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球经济危机下民营钢铁贸易企业的生存发展之路
全球经济危机下民营钢铁贸易企业的生存发展之路
王雪冬,杨文华,阎志明,霍淑红
(理实环球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随着经济危机的逐步深化,其对经济的影响逐渐从金融领域深入到实体经济领域,钢铁行业在经济危机中的波动尤为剧烈,作为钢铁贸易行业的主体,民营钢铁贸易企业在经济危机中,如何应对不确定的市场变化,有效处理危机显得尤为迫切。
从宏观经济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钢铁贸易企业处于整合的前夜,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了钢材的金融、物流、信息属性,总结了目前钢材贸易企业现货、代理、直供三种业务模式,通过对钢材消费行业的分析得出钢材贸易企业数量众多的原因,并从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上游钢厂的后项整合、业务模式同质化、盈利模式不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等角度总结了民营钢铁贸易企业的生存压力,进而提出了民营钢铁贸易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策略。
1全球经济危机对钢铁贸易企业的影响
1.1次债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次贷危机中金融机构的破产,金融资产的大幅缩水,次债危机引发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金融危机造成银行惜贷,美国消费者消费巨降,消费短缺引起的实体经济的下滑;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的集体“求援”,航空业、制造业的亏损不断加剧;
第三阶段:全球扩散阶段,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美国经济危机逐渐波及欧盟,日本、韩国、东欧等国,并进一步危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1.2中国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投资、出口、内需三驾马车拉动,宏观经济衰退使得钢铁贸易陷入低谷。汽车、民用建筑等行业陷入低谷,用钢需求急剧减少。
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经济急剧下滑的大背景下,出口剧减、内需不振、国家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钢材贸易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钢材贸易行业恢复增长。
1.3长期工业化、城镇化的需求
我国尚处于工业化进程后半阶段,参照6个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时的人均钢产量平均值,我国人均粗钢产量(消费量)未来仍有50%需求增长空间。
城市化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城市人口将增加1300万余人。按照07年全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28平方米计算,这将需要增加城镇居民住宅面积3.64亿平方米,直接净增加年钢材消费量1800万吨。
城镇化推动的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率的提升,也将拉动家电、汽车、基建的需求,间接增加钢的消费。
1.4钢铁贸易企业处于整和的前夜
需求的短期衰退、国家投资的短期拉动、长期城镇化、工业化产生的钢材需求,三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钢材贸易行业进入战略整合期,宏观经济的影响促进了钢材贸易产业企业的整合,钢材贸易企业在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在寒流中,具有规模实力、现金流良好的钢材贸易商一定会发展壮大,钢材贸易产业集中度必然提升,大批小型钢材贸易商必然走向消亡,大型钢材贸易商将出现。
2钢贸企业众多的原因
2.1钢铁产业链分析
钢铁产业可以分为铁矿石生产、钢铁冶炼、钢材贸易三个主要产业环节,其中钢材贸易环节利润率最低,市场集中度最低。
2.2钢铁经济特性分析
钢铁具有金融属性、物流属性、信息属性,客户的需求、企业之间的竞争均围绕着钢铁的三个属性展开。
金融属性:钢材业务作为资金推动型业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拥有资金优势,是企业获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金融资源的获取是企业业务发展的关键
物流属性:钢铁贸易企业的物流能力是保证业务实现的基础,是以法律属性为保障、以信息化手段为基础的核心能力,钢材的物流属性决定了运输半径的限制,造成了钢材贸易企业集中度较低
信息属性:信息属性指钢材价格变化很快,钢材需求的掌握,是发现需求、正确决策、掌控业务进度、判断趋势的主要依据以及获取超额利润与控制风险的基本保障手段
2.3钢铁贸易企业业务模式分析
钢材贸易业务主要有直供业务、代理业务、现货贸易三种模式。
现货业务:由贸易商承担采购责任形成库存,贸易商自行销售货物并由本公司指定仓库发货至客户指定仓库的业务。
代理业务:代理厂方或客户签订采购或销售合同,承担垫资、控货、物流等相应的责任并收取一定代理费用的业务。
直供业务:由贸易商承担采购、销售责任,货物由厂家仓库直接发至客户指定仓库的业务。
民营企业在业务模式上普遍采取现货业务模式,并承担一定量的代理业务,直供业务很少,炒现货、囤货成为民营钢铁贸易企业的主流业务模式。
2.4钢铁贸易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民营钢铁贸易企业主要利用刚才的信息属性,在市场起伏的过程中,通过逢低吸纳、上涨套利来获取的。即使在钢厂出厂价和市场价倒挂时也对钢厂的发货照单全收,为的是在钢价上涨、库存增值后实现利润。
2.5钢铁贸易众多的原因
尽管民营钢铁贸易企业的业务模式趋同、盈利模式单一,但目前国内仍然有大约20万家民营钢铁贸易企业。
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钢铁贸易企业数量众多的原因如下:国内钢材贸易商主要集中在建筑钢材领域,而建筑领域对钢材的需求占钢材总需求量的49%,以07年5亿吨钢材的产量估算,建筑领域用钢约为2.5亿吨。而建筑钢材的生产由于进入壁垒低,因而极为分散。需求量巨大、钢材资源容易获取,使得建筑钢材钢材贸易商数量极为众多。
从钢材的经济特性角度分析,钢铁贸易企业数量众多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钢铁的金融属性,民营钢铁贸易企业大多从事粗钢贸易,粗钢(螺纹钢、型材、线材)主要应用于建筑领域,由于施工单位的资金多采取工程竣工后结算的方式进行,致使施工单位对于钢材的垫资需求极为迫切,众多的民营钢材贸易企业充分利用钢材的金融属性,发挥赊销的优势,在钢材贸易中获取利润。
2)钢材的信息属性,由于建筑施工单位的分散性,决定建筑单位的钢材需求信息不对称,不对陈的信息是钢材贸易企业数量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3)钢材的物流属性,由于运输半径的限制,造成了钢材贸易企业集中度较低,数量众多。
3民营钢铁贸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困境
3.1钢贸企业竞争的压力
在钢铁贸易企业的竞争格局上,不同的钢材贸易企业充分发挥钢材的金融、物流、信息特性,在钢铁贸易领域形成了国有为主导、民营为主体、外资零星快速进入的竞争局面。
国有企业为主导:以五矿、中钢为代表的大型国有商贸企业,通过打造完整钢铁产业链,控制铁矿石这一关键环节,以产业链优势参与钢铁贸易。同时,作为央企其融资能力很强,具有较好的资金实力,充分发挥钢材的金融属性,在钢铁贸易市场中,占据主导作用。民营企业为主体:众多的民营钢铁贸易企业是钢贸市场的主体,民营企业凭借优质的服务、灵活的机制为钢材流通市场的主体,但受制于资金规模、钢材物流成本的限制,民营钢材贸易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外资零星进入:韩国浦项在华北、华南等地区建有板卷加工中心,加工能力达30万吨以上;日本商社从1993年起在中国以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建立多家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但外资钢材流通企业主要集中在高端钢材,目前还未与多数民营钢材贸易企业产生冲突。国有企业意图整合市场,民营企业竞争激烈,民营钢铁贸易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3.2钢铁冶炼企业产业链后向整合的压力
08年以来,国内钢铁企业整合速度加快,当下半年危机来临时,钢铁企业期望通过集中度快速提高达到抱团取暖的效果。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汉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相继并购重组行业内的钢铁生产企业,钢铁冶炼的集中度不断提高。在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同时,大型钢铁企业通过发展直销业务,自行销售钢材,民营钢铁贸易企业不断产业链上游供应商的打压。
3.3业务模式同质化的压力
民营钢铁贸易企业在业务模式上集中体现为业务模式趋同、同质化竞争。大多数钢材贸易企业采取现货业务模式开展业务,现货业务形成库存商品较多、承担库存价格风险;对市场分析判断能力要求较高;而随着经济形势的波动,在钢材的价格剧烈变动的情况下,极容易造成巨大的库存风险。而钢材作为资金推动型业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钢贸企业通过仓单质押等方式获取的资金,在钢材价格出现剧烈波动的情况下,资金链极易断裂,导致企业破产。
3.4盈利模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压力
个体的、以家庭制为主的钢材贸易商往日风光不再。钢材贸易商靠传统的、单一的“时贱而买,时贵而卖”盈利模式已经难以盈利,不仅无利润而且亏本经营,一些钢贸商处于难以生存的境地。在钢铁产品基本面供大于求、价格大幅涨跌交替成为规律的市场条件下,这样做是可以生存,但在价格变动频繁,局势不明朗的今天,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4民营钢铁贸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策
4.1重新定位目标客户群-聚焦建筑钢材
为了有效应对钢厂后向整合,作为分散的民营钢铁贸易企业,在实际业务中必须避开大型钢铁冶炼企业的竞争,大型钢铁冶炼企业主要生产薄板、中厚板等高端钢材,民营钢铁贸易企业在目标客户群的选择上应该避开应用此类产品的客户,将经营的品种更多的聚焦在建筑钢材。因为建筑钢材的生产企业较为分散,用户同样较为分散。
同样作为钢材贸易领域的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其进入的钢材贸易领域大多为高端钢材,通过建立钢材加工中心等方式介入高端钢材市场。但钢材的信息属性、物流属性,决定了在建筑钢材这一低端钢材市场,民营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信息获取灵活、机制灵活等特点,与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展开竞争。
重新定位目标客户群,聚焦建筑钢材(螺纹钢、型材、线材)是民营钢铁贸易企业应对钢厂后向整合、与国有大型企业、外资企业竞争的第一策略。
4.2改变业务模式-发展直供业务模式
现货业务模式作为民营钢铁贸易企业长期采用的业务模式,其弊端显而易见,钢材作为大资金推动型业务,其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在市场波动剧烈的情况下,现货业务模式极容易使民营钢材贸易商的资金链断裂,而代理业务模式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民营钢材贸易企业应尽可能的采用直供业务模式,降低库存,避免库存变动带来的风险。
4.3改变盈利模式-从贸易商向服务商转变
建筑钢材用户的需求可以集中概括为供货的及时性、稳定性、经济性、服务性,作为民营钢铁贸易企业应更多在物流配送等环节优化业务流程,通过直供的业务模式,降低库存成本、运输成本,在保障供应客户的及时性、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经济性,并在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客户导向的企业文化理念,确保能提供给顾客优质的服务,从而有效地应对企业之间的竞争,避免盈利模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式的风险。
4.4创新融资方式-多渠道融资
除传统的仓单质压、企业间信贷等融资方式外,民营钢铁贸易企业可以采用保理、发票融资、信用证项下打包贷款、信用证项下的卖方融资、应收账款保险等应收账款融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延长票据等票据融资业务,从而解决民营钢铁贸易企业发展资金不足、保障资金链安全。
5结论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民营钢铁贸易企业必须通过重新定位目标客户群体,聚焦于建筑钢材领域,采用直供等新的业务模式,改变传统的炒现货的盈利模式,充分发挥应收账款融资、票据融资、仓单质押等融资方式,利用自身机制灵活、贴近市场的优势,充分发挥自身在钢材的信息属性、物流属性、金融属性上的优势,才能在未来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篇: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之路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之路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 由美国次贷危机中引发的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小企业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探寻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对促进我国劳动就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全面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创新
从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来看,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的中小企业,尤其的沿海的企业是中国对外出口的关键点。现在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出口明显减少,这样更加重的中小企业的负担,很多中小企业纷纷破产。中小企业的破产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大批的农民工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薪水低等等。如此下去,必定定会衍生出更多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来。在此背景下,探讨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就显得非常之迫切了。
一、我国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
1、企业大量倒闭、停产,经营十分困难。10年前,亚洲金融风暴曾经给中小企业以惨痛的打击,10年后的今天,更为猛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凶猛袭来,我国中小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从我国过去5到10年的情况;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来看,经济形势较好的年份,每年大约有5%至6%的中小企业倒闭,在经济低迷的时期可能达到8%至10%,仅在2008年上半年就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大约是8.5%的比例。显然,我国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已经进入低迷时期。沿海地区80%以上的外向型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裁员、降薪、给工人放长假已经是很多企业的应对措施。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领域的继续蔓延加深,中小企业未来的日子还将充满艰险。
2、市场状况不佳,产品销量下滑。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除供应本国市场以外,还畅销世界各地,远销东南亚、西欧、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呈现出较大的外贸依存度。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朝着国家宏观调控方向!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发展,保持健康、快速的运行势头,但自2008年第4季度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国民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开始出现明显困难,主要表现为:部分产品订单减少、产量回落、库存增加、出口下滑,摩托、服装、鞋帽、丝绸、鞋类和塑料制品、玩具等传统出口商品尤甚,且有逐渐加重之势。
3、资金趋紧,企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一是中小企业现金流紧张,银行控制信贷投放规模,缺少抵押物的小企业贷款首当其冲被压缩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性加大,一部分企业开始倒闭,产生银行债务,中小企业大多互相担保,资金链断裂的连锁效应将使更多企业受影响。由于资金紧张局面持续,银行中小企业年融资综合费率达12%以上,部分企业短期民间“过桥借贷”,月利率高达到4分、6分,中小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仅为95.9,处于不景气区间。二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中长期贷款,这些企业往往扩张势头猛,需要技改投入,需要中长期贷款,但银行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一些大集团、大企业,几乎所有银行都对中小企业贷款持谨慎态度,没有抵押物一律“亮红灯”,惟恐受到金融危机的牵连,融资困难已经影响到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
4、难以承受用工成本,被迫开始裁员。受各种因素影响,2008年以来企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扬,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劳动力报酬增长15%以上,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对我国中小企业用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保覆盖率不到70%,若按法律要求全覆盏,企业用工成本必将大幅增加。某地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总数上千人,若实现]方案-范文'库.整理.“五金”全覆盖,需增加费用100多万元,加上提高工资水平尚需资金投入,累积用工成本大幅增加,占该企业全年利润20%以上。因而,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下,部分企业为减少“负担”,已经开始裁员,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内在原因
“只有大潮退去的时候,才能看清谁在裸泳。”这一次,巴菲特的名言再一次成为了现实。众所周知,世界金融危机的大环境当然是中小企业处境艰难的外因。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多年来高速发展中无暇顾及的诸多管理短板,在此时也一一暴露,无疑是其陷入困境的主要内因。
1、经营模式和基础管理粗放。在基础管理上,我国大多数的管理都属于粗放型的管理,没有建立自己的规范和制度,有的建立了,但执行不到位,效率不高,在金融危机大面积爆发之前,由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我国作为世界制造基地和出口大国已经受到很大的冲击,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能够赚取的是廉价劳动力带来的利润,或国家退税政策的补贴,但这些补贴在过往的政策中逐步取消了一部分。此外,由于美国的石油和战争政策使物价大幅度上涨,导致通货膨胀,生产的原材料成本大幅提升,已经使得很多中小企业的盈利岌岌可危。随着新的劳动法实施导致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步减弱,而东南亚的越南、印度、泰国等国更加低廉的成本,对外资、出口型企业有相当的吸引力,导致很多外资企业向这些国家转移,如仅在深圳中核集团工业园内28家外资和港台企业中(基本是台资企业),在2007年就有超过9家企业在越南办厂,同时关闭中国大陆的工厂,而派去的屈指可数的几位大陆同胞都是技能和技术上的精英,大型的外资和港台企业的转移导致和它相配套的供应商企业也逐步将他们的重心转移到这些国家,这些情况;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又加剧了中国大陆经济环境的变化。
2、运行机制落后,市场反应迟缓。在企业机制上,我国企业缺乏以市场或客户需
求的价值链管理流程和机制,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迟缓,业务流程不顺畅,过程不增值,运行效率低下。企业没有建立基本的数据库,缺乏对成本掌控和分析,遇到需要决策时,不能为决策提供依据。大多数企业和企业主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不能明确自己和自己企业的未来所在行业和位置,以及用什么手段达到这个位置等。这样缺乏明确的方向!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和对员工有吸引力的愿景,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能形成合力,企业也就缺乏核心竞争力。
3、管理规范不健全,用人机制不科学。在许多中小企业中,能人文化和大厨文化主宰企业运行,对于规范、流程和制度的意识薄弱,没有建立一套企业成体系的管理规范,企业的成败和兴衰仅靠某个有能力的人。在企业度过创业期后,这些情况;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将限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更谈不上建立一个百年老店,并保持基业长青。许多企业的经营者是改革开放后自主创业一路走来,缺乏企业管理经历,知识结构呈现多样化,在创业中一边闯市场一边凭感觉和经验对企业进行经营与管理。有的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一旦企业出现新问题,即由经营者临时制定措施来救火,或者借用其他企业的管理制度来解决本企业的问题,而不考虑新措施与原有制度及其他制度是否配套、衔接,不考虑借用来的制度是否适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储备和培训上,很多企业不愿意更多的投入,许多中小企业在用人问题上只用人,而不关心培养人,希望直接能够从社会取来人才使用,马上创造价值,导致整个社会的人力技能提高速度缓慢。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多为应急式或被动式,没有将人员培训当作投资来看待,对员工的发展空间、激励机制没有很好地规划,从而无法建立员工与企业间的归属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凝聚力。
4、财务管理滞后,无法支撑企业发展。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观念普遍比较落后,仅是对账物的管理和现金的保管,而没有作为一种资源管理,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的管理,缺乏资金管理的有效机制和手段。财务预算不严谨,财务报告不准确,成本管理方法不科学,不能有效地进行现金流管理,不充分研究、利用各种融资渠道,使得在经济波动时企业资金链承受不了形势的快速变化而断裂。
5、自主创新不足,欠缺核心竞争力。我国中小企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主要依赖国外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方^案范%文库-整理^&,部分行业劳动密集型为主,附加值不高。尽管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有所提高,但自主开发能力仍较薄弱,研发投入总体不足,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缺乏世界一流的研发资源和技术知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足,而且部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愿投入和积累,热衷于模仿和加工,基本上没有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因此容易受市场左右,抗风险能力相当薄弱。
三、我国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目前,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已足以让一个国家破产,如冰岛这个国家走到了需要借贷或破产的境界,其危害程度和范围、周期远远大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由于历史的欠账,再加上这次垒球的金融海啸,而且人民币还在继续升值,我国的经济又雪上
加霜,经济将更令人担忧,作为我国的企业将更举步维艰,如履薄冰。因此,国家决定启动4万亿元,地方政府启动18万亿元资金来拉动内需,央行从2008年9月16日至2008年12月23日短短的百日内5次降息,增加出口退税、改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融资环境等政策。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应当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
(一)转变发展思路,推动企业转型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面对发展中的困境,中小企业所有者首先要带头转变发展思路,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的升级转型是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想带领企业在危机中走出困境,必须走出原有的发展思维定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企业有限的发展资金投入到新产品研发和创新上来,不断开发更加贴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通过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原有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的竞争力,通过产品创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从而使企业能够在危机中求得生存,实现继续发展。
(二)促进中小企业产业升级
促进中小企业产业进行升级,是一个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进行努力。第一,加大省财政对中小企业的专项资金支持,并引导社会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投资,重点对中小企业合并、收购重组,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给予扶持。第二,对于适合中小企业产业梯度转移的政策措施,需要在结构调整中赶紧制定实施。第三,积极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多方面的协作。尤其是在产业链条中,大企业链条中的许多部分,可以由中小企业协助完成。第四,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各种力量,推动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发展。第五,强化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核心科技技术,打造自主品牌,争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第六,对于达不到要求的中小企业如高污染的企业、高能耗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差的企业,要依法有序规范的让其退出市场。
(三)弹性营销投入,降低经营风险。
中、小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常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迷失之中:遇到市场环境不利,就加大营销费用的投入,想以强势营销的方式冲出市场困局。还有一些企业则是遇到这样的情况,甚至彻底停止营销活动,以求降低成本,减少损失。其实,本文中提到的各种问题,说是问题就是问题,说不是问题就不是问题,因为,对与错之间就看你怎么把握,就是一个尺度的问题,把握得正确,危机就会转化为机会。在营销投入上我们很多中小企业还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现在市场不景气,营销投入就要精打细算,要避实就虚,不进行大规模、高投人、风险性大的营销投入,减少大众化广告传播和品牌传播费用,可以专攻一个点,或进行低成本营销,比如品牌营销、网络营销等。营销操作的原则是投入要小,方法要巧。
(四)多方积极筹措,拓宽融资渠道
面对资金压力和困难,中小企业应该多渠道开展积极融资。一方面,借力国家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信贷支持的相关政策,以厂房、机器设备都权益物为抵押积极争取商业银行的贷款获得企业发展的资金;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其他资本缓解资金困难,当前我国民间资本已经较为活跃,对中小企业而言,可以积极利用民间资本,通过增强自身信用和吸纳民间资本解决企业自身发展中的资金困难。
(五)吸引优秀人才,完善企业管理
中小企业大多采用家族式管理的方式,企业的经营管理大多缺乏科学性可言,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式,有远见的中小企业家应该从企业内部管理出发,对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进行梳理改进,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另一方面,在团结好企业的骨干队伍的同时,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合理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科技创新。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和人才建设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和自身竞争力,积极应对当前困难。
参考文献
[1]胡翠.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法商论丛,2008,(1).
[2]公斌.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企业,2008,(6).
[3]王言伦.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之我见[J].民风,2008,(12).[4]姜诗明.寻找中小企业发展的金钥匙[J].中外企业文化,2008,(3).
[5]崔小花.浅谈小企业的管理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7,(35).
第三篇: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之路
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之路
一座城,要有文化气息,必得有几座精妙的美术馆。馆里除了完美绝伦的艺术品这外,还包括让人赞叹的文献式建筑(Documentary Architecture)或者是新锐建筑师构建的妙想空间,以及室内设计师和园林师们的完美协作和搭配。像法国巴黎,咖啡馆里的香颂,蜿蜒流转的塞纳河,再加上卢浮宫、奥赛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才是完美的一座城,方显出一座城的文化与风骨,一个国的雍容和气质。所以美术馆是一座城的文化符号和向征,是一个国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宣传名片。
中国,在美术馆的构制和建筑上都无法与欧美相比。因为,中国原来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国有经济占主导,艺术更没有私营这个领域和概念,美术馆都是由国家创办的。而历史总是在前进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的民营美术馆也陆续出现。
中国的民营美术馆之路,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1998年前后,成都的上河美术馆、沈阳的东宇美术馆和天津的泰达美术馆,三家美术馆由企业赞助,开始了民营美术馆在中国的探索之路。也可以说是一种勇敢的美术馆探险之路!不过探险最终以三家美术馆经营不善,或者倒闭,或者歇业关张。
进入二十世纪后,中国各地又迎来了民营美术馆的第二次浪潮。2002年北京今日美术馆成立。2003年之后,上海多伦美术馆、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南京四方美术馆也纷至沓来。2007年更是加入了天津泰达(微博)当代艺术博物馆、鄂尔多斯美术馆、四川青城山美术馆群、宋庄和静园艺术馆等多家民营美术机构。中国的民营美术馆如春风中的野草一样在大地之上快速的蔓延生长。
2010年4月18日,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馆以“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绘画篇)”为题,携八十多位中国现当代艺术家的一百余幅重量级作品,在上海最繁华的淮海西路红坊艺术园内隆重登场。而这才只是民生美术馆大业的序幕刚刚揭开。紧接着2011年年底,民生美术馆馆长何炬星先生对外又公布了全力打造民生银行北京馆的计划。北京的民生美术馆新馆选址位于原北京松下显像管电子厂,与北京著名的798艺术区只有一街之隔。新馆在建成之后,面积将接近6万平方米。这两次大手笔的行动,无疑在向外界宣布,民生美术馆上海馆和即将启动的北京馆计划,代表着中国民营美术馆的第三次浪潮。这第三次比前两波来的都从容坚定,成竹在胸。
作为民生艺术机构的总负责人——何炬星先生在谈起建立美术馆的目标时,异常的果断和自信。他谈到,“成立民生现代美术馆,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要建立中国当代艺术语言体系。有人说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作品都在国外,我并不这么认为。如果我把中国当代艺术比喻做一颗完整的大白菜的话,不论是希克、尤伦斯还是萨奇,毫无疑问他们拥有的只是合他们口味的其中一片叶子,这颗大白菜的根和心还在中国。我们关注在微观探寻和个性突破领域的当代艺术家,建立中国当代艺术语言体系,这将是民生美术馆在未来工作中相当具有价值的一部分,这有助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重建。” 民生银行以民营资本的活跃和自由,时时关注和呵护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在这种关注之外,我们不无巧合的发现,当代艺术所具有的先锋性与创造性,恰好与民生银行的企业文化两相吻合。民生现代美术馆也是中国民间资本社会责任自省的产物,它没有再像一般的慈善和公益项目那样,捐学校修医院,捐钱了事,不知下文。民生正在自觉生成一种价值观,它一方面成为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启示,另一方面成为民间资本和创业者精神修养和道德建设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中国民营金融资本与艺术产业合作的一种全新的创造体验。我们期待中国的银行业可以像瑞士银行、花旗银行那样,发展出拥有专业从事艺术品投资的私人银行部门。也同样期待着民生现代美术馆可以真正的培育出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语言体系。也就是那棵众望期盼的“完整大白菜”。
在艺术圈,收藏家们碰面时,总爱互相打招呼寒暄,其中最常聊起的就是——你最近又收藏了什么好作品?而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们希望民生给出的答案是: 为明天,为民族,收藏一座美术馆。
第四篇:全球民营医院发展的启示录
全球民营医院发展的启示录 王 强
医疗改革是世界性难题,在西方大国中唯一没建立全民医保的美国承载着“财政和良心的双重负担”,在美国医疗体系中,政府仅向退休人群和贫困者直接提供公共保险、对于其他大多数人,政府只是补贴雇主购买私营保险。在美国,数千万小企业员工、个体经营者和打零工者因此成为既买不起商业险又不符合公共保险政策的无保险人。美国禁止急诊拒诊和“退休后就有保险”的制度,使得许多无保险人要么看急诊治常规病,要么把慢性病拖到65岁之后去治疗。这些做法无一不带来巨大的政府开支,给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
已有全民医保的英国、加拿大等国民众纷纷出国看病,约有81%的加拿大人抱怨看病等候时间过长,一个简单的核磁共振检查,通常的等候时间是9个月。由于一切免费,开支全由财政支出,很多医院缺乏彩超、CT机或核磁共振扫描仪等设备,许多医院的床位和医护服务也无法满足需要,不得不让病人接受“缩水”服务。
20年中国医改之痛--医疗改革关键不在医院而在政府
目前中国医疗改革的主要矛盾:一是市场机制下医院要发展,其公益性逐步减弱。二是政府投入不够,医院又要发展,因此只能从医疗服务中收取、从药品加成里收取,这不可避免地把成本转嫁给了老百姓,形成以药养医的困境, 目前我国药品费用占全部卫生支出的52%,这一比例在大多数国家只有20%左右。目前我国医疗制度的公平性在世界上排在第118位,倒数第四,很落后。
凸现问题:劳动致富好几年,一病回到解放前!是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真实写照。看病难之一:医疗费用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笔者王强认为一轮又一轮的药品降价依然没有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同时中国医疗领域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竞相引进“洋设备、洋药品、洋器械”,目前医院使用频繁的MRI、CT、ECT、数字影像,核磁共振等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医疗设备,90%以上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手术中各种导管、人工关节等进口医疗器材的使用也会导致高额的手术费;至于洋药品,美国辉瑞公司近百元一粒的“伟哥”等等,“三洋”产品的引入对药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看病难之二,医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中国各地都存在大医院扎堆建设的问题,同时患者过度迷信大医院专家,教授导致三甲医院人满为患,二甲以下的医院冷冷清清。看病难之三:医疗保障覆盖面太小。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很复杂,如果要解决,关键就在于改善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实行多元化办医,特别是要鼓励非盈利性的私人医疗机构的发展。
新加坡医改启示录
新加坡延用英国的福利保健制度,国民享受免费医疗,新加坡20年的医疗改革成功在于很好的整合医疗资源。
一是政府角色定位明确,实行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在坚持医院资产国有的基础上,卫生部将医院托管给私人公司,要求其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管理,但不许牟利。卫生部的职责主要是制订卫生法规,对医院运营进行监管,以“补供方”形式进行财政拨款,以“补需方”形式购买卫生保健服务。
二是医疗保障筹资机制多元化。新加坡实行医疗保障资金以个人负担为主,由个人(保健储蓄)、社会(医疗保险)和政府(医疗津贴)共同分担的模式。
三是按功能分流建立医疗服务体系。公共部门占主导地位的急症护理部门提供了80%的护理服务。私营部门提供了80%的基层医疗服务。而在支援护理领域(如养老院、社区医院和收容所),则主要由志愿福利机构提供服务。同时在新加坡医疗服务实行转诊制,门诊主要由私立医院、开业医师、公立医院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综合诊所)提供,而住院服务则主要由公立医院提供。
四是医疗机构管理。公立机构实行重组后集团设立公司,按市场规律管理医院,医院从就诊病人的政府补贴、现金支付、健保储蓄、健保双全和保健基金中获取收入,每年把房屋、设备折旧资金上交集团公司。政府不再负责医院的一切开支,也不再收缴医院的收入。政府将拨付医院一切支出的经费直接补贴住院和门诊患者。
台湾独有的全民健康保险制度
1995年台湾实施全民健康保险之前,当时的社会保险制度提供有公保、劳保、农保、军人医疗照护制度等10种健康保险,仅覆盖了约59%的居民,仍有800万人没有健康保险,其中多为14岁以下的儿童和65岁以上的老人。由于保险覆盖面有限,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等原因,有很长一段时间,台湾的媒体报道不断关注到医患矛盾。很有意思的是,有些报道颇类似今天祖国内地的报道。比如这里有个患者治疗很惨,那里有人因没有保险得不到治疗之类的事情等等。
2000年,医疗网计划到期后,医疗网框架基本形成。在管理层面,设有“台湾地区医疗网推动委员会”,负责政策的协调、指挥与监督。依照各县市居民生活习惯以及以往行政区划分为17个医疗区域。将医疗机构按评价标准分为医学中心、区域医院、地区医院及基层医疗单位。在医疗资源过多的地区,限制医疗机构新、扩建,运用医疗发展基金奖励民间资本到医疗资源缺乏的地区投资。为鼓励私人到医疗资源缺乏的地区设置地区医院。从2000年起,台湾健保支付制度推出了“总额预付制”:全民健保管理机构根据人口、疾病、价格以及技术变化情况,控制健保支出每年的增加幅度,并与各个医师公会(行业自律组织)进行谈判,确定健保基金对西医住院服务、西医基层服务(门诊服务)、牙医服务和中医服务的支付总额;各个医院则根据自身实力在市场上竞争患者,最后根据提供点数获得支付。笔者王强认为这种方法既控制了健保支出总量,又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促使医院和医生改善服务,提高质量。据说,到现在为止,全民健保在台湾居民中的满意度一直在7成以上,被认为是一种相对比较成功的医疗保障制度。
同时台湾也经历了多元化办医的过程,在长庚等私立医院出现前,当年台湾医务界情况和中国如出一辙,民众看病也很难。放开办医后,大规模平价私立医院的出现,对台湾的公立医院产生巨大压力,迫使此后一批公立医疗机构大幅度开展改革,并迅速提高了效率和质量。
美国医疗现状
美国私立医院中大多数属于非盈利性(non-profit)私立医院,占美国所有医院的85%;而盈利性(for-profit)私立医院在美国所有医院中只占 13%;目前美国大多数规模最大、设施最好、医疗水平最高的医院都属于非盈利性私立医院。而盈利性私立医院则以覆盖多个地区、集中管理的中型连锁医院为主。美国医院没有医生和护士。美国医生租用美国医院的诊室看病,医生每月付租金给医院。有了病人需要手术,医生就租用医院的手术室做手术,请来有关医生做助手,手术结束后,会计精算师马上就算出各项费用,医生该付给医院多少,给助手多少,给麻醉师多少,给护士多少,药费多少,纳税多少等,剩下的就是医生的,马上就结账。中国是以医院为主角,美国是以医生为主角。美国医院有很多精算师(会计师),一人一台电脑,坐满了医院最大的房间。管理人员多。中国医院行政、工勤人员与医疗卫技人员的比例最多是3比7,而美国是倒过来。
2011年医疗机构的迎来新机遇
2010年12月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正式出台,提出了6条措施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和优惠政策,核心是国家对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一视同仁,同等待遇,将符合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非公立医疗机构配置大型设备给予支持,合理预留配备空间。营利性医疗机构按国家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提供的医疗服务实行自主定价,免征营业税。同时鼓励医务人员在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合理流动,医务人员的学术地位、职称评定等不受工作单位变化的影响等。
中国公立医院占据90%的卫生资源,由于其自身公益性的限制,普遍效率不高。并且通过以药养医的机制补偿政府卫生投入不足,造成药价虚高,药品费用增长过快。国家卫生支出比例增加,今后几年国家负担依然较重,为了切实减少不合理的药品支出,提高诊疗效率和诊疗质量成为当务之急。而引入社会资本举办各种形式医疗机构,笔者王强认为特别是非营利性医院,有望能减轻国家卫生投入负担,将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一种新的尝试。
福建莆田系办民营医院 掘金医疗行业
上世纪80年代初,莆田东庄人凭一个治疗皮肤病的祖传秘方,发现治病很赚钱,于是带动自己亲朋好友一起来掘金医疗市场,彻底改变了莆田东庄人贫穷的命运。90年前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钱权交易的兴起,娱乐场所的增多,性病市场需求逐渐增大,当时的公立医院很少有人愿意去治这个病,福建莆田东庄人抓住机会采用承包医院开设特色专科来治疗性病,掘得第一桶金。2016年福建莆田系的民营医院已达一万二千多家。
莆田东庄人办医院的三部曲:“第一步,承包部队医院,承包二甲以下的医院,承包计划生育指导站或直接租房子办医院,医生是临时聘用的,只有设备是买的,第二步,就是大量做广告,宣传医院引进目前最领先最微创的医疗技术,然后请所谓北京上海大医院的教授、专家来看病,基本上是不孕不育、性病、皮肤病等。”“ 第三步,就要分两种情况,如果医院牌子做响了,就立住脚扩大经营,如果办砸了,就再换个地方搞。”如上海长江医院刚刚开办,尽管日初诊量仅为100人左右,但依靠大量的电视广告,年收入却很快高达5000万元。还有莆田东庄人承包江苏苏北一计划生育指导站,花了7万多买了一台治疗宫颈疾病的设备,每年利润在30万左右。
据某健康网的调查显示:高达79.3%的民众对民营医院抱不信任心理,并认为欺诈、价格不真实和急功近利是目前民营医院的通病。面对信誉危机,民营医院有口难辩。或许这就是从“游医”到经营正规医院不得不付出的“转型成本”。一位民营医院的老板说:“我们走到这个份上,还想宰客那就更没有回头客了,投资的成本都别想收回。”
实际上,尽管民营医院的管理机制较为先进,福建莆田系的民营医院也引入职业经理人,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在运营,但大多数的生存状况并不理想,因为民营医院开设的大都是短期见效的科目且以门诊为主,例如美容、性功能障碍、妇科、皮肤科、口腔科等。一旦竞争加剧,这些科目将很快萎缩,与大医院的心脏搭桥、肝肾移植、关节置换等技术含量极高的垄断项目比,毫无优势可言。
中国多元化办医的新势力的兴起---非营利性的私人医院
在东西方各异的医疗体制中,不管是拥有百年品牌的非营利医疗组织也是世界最大的私人医疗机构美国梅奥诊所,还是台湾长庚医院都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爆发力。非营利性的私人医院在中国想要生存,发展,必须解决几个问题?
人才+设备==技术
人才:权威医疗专家是目前非营利性的私人医院最难,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在中国医院的医生不能自由流动,是因为医生是单位人而不是社会人,一旦医生离开公立医院就会失去教职,失去科研课题,失去职称评比的资格,失去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的机会,失去以前累积起来的名望和地位。即使现在2010年国家出台文件规定医务人员的学术地位、职称评定等不受工作单位变化的影响,此问题在短时间内依然不能得到完全解决,由此导致医生不敢到也不能到非营利性的私人医院行医。医院只能请退休的医疗专家来行医。
设备:当地卫生厅(卫生局)对当地医院配置大型设备是实行配额制,一般情况是优先把配额给公立医院。2010年国家出台文件规定对非公立医疗机构配置大型设备给予支持,合理预留配备空间。具体的执行程度如何与当地卫生厅(卫生局)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
技术+规范==质量
规范:美国梅奥诊所之所以成为百年品牌,是与梅奥诊所的百年沉淀下来制度设计与组织治理是梅奥诊所成功的关键。梅奥的核心价值观是通过建立一套合适的制度,包括薪酬体系、工作制度、升迁制度、招聘制度等,来满足梅奥成员们的需求,并将组织成员的全部精力集中在“患者至上”的工作中。
质量+服务==品牌
服务:浙江邵逸夫医院目前是浙江省在医疗服务领域的标杆医院,吸引很多浙江省内外医院来参观考察。浙江邵逸夫医院借鉴美国的医院管理模式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在医疗服务方面,建立了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建立床位统一协调处:各临床科室的床位非本科室专用,而由医院统一调配;
2、建立楼层秘书:专门办理病人的出入院、健康教育等工作,接受病人的咨询;
3、送药送物到楼层;
4、推行预约制;
5、手术室全天候,择期手术24小时开放。
品牌:品牌的基础是资本,品牌的核心是文化。医院的品牌文化才是医院之间竞争的核心竞争力。美国梅奥诊所的“患者需求至上、团队医学与无边界协作、目的地医疗”的核心价值观,创新合伙模式与基金理事会制度,诊疗质量线索投入与体验感知,始终追求卓越的意识的品牌文化,成就了百年梅奥。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服务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可以吃到各国佳肴,也有种种新奇的娱乐方式可供选择,身上穿的、脚下踏的都能做到与世界同步,唯有医疗服务领域依然延续上世纪80年代的模式,以医生和医院为主,而并非以病人需求为中心,医患矛盾也频频见诸于媒体。随着多元化办医的进程的逐步深入,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也有自己的梅奥诊所。
第五篇: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之路
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之路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要以用户的需要为标准,企业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随着经济技术高速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更新变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优质产品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成功的企业家都把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不断开发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科技产品,并采取先进的管理方法、科学管理手段和质量保证的有效措施,用过硬的产品去占领市场,赢得客户,获取经济效益,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一、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产品生产和营销是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中心。转化为商品的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产品的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也决定着企业在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的地位。产品品种是企业的血液,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是成功企业家的共识。
1.产品质量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
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基本的因素。一般说,产品质量好,市场的信誉就高,销售量就大,企业获利也就大。反之亦然。有不少企业有这样的经验和教训。如浙江一家制衣企业,接下几百万元的文化衫定单,自以为文化衫制作简单,掉以轻心,结果因布面克重不足,色差大,尺寸不符等质量问题,客户拒收货。后来降价推销两年多,只收回成本的一半,经济损失惨重。产品质量的好环,不但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影响到社会效益和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
2.产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著名的美国波音公司董事长威尔森的名言:“从长远看,无论在哪个市场上,唯一经久的价值标准是质量本身。”这是对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精妙评价。近几十年世界上各国著名企业的兴衰史,实际上正是一部产品质量的发展史。
国内外不少企业因质量原因经历着兴衰大变化。北京某名牌衬衫生产厂,过去是北京某乡的一家简陋的村办企业,只有4台缝纫机。10年后该厂品牌衬衫名噪京华,跃身中国十大名牌之列,年产衬衫100万件。其成名的关键是用质量过硬的产品创名牌。该企业创名牌的标准是:响亮的牌子,上乘的面料,精细的做工,精美的包装。为了提高质量,不借耗巨资引进先进的压胶机,彻底解决了衣领,袖口起泡的质量难题。有不少企业因质量问题,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有的还破产倒闭。大量事实证明,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3.质量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当代国际商品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产品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质量活动已成为全球性的运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产品的质量。英国政府80年代初发布了《一个全国性的质量战备》,有力推进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日本50年代初从美国引进了质量管理,给最高质量的产品设置“戴明奖”,60年代开始举办“质量月”活动;美国政府在与德、日产品的市场竞争中,开始认识到“经济上的成功取决于质量”。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规定每年10月为“质量月”,其口号是“质量第一”;德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政府均先后颁布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政策。我国也于1984年颁布了全面质量管理办法。我国的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就要有质量过硬的产品去赢得市场。我国是纺织服装的产销大国,但远不是强国。目前我国的纺织产品处于中低档水平,以量取胜的阶段,在品种、质量、知名度、价格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如服装布料跳纱,断经等疵点多,染色不均、色差严重、色牢度不够、污染现象也严重,缩水率过大,而且在风格、色彩、花型等方面偏于单调。在服装方面,缝制整烫不良、污渍、脱线、掉扣等现象严重,尺寸不符,线头多。我国制衣厂普遍做工不精细。我国是产蚕丝的大国,丝绸服装属高品位商品,国外发展很快,但我国染整水平落后,做工不精、款式老化、使高贵的丝绸大掉身价。
在国际纺织业高科技的大量应用、新产品迅速发展、质量大幅度提高的形势下,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新产品,我国的产品就有被逐步挤出国际市场的危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进入世贸组织时日可待,国门大开,高质量的洋货就会涌进中国市场,我们面临着国内市场被洋货侵占的危险。产品质量不高,更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提高产品质量已刻不容缓。
二、产品质量要以用户的需要为标准
市场是检验产品质量高低的最根本标准,消费者才是最终检验产品质量优劣的“裁判员”。满足顾客需求是质量的首要原则。企业只有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其经营的第一战略,才能赢得用户,才能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1.要准确全面地理解产品质量概念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广泛发展和不断深化,产品的质量概念逐步完善和科学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6年制定了质量术语标准,1991年又从质量广义角度进行了修订。我国对质量术语也有规定。产品质量是指“产品,过程和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总和。”长期以来,人们把产品质量仅仅理解为一个技术概念,这是不准确、不完整的。现在对产品质量理解,应从上述质量术语出发。
首先、产品质量具有二重性,即物质性和社会性,反映消费者的物质性的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质量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技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不单是产品实体本身,还包括产品的运输、存储以及售前售后服务。
其次、产品质量是商品使用价值市场表现形式,是衡量商品使用价值大小的尺度,是其满足用户需要的特性总和。产品质量特性有:性能,可靠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耐用性,可维修性及服务功能。
第三、产品质量是以满足用户需要为目的。满足需要的表现形式有由合同式文件明确规定的需要和隐含的不言而喻的要求,如食品必须卫生,飞机必须安全。在满足需要的内容上有:
内在特性上的满足:性能是否可靠,适用性是否好,寿命有多长,安全性如何等。
外观特性的满足:其包括外观造型,颜色、质地、透明度、光泽、气味和包装等。
经济性的满足:要求货真价实、价廉物美、使用寿命长、使用成本、维修费用都要低。
服务质量满足:服务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外延,包括服务态度,送货及时,提供安装,培训、维修等。第四、产品质量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相对的。质量的评价受时间、地点、使用条件、使用对象和社会环境及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技术是市场开发的先导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无锡环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坐落于风景秀美的太湖之滨——江苏省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是一家主要由无锡市包装总公司投资控股的合资企业,专业生产多层共挤流延聚丙烯薄膜(CPP)系列产品。
环境组装公司自1996年成立之初就立足于技术高起点,引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德国Retfenhauser CPP流延膜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能力4500吨。产品生产过程全电脑控制,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为生产一流的CPP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1997年投产以来,无锡环亚三大类产品(普通复合型CCP、金属化型MCP、蒸煮型SCP)逐步打入彩印、镀铝等软塑包装行业一流的市场,以优质的产品性能和为客户“量身定做”的技术优势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一席之地。在短短六年中,从白手起家发展成为目前国内CPP品种齐全、综合经济效益良好的生产企业,生产经营策略,离不开企业领导层始终坚持的“两手抓”:一手抓技术,一手抓质量。
一、技术是市场的先导 1一流的产品要有高标准。
CPP流延膜作为一种较为新型高档的包装基材,主要用了食品、日用品软塑包装的内层热封材料,具有高透明度、低热封性能等特点。环亚产品投产之时,CPP流延膜尚无国家标准,因此首先注重产品企业标准的编制开发,在制定企标时除考虑满足同类包装基材的一般市场需求外,还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加以合理修订和提高,尤其是在“产品厚度及偏差、雾度、摩擦系数”等指标方面企业具有一定的控制优势。有了高要求的产品标准,在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时就有了一把“金钥匙”。通过技术交流和产品送样、试用,环亚CPP基材在一流的客户市场中受到了认可和欢迎,也为无锡环亚CPP产品的起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能为客户“量身定做”。
随着时代的发展,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高,同样也以各类包装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锡环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立足三大类产品稳定产销的同时,适时开发一些“订制”产品,为客户“量身定做”。例如某些纸业公司的多种产品(卷筒纸、餐巾纸、面巾纸、手帕纸等)有多种软塑包装需求,单靠一种传统的普通复合型CPP已很难满足其多种现代化高速包装机生产的需要,同时这种情况,无锡环亚急客户所急,及时并不断地开发出六种专供这家企业对口产品使用的CPP基材,有不同的厚度、摩擦系数和热封性能要求。通过几次的产品使用磨合,这家纸业公司完全认可了无锡环亚为其订制的产品,同时陶汰原生使用并不满意的其它品种包装材料。并且要求他的彩印供货商首选无锡环亚基材为其供货„„由此为开头,无锡环亚几年来连续开发出专供服装、农药、亚光型镀铝等不同需求种类的订制CPP基材,并且已经拥有一定量的客户订单。通过为客户提供专项需求服务,赢得了顾客对环亚产品良好的市场信誉。3紧跟时代潮流,坚持技术创新。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企业就象“一叶扁舟”,随时有搁浅的危险。2001年初,当国内大多数CPP生产企业乐观于产销两旺的大好形势。准备再引进设备扩大生产能力时,无锡环亚发现CPP产品的市场已经在发生着变化,部分软塑包装的材料结构有了改变,PE薄膜替代了部分CPP,水冷下吹法替代烯薄膜(IPP)开始在南方出现。经过对产品和市场的调查分析认为,IPP薄膜属于T拉伸薄膜,其热封性能较差,但其生产成本较低,将会占领部分以手工包装为客户的小彩印厂市场,这将对CPP薄膜低端产品的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基于环亚公司没有盲目引进设备扩大产量,而是继续瞳保持技术创新之路,争取国内包装彩印业的一流企业为环亚的客户群。近年来无锡环亚继续在开发可以直接用于热封制造的CPP消光膜、用于无菌包装的CPP抗菌膜、替代有毒PVC的CPP扭结膜等等,通过技术创新,无锡环亚争取到一批需求稳定、信誉良好的客户,在当前CPP薄膜市场普遍不景气的形势下,无锡环亚的CPP产品仍保持着供不应求的态势和稍利领先一步的价格水平。这完全得益于正确的“技术”经营策略。
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1狠抓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不放松。
在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中,质量是永恒的主题。环亚公司领导层在1997年企业生产线刚投产稳定之初就把目光投向IS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的贯彻实施。通过企业上下的共同努力,于1998年10月环亚CPP三大类产品通过了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SAC)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连续几年来,通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在无锡环亚的CPP产品保持着稳定的供货质量和服务规范,产品连续多年一等的率达到90%,成品率稳定在94%,顾客抱怨损失控制在1‟以内,符合企业质量方针争取一流的管理,生产一流的基材,强化一流的服务,树立一流的信誉”。尽管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过不少大的困难和阻力,但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没有变,而且通过一次次失败的经验教训,使企业上下更加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理念,不注重质量管理只追求短期得益,永远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2质量文化建设“一手硬,一手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环亚公司通过建立内部严格的质量考核机制来保证企业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对人为责任性工作质量行为坚决与员工奖金考核挂钩,不符合岗位工作质量要求者调离现工作岗位;而对岗位工作表现良好、有质量工作实绩的员工增设质量奖,对质量业绩完成良好的重新实行单项奖等等,这是“一手硬”的方面。在“一手硬”的同时,企业注重为员工创造一个优良的工作环境,关心员工物质、精神生活,尽可能使每一位员工工作时民情舒畅,有问题能及时得到提出和解决。这样企业上下质量信息能够保持良好的沟通,也有利于发挥全员参与良好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无锡环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在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市场变化的过程中,始终贯彻“技术生产场的先导,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经营策略,为中国CPP软塑基材工业,心一分自己的贡献。
制度是企业发展之根,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
企业生存发展系列之质量篇
国际化的今天,解决产品质量,关键是要放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体系中解决标准问题。标准是衡量质量经济的一个标志。
以全国最大鲜奶出口 企业 光明集团为,其纯牛奶出口检测指标多达11项,而在国内检测指标仅有其中的5项,而相同项目的要求标准也不尽相同,而是更高了。我国加入wto最基本的就是开放市场。它不仅仅是我国企业产品出口问题,还在于国际知名产品进入国内市场问题。企业入市场走向市场,企业入世走向开放市场,是不论其“姓氏”和“出身”的,而是要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整合和 竞争。
中国企业要在时间成本竞争中获胜逐步成为一流企业,无疑要解决好非标准或许标准进入标准化生产问题,即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都要实行国际化标准问题。国际标准对企业究竟有什么好处呢?首先,你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了,质量有保证,管理有效率了;第二点,质量管理成本降下来了;第三点,减少了内耗,职责权限清晰;第四,提高员工素质,推进 人力资源
现在好多企业打广告的时侯动不动就说,本企业通过国际标准认证,这至少说明国际标准认证方兴未艾,这是一个趋势。中国加入wto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了这种趋势,你进入这个领域,可是没有相应的资格和认证不行。要签合同的同时,人家向你要这个资质,你没有意味着你的机会收益是100%的丧失。加入wto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参与世界经济贸易活动的障碍拆除了,可是加入wto以后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不会遇到任何障碍了?报纸上不断报道,中国大蒜出口日本贸易战,中国蜂产品出口欧盟的遭遇,都告诉我们,新的障碍就是各种各样的国际标准,所以现在这种国际管理标准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的共同语言,这里必须明确一个概念,叫“质量的最终标准是用户满意的程度”。这是国际标准(iso)的精髓。因为,市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们、不同的地域、不同经济条件中的不同市场上,对质量有不同的要求,最好的质量之所以最好是因为产品恰恰符合消费者对产品使用的要求。质量一词已经远远超出产品本身质量的固有观念,成为一个具有多种内涵的综合概念,质量标准除了代用性之外,还必须有动态性,这就要求企业在选择产品质量标准时具有层次性、经济性、策略性和技术性,要根据市场环境变化情况,不断完善和改进。否则,就会造成设计控制标准与用户要求不符,即使合乎标准的产品,用户也不欢迎。当然,动态性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这样同样会打乱生产,造成巨大浪费,所以标准还必须具有严肃性。在企业中,标准是一个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件,全员共同遵守,这样才能实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并决定企业兴衰。
解决企业产品质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从抓管理职责做起;其次要梳理企业现有及潜在的资源尤其是企业人力资源,第三,就是要抓产品的实现过程尤其要采取各种控制手段,第四是要抓测量分析的改进,尤其是各种检测手段要有。国际标准实际上是一个全过程都需要参与的认证体系,这种认证体系是企业产品进入wto的通行证。一旦获得了一个标准的管理体系,同时也获得了一种荣誉,对你的客户,你的市场获得了一种认知和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