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高校的后勤改革与发展、管理与服务工作(大全)
浅谈后勤改革与发展、管理与服务工作
在1999年11月,经中央批准,国务院办公厅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从那时起,全国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铺开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十二年来,全国高校的后勤改革较好地辅助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也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高校后勤的改革之路。可以说,高校后勤社会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一些高校后勤改革推进缓慢、学校管理队伍对后勤的发展与改革思路不够清晰;另一方面,学校后勤工作在运行机制、管理手段和方法、人员素质等方面还有一些与后勤改革不相适应之处。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还需要我们高校管理工作者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
本文将围绕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管理与服务工作进行探索,旨在为高校后勤建设贡献新的理念和观点。
一、后勤的改革与发展
(一)什么是后勤的改革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又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高校的后勤改革与发展,就是要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国家宏观调控、由高校职能部门监管、由行业自主自律管理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高校后勤改革,就是要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其适应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时代背景。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后勤改革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对于发展的实际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精髓是统筹协调,关键是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必须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和实质,以其作为统领高校后勤改革的全局,逐步完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同时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员工利益最大化,建立一个和谐、高效、节约型的后勤,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满足广大师生的消费和服务需求。
(三)后勤改革的认识、经验
1.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高校后勤改革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高校领域的成功实践,它适应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后勤改革,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与本质,才能够符合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与其他的后勤组织机构相比,高校后勤多了一份育人的职责和使命,这要求后勤工作者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人性化服务,体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使被管理者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还体现着对人的尊重,后勤工作者更应当注意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充分理解考虑师生的想法和需求,只有这样,后勤改革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解放思想是高校后勤改革的思想前提。解放思想更是当前后勤改革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了更好的适应和辅助高校育人建设,我们后勤工作者必须树立解放思想的观念、紧随新形势新发展,放下思想包袱,在工作上开创新的局面。只有在思想上解放了,才能坚定的走高校后勤改革之路,才能鼓足干劲开拓性的展开工作,从而建立优质、高效、节约、和谐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实事求是原则战略目标一定要根据具体发展情况来制定,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目光短浅,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和切实可行的目标。当前高校后勤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高校后勤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后勤改革关系着广大师生和后勤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后勤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计划、有原则地逐步展开和运行,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更不能急于求成、好大喜功。
2.树立创新意识、重视体系建设、完善规章制度。
高校后勤改革的良好发展不仅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指导思想,也离不开系统全面的理论支撑。后勤改革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调整,而是必须不断完善后勤管理体系,建立起一套合理的、科学的考核标准和监督标准,健全完善后勤各项规章制度。任何企业单位如果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没有约束集团内部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就不能团结一切力量发展企业,最终导致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一席之地!
经过多年的实践工作,后勤管理集团摸索并制定出了一套符合后勤改革特色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完备的六项基本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一是岗位责任制。二是检查落实制度。三是奖惩制度。四是培训制度。五是劳动竞赛制度。六是考核评价制度。通过加强这六项制度建设,使后勤各部门的管理工作都有据可依、奖罚有了标准尺度,真正做到了事事有制度、人人有约束,提高了后勤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后勤服务水平的提升。
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更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要做好后勤工作,开创后勤工作新局面,就要坚持创新。为了适应高校后勤改革的客观发展需要,各级管理人员锐意创新、致力于打造一个学习型、专业型、和谐型和低碳型后勤。同时积极营造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努力发展品牌战略。因此,在后勤改革与发展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开拓创新,形成后勤“事事有人管、人人重责任、事事讲落实”的高效工作格局,努力营造一个新世纪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打造高校后勤的特色改革与发展。
二、后勤的管理与服务
(一)什么是后勤的管理与服务
管理就是管辖和治理。服务则是为集体或为他人工作,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需要的行动或工作。高校后勤的管理工作是围绕着如何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学习生活服务而展开。随着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后勤管理是一门科学,其服务的主体是教学工作,其服务的对象是数量庞大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组成的群体。后勤的管理是一种行政行为,体现在制度建设和行政调控方面;后勤的服务则是一种非赢利型、福利型的活动,是在最基层、最直接的劳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体现着管理的效果。
后勤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高校后勤工作肩负着服务与管理两种职能。后勤集团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履行着育人的职责。后勤既要努力搞好服务工作,满足教学科研和师生的生活需要,又要严格的管理,提供高校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正常的公共秩序、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保证高校教书育人目标的实现。后勤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也存在矛盾之处。后勤管理苛严会导致服务不到位,而没有原则的服务又会导致管理工作无规章可循。因此,要搞好后勤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就必须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管理体系,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不动摇、始终把师生的日常生活照顾好、始终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尽量做到服务与管理的完美结合,使服务与管理并重。
(二)提高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
1.不断完善目标管理体系、规范管理工作
目标管理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它通过划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方法,分三个阶段实施目标管理:制定目标、实现目标以及检查和评价目标。建立一个“岗位有责、管理有序、奖惩分明、考核有据、定期培训”的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标管理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对于每一位工作在一线的后勤员工来说,目标管理就是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好。只要让每一位员工清楚自身的岗位职责,才能确保后勤各项服务有序进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做到整改迅速,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在组织和制度上保证每个职工都有参与管理的机会,形成他们对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职工对集体的感情,从而增强了整个后勤团队的战斗凝聚力。
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保证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然而没有严格的管理任何体制都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要做好后勤集团的规范管理工作,就必须从财务、采购、成本、资金和安全五大方面加强管理,有这样才能确保后勤管理工作不断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以人为本、继续完善“精细化”服务
后勤服务的好坏,历来是反映一所高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没有优良的后勤服务,要实现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是难以实现的。高校后勤服务有着不同普通消费市场的区别性特征。后勤服务是围绕着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中心。不断满足高校育人、培养人的需要,提供公益性服务,保障高校稳定与发展是高校后勤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衡量后勤工作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师生是否满意。因此,后勤工作者,第一位要重视的就是做好服务工作。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
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后勤工作者尊重师生的利益,多为师生着想,积极主动地为师生服务。在高校中,以人为本还体现在尊重广大师生的主体地位,准确把握广大师生需求和想法,善待广大师生意见和建议,更为重要的是让广大师生分享到后勤改革的各项成果,这是后勤发展的根本目的。
后勤一贯推进“精细化”服务目的就是为广大师生办好事、办实事,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让师生满意。推行精细化服务就要建立规范严密的管理规章,要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要确立严抓细管的管理思想。按照这个思路,要建立健全各部门的组织机构,明确管理层次,落实管理责任,形成管理网络。只有这样才符合我们不断追求的以一流的爱心和微笑贯穿服务的后勤文化。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这是高校后勤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它符合了“精细化”服务的重要特征。
3.提高干部员工素质,定期开展培训
作为一名后勤领导干部应该不断充实自我、严于律己,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引导本部门员工做好日常服务工作。首先,要重视学习。面对当前复杂的工作难题,后勤领导干部更应当不断更新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形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其次,要树立良好的后勤干部形象。作为一名后勤领导更应当以身作则,以谦逊的态度为广大员工服务,遇事和大家商量,将自己的工作置于大家的监督之下。第三,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努力提升自我。只有踏踏实实在自己的岗位上刻苦钻研,发奋图强,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也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后勤领导干部。
要想不断满足广大师生员工对我们中心服务工作的需求,就要全面提高我们中心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这不仅是一项维护我们中心员工学习权、发展权和精神文化权益的民心工程,也是促进我们中心创新和发展的动力。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工作的员工,才会干劲十足,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一种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共同进步的氛围下,才能实现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目的。其次,要为员工提供定期的学习培训机会。经过多年的实践努力,我们打破了过去枯燥单一的传统培训方式,从内容上更注重后勤精神、后勤传统、后勤文化、后勤理念的挖掘和探讨。通过学习、培训、参观、交流,使员工自身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得到充实。同时,员工真正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自觉学习的观念,从思想深处、内心深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已经基本明确,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不管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循序渐进,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一定能走向成功。
第二篇:高校后勤-关于高校后勤细化管理与服务的探索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高校后勤: 关于高校后勤细化管理与服务的探索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服务质量的优劣和师生员工的满意度是判断其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决定高校后勤未来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因素,通过细化后勤内部管理,加强后勤各岗位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自身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使后勤服务工作处处以人为本,更加细致完善,从而在改革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条适应时代需要,与时俱进,能够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后勤保障的创新之路。高校后勤管理机构是维持学校日常教学秩序,保障师生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部门。因此,如何加强高校后勤管理直接关系到后勤服务质量工作的优劣,同时也是促进高校后勤深化改革与发展,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一步。但是,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目前还存在粗放式管理,管理体系落后,思想观念陈旧,服务工作被动等问题,在这种的状况下,为更好地坚持后勤“三服务、三育人”服务宗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我院后勤集团开始探索后勤管理的新出路——通过细化后勤内部管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关于高校后勤细化管理与服务的探索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服务质量的优劣和师生员工的满意度是判断其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决定高校后勤未来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因素,通过细化后勤内部管理,加强后勤各岗位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自身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使后勤服务工作处处以人为本,更加细致完善,从而在改革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条适应时代需要,与时俱进,能够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后勤保障的创新之路。
高校后勤管理机构是维持学校日常教学秩序,保障师生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部门。因此,如何加强高校后勤管理直接关系到后勤服务质量工作的优劣,同时也是促进高校后勤深化改革与发展,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一步。但是,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目前还存在粗放式管理,管理体系落后,思想观念陈旧,服务工作被动等问题,在这种的状况下,为更好地坚持后勤“三服务、三育人”服务宗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我院后勤集团开始探索后勤管理的新出路——通过细化后勤内部管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历了六个春秋,为学院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做出了贡献,在工作实践中,我们经常思考如何解决师生员工对后勤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与我 们在管理和提供优质服务和增加服务项目之间产生的矛盾(差距)?如何在现行体制和运行机制下,怎样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深化后勤改革,让服务上层次,上台阶,使之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师生的需求。达到师生满意、学院领导满意和后勤员工满意的目标。众所周知“细节决定成败”,在市场企业竞争中,各方实力相近似时,那么,其成败的关键环节就在于如何注重细节管理。为用户提供同样的服务,你的服务比别人更深入,更周全,更细化,市场自然会被你占领。因此,后勤的细化管理为高校后勤的发展与生存打开了一道大门。
细化管理,就是进一步明确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环环相扣,节节相连,甚至管理到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通过细化管理,规范后勤各工作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和优质服务标准,使每一位后勤员工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优质服务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明确责任,调动员工的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几年来,我们在集团内部管理过程中,按企业化管理标准,陆续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各项规章制度,覆盖了后勤各工作岗位,而要真正落实这些规章制度,必须从细微之处入手,从点滴抓起,做艰苦细致工作。“海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只有重视细节,研究细节,关注细节,解决细节,注重细小工作的积累,才能够达到科学化管理的要求。那么,高校后勤的细化管理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后勤各项管理工作制度
在几年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中,做好后勤工作的前提是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化。让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管理更加科学,服务更加规范。随着后勤工作的不断深入,要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查找管理漏洞,适时完善后勤相应的制度。在制度细化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稳扎稳打,切切实实做好此项工作,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1.细化岗位职责
将后勤工作内容层层落实到每个具体人,明确每位员工的工作职责和服务对象,把后勤工作任务实实在在地细化到人,做到后勤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细化岗位责任,有助于加强对员工工作的监督考核,促进后勤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后勤服务的整体质量。2.细化服务标准 就是制定为教学、为科研、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的相应标准,服务质量的优劣是衡量高校后勤管理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其能否长久的立足于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重要因素。在细化服务标准的过程中,我们着重在制定优质服务标准上下功夫,始终把服务对象的需求放在首位,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服务标准。让细化服务标准成为优质服务的制度保障。同时,细化服务要与集团的整体建设相结合,教育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自觉提升服务标准,让师生实实在在地享受高校后勤提供的优质服务,促进后勤集团健康有序地发展壮大。
在这方面,我院后勤集团膳食中心在保障全院正常用餐的情况下,深入调查研究,通过与师生的交流,广泛征求师生对饮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到部分师生在体检中发现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于是,立即组织人力在食堂内增设了低盐、低脂、无糖菜肴售饭窗口。又如,为方便患病师生的用餐,建立了病号饭登记与送餐服务。正是这样的点滴细节服务,为后勤服务质量增添了几许光彩,受到了用餐者的好评。3.细化员工培训机制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提高后勤员工的工作能力?使之符合后勤集团发展的需要。如何提高员工的服务技能?使之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细化员工的培训机制,是解决以上两大问题最有效的办法。为此我们各中心在制定工作计划时都把员工的技能培训列入重要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特别是对新员工,在他们上岗之前,对其进行全面的岗位细化标准的技能培训,经测试合格者,颁发上岗证,方能上岗工作;对老员工,也定期组织岗位技能深化培训,不断制定出新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进一步提高老员工的服务技能;对后勤集团管理干部的培训,主要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和科学管理方面的培训以及相关业务能力的培训。在今年集团开展读一本好书《细节决定成败》的活动中,集团中心主任纷纷结合本职工作写了自己的读书心得,感到受益匪浅。
二、狠抓制度落实,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落实,都将是一纸空文,也就不能为后勤管理做用。因此,制度细化后,要狠抓制度落实。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使其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尽可能发挥最大作用。如何开展后勤服务标准细化后的制度落实工作,我们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做起: 首先,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在后勤工作岗位上不断转变服务态度,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以被服务者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我们服务工作是否到位的尺子。服务工作的好与否直接影响着后勤工作在师生心中的形象,转变服务态度让师生们感到服务的温馨,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师生与后勤员工之间的距离,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学院改革与发展的目的。
其次,服务态度转变了,服务项目增加了,服务质量提高了,不能因此满足现状,沾沾自喜,要不断总结经验,解决新矛盾新问题,要继续深化细化服务标准的落实,坚持常抓不懈。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质量是师生对后勤服务工作的客观考核,高质量的服务自然会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最后,加强自身的技能锻炼,有做好工作的良好愿望而没有实践工作的本领,是不可能成为师生服务的工作者。一流的产品,产自一流的技能,技能是高校后勤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保证。所以,要想使服务标准落到实处,就要加强自身的技能锻炼,开展后勤服务技能大练兵活动,在后勤各工作岗位上,培养技术能手,在一些工作岗位上开展一专多能,能处理应急事件的较全面专业技术人才。为此,我们建立了监督检查机制。集团和各中心分别设置了服务质量监督投诉电话,集团办公室设专人接待来信来访,广泛听取师生员工对后勤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对查证核实的问题,依照集团责任追究制度,记录在案,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并将处理结果在一定范围进行公布,达到教育本人,警示他人的作用,目的是依靠制度来规范后勤工作,确保后勤各项服务落到实处。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是一项较长时期的转变过程,只有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加强内部管理,在现行的后勤体制下,完善内部运行机制、细化内部管理,始终坚持高校“三服务、三育人”服务宗旨,高校后勤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才会一步步得到提高,才能为高校后勤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奠定扎实稳固的基础,立于不败之地。高校后勤管理处处长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遵照校党委的要求,我将2003—2006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及师生员工作简要汇报,恳请大家的批评,帮助。
三年来,我在不同的岗位上经历了思想和工作逐步适应的过程,我认真履行自己 的职责,以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敬业、勤奋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欢迎登陆文琦秘书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校长办公室工作的回顾
2003年元月-2005年元月,在校办担任负责综合接待的副主任期间,参与了防控非典、人大选举、更名及更名庆典等多项大型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校办工作的经历使我接触了学校教学、科研、后勤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全局观念和政策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
二、后勤管理处工作的回顾
2005年调任后勤管理处处长兼后勤国资直属支部书记后,我认识到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必须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牢记坚持为教学科研,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全心扑到工作中,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师生员工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通过努力,为学校获得了“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绿化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爱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具体如下:
(一)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身作则,强化服务意识,全处职工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有明显提升。
我组织全处人员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处务公开和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加强制度建设,主动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结合岗位职责,强调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
(二)充分发挥了后勤对学校教学科研的支撑保障作用,为教学科研和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的后勤服务。
后勤管理处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根据学校制定的后勤服务标准,代表学校检查、监督、指导服务实体的工作。一年多来,对学生食堂、超市的食品卫生安全、饭菜质量与价格、服务态度进行了多次检查,监督,排除了食品安全隐患。按照“三服务、两育人”的原则,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为教学科研和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的后勤服务:对内协调两集团深挖潜力,不断规范后勤服务,精心安排,确保了2005级近9000名新生入住,保证了师生学习生活秩序正常、稳定;对外与太原市水资委、自来水公司、供电局、煤气公司、供热公司等部门协调,为学校争取了政策,节约了资金,保障了生活秩序。如去年冬季,我校的煤气供应形势非常严峻,师生员工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我处及时向省、市人民政府反
或映,并采取调整浴室开放时间、增加部分电加工餐饮设备、根据气源供应随时生产等措施来保证师生的正常就餐,以最大努力保障了学校正常的生活秩序 任劳任怨,甘作为师生服务的老黄牛。去年,我校建校以来规模最大的职工住宅调配工作在全校教职工的关注中拉开了序幕。我带领全处同志认真调研,先后召开房管会8次,修订了《中北大学住房条例(暂行)》;制定了《新南区住户手册》、《装修管理规定》等办法,对新南区住宅的物业、装修等做出了详尽的规定。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冒着酷暑,使近500名教职工高高兴兴领取了新房钥匙,有力维护了学校的安全和稳定;耐心走访了所有的拆迁户及遗属;虚心征求了引进博士、教授的意见,汇总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全校公布房源、人员情况,对反映的问题及时核对、纠正,圆满完成了住房调整工作,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信任和好评。
(三)规范管理,开拓创新,竭尽全力履行工作职责。
我认为,后勤工作必须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上任伊始,我改革了校园保洁工作模式,既为80名贫困生提供了勤工助学的岗位,又使校园环境大为改观,提高了保洁水平;加强了对单身公寓、学生宿舍、公共场所、办公教学区的安全检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如改造线路、增加照明、疏通安全通道等,目前,所有单身公寓一改过去楼道内堆放杂物,脏乱差的状况,居住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本着勤俭办学、节约高效的原则,协调公交公司托管了学校班车,安全、准点、舒适地完成了市内教职工上下班的交通运送任务,学校节约了资金,职工乘车比以前舒适了,教职工普遍反应良好。
为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办公条件,2005年完成维修改造工程多项,涉及实验室改造、教学办公场所改造、水电线路改造、道路改造和校园绿化,所有工程均按期完工,接受了审计处的审计,确保了全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创建节约型校园是学校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为保证学校持续健康发展,2005年,我指导开展了节能宣传月活动,并实施了澡堂刷卡系统改造,有效减少了水、煤气用量,仅此一项可为学校每年节约经费60多万元;对我校的磁卡售饭系统进行了改造,使我校的餐饮服务迈上了新的台阶。
加强了后勤部门与师生的沟通与交流:后勤管理处网站的开通受到了全校师生的欢迎,网站已受理近1000封师生来信,并被评为“最佳网站”;编辑了11期《后 勤工作通讯》,大力宣传学校后勤改革的方针、政策及改革成果;多次召开了学生伙食委员会、公寓委员会和单身职工的座谈会,及时了解师生需求,不断改进工作。
(四)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发扬奉献精神,树立了“勤奋热情、诚信务实”的后勤机关工作人员形象。
我加强了对全处干部职工的教育和引导,努力改进工作作风。2005年的几次暴雨,我处干部职工都在防汛一线,确保了学校安全度过汛期;在日常工作中实行“首问责任制”,杜绝推诿、效率低等现象,树立了“勤奋热情、诚信务实”的后勤机关工作人员形象。
目前,我正带领全处同志积极引导两个集团认真巩固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果,努力推进后勤数字化建设,创建餐饮、维修两个省级“青年文明号”窗口,稳步推进学校后勤改革。
作为后勤管理处的处长,我深知肩上担子的份量,时常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省,虽然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但离学校党委的要求和广大师生的期盼还有相当距离。究其根源,主要是自己学习不够,有时还存在浮躁情绪。但我坚信有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全校师生的理解和支持,我一定能做好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让全校师生满意。
第三篇:浅谈高校后勤企业细节服务与精细管理
浅谈高校后勤企业细节服务与精细管理
当今的时代,是细节的时代。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时代。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当今的校园市场已经不同于十年前的校园市场,它已经逐渐融入到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之中;师生作为后勤服务的对象,已经不再满足于福利后勤时代的基本需要,其作为消费者的权利意识不断觉醒,对后勤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关注服务态度、服务内容、服务细节、服务权益等。因此,后勤管理也要逐渐从粗放式管理转移到专业化、集约化管理上来。推行细节服务,实行精细管理,是新形势下提升高校后勤企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一、为什么要推行细节服务、精细管理?
(一)个性化的时代,需要精细化的服务、细节即细小的环节或情节,俗称“小事”或“小节”。“细节决定成败”。
案例: 广东佛山桂城的某中小型餐厅,因忽视细节而失去市场。这个餐厅的生意其实一向都平平,只是处在勉强维持的阶段,餐厅的大部分生意都是靠附近的一家后勤企业将其当成饭堂。然而,后勤企业的老板对这里的菜式一直都觉得不合口味,终于有一次忍不住当面指出,但是,餐厅的老板却不以为然地回答说“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我们这里的菜就是这样子,不合口味是个人问题。”后勤企业老板当场就觉得不爽,以后就不允许其后勤企业的人员到这里吃饭,当然这个餐厅很快就关门大吉了。这是因为餐厅的老板不够重视,在不适当的场所说了不适当的话,没有照顾到客人的感情,这是一种严重的细节忽视,使得餐厅提早关门。
上述案例分析可知:细节,最能打动顾客的心;重视细节,细节报答企业。可以说现在整个世界都进入了一个细节时代、拼细节的时代。服务业也无可避免地进入到一个细节较量的时期。细节差别就在细微之外,大体都是一样就只是差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就是制胜的关键。最重要是让顾客在食宿娱学全过程中,能额外地享受到每一个细致入微的每个超值服务的细节。这才是今后服务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致胜武器。
2、细节――后勤服务的软肋 后勤工作都是“小事”,对于上万名师生的高校来说,后勤每天做的都是些吃、住、行等方面的琐碎小事,服务的细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细节是小事,更是大事。后勤工作无“小事”,小事影响大局,学校稳定看后勤,后勤稳定看小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引起学生投诉的事情,都是服务态度、服务细节等方面的小事;引发后勤事故的往往也是一些小事,菜未洗干净、水管漏水等等。当前,后勤服务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影响师生满意的细节,如:服务礼节不注意,有些员工态度恶劣,“大呼小叫”,甚至动辄训斥学生等;服务行为不规范,服务标准不统一,打饭时多时少,打卡时常出错,菜价标牌不明显,送水不及时,维修不及时等;服务特色不明显,饭菜品种较单一欠丰富,浴室档次低,寝室千篇一律等等。细节是服务致胜的法宝。后勤工作的目标就是通过优质的服务赢得师生的满意,而关注细节,推行细节服务,把服务做精做细做到位应当是新形势下提高后勤满意率的重要途径。
(二)、细节——管理的艺术精华
1、细化管理时代的到来
当今时代,竞争走向垄断,利润趋近于零,市场标准日渐提高,产品高度同质化。由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精细管理一直是国内企业发展的瓶颈。汪中求在《精细化管理》一书中指出,“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功力,细节表现修养,细节体现艺术,细节隐藏机会,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因此“精细化管理是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它已变成为决定未来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精细管理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它是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它以提高管理效能为目标,运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对管理对象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与控制,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管理行为。“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细者,入微也,究其根由,由粗及细,从而找到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细”是精细化的必经的途径,“精”是精细化的渠成的结果。、精细――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益的保证
高校后勤企业在为学校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还应该重视企业经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一方面通过推行细节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满意率;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管理创造经济效益。细节服务实质上是科学管理的外化,没有管理的优化,就不可能有服务的优化。虽然经过了几年的改革,后勤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已经引进了一些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但总体上还处在粗放管理阶段,管理体系落后,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低,思想观念陈旧,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严重缺乏。粗放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弊端清晰可见:缺少标准化管理体系和量化考核体系;缺少对管理效率、管理效果的评估体系,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节约成本、管理制度标准化及员工素质等问题尚不能及时加以完善;管理成本较高,资源合理利用度不够;应对各种环境、政策、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强等。一个企业能否最终强大,最根本的是看其管理上的优劣。后勤企业要牢固占领校园市场,立于不败之地,需要通过精细管理来支撑。
二、怎样推行细节服务、精细管理?
案例:丰田后勤企业的精益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后勤企业,目前已在全世界大力推广,它的基本思想是Just In Time(JIT),也就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追求7个“ 零” 极限目标:零切换浪费、零库存、零浪费、零不良、零故障、零停滞、零灾害。精益生产方式其实就是注重细节的生产方式。丰田汽车后勤企业的主机组装厂是一个生产多种小型客车的现代化大型工厂,除了特别干净明亮和色彩宜人的环境外,粗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细看你就会发现流水线中各项任务的工作量出奇的均衡。这是因为,在这个组装工厂里,各项任务在时间和工作量上都是同等的,因此每个人都在用同一种步调工作。一项任务完成时,其上下工序的员工也同时完成他们的任务。当某一个环节出错时,操作人员会立即启动报警系统,一个电子板会自动闪亮以显示出故障的工作台及克服故障所用的时间,其他工作台的员工就会拿上工具箱,赶到发生故障的工作台帮助同事恢复正常工作。在一班工作结束后,电子板就会汇总所发生的故障及其原因,然后,这些问题就成了项目改进的焦点。这个例子的关键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日本后勤企业的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通过工程改进来追求工程的不间断性,每一个误差都得仔细检查、诊断和修正。任何事情都不能任其自然,任何缺陷,无论多么罕见,都不会被看作可忽略的随 机事件。这样注重细节,注重细节之间的衔接就是精益生产的具体体现。
(一)理念层次——‘商业教皇’布鲁诺·蒂茨:“一个企业家要有明确的经营理念和对细节无限的爱。”
看了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正是企业老板、管理者把对细节的苛求当成了企业管理最基础、最核心的要素,并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才使细节管理进行到底,成长为世界 500 强。这就启示我们,理念永远是首要的、先导的因素。作为后勤企业,首先要深刻领会服务细节的重要性,认识到“细节决定满意”,自觉增强服务意识、细节意识。要以被服务者的满意作为检验自身服务工作是否到位的尺子;以关注细节,想得细、做得精作为检验满意度高低的标杆。要更新管理理念,形成严谨扎实的管理作风。要通过对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批判,通过对精细管理核心思想的灌输,让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精细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同和接受精细管理方式,树立精细管理理念,积极投入到转变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能的实践中去。要宣传和践行“严”、“细”、“实”的工作作风,逐步从松散的、粗疏的、浮躁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中转变过来,形成严谨务实的管理作风。“严”是前提:要求从严,过程从严,考核从严;“细”是关键:计划周密,管理到位,一丝不苟,专注投入;“实”是核心:目标具体,措施得力,工作扎实。
(二)方法层次——“五化“:专业化、细化、量化、流程化、标准化
1、专业化——精细管理的前提
专业化是精细化的前提,我们知道,在同等条件下, 要想把事情做得精,就必须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能产生效益的事情上去。“其多挖井而不及泉,不如深挖一井”,这句话准确到位地描述了把有限资源集中投入的思想,这与军事上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是一样的道理。把这种原理运用到企业上 , 就是要企业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如麦当劳是员工密集型的企业,其生产和服务十分简单、专业。目前高校后勤集团内部存在着管理层次过多,机构重叠,执行不力的情况,专业化程度不高,主业不突出,严重影响了竞争力。必须重新进行整合和重组,提升各实体的专业化程度,使各实体做专做精,不同专业的业务要独立建制,业务相同的要合并,以减少扯皮,提高效率。
2、细化——把工作做细
细化包括横向细化、纵向细化、衔接细化和责任细化,是指将一项工作或任务,按合理的逻辑结构、工作的时间顺序,分解为若干个组成部分、工作单元,每个部分再继续分解为若干个更小的部分,直到不能再分,或不必再分的操作细节为止。分解出来的每一个部分或操作细节,就是一个基本的工作单元。各个单元之间互相衔接,责任明确到每一个人。工作内容、职责细化是后勤后勤企业推行细节服务的基础。要对每个岗位的职责进行合理细化,将后勤工作内容层层落实到每个具体人,明确每位员工的工作职责和服务对象。把后勤工作任务实实在在地细化到人,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要进一步规定职责界限,划分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当时责任和事后责任,使各种小事、各类细节都能找到具体责任人。
3、量化——没有量化就没有细化
量化是细化的深入,是更精确的细化。对各项工作的数量、时间、质量要进行具体的量化,以便有关人员执行,及监督和考核。管理人员要具有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不懈地探究客观事实,追求不可摇撼的真实情况。要能熟练地使用量化工具,注意基础资料、数据、原始凭证的充分积累。切实推行报表制度,使信息系统化,任务管理制度化,使每一项工作的开展过程及结果一目了然,方便上下级以及部门之间的工作传达与交流。麦当劳 "如果巨无霸做好后 10分钟内没有人买,法国薯条做好 7分钟后没人买就一定要扔掉” 的规定,迪斯尼乐园的垃圾箱要严格地按照每25 英尺放一个来设置等就是量化管理的典范。而我们的后勤服务与管理中,绝大部分的服务与管理行为实际上是模糊的,尤其是各种服务的要求没有具体的量化,导致执行出现偏差,考核难以真正实施。、流程化——高效、准确来自流程改进
建立工作流程,并不断改进优化流程,是精细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工作流程的建立,包括线形流程、责任矩阵流程、时间矩阵流程、空间矩阵流程等 4 种。线形流程将工作、任务细分为若干个步骤或环节,然后再用流动方向的线条按先后顺序连接起来。若在每个流程环节上标明责任人,即为责任矩阵流程。若标出每个环节的作业时间和总的活动周期,即为时间矩阵流程。有了工作流程,整个工作过程都有那些环节,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一目了然。按程序一步步进行,就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精力的浪费,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了责任矩阵流程,就能使大家都清楚各自的责任,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哪一个环节出现推脱、敷衍等,就可以进行监督和追究。有了时间矩阵流程,有利于工作按时完成,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建立流程只是流程化管理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要经常分析、研究、改进和优化流程,从而持续地提高流程的效率。我们后勤服务和管理工作中还有大量的部分没有建立流程,工作处于盲目和无序的状态,效率不高。今后要按照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实施流程再造,优化每一个管理环节,规范每一个管理细节,减少损耗和浪费,这是重中之重。按照“确保质量、节约成本”的原则系统设计业务流程,如餐饮从原材料采购到验收、洗切、加工、出售的程序,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时间、成本的核算,使每一个细节、工序都有明确要求,使之标准化,并编制成制度手段。据此,对现有工序、人员、岗位进行清理、调整,去除不必要的人、事、物,清理现场、减少浪费,将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都纳入考核,指定专人监督。这样使管理具体化、精细化、标准化,环环相扣,节节相连,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岗位,并有详细的文字记录。这样可以将问题发现在基层,及时补救,不致影响管理的整体进程。、标准化——没有标准,精细化无从谈起
标准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也是精细管理的重要部分。标准化管理要求各项管理工作要有标准,包括质与量,时限与速度,对与错,是有制定标准的,有标准可依的。有了明确的工作标准,能使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明晰化,提高执行力,能够进行真正有效的检查、考核。标准应当是明确而具体的。我们的后勤服务,总体上说还处在低级阶段,突出表现在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相当低,与社会上的优秀服务企业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服务行为随意性大,服务标准模糊,有的根本没有标准。比如“热情服务”,什么叫热情服务?标准是什么?没有执行标准,就无法操作,无法检查考核,使其可执行也可不执行。因此,推行“细节服务”的关键是细化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使每一个员工明确服务工作的具体要求,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为服务行为监控提供明确的依据。在细化服务标准的过程中,要着重在制定优质服务标准上下功夫,始终把服务对象的需求放在首位,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制定与此相适应的服务标准,让细化服务标准成为优质服务的制度保障。要教育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自觉提升服务标准,让师生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后勤提供的优质服务。
(三)保障层次——支撑:建立与精细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人才队伍、绩效考核体系
1、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育精细管理的土壤。
首先是企业愿景、价值观的导引。通过战略规划和广泛宣传,将后勤企业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核心价值观等深入到员工,使员工充满憧憬,愿意在后勤企业奉献。同时要将后勤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变成可操作性的指标,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环节、具体岗位,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是在为后勤企业的战略而努力。其次,培育勇于挑战极限的文化和强有力的执行文化。“赢在执行”,必须强化员工的精品意识,执行意识,严格管理,强化过程控制,长期坚持。
2、精细管理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目前的管理队伍尚不能适应精细 管理的需要,必须要按照管理现代化的要求,通过职业经理人的方式组建高效管理的专业化团队;要按照岗位标准化的要求,强化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职业化水平。
3、绩效考核改革。
再好的设想、再完善的制度如果不能有效的 执行,都将是美丽的幻想。细节服务,要狠抓落实。要完善奖惩机制,奖优罚劣、奖“细”罚“粗”,从而提高员工开展“细节服务”的积极性。将推行“细节服务”情况引入现代绩效考评体系,配套开展绩效考核。评选“服务明星”,支持创新、鼓励突出。完善监控机制,加强对“细节服务”的监控。要制定《细节服务质量标准》,《细节服务质量评估办法》等,将“细节服务”纳入监控体系。要通过学生参与管理等多种方法对“细节服务”实施监督评价。建立快捷的信息传达和反应、处理机制,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服务质量工程”和“精细管理工程”为载体,推进细节服务,促进管理变革
通过实施“服务质量工程”,发挥“四两拔千斤”的杠杆作用,使“细节服务”能够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首先是通过自查和检查各部门、各岗位没有意识到的细节即“被服务遗忘的角落”,进行归类,并查找原因。据此对后勤服务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矫正和提升。其次,制定改进方案,明确具体措施。从服务态度、服务内容、服务设施、服务监督等方面提出详尽具体的改进提升举措,并予以落实。最后,及时总结,提升“细节服务”的经验和做法,并据此对现有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更加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使“细节服务”形成长效机制。落实“管理工程”,结合后勤企业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每阶段性完成一个体系,便实施运转、完善一个体系,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细管理在后勤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效果、作用。
有人说,管理是树,品牌是挂在树上的果子,细节是大树枝叶,放弃细节就等于大树放弃了树叶,没有树叶就不能结出美丽的果实――品牌。如果说管理的一般法则是科学,那么对细节的管理就是艺术,企业处理细节的能力体现的就是管理水平。让我们在高校后勤企业中进行细节服务,精细管理,在点点滴滴上精耕细作,提升后勤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培育出管理之树上美丽的果实――服务品牌!
参考文献: 汪中求,《精细化管理》,新华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新华出版社,2004年2月第二版。温德诚,《政府精细化管理》,新华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第四篇:《中国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文集》
学生伙管会的职能及其自身完善
张 逸(同济大学 200092)
摘要:各高等院校中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宗旨建立起的学生自律组织——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的机构组成和工作方式都有一定差异。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学生伙管会必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以同济大学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为例,探讨高等学校学生伙管会工作开展与自身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 工作开展与自身完善 同济大学
高等学校后勤工作的职能是通过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饮食管理服务中心作为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适应广大师生需要,高质量、平价格地做好膳食供应工作及服务育人的任务,是高校后勤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否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能,担负起膳食服务的重任,不仅取决于内部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也需要就餐者外部监督机制的不断健全和推动,伙管会正是起了这种外部监督机制的作用。
每个高校的伙管会各有自身的特色。有的学校伙管会主任是由副校长担任,成员众多;有的学校伙管会隶属于学生会生活部,几名成员。目前看来,伙管会的工作还没有统一的模式和现成的经验,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本文借同济大学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探讨一下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开展与自身建设。
一、伙管会的工作开展
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下简称“伙管会”)是校学生会的常设专门委员会,接受校学生处、团委以及后勤集团的指导,可以设办公室、总监部、总宣部三个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这三个部门中可下设若干分支部门。伙管会的主要职能是参与食堂管理,集中行使就餐者的监督权利,密切学生与学校职能部门的关系。
第一、监督食堂的伙食工作。
总监部是实现伙管会主要职能的部门。由各院系学生代表组成的总监部在各食堂设立固定监督岗,即监督各部,每周一至周五中午监督食堂的伙食供应情况,包括质量、价格、品种、服务态度、环境卫生等。“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应是伙管会的工作特色:即监督员佩带工作证走到同学身边,热情地征询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现场解决问题,如饭菜份量不足予以补足,菜中发现杂物予以调换,服务员态度不好建议食堂予以批评等等。不能当场解决的,如涉及学校基础设施、能源供应、校园治安以及学生整体素质方面的问题,要向同学讲明原因,由伙管会统一反映到学校有关部门。如果条件允许,监督员应维持就餐秩序,劝说同学不要浪费粮食,调解就餐同学间的矛盾等等,并以自身行动教育感化身边的同学。
为了全面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监部下应设有流动监督部,对那些暂时未设监督岗的食堂或餐厅进行不定期检查,其它时间由办公室接待提出建议和投诉的同学。有的同学怕麻烦,“小事情,小问题”不愿反映,有了监督岗,只要你来说一下就行了。伙管会不只解决大问题,更要抓小问题,把问题发现并解决在萌芽状态。
每天,监督各部、流动监督部和办公室的工作都应做好记录,包括同学提出的建议、联系地址以及食堂对建议意见的处理方法,食堂管理员应签字确认。办公室每周应将各部门收集的建议和意见整理、分析、归纳,及时反映给饮食管理服务中心。要以各种形式尽早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相应同学,集中反映的问题应在校内各媒体和伙管会会刊《伙食简报》做出解释和处理。
这是伙管会最重要的工作,实践证明很有必要、很有成效。伙管会每周工作报告为学校职能部门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同学反映的问题能迅速得到答复,感到自己是学校真正的主人,这缩短了学生和学校之间的距离。
第二、发动同学投入学生伙食民主管理,协调好食堂与学生的关系,增进食堂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伙管会是由学生代表组成的学生群体,无论参与伙管会的什么工作,都能切身体会到学生伙食民主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学生伙食民主管理。这些学生代表的行为给周围的同学作出了表率。
伙管会也是权力与义务并存的学生组织。要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又要考虑食堂的实际情况,让同学看到食堂的困难,沟通学生和炊管人员的思想。学生参与到伙食工作中去了,就会理解食堂的一些难处,这些学生代表对稳定周围同学的情绪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要在做好伙食监督工作的同时搞好宣传,增加工作透明度。如定期出版伙管会会刊《伙食简报》,宣传伙管会以及后勤集团饮食管理服务中心为改进服务所做出的努力,增进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理解;刊登学生和伙管会会员的来信来稿或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体会,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开辟弘扬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专栏等。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评比活动,如评选服务明星、担当厨师竞赛评委等等。这可以增强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促进食堂之间交流竞争,同时为广大同学营造出优质服务的环境和民主参与的氛围。同学们感受到伙管会是一个工作扎实、面向同学的群体而自觉参与伙管会的活动,积极地投入伙食民主管理。
要经常召开食堂员工与学生的座谈会,或带领学生参观食堂,慰问食堂员工。如我校伙管会组织一些学生参观食堂慰问员工后,同学深有感触:“我早晨六点半起床晨跑还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但这时食堂师傅们早已准备好了饭菜,想起我们平时乱倒饭菜,一点小事情就与他们争吵真不应该”。有同学说:“以前只是同学挑食堂的毛病,食堂工作的辛苦却鲜为人知,我们总觉得服务员打菜速度慢,现在亲自试了试,怎么也用不好这把勺子,食堂里闷得喘不过气来,服务员还必须戴着帽子和口罩。”
可以组织一些学生参加食堂帮厨,在解决特困学生实际问题的同时也协调了学生与食堂的关系。可以发动学生制作裱贴一些字画,美化食堂环境,当亲身体验了劳动者的艰辛与伟大之后,就会尊重食堂员工的劳动,自觉维护就餐秩序和环境整洁。可以配合饮食管理服务中心调查推行“营养午餐”,即为特困生免费提供一顿午餐。献血期间,可以安排食堂为献血学生免费烧煮营养品。饮食管理服务中心和伙管会在设身处地地为同学着想,同学们也由衷地感谢我们的服务与帮助,伙管会的良好形象树立起来了,就会有更多的同学参与伙食民主管理。
第三、倡导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贯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如我校伙管会自1993年始每年全国节粮周之际都举行节粮周宣传,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广泛利用伙管会会刊《伙食简报》、校报、校广播台、海报、黑板报、宣传画、传单、标语等形式宣传节粮惜粮的意义,唤醒同学的节粮惜粮意识;伙管会要求从内部成员做起,影响教育身边的同学,形成一种“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风气。同时,组织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节粮杯”书法大赛,让广大同学投票评选,在弘扬民族文化、陶冶情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又宣传了节粮惜粮的意义,取得了双重效果。
另外,针对发生在同学中的不良现象,监督员应及时劝导和制止。许多时候,因为学生不了解食堂的工作而责怪、辱骂服务员。如菜已经盛在个人饭盒中却非要更换;不报菜名而用手指点让服务员误解。笔者曾亲眼目睹一位学生不知何故将饭盒和菜扣在服务员身上便逃之夭夭,服务员却保持了相当的理智。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食堂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和提高服务水平就可以避免的,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食堂员工与全体师生应长期参与这样一项思想教育工程,在这项思想教育工程中,包括伙管会会员在内的全体师生和食堂员工在监督教育他人的同时也教育了自己,在规范起自身行为的同时又影响了别人的行为,伙管会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让食堂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相互尊重,这就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二、伙管会的自身完善
以上谈到了伙管会的一些具体工作,另外,应在工作中把握好以下几点,逐步取得自身的完善。
第一、伙管会不仅是一个学生监督组织,而且是一个学生自律组织。伙管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能准确把握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总结分析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饮食管理服务中心的发展需要伙管会这样的外部监督机制来推动自身的完善,它可以通过伙管会听取广大同学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调整服务措施、改进工作。
伙管会的监督员中午下课后牺牲吃饭和休息时间为同学服务,这是一种奉献精神。有时候服务员和同学不理解,面对怀疑与指责,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面对。例如,我校伙管会工作细致深入,各位成员都投入了很多精力,但大家都觉得这是学习宝贵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艺术的好机会。实践表明,伙管会成员在工作中增强了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树立起了团结敬业的精神,这就是一种实现“自我教育”的自律作用。
第二、伙管会的工作有其特殊性,不能产生负面影响。要充实教师力量,得到学校领导的关心,要以实际行动获得广大同学的支持。
伙管会与其他学生组织相比,除了组织陶冶情操,寓教于乐的活动来丰富校园生活这一点相同之外,伙管会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即“参与管理”。伙管会工作繁杂细致,持续性强,紧密相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并且要得到学校各部门的协助。只要高校后勤服务存在,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存在,伙管会就应该发挥她的作用。民以食为天,学生何尝不是如此?
伙管会作为联系学生与食堂之间的一座桥梁,工作涉及面较大。对待学生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既要督促食堂解决,又能协助食堂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才为最佳,处理方法不当难免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我校第二届伙管会根据许多学生反映的情况评出了一名最差服务员,为个别服务态度差的服务员敲起警钟。此间,饮食管理服务中心始终没有发表意见,伙管会做此决定时也未考虑充分,后来食堂与伙管会双方陷入尴尬的局面。所以伙管会不仅需要熟悉学生工作的指导老师,更需要后勤集团方面及时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更为重要的是,伙管会工作涉及到学校各方面如食堂服务、学生素质、校园基础建设等等,如果学校领导不重视,光靠学生自身的努力远远不够。伙管会要定期向学校汇报工作,商讨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办法,学校方面也应主动关心伙管会的工作,及时肯定成绩,提出建议。
确实,在伙管会工作并不引人注目,某些成员产生“工作枯燥、强度大、没有成就感,还要听别人指责”的心理也属正常,但我们应如何面对?首先,这需要每个成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认识到伙管会工作举足轻重的作用,认清成绩,正视不足;其次,要多为同学做实事,以实际行动争取广大同学的支持和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规定伙管会委员必须从在监督岗工作超过一学年的伙管会会员中推选,这样他才了解实情,才有全局意识。伙管会骨干的工作时间应更长,只有在全面地了解实际情况后认识和处理问题才不会偏激。我校伙管会还设有纪检调研部,负责检查各部门日常工作,对严肃组织纪律,树立伙管会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伙管会与其他学生组织的联系。
如何将伙管会的工作与学生会各部门以及校内其他学生组织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值得我们探索,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
如,伙管会应和校内其他学生组织如各院系学生会生活部、各学生社团保持横向联系,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并加强与其他高校伙管会的联系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实践表明,我校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经济管理学院等学校的长期联系对全面发挥伙管会的效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了解到兄弟院校伙管会的工作情况,充实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同时也带去了我们的经验,这对自身建设是很好的促进。
三、后记
伙管会的工作没有统一的模式和现成的经验,需要与大家一起探讨,不断完善。目前高校后勤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突飞猛进,伙管会工作方式如何适应新的形势也值得我们深思。
限与笔者分析问题的角度,许多问题未详细论述。文中的不周与谬误之处,恳请读者及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第五篇:做好财务工作服务财政改革与发展
做好会计工作,服务财政改革与发展 当前,财政改革的推进步伐越来越快,和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的主要有:部门预算编制与公开、国库集中支付、收支分类改革、预算绩效管理、公务卡制度改革等,近期,又颁布了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财务制度。
作为我局会计主管,从自己的工作岗位出发,谈谈做好会计工作,服务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想法。
一、加强部门预算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严格预算执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
当前财政继续深入推进预算编制改革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提高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的准确性。迄今为止,我国已经搭建起了适应公共财政特点的覆盖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财政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确保了财政运行有序、有效,更重要的是发挥了财政管理对整体行政管理模式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能履行模式的推动作用,成效卓著。
为帮助全局处室安排好预算经费,我作为财务室会计主管,在每年预算下达后都要召开专门的预算会议,做好预算公开的宣传工作,讲解在预算执行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从源头上保证预算执行主体对本部门的预算清晰把握,使用准确。
每年预算下达后,我都将局全年的预算经费通盘考虑,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安排按时间进度做好预算经费的申请工
作,随时注意掌控中央财政和省财政的预算资金到位情况,随时关注处室预算经费的使用,严格要求会计人员每一笔资金的支出必须核对经费来源,无经费出处的不予支出,保证全局资金严格执行预算。
二、以新规则和新制度的推进为契机,加强资产管理 资产关乎一个单位的发展,为做好资产工作,我想应结合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推进,从资产的政府采购、资产出库入库、资产的报废核销等全过程按照流程进行梳理,同时还应加强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新规则提出根据需要事业单位可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我想以此为契机,组织对单位的资产价值进行全面的清理,同时为全面把握资产真实价值,我考虑今后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辅助账目,以核算固定资产现值全面把握资产的真实价值。
三、全过程加强项目预算的绩效管理
当前对预算资金的绩效管理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结合我局项目经费的预算执行,同样有预算编制不细化、预算执行进度慢、预算结果的考评指标有待进一步细化等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作为系统专家一直全程参与系统行业科研项目的立项和验收,结合项目立项时对预算编制的审核和项目结束时对预算执行的审核,进行了深入思考,如何加强项目的绩效管理,使财政有限的项目经费切实发挥最大的效益呢?我想主
要有以下几方面:(1)项目预算编制应逐步由传统的投入式预算向产出式预算转变,一则产出式预算是流程再造,要求按照项目流程精细化的做出每个流程的经费预算。这样既便于财政部门衡量真实的预算经费需求,改变目前预算申请过程中的随意性,也为今后的预算绩效考核做了非常好的前期准备。(2)为提高项目的预算执行率,业务管理部门应当随时把握、督促项目进度,财务部门积极跟进做好数据分析,改变以往年末突击大额支付项目经费的现象。(3)项目预算的绩效考核指标应进一步细化,加强对重点项目的中期考核。
四、加强财务部门内部组织和流程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组织建设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财务组织包括内部财务机构、财务岗位和编制、财务人员以及它们之间的业务流程和权责关系。业务流程和权责划分是整个财务组织建设的关键,直接决定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能的发挥。工作中我认真制定了财务室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了每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做好内部监督工作的前提,是保证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我局推进了内部流程风险控制建设,我想今后认真研究风险控制,结合2014年1月1日将要实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将财务及相关的风险漏洞提前找出,防患于未然。
五、树立全面分析的管理观,提高财务管理分析能力 面对会计工作中输出的数量惊人的数据,如何从中提炼出对单位的发展有建设意义的数据和报告,做好领导的参谋,是更有意义更重要的事情。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应注意更新理财观念,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每年的年末,我负责起草全局的财务分析报告,全面总结全局当年的财务状况,用数据说话,深入分析数字后面反映出的情况:哪些财务指标有改进,哪些经费的使用需加强,项目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人员经费的历年变化等等。报告既包括当年财务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更主要的是通过财务决算数据发现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提炼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以便领导做出决策。
结合近几年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写,我想今后在工作中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健全起财务分析制度;科学设置财务分析指标,合理选择财务分析方法;转变财务人员观念。
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修养,运用新方法提升管理能力 当前财政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财务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在学习中,首先要秉承坚持诚信第一、操守为重,营造财务诚信工程。
财务工作首先需要的是严谨,但仍需要我们具备创新理念和意识,在工作范围内,采用新的方法与手段,使财务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回顾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20年,平凡的会计岗位教会了我严谨、踏实、细致的对待每一天的工作,教会了我时刻保持警醒的头脑关注进出的每一笔资金,教会了我透过数字的表象看出问题本质,教会了我理解和沟通。我想今后将继续坚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理念,紧跟财政改革步伐,做好喜爱的会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