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Unit 5单元测试卷答案B
Unit 5单元测试卷答案B
Ⅰ.A1.rich2.passport3.excellent4.broken5.control
B1.ring up2.At first 3.strict with4.deal with5.give up
Ⅱ.1.Cmake sb.do sth.2.A
3.Anews 是不可数名词,所以前面不加a
4.Bmoving 在这里做形容词,感人的5.Bbecause of 因为,由于
6.C对why 提出的问题应由because来回答
7.A去看什么电影的票 have tickets to„
8.Cexcited修饰人exciting 修饰物
9.A问某人怎么样用be like,look like 指相貌
10.Bfall behind落后,落下
11.A从后一句可知,今天的报纸没有什么新的内容,不定代词应放在形容词的前面
12.CIt’s+adj.+for sb.+to do sth.13.Bwell done 是指“干得好,做的漂亮”的意思
14.Cgive a speech 做报告、演讲
15.Cdecision 是可数名词,即以前面应由a修饰
Ⅲ.1.as,as
2.Michael feels disappointed because his best friend isn’t able to come.3.What is4.had a good time
Ⅳ.1.important2.largest3.president
4.making5.was6.worse7.to finsh8.showed
V.1.school2.feel3.know4.ill5.see6.mustn’t 7.better
Ⅵ.A.1.B2.C表转折3.A
4.C他1948年出生,1958年刚好10岁
5.Aget maried 结婚
B.6.A从右面“it will make us not feel well”可知
7.C从后面“We have to stay in bed and rest”可知
8.B
9.B从前面“They are very small”可知
10.A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Ⅶ.(A)1.A第一句说她是一位空中小组
2.C空姐的职责应该是为乘客提供各种帮助
3.A
4.B从„„and saw the captain and his workmates 可知
5.A
(B)1.B2.C
3.AShe got Jane’s address„and went to Jane’s house
4.AA girl name Mary saw the photo in the newspaper
5.B
(C)1.FThe man wanted to know the secret very much.2.T
3.FYou are the fifth today.4.FThe boy got twenty-five dollars.5.F„he would be very sad.Ⅷ.Yesterday was Sunday.May 13, Mothers Day.I go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and then went to the garden.I picked some beautiful flowers and gave them to my mother, saying “Happy Mothers Day.” She answered with a smile “Thank you”.My father bought her a nice skirt and a necklace.In the afternoon we went to watch Beijing Opera together.In the evening we went to restaurant in the centre of the city and we had a nice meal there.
第二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精选)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数一数,写一写。
二、连一连。
三、找规律,填一填。
1.(1)
四、直接写出得数。
1+3= 5+0= 2+2= 0+5= 4-2=4-3=5-0=4-1=5-5=2+3=
五、比一比,写一写。
1.□□□□□
2.△△△○○○○□□□□□□比○多()个△比□少()个○比□少()个□比△多()个> <> <
六、在里填上“>”“<”或“=”。
5-32+0 3+15-4 1+32+3 4+02+25-03-32+11+25-13+14-22+
1七、看图列式计算。
1.+=
2.-=
3.+=
4.-=
八、猜一猜。
+=
5+=
4-=3=()=()=()
九、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0 3 5 4
1二、得数分别是0、2、3、5、0、3、5、2,连线略
三、1.(1)4 2 0(2)0 2
42.4 2 2 3
1四、4 5 4 5 2 1 5 3 0
5五、1.1 1 5>4 4<
52.2 2 5>3 3<5
六、= > < = > = = <
七、1.4+1=
52.4-4=0
3.3+0=
34.5-5=0
八、3 2 0
九、2+3=5
第三篇: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圈出每组中不同类的。
二、选一选,在每组中不是同类的物体上面画“”。
三、找一找,填一填。
学习用品有()。
四、分一分,把序号填在相应的圈里。
五、分一分,学习用品画“”,体育用品画“”。
六、填一填,可以怎么分?
1+2=3 5-2=3 5-3=2 4-2=2 1+1=2 0+3=
3按 分
按 分
七、想一想,填一填。(只填序号)
八、说一说,可以怎么分?
第四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提示:第一行圈电脑,第二行圈小麦,第三行圈饮料。
二、提示:不同类的分别是第一个图形、铅笔、球、手套。
三、①②③⑤
四、天上飞的:③⑥⑦ 地上跑的:②④⑤⑧⑩水里游的:①⑨五、六、按得数分:1+2=3、5-2=3、0+3=3为一类,5-3=2、4-2=2、1+1=2为一类。
按加减法分:1+2=3、1+1=2、0+3=3为一类,5-2=3、5-3=2、4-2=2为一类。
七、两只脚的:①③⑥⑦ 四只脚的:②④⑤⑧⑨会游泳的:①④⑦⑧
八、提示:可以按照男女分,也可以按照大人、小孩分,还可以按照长发、短发分。
第四篇:单元测试卷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7、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实施的文化惠民五大重点工程之一。截至2012年8月底,全国共投入资金180多亿元,建成达到统一规定标准的农家书屋600449家。文化惠民是基于 ①保障人民更好地享有基本文化权益②直接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③培养与传统道德相承接的现代农民④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18、张艺谋团队打造的“印象武隆”即将在武隆仙女山实景公演。武隆仙女山著名的风景将被演绎得活灵活现,使人们对仙女山的印象更深刻,将带动当地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这告诉我们:()
A.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健康文化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C.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D.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19、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
①商贸活动②网络互动③教育④人口迁徙⑤红色旅游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
20、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B.自然科学知识
C.社会科学知识D.语言和 文字水平
21、人创造了文化,文化 也在塑造人,主要表现为()
①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定能使人走向成功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2、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中央高度关注文化是因为()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物质力量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
23、每年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藏族农民总是身着节日服装,手捧预示五谷丰登的“切玛”(五谷斗)和青稞酒,来到农田载歌载舞,欢庆—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望果节”,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是很少见到的。这说明
A.必须在全国各地发展先进文化B.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生活
C.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D.文化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24、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下列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5、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困难的当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洪涝等巨大自然灾害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A、文化是人所创造的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力量决定综合国力
D、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6、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B.文化是人们的社会实践产物
C.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D.文化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部分
127、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近年来,社会诚信的缺失导致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这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尤其是进行诚信教育。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8、2500多年前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等“诸子百家”的经典箴言,至今仍影响着
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B.具体深刻的特点
C.深远持久的特点D.相对独立的特点
29、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雪莱这一名言体现了什么道理:
A.优秀文化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0、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罗金斯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
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②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是修身养性的最佳途径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1、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确定,既能促进中
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B.文化与经济发展同步前进
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相互影响
32、下列不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A.红色旅游B.参观历史博物馆C.看电视、听音乐D.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33、英国发布新版2012年伦敦奥运会待客指南举例:初次与印度人会面,身体接触或靠近都构成侵犯,即使你完全出于善意。阿拉伯人不喜欢接受指挥,如果你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客人发号施令
会让他们感到受到冒犯。都是禁止的。这反映了()
① 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② 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同的;
③ 各个民族具有优秀的民族精神;④ 各民族文化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
34、上高二中校训是“学无止境,气有浩然”,许多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把校训、育人目标等都书
写在墙壁等醒目位置,让墙壁“说话”,而且这种教育方式有时是“无声胜有声”。这主要是因为
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可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无形中发挥教育作用④这种强制性的方式更有成效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35、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一次演讲中提出:“衡量我们国家强大
与否,不是有几颗核弹,不是GDP,不是最高大楼在不在中国、最大的广场在不在中国,而是最完
美、不断前进、最吸引人的文化在不在中国。”上述材料说明
A.文化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文化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36、下列能够体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有:()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发展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7、截至2012年12月24日24时,《泰囧》票房正式突破7亿元累计至7.21亿,打破了《画皮
Ⅱ》创造的7.02亿华语片票房纪录。《泰囧》上映13天便刷新了华语片票房纪录。电影市场全面
繁荣有利于
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②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
③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④抵御外来文化,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8、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人们的文化品位逐步提高。由此可见()
A.文化消费日益成为人们最重要的消费
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C.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39、2014南京青奥会吉祥物阿福、阿禧是江苏最具代表与典型意义的城市独特元素,其亲和朴拙、对称和谐的造型,诠释了江苏文化的时代价值。不少商家及时推出了体现江苏文化特色的青奥会吉
祥物产品,这些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这说明()
A.文化创造力是综合国力的首要标志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40、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变现在两个方面,即文化影响人们的()
①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②经济生活③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活动 ④身体健康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41、人们发现许多海外华裔,尽管在异国他乡已经定居了几十年,但还仍然保持着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如喜欢用筷子,喜欢喝绿茶,见到家乡人仍讲地道的家乡话等。这说明()
A.文化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B.文化对人的影响,一经形成就不会改变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42、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下列现象:兄弟两人,一个与父母生活在城市,一个与爷爷奶奶在乡下长大,结果兄弟两人在思想、性格、接人待物方面会有很大差异。这表明()
A.生活中存在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B.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43、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漫画寓意一
致的是()
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③耳濡目染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44、“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
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这是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坚守雪域高
原12年的义务支教者”胡忠、谢晓君夫妇的颁奖词,这对夫妇的事迹深深感动着观众。这表明
()
A.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先进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参考答案
1-10CBDCA BCDBA11-20BCAAC AABCA21-30CABBD CDCBC31-40ADCCD ACBDC41-44 DDCA
第五篇:8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花桥学校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总分:_____ 1.19世纪60-90年代,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运动是(B)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2.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B)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B)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4.了解湖北钢铁业的历史,主要查阅的企业资料是(C)
A.开平煤矿
B.湖北官办织布局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5.“北洋舰队的覆灭并不是一场战役的失败,而是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的失败。” “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是指(D)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6.下列对洋务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D)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D.创办了强学会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7.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B)
A.他是洋人的密探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贪官
D.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8.直接引发“公车上书”的事件是(A)
A.《马关条约》的签定
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C.德国“强租”胶州湾
D.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 9.下列对洋务运动的看法,不正确的是(C)
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
C.阻碍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的出现 D.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0.下列关于维新变法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①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②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 ③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得到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 ④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A)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历史课堂上,同学们就“百日维新”失败的客观原因展开了讨论,其中正确的是(A)
A、顽固派的强大 B、光绪皇帝被囚禁 C、袁世凯的告密 D、帝国主义的破坏
12.下列近代化运动中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的是(C)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3.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是(A)
A.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B.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帝制的斗争 C.有得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D.试图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 14.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A)
A.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
D.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15.广东有中山市,不少城市有中山路、中山公园。请问这与哪位伟人有关(A)A.孙中山 B.黄兴 C.毛泽东 D.鲁迅
16.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查找有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资料,应选的刊物是(A)A.《新青年》 B.《革命军》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民报》
17.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C)①林则徐、魏源── 新文化运动 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④孙中山──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并发表在(B)
A.《中外纪闻》 B.《民报》 C.《新青年》 D.《每周评论》
19.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到“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A)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0.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C)①公车上书 ②武昌起义 ③创办《万国公报》 ④中国同盟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②④③
二、材料分析题(33分)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三个政治派别的主张?(3分)(1)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
(2)请举出三个政治派别代表人物各一位。(3分)洋务派──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革命派──孙中山 22.阅读下列材料: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请回答:(1)李鸿章说他“办了一辈子事”指的是哪些?(3分)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
(2)这些事对中国有哪些积极作用?(3分)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请回答:
(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4分)(1)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戊戌变法为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
(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2分)2)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
(3)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3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有表及里,逐渐深入。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4.读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四幅图,写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运动名称。(4分)①洋务运动②维新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2)根据图二,说说图中两位人物领导的运动在当时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学习两位人物什么精神?(3分)
在当时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以天下为已任,敢为天下先,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品质。(言之有理就行)
(3)综合以上图文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5分)
中国人民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斗争、积极进取的精神;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的责任感、使命感;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探索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学习先辈的爱国、探索、牺牲精神等。(言之有理就行)
三、简答题(27分)
25.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8分)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等。
26.孙中山是中国20世纪三大伟人之一,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下孙中山参与的主要革命活动,并谈谈自己的看法。(9分)...........
答案见基础训练册
27.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是什么?(10分)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新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影响,这一直影响到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