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控烟体制下烟草生存发展之道
09年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中国全面履行的第一年,随着《公约》的全面履行,控烟组织、个人要求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控烟力度,进一步改变卷烟包装,增强警示效力、以及要求进一步严格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呼声日益高涨,且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将给中国烟草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姜成康局长在2009年全国烟草工作
会的报告中指出,随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全面履行,烟草生产经营环境将会发生较大变化,面临更加严峻挑战。在控烟呼声日趋高涨和日趋行政化的情况下,烟草行业该如何行动?
背景
2008年4月7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了《关于境内卷烟包装标识规定中有关条文解释和审核要求的通知》,旨在认真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以下简称我国规定)落到实处。09年2月16日,号称“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搜狐在首页醒目重要位置发布了新闻专题:《警示图片上烟包将进提案》,并于当日首发“警示图片上烟包”网民意见征集活动。搜狐专题中,很明显地表现出对卷烟包装“变脸”的不满意,宣称“变脸”未达到《公约》的要求,同时认为我国控烟措施相对无力,距离《公约》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搜狐还公布了拟向政协提交的《烟包警示标识提案建议》,提案要求,烟草专卖局因政企合一性质不应介入控烟工作;烟标警示标识应采用文字及图形的方式等。根据网站资料显示,控烟主义者认为,中国卷烟包装虽然进行了改版,但字体太小,底色没有变化,没有采用文字与图形结合的方式,不符合《公约》的要求;同时,他们认为中国在控烟力度不够大,公共场所限制吸食卷烟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旧比较欠缺。
在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时候,随着《公约》的全面履行,民间的控烟主义逐步转化为政府的行政行为,烟草行业感受到的,绝对不可能仅仅是一丝寒意:08年两会期间,曾有代表提出,“中华”和“中南海”不能作为卷烟品牌;截止2006年10月底,全国各地先后有154个地区颁布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2008年9月,三个城市的副市长参加了中国控烟协会“控烟倡导能力建设高级研讨班”,原因是“有立法意向”;当前,要求增强卷烟包装警示效果的政协提案正在公示征求意见之中……一边是日益高涨的控烟呼声,一边是自身的利益,作为政企合一的烟草行业,感受到的,是寒冬。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一条阐明烟草专卖的立法原因:“实行专卖管理,有计划地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即烟草行业的价值观“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在08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姜成康局长在题为《坚定信心主动应对 扎实工作 努力保持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报告中要求,全行业2009年要实现工商税利保持10%以上速度增长,他指出,烟草行业要把卷烟减害降焦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稳步降焦、重在减害,加强对烟草有害成分分析研究,把减害降焦作为行业技术创新最为重要的任务,逐步形成以低危害、低焦油、高香气、高品质卷烟为主导的卷烟品牌体系。可以看出,烟草行业“两个至上”的价值观体现了要持续健康发展,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要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减少卷烟吸食危害,维护消费者利益。这也是烟草行业作为控烟和发展这尴尬境地之间对社会的郑重承诺。
但地位的尴尬导致烟草行业的许多做法并不被许多人认同。他们认为烟草行业的一切行为必然是为了保持自己切身的利益。他们说烟草行业贡献的税利中,只有“税”是进入国家财政,“利”依旧在烟草公司内部流转,不能作为对国家财政的贡献值,他们甚至为烟草行业改革出谋划策,比如增加消费税,将消费税提高至1至4元,从而减少烟草的购买量……吸食卷烟影响健康,这不需要争论。虽然烟草行业一直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致力于在降低卷烟吸食的有害成分上有所突破,但控烟主义者认为,既然有害健康,烟草就需要远离我们的生活,他们期望世界“没有烟草”,其意义是“禁烟”,杜绝烟草生存的环境——当然,这种说法是不现实和脱离实际的,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只是“控烟”,即限制吸食卷烟的环境。但是这种矫枉过正的思潮,随着网络信息,将影响很大一部分群体,并由于对“控烟”的不满,转化为对中国烟草的普遍性不满意,甚至上升到卷烟消费导致行政腐败的程度。
控烟对卷烟消费的影响
关于包装变脸对烟草销售的影响,有必要分析卷烟消费需求。一般而言,卷烟消费需求有两类,一是个人自身有吸食卷烟的习惯,二是作为应酬之用。
作为自身吸食卷烟习惯的消费群体,在包装上添加警示标识以后,将承受更多的来自他人的限制或暗示,要求其更改吸食卷烟的习惯,但习惯是一个长期积累沉淀的过程,只要吸食卷烟的消费者并没有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
第二篇:控烟信息-远离烟草 珍爱生命
远离烟草 珍爱生命
2018年5月31日,XX镇卫计办举办了第31个世界无烟日暨控烟宣传进村(居)活动。此次活动以无烟日为契机,大力开展戒烟宣传,进一步传播绿色生活理念,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远离烟草危害,切实服务大众健康需求。
当天,XX镇卫生专干、XX社区及XX村妇女主任在XX广场通过现场答疑、宣传引导等方式,让辖区居民通过了解烟草的有害成分和烟草引起的相关疾病以及造成的危害,自觉认识到社会控烟和个人戒烟的必要性。与此同时,还为烟民介绍了有效戒烟的科学方法,以及自治区戒烟热线12320,让更多人远离烟草、远离二手烟危害,用科学的方法戒烟,享受健康绿色的生活。
XX社区全面开展了以“烟草和心脏病”为主题的控烟宣传活动,旨在突显使用烟草制品与心脏和其它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此次活动在社区广场人口密集的地方向居民发放有关吸烟危害的宣传手册、宣传资料200余份,并向居民详细讲解了《公共场所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控制吸烟的相关规定,提醒大家遵守文明规定,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要到指定吸烟处吸烟。同时,工作人员还向大家讲解了吸烟对个人身体的危害,及给家人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号召大家少吸烟,最好戒烟。
XX村工作人员在本村人口集中的地方通过发放宣传页形式,向村民讲解了吸烟与慢性疾病的关系以及二手烟的危害,呼吁烟民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远离烟草。XX村计生卫生领导小组在村委会篮球场开展了“人人参与控烟活动 共创健康无烟环境”为主题的禁烟宣传活动。活动中,采取悬挂横幅、资料宣传、知识抢答等形式向村民讲解了吸烟与慢性疾病的关系以及二手烟的危害,尤其是对青少年,呼吁烟民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远离烟草。
XX村工作人员向居民们发放材料,宣传无烟日的有关知识,重点宣传吸烟和被动吸烟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并为居民讲解戒烟对健康的益处,戒烟的方法和步骤等知识。听了讲解的居民们纷纷主动将手中未抽完的烟熄灭,加入戒烟行动的行列,居民们以实际行动营造了一个无烟,清洁,健康的辖区环境。
XX村在村人员密集地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了以“拒绝烟草危害”为主题的“世界无烟日”宣传进村活动。工作人员向群众宣传吸烟、二手烟的危害以及戒烟的好处,告知他们烟草制品容易使人上瘾,会导致心脏病的发生,劝诫广大群众应远离烟草尽早戒烟。志愿者呼吁群众营造无烟环境,不要在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交通工具内吸烟;也要维护自己的健康权益,劝阻他人吸烟,鼓励和帮助吸烟者戒烟。
通过多项控烟宣传活动,使广大社区居民深刻认识到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控烟意识。接下来我镇将会持续控烟宣传工作,与辖区居民一起打造健康无烟环境。
第三篇:调控背景下多业态布局成房企生存发展之道
调控背景下,多业态布局成房企生存、发展之道
近日,当万科等大部分房企在去年基础上大幅度调高销售目标的同时,也有不少开发商坦言“日子已经不好过了”,并对政策的市场影响心存隐忧,延期推盘的观望之风渐起。
业内人士表示,这背后反映了不同房企和高管们对风云变幻的深圳楼市的判断分歧、对各自企业持不同的经营与战略思路,“谨慎、稳健、低风险”等低调面貌已成为不少深圳房企进行策略调整的新主题。
一、丛林法则
“生存为先”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对“丛林法则”,有这样一种精辟的阐述:“自然界中有一条看不见的食物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是这条链条中弱肉强食的形象表达,优胜劣汰是最核心的丛林法则。”楼市也像一座巨大的亚热带丛林,里面物种丰富,也有一条看不见的食物链,房地产企业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他们资金雄厚,能量强大。买家处于食物链的末端,属于楼市丛林中的食草类动物。
总之,自由开放的楼市也是现代房企生存的“丛林”,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是现代楼市丛林的不二法则。
当没有受到外界压力干预时,楼市“丛林”表面上能自发维持着自己的平衡,但这种平衡也有被打破的时候。如同亚马逊流域上的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便会在密西西比河上引发一场风暴一样,宏观政策的出台、各种
楼市情绪的蔓延,就会让楼市丛林环境频频波动,或者阳光普照,或者暴雨突降。
自去年4月开始,楼市丛林并不平静,冷空气持续加剧,饱食终日的食肉类动物——房企也难过安逸生活,数量众多的房企也不得不主动出击、调整战略,以求在这种动荡的丛林风暴中得以生存,“生存为先”成为现阶段所有房企的共同诉求点,也是房企们开展一切事务的根本出发点。
二、进化方向
整体战略转向为“稳健、务实”
从国家产业政策看,本轮地产调控是要对房地产进行产能和结构调整——用大量兴建保障性住房、廉租房来增加供给,用高昂的资金成本、土地成本作为市场手段压缩部分高档商品房产能。
长江证券分析师苏雪晶表示:“这就要求房企必须适时实现两个“多元化”:一是在经营领域多元化,即把开发销售和开发投资这两个模式结合;二是实现产品多元化,在建设商品房的同时,努力投入到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来。”“如何将民生、社会保障等与房地产业务结合起来,是房企要考虑的首要战略转型问题。”苏雪晶如是说。
“去豪宅化”产品成主流
“第三轮调控的显著特点就是加大了土地增值税在房地产调控中的作用。按照国务院要求,占相当比例的高档住宅、别墅项目以及部分价格在高位的地区等均将被重点清算土地增值税。“中原地产研究总监王世界分析到。
而实际上,在楼市调控及限购令的双重压力下,多名开发商均表示征收土地增值税的影响重在长远,将对高端项目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影响,众
多走高端路线的开发商,也将向中低端项目倾斜,一场“去豪宅化”大潮很可能在今年开始上演。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
据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数据,自2007-2010年,在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金额的贡献率上可以看出,前十大房地产企业集中度超过10%,而前二十大房企的集中度则突破20%,房企集中度在呈逐年上升态势。
同时,在逐渐深入的政策调整中,由于大型国企、知名房地产企业与区域龙头企业,拥有相对充沛的现金储备、更高的运营效率,因此其主导的并购将增多,小型房企的日子会越来越艰难,未来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也将不断提高,房地产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
三、生存环境
“新国八条”、土地增值税清算等密集调控政策多管齐下
针对去年8月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房价涨幅难控的状况,地产调控政策频出、重拳不断,各类政策调控手段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家庭限购、首付比例、公积金政策、加息、各种交易税费等不一而尽,多重调控政策的叠加效应,使得房企面临的楼市生存环境压力骤然加大。
继去年两轮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之后,1月26日,以“增加供给、抑制需求”为主线的“新国八条”正式出台,限购令升级、首次通过行政手段来干预房价二套房提高首付比例至60%、增加二手房交易成本等,成为此次调控诸多齐下的猛料,加快了调控的步伐。随后,按照国务院的统一布置,全国税务系统正准备对高档住宅重点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
同时,在空前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后,信贷、IPO、发债、信托等一概从严,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已变得越来越狭窄,再加上连续性的加息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令很多房企的资金链极度收紧。
2月18日晚,央行又宣布年内第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与24日起执行,存款准备金率达19.5%的历史高位,这意味着可一次性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3500亿元左右。
对此,中信证券地产分析师陈聪表示:“资金实力薄弱的房企将濒临破产的边缘,成为一些资本实力雄厚的房地产企业并购的对象。”
此外,据调查,2010年房地产企业拿地疯狂,全年土地出让金达到2.7万亿元,而其中一半的土地款须在2011年支付,开发商资金支出压力将继续加大。
因此,目前房企不仅要受到“开发商拿地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出让款的50%”政策的限制,而且还要正视有关部门“对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的决心。
对此,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表示:“长期来看,这对公司的财务运作是有一定影响,尤其是现金流方面。”
于是乎,部分中小房企开始通过私募基金的方式,探索银行贷款之外的项目融资,恒大地产、绿地中国和金地集团等一些“不差钱”的房地产巨头,也开始未雨绸缪,纷纷通过优先票据、信托等方式融资已近百亿元。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春节过后,多数房企都以已调整或正在调整此前的战略规划,在拿地速度、拿地总额、新开工面积、开工进度等方面都将采取整体收缩战略,毕竟,“房企销售节奏和拿地都是基于对市场判断后的重大行为,企业应该基于对市场的理性判断和数据分析后得出,若超过承受能力就不要再拿地,战略规划就得调整。总之,„谨慎、稳健、低风险‟等低调态度应成为房企策略的新主题,策略明智与否也将决定房企阵营发展的日益分化。”深圳一开发商负责人表示。多名深圳开发商还表示,调控对楼市存量的去货速度、地王地价款总额、溢价比例等方面的影响将表现得更为明显。
“在宏观调控的大浪淘沙中,楼市„丛林‟法则仍客观存在,房企唯有不断变革、调整战略,才能夯实领航者地位。” 殷姿表示。
四、心理素质
忐忑应对,市场判断出现明显分歧
1、房企相继调整2011年销售目标
世联地产研究部门负责人表示,自去年年底出台第二轮调控政策以来,今年1、2月份深圳楼市成交量显著下跌,年后大部分深圳在售楼盘成交仅1-2套,建议开发商在今年第1季度尽量快跑。
一位深圳本土房企负责人表示,多重调控政策的叠加效应,令2011年市场出现了一些更不确定的因素,公司出于比较审慎的判断,认为楼市表现不容乐观。记者了解到,在深圳,年后几个获得预售证的楼盘项目销售情况颇为惨淡,部分项目甚至至今仍为零成交。
所以,虽然万科、金地等房企对2011年的销售情况仍保持相对乐观,并纷纷在去年基础上调高今年销售目标,但鉴于调控日渐深入且将持续整个2011年,大部分开发商眼下信心不足,纷纷选择推迟开盘,或暂作观望,以谨慎观望态度应对调控。
“2011年全年都将延续严厉的调控政策,开发商的日子不会太好过。”一上市房企董秘向记者坦言。
在他看来,所有调控政策中,对市场影响最为重大的,还是正在全面铺开的“限购令”。不过,即便对政策的影响心存忧虑,该董秘对今年的销售仍保持谨慎乐观:“我们预计,公司2011年全年销售量较2010年还会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具体幅度还要报批董事会后才能在年报中公布。”
2、机构评级分歧加大
“我方唱罢你登场”。2011年,A股各房企依然受到机构的集体减仓,不过,有退出也有进入,有“唱空”也有“唱多”,未来多空双方的分歧预计将加剧。截至2月中旬,申银万国行业分类下的A股地产公司中已有26家公布1月销售额,其中,仅有4家房企1月份的机构持股比例环比上升,其余22家房企的机构持股比例均不同程度下降,占比近八成。
新年伊始,各基金对房企的持股比例下降更为明显。据悉,基金持股比例环比下降的房企多达41家,而同比降幅超过20百分点的房企达到19家。“万保招金”四大房企在今年开年均遭遇了基金的整体减持。
最新公布的券商研究报告对房地产业的看法也有所分化,其中看多的机构开始增多。中投证券最新发布的房地产报告认为,2011年主要城市楼市
出现“价跌量升”是大概率事件,行业调整将向更有利于行业龙头和优势公司的方向运行,板块的投资机会将由“价值修复”向“价值提升”转变。
3、房企“换将风”骤起
近半年来地产企业高管纷纷变动。1月28日,地产老大万科传出人事动荡,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徐洪舸、副总裁肖楠辞职,另行创业;2月11日,佳兆业公告称执行董事金洁,因拟寻求其他事业发展辞职;鸿隆地产总裁张宜均或将加盟金地集团。
对此,合富辉煌深圳公司总经理李举明表示,相比楼市好的时候,调控背景下的房企高管变动更为频繁,调控令不少房企不得不进行战略调整,而高层人事的变动正是战略调整的直接或间接产物。这背后隐藏的是龙头地产商已在战略、管理等方面适时而变,以期谋得新一轮领航。
五、谋生方式
多元多渠道多区域,开发商打破单一依存
1、海外融资等多渠道扩充资金
“我们预期2月份,房地产开发商的销售业绩将会出现更明显的变动,这给房企带来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 申银万国分析师殷姿表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央行数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及加息、调控政策加大房企在国内融资难度,房企开始积极开拓融资路,一些握有海外资本市场入场券的实力房企更是未雨绸缪,早已掀起了一场发债融资的高潮。
数据显示,进入今年以来的头两个月,房企仅海外发债总额已达275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4成。
标准普尔数据显示,去年内地开发商的新发债券规模达到近8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进入2011年,房企新发债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具有海外上市背景的龙头房企积极在海外发债融资外,各类其它二、三线房企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由于银行对国有企业放贷有天然的偏好,再加上信托资金利率较高,因此国有房企对信托资金普遍不感兴趣,更多的选择银行信贷、销售回笼、关联方借款、合作建房等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而大部分中小房企则侧重于从减少拿地支出、调整项目建设周期等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
2、项目合作开发与并购
刚刚进入2011年,房地产业便多次传出项目合作与并购消息:1月 18日,佳兆业集团宣布拟以6.72亿元收购深圳科拓建筑旗下的浙江伍丰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1月20日,恒大集团正式进军深圳,以16.6亿元竞得深圳建设集团71%的股权,在深圳楼市掀起一场哗然大波。
2月21日,万科联合万年基业在北京丰台联合拿地,楼面价为6500元/平米,大大低于周边同期其他项目地价。这表明继与中粮、绿地等进行了多次成功的项目合作开发后,万科打算将此手法继续发扬光大。
“面对日益高企的地价及建材原料,房企开发项目所花费的投入越来越大,为应对有所带来的资金与风险,企业间合作的项目渐趋频繁,大企业在此背景下通过建立利益共同体逐渐形成行业寡头。”长江证券分析师苏雪晶表示。
同时,在多重政策的叠加效应下,今年房企之间的并购现象更为普遍,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将不断提高。由于大型国企、知名房地产企业与区域
龙头企业,拥有相对充沛的现金储备、更高的运营效率和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因此其主导的并购将增多,未来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也将不断提高。
3、发力商业地产 多业态规避风险
多名业内人士都指出,当前,房地产行业正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的时代要求,应积极推进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包括复合商业模式、养老地产和旅游地产在内的多业态战略,将成为有效规避风险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作为此轮调控下的避风港,不少开发企业已将重金纷纷投向商业项目,尤其是城市综合体项目,在土地储备上也开始增加商业比例。
目前,万科、中粮、保利、中海等诸多国内一线开发企业高调宣布其商业地产发展战略,未来商业地产的开发比例将占到其整体开发投资的20%—30%,尤其是城市综合体的开发量将明显扩大。
而随着一批商业、酒店、公寓等商用性质产品的扎堆开工和上市,未来商业地产竞争格局或将逐步升级。
“国内排名前十位的房地产都要开始尝试城市综合体,这是大家无法逃避的商业模式。”苏雪晶认为,未来3年将是城市综合体商业模式迅猛发展的时期,预计二三线城市未来3年的增长数量级是200%甚至300%。
4、区域布局深入到二、三线城市
近日,招商地产发布公告显示:招商地产子公司通过竞拍方式取得佛山顺德乐从区一幅居住兼“商服”用地,成交总价为5.95亿元。
不仅招商地产,万科、保利、金地几大品牌房企,近期也频频发力二、三线城市,这说明其在房企大佬中的战略地位日益上升。“一线城市已成调
控目标主战场,所以,唯有重金布局二、三线城市项目。”中原地产市场总监王世界表示。
5、积极探索旅游、养老地产
住宅市场饱受宏观调控之困,商业地产又面临激烈的竞争,很多企业都在扩大房地产发展领域的内涵,寻找新的机遇。
而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而言,旅游地产是个不错的选择,如万科、万达、龙湖、世茂等房企纷纷宣布增加旅游地产项目规模。
这两年炙手可热的海南,就吸引了香港新世界、万科、富力、雅居乐、中粮、中信、海航、山东鲁能等开发商,扎堆进军当地的旅游地产开发。
6、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
由于楼市遭遇历史上最为严厉的调控,未来,房企通过公开挂牌方式来低价获得优质土地的机会逐步减少再加上融资渠道的不畅通和融资成本的上涨,造成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受到严格控制,更迫使房企必须通过保障房项目获得土地储备。
与此同时,国家政策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视程度却越来越高,根据政府规划,2010至2012年期间全国保障性住房计划建设1880万套。
仅在2011年,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就将达到1000万套,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总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已经达到了全国房地产开发总规模的1/4。
“这种历史性的高点,将给房地产行业带来新的改变。为达成这一目标,地方政府对于参建保障房建设的企业拿商品房用地必会给予相应的优惠,更多地加入保障房建设对于开发企业来说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据长期从事地产调研的某分析师介绍,虽然由于利润有限,大部分深圳房企表示会出于积压资金等方面的考虑慎重参与,但保障房项目建设并非无利可图。
以金地集团在深圳的项目金地上塘道为例,该地块住宅可售建筑面积为6.5万平米,其中包括184户经济适用房,建成后产权无偿移交给政府,最终该项目商品房部分出售均价达16743元/平米,按照该地块成交时的楼板价为5981元/平米计算,地价房价比为35.7,金地集团在该项目上的利润依然相当可观。
六、实战亮剑
中国地产名企战略调整备忘录
1、万科:减少拿地量
2月23日,万科董秘谭华杰公开表示,为保证资金的充裕,近期将减少拿地量,以度过行业低谷期。
同时,在2010中国企业家年会上,王石发出了万科转型新信号。他说:“万科现在品牌做大了,但10多年来的设计理念没有进步,甚至倒退了,因为利润倒向冲淡了消费者倒向。所以,如何向技术型和服务型转变,是万科当前必须直面的问题。”
2、招商:高管“洗牌”
2月17日,招商地产发布公告称,原董事长孙承铭已辞职,原公司董事总经理林少斌升任董事长,公司董事杨天平升任副董事长,原副总经理贺建亚升任总经理。对此,业界解读为这不排除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趋紧、招商地产去年业绩落后的情况下,一部分高管的功成身退。的确,作为地产
上市公司四大龙头之一,招商地产去年销售业绩与其他龙头公司相比明显落后很多。
3、万达:掘金旅游地产
日前,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透露,今年将放缓拿地节奏,重点放在对现有土地储备的开发上。
同时,为了降低地产调控对自身带来的影响,目前万达除了减缓在商业地产上的拿地节奏外,还大肆增加地产调控的盲点——旅游地产的开发。自2008年至今,万达已投资近1700亿元于旅游地产,目前已占据旅游地产业近50%的市场份额,在商业地产之外开辟了另一片战场。
4、保利:土地储备强大 增加商业比重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土地无疑是最重要的资产。在2010年的调控中,行业龙头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依仗的便是傲人的土地储备。在这一方面,保利地产表现得尤为生猛。
1月11日,保利地产公布了2010年销售业绩:全年销售额不仅同比增长超过50%,而且大大超出公司年初定下的500亿元销售目标。
一位接近保利高层的研究人士表示,在销售大幅增长的同时,2011年保利地产在土地上将继续保持激进的态势,其拿地规模还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加。
同时,“今年公司仍以住宅开发为主,并有计划增持中心城市的商业地产项目,稳步加大商业地产投资,增加持续性经营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开拓旅游地产、养老地产和城市综合运营等业务,增加新的盈利增
长点。”该人士表示。而事实上,自去年开始,保利地产就逐步加大其在商业方面的土地储备。
5、龙湖:借力商业地产
2月14日,龙湖地产对外公布2011年1月公司销售业绩:1月份实现合同销售金额42.6亿元,同比增长228%;单月销售面积达31.3万平米,同比增长249%。业内人士分析,此次龙湖能首次告别年初无盘可推的局面,原因之一就在于公司加大了商业综合体的推盘力度。
同时,2月22日,龙湖地产表示,将对未来布局城市进行微调,适当关注限购令之外的城市,以应对本轮地产调控。
6、碧桂园:强调优质土地回报率
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碧桂园业绩发布会上,碧桂园总裁莫斌表示:“与此前更看重土地成本不同,现在我们想拿更加优质的土地。未来碧桂园将注重吸纳优质的土地进行储备,强调优质土地的回报率。”
莫斌表示:“目前,公司的产品模式正处于转型过程当中,我们希望做一些优质的物业,改变人们对碧桂园产品廉价且利润低的印象。”这意味着,2011年,碧桂园将开始向房地产中高端市场转型。
7、雅居乐:加大高端物业比例
近日,雅居乐公司投资部高层表示,2011年公司销售目标或将在本年247亿元销售目标的基础上增长20%,冲300亿元大关。
该人士透露,今年雅居乐共计64个项目,其中在售的有33个,不是靠提价提高销售,而是靠扩充新项目,预计2011年雅居乐起码会推出8-10个全新项目。
“今年,我们将逐步加大豪宅、高端市场的比例,预计未来豪宅产品、高端产品以及中高端以上的产品各占三分之一比例。”上述高层透露,这是雅居乐产品未来定位的方向。
8、恒大集团:成功进军京深楼市
提起年初楼市的关注焦点,恒大集团首次成功进入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楼市绝对是引人瞩目的一笔,也正式迈开了其实施全国化战略的标志性一步。
1月20日,在经历20余轮举牌的激烈“咬价”后,恒大集团最终以16.6亿元成功竞得深圳建设集团71%的股权。业内普遍认为,恒大对此次深圳建设集团股权收购势在必得的主要原因是,深圳建设集团旗下拥有众多土地资源和项目,具有升值潜力,也是恒大借此进军深圳市场的大好时机。
2月14日,恒大地产投资的6家文化创意产业独立法人公司成功落户北京,注册资本共计人民币8.5亿元,据悉,此次投资的文化创意产业公司与公司的地产业务相关联。这就意味着:借道文化创意产业,恒大终于曲线进入北京地产界。
2月15日,恒大地产公布今年1月实现合约销售额97.9亿元,首月合约销售额同比增长181.6%,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39.9%,合约销售均价同比增长17.4%,相对全年700亿目标,已达成13.98%。
恒大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公司主动调整了产品推售节奏,并将部分项目的推售时间安排到2011年。
9、金隅股份:加快保障房开发
在2月初举行的一次发股路演活动中,在北京拥有大量经济适用房、双限房和中高端商品房等土地储备的金隅股份董事长蒋卫平称,金隅将继续加快对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力度,使其成为近期新的增长点。
中银国际分析师指出,2010至2012年,金隅股份房地产业务50-60%的结算面积来自保障房,但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综合毛利率仍然快速增长达到40%、45%和51%,利润回报十分可观。
10、首创置业:高息举债保增长
2月15日晚,首创置业发表公告,称公司将发行总额为11.5亿元、年利率为4.75%的有担保人民币债券。由此,首创置业成为第一个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内地房地产企业。
首创置业有关负责人表示,“发债所募得款项将为新增房地产项目提供资金,并做公司的一般用途。
出自《深圳都市报》,2011年2月25日刊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1-02/25/content_1455515.htm
第四篇:如何优化现行体制下烟草商业企业的部门管理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管理学开课时间2012学年第二学期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科专业工商管理学
姓号2013058名杜良晓学位类别SMBA任课教师郑文哲交稿日期2014年6月14日成绩评阅日期评阅教师
签名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如何优化现行体制下烟草商业企业的部门管理
[摘要]:目前,烟草商业企业在现行体制下的运行和发展中,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都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态势。在历史的发展中,烟草企业从粗放型经营走向现代化企业管理经历了多次变革与创新,企业的运营水平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面对未来国际竞争的加剧和自身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加以深刻的认识并用合理的措施来应对。
[关键词]:烟草商业企业;部门管理;弊端;措施
引言
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企业各个部门和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中运行的,企业的经济目标的实现需要靠不同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所以,抓好烟草企业的内部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内部管理的工作从建立健全企业制度着手,以人为核心,全面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内部管理的主要内容。
管理出效益,管理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但是企业管理并非是企业成员一加一式的简单集体能力的输出,美国管理学院麦格雷戈指出:集体的输出,通常不是组织中个人能力的“最小公分母”,而是比每个成员单独行动时的力量总和要大得多、产生的决策优秀的多、问题的解决也要高得多。随着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网络化,简单而有效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创造最短的信息流,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充分发挥管理的优势。烟草企业也由过去庞大复杂的组织机构向扁平化的现代企业架构过渡,从而达到信息沟通有效、组织结构优化的目的,提高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能力。
企业存在弊端:
(一)企业各部门内部缺乏凝聚力,人心涣散。部门任务需要一个部门所有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出色完成,但是实际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在企业部门中或多或少的存在。部门内部
不团结协作,扯皮推诿,拉帮结派,互相猜疑,互相拆台,甚至互相攻击,造成人心涣散,造成部门没有战斗力,无法协作完成部门工作任务。
(二)有些部门管理缺乏目标,工作主动性不够。一般企业在年末或当年初,都制定有详细的经营管理目标与计划,但部门却少有自己的目标计划,或者缺乏可操作性的部门目标体系,也没有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部门工作没有计划、没有措施,工作随意性大,做到哪里算哪里,“上头叫我干啥就干啥”,工作处于被动状态,盲目无序。部门负责人或者成员往往忙于应付、疲于奔命,忙而无效、劳而无功,即使能完成任务,工作质量与效果也是差强人意。再则,部门没有前瞻性计划,容易满足现状,缺乏自我前进、自我发展的欲望,没有战斗力,打不了持久战。
(三)部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有些部门没有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仍采取“大锅饭”的平均分配制度,干好干差拿同样的钱;有些虽然建立了绩效考核办法,但没有涉及难以“定量”的工作,考核结果是不全面的。在评优评先方面,大部分采取的是无记名投票或领导指定的办法,获评的先进要么是人际关系好但工作成绩一般,要么是获领导信任但群众不服气,没有真正体现评先评优的意义,挫伤了其他员工的积极性。
(四)部门文化生活单调,部门缺乏朝气。由于部门成员年龄层次不同、爱好不同、文化素质不同,使得部门开展活动受到制约;而且部门的日常事务比较多,部门负责人也往往把业务工作当作正事,把开展职工的文化生活当作可有可无的活动,能挤则挤、能推则推,造成部门整体上感觉没有朝气,缺乏生机和活力。
优化改进措施:
(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调动职工积极性。一个部门少则三两人,多则几十人,每位员工的思想状况、业务技能、爱好专长不同,每个员工成长经历不同,个性也不尽相同,加上文化水平、年龄等因素,形成各自的性格特点和特定心理状态。部门负责人要发挥每个成员的专长,合理地搭配和调剂班组结构,把员工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使每个成员在部门中都各得其所,在各自适宜的岗位上充分施展才能,优质高效地完成生产经营任务。
“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传统观念,在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这种思想在每位员工心中都有深深的烙印;而把部门建设成和谐的职工之家,则是凝聚人心的有效方法。在平日工作生活中,要把每位员工都当作自己的亲兄妹对待,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多与职工进行情感交流,理解人、尊重人、启发人、发展人;要了解职工的困惑,及时解惑释疑,把职工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想办法解决,通过建立如互助基金等办法,救济困难职工,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要关心每一位职工的成长进步,通过制定针对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搭建成员个人成长平台,为员工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持;通过岗位练兵、劳动竞赛活动,鼓励和支持员工学习与业务技能有关的知识,提高个人工作能力,进而,提高整个部门的业务素质,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通过开展职工交流会、恳谈会、同心缘会等集体活动,以及个别谈心活动,鼓励、引导部门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减少误解和隔阂,增进团结,营造和谐的氛围,建设团结互助、协作高效的团队。
(二)建立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上有千条线,下穿一根针”,部门的工作千头万绪,没有严密计划、统筹安排,很难做好各项工作。部门的目标、计划,既是保证部门工作有步骤、循序进行,又是落实责任、保证职工自我管理的具体体现。但仅仅制定了目标、制定了计划还不够。因为这些目标、任务,要由职工来落实和完成;要向职工阐明这些目标任务对企业建设与发展的目的和意义,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消除职工的误解、疑惑和顾虑,提高职工的自觉性,为完成企业的目标、任务而共同努力。要向职工提出具体的要求,让职工清楚自己做什么、怎么做,让职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职工就会关心自己目标完成的程度,增强职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做法:
(一)、部门负责人根据企业目标制定部门的目标和实施办法。
(二)、对部门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个人,并制定完成任务的时间表。
(三)、召开部门会议,宣传企业的目标计划,讨论并修改部门的目标和实施办法,确认可行性。
(四)、职工制定个人目标完成进度表,部门组织检查考核,督促职工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任务。
(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职工积极性。员工对企业贡献的大小、付出的多少,要有一套评价标准,干好的员工,部门要及时给予肯定,干不好的员工,要给予指出并及时引导。让员工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那些方面还要努力。并且把员工的贡献大小、付出多少与收入挂钩,与评先评优相联系;要坚持绩效考核制度,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竞争机制,不断创新部门考核模式,实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利益分配原则,使激励机制真正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利益的刺激作用,是抓好部门建设的有效手段。但是,当有一部分职工利益追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形成消极懈怠的心态,而部门负责人对这种现象往往束手无策:除了为职工争利益、争福利外,没有其它办法。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往往是没有止境的,满足了一种利益的追求,还有新的利益追求等待满足,而企业满足了一个部门的利益,还有另一个部门的利益在等待上报。这里也有攀比的因素,没完没了的攀比,牵扯了部门负责人和企业领导很大的精力。在政策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为职工的切身利益考虑是必要的,企业可以指定一个部门牵头研究解决,在时间上每年一次或两次集中反映、解决。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不能仅仅靠“金钱”的刺激。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不是靠金钱所能长期维系的,因为人的需要不仅有此层次的物质需求,而且有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必须把物质刺激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要着眼长远、产生持久的激励效应。要通过教育和引导,通过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自觉把个人目标纳入企业目标的轨道,把自己的命运同企业命运联系起来,把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统一起来,群策群力地完成共同的目标,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后,进而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职工有了长远目标,就不会为眼前一点利益而斤斤计较。近年来,烟草行业连续不断地开展“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讨论和实践活动,就是让“两个至上”成为烟草行业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同时,这也是烟草企业赖以安身立命的生存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企业的健康发放在那,个人利益从何而来?所以,部门负责人要使职工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国家利益何个人利益的关系。
(四)加强部门文化氛围,以健康的文化规范职工的行为。企业文化对职工的工作何生活产生同化作用,为他们认识、分析、处理问题提供大致相同的标尺。在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总体框架下,各部门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子规划与计划,挑选合适部门企业文化建设组织者,并对这些组织者进行培训,同时,在政工部门为其他部门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设立指导人,负责帮助制定部门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开展模式,如专卖部门可以“依法规范,热忱服务,廉洁奉公”为理念,以“阳光专卖”为服务品牌;营销部门可以“永远追求客户满意”为理念,以“感动营销”为服务品牌;送货班组以“安全为本,准确便捷,高效运转”为理念,以“快乐送货”为服务品牌,由这些部门文化构建支撑企业文化体系。部门文化建设可以日常工作紧密集合,通过文明窗口、社区共建、帮扶弱势群体等有形的载体,提高员工的素质,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以职工的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推动部门文化上层次、上水平。
由于日常事务繁忙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各部门用专门时间来开展活动有一定困难,但可以把活动融入日常工作中。在企业文化的大背景下,根据职工兴趣爱好和部门的优势,适时开展一些有形式内容、有实际影响力、有特色的活动,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班组文化”,使职工在班组活动中找到归属感何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利用集体活动,引导职工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何价值观,使每个员工明白,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只有通过团队中每一个人的协作努力,才能取得成就。通过企业文化理念的宣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氛围,产生无形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使价值观不同的员工达成观念上共识,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上下一心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所以,在部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优点,部门成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团结一致,才能形成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整体,一个能征善战的整体。优化部门管理工作要坚持以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体制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以广大员工为基础,用行业文化来鼓舞人,感染人,同化每一位员工,发挥企业文化的磁场效应,凝聚我们的员工,使我们的内部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管理有规范,管理有基础,管理有文化,管理有方向。
参考文献:
1、《规范化管理不能简单化》 江雪
2、《行业需要与时俱进的知识型职工》 王学仕
3、《基层工作是构建和谐烟草的基石》 韩志忠
4、《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烟草的保证》 刘家彬
第五篇:“自觉远离烟草,共享健康生活” 控烟倡议书
“自觉远离烟草,共享健康生活” 控烟倡议书
各位领导、同事们:
吸烟能使人的机体免疫力降低,容易使细菌、病毒等病源体侵入人体,损害健康。各国科学工作者经过半个世纪的深入研究表明,吸烟与肺癌、肺气肿、心脏病、中风和其它癌症等25种以上危及生命和健康的疾病有关,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数近100万,因吸烟导致的疾病造成医疗费用增加、劳动力丧失、过早死亡和家庭收入的下降,对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危害。《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如不对吸烟加以控制,到2020年每年将有900万人死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
我国是世界烟草生产、消费大国,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球12亿烟民中,我国15岁以上烟民有3.2亿,其中未成年吸烟者约500万,53%的儿童被动吸烟。通过宣传和努力,人们对危害自身健康因素的认识逐步加深,大力开展控烟工作已成为大多数群众的共识。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努力下,“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4年5月已经通过,我国是世界控烟公约的100多个成员国之一,承担有控烟的义务,早在1995年,杭州市也制定实施了《杭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为此,我们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控烟工作,在全社会、全单位形成共同控烟的氛围。
加快控烟立法,加大控烟力度,创造“无烟”环境,关系到全体员工的健康,对我院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共建和谐文明单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控烟行动中去,并向全体职工发出如下倡议:
1、从我做起,营造无烟办公环境。不在工作环境及公共场所吸烟;2、主动参与禁烟,做好禁烟表率。主动做好控制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 3、在办公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不摆放烟具,来客来访不敬烟;
4、在有“禁止吸烟”标志的场所不吸烟;
5、吸烟时要避开非吸烟者,以防他人吸食“二手烟”;
6、在家中不吸烟,或尽量少吸烟;
同志们,请响应我们的倡议,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控制吸烟,减少烟害,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我院创造良好的精神面貌,创建一个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坏境贡献我们的力量!
院工会、院团委
2010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