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吐鲁番市地税局坚持税收工作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
吐鲁番市地税局坚持
税收工作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把收入目标与地方财政需要相结合。始终坚持以组织税收收入为中心,定期召开税收分析会议,对经济发展与税收形势进行科学预测和判断,强化依法征管,优化纳税服务,积极推进“信息管税”,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保持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吐鲁番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把税源管理与支持企业发展相结合。对吐鲁番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掌握地方经济发展方向,把 “强农、兴工、促旅、重文、活水、宜居、育人”七大战略中培育的重点产业及确定的特色产业和骨干企业作为支持的重点方向。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定点”走访,提供“贴近式”服务,主动上门进行政策解读和解决企业的疑难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对企业进行辅导,改进财务会计管理。积极开展服务性调研,针对调研和日常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企业和相关部门,并协助解决。努力培养和挖掘新的税收增长点,增强收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把落实税收政策与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及时落实国家及自治区的各项税收政策,加大贯彻执行力度,引导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推进全市经济结构和税源结构的不断优
化,发挥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用足用活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增强纳税人的发展后劲,也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办理具体减免缓事项时,做到了严格审查、集体研究决定和按工作程序办理。对个体经营者、自主创业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认真抓好执行和落实,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加强减免税的跟踪管理,保证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发挥作用。
把规范执法行为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相结合。市场经济需要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该局从理念、制度、工作创新等方面入手,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对执法行为中存在的疑难点及模糊点进行归纳,及时规范明确。强化对税务干部用权行为和执法过程的日常监控,将贯彻落实“两权监督”与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相结合。加强与国税、城建、国土等部门的联系,坚决制止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把日常工作与地方中心工作相结合。自觉将地税工作置身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如积极投身到吐鲁番市设施农业建设中,利用周末及节假日组织干部到蔬菜大棚参加劳动。各征收部门经常性进行调研,加强对吐鲁番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和了解,并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战略思路和工作重点,利用地税部门掌握的信息,积极主动建言献策,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吐鲁番市地税局:隋晓梅)
第二篇:坚持面向市场办学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坚持面向市场办学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学院中专部校企合作汇报材料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指导下,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发展重点是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从而形成能够适应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关注职业教育特色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第一次提出了制定校企合作法规,并纳入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试点范围。注重行业、企业参与指教办学和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2010年12月2号—3号,在上海召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我校作为学院的一个中专层次办学的教学机构,我们坚持“开放办学、特色发展、育人为本、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模式、新途径、新办法,根据学校的师资和实验实训条件以及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招生专业方面进行了调整,在技能培训方面不断强化,在服务鹤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走在了同类学校的前列,为鹤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急需的技能人才。现就具体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积极引进企业入校参与办学
引入小型的企业,如电火花、线切割等为主的加工企业,开展产学结合,企业搞生产,老师做实践教学、学生做实验、实践,弥补了我校模具、数控专业实验实训条件不足的状况,规模虽小,但毕竟是迈出了第一步,下一步考虑如何进一步巩固、扩大。
二、根据企业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加大了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课时比重,突出了技能训练。我们采取了“1+1+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年理论教学,第二年实践教学,第三年顶岗实习,用知识来指导实训,在实训中接受和巩固专业知识,收到了良好效果,学生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这个结果说明我校的办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需求保持了一致。
为了实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必须接受市场指导和考验,广泛开通人才需求信息渠道,我们坚持做到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一是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二是请企业有关人员参与我们 的办学,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求了解市场对中职毕业生的具体要求。
根据企业的需求,我校不仅做到由市场指导生产,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并与相关企业携手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保证了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取得了企业的充分信任。
三、瞄准企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企业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市场。我们每年开展企业用工调查,了解技术工人队伍现状和需求趋势,反馈企业用人信息,听取用人单位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改进教学工作,根据鹤壁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做到社会、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怎样的人才。比如:根据鹤壁市五大支柱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师资情况,我们适时增加了汽车驾驶与维修、电厂热工仪器及自动装置维
护与调试、应用化工技术(煤化工方向)等专业。(2008年市热电厂刚投入运转,需要大批的专业技能人才,我们招收了电厂热工仪器及自动装置维护与调试专业44名,但两年后,企业用工满或者就业准入支部不规范,致使进入电厂工作的学生很少。)
2010年我校与天海集团开展了定向培养,已初见成效,正在沿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着、尝试着。
灵活的办学机制不仅使各企业能及时招到急用人才,学校也因为“产销”对路而得到发展。稳定的校企关系带来稳定的就业渠道,几年来,学校就业率年年达到98%以上,毕业生已供不应求。
四、发挥职教资源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今年9月份,我们和鹤壁市残联举办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残疾人家电维修技术短训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目前正在和市永春散热器厂合作进行焊接专业技能培训。企业提供培训耗材和行业准入要求,学校进行培训教育,合格学员企业全部接收,同时正着手谋划在相关专业中开展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三种焊接技术为主的技能培训。下一步我校准备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相关企业、所在社区的联系和合作,共同为做好相关技能培训工作,做到培训内容切实有效,培训方式灵活机动,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篇:营造和谐税收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和谐社会建设与和谐税收环境息息相关。我们要充分发挥税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以营造和谐税收环境为目标,大力改善税收环境,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营造和谐社会环境,为纳税人服好务,为企业发展服好务,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好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改善税收环境,服务好纳税人
(一)营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职责定位由管理执法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并把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质量“零差错”、办税对象“零投诉”、办税程序“零障碍”列为办税服务标准,着力构建规范的税收服务机制。
逐步建立起规范统一、协调一致、多元有序、优质高效的税收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手段,逐步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税收服务中,大力推行邮寄申报、电话申报、电子申报等多元化纳税申报方式和“一窗式”办理涉税服务事项。改善服务方式,把优质服务渗透到税收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不断拓展税收服务的新领域。
(二)营造公开公平的办税环境。把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收政策法规、工作规程、税务违章处罚标准、税务廉洁自律规定、责任追究办法、发票领购办法、服务承诺等全部予以公开,在办税服务厅设立政策公示牌,公开个体工商业户税负,设置滚动式政策咨询触摸屏,方便纳税人查询各类税收政策,使税务机关的执法依据和执法行为都置于广大群众和纳税人的监督之下。对税收征管中反映和发现的涉及有关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的问题,做到“四个不放过”,即对纳税人反映的问题不查实不放过,对查出的问题不分清是非不放过,对违纪人员不处理不放过,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三)营造诚实守信的纳税环境。开展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评定A、B、C级纳税人。把纳税服务与纳税信用等级相结合,试行纳税人分类管理。根据纳税人的不同信用等级给予有针对性的激励(或限制)措施:鼓励和引导诚实守信行为。在执法上做到公开透明、平等对待。在服务上做到言出必行、信守承诺,积极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建立起征纳双方诚信互信机制,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优化发展环境,服务好企业发展
(一)重点企业挂点服务。选定重点企业为挂点服务对象,实行挂点服务,定期到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加强管理、牵线搭桥、提供信息、提合理化建议。定期举办“企业发展与税收服务”座谈会,广泛征询在优化税收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给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发展,为税收稳定增长提供可靠的源泉。
(二)招商引资企业跟踪服务。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对招商引资企业和重点引资项目实行全程服务,企业需要哪些服务,就服务到哪里,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好交通、质检、电力等诸多困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加强对破坏投资发展环境的责任追究,努力实现服务执法“零投诉”。
(三)彭励发展企业政策服务。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效用,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执行法定减免税审批制度,简化纳税人减免税审批手续,缩短法定减免审批时间,实行减免税事项集体审批制度,杜绝各种自行减、免税行为。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督导检查,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用足用活税收政策,扶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三、营造和谐环境,服务好弱势群体
(一)开展致富帮扶。要积极参予开展农民致富奔小康帮扶活动,帮助调整农业结构、修路架桥、整修泵站、救济贫困户和失学儿童、兴建温馨家园、开通有限电视,实行扶贫和扶智相结合,提高驻点村人均纯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二)参加公益捐助。将扶贫帮困进行延伸和辐射,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组织为希望工程、为残疾人、为下岗职工、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积极捐款捐物,踊跃参加义务献血、“青年志愿者”和“扶贫助学”等活动,充分展示高尚的人格形象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落实税收优惠。运用税收职能,扶助弱势群体。对下岗、残疾人员免费办理税务登记,减免税手续,免收工本费,减免税收。对不够起征点的个体户减免税收。
《营造和谐税收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第四篇:营造和谐税收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和谐社会建设与和谐税收环境息息相关。我们要充分发挥税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以营造和谐税收环境为目标,大力改善税收环境,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营造和谐社会环境,为纳税人服好务,为企业发展服好务,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好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s0100
一、改善税收环境,服务好纳税人
(一)营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职责定位由管理执法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并把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质量“零差错”、办税对象“零投诉”、办税程序“零障碍”列为办税服务标准,着力构建规范的税收服务机制。
逐步建立起规范统一、协调一致、多元有序、优质高效的税收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手段,逐步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税收服务中,大力推行邮寄申报、电话申报、电子申报等多元化纳税申报方式和“一窗式”办理涉税服务事项。改善服务方式,把优质服务渗透到税收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不断拓展税收服务的新领域。
(二)营造公开公平的办税环境。把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收政策法规、工作规程、税务违章处罚标准、税务廉洁自律规定、责任追究办法、发票领购办法、服务承诺等全部予以公开,在办税服务厅设立政策公示牌,公开个体工商业户税负,设置滚动式政策咨询触摸屏,方便纳税人查询各类税收政策,使税务机关的执法依据和执法行为都置于广大群众和纳税人的监督之下。对税收征管中反映和发现的涉及有关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的问题,做到“四个不放过”,即对纳税人反映的问题不查实不放过,对查出的问题不分清是非不放过,对违纪人员不处理不放过,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三)营造诚实守信的纳税环境。开展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评定A、B、C级纳税人。把纳税服务与纳税信用等级相结合,试行纳税人分类管理。根据纳税人的不同信用等级给予有针对性的激励(或限制)措施:鼓励和引导诚实守信行为。在执法上做到公开透明、平等对待。在服务上做到言出必行、信守承诺,积极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建立起征纳双方诚信互信机制,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优化发展环境,服务好企业发展
(一)重点企业挂点服务。选定重点企业为挂点服务对象,实行挂点服务,定期到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加强管理、牵线搭桥、提供信息、提合理化建议。定期举办“企业发展与税收服务”座谈会,广泛征询在优化税收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给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发展,为税收稳定增长提供可靠的源泉。
(二)招商引资企业跟踪服务。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对招商引资企业和重点引资项目实行全程服务,企业需要哪些服务,就服务到哪里,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好交通、质检、电力等诸多困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加强对破坏投资发展环境的责任追究,努力实现服务执法“零投诉”。
(三)彭励发展企业政策服务。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效用,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执行法定减免税审批制度,简化纳税人减免税审批手续,缩短法定减免审批时间,实行减免税事项集体审批制度,杜绝各种自行减、免税行为。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督导检查,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用足用活税收政策,扶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三、营造和谐环境,服务好弱势群体
(一)开展致富帮扶。要积极参予开展农民致富奔小康帮扶活动,帮助调整农业结构、修路架桥、整修泵站、救济贫困户和失学儿童、兴建温馨家园、开通有限电视,实行扶贫和扶智相结合,提高驻点村人均纯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二)参加公益捐助。将扶贫帮困进行延伸和辐射,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组织为希望工程、为残疾人、为下岗职工、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积极捐款捐物,踊跃参加义务献血、“青年志愿者”和“扶贫助学”等活动,充分展示高尚的人格形象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落实税收优惠。运用税收职能,扶助弱势群体。对下岗、残疾人员免费办理税务登记,减免税手续,免收工本费,减免税收。对不够起征点的个体户减免税收。
第五篇:营造和谐税收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营造和谐税收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
展
营造和谐税收环境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和谐社会建设与和谐税收环境息息相关。我们要充分发挥税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以营造和谐税收环境为目标,大力改善税收环境,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营造和谐社会环境,为纳税人服好务,为企业发展服好务,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好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改善税收环境,服务好纳税人
营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职责定位由管理执法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并把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质量“零差错”、办税对象“零投诉”、办税程序“零障碍”列为办税服务标准,着力构建规范的税收服务机制。
逐步建立起规范统一、协调一致、多元有序、优质高效的税收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手段,逐步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税收服务中,大力推行邮寄申报、电话申报、电子申报等多元化纳税申报方式和“一窗式”办理涉税服务事项。改善服务方式,把优质服务渗透到税收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不断拓展税收服务的新领域。
营造公开公平的办税环境。把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收政策法规、工作规程、税务违章处罚标准、税务廉洁自律规定、责任追究办法、发票领购办法、服务承诺等全部予以公开,在办税服务厅设立政策公示牌,公开个体工商业户税负,设置滚动式政策咨询触摸屏,方便纳税人查询各类税收政策,使税务机关的执法依据和执法行为都置于广大群众和纳税人的监督之下。对税收征管中
反映和发现的涉及有关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的问题,做到“四个不放过”,即对纳税人反映的问题不查实不放过,对查出的问题不分清是非不放过,对违纪人员不处理不放过,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营造诚实守信的纳税环境。开展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评定a、b、c级纳税人。把纳税服务与纳税信用等级相结合,试行纳税人分类管理。根据纳税人的不同信用等级给予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鼓励和引导诚实守信行为。在执法上做到公开透明、平等对待。在服务上做到言出必行、信守承诺,积极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建立起征纳双方诚信互信机制,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优化发展环境,服务好企业发展
重点企业挂点服务。选定重点企业为挂点服务对象,实行挂点服务,定期
到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加强管理、牵线搭桥、提供信息、提合理化建议。定期举办“企业发展与税收服务”座谈会,广泛征询在优化税收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给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发展,为税收稳定增长提供可靠的源泉。
招商引资企业跟踪服务。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对招商引资企业和重点引资项目实行全程服务,企业需要哪些服务,就服务到哪里,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好交通、质检、电力等诸多困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加强对破坏投资发展环境的责任追究,努力实现服务执法“零投诉”。
彭励发展企业政策服务。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效用,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执行法定减免税审批制度,简化纳税人减免税审批手续,缩短法定减免审批时间,实行减免税事项集体审批制度,杜绝各
种自行减、免税行为。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督导检查,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用足用活税收政策,扶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三、营造和谐环境,服务好弱势群体
开展致富帮扶。要积极参予开展农民致富奔小康帮扶活动,帮助调整农业结构、修路架桥、整修泵站、救济贫困户和失学儿童、兴建温馨家园、开通有限电视,实行扶贫和扶智相结合,提高驻点村人均纯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参加公益捐助。将扶贫帮困进行延伸和辐射,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组织为希望工程、为残疾人、为下岗职工、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积极捐款捐物,踊跃参加义务献血、“青年志愿者”和“扶贫助学”等活动,充分展示高尚的人格形象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落实税收优惠。运用税收职能,扶助弱势群体。对下岗、残疾人员免费办
理税务登记,减免税手续,免收工本费,减免税收。对不够起征点的个体户减免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