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445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0445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一.概况:
0445工作面位于该矿一采皮带入风巷右翼,南翼频临矿井边界,北翼为-140水平皮带道,0445工作面回风巷,位于-120水平标高南翼,巷道开口点坐标为-115.80m,以煤层底板为坡度,做了探放水.并有探放水措施,根据己有地质条件分析,本巷施工范围内不会有大的断裂构造发育.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根据本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含水层与隔水层:
1.由于第四系冲积含水层和白垩系上部风化裂隙带含水层是联通的,因此.两含水层并为一个含水层,岩性以细砂岩.粗砂岩.砾砂岩.粉砂岩.粗砂岩组成.2.白垩系底部砾岩和侏罗系顶部砂岩含层,岩性以粗砂岩.细砾岩为主,厚20-60米,胶结较好,裂隙不发育,水量不大.3.煤系底部粗砂岩含水层,该含水层只在井田局部发育,面积不大,岩性以粗砂岩,细砾岩为主.4.本区有两个隔水层并且全区发育:
(1)白垩系中部隔水层平均厚度200米,岩性以粉砂岩 细砂岩.粗砂岩组成.(2)4-2层煤和4-1层煤之间隔水层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泥 岩为主,胶结好,平均厚69.00米,是良好的隔水岩层.三.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由于本区所设汁的才水文工程量,没有全部施工,因此就现有的资料本区的含水层的富水性,隔水性,透水性,对矿区井田的充水因素分析如下:
(一)直接充水含水层
1.该井田白恶系底部及侏罗系顶部砾岩含水层为直接充水含水层,该含水层,含水性透水性较弱.2.煤系底部粗砂岩含水层为直接充水含水层,从以上两含水层和水质分析来看,矿化度较高,说明了本区矿床直接充水含水层地下来的补排不畅通,本区构造导水的可能性不大
(二)井田水文地质类型及复杂程度
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床充水主要为孔隙含水层,并且含水层富水性弱,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四.水害分析
1本回采工作面在布置巷道过程中,经先探后掘没有发现存在水害.2汛期地表水可能随地层,断层裂隙渗入造成顶板淋水,不影响
掘进工作.3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地表可能会出现塌陷,导致地面汛期积
水涌入到回采工作面.4为防止讯期发生安全事故要经常检查矿井排水沟,排水沟畅
通无阻,井下水仓做到三泵两管路联合试运行,以确保汛期正常
使用.吉林省春谊煤矿
0445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吉林省春谊煤矿
第二篇: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11090 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11090 采煤工作面位于井田中部上山11采区东翼中部,是矿井首采区首工作面,2003年3月投产,2005年10月结束。走向长700米,倾斜宽145米。二1煤层顶、底板均为砂质页岩、泥岩、粉细砂岩,含水性很弱,沿走向和倾向的褶曲呈规则性排列,没有地层变化带,回采中没有涌水现象。
11010 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11010 采煤工作面位于井田中部上山11采区东翼南部,是矿井首采区第二个工作面,2005年4月投产,2007年11月结束。走向长800米,倾斜宽110米。二1煤层顶、底板均为砂质页岩、泥岩、粉细砂岩,含水性很弱,沿走向和倾向的褶曲呈规则性排列,没有地层变化带,回采中没有涌水现象。
11020 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11020 采煤工作面位于井田中部上山11采区西翼南部,是矿井首采区第三个工作面,2006年3月投产,2007年12月结束。走向长700米,倾斜宽110米。二1煤层顶、底板均为砂质页岩、泥岩、粉细砂岩,含水性很弱,沿走向和倾向的褶曲呈规则性排列,没有地层变化带,回采中没有涌水现象。
11110 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11110 采煤工作面位于井田中部上山11采区东翼北部,南临11090采空区,是矿井首采区第四个工作面,2007年8月投产至今。走向长950米,东部250米倾斜长265米,西部700米倾斜长110米。二1煤层顶、底板均为砂质页岩、泥岩、粉细砂岩,含水性很弱,沿走向和倾向的褶曲呈规则性排列,没有地层变化带,回采中没有涌水现象。只有少量地板水,水量0.01m3/h,工作面四邻全部揭露,预测以后回采中没有涌水现象。
11070 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11070 采煤工作面位于井田中部上山11采区东翼中南部,南临11010采空区,北临11090采空区,是矿井首采区第五个工作面,2008年3月投产至今。走向长860米,倾斜宽200米。二1煤层顶、底板均为砂质页岩、泥岩、粉细砂岩,含水性很弱,沿走向和倾向的褶曲呈规则性排列,没有地层变化带,上回风巷沿11010采空区帮有2~3m3/h的地板水,但不影响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四邻全部揭露,预测以后回采中没有涌水现象。
第三篇:工作面回采分析
工作面采场情况分析
现工作面材巷已采104米,运巷未采,共134个支架。主要受f8、f16断层影响。21~34号架为全岩,58~96号架基本为全岩。
现工作面距调正采位材巷还需调采49米,添27个支架,自现在回采位置到工作面调正范围内,共受4条断层影响,分别为f7、f8、f13、f16断层。f16断层落差10~14米,影响范围约为63米,该段岩石较松软,易冒落,应加强支护。f8断层影响范围为15号架~45号架,为割底板岩石段,该段岩石为细砂岩,岩石较硬,需放震动炮。F7断层落差4.5米,造成煤层进一步抬起。f8断层落差约为
1.8米,对回采影响较小。工作面调正后面总长为245米(平距),1~15号架为全煤段,97号架至机尾100米范围为全煤段,工作面需进一步调整回采层位,并建议尽快推采机头并上漂,减少15~45号架割煤层底板岩石范围。
调正采位后,再推采55米将过3上1201运巷探巷,工作面调正后至揭露运巷探巷范围将主要受编号f16断层、f8断层、f13断层、f7断层影响。其中f13断层落差1.5~2.0米,对回采影响较小。f16断层落差为10米,影响范围为44号架至96号架,长度约为40~63米,预计该段顶板岩石破碎,松软,易冒落。f8断层落差为4.8米,f7断层落差为4.5米,均为前方抬起断层,应及时上漂,减少割岩石量。
工作面调正后两巷均上山回采,工作面出水逐渐流入后部老塘,对工作面影响逐渐变小。
第四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郑煤集团东坪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12煤柱Ⅲ段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及防
治水专项安全措施
提交单位:防治水科
提交时间: 2012年4月20日
12煤柱Ⅲ段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
及防治水专项安全措施
一、工作面概况
1、四邻关系
12煤柱Ⅲ段工作面位于12采区,东为我矿的东部边界及12083工作面采空区,西为我矿已回采的11062,南部为已回采12Ⅰ工作面、12Ⅱ工作面。
2、工作面参数及煤层赋存情况
12煤柱工作面由南向北分为Ⅰ、Ⅱ、Ⅲ、Ⅳ段,按顺序进行开采。
12煤柱Ⅲ段工作面走向平均长度135m,平均倾斜长100m,开采面积为8837㎡,12煤柱Ⅲ段段工作面地面标高+350m~+375m。井下标高+77~+106m。
12煤柱Ⅲ段工作面二1煤层位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部,全区发育,结构简单,层位稳定。二1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或大占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煤层厚度1.5~2.9m,平均2.0m,煤层埋深207~327m,煤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18°~22°,表现为单斜构造。
3、对应地表情况
12煤柱Ⅲ段工作面内对应为低山丘陵地区,地势北低南高,地表冲沟发育,大气降雨多顺冲沟流走,对地下水的补给较差,一般不会影响矿井安全生产,但由于本矿南部接近
1二1 煤层露头,第四系及地表水会在露头处沿顶板导水裂缝带会下渗到老空区内,在回采时要防止上部老空水的增加,特别是在雨季,上部老空渗水可能会有增大现象。南部,东部地表有白江河,为颍河之流的季节性河流,水流注入白坪井田东部券门水库。
二、水害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1、地表水:该工作面对应低山丘陵地区,地势北低南高,地表冲沟发育,大气降雨多顺冲沟流走,对地下水的补给较差,不会影响该工作面安全回采和矿井安全生产。
2、工作面顶、底板水:二1 煤顶板砂岩含水层是矿井直接充水水源,回采时导水裂缝带形成后涌水量达到最大,但含水层富水性弱,水量小易被疏干,一般情况下对矿井构不成水害威胁;二1 煤底板的直接充水水源来自寒武系灰岩水,寒武系灰岩水位标高为+180m左右,工作面最低开采标高为+69m,底板有效隔水层厚度为45m,底板隔水层承受最大水压值为1.56Mpa,突水系数值为0.03Mpa/m,即该工作面不受底板突水威胁。
3、老窑及老空水:根据调查资料,周边无老窑,东为本矿边界及12083工作面采空区,存在少量老空积水,预计工作面回采期间水量6m/h。
三、工作面排水系统
回采期间必须在12煤柱Ⅲ段工作面低洼处做泵窝,铺设 2
3水沟安装临时排水泵和管路,保持不小于30m/h排水能力,并及时清挖淤煤、杂物,确保排水线路畅通。排水路线:12煤柱Ⅲ段工作面—12煤柱回风巷水槽—十二(三)平巷水仓—中央泵房(采区水仓)—地面。
四、水害防范措施:
1、工作面回采时必须安排专人观测宊水征兆,发现异
常时,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处理。
2、在受水威胁地区施工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熟悉避灾
路线。懂得突水后急救知识。
3、中央、采区水仓要保持有效容量,并经常检修水泵
和排水管路,保持畅通。
4、工作面要设立正确的避水灾指示牌板,并保持上下
安全出口和避水灾路线畅通。
5、回采中若顶板涌水加大时,要分析其原因,采取相
应措施。
6、回采过程中遇到透水征兆时,必须停止回采,加固支架,并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向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值班领导应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查看,分析情况,如果情况紧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3
第五篇:采煤工作面回采成本分析范文
回采成本分析
2207综采工作面于2008年11月15日开始回采,至2009年3月10日回采结束,历时约3.8个月,回采实体煤42.5万吨。回采工作全部由准备队完成。
2207工作面回采费用分析表2207工作面序号费用项目金额(万元)113.168.380.0412.535.6560.555.121.7311.877.29270.76211.7921.382.82619.922201工作面较2201工作面增+减-金额(万元)-21.38-12.82-0.10-0.454.47-4.55-2.081.71-3.66-3.91-38.84-85.41-247.97-2.08-395.67单位成本(元/吨)-0.05-0.230.000.030.110.11-0.020.04-0.03-0.050.13-1.00-4.92-0.03-5.87备注单位成本金额单位成本(元/吨)(万元)(元/吨)2.660.200.000.290.131.420.120.040.280.176.374.980.500.0714.59134.5321.200.1412.981.1865.107.190.0115.5311.20309.60297.20269.354.901015.582.710.430.000.260.021.310.140.000.310.236.245.995.430.1020.46一123456789二三四五合计材料费木材火工品支护材料大型材料配件专用工具建工材料油脂及乳化液其他材料人工费租赁费电费修理、加工费
一、回采费用
1、材料费用
2207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共发生材料费用113.16万元,单位成本2.66元/吨,较2201工作面134.53万元减支21.38万元,单位成本减支0.05元/吨。
(1)木材:2207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消耗木材8.38万元,单位成本0.20元/吨,较2201工作面21.2万元减支12.82万元,单位成本减支0.23元/吨。主要原因为2207工作面两顺槽顶板条件较好,减少半圆木的投入。
(2)火工品:2207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消耗火工品0.04万元。(3)支护材料:2207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消耗支护材料12.53万元,单位成本0.29元/吨,较2201工作面12.98万元减支0.26万元,单位成本增支0.03元/吨。
(4)大型材料:2207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投入大型材料5.65万元,单位成本0.13元/吨,较2201工作面1.18万元增支4.47万元。主要是2207工作面回采期间投入橡套电缆约5万元。
(5)配件:2207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消耗配件60.55万元,单位成本1.42元/吨,较2201工作面65.10万元减支4.55万元,单位成本增支0.11元/吨。主要原因是投入变频器27万元、导向滑靴2.38万元。
(6)专用工具:2207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投入专用工具5.12万元。(7)油脂及乳化液:2207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消耗油脂及乳化液11.87万元,单位成本0.28元/吨,较2201工作面减支3.66万元,单位成本降支0.03元/吨。
(8)其他材料:2207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投入其他材料7.29万元,单位成本0.17元/吨,较2201工作面减少投入3.91万元,单位成本降支0.05元/吨。
2、人工费
回采期间,共投入人工费270.76万元,累计发生工数18213个,工效23.33吨/工,单位成本6.37元/吨。较2201工作面297.20万元减少38.84万元,单位成本增支0.13元/吨。
3、租赁费
2207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发生租赁费211.79万元,单位成本4.98元/吨,较2201工作面297.20万元减支85.41万元,单位成本降支1.00元/吨。主要是2207工作面回采推进速度快,较2201工作面5.7个月提前1.9个月完成回采工作。
4、电费
2207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发生电费21.38万元,单位成本0.50元/吨,较2201工作面269.35万元减支247.97万元,单位成本降支4.92万元。
5、修理、加工费
2207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发生修理、加工费2.82万元,较2201工作面4.90万元减支2.08万元。
二、回采经济技术分析
2207综采工作面回采各项费用中,除租赁费、电费外,其余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与2201综采工作面持平,造成租赁费、电费较2201综采工作面单位成本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是2201工作面回采期间涌水量大,平均涌水量达150m3/h以上,增加排水设备,同时改造煤流系统,工作面出煤由下行出煤改为上行出煤,增加2201联络巷及220
2皮顺外段两部运输设备。
2207综采工作面回采工作亮点:
1、材料回采单位成本创记录。2207工作面回采期间,实际消耗材料较矿计划节余14.98万元。材料回采单位成本仅2.66元/吨。
2、采取各项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回收煤炭资源。2207综采工作面共回采煤炭资源42.5万吨,较设计37.66万吨增加4.84万吨。
3、物资回收效果显著。回采期间,最大限度地回收了钢带、锚杆等,按矿物资回收单价折合后,奖励准备队共计5.6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