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启发示教学在汽车专业课中的实践与探索1
启发式教学在汽车专业课中的实践与探索
在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是孔子,他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并提出了“不愤不启 , 不悱不发 ” ,这一论断阐述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主张启发引导学生,但不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指明学习路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在欧洲,稍后于孔子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以探求真理。
近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强调:”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那么做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主动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呢?答案就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未来学家认为: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没有预见能力的人。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技术变化日新月异,谁知道这个“未来”对于汽车专业学生而言会有多远?时代的紧迫感使我树立了终身学习的信念,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洞察学科动态、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成为我奋斗的目标!
回首过去的从教历程,每一个启发式教学环节都卓有成效。比喻启发使学生更形象的认识所学对象,例如:讲授汽车整体构造,可以把发动机比作汽车的心脏,燃料比作汽车的粮食,润滑剂比作汽车的 1
血液,轮胎比作汽车的鞋子,用这些具体形象学生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激发起学生联想,启发思维,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学习;探究式启发是教师作为“导演”在关键处思维引路,学生充分发挥“演员”的主体作用,通过角色扮演,使课堂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民主色彩,使学生各得其所;比较启发式是教师对相近或相似的知识点进行比较,以引导学生注意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例如在讲授汽车销技巧时,可以把两款同级别轿车进行对比,找到各自技术的亮点,根据顾客的需求推荐给顾客;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比较有效的途径,通过4S店汽车销售实训,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在不断尝试, 不断错误和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探索。
教无定法,由于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很多教学因素有关,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引导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能力及创新思维的教学,都是启发式教学。因此,我们不能将启发式教学理解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应理解为一种教学思想。如果每一课的开头是生动的、鲜活的、妙趣横生的 , 学生就会踊跃地跟着老师向前走。
启发式,这个被古今中外都认为成功的教学原则,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瑰宝,是现代教学方法的灵魂。它告诉我们教师要越来越多地传递学习方法,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我想,在教育的道路上不会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 2
苦,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那光辉的顶点!
汽车与运输系:吴慧媛
二○一○年十二月
第二篇:职校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职校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姚荣
【摘要】: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如何用科学的内容、理想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这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课题。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积极寻求计算机教学的生活意义,实现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的转换;在实践练习中,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学生的长远发展,提高课堂实践练习效率,这些措施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可行方法。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有效教学 计算机专业课 职业特色 教学策略 实践练习了解学生 专业课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教学 教学效率
【分类号】:TP3-4
【DOI】:CNKI:SUN:JSGD.0.2008-05-027
【正文快照】:
在中等职业学校,由于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致使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处于一种低效状态,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不高,只重视专业考核的通过率,能力和素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毕业后社会适应能力差,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因此,提高职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有效性,建构计
第三篇:浅谈汽车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浅谈汽车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汽车专业课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
德育即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担负着培养学生全面的、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重任。它的着力点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需要、素质、价值为重心,。其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德育工作,达到提高学生的素质,完善学生的意志和品格,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全面发展。
中职学生的年龄均在15~18周岁,正处在发育成长旺盛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思想单纯,接受新事物快,但辨别能力差,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良莠难分,盲目从众。所以,德育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国目前正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灵魂就是德育教育,育人先育德。因此,每一个教师都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于开拓创新,为在新时期下探索新的得育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专业课教师同样应当把德育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他们还有着一些特殊的优势。
1、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
专业课教师担负着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工作,课时一般较多。象我们专业,专业课教师的课时每周在20节以上,几乎要天天面对学生。这样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多。此外,专业课教师还要进行大量的课外辅导,而且很多同学也愿意在课余时间与专业课教师聊天,谈心。这就为专业课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2、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有“共同的爱好和语言”
专业课教师所学专业与学生的求学专业一致,可以说,师生有
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话题。这些共同之处,有利于师生相互认可,相互沟通,为专业课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3、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
学生报学本专业,即是对本专业有较大的兴趣和浓厚的爱好。他们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将来还要从事该专业,以此立足,以此创业。作为一名专业知识的未知者,他们往往把专业课教师看作知识的先行者和带路人,本能地认可、亲近甚至“崇拜”他们。学生愿意与专业课教师学习、交流、沟通。这就为专业课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创造了良机。
4、专业课教师的身份更易于学生接受
专业课教师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中,扮演着传授知识的角色,而非学生“管理者”。正处于思想和身体发育的中职生,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易与“管理者”产生抵触情绪,相比较而言,从心里更易于接受“非管理者”的专业课教师,愿意听他们的话,愿意按他们的要求去做。这就为专业课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增添了较重的砝码。
总之,专业课教师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使专业课教师在开展此项工作中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那么,汽车维修专业课教师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德育教育呢?
1、专业课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在德育教育中,榜样和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身教重于言教。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专业课教师要利用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机会,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时间,都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要成为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先行者,为学生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正所谓“品正为师”。
2、在理论课中的德育和情感教育
(1)、在课堂上,要增加一些本行业内的新科技、新成果内容,特别是我国在本领域快速的进步和卓越的成就,从而激发同学们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作为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可以给同学们介绍我国在汽车领域的成就:象去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达到880多万辆,分别居世界第三和第二位,年增长率22%以上,居世界第一。当学汽车的学生听到这样的内容,能不为之动容和自豪吗。能不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无比光荣和幸福吗。
(2)、在课堂上,还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自然贯穿一些行业内的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如汽车驾驶节油状元,汽车维修模范先进等事例,从而培养同学们树立爱岗敬业,模范履行岗位职责的信念,激发同学们向往成功,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欲望。
(3)、在课堂的组织教学中,要精心组织,通过培养、调节不同的课堂气氛,对学生渗透组织观念, 纪律观念, 集体观念, 爱护公共财物等思想教育。
3、在技能实操课上的德育教育
(1)、在实操课堂上,应要求同学们严格遵守实训纪律,从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工具使用与摆放、工艺流程、环境卫生等方面从严要求,从而培养同学们严谨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我给同学们讲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汽车维修工,在维修时由于疏忽大意,一个垫片掉入发动机仓,启动发动机时,垫片被风扇带动甩到散热器上,造成散热器漏水故障,更换一个散热器需要1700元,这是其工作不严谨,没按操作工艺要求造成的,责任只能由其承担。
(2)、在实训课时,要依据不同的项目和实际需要,可以让学生组成一个个团队,共同完成实训内容。如发动机的拆装,可以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共同配合完成操作项目。如果三人合作不好,必定会造成装配出错或工作时间过长。通过这种合作,激发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及集体主义荣誉感。
4、辅导及课余时间的德育教育
在和同学们进行课外辅导及和他们课余聊天时,除答疑解惑外,在学习、生活、兴趣、理想方面还要对学生多做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做一个正直、诚实、守信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如我系03级学生血国恩在校期间就经常与我们聊天、交流。我们就利用此机会鼓励他要多学习,要有竞争意识,要相信自己。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西安比亚迪工作,其间,他利用工余时间自学了汽车调试与汽车维修知识,凭着自身的技能,他考取了厂内较好的工种—调试工,现在成为班组长,技术骨干,被派到深圳工作。
5、在教学效果评价时的德育教育
在教学效果考核与评价时,应建立分类评价体系,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重结果,但更要重过程。如期末考试以实操为主,评分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每一步骤。还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置不同类型的题目,象保养、排故等。这样给每一个学生都搭建一个成功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树立自信心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刻苦、拼搏、创新、进取的精神。吴浩,03级汽车班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学习方面他决不是一个好的学生,但他动手能力强,爱操作。我们就多培养他的操作动手能力,现在他成为了某个汽修厂的技术骨干。
6、在离校实习及工作中的德育教育
学生离校实习及就业后,其社会身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身份的转换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碰到更多的问题如人生的目标、个人职业的发展等问题。他们可能会困惑、会迷盲,老师是除父母外学生所能想到的最亲近的人。所以学生离校就业上岗时,我会把自己的电子邮箱,手机号等联系方式告诉他们,鼓励他们常和我们联系,交流问题。我们教师应注重德育教育的长期性,要继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教育。
中职学生与其他中学生一样,是能动的具有思想情感的社会人,是发展中的人,“可教性”、“可塑性”是其基本特点。因此,我们专业课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必须明确德育主体,强化主体意识,发挥主体功能,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开展,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我们在开展这项工作时,一定要坚持“四心”和“四以”,即要有“爱心,耐心,恒心和信心”,方法上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德育的本性在于培养有社会生活能力、有主体精神、能主宰自己的“人”。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结构,实现知、情、意、行的完整统一。智育差是次品,德育差是危险品。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建立,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教师的教育,更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专业课教师在其中将扮演着非常独特的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分层教学法在技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分层教学法在技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
作者:刘莹 王莉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7期
在技工学校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这给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基础性和操作性教学目标,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基本教学要求,这就是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分层教学。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缘起
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不一般长,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当前,随着高校的扩招,技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招生难。不容忽视的是伴随着招生难出现的还有一些非常突出的教学难题,如生源基础差,教学的“起跑点”难定;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学的着眼点难选;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教学的切入点难找。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当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时候,同学之间的操作水平差距愈加明显。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但需要对学生因材施教,还需要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二、现行教材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情况、社会情况及计算机学科本身的发展相适应, 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尽量体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变化,避免教材滞后的问题,使教材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现在的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版本,但教材中沿用的还是旧版本。所以,在教学中既要给学生讲解前沿性的知识,同时又要注意与原教材的衔接,不要让学生产生教材无用的想法。新旧版本之间是相通的,要注重知识的迁移。
三、分层教学法的实施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给每节课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努力在本堂课里完成教师预定的任务。为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课堂教学尤其需要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计算机本身的可操作性为我们提供了有利条件,笔者在计算机教学中实现分层教学的手段之一,就是为学生设计开放型的任务。比如画一幅图画,制作一份个人简历,打印一张文档,制作漂亮的宣传海报,计算一份工资表,设计一个课件等等。这类开放型的任务,每个学生都可以做,每个学生都可以尽情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管结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或者要求同一个课堂中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务,每节课笔者都会设计几套不同梯度的任务,其中最基本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他的任务则根据不同操作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通过讲课系统地把不同的题目要求传送给学生,每当完成一个任务,就在学习成绩表为学生加上一颗星,并布置下一个任务。有的学生可以多完成一个任务,有的可以多完成两个任务、三个或更多的任务。
对于操作数量上的任务,如学生学习汉字输入法以后,教师要学生完成一段文字的输入;对于操作速度上的任务,如学生学习指法时,完成了所有字母键法训练后,教师可以要求他们的输入速度达到每分钟多少字以上;对于操作质量上的任务,如学生学会幻灯片制作以后,要求制作的幻灯片主题鲜明,色彩协调,动作设置得当。
完成任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全体同学都按同样的要求完成任务。这主要是指教师在讲信息技术的一些基础操作时,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如键盘鼠标的使用,创建文件夹,保存和打开、关闭文件等。第二,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别完成难易程度不一样的任务,如学生学完指法后,优生要求正确率达到100%,速度85以上,中等生要求正确率达到100%,速度60以上,而差生要求正确率达到100%,速度40以上。
四、实施分层教学法的思考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不同的手段,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能让学生吃饱又能让学生吃好。笔者认为要确保分层教学的教学效果,必须高度重视两个方面问题,即分层教学各要素的准确把握以及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的组织落实。分层教学彻底改变了以行政班级为单元的教学组织,实行以课程为单元的教学组织,改变了统一授课计划、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和统一教学考核的教学模式为分层制定教学计划、分层明确教学目标、分层安排教学内容、分层确定教学进度、分层提出考核要求的分层教学模式。这两个改变彻底打破了传统中专教学管理的模式和要求,使教学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明显加大。因为要照顾不同的学生,而且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技工教育教学方法很多,笔者只是从因材施教方面做了一些总结。让技校学生学到一技之长,是每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第五篇: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1
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陈珍黎
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物理教学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应更新观念,创设环境,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求异质疑,发散思维;改革实验教学,重视学法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观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
引言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但就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中一些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文结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探索中学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几点体会。1 创设宽松课堂环境,引导学生求异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地创造一种和谐、融洽、愉快的教学环境,发挥情感的动力和调节作用,善于激情引趣,善于鼓励,不再强调师道尊严,使学生能与教师平等对话。教师精心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大胆质疑、标新立异,也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所讲内容有关,但又超越教师所讲的问题。善于抓住学生所提疑问中创造和探索的火花,予以及时启发、诱导、点拨和鼓励性的评价,从而不断激起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愿望和需要,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抓住时机,创设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情景, 创设快乐的教学活动。如在“牛顿第三定律”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比较拔河比赛中胜负双方对绳子拉力的大小。凭想象,不少同学认为胜方对绳子的拉力大。这时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带轮子的滑板和绳子,让班上力气最大的男生站在滑板上和站在地上力气最小的女生进行拔河比赛,结果男生大败。此时教室一片欢腾。这一情景的创设,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既然拉力相等,为何出现胜负,最终使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一教学情景使学生获得探究的满足和乐趣,激发了学习兴趣,激励创新萌芽的产生。重视学法指导,奠定创新基础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今天的教育不仅要“给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传统教学中,教师很关心学生“学会”知识,对学生是否“会学”知识思考甚少。为此,我从“教”的角
度去唤起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主线,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理研究方法。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再用理论或实验去验证的方法解决问题;二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这里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阅读理解课本的方法,解答问题的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对称法、叠加法、定性分析法、反证法、图像法、等效法等),“会看、能做、善设计”的实验方法,科学的记忆方法,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类的方法,应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方法等。通过这些科学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使学生掌握了一套学习、研究的基本方法,奠定了学生获取知识、自主创新的基础。多方位加强实验教学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物理本身就是现象”,物理教学就是让学生“识物树理”、“悟物穷理”,没有“物”便没有“识”与“悟”。法国著名的教育学家G·绍盖曾说:“一堆没有实验和直观所支持的定义,不能开发智力,而只能关闭思路”。
在物理教学中,教育学生纵观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与他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苹果落地”故事分不开;焦耳经过三十多年对热功当量的精心测量,是确立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基础;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与他研究电流使磁针偏转分不开;物理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通过这些事例,教育学生向物理学家们学习,学习他们以确凿的事实为依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密观察,勤于思考,寻求规律的探求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成功性。
物理实验包含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获得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3.1创新演示实验,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启发思维,发展能力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如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在“电磁感应现象”的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观察著名的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然后紧接着问“是否只有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才有感应电流呢?”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随即要求学生利用现成的有限的几件器材,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并自行验证。学生的创造性
往往让我们震撼,学生自行设计成功的方案中不乏新颖的设计。教师进而要求学生从不同的个性方案中归纳出共性特点,进一步理解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设计观察不到电磁感应现象?从而使学生思维进一步深化和发散。
透过演示实验再现的种种现象,通过分析、抽象、概括,找出各种现象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得出正确的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结论,并又运用这一科学理论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完成好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从而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3.2 优化学生实验,加强设计性实验,开展课题研究
重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单单是要求学生会按照课本安排做几个实验,还应该加强设计性实验。在设计性实验中,适当启发学生对现成的实验方案提出质疑,引导他们找出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的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例如在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教学时,除了要学生理解实验设计思路、弄懂实验的原理并正确完成实验外,还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本给的方法是用一个安培表和一个伏特表进行实验,那么能不能只用一个电流表(或电压表)来测量电阻呢?如果能,还需什么辅助器材?怎么样测量?让学生画出电路图并动手做一做。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让学生组织实验方案设计和讨论,使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所提供的一两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创见和集体智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开展物理创新科技活动,拓展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物理创新科技活动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技能。
4.1定期举行当代物理的前沿和热点专题讲座,激发学生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为了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我们组织了超导技术、原子技术、激光技术、当代物理研究前沿、物理在现代武器和现代战争的应用等物理科技知识专题讲座。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物理研究前沿的热点和难点,感受到当今科技最新发展趋势,领略到探索物理奥秘的无穷魅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认识到物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物理技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献身科学、为振兴中华而立志成才的时代感和责任感。
4.2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创意设计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主体性、发现性、归纳性等,这就要求在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研究性学习就是根据这一需要设置的新的课程计划,具有典型的创新教育功能。
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几乎所有的课题研究,首要的一步是收集信息资料。有的从图书馆获取资料,有的从网上获取信息,有的采访专家,有的编写问卷调查表,有的通过实验获取数据。第二步是处理信息资料。或做出统计,或制成图表。第三步就是加工信息资料。因此研究性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资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5 结束语
创新思维正如布鲁纳所说,它包含了“机灵的预测、丰富的假设和各种试验性的结论。”在物理教学中,逐步教给学生科学的、正确的思维方式,获取解决问题的捷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逻辑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等优秀品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尽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为学生开辟“创造之地”,提供“创造之时”,就可以培养和造就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雁斌编著.创新思维法[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24-25.[2]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开明出版社,1999:115.[3] 张宪魁,王欣.物理学方法论[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 张晓军.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18):99.[5] 唐一峰.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福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2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