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个步骤轻松的提高听力能力(定稿)
新航道英语 杭州心寒的高托福听力频道为大家整理了7个步骤轻松的提高听力能力的相关内容,下面就和新航道小编一起来看看以下七个学习步骤吧,希望有帮到大家。
第一步:要想彻底不卡壳地听懂TOEFL听力的内容,或与老外进行无障碍交流,首先要Maintain your composure and your confidence,就是说要保持冷静和自信,千万不要因为一处没反应过来,就慌了手脚。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听力实力的培养和提高相当关键。
第二步:TOEFL听力的过程中要学会根据语言传达的信息Make pictures and images,也就是说: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反映于脑海之中。有了连续的动态图像的帮助,就有利于我们避开“直接翻译的无序性”,以抓住TOEFL表达的主干而不是旁支末节,从而走出“听了后面,忘了前面”的“怪圈”。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真正体会到“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神奇感受。
第三步:在听懂之后,不要盲目追求“题海战术”,迫不及待地找其他题目来听,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到听过的题目上。可以说它们才是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从而树立听觉形象的上佳材料。所以要Model everything(pronunciation,intonation,tone,slang,idioms,patterns,etc.)we heard before。
也就是说认真模仿和跟读TOEFL听力题目中的各种语言点(包括语音、语调、语气、俚语、习语、句式等),不能放过任何细节。比如:考生需要熟练掌握TOEFL听力“十大发音规律”、TOEFL听力“十大特色语音”、TOEFL听力“四大音变现象”、TOEFL听力“四类语气词解题”和 TOEFL听力“八大特色语调”等(参见《TOEFL听力新思维》一书和《自学美音——快速正音教程》)。
第四步:在模仿的基础上,Multiply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the words and patterns。即大力补充和扩展TOEFL听力题目中常用词汇和句式的其它含义和用法。因为TOEFL听力考查的一大难点就是“一词多义”,或“一义多词”。
这也就是很多考生之所以听出来老外用的是哪个词,却仍然搞不懂其在题目中确切含义的重要原因。比如:考生需要大力扩展TOEFL听力“九大场景词汇”、“十大概念词汇”、TOEFL听力“十大魔鬼动词”、TOEFL听力必备200条补充习语和TOEFL听力补充“口语精粹极短句”等(参见《TOEFL听力新思维》一书)。
第五步:在模仿和扩展的基础之上,要学会Mine(挖掘)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e way of English thinking behind the language,即努力挖掘听力题目语言背后的美语思维模式和美国文化背景。毕竟语言是文化和思维的载体,掌握了老外的逻辑思维,就能在TOEFL听力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以不变应万变。
比如:考生应努力挖掘TOEFL听力“三大思维模板”、TOEFL听力“七大修辞模式”和TOEFL听力“十大段落原则”等(参见《TOEFL听力新思维》一书)。
第六步:Memorize them。即在“立体”解构了这些TOEFL听力题目之后,将它们加以背诵和记忆,以求达到脱口而出的感觉。因为TOEFL听力的语言重现率很高,背得越多,意味着没听过的就越少。久而久之,听力实力便会大增。
第七步:不可否认背诵是份“苦差事”,但“欲穷大地三千里,须上高峰八百盘。”可以说,背诵是登上听力最高境界的重要环节。如果说“M7”的前五步是“消化过程”,那么背诵这第六步就是“吸收过程”。我们始终都要让学生们铭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以上就是成都新航道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提议托福听力的方式方法,祝同学们在托福考试或取得好成绩。
第二篇:如何提高托福听力能力
听写训练:听写训练方法在普通高校的英语专业已经普遍使用。英语专业的日常考试和练习都是用听写的方式来进行。听写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其实听写并不是简单的读一句写一句,而是要分步骤进行,在这里笔者推荐使用“四步听写练习方法”:第一遍 常速听力:听懂大意并且记录提纲。这一步骤是锻炼对于听力基本信息理解的能力,通过此步骤,学生可以听懂段落内容,并且记录关键词和结构,训练学生的泛听能力。如果此步骤中学生理解大意出现困难,则说明选择语料过难,可以适当降低语料难度至合适为止。
第二遍 断句听力:听清细节并且逐字听写:此步骤在于训练学生的精听能力,并且根据精听练习锻炼反应速度,提高耳朵和笔头的英语反应。
第三遍 断句听力:检查细节并且查缺补漏:此步骤在于锻炼学生的查缺补漏能力,从听写的结果,来看英语哪些细节是掌握不到位的,更加精准的反馈出实际的听力问题。第四遍 常速听力:检查内容并且回顾大意:最后一个步骤是整体的回顾检查,让听写练习过程更加完整,有助于学生进行回顾总结。
整体听写的材料选取,笔者建议采用旧托福PART C 部分的语料以及现行托福各类参考书中的短段落进行,一般一个1.5 分钟的段落,采用“四步听写法”训练,完成四个步骤大致需要30 分钟时间。
跟读训练:在听写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进行跟读真正托福语速的材料。实际操作时候,学生同步录音,边听边读。这种训练方法可以让学生不断的熟悉托福听力的语速和语调,创造英语环境氛围,长期训练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
上海环球托福听力老师建议:托福听力的教学中,无论从课堂讲授,或学生的学习态度,都应该从技巧题型的学习,转变为能力提高为目的的训练。考生在方法正确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时间和强度的训练,必定可以在托福听力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第三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听力能力
小学英语科学术论文类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听力
内容摘要:《新课标》中提出能力,现在的英语教学应该全面注重培养小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它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即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其中技能方面又包括学习英语的四要素:听、说、读和写。每一要素都是学习英语的重点,听排在最前面,可见听力在英语当中的地位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语音语调、西方文化、典型句型、关键词
《新课标》中提出,现在的英语教学应该全面注重培养小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它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即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其中技能方面又包括学习英语的四要素:听、说、读和写。每一要素都是学习英语的重点,听排在最前面,可见听力在英语当中的地位是重中之重。从每一次单元测验卷中,我们不难出,听力部分和笔试部分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听力部分是最容易得分的,也是失分最惨重的,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认为自己有必要也有责任想出可取的方法和策略来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在平时的测验当中不会看到听力题就望而生畏,如何让学生们顺利通过听力的测试关呢?以下是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心得:
一、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提高小学生听力的前提就是让他们掌握正确的英语语音语调。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英语发音不那么标准,由于经常性地集体朗读,学生拖音现象非常严重。随着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的发音就越来越不标准,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样才能纠正学生这种不正确的发音呢?首先平时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放录音带,因为录音带里的音都是比较标准的英语,可以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在有录音的情况下,教师尽量少领读,而是让学生多听录音。在练习听力的过程中纠正发音,这是提高发音正确的最重要的途径。其次要注意模仿的作用。小学生的模仿对象主要有教师和录音。教师是教的主体,是知识传授的主要媒体。教师的发音方便、灵活、能随时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只有教师的发音准确了,学生才能掌握正确的发音,不仅这样,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们还可以让同学们欣赏一些原汁原味的英文小故事和英文儿歌,在提高听力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一举两得。
二、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很多同学会认为,听力考查的是词汇和语法,因此在准备听力的过程中就忽略了文化背
景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不要枯燥乏味的只教课文上的知识,这样只会让学生提早对英语感到厌倦,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多点根据课文内容而拓展一些中英文化差异,例如,让同学们多了解中西方人在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方式,举一个例子:假如有人称赞你:You are very beautiful!别人对自己或自己的某样东西称赞时,西方人会很大方的回应:Thank you!而我们中国人就会很谦虚的回应:不,不,不。或者哪里哪里。这跟西方人的反应完全不一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们要多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以让他们更容易地在听力当中处理同样问题。
三、掌握典型句型。
小学英语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所学的句型并不多,也并不复杂。要求学生掌握的句型有:陈述句、一般疑问句和一些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的应答是我们经常接触的。例如:Are you...?Yes, I am.No, I am not.Do you...?Yes, I do.No, I don’t.Did you...? Yes, I did.No , I didn’t.等等.只是在听这样一些疑问句时,我们还要注意一些人称和时态的变化。另外,在听一些特殊疑问句的时候。就一定要听清开头的疑问词到底是问什么的,常见的一般有:what(问什么)、when(问时间)、who(问谁)、whose(问谁的)、where(问地点)、why(问原因)、how much(问价钱)、how many(问多少)、how(问怎样)等等。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帮学生正确的分好类,相信假如同学们掌握了这些基本的信息,他们的英语听力一定能大大提高!
四、抓住关键词来听。
纵观每一次的英语测验试卷,失分最多的是听力题,而在听力题当中,失分最多的又是听短文选答案。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学生的听力本来就相对比较薄弱,在做题的时候,总觉得被动,无把握,因此都会过分紧张,越想听的时候就越听不到。因此,在听力的时候,我们务必保持冷静的良好心态,把注意力集中在内容上而不是语言上,大意上而不是细节上,抓住关键信息来听,如获取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数字和颜色等。
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以上四方面,定能使小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有所提高
第四篇:牛人经验总结:如何提高日语听力能力
牛人经验总结:如何提高日语听力能力
去年刚考了一级,好像打仗一般,累得筋疲力尽,三月总算拿到了对得起自己汗水的分数。现在想想每年这时还有许多朋友正忙于应付*的刁钻问题,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想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写出来,以供大家参考。当然高手可能不以为然,不过对象我一样没去过日本又非日语专业的学友可能会有些用吧。中国、新加坡等同属汉文化圈的国家地区,学起日语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汉字。即便是从未学过日语的中国人,拿到一份日文报纸,瞎蒙也能猜懂不少。这也是很多中国人学外语时弃英从日的主要理由(当然也包括我)。同样道理,也有不少日本人因此而选择学习中文,我有个日本朋友来中国留学,分班的摸底考试结束后竟给分到C班去了,本来象他这样除了“你好”“谢谢”之外什么都不会的只能去入门级的F班。因为汉字,我们学习日语开始时进步飞快,学完《标日》初级(上)后(相当于日本语能力试验4级水平),普通的夜校只需30多个课时,就能看懂一般的指示性文字如简介、导游图,甚至一般的新闻,以及和日本人做简单的交流。这在一般学英语的人眼中看来,是决不能及的神速。然而恰恰正因为这样,汉字就成了一副墨镜,挡住了自己的视线,让我们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水平。想起几年前考4级得分竟然不足160(满分400),这怎能不令我汗颜。衡量日语水平高低的标志就是听力,因为听力没汉字,你没学好就是听不懂,猜都没法猜。有个学医的朋友日语学习10年,水平已经令人望而生畏了:1级试验文字语汇满分(100),文法读解满分(200),听力30分。每年国内考生的听力平均分总在40分左右徘徊,而在日本的留学生往往都能及格,为什么?你没有不得不听日语的环境,你没有对听力进行专门训练,光靠背词汇语法,你就没法提高,听力不高你就无法使用日语交流。那样的日语无非是“屠龙之技”罢了。常听老师说“学英语是哭着进去笑着出来,学日语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大抵暗示日语的难度远胜英语,学英语的恐怕会给我仍臭鸡蛋了。不过学习语言其实等同于学一种文化(吴老师语),一种语言的历史越悠久,文化渊源越深,表达方式就越复杂。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不足百年历史,为了便于和非英语母语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选择简单直接的语言表达是理所当然的。倘若遇上研究英国文化的专家,恐怕就会对英语真正的难点有深刻感触。而日本这样长期以单一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才会对诸如“对不起”的十几种表达方式之间的微妙差距有着清晰的定义
当年让吴老师对我们这班学生煞费苦心的不是教我们日语,而是要改变我们这些理科生的思维方式。“I×U= P”是众所周知的功率公式,它表示电流和电压的乘积等于功率,它具有唯一性,已知电流电压只能得出唯一的解,而不会有两个以上的答案。语言却不是这样,它没有唯一的规律只有相对的规律。大家都知道“果物がすきだ”表示“我喜欢水果”,这里“果物”是名词,“すきだ”是形容动词,所以两者之间应用助词“が”连接,而有些书上却堂而皇之写着“果物をすきだ”,这是怎么回事呢?“を”不是连接谓语和宾语的吗?是印刷错误吗?不是,“这是例外,日本人就这么说”每当问到此类问题时,老师总是这样轻描淡写地说。这老师怎么这样啊?嘴上不说心里却老嘀咕。等到随着时间地流逝,掌握地词汇、句型多了,慢慢拥有了所谓“日语思维”时,这些问题全都不再是问题。有次我问日本朋友一个词是形容动词还是动词,那朋友张着大嘴“啊”了半天也没说个所以然来。反倒问我一个中文词的词性,这次轮到我瞠目结舌了。原来自己的中文语法也是一塌糊涂啊,可这并不影响我们看电影电视,也不影响我们交谈或是争吵。有人说大学的英语教授说的英文没有纽约街头收破烂的流利,虽然有些偏激,但抛开教授应有的学识价值不谈,就语言的应用来说倒也不失偏颇。所谓语法,不过是造出来给初学者学的。就如同孩子学走路,开始需用学步车一样,等你会走了,甚至会跑了,还用学步车只能束缚自己,到头来哪儿都去不了。所以学语言到中级以后就应该大胆抛弃语法,注重听说,除非你有志做语法专家,或语言教师。学习语言要讲究语感。在学日语前我从未听说过这个词汇,倒是有个游泳的“准专业人士”教我学游泳时大谈“水感”。在我短短的三年高中排球生涯里,拿过两届市排球冠军,当时的教练常和我们讲“球感”。所谓“语感”、“水感”、“球感”听起来好像容易明白,不过是种感觉,真正理解起来却并不容易。比如排球简单说只有“发垫传拦扣”五大基本功,训练只有这么单调的几项,尤其以素质训练最为艰苦。等到比赛时,球场上情况瞬息万变,却经常会有戏剧性的时刻,明明救不到的球救到了,明明扣不到的球扣到了,明明拦不到的球拦到了。所有这一切是训练场上都不会有的训练姿势,竟然都能做到,也只有这时才会深深理解“球感”的真正含义
正是因为要讲究“感”,语言的学习就和理工科的学习就有了截然的不同。在理工科的学习中,掌握了一个公式或是一个解题思路,水平就会上升,因此如果来绘图的话,学习水平是一条随掌握的知识量上升的曲线,而语言的学习却是阶梯线。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遇上不管怎么背课文、背单词、读、听、说,水平不见上升反而略有下降的时候。这种现象在日语里叫“かべ(壁)”,常用“壁を突き当たる、壁にぶち当たる”来形容学习工作遇到了障碍。只要突破了这层障碍(壁を乗り越える)、语言的学习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因此语言学习的进度往往取决于突破障碍的时间,这个时间因人而异,有的很短,有的很长,甚至穷其一生都无法跨越。那么如何才能突破障碍寻求发展呢?“量的积累才是引发质变的关键!”吴老师常这样对我们说。没有坚实的量作为基础,谈什么都白搭,那样的日语是“砂上の楼閣(空中楼阁)”。增加量其实就是要大量练习,练习多了自然就熟能生巧(習うように慣れろ)。因此你要提高交流能力呢,就要多和日本人交谈;你要提高词汇量呢,就要多背单词;你要提高听力呢,就要多听写;你要提高日本语能力试验呢,当然就要多做题了。这次能力试验还没考,我就有信心能过,事实上的点数也在估分的范围内。为什么?就是因为有量!为了备考,我做完后订正、并完全弄懂的习题集有15公分厚。91年-01年的日本语试验听力问题全部听写订正完,总时长495分钟(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把试题全部上传供大家下载,并且听写原文全部发表在论坛供大家参考)。做题做的多了,逐渐会有奇怪的事发生,明明你你没看懂这道题的意思,明明你并没有完全听懂,你却能准确无误地给出答案(恐怕是“题感”吧(玩笑))。这并非是机缘巧合。刚学日语时最头痛的就是听力,当时的老师也是轻描淡写地说“慢慢听吧,听得多了就听懂了,听到后来日本人还没说出口你就会猜到他会说什么”。这就是真正的“语感”,没有量,你甚至连他这句话的意思都无法理解。记得有次在电视上看到有位老人谈学英语的经验,当他把听坏的17部录音机拿出来时(当时还没有复读机),那场面及其震撼人心。这是多么大的量?我的启蒙日语老师说他读大学时背单词用掉的纸有几十公分厚,这又是多大大的量?吴老师说她每天早上练30分钟“速口言葉”(绕口令),十年如一日,又是多大的量?现在对于学外语,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一个人蹦出来倡导一种方法,方法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其实不过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因此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有重视词汇的,如我的启蒙老师,词汇量大,自然阅读厉害;有重视听力的,如那位老人,听力超群;有重视读说的,如吴老师和李阳克立兹,发音标准交流能力强。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量。听坏的录音机是量;用掉的纸是量;20岁每天读课文20遍,30岁读30遍是吴老师要求我们的量。天下武功异路同途!所以学习语言,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目标,再选择学习方法,最后加上量,耐心等候质变的到来。
日语听力应试提高经验谈(终)刚学日语时,老师常叫我们要加强阅读训练,要精读、泛读一起抓。训练听力也不妨“精听”、“泛听”双管齐下。“泛听”可以选择电台、电视上的日语节目。我在北京时经常听调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每晚8-10点,节目比较丰富,通常是一中一日两位播音员主持。语速适中,很适合初学者。NHK就比较恐怖了,原汁原味的日语,只有谈话类节目能听懂些,而且内地还不一定收得到。还有可以去网络上去找日本电台电视台的网站,本站的新闻类资料就是从日本网站上收集而来。另外就是看日本的电视剧动画片,这就是语言专业的视听课。怎么样,学语言挺好玩的吧。“泛听”不要求每个字都听明白,主要锻炼的是“感觉”,关键要体会说话人的感情,同样的词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语言色彩。电视剧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是此类训练的上上之选(能力试题中有不少模糊的说法,不从日剧中培养语感还真没法答,——可恶的日本*)。应选择现代题材的生活剧(MM们肯定喜欢,GG们就……),历史的就算了吧(古语一大堆,可怜我本国古文还未必明白呢)。有决心每天看一个小时,保证一年后听力呱呱叫。“精听”当然就是我所说的听写了。把听到的每一个词都反复听懂并听写下来,不懂的要查词典确认,完全订正为止。如果要参加日本语能力试验的话,必须把历年的题尽可能全部听写完毕,如果是一级的话还必须找一些模拟题库来加餐。本站会把92-01年的一级听力试题逐步推出,听写答案(全是我备考一级时听写的哦)全部贴到论坛里供大家参考。还记得我提到的那个听坏十几部录音机的老头吗?现在可以没那么恐怖了,——有复读机了嘛。可以一句一句,一个词一个词反反复复直至听懂。只不过太过笨重,加上词典,每天好像背两块砖头去泡图书馆,真是苦不堪言。考完后就换了个mp3复读机,小巧玲珑,只有半个香烟盒大,还是立体声,没事可以听音乐。一些资料我都录成mp3格式(录音软件本站“相关下载”中有),挂在脖子上可以走到哪儿听到哪儿,美死我了。不过价钱也令人咋舌,——600多元呢。后来发现网上有复读机软件,不仅可以复读还可以边复读边输入听写文档(文档味rtf格式,用word就可以编辑,本站“相关下载”中有),关键是便宜啊(注册费不过20元),唉……好了,罗罗嗦嗦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有两点:正确的思维方向+正确的训练方法。祝大家都能顺利过关!
第五篇: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河北外国语学院王振岭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从今年开始在新课程高考中,听力测试占20%,高考英语考试中听力部分的加入使听力在教学需要中更加突出。听和说不分家,听懂了才能表达出来,所以我们提出了利用练习口语的提高来突破听力提高的瓶颈的说法。我们学院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语言自然学习法就是通过外语语境的营建来提高同学们的听说能力。
语言自然学习法就是运用幼儿学习母语的方法学习外语,给学生人为地创设一个“外语小语境”,必须遵循一听二看三模仿,四说五认六书写的原则,让学生在自然的英语语言环境中去培养自己听说的能力。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利用语言自然学习法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
首先,全方位的外语语境创设为学生自然地学习外语提供了外语环境保障。
1、早读和晚读——站出来的口语。每天坚持的“站立式早读”和“晚读”,要求各班级同学必须“全开门、全站立、全张口、全征服”风雨无阻的练习口语,通过各系严格检查,天天督导,使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一天进步一小点,一月进步一大点,一年上个新台阶!
2、西点口语训练军团——下设十四个营,每天清晨七点到八点,学生以班排连为组织,每个组织为学生配备一个教官,在学院的各个角落练习口语、听力。
3、把传统的课堂搬入语言情景实训室。这些实训室对学生开放,又对教师和员工开放,一律由各系和外教来管理和经营,开放期间,连续播放原声电影、录像片或歌曲,同时布置该语种杂志、报纸和画报,免费让来情境实训室的同学或顾客阅读。各情境实训室还不定期举办外语沙龙,由外教主持,专门交流有关该语种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文化、历史政治等知识。
4、通过外语系、外语班级、外语宿舍、外语日、外语办公室的建设营造了一种人人说外语、天天讲外语、时时想外语的外语语境。
其次,课堂教学中,从听力材料入手,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锻炼外语思维。
从听力材料上来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们要将所学的英语运用到生活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地创造自然地英语语言环境,结合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根据授课内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真实的环境中。
比如:本节课的听力材料是有关超市购物的内容,我们可以把课堂模拟成超市,让大家说出在超市会出现哪些常用的词句、对话,用英语把这些词句教给学生,把同学们分成两组、游客和翻译。每拿起一样商口品,就让同学们介绍这个商品的价格、用途等。遇到新词、新句子
教师再一遍遍教他们怎么说,真到会说、说好为止。经过反复使用,在购物中交流使用,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了大量有关“购物”的常用词句,既锻炼了口语又锻炼了听力。
在我们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课堂进行了改革,把单纯的听力课改革成听说课和视听说两种课程,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练习口语,在说的过程中锻炼听力能力。
用母语水平的提高来突破外语水平提高的瓶颈。
汉语遣词造句在英语的学习同样可以应用,因为当你的语料丰富时,会使你的思路开阔,融会贯通理解力增强,只要你掌握基本的英语能力,你的英语的表达力会不断增强。这也是我们语言自然学习法里面讲的“用中文水平的提高来突破外语学习的瓶颈。”例如:to be or not to be在中文里你就没理解,你不可能引用到你的表达中,你就不可能辨别出其中的含义了。
英语听力课程的考核。
每一堂课都要有听力的检查性考试,每一个星期都要有总结性的综合听力考试,每个月有一次月考,每个学期一次期末考察。这样平时的每次作业都是考试,每一次检查都是考试,到考试时就是一次常规检查了。
考试时可以利用学生助手一帮多,团队红。学生考学生,老师考学生,甚至学生可以考老师,学生要想考老师,自己得备课,找材料,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就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这是我院提出的使用式教学法和应用式学习法的很好体现。
另外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使用全外语授课。
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语流音变现象;节奏与重音;语调与调型;音渡,教师本身要先创设全外语环境。教师在课堂上用全外语授课,让学生抛弃汉语,自觉适应全外语课堂,让外语思维形成习惯,让学生从高一第一节课开始就让学生慢慢适应,由“听懂”到“需要”,到“有趣”,再到“开口说”,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以达到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