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草案

时间:2019-05-13 04:19: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慈济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草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慈济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草案》。

第一篇:慈济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草案

僑光科技大學圖書館館藏發展政策

九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圖書資訊中心訂定九十二年五月一日圖書資訊發展委員會議通過

壹、訂定目的貳、館藏任務

參、館藏學科範圍

肆、館藏資料蒐藏政策

伍、館藏複本購置

陸、館藏淘汰原則

柒、館藏贈書處理

捌、館際合作互動

玖、附則

壹、訂定目的圖書館(以下簡稱本館)為充分服務讀者,並落實執行其他專業功能,使館藏及服務能配合學校課程、教師研究及學生閱覽等各項需求,俾益學習資源中心之建立,特訂定館藏發展政策,其目的如下:

一、經費有效運用之執行;

二、館藏徵集原則之確立;

三、館藏淘汰政策之訂定;

四、館藏時效與完整之維持;

五、館際合作與資源之共享。

貳、館藏任務

一、支援教學與研究之圖書資源。

二、提供便捷與豐富之學習資源。

三、建立具學術價值之館藏特色。

四、培養學生閱讀及終生學習之習慣。

參、館藏學科範圍

一、配合各系所學科及相關領域為主要館藏範圍。

二、兼顧通識教育理念,培育全人格發展,擴及知識性、啟發性、文化性及休閒性資源。

三、因應資訊儲存型式與檢索技術發展,階段性發展電子化館藏及遠距圖書資訊服務。

肆、館藏資料蒐藏政策一、一般性政策

1.符合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規範。

2.符合館藏發展目的及學科範圍。

3.外文書刊以英文為主,其他語文著作視需求酌量徵集。

4.與教學直接或間接相關之教材及資料。

二、印刷式資料

1.一般圖書

(1)各系所之基礎型、學習型及研究型專業圖書為主。

(2)非校內相關學門之基礎型及學習型專業圖書為輔。

(3)以最新版本為採購原則,電腦類圖書則以近一年內出版之最新版本。

(4)隨書附贈之磁片光碟,列為書後附件蒐藏。

2.參考工具書

(1)各學科之參考工具書。

(2)一般性參考工具,如字辭典、百科全書、輿圖。

(3)內容正確、客觀、權威、新穎及編排方式為選擇原則。

(4)有電子形式者,以電子形式為優先考量。

3.期刊

(1)各系所推介之專業期刊為主。

(2)知識性、啟發性、文化性及休閒性之期刊為輔。

(3)各系所之專業期刊不少於二十種為原則。

(4)過期期刊採購之優先順序,依序為光碟版、全文電子期刊、紙本、微縮片。

(5)全國各大專院校出版之學報。

4.報紙

(1)國內報紙以國內發行之各大報為主。

(2)國外報紙以教師推介為主。

(3)報紙全文資料庫視經費及適用性,至少訂購一種為原則。

三、視聽多媒體資料

1.以具公播版權或符合公播之法律規範者為採購原則。

2.同一內容有不同出版型式之視聽資料,以音質、畫質良好者為選擇原則。影片類採購之優先順序,依序為 DVD、VCD、錄影帶;音響類採購之優先順序,依序為CD、錄音帶。

3.多媒體資料如以圖書為主體,則視聽資料列入圖書附件;如以視聽資料為主體,則小冊子列入附件。

四、電子資源

1.電子資源包含資料庫、電子期刊、電子書及網站資源等。

2.資料庫收錄主題以各系所專業及相關為主,一般參考性質為輔。

3.電子期刊以各系所之專業期刊為主。

4.電子書以各系所提出之專業書、參考工具書及語言學習類書為採購重點。

5.網站資源之蒐集以不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為前提。

五、特藏資料

1.特藏資料為本校各單位之教職員生著作,設專區陳列,永久保存。

2.資料內容包括下列著作:

(1)本校教職員生著作:教職員之學位論文、學術論著、各項研究計畫、技術報告、單篇論述及學生之學位論文、專題作品。

(2)本校重要學術出版品:僑光學報及通識洞觀學報等。

(3)本校主辦研討會會議論文集:系所及行政單位舉辦之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伍、館藏複本購置

一、不蒐藏複本為原則,特殊教學研究需求及圖書館業務用書除外,圖書複本至多三冊。

二、期刊、視聽資料不購置複本。

三、教師依課程需要開列指定參考書或相關資料,增購複本一冊。

四、學期借閱排行榜前一百名之圖書,增購複本一冊。

陸、館藏淘汰原則

一、印刷式資料

1.一般圖書:每兩年進行一次圖書盤點為原則,淘汰率每年以不超過館藏量百分之三

為範圍。除列下情況外,原則上全數永久保留。

(1)因受天災或人為損壞而不堪使用者。

(2)已有新版之舊書且舊版喪失學術價值者。

(3)非理論性電腦類圖書,保留期限十年。

(4)遺失狀況:經三次盤點仍未尋獲者。

(5)掛失狀況:遭外借遺失之圖書。

2.參考工具書:

(1)新版之參考工具書可取代舊版者,舊版則轉為一般圖書,提供借閱。

(2)因受天災或人為損壞而不堪使用者淘汰,倘內容具參考價值者,另提採購需求。

(3)盤點三次仍未尋獲者,以遺失處理。

3.期刊

(1)系所推介、具學術參考價值者:過期裝訂,永久保留。

(2)學報:過期不裝訂,編目典藏。

(3)旅遊、電腦資訊(含所附光碟資料):過期不裝訂,保留三年。

(4)語文學習類(含附件視聽資料)、留學資訊、各類通訊或簡訊、休閒性、不具學

術價值及不連續出版者:過期不裝訂,保留一年。

4.報紙

(1)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經濟日報、工商時報,保留一年。

(2)其餘報紙保留六個月。

二、視聽多媒體資料:毀損不堪使用者,不保留。

三、電子資源:

1.離線電子資源內容不具參考價值者淘汰。

2.離線電子資源毀損不堪使用者淘汰,倘內容具參考價值者,另提採購需求。

3.僅享使用權之電子資源,無實體淘汰,但應於資料庫搜尋系統中註銷。

柒、館藏贈書處理

一、受贈圖書資料等之原則,除受館藏資料蒐藏政策限制外,並應符合下列原則:

1.破損書、教科書、漫畫書、黃色書刊及娛樂性雜誌不收受。

2.適合學院以上程度,一般性、學術性或休閒性圖書、博碩士論文、學報、統計調查等均收受。

3.電腦類圖書只收受近一年內出版者。

4.期刊僅收受有完整一年份或館內有缺期者。

5.無公開播放版權的視聽多媒體不收受。

二、不符前項原則者,本館有權淘汰或轉贈他館。

三、為求典藏排架之標準化,不接受贈書者要求贈書專櫃陳列。

捌、館際合作互動

加入下列館際組織,俾益合作採訪、合作編目、合作典藏、館際互借與複印等各項合作關係之建立:

一、中國圖書館學會

二、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

三、全國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CONCERT)

四、台灣電子書策略聯盟(NETLIB)

玖、附則

本政策經圖書資訊發展委員會議通過後呈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二篇:发展政策

附件6

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政策

为积极培育和发展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竞争优势,根据《深圳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4-2020年)》,特制订本政策。

一、政策目标与发展重点

(一)贯彻实施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企业主体,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完善产业生态环境,构建产业支撑体系,加速产业人才集聚,努力将深圳建设成为国际化的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二)重点发展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及其在生产、生活重点领域的应用与服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三)深圳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我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工作,日常协调工作由市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

(四)深圳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负责规划政策的实施、编制专项资金项目扶持计划、落实项目优惠政策等工作。

三、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五)设立专项资金。自2014年起至2020年,连续7年,市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设立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支持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和引进、重点企业发展、产业化项目建设等。

加大市科技研发资金、民营与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会展资金、拓展海外市场资金以及知识产权、标准化战略发展等专项资金对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的支持力度。

(六)专项资金建立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相结合、事前资助与事后资助相结合、财政引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市场化投入机制,形成直接补贴、贷款贴息、股权投资、风险补偿等多元化扶持方式。

四、大力促进自主创新

(七)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鼓励组建一批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专项资金主要采取直接补贴的方式予以支持。

在深圳设立符合规定条件的市级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专项资金予以最高500万元支持。

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承担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建设任务并在深圳实施的,专项资金予以最高1500万元配套支持。

加强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力度。对开放式、专业化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予以最高500万元支持。

(八)鼓励技术创新。对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自主创新产品研发项目,通过多元化扶持方式予以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等各类国家科技计划及项目并在深圳建设实施的,专项资金予以最高800万元配套支持。

(九)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对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前景良好的产业化项目,通过多元化扶持方式予以支持,专项资金予以最高500万元配套支持。鼓励优势企业积极承担国家产业化项目,专项资金予以最高1500万元配套支持。

(十)积极推进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支持优势企业在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领域开展应用服 3 务,对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首台(套)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项目,专项资金适当加大支持力度。

(十一)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加大对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扶持力度,支持专利池建设、专利申报、基础性专利研究与分析、专利预警报告发布等,支持企事业单位申报国内外发明专利。设立行业性维权援助工作站,促进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

(十二)实施标准化战略。市标准化专项资金加大对产业标准化活动的扶持力度,支持推动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建立研发与标准化同步机制、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标准及技术标准。

五、培育发展企业主体

(十三)培育和引进一批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重点企业纳入全市大企业直通车服务体系。

支持跨国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在我市设立总部,市总部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项目,市民营与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予以支持。

(十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 4 品牌培育项目扶持计划,对自主品牌企业的品牌宣传、推广,专项资金予以支持。支持品牌产品在境外的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促进品牌产品跨国经营与国际化发展。

(十五)对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企业申请权威国际认证,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十六)促进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在生产经营环节广泛应用智能技术、工艺及产品,提高绿色化及自动化水平,专项资金予以支持,推动传统优势行业智能化发展。

六、积极规划建设重大项目

(十七)经联席会议审定,对投资额超过2亿元的产业项目,优先列入市重大项目计划,享受“绿色通道”待遇,优先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十八)在产业重点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积极规划布局一批重大项目,对属于产业发展重点领域且为产业链缺失环节的重点产业化项目,专项资金可适当加大支持力度。

七、加强产业空间保障

(十九)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用房纳入创新型产业用房规划。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企业入驻创新型产业用房,并予以租金减免支持。

(二十)加快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建设,鼓励各区(新区)和企业通过城市更新、5 村集体闲置用地等多种途径建设产业研发总部基地、生产基地、服务基地等特色产业园。

(二十一)鼓励各区(新区)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依托本区现有产业基地和集聚区,积极引进产业项目。支持建设研发、检验检测、专利、标准和科技文献信息等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二十二)吸引高层次人才。加大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领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鼓励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人才申报我市高层次专业人才认定,符合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学术研修津贴等优惠政策。

经认定的创新人才,根据其贡献程度,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励资金予以相应支持。

(二十三)加强人才住房保障。经联席会议审定的龙头企业纳入我市人才安居试点企业名录。按照《深圳市人才认定办法》认定的各类人才,优先享受《深圳市人才安居暂行办法》规定的优惠政策。

(二十四)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设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创新基地,按照有关规定予 6 以支持。

(二十五)吸引创业人才和团队。鼓励产业创新人才、创新团队来深圳创业,参加我市举办的全国性创业大赛。专项资金每年安排300万元支持竞赛优胜者在深圳实施竞赛优胜项目或者创办企业,并优先提供创新型产业用房。

(二十六)逐步建立产业人才支撑体系。支持在深院校设立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相关学科,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强化人才培养。搭建公益性的产业专业人才供需平台和专家信息库。

(二十七)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各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小学与企业联合建立培训中心,加大技能人才培训经费补贴力度,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强青少年教育,支持承办国际化机器人比赛。

九、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二十八)鼓励企业、团体、个人依法发起组建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投资基金和机构。加大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的支持力度,吸引创业投资机构投资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支持并购或参股国外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企业和研发机构,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7(二十九)支持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或以知识产权质押作为主要担保方式的组合贷款、信用贷款以及其他非抵押类创新模式贷款,专项资金予以贴息资助。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出口信贷业务。

(三十)支持担保机构加大对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担保支持力度,将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纳入到本市再担保体系给予重点支持,给予再担保风险分担比例最高和再担保费率最低的政策倾斜。

(三十一)鼓励融资租赁机构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支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实现转型发展,专项资金对融资费用予以补贴。

(三十二)鼓励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积极支持符合条件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集合票据等方式融资。

十、创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三十三)扶持培育应用市场。积极开展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市场推广。

对符合政府采购目录的产业和服务,优先列入政府采购 8 目录,并加大政府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

(三十四)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进口税收优惠、产品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

(三十五)充分发挥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的平台、窗口作用,加大对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环境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深圳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国际知名度,促进项目、资金、人才聚集深圳。

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不低于300万元,用于支持深圳企业参加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领域国内外知名展会,以及在深圳举办高水平的国际性展会。

(三十六)推动产业联盟发展。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用户组建产业联盟,提供公共技术研发、检测认证、知识产权与标准化等服务。

鼓励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组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产业发展研究、政府决策咨询、人才培养与交流等产业服务工作,专项资金予以一定支持。

(三十七)支持对外合作。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在技术研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对外合作,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鼓励和支持深港共建产业科技创新基 9 地及人才交流平台。

(三十八)本政策专项资金不重复支持已获得市政府投资或其它市级财政性专项资金支持的相同内容项目。

(三十九)本政策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第三篇:PPP的发展及相关政策

一、PPP的发展及相关政策

(一)前期筹备阶段,基层试点为主

(二)初期探索阶段,部委推动为主

(三)加速爆发阶段,中央顶层推动

(四)项目大潮来袭:发改委推出PPP项目库

(五)攻坚落地阶段,财政部主导

二、PPP项目的工作机制和机构

一、PPP的发展及相关政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之后,PPP才一步步重获新生,政府对PPP的支持政策不断升级。从统计的PPP签约情况来看,这一轮PPP热潮是从2014年四季度开始初露锋芒,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明显加速,在四季度达到顶峰。用时间的形式可以系统梳理如下:

(一)前期筹备阶段,基层试点为主

2013年11月—2014年9月,前期筹备阶段,基层试点为主。

十八届三中全会并没有明确提出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概念,只是提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在那之后,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财政部开始着手落实。

最初阶段,财政部主要是和亚洲开发银行一起合作。2014年3月,财政部和亚开行合作举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培训班,表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这个说法已经在财政部内部开始使用。与此同时,PPP试点也悄然在各地展开。在亚开行的支持下,财政部选取洛阳和哈尔滨两个城市展开PPP试点,其中洛阳市的项目是市政路桥和污水处理打包项目。而哈尔滨项目则是黑龙江省在年初与亚开行合作实施的“PPP领导力建设项目”基础上申报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控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PPP类项目。试点项目的规模都不大,总计也就3-4个亿。

但出乎意料的是,2014年7月这两个项目被叫停。综合各方信息来看,停摆的原因一是流程繁琐导致签约工作缓慢,而亚开行要求如果年底无法完全签约就需要中方提供主权担保,发改委未予批准,导致贷款取消。二是地方政府、亚开行、财政部三个合作方对彼此的工作流程不够了解,前期准备工作不足。

总而言之,从2013年11月到2014年9月这接近一年的时间里PPP并没有太多实质进展。主要是因为各方还没有

对PPP形成统一的共识,甚至很多媒体还在以“公私合作”、“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等来进行报道,中间和亚开行分道扬镳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插曲,为后续以我为主的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

(二)初期探索阶段,部委推动为主

2014年9月—2015年4月,初期探索阶段,部委推动为主。

从签约量来看,PPP的第一次爆发是从2014年9月开始的。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变化有两个:第一,PPP的概念被正式提出。第二,财政部和发改委开始从部委层级进行推动。第三,财政部43号文倒逼地方政府投融资转型。

(1)提出概念:首次从部委层面明确模式定义。2014年9月财政部下发《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76号文),这是部委级别首次正式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标准说法,也是首次专门就PPP模式发布的框架性指导意见,对PPP模式进行了详细明确的界定,部署了PPP推广事宜。

(2)点燃热情:43号文倒逼地方寻找出路。2014年10月财政部发布“43号文”,明确提出剥离城投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提出“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过去地方政

府的投融资需求很大,但大家并没有动力去推动PPP,核心原因就是城投公司作为地方融资平台把融资问题解决了,地方政府借由这个“影子”突破了地方政府举债的限制,轻松加杠杆。但43号文把这些“歪门”给堵死了,“正门”(地方政府债券)还没有完全打开,地方政府自然有动力去寻找新的融资渠道,这实际上为PPP模式的起飞埋下了最重要的种子,当然也为日后PPP的变味埋下了隐患。

随后的新预算法为PPP推波助澜。2015年1月1日,预算法新规开始执行,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切断了隶属于政府的融资平台公司特别是城投公司依靠土地和政府及财政信用融资的渠道,进一步强化了43号文件促进PPP模式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运营的精神,进一步为PPP推波助澜。另外,预算法新规注重绩效,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对社会资本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并且,PPP项目中涉及财政性资金支付的,均应依法纳入预算,并应经人大审批,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流程,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3)财政部推动:颁布指南,成立PPP中心,推出示范项目。

2014年11月和12月,财政部和发改委分别颁布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和《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从项目操作流程、创新金融支持等多层次多角度指导PPP项目运作实施,标志着PPP正从理论走向实践。2014年12月,财政部成立PPP中心,着手PPP工作的政策研究、咨询培训、信息统计和国际交流等,并公布首批示范项目,共计30个,总投资规模约1800亿元。示范项目是由各省财政部门推荐,财政部组织专家评审选出的,涉及轨道交通、供水供暖、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多个方面,以存量项目为主,且多已投入运行。

2015年4月,财政部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要求财政部门在识别和测算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财政支出责任后,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通过论证”的项目,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编制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时,将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纳入预算统筹安排。“未通过论证”的项目,则不宜采用PPP模式。希望借助于此,规范PPP项目财政支出管理,有序推进项目实施,有效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实现PPP可持续发展。

(4)发改委推动:联合国开行引导开发性金融支持PPP。2015年3月,发改委联合国开行发布《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

与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及时共享PPP信息,协调解决项目融资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旨在充分发挥好开发性金融在增加公共产品供给的作用,充分利用开发性金融的引导示范效应,为融资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条件。

总体来看,新PPP在这个阶段真正的出生了,签约量从无到有,边际改善很大,与此同时,各地也开始大规模的收集汇总PPP项目,为下一步的发改委项目库做准备。但这个阶段主要还是发改委和财政部从部委层面各自为战,中间产生了很多部门协调的问题,也直接触发了接下来政策的进一步升级。

(三)加速爆发阶段,中央顶层推动

2015年5月到2015年11月,加速爆发阶段,中央顶层推动。

2015年5月是近几年中国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拐点。4月底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形势判断发生重要变化,首次提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整个宏观政策的重心开始从供给收缩向需求扩张转移,稳增长的权重明显上升。从5月开始,国务院各部委开始积极落实中央的稳增长要求,而PPP作为43号文之后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自然不可能缺席这场稳增长盛宴。

(1)PPP小“基本法”:六部委联合发布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2015年4月,财政部、发改委、住建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于2015年6月1日起施行,是现有PPP立法中效力层级较高的。《办法》明确界定了特许经营的定义、适用范围、合作形式和期限,重点强调了财政预算制度对于特许经营活动的约束、项目前期融资方案的制定和创新融资渠道,并规定绩效评价强化对项目运营的监管。在特许经营与PPP的关系上,官方的解释是特许经营只是PPP的一种模式,大家虽然把这个《办法》称为PPP基本法,但严格意义上讲,这只能算是一个PPP小基本法。

(2)首次登上常务会: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广PPP 2015年5月1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广PPP模式时明确表示,在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推广PPP模式,是当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也是拉动投资增长的有效手段。并特别提出支持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设立基金,用好税收优惠、奖励资金、转移支付等手段,多措并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投资与运营管理,自此,PPP成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着力点。

(3)“里程碑”文件:三部委齐推PPP指导意见,放开融资平台限制。

2015年5月,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并由国务院转发,这是中央层面专门针对PPP出台第一份重磅文件,这成为触发PPP加速爆发的一个里程碑式文件。

《意见》是继财政2014年底发布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财金【2014】113号)(下称“113号文”),4月14日发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后简称《指引》)后,中央再次就PPP模式提出纲领性文件,这不仅仅是将视PPP模式为新常态下政府启动稳增长引擎、开启政府投融资体制转型重要抓手,而且把PPP模式提高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高度。

《意见》主要是系统阐释了推广PPP的重大意义,并对实施过程中的总体要求、制度体系、实施路径、政策保障、组织实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便于统筹协调PPP项目推广实施。《意见》放开了融资平台参与地方政府PPP项目的限制,规定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市场化运营的融资平台公司,在其承担的地方政府债务已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得到妥善处置并明确公告今后不再承担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职能的前提下,可作为社会资本参与当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通过与政府签订合同方式,明确责权利关系。

《意见》是对“113号文”的修正,《意见》指出:大力推动融资平台公司与政府脱钩,进行市场化改制,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市场化运营的,在其承担的地方政府债务已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得到妥善处置并明确公告今后不再承担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职能的前提下,可作为社会资本参与当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通过与政府签订合同方式,明确责权利关系。

参与实体受限制约PPP模式开展。根据媒体统计,全国各地公布试点的PPP项目进展参差不齐,仅有少部分签约,更多的PPP项目前期投资已开始做,但距离落地还有一段距离。按照我国实际情况,如果完全禁止平台公司参与本级PPP项目,短期内部分项目难觅适合的社会资本参与,不利于推广PPP模式落地。

《意见》相比“113号文”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参与PPP项目有所放宽,允许合格平台公司作为社会资本,给了融资平台公司一条出路。我们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平台公司的社会资本化改造将呈现爆炸式发展,PPP缺乏有运营实力、能力的社会资本的问题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意见》是《指引》的升级版,《指引》的核心目的是抑制地方政府盲目的融资冲动,保证政府兑付其承诺的资本投入和“财政补贴”。《指引》中明确PPP项目占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不超过10%。这能抑制地方借各种“PPP神通”

盲目融资上项目,倒逼地方政府有效利用财政资金,优先发展较为紧迫、质量较高的项目,减少社会一直担心的无效投资。

同时,《指引》规定每年全部PPP项目全部纳入预算。这就意味着,PPP项目还款都会进入一般公共预算的盘子里,对于PPP的投资者来说可以说发了一颗“定心丸”。同时,将PPP项目支出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意味着接受人大监督,PPP项目运营过程的透明性得以提升。同时也考虑到了项目的外部性和不可控风险因素,并且给出了在风险发生的情况下仍然保证“合理利润”的财政支出计算指导公式,意味着政府将保证承担这些风险。《意见》再次明确PPP模式需要坚持市场化原则,严禁融资平台公司通过保底承诺等方式参与PPP项目,进行变相融资。

(四)项目大潮来袭:发改委推出PPP项目库 2015年5月,发改委在其门户网站上开辟PPP项目库专栏,公布首批推介项目,共计1043个,总投资1.97万亿元,涵盖水利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如果说半年前,财政部的示范项目是试水,那发改委便开始大刀阔斧推广PPP,明确标明项目所在地、所属行业、建设内容及规模、政府参与方式、拟采用的PPP模式、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吸引社会资本联系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在让地方上报PPP项目库的过程中,被43号文憋坏了的地方政府开始疯狂的包装PPP项目。很多地方把很多过去的难点项目包装成PPP混入项目库,各地一时掀起了PPP推介的浪潮,PPP开始异化为一种融资模式。

总体来看,从2015年5月中央的顶层设计明确之后,地方掀起了一阵PPP热潮。第一,几个代表性的省市先后召开PPP签约大会进行集中推介、招标和签约,签约规模急剧攀升。第二,签约的好项目越来越多,一些经典项目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形成良性循环,加快了签约速度。第三,一些地方开始成立地方性的PPP引导基金,真金白银的刺激了PPP发展。总体来看,由于政策陆续突破,前期积累的好项目多,而且问题还未充分暴露,PPP各方还处于蜜月期,所以PPP经历了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

(1)好项目落地:

首单PPP城际高铁项目签约,济青高铁潍坊段PPP招标大获成功

2015年6月8日,作为中国高铁首单、潍坊首次PPP项目,济青高铁潍坊段沿线土地征收拆迁43亿元PPP项目,在招标阶段成功吸引到400亿社会资本投标,为PPP项目的推广打响了头炮。最终,成功通过竞争性磋商方式,在11家社会资本中选定了一家社会资本。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及其

合作资本方成功中标,复星、中信民营资本败走首单高铁项目。

(2)地方集中推广:

重庆市敢为人先,集中签约1300亿PPP项目,改革全面推开

重庆作为改革的先行者,一直敢为人先。在PPP项目的推广上也不例外,按照黄奇帆的计划:2015年到2020年由政府导向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有18000亿元,其中8000亿元以PPP模式实施,也就是从2015年到2020年的6年期间,平均每年有1300亿元的PPP项目推出。

2015年7月27日,重庆市已完成2015年33个总金额为1300亿元的PPP项目集中签约。其中重庆中国建筑[1.08% 资金 研报]集团有5个PPP合作项目与重庆市政府达成意向协议,分别是轨道交通九号线、重庆沙坪坝铁路枢纽综合改造工程、曾家岩嘉陵江大桥、白居寺长江大桥、郭家沱长江大桥。由此可见,基建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依然是PPP项目的主力军。

(3)资金引导:

首只地方PPP基金,发改委批复河南1000亿PPP发展投资基金

2015年7月,发改委批复河南投资集团筹备PPP发展投资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这是全国第一只获得国家批复的PPP基金。1000亿元PPP发展投资基金是母基金,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依据《河南省PPP开发性基金设立方案》,基金将按照优惠的资金成本给PPP项目提供资本支持。对于新增项目,基金按照项目公司中政府出资部分的30%给予资本金支持,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下(含)的单个项目最高支持2000万元,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最高支持5000万元;对于存量项目采用PPP模式改造的,基金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10%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基金采用股权为主的方式投入PPP项目。

在此之后,各地纷纷成立地方性的PPP基金。(4)融资破题:

最高人民法院首次指导案例判定特许经营权的收益权可以质押。

PPP项目公司没有资产所有权和土地的质押权,特许经营权抵押融资一直是个国际通行的方式,但在中国并没有明确的规定。2015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53号的判决结果明确显示特许经营权的收益权可作为应收账款予以质押,至此,对于PPP项目,特许经营权能否质押的争议终于得以解决,特许经营权质押破题,有利于解决对特定项目的特许经营权能否质押及收益权质押实现方式的争议,统一裁判标准,对规范金融机构特许经营权的质押贷款业务并促进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有积极指导意义。

(五)攻坚落地阶段,财政部主导

2015年12月至今,攻坚落地阶段,财政部主导,提质增效为主。

2015年下半年PPP疯狂签约近万亿,2016年一季度,PPP签约速度出现一定回落,大概签约3000多亿,主要是经过前期PPP模式的快速发展和项目的逐步落地,一些现实问题开始逐步显现:

第一,财政部和发改委之间的机构冲突,双方都有一套PPP的班子和项目库,都希望主导政策的制定。

第二,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冲突,有些政府付费或部分付费的PPP工程项目同时适用这两部法律,而这两部法律在“两标合一标”等核心问题上存在冲突,目前没有上位法的情况下,无法裁决。

第三,地方政府信用缺失,把乱七八糟的项目都包装成PPP,而且招标的条件十分苛刻,社会资本参与意愿不高。

第四,PPP项目质量不高,重融资而轻运营,大部分是走老路,按照明股实债的方式来吸引社会资本,并没有在运营环节实现效率提升。如果只是追求投资收益,PPP项目对社会资本自然没有吸引力。

第五,社会资本参与主体不够丰富,国外主要以保险资金、养老资金等长期资金为主,而我们主要拿银行理财等短期资金对接,存在期限错配。

随着这些问题的凸显,中央和地方在这个阶段都开始陆续出台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来克服PPP落地的瓶颈,提高PPP的项目质量。

(1)以奖代补,支持规范运作,保障项目质量 2015年12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以奖代补政策的通知》,出台示范项目以奖代补政策,具体标准如下:(1)新建项目,确定社会资本合作方后,按照项目投资规模给予一定奖励。其中,投资规模3亿元以下的项目奖励300万元,3亿元(含3亿元)至10亿元的项目奖励500万元,10亿元以上(含10亿元)的项目奖励800万元。(2)对符合条件、规范实施的转型为PPP项目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存量项目,财政部将在择优评选后,按照项目转型实际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债务规模的2%给予奖励。希望通过以奖代补政策,规范PPP项目运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开展物有所值评价,提升项目的操作效率和质量 2015年12月,关于印发《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的通知,规定拟采用PPP模式实施的项目应在项目识别或准备阶段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现阶段以定性评价为主,鼓励开展定量评价。“通过”的项目,可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未通过”的项目,可在调整实施方案后重新评价,仍未通过的不宜采用PPP模式。通

过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可充分论证采用PPP模式的可行性,避免政府盲目无效推广PPP,提升项目的操作效率和质量。

(3)政府推广综合信息平台,项目撮合更加方便 2016年3月,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正式启用,披露了入库项目的名称、所在地区、所属行业、投资金额、实施阶段、合作年限、运作方式、回报机制、发起时间、发起类型、项目概况、联系方式、项目级别等基本信息,PPP项目的相关信息得以公开透明。这是我国首次公开对外发布PPP大数据,也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完整、最实用的官方PPP信息平台和数据库,便于对PPP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监管,有利于建立统一、规范、透明的PPP市场,项目撮合更加方便。

(4)首只国家级引导基金成立,真金白银突破PPP瓶颈

2016年3月,中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融资支持基金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成功在京召开,首只国家级PPP引导基金崭露头角可谓是PPP的一大利好。1800亿的PPP引导基金由财政部发起,参与方均为大型金融、投资机构,具有良好的信用基础,作为社会资本方支持公共服务领域PPP项目发展,可为投资的PPP项目増信。首先,提高项目融资的可获得性,撬动社会资本进入PPP领域;其次,降低项目贷款利率,节省融资成本;最后,发挥引导示范作用,规范基

金运作。总之,PPP引导基金将强化杠杆和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基金参与PPP项目,保障政府和社会资本共享万亿PPP盛宴。

(5)补充第三方中介机构信息,规范咨询服务,改进PPP项目设计

2016年4月,财政部发布紧急通知,要求相关部门对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已进入准备、采购、执行等阶段的1000多个项目补充第三方中介机构信息。该通知主要是为了规范咨询机构,以进一步规范PPP综合信息平台中项目的基本信息,使其更加完备齐全,也从侧面表明入库项目必须有专业的咨询机构提供咨询服务,PPP项目操作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必将更加规范。同时,为建立全国PPP咨询机构库做准备工作。

总体来看,这段时间PPP签约的速度虽然慢下来了,但逐步开始有一些项目开工建设,落地生根。而且在中央强力推动PPP的坚定导向下,财政部为主的PPP主管机构也开始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PPP项目的机构和工作机制

1.发改委:项目储备-项目遴选-伙伴选择-合同管理-绩效评价-退出机制。(发改投资[2014]2724号)2.财政部: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项目移交。(财金〔2014〕113号)

第四篇: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

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工信部针对《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整理出了25项主要任务,每一项任务都规定了具体牵头部门,并提出拟出台的政策措施及时间进度。下一步,将推动各项政策按时出台形成政策合力,及时发现和解决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

苗圩解释说,“比如,试点城市不是固定的,将有进有出,实施动态管理。”工信部将对试点示范城市进行监督检查,鼓励非本地生产的电动车进入本地的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建立各城市推广情况公示制度,任务完成不好的、有地方保护行为的要退出,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

此外,工信部还将按照更严、更细、更全的标准,加快新能源汽车标准器体系建设,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指标要求。“比如,电池安全标准方面,国外只要求电池系统安全,我们还将规范电池单体和模块安全。”苗圩说。

自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至今,发改委电动汽车用电价格、财政部免征车购税政策、工信部免征车购税目录等陆续发布。频繁的政策对市场产有何影响?

苗圩说,随着政策措施一项一项落地,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7月、8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8805辆,同比增长15倍,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产量2185辆,同比增长4倍,私人消费比重正快速扩大。

除了汽车生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完善。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充/换电站600座、充电桩2.7万个。“能源局牵头正制定充电设施发展规划,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充电设施建设,政府机关等公共机构也在加快内部停车场充电设施建设,国家电网已开始布局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充电设施布局将进一步完善。”苗圩说。

第五篇:浅谈妇幼卫生发展政策的发展

浅谈妇幼卫生发展政策的发展

【摘 要】:研究妇幼卫生发展政策,营造宽松适宜发展环境,争取政策配套扶持,优化良好保健外部环境,创造适宜保健内部环境;注重预防、降低妇女病发率;改善特殊人群对基本保健服务可及性、公平性;提高流动人口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主动性;探索拓展反映妇幼健康指标的评估体系;促进和保障妇幼保健事业快速和谐发展。

【关键词】:妇幼保健;政策;保健机构

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和要求保障维护健康权意识的逐步加强,加快妇幼保健事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作用愈来愈显示出其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研究妇幼卫生发展政策,营造宽松适宜的发展环境是促进和保障妇幼保健事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任务。争取政策支持,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1.1 强化政府政策扶持,创造适宜保健内部环境

目前,妇女病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以南京为例,在占妇女人口1/10的26万人每年普查人群中,妇女病的发病率达40%;而在2003年近900名贫困人群的妇女病普查中,妇女病的发病率高达80%,不仅严重影响妇女的身体健康,也大大增加了因预防性的普查普治不足而导致的妇女病上升和严重妇女病诊治的费用投入。以降低妇女病发病率为目标,扩大妇女病普查量,掌握第一手地区性妇女病发病现状;制定有效措施和规范,分病种、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妇女病预防诊治干预;结合各地政府“五年规划”的制定,使本地区妇女病普普治率逐年上升,发病率逐年下降,切实保障妇女健康权益,提高人口素质。为此,首先需要政府政策配套,强化定期的妇女病普查,争取适龄妇女每两年体检一次,并逐步扩大普查面。在政府财政的直接支持下,联合妇联、工会、计生、民政等部门,给予特殊投入,建立高效低耗的普查和预防干预的费用投入模式,逐步取代多年来以花费大量资金诊治未能及早发现的严重妇女疾病,尤其是妇科恶性肿瘤的低效高耗的不经济模式。倡导以地区妇幼保健网络的网顶单位—三级妇幼保健院为牵头单位,协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落实扩大妇女病普查普治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现有保健网络和机构资源,加快建设两支队伍———妇女病普查和妇女五期保健队伍及妇女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专业队伍。通过三级妇幼保健院的宣传、培训、指导、监督,提高现有基层队伍妇女病普查普治的业务水平,保证普查质量;集中管理分析本地区普查普治的数据资料,及时了解妇女病疾病谱的变化趋势,根据普查疾病顺位排序,把握当前妇女病防治工作重点,制定常见、多发妇女病的防治措施,建立恶性肿瘤及可疑恶性肿瘤个案登记、定期随访制,开展性病高危人群的二、三级妇幼保健院管理随访工作。主动争取总工会、妇联组织的支持配合,系统开展女职工和适龄妇女五期保健和妇女病的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与民政、妇联和社会慈善团体配合,设立以社会团体、单位、个人捐赠为主体的贫困妇女健康关爱基金,免费定期为此人群进行体检,既体现和谐发展的宗旨,又能比较准确地反应地区妇女病的实际发病率和疾病谱的变化趋势,为进行有效预防干预提供决策依据。

1.2 争取政府重视支持,优化良好保健外部环境妇幼保健是公共产品,承担着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健康的国家基本责任,需要明确的政府政策法规支持、足量经费

投入和补贴。以《母婴保健法》为依据,以实现“两个纲要”为目标,强化政府行为,争取政府支持,切实将母婴保健事业纳入到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在积极当好参谋、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提下,把向地方政府争取妇幼保健发展政策、资金和具体帮助界定为属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能,并定期考核;主动督促政府制定出台妇幼保健工作的相关政府指令性文件、政策、法规甚至法律,以增强地区妇幼保健机构的全面综合协调、指导、检查、管理力度;充分发挥财政主渠道作用,努力争取扩大妇幼保健经费占卫生事业费的比重,以足量的政府配套资金,用于妇幼保健机构的硬件建设、人才培养、技术进步、学术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3 拓展反映妇幼健康指标的评估体系

随着《一法两纲》的贯彻实施,一系列反映妇幼健康的效益指标日臻完善[1]。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围产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儿童系统管理率、妇科病查治率等均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前沿。然而,伴随着健康理念的更新进步,几十年一贯制的妇幼健康指标体系已难以全面准确地反应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在妇幼保健的实践中,探索拓展新的、反映妇幼健康的有效指标,进一步完善妇幼健康评估体系,是妇幼保健工作者面临的重任。妇女生殖健康、妇儿心理健康、儿童早期发展、妇女围绝经期健康都是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生殖健康。1994年开罗会议提出“生殖健康”概念,要求“所有国家应不迟于2015年为年龄适合的所有人尽早提供生殖保健”,我国政府也在政策和卫生资源上给予妇幼卫生事业很大倾斜,确立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到2005年全面推行医疗卫生和生殖健康服务,到2010年群众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和生殖健康服务,到21世纪中叶,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全面提高[2]。妇女儿童的心理健康正在成为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中国,“自杀”成为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

28.7万人,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大学生自杀、青少年自杀等现象屡见不鲜。自杀者普遍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且缺少心理求助意识。资料显示,虽然63%的自杀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但仅有7%的自杀者在死前曾求助过心理医生。与此相对应的,据权威机构的数字显示,在发达国家中,每百万人中就有500人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在中国每百万人中仅有3至5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而由心理学研究转为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学者则更是少而又少。社区、农村的精神卫生服务十分落后,公共健康教育任重道远。而促进儿童身体、智力、心理发展的儿童早教项目,虽在国内起步不久,却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妇女围绝经期健康关怀,不仅可以改善围绝经期妇女身心健康,减少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发生,同时,可以提高妇女生活质量,稳定家庭关系,保持社会和谐。要达到以上目标,探索拓展新的能够反映包括妇女生殖健康、妇儿心理健康、儿童早期发展、妇女围绝经期健康等内容的有效指标,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妇幼健康评估体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昌良,陈田福.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妇幼保健工作[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3, 23(4): 30.[2]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与发展国家报告[EB/OL].http: //www.xiexiebang.com, 2004-09-28

下载慈济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草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慈济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草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在高温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促动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迅速发展,技术进步成效显著,产品品种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耐火材料消耗逐年下降。当前我国耐火材料产......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耐火材料产业发展政策 2006年5月23日 在高温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促动下,我国耐火材料工业迅速发展,技术进步成效显著,产品品种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耐火材料单位消耗逐年下降。......

    促进医药产业发展政策范文大全

    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建议发展医药产业,符合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政策,也符合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加快发展医药产业,推动......

    行业与商会发展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 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07〕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业协会、商......

    大连软件园发展及创业政策

    大连高新区强化软件人才引进政策 2008年 7月8日,大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栾庆伟对外公布了最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软件和服务外包业人才工作的若干规定》。近年来,大连市委......

    财政规划发展及政策工作措施

    一、财政发展的总体规划(一)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2012年畜牧发展政策分析

    2012年畜牧发展政策分析2012年3月21日畜禽规模养殖用地管理更加科学严格畜禽规模养殖用地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施农用地用途管制将得到加强。畜禽养殖用地将向荒山......

    深圳市停车发展政策及实施方案

    1、 项目背景与概况 (1)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小汽车的拥有量和使用量迅速提高,导致停车供需矛盾和城市交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应对严峻的交通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