体制以后,地级市不仅设有市辖区,而且还领导县。1983年以来地级市的数量增幅较大,由144个增加到1998年的227个(含15个副省级市)。新增的地级市大多数是地改市、少数是县级市升格而来,227个地级市中设区的市有222个,只有5个地级市不设区,即浙江省湖州市、广东省中山市和东莞市、海南省三亚市、甘肃省嘉峪关市,其中湖州市不设市辖区但领导县,其他4市不设区也不领导县,俗称“直筒子”市。
县级市是指行政地位相当于县,包括省辖县级市和自治州辖县级市。县级市不设市辖区,从直接行政领导关系看,县级市一般由地区、地级市代管,自治州辖市则由自治州领导。改革开放以前,县级市一般是从县域范围内分出一个或几个乡镇设市而来,也就是常说的“切块设市”。那时,我国县级市发展缓慢,一定时期内比地级市还少,如1975年全国有地级市96个,而县级市只有86个。改革开放以后,加快了设市速度,改革了设市模式,特别是1983年以后撤县设市越来越多。到1998年底全国共有437个县级市,比改革开放前的1977年增了347个,其中80%是撤县设市而来。
副省级市是从计划单列市发展而来的,全国只有15个,由于《宪法》和《组织法》没有规定,因此在行政区划系列中仍列在地级市之中。为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1983年2月国务院首先批准重庆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计划单列,1984年又陆续批准对武汉、沈阳、大连、广州、哈尔滨、西安实行计划单列。此后又有一些城市实行计划单列,总计实行计划单列的市有重庆、武汉、沈阳、大连、广州、哈尔滨、西安、长春、青岛、厦门、宁波、成都、深圳、南京等14个。实行计划单列的市,主要计划指标的基数与省划开,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直接纳入国家计划进行综合平衡,赋予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计划单列体制在调动这些城市的积极性,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城市功能,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但省会城市实行计划单列后,省市矛盾日益突出。为此,1993年中央取消了省会城市的计划单列,计划单列市
只剩6个非省会城市,即大连、宁波、青岛、深圳、厦门、重庆。1994年2月25日经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意,决定将广州市、武汉市、哈尔滨市、沈阳市、成都市、南京市、西安市、长春市、济南市、杭州市、重庆市、大连市、青岛市、深圳市、厦门市、宁波市共16市的行政级别定为副省级。这16市中,除济南、杭州2市外,其余14个原都是计划单列市。在省的统一领导下赋予比其他地级市更多的管理权限,同时,中央在机构设置、干部配备、工作部署等方面也与一般地级市有着不同的政策规定。
2、当代中国市制兼具城市管理和区域管理的双重性,市既有自己的直属地盘市区,又管辖下级政区。我国建制市的设立一般是从县域析出,80年代以前设立的各类城市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此而来,以这种形式设市俗称“切块设市”。所以过去城市建制的一般特征是指管辖城市地区的市政当局,其职责行使的地域范围很小,限定于市区。这种模式是西方国家市制的主要模式,如美国有19000多个市政府,各市政府只管自己“脚下”的一小块城区。旧中国的市制也是这种模式,市管辖的范围大的百十平方公里,小的几平方公里,也就是城区和郊区。新中国成立初期市制也是城区型模式,城市政权管辖范围也是城区和郊区,少数城市管辖有较大范围的农村地区。1958年开始,我国市制发生了大的转变,传统城市型行政区划建制开始向城市型与地域型相结合模式发展,直辖市和一些较大的市(即地级市)开始大范围地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市政权除直接管理城区外,还通过所辖县管理广大农村地区。虽然1961年以后市管县体制有所回落,但直辖市和少数较大的地级市一直坚持这一体制。1978年的宪法修正案把市领导县体制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就从法律上确立了市制实行城区型与地域型相结合的行政区划建制模式,一般称为广域型市制。此后,市管县体制越来越多,特别是80年代初期开始逐步全面推行,到1998年底,全国4个直辖市全部领导县,227个地级市中既不设区也不领导县的只有4个。
省级市,即直辖市:京,津,沪,渝
副省级市广州市、武汉市、哈尔滨市、沈阳市、成都市、南京市、西安市、长春市、济南市、杭州市(浙江省)、大连市、青岛市、深圳市、厦门市、宁波市(15个)
地级市
县级市,与县平级,经济较发达,如:永城市,
第二篇:城市建制相关知识梳理
中国城市建制研究相关知识梳理
目前关于中国城市建制研究比较多的集中在两点:
一是城市化进程中,“市辖区”与城市的发展的冲突频发。因此,“市辖区”制度改革研究较多。二是中国的行政区划调整,这一点更多的体现了“市管县”与“省管县”体制的研究。
一、相关概念梳理
(一)中国建制市行政级别1
根据宪法、法律和相关规定,中国建制市的行政级别具有四个层次:
一是直辖市。直辖市是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建制。理论上讲,直辖市在行政级别上和省、自治区平平级。我国共有四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直辖市的行政区划体系,在市区实行市-区-街道,“两实一虚”制,在郊区实行市-区-乡(镇)三级制,在郊县为市-县-乡(镇)三级制。直辖市下辖的区、县的行政级别与地级市政府级别相同。
二是副省级市。目前全国拥有15个副省级市,其中的5个副省级市(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为“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在隶属关系上仍属于省政府领导。市辖区及其工作部门的级别比照市直机关相应的级别确定。
三是地级市。地级市是指行政级别介于省与县之间,行政地位与地区行署相当的地方行政建制。地级市在法律上属于省辖市的范畴。
四是县级市。基础城市,它在行政级别上相当于县,不在下设区,下设有若干乡镇。县级市是由“撤县改市”“撤县设市”而形成。
注:目前对中国行政建制市级别研究相关的主要领域为行政区划调整。后文详述
(二)市辖区与地区
1.市辖区
市辖区,就是隶属于市并由市直接领导的一级行政区域单位,其所辖行政区域系由所在的上级行政区域单位市的划分而形成。2现行《宪法》第一章第三十条第(三)款亦规定: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这是宪法关于市辖区设置的规定,明确了市辖区作为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单位的法律地位。近年来,一些城市为了满足规模扩张的现实需求,已经将市辖区建制的范围扩及到中心城区外的其他市辖区域,出现了大量的“县改区”个案。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中国市辖区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设置在主城区的市辖区,即“市区”,大多数市辖区都属于这种类型;二是设置在城市临近农村地区的市辖区,即“郊区”;三是设置在城市管辖范围内的其他城区,与主体城区之间被农村地区隔开的市辖区,如大连的旅顺口区;四是设置在城市管辖范围之外的市辖区,即“飞地区”。
3注:市辖区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辖区制度改革。后文详述
注意“市辖区”和“地区”的区别
2.地区行署
地区原称专区,是中国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管理的区域单位,即地区行政公署代表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的区域单位。地区行政公署是省级政府的派出机关,其辖区——地区不是一级行政区域单位。作为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地区并不设立人民代表大会,但设立人大工作委员会,负责联系本辖区内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同时,地区设立有政协机构。
行署所在地大多数为某某市,下面管辖县或自治县。在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中规定:地区代码为21--50、71--89。1此部分根据杨宏山《市政管理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81页。整理得到 2浦善新.市领导县体制反思[J].中国方域,1995(5).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1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地区行署已经越来越少了,都已经撤销转为地级市,长途电话区号和邮政编码保持不变。截止2013年2月,大陆地区现存的地区行署有: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那曲地区、阿里地区、昌都地区、林芝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勒泰地区、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塔城地区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
4注:地区行署目前的研究主要是“撤地设市”。后文详述
二、研究领域与知识梳理
(一)行政区划调整改革
所谓行政区划,是指在一个国家的领土上,在综合考虑地理条件、历史条件、经济联系等状况的基础上,根据政权架构和职责履行的需要,对行政管理区域的划分和调整。行政区划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国家行政机关分级管理的区域划分制度,也是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也就具有敏感性、综合性、政策性和高层次性的特点。5随着中国城市化、市场化的推进,城市竞争力和区域经济越来越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有行政区域改革问题。行政区划的调整,实际上是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分权集权问题。
目前,县以上行政区划调整变更事项主要包括大中城市的市辖区调整、撤地设市、政府驻地迁移、行政区更名等内容,其中市辖区调整和撤地设市事项占了90%以上。大中城市市辖区调整多数在东中部省份,撤地设市完全集中在西部地区,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特征。大中城市的市区行政区划调整事项最多,调整的形式和内容概括起来大约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打破郊区包围城区格局的调整;二是解决城区布局划分不合理问题的调整,;三是撤县(市)设立市辖区的调整。6
1.行政区划现状与主要弊端7
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我国的行政区划虽几经调整,行政管理层级除中央一级外,但地方行政区划还是采取三级制和四级制并存,多数地方是四级制,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专区、行署、市、州)——县(自治县、县级市)——乡(民族乡、镇、街道)四级制。有的地方仍然在县与乡之间保留了区公所;有的在乡与村之间设立了办事处,实际上又多出了一级,形成了五级管理层。如此复杂繁多的行政管理层次,为历代最多的行政管理层次,居世界各国之首。
弊端
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体制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一是行政区划层次过多,管理层次复杂。与国外相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地方行政区划实行二级制或三级制,很少四级制。而我国行政管理层级多采取省、地市、县、乡四级制,除四个直辖市和海南省外,其它省区的管理层次一般设有省-州(市)-县-乡(镇)四个层次。从历史的经验看,这种行政区划费人费时、缺乏透明、不利沟通、影响效率。国家行政区划多,管理层次就多,中间环节也就多,管理成本往往居高不下,需要协调的关系更困难:而管理效率低,则会导致工作效率十分低落,甚至极易产生官僚主义,互相扯皮,互相推诿等腐败作风。
二是行政区划规模大小差异悬殊。从人口数量来看,大省近亿,小省不足300万;大县(县级市、市辖区)过百万甚至200万,小县不足1万。从面积来说,相差更为悬殊,有3万多平方公里的省,有20万平方公里的县;就地幅跨度而言,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黑龙江省,地幅跨度很大,南北跨度或东西相距均在1000多公里以上。像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距离2400多公里、南北跨距1700多公里。甚至同级行政区域规模过于悬殊,同级政区大小相差几十倍,极易造成气候、环境上的差异,这些既不利于地方的经济建设,也不利于国家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稳定,特别是省级政区过大还将会对国家的长治久安产生潜在的消极影响。4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705920.htm(时间有限,未找到书本或者文章中的概念界定)
5张京祥,范朝礼,沈建法.试论行政区划调整与推进城市化[J].城市规划汇刊,2002.5.6王开泳,陈田.对我国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考—以广州市近年来行政区划调整为例[J].城市管理,2006.7.7肖慧才.浅析我国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基本思路: http://zyzx.mca.gov.cn/article/yjcg/qhdm/200807/20080700018846.shtml
2.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原因8
一是发展经济,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对于我国的大城市来说,城市的发展主要不是来自于世界上其他城市的竞争,而是近域城市之间的竞争。由于缺少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竞争大于合作,各自为政,无序发展,产业部门体系雷同,重复建设严重,区域基础设施不衔接的现象非常普遍。正由于行政区经济的存在,严重干扰了区域各种要素的正常流动,阻碍了区域共同市场的发育和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行政区划本身的历史约束,城市本身的建设用地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于是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理顺区域内城市之间的行政级别和体制关系,可以壮大自身的人口、土地和经济规模,加强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经济运行 效率,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因此,行政区划调整成为扩大城市发展空间的主要手段。
二是引导城市规划建设和产业布局的需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展,大城市原来的农村地域和周边的郊区县逐渐转变为城市型地域。但由于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只能根据城市的行政地域进行基础设施和各种产业的规划布局,很难顾及与中心城市联系密切的外围地区的规划和建设。通过适当的行政区划调整,把与中心城市联系密切的周边地域纳入城市市区的发展范围,统一进行规划建设,将有助于优化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地引导老城区居民向周边迁移,推进旧城的合理更新和改造,促进城市良性发展。
三是精简机构和减少行政管理成本的需要。一般来说,大城市的老城区发展空间狭小,资源分散、产业雷同、效益难以发挥的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旧城更新改造。尽管老城区规模小,但它仍需要按照行政区划配置齐全的行政管理机构,因此造成管理资源和公共财政的巨大浪费。
3.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要注意的问题9
一是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要努力降低成本,增强活力,提高效率。
三是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适时调整。
(二)市辖区制度改革
从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80 年代这段时期内,市辖区主要是在市政府的集中统一管理下行使自己的职权,自身没有较大的独立性,实际权限较小。这一时期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对行政区划的政治性和行政性强调较多,对行政区划与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考虑较少。自 80 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行政区划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不断显现出来,区一级政府作为块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市一级政府开始逐步向区一级政府进行放权,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市、区之间的关系和城市管理中条、块之间的关系,使区一级政府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被调动起来,在城市管理、经济发展和市政建设上的作用日益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国外城市管理经验的引进,我国原有的城市管理体制又显现出了一些新的弊端和不适应,随之而来的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厦门、沈阳等一批城市对行政区划的进一步调整。这一批的调整多集中在对一些市辖区的合并和新区的建立上,使城市行政区划的设置更为有利于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城市市辖区的调整、合并是这一段时期内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也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10
1.市辖区制度存在问题11
一是城市辖区的设置问题。目前,我国市辖区的设置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因而市辖区的设置较为混乱,表现在设置标准、设置模式、设置数量、城区性质等许多方面。市辖区设置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市辖区设置模式不规范;二是市辖区的设置数量(市辖区设置的数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城市所在的市,设区数量偏少;二是城市人口少,面积小的市也设区);三是市辖区的设置缺乏统一标准;四是市辖区命名不规范。
二是市辖区的区划调整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市辖区区界模糊,出现政区重盛或管辖真空;二是8王开泳,陈田.对我国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考—以广州市近年来行政区划调整为例[J].城市管理,2006.7.9肖慧才.浅析我国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基本思路: http://zyzx.mca.gov.cn/article/yjcg/qhdm/200807/20080700018846.shtml 10丁宁.大城市市辖区合并现象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以北京市 2010 年的改革为例[J],当代社科视野.2012(6).11 杨芳芳.我国城市辖区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6.区划界线不明晰,引发管理问题。
三是市区关系之间的问题。
建国以来,市与市辖区在职能和权限的划分上一直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多数由各市自行确定,随意性很大。一方面,由于市区城市行政管理职能重叠,城市管理未能在全局、整体利益上得到统一,经济调控、城市规划和执法监督等应该由城市政府统一行使的权力集中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政府与城区政府之间的责权划分不合理,城市日常管理的权力又过多地集中于城市政府,以至于城市管理难以到位,而城区政府的作用又没有充分发挥。问题如下:
一是市辖区的权力不断扩张,城市整体性受到威胁;二是市“条条”与区“块块”的矛盾。
2.市辖区改革思路
“改革就是放权”的思想,在一些领域的改革中确有必要,但不适合处理城市管理中的市区关系。城市管理需要强调统一性和整体性,不能搞绝对化的“分区域治理”。国外城市政府在对待区级政府的扩权和规模扩张问题上,一直保持着较为谨慎的态度,维护城市发展的统一性和市级政府的权威地位的思想始终没有动摇,市级政府在城市管理中始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即使在政府变革较为活跃的伦敦,也在经历了巨大挫折后做出了建立统一大城市管理机构的慎重选择。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城市管理中“放权于区”、“合并扩张”、“把区做实”的做法进行深刻地反思。12
如何对中国的市辖区进行合理定位呢?从国际比较视角出发,本文设计的协调市政府与市辖区政 府关系方案要点如下:(1)保证城市管理的整体性与发挥市辖区政府的积极性同等重要。即使在联邦制国家或实行地方自治的单一制国家,城市管理往往也集中于市政府,城市次级行政区政府职能有限。因此,市政府向市辖区政府适度放权是必要的,但市辖区政府不是该行政区的全能政府,一些公共物品和服务由市政府提供更有效率。市政府向市辖区政府适度放权、发挥市辖区政府的积极性不能以破坏城市管理的整体性为代价。(2)以市人大为平台协市、区两级政府关系。1
3(三)“撤地设市”研究
“撤地设市”在学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地区是省(自治区)的派出机构,不具备一级行政区的职能。一般来说,都把“撤地设市”理解为把地区改为市。行政级别则转为地级市。
地区原称专区(内蒙古自治区称盟),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派出的行政管理机构。地区设行政公署、代表省或自治区对一定范围内的县(市)行使行政管理。但行政公署不是一级政权实体。上世纪60年代末,全国各地纷纷将专区改为地区,并设立地区革命委员会。地区成为省、自治区与县(市)之间相当于自治州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社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东部地区城市经济的崛起,地区这种行政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在1982年,中央决定改革地区体制,推行市领导县体制。这是我国行政区划调整的重大改革,为慎重起见,国家决定在江苏省先行试点。1983年1月,国务院批准江苏省撤销所有地区,原地区所辖各县划归11个地级市领导。之后,全国各地全面推开这项工作。但鉴于当时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改市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1983年,江苏、辽宁、广东、吉林4省先后撤销了所有地区。1984年底,全国撤销地区81个,剩下地区仅有89个。而东部诸省除个别地区外,基本实行了市管县体制。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撤地设市方兴未艾。与此同时,西部条件较好的省区如四川、陕西、云南等地,也开展了撤地设市试点。14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地区行署已经越来越少了,都已经撤销转为地级市。剩余的地区在前文的地区概念介绍中已经阐述。12朱光磊,王雪丽.市辖区体制改革初探[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3杨文彬,王海峰.国际比较视角下中国市辖区研究[J], 行政论坛.2011,5.14赵伟.贵州撤地设市分析[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4.4
第三篇:保健品专卖店服务站建制运作体系资料
会销人网
中国保健品会议营销行业第一资讯平台,更多内容请浏览会销人网!
保健品专卖店服务站建设运作体系资料
一、前言
在如今信息高度透明的市场竞争中,已经由产品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演变为服务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在健康产业,顾客的满意度、顾客的忠诚度及服务模式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也就是说服务站的服务营销的成败决胜于对老顾客的服务,那么服务站的工作就成为了整个服务营销工作中的核心工作。
对此,我们必须树立“一切为了顾客的满意与忠诚,一切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经营观念,不断的学习和总结,建立起一整套的行之有效的服务站工作体系,分清角色,各司其责,全员参与,团结协作,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通过和顾客的密切接触,使顾客更加了解公司,贴近公司,融入公司,更能使我们的服务模式得到验证,服务质量获得提高,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从而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何种程度,而保障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服务站的工作战略要点
1、指导思想: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换心工程
2、战略意图: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服务站内赢得顾客的心
3、服务站工作的主要目标:以服务好老顾客为中心,从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两个方面关心顾客,服务顾客,让老顾客感到一有所益、二有所学、三有所乐、四有所为。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创造20%以上的核心顾客,成为我们健康事业的传播者、同行者。使50%的顾客成为我们的忠诚顾客,打造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4、服务站工作的基本原则:全员出动、团结协作、分清角色、各司其责。
5、服务站的服务工作要求:真诚的服务、亲情的服务、规范的服务、专业的服务、高品位的服务、持续的服务。
6、服务站的核心工作:服务至感动顾客、互动至同化顾客(创造20%的核心顾客,培养50%的忠诚顾客)
三、服务站的工作体系组织结构图 站长:健康专员、综合服务专员 会销人网
中国保健品会议营销行业第一资讯平台,更多内容请浏览会销人网!
四、服务站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一)、服务站长岗位职责:
1、全面掌握并管理站内的工作。并根据公司服务站的工作要求,按时完成对站内人员的日常工作考核。
2、对站内的日常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使服务站的工作能够有效执行,创造和培养站内的核心员工,建立统一战线,加快员工老板化的进程。从而创造良好的销售业绩,打造公司发展的坚实基础。
3、积极组织站内的各项科普活动以及组织站内顾客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销售及售后服务活动(科普会、报告会、提货会、回馈会、巩固会、座谈会、联欢会、旅游会等。)
4、全面掌握站内目标顾客及购买顾客的基本信息和现服务人员的服务情况。
5、对离职员工原服务顾客进行再分配。对被取消服务权的员工的顾客进行再分配。
6、及时保持与本服务站离职老员工的老顾客的联系,并优先获得服务于离职员工的老顾客的机会。
7、维护和服务站内的高端顾客。创造和培养站内的核心顾客,建立统一战线,加快顾客员工化的进程。
8、为购买顾客在第一时间内建立顾客档案,内容包括顾客的基本情况登记表,首次购买信息及首次电话回访注意事项登记表。并对购买顾客进行首次电话回访并做好记录。
9、根据公司财务部的销售回款信息及时为首次购买且符合积分奖励条件的顾客发放顾客积分卡,及时为重复购买和转介绍购买获得积分的顾客增加积分,并做好顾客积分奖励和记录。
10、根据顾客积分的数额确定顾客达到的会员级别,并及时发放或更新顾客会员卡。
11、根据顾客使用积分的情况及时为顾客做好积分的使用记录。
12、根据服务站健康专员填写的《顾客回访记录表》对顾客进行电话跟踪回访,并填写《顾客回访记录总表》。
13、协调处理问题顾客的相关问题并及时处理退货退款等事项。
14、及时向领导反馈工作中发现的一切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解决方案。会销人网
中国保健品会议营销行业第一资讯平台,更多内容请浏览会销人网!
1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服务站综合服务专员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公司售后服务专业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为达到公司要求的顾客做专业保健。
2、负责协助本服务站成员及站长培养服务站内的核心顾客,同时协助本服务站成员的销售工作,协助站长的其他各项工作。
3、对于新进站的顾客按要求做好建档登记,并按要求对进站顾客做好排班及管理工作。
4、协助站长做好顾客积分的日常管理。
及时为顾客代办《顾客积分卡》
对新购买的顾客,及时按公司售后服务部立足顾客日常管理的相关规定,根据财务部的回款通知,核发《顾客积分卡》,并将《顾客积分卡》交给服务站站长签字,由服务站站长交给健康专员,再由健康专员将《顾客积分卡》送到顾客家中。 及时为顾客办理积分的增加:
根据公司售后服务部的积分政策,及时为顾客办理增加积分。并做好记录,同时按规定交给站长带回公司备案。 及时为顾客兑换产品:
公司将预留一定数量的兑换产品在服务站服务管理专员处,服务管理专员应随时提醒健康专员告知自己所服务的顾客及时到服务站兑换产品,并由售后服务管理专员在《顾客积分卡》上签字确认后发放,做好顾客积分使用的记录并及时上交到公司。
5、协助服务站培养有质量的发言顾客。
会前:健康服务专员根据不同会议(服务站预热会、老顾客座谈会、公司大会)的要求,从本服务站所服务的老顾客中确定人选。需要时配合相关人员做好家访。会中:特别是在服务站预热会上,负责和老顾客沟通交流,宣传公司的售后服务理念及政策,听取老顾客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详细记录。
会后:总结整理发言顾客的发言信息、顾客意见及建议,及时向站长反映汇报。
6、及时向站长反馈健康专员在服务老顾客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或解决意 会销人网
中国保健品会议营销行业第一资讯平台,更多内容请浏览会销人网!
见。
7、即时保持与本服务站离职老员工的老顾客的联系。
8、定期参加公司售后服务部组织的售后培训会与交流会。
9、监督本服务站各健康专员在售后工作中的老顾客回访工作和服务工作。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健康专员
1、认真贯彻执行公司销售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并积极配合服务站完成公司交给服务站的销售任务及日常宣传工作。
2、为购买顾客在第一时间内建立顾客档案,内容包括顾客的基本情况登记表,首次购买信息及首次电话回访注意事项登记表。
3、对顾客定期进行家访、电话跟踪回访,并填写《顾客回访记录表》。
4、根据公司财务部的顾客积分卡办卡制度及时为首次购买且符合积分奖励条件的顾客代办顾客积分卡,并及时为重复购买和转介绍购买获得积分的顾客申请增加积分。
5、根据顾客积分的数额代顾客申请增加会员级别,并及时更新顾客会员卡。
6、帮助顾客管理积分,并根据顾客积分数额的情况及时帮助顾客使用积分。
及时为顾客代办《顾客积分卡》:对于新购买的顾客,要及时为顾客申请《顾客积分卡》,由公司服务专员立足公司售后服务管理的要求根据财务部的回款通知,核发《顾客积分卡》,并将《顾客积分卡》交给服务站长签字,再由健康专员将《顾客积分卡》送到顾客家中。
及时为顾客办理积分的增加:根据公司售后服务部的积分政策,及时为顾客申请办理增加积分。
及时为顾客兑换产品:公司售后服务部将预留一定数量的兑换产品在服务站服务专员处,健康专员应随时提醒自己所服务的顾客及时到服务站兑换产品,并由售后服务专员在《顾客积分卡》上签字确认后发放,做好顾客积分使用的记录并及时上交到公司。
7、对于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或在服务老顾客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及时向站长或公司反馈,并提出建议解决方案或解决意见。以便站长或公司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会销人网
中国保健品会议营销行业第一资讯平台,更多内容请浏览会销人网!
8、积极组织顾客参加站内、公司及售后服务部组织的各项销售及售后服务活动(科普会、报告会、提货会、回馈会、巩固会、座谈会、联欢会、旅游会等。)
9、负责培养自己的核心顾客和忠诚顾客,减少问题顾客。
10、协助站长培养、联络有质量的发言顾客。
会前:根据不同会议(服务站预热会、老顾客座谈会、公司大会)的要求,从本人所服务的老顾客中确定人选。需要时配合相关人员做好家访。
会中:负责和老顾客沟通交流,宣传公司的售后服务理念及政策,听取老顾客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详细记录。
会后:总结整理发言顾客的发言信息、顾客意见及建议,并及时向站长反映。
11、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会与交流会。
12、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四篇:编织城市公共卫生体系网
编织城市公共卫生体系网
————加强城市社区医疗卫生建设
摘要:作为离老百姓距离最近的医疗机构,作为城市公共卫生体系的网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其与辖区居民广泛接触的独特优势,在时下的防控疾病战役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牢牢把握住健康教育这一法宝,利用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的确,经过一次次公卫事件的磨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工作流程也越来越清晰,如今的理性防患已取代了往昔的人心惶惶。但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网底”越织越密,现实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引发了社区卫生工作者的理性思考。
关键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服务需求;社工介入
正文:从近年情况看,先后发生SARS、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对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明显。同时,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交错,影响社会安全的因素复杂多变,目前正处于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凸显和事故高发阶段,形势严峻。地震、洪水、生产事故等自然灾害和公共事件也对公共卫生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加强卫生保障能力建设既是现实客观要求,又是长远战略必需。没有社会配合,光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或医疗卫生机构要完全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可能的。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为发展卫生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重要决策。发展和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团体的积极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是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广泛、方便群众,能使广大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也有利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利于将预防保健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第二、是深化卫生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社区卫生服务可以将广大居民的多数基本健康问题解决在基层。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调整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功能、布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大中型医院为医疗中心,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机构为预防、保健中心,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
第三、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迫切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为参保职工就近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帮助参保职工合理利用大医院服务,并通过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增进职工健康,减少发病,既保证基本医疗,又降低成本,符合“低水平、广覆盖”原则,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长久稳定运行,起重要支撑作用。
第四、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使社区卫生人员与广大居民建立起新型医患关系,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目前,在城市卫生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优质资源过分向大医院集中,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强、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要等问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矛盾。如何进一步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城市卫生资源结构,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努力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必须了解社区卫生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观念上对社区卫生服务认识不足① 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不足。部分地区政府甚至卫生行政部门内部还没有意识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组织领导与推动力度不够,工作开展举步维艰。②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观念陈旧,难以变被动为主动。对于非医疗性服务缺乏热情,服务意识差,不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③ 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知之甚微。他们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性质、收费、技术持怀疑态度,就诊仍倾向于选择大医院;此外,居民尚未树立预防、保健的观念,不愿将钱花费在非疾病以外的支出上,参与性差。
第二.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支持不够① 相关政策不配套。不少地区没有制定严格的机构和工作人员准入标准,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时一哄而上,工作人员鱼目混杂;机构建立后没有科学规范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加以约束和监督,致使社区卫生工作处于一片混乱状态。② 医保政策不完善。部分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患病后,只能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而定点机构多为大中型医院,既不方便,又不利于卫生费用的控制。③ 补偿机制不健全。部分地区政府对社区卫生没有专项投入,或只给予启动资金,无后续补充资金。而社区卫生机构除医疗服务项目有经济收益外,卫生防疫、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健康普查以及建立健康档案等多为无偿服务,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得不到有效补偿,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难以为继。
第三.社区卫生机构本身的资源与要承担的社会职能不适应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其本身存在着矛盾的因素。一方面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本身是从卫生体制的改革中而来的,它除了与二、三级医院一样具有使患者得到康复的目标外,政府还希望它能够担负起健全城市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解决基层人们的医疗问题、改进社区卫生状况、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水平、卫生教育以及向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医疗优惠和救助等的社会职能。但是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又缺乏必要的资源来承担起这些社会职能。
第四.社区卫生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正是由于社区医疗机构运行中存在着较严重的资源问题,以及部分居民对社区医院的不信任等问题,目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对于许多居民的吸引力仍不如其他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着与大医院、众多的药店和私人诊所之间的市场竞争。首先,与大医院相比,社区医院的价格能够便宜些。但在许多居民的心目中,其医疗水平和医疗人员的素质明显不如大医院那么好。因此,当与大医院竞争时,其医疗水平方面的劣势表现得很突出。其次,与药房相比,在居民心目中,社区医院的价格不可能低于药房。因此,在与大医院、药房和私人诊所等医疗机构的竞争中,社区医院并不占优势。面临着来自大医院、众多的药店和私人诊所之间的竞争,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所剩下的市场空间已不大。
第五.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跟不上① 全科医学人才缺乏。由于我国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由基层医院转型或上级医院设点,工作人员以前都是专业性较强的临床医生、护士,知识结构单调,缺乏全科医学知识,达不到社区卫生工作的要求。② 队伍稳定性差。社区卫生工作人员与大医院医生相比,社会地位低,受尊重程度差,工作辛苦,而且工资待遇、培训考核、职称评定等政策尚不配套,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队伍变动频繁。
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该设法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应该更合理地配置现有的医疗卫生保障;应该更合理地配置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效 益,并遏制离谱的医疗费用增长;应该更多地关注城市社区弱势群体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防止不公平现象的继续扩大。这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体现,也是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应该成为当前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时应该做到::
坚持公益性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房屋和医疗卫生设备等设施,对业务培训给予适当补助,并根据社区人口、服务项目和数量、质量及相关成本核定预防保健等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建设,通过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招聘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培训医务人员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逐步得到规范,服务水平和质量逐步得到提高。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事业单位,要根据事业单位改革原则,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按照服务工作需要和精干、效能的要求,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对工作绩效优异的人员予以奖励;对经培训仍达不到要求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
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探索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承担大中型医院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条件和标准,依法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明确社区卫生服务范围和内容,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考核评价制度,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执业监管,建立社会民主监督制度,将接受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作用。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管理,确保医药安全。严格财务管理,加强财政、审计监督。
现有的对策建议在逻辑上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宏观层面的解决方案存在着沉淀周期长、地区差异大、历史惯性强的问题,而多数微观视角的研究又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尝试为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引入专业社会工作研究的视角,以期从社会工作的社区定位、专业性手法、公益营销策略、社团相关资源等方面获取一些新的解决社区医疗服务机构问题的思路和想法。1.为居民提供就医帮助
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制度逐步建立,没有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社区也有医疗机构的医生定期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一般的医疗服务。在社区医疗工作中,社区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工作主要包括为居民提供医疗信息、联结医疗资源、协调关系和心理辅导等。
2.协助居民树立新健康理念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新健康理念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及社会适应良好。而身体健康是基础。为此,社区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的工作方法包括:新健康理念的知识讲座、健康知识竞赛活动、新健康理念宣传活动、居民健康主题小组工作坊,等等。
3.协助居民维护环境卫生
社区环境卫生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在维护社区环境卫生的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感受分享策略、监督策略、行动策略、个性化策略等动员、激发居民自主维护社区环境卫生的目的。
(1)感受分享策略。组织居民讨论分享在社区中遭遇恶劣环境的感受。
(2)监督策略。在社区里建立一种维护社区环境卫生的监督机制,设立举报信息和表扬信箱,组织被举报人和被表扬人的小组讨论会,通过艺术性的设计活动,触动参与者反思自己的行为,改善不良行为,发扬良好行为。
(3)行动策略。利用居民在社区的时间,进行居民总动员,举办“社区卫生日”或“社区卫生行动”活动,吸引更多的居民一起行动,同一时间搞环境卫生。
(4)个性化策略。针对特定群体设计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文献资料:
田庆丰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机遇、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实用全科医学2003(05)孙丽颖.樊丽华.李霞 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服务项目的界定[期刊论文]-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02)期刊论文 创新机制健全网络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5)
中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贫困救助高峰论坛.社区卫生服务与城市贫困居民健康保障机制项目试点方案研讨会,中国全科医学.2005,8(7):517~527.
第五篇:整改建制方案
鄂州市第一中学“规范办学年”活动整改建制阶段
实 施 方 案
按照《鄂州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开展“规范办学年”活动实施方案》、《鄂州市第一中学“规范办学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和要求,我校已顺利进入“规范办学年”活动的整改建制阶段,为了确实达到整改效果,进一步促进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化、科学化,特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本校干部、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为重点,以“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为标准,全面规范办学行为,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办学水平全面提高的素质教育长效机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目标任务
按照“规范办学行为 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评判标准,开展整改建制,从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规范招生考试行为、规范收费补课行为、规范师德师风、规范安全管理五个方面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重点问题,坚持边查边纠,边评边改,自觉整改。通过整改落实进一步转变作风,使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各项规章制度更加科学规范,师德师风更加优良。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三、具体措施
1、整改机构
根据市教育局“规范办学年”活动整改建制阶段的活动要求,我校实行整改建制责任制,并成立整改建制领导小组,由马小平校长任组长,总负责。其他校级干部任小组长,各处室中层干部为成员,为了加强整改的针对性,成立以下四个整改小组:
第一小组:师德师风整改建制小组 组长:宋燕生
成员:金 涛 吕建新 董拥军 第二小组:规范教学行为整改建制小组 组长:徐海明
成员:董志勇 余亚雄 付忍慈 杨劲松 第三小组:乱收费整改建制小组 组长:胡小习
成员:杨 鹏 李文星 程学红 朱炎明 第四小组:安全管理整改建制小组 组长:何 娜
成员:张明煜 李研平潘协勇
2、整改建制任务及期限 第一组:师德师风整改建制小组
加强师风师德建设,重点整改违规补课、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不一视同仁、歧视后进生等问题。第二小组:规范教学行为整改建制小组
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规范教师从教行为,重点整改学生在校时间和课外作业量等问题。第三小组:乱收费整改建制小组
规范收费,严格执行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收费标准,制止乱收费、搭车收费,制止乱订教材及滥发教辅资料现象,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第四小组:安全管理整改建制小组
规范校园安全管理,健全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制定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和重要信息报告制度,重点整治学生日常管理及校园周边安全问题。
各小组整改建制任务,原则上均要求在2010年11月前完成,短时间内确实不能整改到位的,要制定出具体的单独整改计划。并结合对问题的收入剖析和整改落实的具体实践,找准在工作机制上、管理体制上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修订和完善现行的规章制度以及各项管理措施。
三、具体措施
1、抓好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学校将召开干部培训会,全体党员培训会和全校教师培训会。通过干部培训会,提高干部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增进干部参与规范办学行为整改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性,推进各处室的工作;通过全体党员的培训会,让全校党员在规范办学行为整改工作中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学校规范办学整改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全校教师培训会,营造氛围,明确责任,增强老师的危机意识,强化教师的师风师德建设,通过交流和相互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2、标本兼治,从源头上规范办学行为
(1)在师德师风方面: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加大对教师培训力度,全面推进教师师德承诺和述评制,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营造人人重视师德师风,个个讲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明确责任,转变教师观念,规范执教,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务实创新、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教师队伍。
(2)在教育教学方面: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加快课程改革、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加快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进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在收费方面: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收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和收费公示制度,不自立项目,自定标准及搭车收费,每次收费有公示,做到阳光收费。
(4)在安全管理方面:严格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认真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加强校园食品卫生安全、校舍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管理,将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干部每个教职员工,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抓好安全常规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5)在制度建设方面:针对前阶段查找的问题,建章立制,从根本上整治教育行风问题,规范教育行为,促进教育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
3、加强检查、督促,提高整改质量
学校规范办学行为领导小组、督查组将定期对各小组整改的内容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对整改的认识和态度,整改的进度,整改的效果,巩固措施等。对在检查中发现整改不力的科室和个人,学校将通报批评,并进行处罚,对行动快,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科室和个人,学校将进行表彰和奖励。
规范办学行为,整改是关键,学校将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此整改报告,有计划地开展整改工作,坚持“标本兼治”,做到以改促建设,以改促改革,以改促发展,努力把我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品牌学校。
鄂州市第一中学规范办学年活动领导小组
二0一0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