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卡救树第二课时教案

时间:2019-05-13 03:4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减卡救树第二课时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减卡救树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篇:减卡救树第二课时教案

(一)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浪费的现象?

1.看来生活中人们浪费资源的现象不少?那么我国资源现状又是如何呢?我们来看看。

2、看来我们国家并不是一个资源大国。因为人口数量太大,正因如此所以我们更应该要节约资源。其实生活中有些废弃物是可再利用的是回收。在人们经常丢弃的物品中,你能找到可再利用的物品吗?说清楚它可利用的原因。(出示相关物品,朗读七色光中的内容)

总结:在现在科技下,越来越多的垃圾可以回收。废物可以变为宝物。

1.那么生活中你有什么变废为宝的办法么?小组讨论一下。

2.让我们来看看书上的“教你一招”。

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提出了要建设节约型的社会,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老师这里有张调查表,请你去采访一下身边的人,看看他们是如何参与国家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3、出示调查表。

4.交流一下调查表的内容,总结:看来在我们身边有些人的节约动手能力很强,有一些还比较欠缺,希望今后将节约记在心中,能够发挥你们的创新能力变废为宝。

5.出示变废为宝的一些案例。“变废为宝”限时创作(报纸包书)活动三:布置作业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班级内一周垃圾的数量和种类的调查,并写出结论和建议。

第二篇:《减卡救树》教学反思

减卡救树(第一课时)

浦东新区莲溪小学 胡颖华 教学目标 :

1、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爱惜资源的重要性。

2、初步了解爱惜资源的一些方法,具有一定的资源短缺意识。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光游览,激趣引情。

1、出示大自然美丽景象。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先要带你们去欣赏大自然美景,有兴趣吗?那我们赶紧出发吧!

感觉怎么样?绿树点缀着高山映衬着湖水,美化着我们的公园。那么,没有这些树又会是怎样的景象?(学生交流)

2、出示受灾图片,引发共鸣。

3、那这些树去哪了呢?

4、学生交流。

活动二:动脑动手,感受危机。

1、知道纸与树的关系。

师:说到贺卡,老师这儿有许许多多,这些饱含爱心的贺卡都是小朋友们在教师节、圣诞节、春节等节日送的。你们知道贺卡是怎么做成的吗?这一张小小的贺卡与树有什么关系?

2、学生交流。

3、是啊,伐木工人„„原来一张小小的贺卡制作起来是这么复杂!那你知道一棵树能做多少张贺卡呢?

4、联系自我,计算一年用卡数量。师:北京西城区第十三中学的三名女生作了一会有心人,她们花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完成了一份报告,提出:每制造4000张贺卡就需要砍伐一棵树。

在课前胡老师也请大家做了一回有心人,算了算:2007年1月至10月,你大致收到和送出过多少张贺卡?

5、以全国人口来计算全年用卡数量、砍伐树木数量。

师: 我国总人口是多少啊?我们按每人一张来算就是13亿张贺卡,那么制作4000张贺卡砍伐1棵大树,13亿张需要砍伐多少棵呢?我们一起打开计算器算算。

交流。13亿人口,每人仅用一张贺卡就得砍去三十几万棵树木。

6、学生谈感受。

师:听到这样的数据,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7、师小结。

师:浪费木材资源的情况真是触目惊心啊!

8、过渡。

师:1998年12月5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共青团中央等有关组织共同发出了倡议:减卡救树。希望每一位学生、妇女、工人都积极从自己做起,少寄或不寄贺卡,珍惜森林资源。

活动

三、联系生活,指导行动。

1、讨论并交流:如何减卡救树?

师:那么减卡了是不是表明我们的联系或祝福就少了呢? 解决生活中其他浪费森林资源的现象。

师:在生活中,我们除了减卡救树,还有哪些行为可以救树呢?请大家分成四人小组,选择两种进行讨论。学生交流。

2、拓展:交流节约资源的方法。

师:上星期我们学习了第五课《人口与资源》,知道了虽然我国资源总量相当大,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面对这样一个情况,我们除了节约森林资源,还有哪些资源也需要我们节约呢?我们该如何节约呢?

活动四:落实行动,提高认识。

1、废报纸再利用。

师:大家说的可真棒!想一想,我们在每天二十分钟的阅读活动结束后,难道就将他们丢弃于废纸篓吗?那么,我们还能用他们做什么呢?请大家动动脑,动动手,回家后一起行动起来吧!师总结。

《减卡救树》教学反思

《减卡救树》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物华天宝”中的一课,通过本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爱惜资源的重要性,了解我国资源紧缺的现状并初步了解爱惜资源的一些方法。同时,经过动手实践,对于生活中变废为宝的能力能有所加强。

近年来,我国生态资源破坏严重,个别地方一味追求经济发展,乱砍滥挖,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以至于有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出现水土流失,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面积荒漠化,以并极快的速度在蔓延。何况,我国本身就是一个森林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远低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6分之1。因而,保护森林资源,共同建造我们美好的家园,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之前,我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有意识的谈话中都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于我国资源紧缺,要保护资源这种情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大多学生都存在浪费资源的现象。如逢年过节时,学生都会赠送贺卡。一张小小的贺卡并不起眼,可其从砍伐树木、造纸、印刷、美术加工、集中邮寄,到最终作为废物处理,其中消耗和排放的污染物和浪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十分惊人的。

因此,第一课时主要是从让学生算一算卡和树的关系入手,一方面让学生在计算中明白资源浪费的厉害,减卡救树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国资源现状有初步的了解。当然,“减卡救树”只是保护森林的一种手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节日礼品上附随的过度包装、年末扑面而来的年历、台历等等,很多看似平常的“习惯”,但从节约资源的角度来说都是一种很大的“陋习”,浪费更大。由于学生对于浪费资源的现象,后果以及节约资源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让学生以交流为主,这是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一种反馈。然后,结合学生自身的浪费现象进行讨论,如每天在二十分钟阅读活动结束后,有一部分学生会将《少年日报》丢弃于废纸篓。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了一个“动动脑,动动手”的活动环节,通过自己动脑、动手知道废报纸的用途,懂得废弃物品可以再利用。这就是一项拓展的作业也是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准备。

第三篇:给予树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最后一段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金吉娅美好、善良的心灵。

3、在朗读、品味的过程中,关注课文的表达方式,了解“给予”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抓住重点段做为切入口。

1、师引:今天,我们这一节课继续来学习《给予树》。齐读课题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中的什么内容?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2、出示:

把,给予了。

3、学生回答,并借机追问,你是从哪一小节中读懂的?请你把它再好好读一读。

二、研读最后一小节,初次体会感情。

1、齐读最后一小节,(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解释“如愿以偿”(你读懂了“如愿以偿”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

课文中讲谁的什么愿望终于实现了?

是谁帮她实现的?请你连起来说一说。

3、师引:那个渴望得到洋娃娃的小女孩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后,她绽开了甜蜜的微笑,这就是一个??(学生齐: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4、师引: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我想这个填空题一定也难不倒你了。

出示: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还送给我们()。

但是如果,我这样表达这句话,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了吗?

出示: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提示:交换了位置,作者想强调的内容不同,在妈妈的心里,对一个陌生女孩的爱心和棒棒糖相比,哪个更让妈妈喜欢?)

5、师引:是啊,在妈妈的心里,女儿的善良和爱心是多么的珍贵啊!此时此刻,妈妈的内心是??(高兴、激动、自豪、兴奋等)你能读出妈妈的心情吗?

指名、齐读

三、研读三、四两小节,再次体会感情

1、师引:金吉娅送给一个陌生女孩的是昂贵的洋娃娃,送给自己的家人的却只是棒棒糖,难道金吉娅不爱自己的家人吗?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请你再次静下心来,细细读读课文,找到句子来体会体会。

2、出示交流:(注意要求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并加上自己的理解)

A、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

吉娅的心里“像样的礼物”该是怎样的?

B、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注意用第一人称)

哥哥姐姐在干什么?(出示课文中的句子)

3、师引:是啊,金吉娅心里很担心、难过而沉默不语,哥哥姐姐们却个个兴高采烈,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

4、师引:那金吉娅为什么还要把那么贵的礼物送给陌生的小女孩呢?

(1)找出金吉娅说的理由,并用笔划出那句话。

(2)我们在读这段话时,是不是也要象金吉娅前面说话的声音那样很低吗?为什么?(想得到妈妈的谅解、肯定、支持)

(3)谁想来试一试,(指名试读)一起来试一试。(齐读)

(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金吉娅的话吧!(师生合作读)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听了金吉娅轻轻的叙述,你了解到金吉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提示用上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来说一说。所有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都源自于一个字,那就是??“爱”。

2、感情引读最后一小节:

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作为孩子的母亲,所有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她此时此刻内心的激动,只有??(激动地读一读)

作为孩子的母亲,也为刚才误解了孩子而感到深深的歉意,千言百语化作一个深情的拥抱,(我们满怀深情地读一读)

作为孩子的母亲,更为有一个这样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他人的孩子而

感到自豪,于是??(让我们自豪地读一读)

4、在一个温暖如春的下午,金吉娅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来信,那是那个收到洋娃娃的小女孩的来信,信上会怎么说?(想象说话)

5、师引:

同学们,“给予”是一种快乐,快乐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给予”是冬是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你的心,也温暖了他的心……你觉得“给予”是什么?(要求用优美的语句说一说自己对“给予”的理解)

五、全文总结: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是付出,更是一种收获,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第四篇: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本课字词,重点指导书写“炎”这样部件相同结构的生字。区分“急、及”“做、作”的意思,并能正确完成词语和句子填空练习。

(2)想象情境做“团团转”的动作,读出着急的心情;联系生活实际边朗读边想象父亲“斥责”爱迪生时的表情动作,体会当时爱迪生委屈的心情,读好人物对话;理解文中重点词语“恍然大悟”的意思,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指导朗读。

(3)通过朗读课文,知道爱迪生是一个爱动脑筋,遇事能用聪明的头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孩子。

(4)拓展阅读丛书第二本中《焦耳小时候的故事》和《老师,我没胡闹》两篇文章,完成阅读要求。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重点理解妈妈的病情危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

【教学难点】抓住“恍然大悟”“斥责”“委屈”这样的关键词,体会人物的心情,并能朗读出合适的语气。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内容 1.开火车读词语,跟读。

2.选择填空,会分辨同音字“及、急”和“做、作”的意思,完成词语和句子填空。

3.给下面带“溜”字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4.形近字组词,其它生跟读词语。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指导

(一)体会“急需救”

1.师:爱迪生妈妈病情怎样呢?请同学们赶快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找出描写爱迪生妈妈生病的句子,找一位学生读一读,其它生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2.如果评读不到位,可以抓住“直打滚”这个词,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当时妈妈生病时是什么样?谁来说说,有多痛苦?请生读出妈妈当时生病时痛苦的感受。

3.教师小结: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痛苦不堪,因为她得的是急性阑尾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生再读句子。

(二)感悟“没法救”

师过渡:面对如此危急的病情,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找一位同学来读课文的第三段。

1.生读,根据学生的评价,随机引导理解“团团转”,请生做一做动作,想象当时人物的表情是怎样的?

2.找生读句子,读出焦急的心情。师提示:当时所有人的心情可以用心急如焚来形容。“团团转”这个词,如果放到下面的句子里,谁能补充完整?

(三)重点理解“机智救”

1.师导:正在所有人都在为妈妈的病情着急担心时,爱迪生是怎么做的呢?出示读文要求: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爱迪生是怎么做的句子,画好后,读给同桌听一听。

2.生朗读所画的句子,师出示两个句子: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 “突然,爱迪生奔出大门。”

对比朗读后说说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在交流中,如果学生对“一溜烟”的体会不到位的话,师可以引导:“一溜烟”说明爱迪生想到了办法后马上就去做,一分钟也不想耽误,找生朗读到位后完成补充句子的练习。

3.师过渡:爸爸看见抱着大镜子的爱迪生和小伙伴们,会说些什么呢?请生分角色朗读句子:

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师问:这位同学读出爸爸“斥责”的语气了吗?应该怎样读?说这话时爸爸会做出什么样的动作?爱迪生委屈的原因是什么?谁能读出这种委屈?

4.师出示句子“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找生读这句话。

师导:请大家看课文的插图,仔细观察爸爸的表情,说说他当时心里在想什么?出示句子“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说说它的近义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师结合字理知识理解“恍、悟”的意思,师引导:这个偏旁一般和我们心里的思想和想法有关,这两个字都是指心里的感觉和想法的,那么爸爸明白了什么?找生读出爸爸当时的心情,再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师小结: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体会心里的感受都可以帮助我们用合适的语气来读好课文。

(四)小结课文,整体回归

1.找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全文,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学完了课文,你认为爱迪生身上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

2.师小结:所以,医生夸爱迪生是个——(板书:聪明的孩子)

三、拓展阅读

1.师过渡:小时候的爱迪生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有许多科学家他们小时候的故事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出示阅读要求:

阅读丛书第二本187页《焦耳小时候的故事》,说说焦耳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177页《老师,我没有胡闹》,读后说说老师为什么说高斯在胡闹,思考高斯又是怎么做的来证明自己没有在胡闹?

四、写字指导

1.出示“炎”字,生仔细观察说出要注意的笔画,师补充并强调两个“火”字的不同变化,第一个“火”字小一些,最后两笔“撇短捺变点”,第二个“火”字最后一笔捺画起笔高。师范写,生书空,说笔顺后书写。

2.“夸奖”中的“夸”字最后一个笔画是“竖折折钩”,生齐读笔画名称,提示学生观察,想像整个字的上面伸展像略微撑开的雨伞一样。“奖”字上下均匀,“大”字出头小,撇捺伸展。生书写,师提示姿势和书写口诀“描一对二写三”。

五、板书:

32爱迪生救妈妈

聪明的孩子

第五篇:凡卡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凡卡(第二课时)

执教者:陈兵

谈话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认识了一个跟我们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凡卡(课件出示凡卡资料)

一、细读8、15自然段,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

1、默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凡卡的痛苦生活的?(板书:挨打 挨饿 睡不好觉)

2、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板和老板娘的动词。从这写词语你体会到他们是怎么样的人?

3、从“简直”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4、“别想”是什么意思?从这个句子体会到什么?

小结:9岁的凡卡在莫斯科过的就是这样痛苦的生活,挨打,挨饿,整天干活还睡不好觉。没有自由,没有尊严,连做人的基本权利都没有,所以凡卡才会写信对爷爷说:

出示课件: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所以凡卡才会写信乞求爷爷赶紧带他逃离这种非人的生活。那凡卡他又是怎么样乞求爷爷的呢?

二、学习8、10、15自然段。

1、细读8、10、15三个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凡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语句,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指导朗读这些句子,要读出凡卡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3、莫斯科其实是一个人人都向往的大城市,凡卡在那里看到了许多他在乡下都没见过的事物,请男同学读读11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莫斯科的繁华)

4、既然莫斯科这么繁华热闹,凡卡为什么还苦苦乞求爷爷到他回乡下去呢?(房子全是老爷们的。什么都有,可是穷人根本买不起。。)

三、再读“回忆”感受快乐,体会插叙作用。

1、课文除了凡卡的信,还写了什么?(凡卡对乡下生活的回忆)

2、默读4、5、6、13、14这些自然段,说说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家乡美丽夜景;和爷爷砍圣诞树的情景)

3、凡卡在回忆这些往事时,心情是非常快乐的,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他的快乐呢?找出来读一读,再体会。

4、凡卡一边写信一边回忆着往事,让人感受到了凡卡在乡下与爷爷一起的那份快乐,请在仔细读读这几个自然段,想想凡卡在下乡的生活真的那么快乐吗?

5、分组读,指名说说自己的看法。

6、对,其实凡卡在乡下也过着贫穷的生活,爷爷年纪这么大,还要守夜挣钱养家。但凡卡现在回忆起来为什么觉得那么快乐呢?(提示:跟他在莫斯科的学徒生活对比)

小结:课文穿插着写凡卡写信是对乡下生活的回忆,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他在城里当学徒的悲惨生活,衬托出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九岁的小凡卡离开乡村,离开疼爱他的爷爷,来到莫斯科这个大城市来当学徒。也许他曾经有过许多美好的愿望,然而现实生活的残酷将小凡卡心中的指望砸的粉碎。弱小的他还能指望什么呢?他只希望爷爷来救他,救他离开这个魔鬼般可怕的地方。那到底爷爷有没有收到他的信,有没有带他离开这个非人的地方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学徒生活

挨打

乡下生活

爷爷守夜

板书设计:

(痛苦)

挨饿

插叙

(快乐)

乡村美景

睡不好觉(对比、衬托)

砍圣诞树

下载减卡救树第二课时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减卡救树第二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凡卡》第二课时

    《凡卡》第二课时 李建华 教学目标: 1、通过品析凡卡的哭诉和联想,走进凡卡的内心世界,进一步感受其悲惨的命运; 2、学习作者将叙述和回忆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明白对比、反衬......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案(5篇范文)

    11、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 教学重点、......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案-文档资料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案 课时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读懂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的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第......

    去年的树说课稿 第二课时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 的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本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去年的树》的第二课时。下......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说课稿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说课稿 罗平县振兴小学 刘永贵 说教材 《去年的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本课是一个感人的童......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概述: 《爱迪生救妈妈》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在切除阑尾炎手术时,昏暗的灯光急坏了......

    《爱迪生救妈妈》第一课时教案

    品文段,悟角色 ——《爱迪生救妈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宏育小学:刘桂顺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以读为本,诱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