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先导式”实验的中期报告
“作文先导式”实验的中期报告
郑 晔吴伟红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
“作文先导式”实验在我校实施了近两个学期。“作文先导式”语文教学改变原
来的教学模式,即从作文先入手,识字、阅读、口头表达同时进行的教学策略。所
以要改编原有教材,依据语文学习的特点自编教材,再根据自编教材来进行有机地
引进“活动”、“体验”、“表达”等课堂教学要素来进行语文教学。
我校从上学期开始实验,学期结束后,我校领导和实验教师进行了交流总结,并撰写了实验改革的论文。这个学期,在学期初,结合人教版第二册教材的特点,制定了本学期的主题活动计划。确立了“多彩的春天”、“我爱我家”、“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主题单元。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教学改革的实施结构体系,使两个实验班的学生提前写作,提前阅读,增加了识字量,积累了更多的词语,同
时大部分学生产生了习作的兴趣,真正体察出学生情感世界对语文学习的反应。
本学期已在上学期的实验基础上形成一个新的实验操作模式,下面就着重介绍
这一实验操作模式。
实验操作体系:
“作文先导式”语文教学实验的操作模式:
教师活动
收集相关材料收集或筹备相关内容
↓↓
组织、创设情境参与、观察、体验、兴趣、阅读
↓↓指导、点拨表达、交流、评议
↓↓
巡视、根据需要板书生字写作、学习生字、质疑
↓↓
重点指导高频率字基础之上各取所需
↓↓
指导、指点、讲评小组交流——集体评议
↓↓
巡视、个别辅导修改、眷抄
↓↓
教学工具性指导展示、阅读、学方法
↓↓
组织、指导、鼓励阅读、欣赏、提高
以上是“作文先导式”语文教学改革的实施结构,本学期我校制定以下八个主
题单元,即:
教材主题序列作如下安排:
第一步:课前准备活动
是根据确立的主题收集相关材料或是为迎合主题而预先安排一些活动,以便更好地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充分体验。课前准备工作不仅仅只有老师的准备活动,也有学生的准备活动。如第二主题单元在实施时就在课前安排一些学生进行小品的排练;第三主题单元有课前让学生观察校园的活动等。
第二步:开展情境活动
开展情景活动是“作文先导式”的开场白,它贯穿于整个 “作文先导式”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的情景,让儿童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儿童会自然产生对具体情景的体验、领悟,一般要比所表述的语言更加深入。因此,在“作文先导式”实验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体验、感悟,言为心声。
1、生活再现
“作文先导式”语文教学十分注重教学生活化,把学习和自己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学生的生活积累带进课堂,加深学生的生活感受。以生活展现情境,一般都采取表象复现形式出现,在“情境体验”课前,先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种典型场景,作为儿童观察的客体。到了课堂上,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再次进行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生活情境进行回忆复现或活动复现。这种体验活动在第二主题单元和第三主题单元进行时运用。
2、图画展现
用图画来创设情境可以说是最便捷的,它也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把表达的依托物用鲜明的图画表现出来,这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在情境体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情境,当然还需要教师加以指点、启发、描述,以主导学生认识的方向性,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展开表达。这在第一主题单元和第四单元着重进行。
3、角色表演
“作文先导式“语文教学中用角色表演来创设情境,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担任童话角色、向往角色,或是身边角色,只要角色一出现,教室里的气氛就会立刻翻腾起来。课堂中的角色不再是书本,而是自己或自己班的同学。如由教师提供童话故事的表演角色,让学生演一演,在有体验的基础上自编故事、儿歌或是改编故事,续编故事等多种写作方法来写。在“我们都有好品质”这一主题单元里运用角色表演展开情境活动。
4、音像组合通过音像、音乐来创设情境,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组合在一起的音像因为是从各个方面收集来的,学生会怀着极大兴趣去听,去想,从而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音像作用于听觉和视觉,更会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一旦情感体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也会更深刻,有了深刻的理解,积累回水到渠成。这种方法在第六主题单元开展时先播放歌曲“快乐的节日”,让学生在歌声中去体验我们幸福的生活。
5、学科整合充分利用各门学科的资源,做到学科间融合。如美术课的工艺制作;体育课的游戏;生活与劳动课的手工劳动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感兴趣题材。
第三步:表达与学习生字
“作文先导式”语文教学在开展情境活动的目的就要进行表达。表达分为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
1、口头表达
学生活动之后,就要把活动的过程进行口头表达,成为一篇口头作文。所以,口头表达时学生的语言就应规范,基本做到句子要通顺,还要说好文章的结构,要有序表达,才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作文”先导的优势。在学生进行口头说时,教师会预先定好本课时的语言训练计划。遵循在注重学生自由表达的基础上进行言语训练,包括句式和文章的结构。句式分陈述、感叹、反问、疑问的基本句式和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训练;文章结构由单一的结构方法到多元的多种方法的结合,让学生无序说话,有序表达。
“作文先导式”教学要识字,学生在口头表达时就进行生字词语的教学,即生字词语的认读和书写。
生字词语的认读教学分两种:一是预设教。教师根据主题单元的内容预设一定要学习的生字新词。即学生在进行口头表达时,会说老师预设的生字词语,老师就可把说到的这些词语出示并进行字词的认读教学;二是随意教。学生在各自表达中定会产生老师预设以外的好词,我们就把学生讲到的词语出示,注上拼音,教学生认读生字,适当进行词语的拓展。随意教一般参插于预设教中。
生字的书写依据小学生身心特点:不宜写笔画过多,过繁的字,因此在安排学生要写的字时应遵循从简到繁,从练习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开始,再逐步过渡到书写笔画比较多的字。一节课一般安排书写6个字,参照人教版的要求来规定写字量。书写的字又有两种来源:一种是老师安排要写的字进行书写(一般
是4—5个),这部分字两种:一是学生的常用的汉字要进行书写;二是学生在这节课上用的比较多,使用频率相对高的字,教师都要重点指导;第二种是写学生在表达时产生需要的字(一般1—2个)。写字时我们老师还需要根据汉字的字形结构规律安排写字教学,让学生基本掌握字的音形义,能够正确书写生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我们老师在板书生字时要规范,起到示范作用。生字以词或句子的形式出现,生字要注上拼音,以便学生真正理解字词含义,自由运用。目的是让学生把字写对、写好,打好坚实的写字基础。
2、书面表达
学生在进行书面表达时也要进行识字教学。从口头语转化到书面语,在转化过程中定会产生新的生字新词。这些生字新词是学生在写作中需要运用的,是一种识字需要,这种需要往往是主动的,更容易掌握。我们老师就得抓住时机,把这些生字新词及时地教给学生认读和运用。如果学生产生的词语在这篇文章里很需要,很恰当,我们还要对全班进行认读、书写和运用;如果是个别学生的运用需要就进行个别教学。
在写作时,我们的基本要求是我们书写过的字词要写汉字,如果是没有写过的字可以写拼音。经过实验,我们发现低年级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在写作时如遇到不会写的字,他们便会问老师,这时我们也会把学生需要的汉字写给他。因为在这时学生产生写字的需要,完全是一种自主写字,效果是最佳的。
第四步:交流、修改和阅读习文
1、交流、修改
学生的初次文稿出来以后,先安排课时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作品的机会,在同学的评论中发现自己文章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及时地补充、修正,得到更多的知识。再进行集体评改,评改时应让学生各抒己见,在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一起感受,一起发现,一起探索,集思广益,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集体评改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修改的基本符号。如有:增补、删、改、换。还得教给学生边读边改的方法,让学生多读,反复读,改通改顺。眷抄要把字写得正确、规范。
2、美文阅读赏析
学生的习文经过自己或老师的修改后,请学生端正地抄在作文本上。由老师进行批改、审阅,然后改编成多种体裁的习文,习文就成了学生进行“作文先导式”语文教学的教材。接着我们把学生优秀的习文打印出来并分发给每位学生,作为我们上美文阅读赏析课的教材。
美文阅读赏析课就跟我们以前的阅读教学课一样上一教时。要进行朗读、说话、想象、质疑、欣赏等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习能力;在新课标下还要进行合作、探究、自主等学习方式的尝试。美文阅读赏析课以读习文作为主线,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课上通过让学生找找习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或是读老师指定的重点句等一些阅读方法来指导学生的朗读。重点是教会学生读好各种句式,带着自己的感觉读,读出情感。语文教学应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所以在感悟时遇到可以拓展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想象文中的事物,再写一写,或是画一画事物,给习文加插图等。让学生喜欢上这样的美文阅读赏析课,争取更大的发展。我们还在上美文阅读赏析课时适当地进行语文的基本知识拓展。如词语的搭配;把句子补充完整;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的句式转变等。让他们在阅读课上得到各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第五步:阅读积累
阅读积累是指课堂教材的开发。一是对人教版的部分优秀课文安排在“作文先导式”语文教学的单元主题里作为阅读积累的阅读材料。人教版的课文不上阅读课只是用于拓展阅读,每一篇至少读二遍;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的阅读,在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与书交朋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阅读量,我们开设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与阅读量。在学生读书的自由地基础上再有机地进行指导,具体体现在:
1、每天早自修背诵儿歌、古诗或格言名句等。
2、周一、三、五中午看自带书或是学校图书室的课外书半小时。
3、综合活动课上开展“谁的知识最丰富”的活动,促进学生在课外要多看书。
4、班队课上开设展示的舞台,开展讲故事、朗诵诗歌、猜谜语、脑筋急转弯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读书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快乐同时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提高了阅读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实验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实验,实验班的学生在识字、阅读、说话、写作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学生们都非常喜欢上“作文先导式”语文课,实验班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而且他们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写作,乐意写下自己真实的感受。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较为规范、完整,具有一定的表述能力;书面语言词语丰富,句子较为通顺,有一定的逻辑性。与对照班的学生比,实验班的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都在实验中得到良好的培养。
3、作文水平上升
4、写字量不少于人教版的写字量(本学期不少于250个字)。
5、家长的反应
两个实验班的家长比较支持“作文先导式”的实验,通过实验家长看到了孩子们的发展和变化,尤其是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到满意。家长们也乐意自己的孩子参加这个实验,同时对我们的这个实验充满希望。
1、对格式的要求
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都不会影响通过。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2 年实践经验证明,该小段不会超过200 字,并且二次修
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
第二篇:实验研究》中期报告
《高中汉语口语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中期报告
● 吴杰明
一、课题研究与实验情况综述
《高中汉语口语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经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评审并被批准为立项课题后,我们逐步组建了以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的曾良策同志,江苏省盐城中学的李仁甫、顾向阳、何效明、卢斌、凌荣毅同志,盐城高等师范学校李玲、张彬同志,江苏省射阳中学的倪同刚、周长青、李正新同志,盐城市明达中学的张锐同志,阜宁县陈集中学的高长盛、蔡清荣同志,射阳县教育局教研室的李章东同志、射阳县第二中学的徐昶同志以及射阳县明达中学的杨少春、夏文龙、吴杰明、梁素梅、郜建梅、吴杰春、胡海蓉、张蕾、颜美玲同志等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聘请了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盐城中学的顾为建担任总课题组的顾问。
课题组成立以后,我们认真总结了以往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研究了中学汉语口语教学总的趋势,并结合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了本课题组研究与实验工作的重点及具体措施。我们组织了关于高中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的广泛调查,并在2007年3月23日邀请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组一行五人来射阳县明达中学举行了开题论证(高中汉语口语课程开发第一届研讨会),与会专家及课题组成员专题研讨了研究与实验的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研究与实验工作的基本思路。
2009年1月22日,课题组相关成员在阜宁县陈集中学召开了高中汉语口语课程开发第二届研讨会。会上,课题组顾问、特级教师、江苏省盐城中学的顾为健校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鼓励大家要坚持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努力拓展语文教育教学的新天地,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再立新功。课题主持人、射阳县明达中学教科室的吴杰明老师作了主题发言。吴杰明老师指出:“虽然现在组织大家从事“高中汉语口语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似乎还找不到合适的土壤,适宜的温度;合作编撰校本选修教材《高中汉语口语实验活动方案》,也似乎是烧了一堂冷灶,下了一着闲棋,但应试教育最后的疯狂正预示着它的迅速败亡,真正的素质教育的曙光已经出现在基础教育的天空下。相信随着09年年中由温家宝总理主持、由教育部牵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推出,真正的素质教育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现实。我们也只有现在就做起来,才能不缺席,不迟到,从而在未来素质教育的园地中占据一个比较积极主动的地位。”会上,大家还讨论通过了《高中汉语口语实验活动方案》的编写体例及章节目录。要求大家在分工编写的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方案的实践性、操作性,必须是组织汉语口语实践活动的已经十分完善的脚本;方案的编写不必过分强调知识灌输的完整性、系统性,但一定要讲求能力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还要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方案选材可以古今中外,来源尽可能广泛,要十分注重活动素材的新颖性、趣味性。《高中汉语口语实验活动方案》初定为“说明与讲解”、“表白与抒情”、“倾听与复述”、“寒暄与攀谈”、“问答与劝说”、“辩论”、“演讲”、“朗诵”等八个章节以及“主持口语”、“面试口语”、“推销口语”、“谈判口语”等四篇附录。阜宁县陈集中学为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提供了非常周到细致的服务。
2009年8月16日,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自上而下,着力解决当前中小学办学行为不规范的突出问题的新形势下,课题组在射阳县明达中学顺利召开了高中汉语口语课程开发第三届研讨会。会上,射阳县明达中学杨少春校长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课题组顾问、特级教师、江苏省盐城中学的顾为健校长也作了语重心长的讲话。他对各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在汉语口语课程开发方面作出的的大胆尝试和辛勤努力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再次强调了高中汉语口语课程开发在扭转语文教学价值偏向,填补课程开发空白方面的重要现实意义,勉励大家甘于寂寞,执着追求,努力做有理想有信念的人。射阳县教育局副局长吴堂清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他要求大家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把校本课程开发变成更多教师的自觉行动,要努力在教学实践中锤炼教材教法,用教学实践检验课题研 究的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课题主持人、射阳县明达中学教科室的吴杰明老师作了主题发言。吴杰明老师认为:“听、说、读、写是四项最基本的语文能力。我们大家过去一向比较重视读、写,忽略听、说,其实,听、说、读、写是不可偏废的,听、说、读、写应该是互动共赢的。听、说在当前的形势下没有被列入各级各类考试的基本内容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英语要考听、说,作为母语的汉语却不必考听、说。是不是作为母语的汉语学生的听、说能力就已经达标或者是很强了呢?远远不是!我们发现在高中学生中不会听、不敢说的学生比比皆是。听、说能力的缺失无疑是极大地制约着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高中语文课程明确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要求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作为教师,有必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开发和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选修课程,充分利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其基本精神就是为应试教育掘墓,为素质教育松绑。以前我们在素质教育改革方面的不作为可以推说是基础教育的外部环境束缚了我们,可眼下,教育行政部门已经为我们做足了减法,素质教育的曙光已经真正的出现在基础教育的天空下,如果我们仍然不作为,那么毫无疑问,这就是我们的平庸和懒惰了。我们有理由相信,真正的素质教育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现实。我们只有现在就行动起来,用我们的努力去填补应试教育废墟上留下的大片空白,我们才能不缺席,不迟到,也才能在未来的素质教育园地占据一个比较有利的地位。”会上,大家还进一步讨论修改了高中校本选修教材《高中汉语口语教程》的编写体例及章节目录,通报了各实验学校、各实验教师已经完成的部分研究与实验工作。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江苏省盐城中学的卢斌老师老师、凌荣毅老师,江苏省射阳中学的倪同刚主任、周长青老师、刘文文老师,盐城市明达中学的张锐老师,阜宁县陈集中学的高长盛主任,射阳县教育局教研室的丁骥良主任、李章东老师、射阳县第二中学的徐昶老师,射阳县明达中学的夏文龙主任、郜建梅老师、胡海蓉老师、张蕾老师等。射阳县明达中学为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提供了非常周到细致的服务。
二、已经取得的初步的研究成果
1.课题组设计了相关调查量表,在江苏省盐城中学、江苏省射阳中学、射阳县陈洋中学、射阳县盘湾中学、射阳县明达中学以及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开展了关于高中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的调查。共收集调查表2800多份。并进行比较系统详尽的统计分析。我们的结论是:
(1)语文教学改革,一直受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左右,历届中考、高考,只考书面语言,不考口头表达能力,致使许多教师不敢越雷池一步,考什么讲什么,怎么考就怎么讲,忽略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不少教师仍没有确立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学仍陷在繁琐分析、满堂灌、形式主义的泥潭中,教学内容单
一、气氛沉闷。课堂上,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闪光点常常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肯定,甚至扼制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产生“厌说”的心理。
(3)学生口语交际的最佳氛围是“轻松、活泼、融洽、自然”,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和考试的压力,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几乎被取消,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文艺活动、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班会、团队活动等几乎被挤出校门,“口语交际”的权利大部分被剥夺,学生缺乏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缺乏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环境。
(4)学生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进入中学,生理、心理发生了许多变化,害羞之心随之产生,不愿当众发言,“怕说”成为普遍现象,无形中失去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
上述四个方面,使得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教学的冷点、盲点。为了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增强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并以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带动语文素质、思想素质的提高,我们有必要充分整合并大力发掘汉语口语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探索并尽早开设高中汉语口语选修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汉语口语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从随意性向计划性、盲目性向科学性、零散性向系统性的转变。2.为激发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与实验的热情,团结更多高中语文教学一线的老师支持我们的实验,以进一步提高课程开发工作的效率,经研究,我们制定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汉语口语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总课题组贡献评分考核细则》。我们将总课题组分为“课程标准组”、“教材编写组”以及“实践活动组”等三个项目组,分别进行百分考核。相关实验学校及实验个人也应根据各自承担的子课题分别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进行相应的百分考核。
3.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校本选修教材《高中汉语口语教程》的编写,我们经过充分讲座,制定了《高中汉语口语教程》编写体例及章节目录。
我们议定:
(1)按汉语口语交际的类型划分章节,以方法技巧为纲目结构每个章节的基本内容。各章节、各框题的内容应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要努力突出重点,不必求全责备。
(2)每个章节拟分为“知识引路”、“实战训练”、“迁移练习”等三个部分,要努力体现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生成性等适应汉语口语教学实际的各项要求。
(3)材料选择宜侧重于名人掌故、名著名篇,练习设计要有时代气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每一章、每一节都应有既个性鲜明又切实可行的考核建议。
(4)汉语口语教程章节目录包括前言、正确使用普通话、说明与讲解、表白与抒情、倾听与复述、寒暄与攀谈、问答与劝说、辩论、演讲、朗诵、写在最后等十一个部分。我们不求全,不求稳,只求方便实在,切实有用。
4.目前,我们已经开始了校本选修教材《高中汉语口语教程》的编写工作,并已经取得了实际的成效。我们以教学案的形式编写我们的校本选修教材,每份教学案均包括【课题】、【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时数】、【学具准备】、【学习过程】、【结束语】、【课外迁移】、【教学后记】等几个部分。学习过程由教者以汉语口语故事导出课题,继之以问题讨论,接下来是知识引领、创设情境、师生合作进行口语训练,最后是学生自由表演,复习巩固技能。我们已初步编就的《说话要看对象》、《说话要看场合》、《如何使用礼貌用语》、《节奏和韵律----声情并茂韵味无穷》、《教学案:口语交际之应答》、《会说更要善听》、《感受和再现》、《含蓄与委婉》、《巧用比喻说道理》、《寒暄与攀谈——如何巧妙说“不”》、《节奏和韵律》、《朗诵的基本知识与手段》、《发音与正音》、《朗诵的分项训练》、《清音流韵,哲理人生——议论文朗诵指导》、《轻轻挥洒美的情愫——散文朗诵指导》、《意明于先而融于情——诗歌朗诵指导
(一)》、《声显于外而应于意——诗歌朗诵指导
(二)》、《击节而歌情意长——现代诗歌朗诵指导》、《巧语启悟,以小见大——寓言故事朗诵指导》、《真情描述人生段落——记叙文朗诵指导》、《倾听与反馈——有效沟通的前提》、《说明与讲解——条分缕析得精髓》、《卖什么吆喝什么——推销口语指导》、《如何说服——设身处地与感同身受》、《怎样提问——有的放矢与循循善诱》、《绿叶与红花——主持口语训练与指导》、《谈判口语——讨价还价》、《谈判口语——谈判入门》、《谈判口语——如何拒绝》、《演讲者的素质》、《演讲稿的主题》、《演讲稿的撰写——明确的主题》、《演讲稿的撰写——新颖的内容》、《演讲稿的撰写——清晰的条理》、《演讲稿的撰写——通俗的言辞》、《演讲稿的撰写——真挚的情感》、《演讲中的技艺——简洁有力的开头》、《演讲中的技艺——个性张扬的表达》、《演讲中的技艺——因势利导的机智》、《演讲中的技艺——余音绕梁的结尾》等几十篇汉语口语教学案发布在三槐居语文论坛“汉语口语”版块(http://bbs.3hj.cn/forumdisplay.php?fid=173),受到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有许多中学语文教学一线的老师表示期待我们的选修教材早日付梓面世,并愿意与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完成这一选修教材的编写。
5.我们不仅开始了校本选修教材的编写,我们也大胆试验,积极实践,开始了高中汉语口语课程的尝试。鉴于普通高中学业负担沉重,升学压力大的特点,我们的汉语口语课程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展开的。我们确定高二(4)和高二(6)班的实验班,率先在这两个班组织课前演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学们参与热情高,由执稿演讲逐步到脱稿演讲,演讲的技能技巧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收集演讲稿计五本400多份,均已装订成册。我们成立了“轩辕讲演社”,组织诗歌朗诵会、专题辩论会,均有声有色,成果斐然。“轩辕讲演社”已经组织了 两届全校性的的诗歌朗诵比赛,第三届正在筹备之中。远在浙江的实验学校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在实验教师分课题主持人曾良策同志的带领下,汉语口语教学活动也已全面开展起来。他们组织了首届《论语》专题辩论赛,其视频资料片也发布在“三槐居语文论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
6.为动员更多中学语文教学一线的老师参与我们的课题研究与实验活动,收集和整理教材编写及课题实验的相关资料,我们申请“三槐居语文论坛”开设了“汉语口语”课题研究专版,课题主持人吴杰明老师及江苏省盐城中学的李仁甫老师充任版主。专版开设一年多来,全国各地有许多老师热心参与我们的课题研讨和实验研究,积累了大量相关素材。集思广益,我们的课题研究的思路更加开阔了,我们工作目标更加明确了。特别是我们的课题顾问江苏省盐城中学的顾为建校长通过网上互动,给予了我们课题组很多极具针对性、实效性的指导和建议。我们衷心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扶持。
7.我们不仅重视汉语口语教学活动的开展,作为一门课程的开发,我们也十分重视相关课程理论的学习与研讨。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先后多次组织课题组核心成员开会研讨,力求就某些重要问题达成共识,努力构建高中汉语口语教学的理念框架。在这方面,课题组核心成员江苏省盐城中学的李仁甫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撰写的论文《从对话的角度看朗读》先后发表于《教师报》及《师道》杂志,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对于我们汉语口语教学实践是极好的指导和规范。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作为一门校本选修课程,我们不仅需要比较完备的教材,更需要目标明确,过程合理,检测方便的课程标准。目前,我们虽然广泛收集素材,开始了校本选修教材的编写,但我们能够拿出来的还只是非常粗糙的部分初稿,未完成的工作量还比较大,任务还很艰巨。我们需要更多的同路人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工改造,补充完善,把相关的教学案做得更细、更实、更完美。《高中汉语口语课程课程标准》的制定随着汉语口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也需要尽快摆上议事日程。
2.我们虽然制定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汉语口语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总课题组贡献评分考核细则》,对各学校及各位实验教师的研究与实验工作进行百分考核,但执行难度较大。我们迫切需要各学校、各位实验教师以三槐居语文论坛“汉语口语”版块为操作平台,提供更多研究与实验工作的档案,特别是相关汉语口语实践活动的音频、视频资料。
3.作为一门课程是不能缺少检测与反馈这个环节的,制定《高中汉语口语课程评价办法》也是我们必须认真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高中汉语口语课程的课程评价要体现新课标精神,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汉语口语表达的热情,保护其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要有助于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同时也要有利于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制定高中汉语口语课程考查考核办法是不同于以往各学科课程标价的全新的尝试,需要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4.选修课程开发及汉语口语综合实践活动虽然已经异彩纷呈地开展起来了,但仍然缺少必要的指导和规范,教学效果也没有必要的检测,教学活动的经验教训也有待总结。我们要更加重视相关课程理论的学习与研讨,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构建起高中汉语口语教学的理念框架,力争在年内有再调查报告或是相关论文发表。
四、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山在天边,走到天边,山还远;月在水面,划破水面,月更深。”课程开发是摸着石头过河,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我们需要不断尝试,寻求突破,我们也需要不断总结,建构理论。今后,我们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多收集相关资料,多组织相关的集体研讨,力争有所发现,有所创建。
1.有效开发本地区汉语口语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各种类型的汉语口语综合实践活动,编写《高中汉语口语课程标准》和《高中汉语口语教程》,形成并不断完善本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体系。(负责人:吴杰明、李仁甫、顾向阳、李章东、倪同刚、高长盛)2.按照学校制定的课改方案分别在学生社团(或实验班)和参照班组织汉语口语教学,并使用有关调查统计量表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教育教学效果。(负责人:曾良策、李玲、何效明、周长青、卢梭、凌荣毅、张锐、徐昶、胡海蓉、张蕾等)
3.适时进行课题研究的自我评估,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及时修改实验方案,调整教育教学措施。(负责人:杨少春、夏文龙、吴杰明、郜建梅)
4.讨论并明确对高中汉语口语课程学习成绩的考查考核办法、对教师教学工作的保障机制与评价激励机制。强调以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主,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发展的潜能自主选择学习。实行学分制管理,校本课程的考核成绩应记入学生的学习档案。(负责人:吴杰明、曾良策、蔡清荣、李正新、刘文文)
5.进行总结性测试,撰写课题研究的工作总结及成果总结,总结成功的经验,并在较大范围内推广;撰写专题论文,在相关教育教学期刊发表;修订并出版《高中汉语口语教程》,为进一步的研究与实验做好准备。(负责人:顾为建、杨少春、李章东、吴杰明)
五、课题研究与实验的几点反思
1.课题调研、教材编写、实验班级的选定和学生社团的组建、汉语口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效果检测评估的方法设计,还有课程标准的制订与修改,所有这一切课程开发的相关工作面广量大,是我们当初在课题申报立项时没有能够充分估计到的。
2.参与研究与实验的教师对高中汉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都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但高中汉语口语教学还需要时间、人力、物力、特别是体制上的保障。作为一门校本选修课程,没有领导的重视,没有体制上的保障,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极容易被挤占的。我们认为应当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使语文口语测试与笔试一样占有一席之地。
3.开展汉语口语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切实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原则,提倡成立专业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大家一起出谋划策,集思广益,把“小组讨论”变成一次次研究、探讨、锻炼的机会。
4.呆在家里搞课题,常有坐井观天之感,课题研究必须由课内到课外,由校内到校外,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加强学生口语交际方法与技巧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汉语口语课程开发和口语交际教学是一项古老而又崭新的事业,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摆在我们全体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科学、规范、活泼、有序地对中学生进行汉语口语交际训练势在必行。广大语文教师在汉语口语课程开发及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工作中必须解放思想,有所作为,努力开辟教育和科研新天地。
(吴杰明 射阳县明达中学)
第三篇:板块式教学中期报告
一、中期论证活动简况(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2015年4月28日,《初中历史“板块式”教学探究》中期论证研讨活动在嘉祥县教体局南三楼会议室举行,课题组全员参加了会议。
出席本次论证会的有县教研室主任郭德灵、县教研室副主任张以新、县教研室副主任杜维良、县教研室副主任郝红霞等领导、专家。会议由郭德灵主任主持,活动由四部分组成。
一、主持人汇报中期报告;
二、专家讲座,互动交流;
三、课题组反馈,资料填写;
四、领导讲话,并提出建议及要求。
课题汇报中,结合视频资料,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标、思路、方法、意义等方面对该阶段的研究工作做了详尽的介绍,并展示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提出了课题研究中面临的困难,阐述了下阶段研究的重点、打算及预期的效果。专家讲座阶段,特邀专家杜维良主任给课题组提出了目标和定位。课题组成员积极互动,与杜主任进行了交流与反馈,并填写、改正、刷新了资料,现场研讨气氛热烈。
最后,郭主任高屋建瓴,对课题组成员一年多的辛勤努力和探索给予了肯定,对本阶段的研究表示了赞赏。各位领导还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和要求,为课题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课题组全体人员对专家的指导表示感谢,并真诚地邀请领导、专家对下阶段的课题研究继续给予关心和指导。
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本阶段的研究成果,增强了课题组成员研究、推广课题成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推动了我县的教育科研工作日趋规范化、科学化。
二、中期报告
(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3000字,可加页)。
该课题自2014年1月申报至今,已完成中期研究,初步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操作性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对课题中期研究工作进行总结。
一、前期课题研究主要工作
(一)资料准备,培训研讨。
收集、筛选和整理了课题前期阶段资料。通过培训和研讨,实验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意义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增强了使命感和自觉性。
(二)编制调查问卷,制定实施方案。
运用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形式,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兴趣需要,了解到学生对问题引领下的高效课堂的认知现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三)选择五所中学进行重点实验。
总课题组从全县遴选了嘉祥四中、祥城中学、嘉祥二中、黄亥中学、大张楼中学进行重点实验研究,确定了《初中历史“板块式”教学探究》的整体框架,选择了课堂教学实验的三大载体:教研组、教师、学生。
二、中期课题研究具体工作
(一)成立实验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实验教师。
2014年9月28日开题后,成立了以马丽丽为组长、任宪法为副组长的总课题组,确立了研究目标,确定了实验教师,制定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二)开展课题专题研究活动。
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题组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下发了各学科与课题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集中和分散学习,让教师感悟板块式教学的科学内涵。
2、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学校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告知开展“初中历史板块式教学”的目的、意义和途径,请家长配合学校共同行动。
3、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积极解决问题。新型问题引领下的板块式教学的现代理念悄悄改变着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涂抹了一层亮丽的底色。
4、探索研究初中历史板块式课堂的基本模型。包括小组合作的研究,集体备课的研究,导学案的研究,当堂训练的研究以及基本模式研究。
5、各参与学校组织教师尝试进行历史学科的板块式教学,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导学案”、“六环节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中,选择适合本校实际的一种进行尝试,通过实践形成适合本校校情的教学模式。
6、课题组所有成员组织各学科的部分教师分别到曲阜实验中学、杏坛中学、孔子中学等多所学校学习观摩。
7、课题组和各校教师加强横向联系,彼此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经验。
8、接受市教研室定期对课题的指导,通过“教学视导”、“研讨会”“开放周”“送课下乡”等形式,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并及时整改。
9、探索并设计实际有效的课堂评价方案。从学校、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评、校评等渠道,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三、阶段性成果
1、丰富了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教师的指导水平,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在参与研究与实施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发展的服务意识越来越浓。通过课题引领,多数教师能够静下心来备课、潜心研究、巧妙构思,越来越从容地参与板块式课堂的研究。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课堂提问,老师们都能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意愿。同时,教师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逐渐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行家里手。
2、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凸显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实验学校努力构建“初中历史板块式教学”为特色的学校教学模式,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充分发挥了活动育人、课堂主渠道育人的作用,通过各个层面的深层次探索,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附:阶段研究成果
1、初中历史板块式教学评价标准
2、初中历史板块式教学课堂教学案例
3、初中历史板块式教学的有关论文
4、音像、照片资料
四、创新之处:
1、学术思想及观点
在信息化社会中,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需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个人终身的社会需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生活、工作的节奏。因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终身学习将伴随自己一生。国内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的研究,对于初中历史的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可以说是相对空白的研究领域。
本课题致力于研究初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的持续性的保持,让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由一节课发展为一周,由一周发展为一个月、一学期、一学年,甚至持续终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改变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问题引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研究方法创新
以往的课题研究主要是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是少数人的行为。当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再普遍推广,这样就造成研究力量薄弱,研究氛围不浓,研究进展缓慢。本课题的研究采取学校全员参与的形式,从各个方面各角度推进,是以往研究课题不能比拟的。全员的参与,集体的智慧,使课题研究整体推进快。课题研究内容成为了学校整体工作的灵魂,为形成办学特色、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五、对现有成果的反思
1、教师的历史板块式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学生的课堂有效学习的特征还不明显。
3、收集的有效个案和无效个案缺乏典型性。
4、历史板块式教学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有待提高。
5、形成的共识还没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六、今后工作的展望
1、继续探索历史学科教学高效的途径和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整理历史学科各阶段教材中有关的内容,并以此为生发点,探寻各阶段历史课程教学中板块式教学的设计方法。
2、继续加强评价研究。检测评价体系在课题研究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课题研究成功与否、研究成果是否有价值的重要环节。评价标准的科学性、普适性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评价工作还有待与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如何发挥学生评价在整个评价中的作用,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之一。
3、通过实践,进一步验证“初中历史板块”模式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整理《初中历史板块式教学课堂探究》教学案例,为进一步科学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丰厚的资源。
七、预期成果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及研究论文。使用去向:嘉祥县区域内推广。
预期社会效益: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找到更加适合本地区的高效学习历史课程的实施途径。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习兴趣持续性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及研究,使学生的学习历史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探索实现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有效管理,使其形成精细化机制。
三、专家意见(侧重于过程性评估,检查前期课题研究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可持续性评估,调整研究计划建议等,限800字)。
第四篇:大创实验中期报告
大创实验中期报告
实验背景:
近年来非晶态金属材料由于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耐蚀性耐摩擦性等优异性能而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是一种具有很大的潜力的金属材料。目前,作为软磁材料的非晶合金带材已经实现产业化并逐渐取代硅钢片,使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大大降低。大块非晶材料目前作为结构材料在非晶钢,轻化结构材料,生物材料等领域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非晶合金因优异的力学、化学、磁学等性能在电子机械化工等行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然而非晶态金属材料具有低塑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严重的限制了他的应用。找到一种可以提高非晶塑性的方法尤为重要,本课题是通过电镀和化学镀的方法在非晶态合金上镀上一层金属镍或金属铜。并通过不同的实验条件得到不同的镀层,最终用成分分析,拉伸测试和压缩测试来验证构建的三明治结构的材料的塑性得到提高。以非晶态金属材料为基体来构建一种三明治结构来提高非晶态金属材料的塑性。得到一种三明治结构的具有高强度高塑性的复合材料。
实施思路;
经费使用计划
材料费(原材料,试剂费用):5000元 资料费(资料查询,打印复印费用):1000元 测试费(实验测试费):2000元
交通费(外出调研或外出购买材料):1000元 预期;
通过实验能得到理想的镀膜非晶棒,并且由力学性能测试得到较理想的应力应变曲线,然后经过化学检测,微观组织形貌检测和夹杂物分析得出镀膜后非晶棒的特点,最后得出结论。实验过程:
1)根据成分配好原料,在真空熔炼炉中析出板状和棒状板材,并购买一定量的非晶合金带材。
2)对非晶表面进行打磨,用金相砂纸等一些辅助工具处理掉吸出时出现的表面缺陷。3)配置不同的溶液将材料敏化、活化后进行化学镀,并切割成5mm非晶棒,然后打磨光滑。
4)进行常温力学性能测试,绘出应力应变曲线。
5)对其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微观组织形貌检测(XRD、SEM、EDS),夹杂物分析。
6)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遇到的困难:
1)在最初的配料阶段,每种材料都精确到0.01g,误差不能超过规定量的正负0.002g。特别是在快要接近规定值得时候,更得经常称量,需要特别精确而且倘若在打磨的过程中,不小心弄丢了小块材料,又得重新寻找并打磨。总之,配料是一项极考验耐心的操作。
2)其次是熔炼,要先将材料根据熔点由高到低从上到下摆放,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物质全部熔融。吸出样品绝对是个技术活儿,需要不停观察,开放阀门一定要快,要保证析出的样成分精确无误。
3)然后是磨样,磨的样不能太粗糙,也不能太光滑,且在试样的轴径上直径要均匀。一般情况下,磨一根试样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而磨样的过程是特别漫长的,期间还不能分心,否则就会导致试样的直径分布不均匀。
4)接下来是镀膜,从配制镀膜溶液到调节PH值为6.5,不能有一点儿马虎,而其中要数调节PH值最为困难。称量镀膜液的溶质时,注意事项与配料时称量材料的量一样.在操作过程中,还会用到浓H2SO4、NH3.H2O等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腐蚀性液体,须得多加小心。在镀膜3个小时后,便可取出试样。若经宏观上观察,镀的膜比较均匀且结合性好,便可进行后续的实验,否则便要从配料重新做起。
5)接下来便是切割、磨样和抛光了,在切割时,要稍微比规定的试样长1~2毫米;磨样时,要小心别把镀的膜也磨掉;然后镶上样进行抛光即可。
6)在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检测,XRD和SEM检测,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XRD图和SEM图后发现镀膜的厚度只有10微米,却能明显改善非晶棒的强度和塑性等综合力学性能;而之前我们学校表面所也做过10微米的镀膜,结果却是根本没效果,这是对实验结果的一个困惑。SEM图中膜有很多小凸起并成高低不平状且不是很平滑,对此现象我们也是不解,有待科学的解释。
实验现状:通过一些列实验我们得到了完整镀膜的非晶棒,并由力学测试和SEM检测所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和SEM图(如下图),我们发现用非晶材料表面镀膜的方法可以改善非晶材料的塑形,提高应变比。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对此镀膜的非晶棒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微观组织形貌检测(EDS),夹杂物等分析以便进一步检测镀的膜的化学成分以及其与基体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实验检测结果。
下一步计划:
1)通过对此非晶棒进行微观组织形貌检测(EDS),夹杂物分析,探究非晶棒镀膜后其性能大为改进的微观原因。
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从而进一步讨论是否还有其他镀膜方法可使非晶棒的延展性等优越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第五篇:《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探索与研究》中期报告
——新受概念课教学的三个环节
代金珍
顾泠概念教学突出对概念内涵的理解,注重概念的情景引入、语言转换等,逐步从概念的“标准变式”转向概念的“非标准变式”,使学生获得对概念的多角度的理解;同时突出对概念外延的应用,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拓展,通过对概念多角度的理解,使数学教学有层次地递进。一堂新授的概念课,总的来说,主要侧重概念性变式教学,因为这一阶段不适宜作高难度的知识综合训练。
我们课题组下一阶段的重点将放在新授课概念教学的环节的探索上,下面我们就新授概念课教学应注意的三个环节作些研究和探讨,并从大家熟知的等差数列新授课教学谈起。
一、设置情景,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1)知识背景的创设
每节新授课要从学生最为熟悉的现实背景、生活背景、历史背景、数学知识背景等出发,设置最能体现新授概念本质特征的知识背景。
这是概念性变式教学的切入点。老师要列举学生学习经验中感受最深的例子。概念引入的背景可多可少,原则只有一条:尽可能地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①班级同学的鞋子尺码:27.5,27,26.5,26,25.5,25,24.5,24,23.5,23。②每个同学的统一营养午餐费:5,5,5,„,5。③能被3整除的所有正整数:3,6,9,„
这里列举的三个例子,前两个例子源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第三个例子源于学生的数学知识背景。第一个例子中公差小于零,第二个例子中公差等于零,第三个例子中公差大于零。
等差数列概念的本质特征是:从第二项起,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d(公差)可以是任意的实数。即当n2,nN时,anan1d,dR。
(2)特殊情形的考虑
从概念的一般性出发,探讨概念的特殊情形。这在新授概念教学中,是学生容易接受的一个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情景不可忽视,它是理解概念一般性结论的基础。我们在这里把对特殊情形的考虑视作为概念性变式教学的特殊情景。这个情景实际上是从概念的局部来解释概念的本质特征,是从学生容易理解的方面入手的。①三个数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
*a,A,b成等差数列AabA2AabA项。
②等差数列{an}中,任意相邻三项也成等差数列:
ab。称A为a,b的等差中2an1,an,an1(n2,nN*)成等差数列an是an1和an1的中项 2anan1an1由n的任意性,数列{an}成等差数列。
③等差数列{an}中,奇数项组成的数列a1,a3,成等差数列,其公差为2d;偶数项组成的数列a2,a4,成等差数列,其公差为2d;每隔相同的项组成的新数列am,amk,am2k,(m,kN*)„也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为kd。
(3)基本结论的推出
从概念的本原出发,进行演绎推理,得出一些基本的结论,如概念衍生出来的性质、定理、公式等。这些结论和新授概念一起成为新授课中的学习要点。我们在这里把基本结论的推演过程视作为概念性变式教学的一般情景。
① 归纳推广:
由等差数列的定义,得到:
a2a1d,a3a2da12d,a4a3da13d,„,ana1(n1)d。②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
从函数的角度来看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当公差不为零时,其表达式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当公差为零时,是常量函数。点(n,an)是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上离散的点。
作为新授概念,从以上的三个方面来理解,是概念性变式教学的三个不同角度,也是概念性变式教学的三个基本维度。在变式教学中,创设背景是概念呈现的孕育过程,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前提。得出了概念,不是概念教学的终结,还需要寻找概念的“知识固着点”,从两个方向进行寻找,最近的方向和较远的方向。最近的方向我们考虑的是概念的特殊情况,较远的方向是从概念出发的一般性推理,直到我们找到本节课新授概念所能依附的“知识固着点”为止,我们把这个环节称之为新授课概念性变式教学的第一个环节。等差数列新授课我们可以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作为概念性变式教学中的“知识固着点”。在“知识固着点”未找到之前,新授概念与“知识固着点”之间存在一个“潜在距离”,我们可以理解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了完成第一环节的教学要求,从变式教学的层面上来说,老师要围绕新授的概念,多角度地设置问题情景,使学生在第一环节就找到“知识的固着点”,使新授概念有一个稳固的外显的“知识抓手”,为后续的概念应用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拓展外延,凸显概念的不变内涵
(1)概念的简单外延
我们把概念应用的较小适用范围称之为概念的简单外延。较小是一个模糊的量化。在讲完等差数列定义后,一些老师接下来请学生判断给出的具体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如果是的话,说出首项和公差等。这个层次的能力训练要求比较低,实际上我们在背景设置当中,已经做过了这样的训练,这里可以再提高一步,如进行下列层次的变式训练:
①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和第二项,求出等差数列中的任意项; ②已知等差数列的前三项,求出等差数列中的任意项;
③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和某一项,求出等差数列中的任意项;
④已知等差数列中的任意两项,求出等差数列中的公差和通项公式。上面的问题比较简单,其中的实例就不再列举。我们在以上的变式中所凸显的不变内涵是:只要给出两个独立的条件,就可以求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所有的问题变式最终都可转化为能够知道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就可以写出通项公式了。
总结数学思想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是概念性变式教学第二环节的着力点。一节课从知识的层面来说,不变的是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从方法层面来说,不变的是突出基本 2 量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四个量a1,d,n,an中,知三必可求一。
(2)概念的复杂外延
我们把概念应用的较大适用范围称之为概念的复杂外延。这也是一个模糊的量化,复杂到什么程度,直到概念应用的边界。如果外延复杂的程度较大就从概念性变式教学过渡到过程性变式教学中去了,概念性变式教学和过程性变式教学的分界在于概念外延中是不是与其他数学知识进行了整合。如果没有和其他知识进行整合,我们还是把这一阶段的变式教学视作为概念性变式教学。
如果把等差数列这节新授课限定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完成,恐怕下面的变式教学就来不及了,但我们不能说,概念性变式教学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定义和通项公式的应用。即使在第一节课内来不及完成,我们还要延续到下一节课作进一步的变式。
①已知等差数列某一项和另外两项的和(差、积、商),求数列的通项;
如: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1,a2a46,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②已知等差数列两组相邻两项(三项、若干项)的和,求数列的通项;
如: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a23,a3a46,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③利用等差数列的中项性质,求数列的通项;
如: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a32,a2a4a66,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④已知等差数列两项的和与两项的积,求数列的通项。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2a36,a1a55,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以上所作的变式都是停留在通项公式本身应用基础上的训练,没有涉及到和其他知识的整合,这些变式问题在知识层面和方法层面上,与概念的简单外延变式问题所要凸显的不变内涵都是相同的,因此,我们把这一环节作为新授课概念性变式教学的第二个环节,第二环节的变式教学的特征是突出不变的概念内涵,是从总结不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方法为着落点的,因此,第二阶段的教学目标仍然是落实数学的双基教学和训练。在第一环节我们找到了“知识固着点”,在第二环节我们又找到了“方法固着点”,这样的概念性变式教学,使得新授的概念得到牢固的掌握。
能够和等差数列定义和通项公式进行整合的知识点很多,比如后面我们要学习的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又比如和后面要学习的等比数列的知识进行综合等,当然在这节课里绝对不能出现,因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与等比数列的概念都是我们即将要学习的新授概念。但我们可以出现等差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与三角、直线方程、一般函数以及应用问题等知识的整合,但这已经从概念性变式教学过渡到了过程性变式教学了,不属于本文所要探讨的范畴。
三、变换问题,建构概念的内在体系
(1)问题的逆向提出
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来理解概念。前面的两个环节都是从正面,概念的“标准状态”来理解的,在第三个环节我们试图从概念的“非标准状态”来理解。
①已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首项和公差;
②已知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式,判断这个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常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
③已知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判断这个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
如:an1,n1n3,n2,nN2是不是等差数列?ann是不是等差数列? n*④给出一个递推式,判断这个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
如:数列{an}满足a11,an1ann,这个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
第一和第二个例子,实际上是从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结论展开的逆向变式,第二个例子实际上是寻找数列通项公式成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
第三和第四个例子,也是从数列的通项公式出发进行研究的,也是一个思维的逆向过程。实际上是给出了不是等差数列的反例,这在概念性变式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反例的构造,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概念正面的理解。(2)问题的异化形式
变式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叫作“马顿理论”,认为新授概念的学习,是和其他知识进行比较和鉴别的过程,“鉴别”和“差异”是这个理论的核心。我们已经从概念的正面和反面进行了比较和鉴别,但还没有从过程性变式教学的角度,把等差数列的定义以及通项公式的学习放到与其他知识的综合环境中加以鉴别和联系,但对于具有异化形式的相近问题,我们可以在新授课概念性变式教学中作出初步的鉴别,鉴别的过程是对差异的进一步认识。
①设数列{an}满足a10且
11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1an11ana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12an1},学生还是能够鉴别出来1an②设数列{an}满足a11,an1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鉴别由{an}生成的一个新数列{的。第二个问题有点困难了,需要作如下变形:
12an112,然后再来鉴别。an1anan异化形式的问题比较困难。因此,我们把它放在第三个环节加以呈现,这也是概念性变式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把它设定为新授课概念性变式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要把握好异化问题出现的时机,过早出现,适得其反,不利于概念正面的理解,但缺乏这个环节,学生的鉴别能力得不到提高。
整个第三个环节,我们都是从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层面提出的,新授概念课教学,不能形成这样的教学模式:先匆忙推出结论,然后举几个例子。例子之间又缺乏关联,这样的教学是不能健全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不但新学的知识不牢固,而且学到的知识也不成体系。
如果说第一环节我们侧重的是多角度的变式教学,则第二个环节是由多角度的变式教学到多层次变式教学的过渡,而第三个环节我们侧重的是多层次的变式教学。有了这三个环节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就到位了,应用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