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6:4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一篇: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元线索:

(奴隶社会):起源:智者学派、苏等,对人的价值进行阐述,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权威

中世纪:近乎湮灭:封建神学统治,个人意识遭压制

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典文化旗号,倡导“人文主义”(内容),冲击封建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

发展: 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否定教皇权威,从神学角度论证

人的自由和独立性,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成熟:启蒙运动,理性为核心,主张用理性取代专制和愚昧,建立自由平等的法

制社会;要求获得人的彻底解放,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

注意每个阶段对人文主义的阐述是不同的。人文思想内涵的变化:人文精神发展到人文思想再到人权思想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智者学派

时间:(注意同时期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背景及主张:

评价:积极:否定树立,体现了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局限性:智者学派忽视道德,否定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二、苏格拉底:背景、主张、作用

拓展:1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异同

同:研究的重点都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社会

不同:苏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主张“美德即知识”; 智者学派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苏主张由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异同 时代相同(奴隶制),政治环境宽松,思想自由;

思想主张同: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都重视道德和知识;

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后世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苏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不同点:

目的不同:孔子是为古时奴隶制度服务,为了恢复周礼仪;苏格拉底是为了挽救雅典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

制。对知识道德侧重点也有不同:孔子强调个人守礼知节,苏格拉底强调个性美德和认识自己对人的探索(使其变成哲学)

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主张、作用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

1、背景:经济、政治、历史因素

2、实质、核心、成就(文学、艺术)

3、意义

二、宗教改革

1、背景:客观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或序幕

2、马丁.路德的观点(3条)

3、实质:在宗教外衣掩盖下早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4、影响:① 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② P29最后一段

拓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纲137页

第7课启蒙运动的兴起

一、背景:

二、发展历程:最早出现:国家、时间

高潮在:法国,代表人物:作品、主张扩展:德国,代表人物:作品、主张

三、主要内容:① 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倡导“理性”

② 呼唤用理性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新时代

③ 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四、启蒙运动的影响拓展: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兴起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产生了哪些共同的影响?

潮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共同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共同影响: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统

治地位的建立进行舆论宣传。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纲140页)

3、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纲140页

4、启蒙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19世纪末,严复翻译启蒙时期的著作,学习西方民权思想,对维新变法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2)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辛亥革命的发生

(3)辛亥革命后,陈独秀等人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发起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反思及体系总结:

第二篇:专题十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专题十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对应学生用书第199~201页)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2011年全国新课标文综,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材料主题的能力。由材料中苏格拉底的话语可知,苏格拉底主要是因捍卫思想、言论自由而获罪,他认为如因这样的原因受到处罚,将会破坏雅典思想、言论自由的原则。透过这段话的内含,可知B项与材料主题相符。C、D两项表述在材料中无体现,而A项表述并非苏格拉底这段话的主旨。答案:B

【阅卷名师点评】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情景式材料题。考生易错选A项,主要原因在于对材料把握不准,认为苏格拉底是在为自己的生存而辩护,而忽视了材料的前半句“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实质是倡导思想自由。应加强培养学生准确全面把握材料主题的能力。

2.(2011年北京文综,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先哲的思想,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道德、善与恶”,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重视道德和知识,他认为必须是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知识即美德,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合题意。

答案:B

3.(2010年陕西文综,28)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理解能力。数量平等体现了绝对性,而比值平等体现了相对性。“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体现了相对性,更接近于比值平等。A、D两项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

4.(2010年浙江文综,12)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涉及必修与选修模块。在三个关键词中,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在协调“仁”和“礼”的关系上主张遵循中庸之道,符合其中两项,排除A。墨子与普罗塔戈拉分别是中西方古代哲学家,只符合其中一项,排除B、C两项。

答案:D

5.(2009年广东单科,15)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解析: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人的形象,体现了对人性的肯定和赞美,他们把人看得同神同等重要,这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是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B项与题干的内容相反,故A、B、C三项错误。答案:D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011年安徽文综,18)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题干材料关键词“已有的”“思想材料”,再考虑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在继承发展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而来,与材料表述相符。故C项为正确答案。A项与材料主题不符,B项与史实不符,D项在材料中无体现。答案:C

三、启蒙运动

1.(2011年天津文综,8)“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主要内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强调了“理性的自由”,属于康德的思想,故D项正确。A项孟德斯鸠的思想是三权分立,B项伏尔泰的思想是自由与平等,C项卢梭的思想是天赋人权、社会契约,故A、B、C三项与题意不符。答案:D

2.(2011年江苏单科,13)“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启蒙思想内涵的把握,由材料中人民的“办事员”不能作出肯定的决定,任何法律须经人民批准才有效,由此可知,材料主题是“人民主权”,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卢梭的观点之一。故排除其他三项。答案:A

3.(2011年四川文综,20)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①个人自由 ②权利平等 ③联邦共和 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正确分析题干中狄德罗所说内容的实质。在这段话里,他宣扬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的思想,但并没有谈到国家的体制问题。因此排除③。答案:B

4.(2010年山东文综,16)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

解析:本题考查的基础知识涉及较广,包含了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历程、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调整。但难度不大,突出的是相关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A、B、D三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本质上有统一的一面,C项两理论之间则是明显的对立,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君权神授说与提倡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社会契约论是对立的。答案:C

5.(2010年天津文综,4)“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A.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 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 C.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

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

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与近代科学革命之间的关系,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提供了理论基础。它将中世纪的人文主义上升到怀疑、否定一切外在权威的理性高度。故选A。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排除B。C项过于表象化,D项强调了两者的共性,而没有体现出两者的继承性与发展性。

答案:A

6.(2010年上海,11)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明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所获得的中国文化资料最有可能来自于()A.外交使节 B.传教士 C.阿拉伯人

D.留学生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有关史实。伏尔泰处于17、18世纪,而中国从明朝后期实行海禁,清朝对外闭关锁国,所以伏尔泰的资料最有可能来源于明朝中期到中国的传教士。

答案:B

7.(2010年上海,15)“……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从材料中的信息“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可以看出此运动强调个人的思考,即理性。由此判断应为启蒙,故省略的内容应为C项。A、B、D三项与题意不符。答案:C

8.(2009年安徽文综,18)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解析:本题通过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有关史料,考查学生对启蒙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托马斯·潘恩反对君主制和世袭制,他认为,实行君主政体就损害了人自身的权利,这些权利是先于政府而存在的,是生来就有的,这体现了天赋人权说。

答案:C

【阅卷名师点评】 解答本题一方面要联系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思考,当时欧洲大陆的启蒙思想影响了北美,成为北美独立战争的思想理论武器,所以托马斯·潘恩的言论应该与启蒙思想有关。另一方面要分析材料的意思,看它是否体现三权分立思想,由此可以排除D项。

9.(2009年江苏,1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比较。三者都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但是由于三个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它们对人文主义的表达方式和具体主张是有差别的,A、D两项是启蒙运动的内容,C项是宗教改革的内容,只有B项是三者的共同点。

答案:B

10.(2009年海南单科,11)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解析:因为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运用了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故应选A。答案:A

11.(2010年浙江文综,39)美国独立后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创新,其宪法在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 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1)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要出自哪本著作,并请概括该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7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9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10分)【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三权分立”的理论与实践。

(2)深层信息: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别是美国共和制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及运转模式。考查阅读理解、归纳概括、阐释评价等能力。第(1)问通过“三权分立”可联想到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其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基本观点是通过“三权分立”来反对君主专制,进而保障民主政治,核心是分权制衡。第(2)问依据美国的权力机构及职能分工进行分析,一定要明确答出三权之间是如何相互制衡的。第(3)问一定要注意辩证地评价,一分为二地分析该制度设计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答案:(1)《论法的精神》。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互相独立而又相互监督(或:三权制约与平衡)。(7分)

(2)立法权:国会分成众议院和参议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

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9分)

(3)可避免滥用职权(避免独裁或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三权扯皮,甚至相互否决,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有效贯彻。(10分)

12.(2010年江苏,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3分)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3分)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4分)【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启蒙运动的起因、特点及影响。

(2)深层信息:思想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解析:第(1)问中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要注意根据材料一归纳;“理性”思想的变化要结合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内容比较归纳,找出其变化的主要方面。第(2)问中启蒙学说的局限性要从“静态的幻象”角度分析;西方文学的反应结合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内容来分析。解答第(3)问首先要判断出材料二对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是什么,从材料二中“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可以看出,启蒙运动有启迪民智、推动社会革命的作用,然后再结合启蒙运动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具体作用分析即可。研究历史的原则要注意从史料与结论的角度分析,结论应从史料中得出,即论从史出。

答案:(1)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

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3分)(2)局限性: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反应:文学家转而关注个人的感情,产生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反对崇拜理性,对社会现状不满,强调个人感情)(3分)

(3)看法:开启民智。推动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丰富资产阶级思想学说和人文主义内涵。原则:论从史出。(4分)

第三篇:43.2018届高三历史题库——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马克思·韦伯认为智者运动是“哲学的突破”。这里的“哲学的突破”表现在

A.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B.对道德观念的重视 C.对人类自身的探索 D.对人权应用的创新

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反对神灵崇拜 C.崇尚人的价值

B.宗教意识淡薄 D.注重物质生活

3.古希腊人所尊奉的诸神,不过是大写的人,呈现出人格化和世俗化的特征。这说明古希腊

A.缺乏神圣的宗教信仰 B.哲学研究以人为主题 C.具有征服自然的能力 D.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

4.普罗泰戈拉认为,法律和道德规范不是自然产生的或由神的意志产生的,而是人为的产物,是人们约定下来的。据此可知普罗泰戈拉

A.强调了人的地位和作用 B.认为感觉是真理的标准 C.夸大了认识的主观感觉 D.说明人类的渺小和无知

5.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罗马法陷于衰退,教会迅速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了 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为王权至上提供了两句重要的格言“皇帝的喜好具有法律的力量”、“皇帝不受法律约束”。这在当时

A.推动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 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 C.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 D.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

文艺复兴

6.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方言文学产生,英国的乔叟运用伦敦方言创作出《坎特伯雷故事集》,拉伯雷的《巨人传》是法国方言文学的代表。这表明

A.拉丁文难学被知识界所抛弃 B.教会神权让位于世俗王权 C.思想解放促进文学形式变革 D.意大利文艺中心地位丧失

7.某一时期的艺术“用古希腊罗马的方法展现人体美和自然美,突破了宗教对人体的禁忌,以世俗人物的形象刻画宗教人物,以市民阶级的审美标准来诠释世界”。可见这一时期的艺术

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 B.披着宗教的外衣反专制 C.以宗教形式宣扬人文思想

D.摆脱了宗教和专制束缚

8.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

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 A.反对彻底摆脱神学的束缚 B.开始否定宗教神学的地位 C.借用宗教形式宣扬新思想 D.极力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

宗教改革

9.右图是1535年欧洲的一幅版画《路德是魔鬼的风笛》,画中路德的脑袋被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此版画反映了当时 A.路德否定了对上帝的信仰 B.路德教摆脱了教皇的控制 C.宗教改革缺乏民众的支持 D.新旧教派之间的冲突激烈

10.马丁•路德指出,只有那些努力工作的人才更容易为上帝所接受。加(卡)尔文认为,一个人能否获得拯救,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经由上帝注定了,他毕生所能获得的财富就是上帝慈悲的证明。这些主张

A.崇尚金钱与现世享乐 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C.反对天主教会的说教 D.肯定了个人奋斗的主导作用

11.马克思·韦伯认为:宗教改革并不意味着解除教会对日常生活的控制,相反却只是用一种新型的控制取代先前的控制。这里“新型的控制”指的是

A.虔诚的信仰 B.教会的仪式 C.真诚的善行 D.神父的指引

12.“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开始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材料阐述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B.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 C.宗教改革的原因 D.启蒙运动的原因

13.15世纪之前的欧洲,肖像画是国王、教皇、圣人和其他社会体系中高高在上的那些大人物的专享。.到了15世纪,人们喜欢将家庭成员的肖像挂在家中展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追求生活上的自我滿足 B.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C.科技发展导致绘画水平提升 D.宗教改革开阔了视野

14.当学者们继续实现学术复兴而政治家也正在把基督教世界的秩序改变为一种新的国家体系的时候,平民百姓的头脑仍然沉浸在中世纪历史的宗教氛围中。这充分说明 A.文艺复兴的影响局限于上层 B.资产阶级思想占据主流 C.宗教改革冲击了基督教信仰 D.理性主义时代业已到来

15.欧洲中世纪的通行文字是拉丁文,《圣经》就是典型。但到近代初期方言文学勃兴,很多思想家对此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但丁对于意大利语,拉伯雷对于法语,马丁·路德对于德语。这一现象

A.促成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B.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C.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启蒙思想 D.导致欧洲陷入四分五裂

16.之所以说宗教改革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主要是因为它 A.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B.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束缚 C.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藩篱 D.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启蒙运动

17.列宁称马克思和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重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

A.英、法、美 B.英、法、德 C.法、美、德 D.英、美、德 18.“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辨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与材料所述相一致的政治变革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科学社会主义实践 19.17-18世纪,朱子学在法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的孟德斯鸿、伏尔泰等许多启蒙思想家都曾研究过朱子学,并从中吸取营养。这一现象表明

A.启蒙思想根源于理学 B.启蒙思想和理学在本质上一致 C.利用理学为批判现实服务 D.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20.“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突出强调了 A.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B.人性解放 C.思想自由 D.对封建专制的批判

21.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的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自由平等 D.三权分立学说

22.卢梭指出:“公共的力量,必须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量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该材科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政府应允当人民的公仆 B.政府权力来自国家主权 C.公共意志即为国家法律 D.按照社会契约成立政府

23.其思想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这位被称为“人民主权捍卫者”的思想家是

A.洛克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24.弗兰克·萨克雷在他的《世界大历史》一书中说道:“启蒙思想,要求我们摈弃上帝启示和传统教条,强调理性和自然规律,并且相信人类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据此可以判断,启蒙思想

A.推动了人们观念的解放 B.与科学革命互相促进 C.摈弃了天主教的教义 D.开启了理性主义之旅

25.1734年,随着德国第一所强调教学、研究自由的大学——哥廷根大学的建立,一股科学研究自由之风开始席卷莱茵河两岸,人们对科学的热情空前高涨。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启蒙思想的传播 B.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国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D.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26.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留下一串闪亮的人名: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霍布斯、牛顿、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以下相关评论,正确的是 A.反对专制追求共和制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B.他们为人类社会提出的理想已经实现 C.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是思想家产生的前提 D.理性与科学是他们对抗神学与君权的武器

第四篇:高考试题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解析版)

新课标高考试题分类汇总必修三

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安徽文综卷,18)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们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D.三权分立学说

答案:C从题干的引文来看,潘恩反对君主政体和贵族特权,实质上是在倡导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

2.(广东文基,30)对美国人设计政府结构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

A.康德B.伏尔泰C.卢梭D.孟德斯鸠

答案:D按照《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共和国。三权分立学说的提出者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

3.(江苏历史卷,1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答案:B题干强调的是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同点。A项符合启蒙运动,C项符合宗教改革,D项符合启蒙运动,但三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罗马天主教。

4.(广东历史卷,15)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A.民主思想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

答案:D人文主义注重崇尚以人为本,维护人性尊严。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显然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5.(广东历史卷,17)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A.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答案:D欧洲宗教改革发生在14—16世纪,不可能受18世纪北美殖民地宗教大觉醒运动的影响,排除A项。题干强调“上帝使人有理性”显然并不反对宗教,实际上是借上帝权威论证追求真的合理性,排除B、C两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宣传自由、民主和平等,必然有助于唤醒北美人民觉悟,进而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故D项符合题意。

第1页(共3页)

6.(上海历史卷,10)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

A.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D.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

答案:B三权分立源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他主张把国家的权利划分为三部分,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交给不同的机构执掌,以达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7.(海南历史卷,8)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

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

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

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D.天赋人权的思想

答案:C依据题干材料,布拉德肖法官认为国王和人民之间存在着“契约协定”,协定的双方——

国民和君主都必须履行各自的义务,一旦国王违背了契约(“纽带被切断”),人民有权推翻君主统治,这

一观点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观点是一致的。

8.(海南历史卷,11)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

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B.狄德罗C.洛克D.伏尔泰

答案:A美国是按照“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建构本国的政治框架的,此学说来自于法

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

9.(山东文综,27)(25分)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三字经》

(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4分)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

作用?(4分)

材料二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桑戴克《世界文化史》

(2)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

化?(6分)

材料三表3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中

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2分)

(4)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5分)

【答案】

(1)主要思想: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积极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

传统文化的主流;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2)思想领域的变化: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认识世界

科学领域的变化: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面向现实世界,重视科学实验的新时代。

(3)积极影响: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新发展:西学传播的重点由科学技术向制度和思想转变

(4)①科技知识重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为思想解放创造有利条件。②人文知识重要:

促进人的思想解放和道德养成,推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思想解放促进科技发展。③两者同等重要,二者

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发展。

第五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单

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

单元知识整合

(一)宏观体系构建

(二)专题知识总结

全面理解不同时期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1)古希腊时期

①智者学派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他们反对迷信,提倡怀疑,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成为人文主义的源头。

②苏格拉底更加注重人的伦理道德和知识,主张“认识你自己”,把哲学发展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①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②主要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崇尚理性和科学,反对封建宗教禁锢。

(3)启蒙运动时期

①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②启蒙思想家将人文主义发展为理性主义:反对迷信,反对权威,尊重科学;猛烈批判封建的神权、王权和特权;提倡资产阶级民主、平等、自由、博爱。

③提出资本主义新的国家构想:伏尔泰崇尚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卢梭主张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等。

(三)中外关联

1.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时代背景相同,世风日下,道德沦丧。②都具有人文精神和民本思想,都强调人的价值。③都重视道德和秩序,都强调人的道德修养。④都重视教育,教化人民,改善人的内心世界。

⑤都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世界文化也有重要影响;苏格拉底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西方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不同点

①政治主张不同。孔子主张维护周礼,维护君主权威;而苏格拉底推崇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维护奴隶制民主。

②对知识道德的侧重不同。孔子强调个人守礼知节;苏格拉底强调个性美德和认识自己。2.古希腊人文主义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3.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的比较

史学前沿 百家争鸣 西方史学家关于人文精神的观点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强调个人价值并信仰上帝的思想体系。它认为:凡重视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的态度,都是人文主义。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人文主义从复古活动中获得启发,注重人对于真与善的追求。

(2)瑞士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认为:“文艺复兴于发现外部世界之外,由于它首

先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而取得了一项尤为伟大的成就。”认为人文主义首先在于认识、倡导“丰满而完整的人性”。

(3)英国史学家阿伦·布洛克说:“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所代表的思想,它对人的经验的价值和中心地位——用今天流行的拉丁文原文来说,即人的尊严——的坚持,力量是太大了,它们一旦被恢复和重新提出,就无法加以永远的压制。”布洛克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在性质上是个人主义的。关于“文艺复兴的评价”不同观点

以往学者都侧重于在文学艺术方面来谈文艺复兴的影响,实际上对于中世纪后期引起社会深刻变革的这一大规模社会运动,仅从文学艺术方面评述过于表面化,近年来学者对这一问题逐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1)尹虹认为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胜利开辟了道路。

(2)刘祚昌认为文艺复兴意义不仅在于天才辈出,灿若群星,出现大量美不胜收的各类著作,更因为它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价值观念,改变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人文主义者们弘扬的思想,不啻是给长期基督教神学统治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一股清新的气息,并且把大多数有文化素养的人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

(3)刘明翰等从现实意义方面发现了文艺复兴新的意义,即: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著作里曾有过“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口号,对于目前我国面临许多挑战与机遇的当今、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借鉴作用;另外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及后来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充分证实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

(4)于可除了指出文艺复兴“打破了以神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开拓了人的视野,启迪了人们的智慧和良知,有力打击了传统的封建的人生价值观、财富观与时间观”这一系列正面意义外,还指出了它的局限性,认为它是一场世俗的文化活动,仅从教会外部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及其宣扬的蒙昧主义,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神学的理论中心;另外,人文主义者活动范围主要是社会中上层和知识界,未能有效地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影响面窄,因而未形成全民性运动。关于“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问题”

(1)刘祚昌在研究两者的关系上,更注重于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首先,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其次,阿尔卑斯山以北的人文主义者研究了《圣经》的希腊文本,发掘出基督教的原始教义并传播开来,为宗教改革提供了有力依据。

(2)于可认为“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的运用与发展,它从教会内部破除了封建的旧观念,树立了以人为主体的新思想”。

(3)袁庆和认为两者之间存在顺向关系,它们在同一时代的社会矛盾推动下,互为条件、互相影响地发展起来。除此之外,两者还存在不同点和逆向关系。首先,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其次,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

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对伏尔泰哲学思想的评价

(1)冲击宗教神学的自然神论说。杨小平认为,18世纪法国自然神论的倾向是用自然神论形式来冲击宗教神学和封建制度,通过自然观上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来阐明唯物主义立场。伏尔泰认为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乃是不言而喻的真理,外界对象是真实存在的。他指出感觉是观点的唯一来源,感觉产生认识。这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伏尔泰认为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是不存在的,显然是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唯物主义的“灵魂论”说。陈恢钦认为,伏尔泰的思想对法国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灵魂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论灵魂》一文中,对灵魂理论进行了若干历史考察,发现了灵魂一词是最混乱、最模糊、最空洞的词之一,断定从历史上找不到答案。只有以理性作为基础,才能找出解决灵魂的出路。洛克的唯物主义论述给了伏尔泰以启发,构成以对宗教的反叛精神为基础的灵魂理论:灵魂的本性不是思想;人和动物都是机器;灵魂不是实体,最后得出把思想和感觉归结为实体的结论。从而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学科素养培优 ——非选择题之特点类设问

[例1] 历史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节选(1875年)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①。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②,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③。

第三条 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通过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④。总统有特赦权,统帅武装部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⑤。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体现了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哪些特征? [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

步骤三:结合上述分析,联系答题模板中的“历史概念类”,整理得出答案。[答案] 选举制、代议制、分权制衡、总统制、任期制等。[例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将来的正式总统,虽可继续选举袁世凯,但是政治大权应归内阁;因而内阁必由本党以国会多数派来组织①,才能根据约法发挥政党的责任内阁制作用②,使国家走上民主政治的正轨。

——宋教仁

据材料,指出宋教仁设计的理想政治体制有什么特点。[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

步骤三: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答题模板中的“历史专题类”,对步骤二中得出的关键信息进行归纳。

[答案] 建立责任内阁制政府;实行政党政治和议会政治;用立法权限制行政权。[例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西方(英法)代议制比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

步骤三: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答题模板中的“历史专题类”,对步骤二中得出的关键信息进行归纳。

[答案] 英国:体现出和平渐进的特色;议会在变革中起主导作用。

法国:伴随着革命的历程,表现出浓厚的激进色彩;较多受到民众力量的推动;曲折反复。

[解后反思] 在解题过程中,如果不知道所答之题应当归于模板中的哪个类型,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①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了特殊的方式,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

②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处于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等。③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

④过程——相关准备、发生的变化(领导力量的对比)、是否一帆风顺、最突出的地方等。⑤内容(措施)——体现某种思想、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⑥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否彻底、有没有局限性等。⑦范围——包括的地域、领域等。

⑧性质——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和双重性质、性质是否前后发生变化等。⑨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

下载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