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依托品牌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07:4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如何依托品牌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如何依托品牌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考》。

第一篇:对如何依托品牌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考

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做多做大做强做响县域企业。对外招商引资,对内鼓励创业,侧重的是县域企业的“做多”,实现县域企业数量上的扩张,这自然是发展县域经济必唱的前台戏。与此同时,还必须促使县域内的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响品牌,实现县域企业质量上的提升,这也必然是发展县域经济应演的重头戏。如何做大做强县域企业,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创造和提升企业独立品牌,形成县域经济的整体品牌,依托品牌效应扩张县域经济的辐射力和竞争力,是一帖无可争辩、立竿见影的良方。近年来,江山县域企业数量猛增,众多企业已经走完发展的初始阶段,这标志着,江山县域经济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今后的发展,必须依托品牌,借力(品牌之力)发展。

一、正视品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品牌是国家权威部门和社会对一种产品的公认度,集中体现在“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等荣誉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品牌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然的产物和经济发展赖以推动的重要力量之一。

⒈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来讲,品牌是市场经济趋向成熟的必然要求。计划经济不存在竞争,品牌不能显示它的价值;物质贫乏时代消费的选择空间很小,品牌失去存在的意义。这两种情况下,品牌都难有用武之地,不能显现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市场竞争往往是一种无序的竞争,人们的品牌意识也很淡薄,品牌也只能处于萌芽状态。随着市场经济日益趋向成熟,各种因素都有了发展变化,品牌逐渐成为必然的追求,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显现。其一,市场竞争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品牌竞争作为市场有序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也逐步走向市场的前台;其二,丰富的物质世界扩大了消费选择的空间,消费者的选择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感性变为理性,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追求好声誉、高品质、有档次的品牌产品成为消费的主流和方向;其三,企业在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也将改变竞争手段,打造品牌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理性选择;其四,政府为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必然把另一着力点放在引导企业注重品牌竞争上面。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市场经济越完善越发达,品牌就越来越重要。

⒉从企业自身发展来讲,品牌潜在的生产力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品牌,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实力招牌,反映了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发展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好比是企业的身份证,是市场主体获得竞争优势的入场券,是获得和提升企业无形资产的基本载体,是企业法律地位最受保护的根本所在,也是一个企业信用和质量管理的重要亮点和集中体现。随着我国加入,市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在竞争中由原来的成本、价格等初级阶段的竞争演变成为品牌竞争;资本的扩张也由原来的有形资产扩张转化为利用品牌的无形资产扩张。像美国《金融世界》权威量化的可口可乐、微软的商标无形价值就分别达亿美元、亿美元。在市场中,有时无形的品牌甚至比一个有形的企业还重要。比如,全世界著名品牌“耐克”运动鞋,自己就没有一个生产车间;我国名牌服装,温州市的“美斯特·邦威”也没有自己的生产企业。他们共同的经验,就是经营好一个品牌。可以说,品牌既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也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更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外在体现。

⒊从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讲,品牌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影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生态环境、土地、资金等要素不可置否,品牌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一个知名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是超过商品本身的满足感,是消费者地位、身价、荣耀的象征,而且更多地带有文化色彩和思想上的影响,起到征服人心的作用,因此,品牌一旦建立,就具有广泛的、深厚的社会基础,就具有公认性、深入性、持久性。这就给一个地方的经济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潜力。同样,品牌独创性、高贵性的特点也彰显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品牌可以增加城市的知名度,提高城市的外在形象,增强城市的对外吸引力。“海尔”为青岛增了辉,“雅戈尔”为宁波添了彩,“虎牌”水泥也为江山增了光,品牌为这些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更为这些城市带来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实践证明,品牌的数量、档次显现着一个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的影响力,与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的影响力成正比,也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成正比。

二、我市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我市从年开始实施品牌战略,着手培育发展、组织申报各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包括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浙江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衢州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目前,我市共有省著名商标个(虎山、江山虎、江变、贝林、虎球、江郎山绿牡丹),衢州市著名商标个;国家免检产品个(虎山、虎球、江山虎、虎霸)、浙江名牌产品个(水泥、蜂产品等)、衢州市名牌产品个,位列衢州市各县(市、区)第一,其中国家免检产品衢州市仅有个,我市就占其。上述品牌企业××年度,共完成销售收入亿元,实现利税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和实现利税的,成为税收的重要来源,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为我市“兴工强市”作出了较大贡献。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及其企业不仅成为各行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经济效益水平的代表和“排头兵”,也有力支撑和带动了我市经济的发展。名牌战略的实施,对增强全社会的名牌意识、质量意识和创造品牌的信心,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促

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从衢州市外横向比较的结果来看,我市品牌数量还比较少、高档次品牌的比例不多,社会品牌意识不强,品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效应还没有得到充分显现。主要问题及原因表现在四“重”四“轻”上:

⒈重内力,轻外力,创品牌意识不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既要依靠科技、人才、项目、管理等生产内力的推动,也需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称号等流通外力的扩张。目前,我市创品牌意识总体不强,重发展内力、轻发展外力的现象还较多的存在。从企业自身来说,许多企业谋求发展,重心往往偏在企业内力的壮大上,对品牌等外力的促动作用重视不够。表现在,企业资金的投入投在添设备、上项目、搞技改的多,投在争创、宣传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上的比例明显偏少。从政府角度来讲,在一定阶段中,政府鼓励企业上项目、搞技改、扩规模的扶持政策多、力度大,这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而到现阶段,县域经济的发展逐渐依托于品牌,政府对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也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打造品牌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品牌的重视,国内外许多地区和企业的一些做法对我们应该有所启迪,像温州市就对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实行重奖政策;美国可口可乐商标有年的历史,驰名全世界,但公司每年还拿出利润的做品牌的广告宣传费用等。

⒉重短期,轻长期,创品牌不重质量。科学的发展观要求,经济的发展求快但不能过快,过快了发展就会产生离心力,偏离发展的规律和科学的轨道;同样,一味追求快速,发展的手段可能就会跑出市场规律和法律法规的框架外。偏重速度的发展不是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我市的一些企业,特别是新兴的行业、企业,求速度心切,产品的科技、环保不达标、缺少高品位,质量不过关,有的甚至产品的包装、商标、称号都假冒他人品牌。质量是品牌的生命,这些不注重以产品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随大流傍名牌搭便车的行为,是一种短期行为,虽然能得一时之利、沾一孔之光,但必然会迷失自我,或始终难以做大,或最终自取灭亡。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枚不胜举。如嵊州领带,总量虽然占了全球的,但贴的是别人的牌子,缺少自己的金字招牌,只能过来料来样加工的小日子,当别人的配角。十几年前的江山地弹簧,没有注意抓质量创品牌,陷入混乱竞争的局面,一度辉煌之后就销声匿迹。温州皮鞋,东山再起,一举成名海内外,也就是因为吸取了教训,狠抓产品质量,创立了奥康、康奈等自己的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实践证明,轻质量、傍名牌其实是自我否定、自我扼杀,既侵犯了品牌企业的权益,又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形成了不公平竞争,必然要受到市场的淘汰、消费者的抛弃和法律的制裁。

⒊重数量,轻结构,创品牌潜力不足。目前全省浙江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各地数量分为四个梯队,这种梯队排列分布基本上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程度相适应,从数量上看,我市在衢州市来说占的比重较大。目前,中国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的评价实行按目录申报的评价制度,浙江著名商标、名牌产品评价也基本上定位在与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终端消费品上,而且对其规模、管理、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从我市目前产品结构情况看,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优势企业没有注意按照国家评价标准加强品牌的自我培育,够创品牌条件的产品和企业为数不多。我市现有的个浙江名牌产品和个浙江省著名商标,水泥生产企业就占了家,个国家免检产品也全部是水泥产品,其他我市优势产业如机电、消防、塑料、竹木加工业等依然空白,这说明我市现有的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产业结构也极不平衡,尤其缺乏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这将大大影响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发展后劲,导致争创未来品牌的市场潜力明显不足。

⒋重表象,轻实质,创品牌不重内涵。许多企业对品牌的认识还存在种种误区,注重品牌的表象,没有理解品牌的实质内涵。一是认为“金牌就是名牌”,把博览会上颁发的“金奖”、“银奖”认为是名牌,实际上“金牌”不等于名牌,它仅仅是会议组织机构对参展商品的评价,而名牌是消费者对产品整体的评价,它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并不收取企业任何费用,是含金量极高的产品名誉。二是认为“高质量就是名牌”。有些企业,其产品经过权威机构检测符合某一标准,甚至达到了国际标准,便认为创出了名牌。其实,高质量不等于名牌,因为名牌不是在实验室里测量出来的,而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摔打出来的,高质量只是企业创名牌的一项重要条件或手段。三是认为“高档就是名牌”。高档并不等于名牌,任何档次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名牌,大众化的商品更容易创出名牌,因为名牌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而拥有众多的消费者就是创名牌的重要条件。如果企业仅生产只供极少数消费者的产品,那么就很难创出名牌。四是认为“高科技等于名牌”。实际上,并非所有的高科技产品都能够创出名牌,名牌也并非都是高科技产品。例如,纯净水本是一个很平常的项目,生产工艺也极其简单,甚至个体户都能够生产,但娃哈哈集团却将其做成了一个大品牌。企业对品牌这些重表象、轻实质的误区,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申报、争创品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对实施品牌战略的几点对策建议

实施品牌战略,从发展的态势看,已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重视的程度和实施的力度问题。未来市场将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今后县域经济的竞争,很大层面上将是品牌的竞争。必须抢抓先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品牌经济,推动县域经济的更快发展。着重要凸现以下五个“度”:

⒈打出“品牌兴市”口号,提升政府对品牌战略实施的重视程度。县域经济的发展,总是有一个阶段性层梯式的过程,因此,既要有宏观上的长远规划,也要有阶段性的近期目标。世纪年代,我市提出“工业立市”的口号和战略,把发展工业作为一个阶段中心工作,引导全市人民

第二篇:对如何依托品牌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考

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做多做大做强做响县域企业。对外招商引资,对内鼓励创业,侧重的是县域企业的“做多”,实现县域企业数量上的扩张,这自然是发展县域经济必唱的前台戏。与此同时,还必须促使县域内的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响品牌,实现县域企业质量上的提升,这也必然是发展县域经济应演的重头戏。如何做大做强县域企业,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随着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创造和提升企业独立品牌,形成县域经济的整体品牌,依托品牌效应扩张县域经济的辐射力和竞争力,是一帖无可争辩、立竿见影的良方。近年来,江山县域企业数量猛增,众多企业已经走完发展的初始阶段,这标志着,江山县域经济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今后的发展,必须依托品牌,借力(品牌之力)发展。

一、正视品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品牌是国家权威部门和社会对一种产品的公认度,集中体现在“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等荣誉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品牌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然的产物和经济发展赖以推动的重要力量之一。

⒈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来讲,品牌是市场经济趋向成熟的必然要求。计划经济不存在竞争,品牌不能显示它的价值;物质贫乏时代消费的选择空间很小,品牌失去存在的意义。这两种情况下,品牌都难有用武之地,不能显现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市场竞争往往是一种无序的竞争,人们的品牌意识也很淡薄,品牌也只能处于萌芽状态。随着市场经济日益趋向成熟,各种因素都有了发展变化,品牌逐渐成为必然的追求,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显现。其一,市场竞争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品牌竞争作为市场有序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也逐步走向市场的前台;其二,丰富的物质世界扩大了消费选择的空间,消费者的选择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感性变为理性,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追求好声誉、高品质、有档次的品牌产品成为消费的主流和方向;其三,企业在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也将改变竞争手段,打造品牌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理性选择;其四,政府为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必然把另一着力点放在引导企业注重品牌竞争上面。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市场经济越完善越发达,品牌就越来越重要。

⒉从企业自身发展来讲,品牌潜在的生产力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品牌,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实力招牌,反映了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发展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好比是企业的身份证,是市场主体获得竞争优势的入场券,是获得和提升企业无形资产的基本载体,是企业法律地位最受保护的根本所在,也是一个企业信用和质量管理的重要亮点和集中体现。随着我国加入,市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在竞争中由原来的成本、价格等初级阶段的竞争演变成为品牌竞争;资本的扩张也由原来的有形资产扩张转化为利用品牌的无形资产扩张。像美国《金融世界》权威量化的可口可乐、微软的商标无形价值就分别达亿美元、亿美元。在市场中,有时无形的品牌甚至比一个有形的企业还重要。比如,全世界著名品牌“耐克”运动鞋,自己就没有一个生产车间;我国名牌服装,温州市的“美斯特·邦威”也没有自己的生产企业。他们共同的经验,就是经营好一个品牌。可以说,品牌既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也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更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外在体现。

⒊从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讲,品牌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影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生态环境、土地、资金等要素不可置否,品牌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一个知名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是超过商品本身的满足感,是消费者地位、身价、荣耀的象征,而且更多地带有文化色彩和思想上的影响,起到征服人心的作用,因此,品牌一旦建立,就具有广泛的、深厚的社会基础,就具有公认性、深入性、持久性。这就给一个地方的经济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潜力。同样,品牌独创性、高贵性的特点也彰显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品牌可以增加城市的知名度,提高城市的外在形象,增强城市的对外吸引力。“海尔”为青岛增了辉,“雅戈尔”为宁波添了彩,“虎牌”水泥也为江山增了光,品牌为这些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更为这些城市带来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实践证明,品牌的数量、档次显现着一个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的影响力,与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的影响力成正比,也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成正比。

二、我市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我市从年开始实施品牌战略,着手培育发展、组织申报各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包括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浙江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衢州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目前,我市共有省著名商标个(虎山、江山虎、江变、贝林、虎球、江郎山绿牡丹),衢州市著名商标

个;国家免检产品个(虎山、虎球、江山虎、虎霸)、浙江名牌产品个(水泥、蜂产品等)、衢州市名牌产品个,位列衢州市各县(市、区)第一,其中国家免检产品衢州市仅有个,我市就占其。上述品牌企业××,共完成销售收入亿元,实现利税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和实现利税的,成为税收的重要来源,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提高了

经济运行质量,为我市“兴工强市”作出了较大贡献。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及其企业不仅成为各行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经济效益水平的代表和“排头兵”,也有力支撑和带动了我市经济的发展。名牌战略的实施,对增强全社会的名牌意识、质量意识和创造品牌的信心,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从衢州市外横向比较的结果来看,我市品牌数量还比较少、高档次品牌的比例不多,社会品牌意识不强,品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效应还没有得到充分显现。主要问题及原因表现在四“重”四“轻”上:

⒈重内力,轻外力,创品牌意识不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既要依靠科技、人才、项目、管理等生产内力的推动,也需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称号等流通外力的扩张。目前,我市创品牌意识总体不强,重发展内力、轻发展外力的现象还较多的存在。从企业自身来说,许多企业谋求发展,重心往往偏在企业内力的壮大上,对品牌等外力的促动作用重视不够。表现在,企业资金的投入投在添设备、上项目、搞技改的多,投在争创、宣传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上的比例明显偏少。从政府角度来讲,在一定阶段中,政府鼓励企业上项目、搞技改、扩规模的扶持政策多、力度大,这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而到现阶段,县域经济的发展逐渐依托于品牌,政府对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也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打造品牌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品牌的重视,国内外许多地区和企业的一些做法对我们应该有所启迪,像温州市就对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实行重奖政策;美国可口可乐商标有年的历史,驰名全世界,但公司每年还拿出利润的做品牌的广告宣传费用等。

⒉重短期,轻长期,创品牌不重质量。科学的发展观要求,经济的发展求快但不能过快,过快了发展就会产生离心力,偏离发展的规律和科学的轨道;同样,一味追求快速,发展的手段可能就会跑出市场规律和法律法规的框架外。偏重速度的发展不是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我市的一些企业,特别是新兴的行业、企业,求速度心切,产品的科技、环保不达标、缺少高品位,质量不过关,有的甚至产品的包装、商标、称号都假冒他人品牌。质量是品牌的生命,这些不注重以产品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随大流傍名牌搭便车的行为,是一种短期行为,虽然能得一时之利、沾一孔之光,但必然会迷失自我,或始终难以做大,或最终自取灭亡。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枚不胜举。如嵊州领带,总量虽然占了全球的,但贴的是别人的牌子,缺少自己的金字招牌,只能过来料来样加工的小日子,当别人的配角。十几年前的江山地弹簧,没有注意抓质量创品牌,陷入混乱竞争的局面,一度辉煌之后就销声匿迹。温州皮鞋,东山再起,一举成名海内外,也就是因为吸取了教训,狠抓产品质量,创立了奥康、康奈等自己的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实践证明,轻质量、傍名牌其实是自我否定、自我扼杀,既侵犯了品牌企业的权益,又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形成了不公平竞争,必然要受到市场的淘汰、消费者的抛弃和法律的制裁。

⒊重数量,轻结构,创品牌潜力不足。目前全省浙江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各地数量分为四个梯队,这种梯队排列分布基本上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程度相适应,从数量上看,我市在衢州市来说占的比重较大。目前,中国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的评价实行按目录申报的评价制度,浙江著名商标、名牌产品评价也基本上定位在与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终端消费品上,而且对其规模、管理、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从我市目前产品结构情况看,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优势企业没有注意按照国家评价标准加强品牌的自我培育,够创品牌条件的产品和企业为数不多。我市现有的个浙江名牌产品和个浙江省著名商标,水泥生产企业就占了家,个国家免检产品也全部是水泥产品,其他我市优势产业如机电、消防、塑料、竹木加工业等依然空白,这说明我市现有的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产业结构也极不平衡,尤其缺乏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这将大大影响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发展后劲,导致争创未来品牌的市场潜力明显不足。

⒋重表象,轻实质,创品牌不重内涵。许多企业对品牌的认识还存在种种误区,注重品牌的表象,没有理解品牌的实质内涵。一是认为“金牌就是名牌”,把博览会上颁发的“金奖”、“银奖”认为是名牌,实际上“金牌”不等于名牌,它仅仅是会议组织机构对参展商品的评价,而名牌是消费者对产品整体的评价,它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并不收取企业任何费用,是含金量极高的产品名誉。二是认为“高质量就是名牌”。有些企业,其产品经过权威机构检测符合某一标准,甚至达到了国际标准,便认为创出了名牌。其实,高质量不等于名牌,因为名牌不是在实验室里测量出来的,而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摔打出来的,高质量只是企业创名牌的一项重要条件或手段。三是认为“高档就是名牌”。高档并不等于名牌,任何档次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名牌,大众化的商品更容易创出名牌,因为名牌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而拥有众多的消费者就是创名牌的重要条件。如果企业仅生产只供极少数消费者的产品,那么就很难创出名牌。四是认为“高科技等于名牌”。实际上,并非所有的高科技产品都能够创出名牌,名牌也并非都是高科技产品。例如,纯净水本是一个很平常的项目,生产工艺也极其简单,甚至个体户都能够生产,但娃哈哈集团却将其做成了一个大品牌。企业对品牌这些重表象、轻实质的误区,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申报、争创品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对实施品牌战略的几点对策建议

实施品牌战略,从发展的态势看,已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重视的程度和实施的力度问题。未来市场将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今后县域经济的竞争,很大层面上将是品牌的竞争。必须抢抓先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品牌经济,推动县域经济的更快发展。着重要凸现以下五个“度”:

⒈打出“品牌兴市”口号,提升政府对品牌战略实施的重视程度。县域经济的发展,总是有一个阶段性层梯式的过程,因此,既要有宏观上的长远规划,也要有阶段性的近期目标。世纪年代,我市提出“工业立市”的口号和战略,把发展工业作为一个阶段中心工作,引导全市人民把发展的重心和注意力倾注到工业上,到了年代末,我市的工业就初具规模,工业的占比和对社会的贡献力越来越大,县域经济有了质的提升,初步实现了“发展工业,城市则立”的目标。年,我市又根据经济发展的程度,适时提出更高层面的“兴工强市”口号和战略。五年来,全市人民又在“兴”字上做文章,集中精力狠抓工业,工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实践证明,阶段性战略目标的准确、适时定位,十分重要,决定了一个区域发展经济力量的集中方向和经济发展的导向。从我市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工业经济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从市外一些地区对今后经济发展的定位来看,品牌经济已倍受重视,像温州市就已经提出了“质量兴市”的战略。因此,我市提出“品牌兴市”新口号和新战略的时机已基本成熟。“品牌兴市”口号和战略的提出,将会提升政府对品牌战略实施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引导全市关注品牌,争创品牌,以做多、做大、做强品牌促进县域经济的兴旺发达。

⒉制定扶持品牌政策,加大政府对企业争创品牌的促进力度。任何一项工作,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最大的促动力。创造品牌、经营品牌的主体是企业,但在开始阶段需要政府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制定扶持政策加以促进。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与调控职能,确立品牌经济理念,把创品牌和保品牌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服务职能。要制定品牌战略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出台实施意见和奖励、优惠政策,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培育、扶持和规范,帮助和促进企业争创品牌。如每年从市财政按排一定资金,建立品牌发展专项经费,给予有关企业一定的奖励;每年把争创品牌项目列入“”工程;对培育发展品牌产品进行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优先列入市技改计划,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对衢州市级以上品牌产品企业,及拟创品牌企业的税收,采取先征后补的办法,使企业轻装上阵,更为从容地参与市场竞争;加大“品牌兴市”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尤其是企业的品牌意识等。

⒊选准品牌扶持重点,增强政府对品牌产品的选育力度。对已有的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和企业进行扶持,对潜在的优势产品和企业进行培育,无疑是现阶段我市实施品牌战略的核心内容。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市还不可能大范围地对大量企业进行全面扶持,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重点地选择有限方向,力争在局部形成突破。选育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具有区域经济“优势”的行业,如水泥、变压器、化工、木材深加工、消防器材等具有传统特色的产品等。二是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企业,如蜂产品、白菇、茶叶、肉制品深加工等农产品。三是突出优势品牌的提升,从已有的品牌中筛选出优势品牌,帮助其升级。对选育的重点对象,要在政策、资金、技术、宣传上给予重点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形成选育的竞争机制,调动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

⒋整合部门行政资源,加强部门对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帮扶力度。实施品牌战略,政府重在政策的扶持和氛围的营造,具体的指导和服务则在部门尤其是职能部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部门的指导和服务的力度。要整合部门行政资源,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优势,把帮助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工作作为部门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帮助企业去浮存实、精益求精,实行对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全方位帮扶。重点是:一要向企业宣传各类品牌的国家标准和申报程序,帮助企业制定短、中、长期品牌战略。二要引导和帮助企业把好产品质量关,这方面,部门既要依法规范,更要以扶持的思想指导企业按照国家标准加强技术、经销管理。三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大力宣传江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和创品牌的经验做法,为企业争创品牌推波助澜。四要积极保护已有的品牌,依法加强打假治劣,为品牌创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

⒌引导规范企业行为,强化企业对品牌战略的实施力度。提高我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培育和发展我市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基础在企业,关键也在企业。面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制定品牌战略实施方案,设立专项资金,建立相关机构,规范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行为,努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一是企业法人代表不仅自身要具有塑造名牌的紧迫意识,而且要教育全体职工,使每一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创品牌是企业开辟、占领和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二是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将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质量为着力点,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管理,向国际标准看齐,不断提高产品的档次。三是不断开发同一品牌的新产品。企业的活力在于创新,要保持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就要不断推出新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四是突出重点,避免分散品牌资源,致力打造一个主商标和一类名牌产品,以集中提高商标和名牌产品的知名度。五是杜绝傍名牌的短期发展行为,立足可持续发展,专注打造自己的个性品牌。六是加大广告投入,加强品牌宣传,培育品牌信誉,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第三篇:对如何依托品牌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考_调研报告

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做多做大做强做响县域企业。对外招商引资,对内鼓励创业,侧重的是县域企业的“做多”,实现县域企业数量上的扩张,这自然是发展县域经济必唱的前台戏。与此同时,还必须促使县域内的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响品牌,实现县域企业质量上的提升,这也必然是发展县域经济应演的重头戏。如何做大做强县域企业,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创造和提升企业独立品牌,形×××域经济的整体品牌,依托品牌效应扩张县域经济的辐射力和竞争力,是一帖无可争辩、立竿见影的良方。近年来,江山县域企业数量猛增,众多企业已经走完发展的初始阶段,这标志着,江山县域经济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今后的发展,必须依托品牌,借力(品牌之力)发展。

一、正视品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品牌是国家权威部门和社会对一种产品的公认度,集中体现在“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等荣誉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品牌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然的产物和经济发展赖以推动的重要力量之一。

⒈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来讲,品牌是市场经济趋向成熟的必然要求。计划经济不存在竞争,品牌不能显示它的价值;物质贫乏时代消费的选择空间很小,品牌失去存在的意义。这两种情况下,品牌都难有用武之地,不能显现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市场竞争往往是一种无序的竞争,人们的品牌意识也很淡薄,品牌也只能处于萌芽状态。随着市场经济日益趋向成熟,各种因素都有了发展变化,品牌逐渐成为必然的追求,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显现。其一,市场竞争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品牌竞争作为市场有序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也逐步走向市场的前台;其二,丰富的物质世界扩大了消费选择的空间,消费者的选择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感性变为理性,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追求好声誉、高品质、有档次的品牌产品成为消费的主流和方向;其三,企业在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也将改变竞争手段,打造品牌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理性选择;其四,政府为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必然把另一着力点放在引导企业注重品牌竞争上面。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市场经济越完善越发达,品牌就越来越重要。

⒉从企业自身发展来讲,品牌潜在的生产力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品牌,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实力招牌,反映了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发展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好比是企业的身份证,是市场主体获得竞争优势的入场券,是获得和提升企业无形资产的基本载体,是企业法律地位最受保护的根本所在,也是一个企业信用和质量管理的重要亮点和集中体现。随着我国加入,市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在竞争中由原来的成本、价格等初级阶段的竞争演变成为品牌竞争;资本的扩张也由原来的有形资产扩张转化为利用品牌的无形资产扩张。像美国《金融世界》权威量化的可口可乐、微软的商标无形价值就分别达亿美元、亿美元。在市场中,有时无形的品牌甚至比一个有形的企业还重要。比如,全世界著名品牌“耐克”运动鞋,自己就没有一个生产车间;我国名牌服装,×××的“美斯特·邦威”也没有自己的生产企业。他们共同的经验,就是经营好一个品牌。可以说,品牌既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也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更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外在体现。

⒊从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讲,品牌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影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生态环境、土地、资金等要素不可置否,品牌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一个知名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是超过商品本身的满足感,是消费者地位、身价、荣耀的象征,而且更多地带有文化色彩和思想上的影响,起到征服人心的作用,因此,品牌一旦建立,就具有广泛的、深厚的社会基础,就具有公认性、深入性、持久性。这就给一个地方的经济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潜力。同样,品牌独创性、高贵性的特点也彰显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品牌可以增加城市的知名度,提高城市的外在形象,增强城市的对外吸引力。“海尔”为青岛增了辉,“雅戈尔”为宁波添了彩,“虎牌”水泥也为江山增了光,品牌为这些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更为这些城市带来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实践证明,品牌的数量、档次显现着一个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的影响力,与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的影响力成正比,也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成正比。

二、我市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我市从年开始实施品牌战略,着手培育发展、组织申报各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包括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浙江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衢州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第四篇: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行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行

编辑:admin 时间:2011-3-25 21:47:00

昨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2009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未包含港澳台)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昨日出炉,沪京苏粤名列前四。

广东7项分指标位列三甲

蓝皮书显示,2009年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处于上游区的10位分别为: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天津市、山东省、辽宁省、福建省、内蒙古自治区。排在中游区的依次为湖北省、四川省、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吉林省、陕西省、重庆市、黑龙江省、江西省;处于下游区的分别是湖南省、山西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甘肃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

此外,在9项分指标竞争力排名中,广东有7项位列三甲。在省域宏观经济和政府作用竞争力排名中,广东位列全国第一;在省域发展环境竞争力排名中,广东位列全国第二;在省域产业经济、财政金融、知识经济、发展水平竞争力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表示,“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国相继推出11个区域发展规划,综合实验区谋划着我国未来区域发展的蓝图,也逐渐勾勒出未来我国区域竞争的新版图。省域作为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缔造者和生力军。

广东GDP进入国际前20位

从总量来看,2009年中国GDP位列世界第3名,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总额都位居第一,政府消费支出和居民消费支出也分别居世界第5和第4,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实力是持续提升的。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蓝皮书主编之一李闽榕教授表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第1位,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第18位,但政府消费支出和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分别居第32位和第33位,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是以投资为主,国内消费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蓝皮书显示,中国部分省市经济指标排位已进入国际中游位置,超过部分发达国家,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3个省份的GDP均进入国际前20位,分别排在第14、15和第17位,超过了比利时、波兰、瑞典、奥地利等其他19个经合组织成员国。

从进出口总额来看,各省市区的排位相对比较靠前,特别是广东进出口总额位居第7,江苏和上海分别位居第13和第14,说明中国沿海多个省份的对外贸易规模超过了世界上很多经济发达国家。

从反映外贸依存度的进出口总额来看,中国10个外贸依存度最高的省市当中除了内蒙古、辽宁、山东外,其他如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天津、福建等7个省市的排位也都比较靠前,特别是上海、北京、广东分居第3、第4、第5。

□相关

省域环境竞争力广东名列全国第二

南方日报讯(驻京记者/杨春)昨日,中国社科院还发布了2011年《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 2009)》绿皮书(以下简称“绿皮书”),在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中,鲁粤苏名列三甲。据了解,环境竞争力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庞杂的综合性系统,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所谓省域环境竞争力是指一个省(市、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对环境和经济发展体现的承载力、协调力、影响力、贡献力。

绿皮书评价结果显示,全国各个省域环境得分排名分布情况,上游区分别是山东、广东、江苏、浙江、北京、河北、福建、四川、河南、云南。中游区依次是黑龙江、上海、安徽、辽宁、天津、江西、陕西、湖北、内蒙古、吉林。下游区有11个省,依次是海南、山西、西藏、重庆、甘肃、贵州、湖南、青海、新疆、广西、宁夏。

此外,在全国生态环境竞争力排名上,广东位列全国第一。

环境保护部原总工程师陆新元认为,绿皮书首次提出了环境竞争力这种全新的竞争力衡量方式,它以动态的视角来考察环境的变化,以发展的眼光来思量环境的演变,用比较的方式来认识环境问题的紧迫性,更深刻地把握了全国31个省市区环境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在的影响因素。

作者:杨春

来源:《南方日报》

第五篇:强化企业宣传 推进品牌建设 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

强化企业宣传 推进品牌建设 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

同志们:

今天公司组织这一次座谈会,目的有两个,一是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阶段有关要求,利用这次座谈会深刻查找本人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表示安排部署今后一个阶段新闻宣传任务,动员广大员工为公司的宣传贡献一份力量,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推动公司创新发展。

我们都知道,新疆新兴国贸是整个新疆新兴钢铁的后勤保障、利润源泉和前言阵地,承担了两个生产厂的销售、采供、物流、资金管理于一体的龙头公司,所有业务旨在实现统一市场、统一销售、统一采供、统一物流的管控局面,重点工作就是把产、供、销、运用、资金这五个利润源泉想方设法做到最优化,从而使两个钢厂轻装上阵抓好生产,达到稳产、顺产,实现低成本效应,让生产厂主要运营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做好生产保障。因此,新兴国贸对新兴钢铁整体利润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们国家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经济既有增长动力,也有下行压力,这给钢铁行业运行带来不确定性,使钢铁企业生产经营面对较大困难和严峻挑战,而近两年来,随着疆内各钢铁企业的迅速达产达效,疆内钢铁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加之受国际欧债危机和国内大环境影响,钢铁行业面临着生存上的严重挑战。

目前出现的困难是客观的,是暂时的,也是企业做大做强过程中必须接受的考验。公司无力改变外部宏观经济形势,只能从自身着手,内强素质、紧盯关键、狠抓管理、苦练内功、挖掘潜力的同时外塑形象、以公司自身的更好应对外部市场形势的更差,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困境中奋发图存,在逆流中扬帆远航。

因此,新兴国贸需要在增强内功、降低原料采购、物流运输等生产成本的同时,扩大“新兴钢铁”品牌宣传效益,塑造良好企业的形象,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为什么加强企业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企业形象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对内对外新闻信息宣传工作是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新闻信息宣传不仅发挥着耳目和喉舌、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而且日益成为推动和促进企业各项任务完成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手段。新闻宣传具有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的特点。在塑造企业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把企业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宣传出去,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才能为企业发展赢得更加优化的外部环境。

企业宣传工作的作用有哪些?

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宣传工作到底重要不重要,还要不要,在部分干部和员工中存在着许多模糊认识。这其中,一种典型的偏见是: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唯一的目的,因此,企业不需要做这类“虚”工作,也不需要这类“虚部门”。但事实究竟是不是这样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一是沟通纽带作用。宣传报道,及时地报道企业内部发生的系列事件,宣传内部的发展路线、方针、政策等等,担负着单位的上情下达,下情上知内外交流的重要职能,把职工和同行业的思想直接反应给上级领导部门,再把上级部门的决议、文件精神、工作任务等通过宣传报道传达到下级部门和广大职工群众中去,无形中形成一条重要的沟通纽带。

二是服务作用。通过对企业的新思想、新技术、新经验等内容的宣传和报道,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各方面出现和存在的难题和不足,加强职工和居民群众的密切关系,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基层,直至社会各阶层。

三是榜样作用。运用宣传报道的说服力、影响力去鼓舞先进,鞭策后进,把职工凝聚在一起,使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宣传报道不但能推动单位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四是精神阵地的作用。可以通过各种文学形式在宣传报道上发表职工各自的喜怒哀乐,抒发自己的情怀,从而使广大职工精神焕发,相互激励和自我鞭策,充实自己的精神阵地,用先进的知识、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拓展平台展现自我,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随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青春和聪明才智。

五是塑造企业外部形象的主要渠道。随着企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品牌立企”已经成为企业扬名四方、持续发展的主导战略。一方面,企业要通过较高的知名度、良好的声誉赢得社会的支持、合作伙伴的协作以及群众的拥护和信赖。另一方面,企业要通过自己的品牌赢得更多的客户,争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取得竞争优势,这就必须发挥企业的宣传功能。这两年来,新兴钢铁不断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各公司健全了以公司党群口为中心和基层通讯报道员为骨干的二级通讯报道网络。加大对外宣传报道力度,每年都有多篇反映企业发展、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新闻报道在各级报刊上刊登,提高了企业知名度,树立了良好外部形象,在企业与政府社会、客户之间架设了一条沟通的桥梁。

六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主要手段。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企业如何应对变化,加快发展?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来保证企业每一项经营决策的执行和落实?发挥好企业的宣传功能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企业的决策,通过宣传部门采用适当的形式可以真实、准确、及时地传达到企业的各个层次,以达到转变思想,统一认识,凝聚力量,形成共识的目的。企业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宣传工具将厂务公开、生产经营状况、企业发展动态、先进事迹以及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等及时公之于众,鞭挞后进,鼓励先进,唤起员工的认同感和积极性,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将员工中的思想动态、意见和建议及时通过宣传工具反馈到决策层,便于马上纠正和改进,调整策略,让经营策略更具实效性和现实性。

七是培育企业文化的主要方式。活动礼仪和文化宣传是传播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和企业道德,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从载体意义上说,没有活动礼仪和文化宣传就没有企业文化。当前,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产品、技术竞争越来越转向人才的竞争和文化的竞争。而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如何将企业文化的理念、精髓和内容导入员工的头脑中,宣传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例如:国贸公司在员工中倡树“敢于担当、敢于突破、敢于胜利”、“同心同德攻坚破难、全心全意降本增效”、“增强三感、自我加压、自我超越”、“强化问题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弘扬担当精神”等管理理念,一方面由政工部牵头,通过电子屏、展板、宣传册等媒介向外界宣传,另一方面广泛向员工灌输,并在灌输中不断提炼,将符合企业文化的重大活动、先进事迹、先进人物制作成图片、文字新闻等资料,及时广为宣传,发扬光大。而这些宣传性的资料又逐渐形成系统,也成为了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的一个部分,在培育员工向心力、凝聚力和上进力、吸引外部人才等方面存在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如何加强企业新闻宣传工作?

新闻宣传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是营造舆论氛围的工具,也是培养人才的一个渠道。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好新闻宣传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服务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提高新闻宣传工作质量入手,要进一步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把增强实效性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作为方法和手段,把增强针对性作为提高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努力促成企业与员工目标统一的共鸣,最终把公司做强企业的奋斗目标转化为员工的统一行动。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意识。

认识是行动的前提。新闻宣传工作究竟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对企业有什么意义。这是各级管理人员和所有员工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新闻宣传工作是塑造企业外部形象的主要渠道。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提高企业知名度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主导战略。一方面,企业要通过较高的知名度、良好的信誉赢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合作伙伴的协作和客户的信赖。另一方面,企业要通过自己的形象和信誉赢得更多的客户,争得更大的市场,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这就必须发挥企业的新闻宣传功能,在相关的媒体上刊登、发表企业的先进做法、工作动态、优良业绩等新闻宣传稿件,让社会和客户认识企业、了解企业、关注企业。

第二,要充分认识到,新闻宣传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紧密的结合点。生产经营的新业绩层出不穷,企业改革和管理的新成果层出不穷,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奋发有为的新形象层出不穷,这些,都需要挖掘和总结,因此,企业的发展形势越好,越应该重视和加强新闻宣传工作。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新闻宣传工作是培育企业文化的主要方式。当前,企业竞争已经从产品、技术竞争转向人才的竞争和文化的竞争。企业留住和吸引人才要靠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也要靠好的企业文化。如何将企业文化的理念、精髓和内容导入员工头脑中,新闻宣传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手段。

二、加强领导,明确主攻方向。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新闻宣传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确保工作收到实效。

第一,要坚持“三贴近”方针,明确工作方向。敏锐性是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命线,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具体到基层,就是要立足于生产经营的实际,关注热点、焦点、重点问题,充分表达广大员工的愿望和心声。这是新闻宣传工作的敏锐性要求,也是新闻宣传工作的方向。新闻宣传工作要认真研究新形势、新规律、新特点,要把增强实效性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作为方法和手段,要把增强针对性作为提高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努力促成企业与员工目标统一的共鸣。

第二,要坚持“面向一线”的原则,切实为生产经营服好务。新闻宣传工作怎样立足于生产经营实际,具体说,就是要立足生产、深入基层、服务员工。新闻要笔端向下,重点报道生产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性内容,图片要镜头向下,多反映一线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场面,让员工成为画面的主角。

第三,要保持齐头并进、均衡发展的工作态势,实现立体宣传。在形式上要追求全面。在组织开展工作时,既要重视图片,也要抓好网络。在内容上要追求深入,不仅要抓好工作动态报道,也要抓好经验总结和推广,既要反映面,让社会各界知道企业的工作基本情况,也要突出点,让人家知道企业的工作基本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新闻宣传效果。

三、积极加强与社会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加大文化宣传力度。企业的新闻宣传可以借助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介,将生产经营动态,企业管理、改革创新、挖潜增效各种举措,勇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宣传出去。这样可以让社会充分了解企业,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遵循规律,把握工作主动权。

新闻宣传工作既要着眼于实际问题的反映,又不能局限于就事论事。

第一,要把握好准确与深入的关系。新闻宣传工作承担着统一思想、明确认识的任务。“统一”什么样的思想,事关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不能与核心管理思想有任何偏差,因此首先要准确把握思想。只有准确地把握要宣传什么,掌握宣传任务的精神实质,才能更好地深入贯彻。准确是深入的前提,深入是准确的目的。

第二,要把握好声势与效果的关系。新闻宣传工作要有一定的声势,更要实事求是、注重效果。

五、创新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在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宣传工作必须追求创新。因为,新形势要求创新,新任务呼唤创新,新实践推动创新。要把工作创新作为改进和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手段,要创新思想观念,通过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来实现工作思路的新突破;要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拓展新闻宣传工作的渠道和空间;要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深化改革,为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保证,更好地调动广大通讯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一,要加强扩大新闻宣传队伍。进一步完善“大宣传”工作体系,调动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关注新闻宣传、参与新闻宣传。新形势下的企业新闻宣传已经不再是哪一个专业部门的工作。由于新闻宣传工作已经和企业的地位、声誉、品牌、知名度、市场影响力等诸多因素交织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哪一个部门独立做好这项工作已经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进一步抓好“大宣传”体系的建设,调动、组织所有部门自觉地配合职能部门进行新闻宣传,尤其是所有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协同政工部抓好宣传工作。每一位员工也要自觉地去维护企业的声誉,以主人翁的姿态宣传好自己的企业。

第二,要不断丰富新闻宣传的内涵和功能。在充分发挥杂志、宣传栏、展板、广告牌等传统新闻宣传工具作用的同时,积极推行“网络宣传”,进一步完善视频新闻,丰富局域网,增强沟通功能和互动性。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基层单位网络新闻的管理权限,发挥好网络新闻的作用。要抓好网络视频新闻的维护和管理,抓好报道内容的深化。要办好各项新栏目,增强针对性,扩大受众面。

第三,要建立合理的人员吐纳流动机制,保持新闻宣传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要抓好新闻宣传考核办法的实施,充分调动广大通讯员的工作积极性。

目前,我们的宣传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国贸公司的员工,分布全疆各地,各部室及办事处对宣传工作不够重视,有了亮点不及时报道,各部室与新闻单位的沟通联系不够;对外宣传缺少有分量、有影响的报道;基层报道员不足,捕捉新闻的能力和新闻写作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问题。

因此在今后的宣传工作,我想向大家提两点要求:

一要丰富新闻宣传载体,积极加强企业内部新闻宣传工作,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通过新兴钢铁杂志、内部网站、宣传栏、工作简报等载体,扩大宣传覆盖面,使广大员工能及时了解公司内部的大政方针,按照公司的规划部署加强经营管理、做好生产服务。要不断创新完善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机制,构建稳健扎实的新闻宣传平台,为企业新闻宣传服务。选树典型,通过挖掘先进典型和普通职工身上的闪光点,通过榜样带动企业文化的形成,使内部新闻宣传成为企业凝心聚力的工具,成为员工群众的良师益友。建立新闻宣传工作网络,形成通畅、快捷、高效的信息通道,密切协作,上下联动。同时,建立新闻宣传工作应急制度,对突发事件加强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化解矛盾,维护好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增强沟通功能和互动性,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要形成人人关注宣传,参与宣传的格局。现在宣传工作已不是哪一个专门宣传部门的工作,宣传工作已经和公司的地位、声誉、品牌知名度、市场影响力等诸多因素交织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需要调动所有部门自觉地配合职能宣传部门进行宣传,每一位员工也要自觉地去维护企业的声誉,以主人翁的姿态宣传好自己的企业。

其次,是对“当前企业新闻宣传工作队伍状况”有几分担忧。会前,很多人反映,宣传队伍人员缺、数量少,“爱写者”、“常写者”有,但“善写者”、“能写者”寥寥,同时,目前、采供、销售任务紧,时间少。各部门、办事处可以将本部门工作亮点的文字材料与政工部及时沟通。例如,各部门在落实上级重要决定和重要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的新成效、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本阶段工作重心重点等等内容,由政工部负责采访、编辑成新闻,这也一样可以达到宣传的目的。公司对宣传的工作要求是“健全网络、培养宣传力量、加强考核,努力实现宣传工作任务目标化、工作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宣传社会化,提高宣传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拓宽宣传渠道、鼓励通讯员积极投稿,公司先后两次下发宣传奖励办法,制定优厚的奖励政策,规定凡在各类新闻媒体包括公司内部网络上发表正面宣传公司的新闻稿件和行业技术论文均给予奖励。广大专兼职通讯员要注重加强学习,多写稿,多投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同时公司给各部室都分配的宣传任务,政工部将严格考核、定期通报,不能完成的该罚就罚,绝不能应付,做好人主义。面对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工作局面,加强宣传工作,坚持把镜头对准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的主战场,工作聚焦不散光,力量集中不分散,加大正面宣传和主动引导力度,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宣传企业战略发展、管理创新、机制建设以及公司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典型事例等等,对内,凝聚思想、鼓舞士气、构建和谐,有效地形成推进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强大合力;对外,弘扬文化,展示风采,提升形象,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助推作用,为公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同志们,“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己,渐渐可入佳境。”曾国藩在日记里这样描述作文,这也正是文章的作用和宣传的作用。企业的宣传工作是神圣而光荣的事业,同党、同企业、同员工紧密相连,深受企业和员工的重视。希望大家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转变观念,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努力开创新兴国贸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努力开创新兴国贸宣传工作的新局面,努力开创新兴国贸做强做大、长富久安的新局面,争当“新兴钢铁”宣传工作的一面旗,为“新兴钢铁”品牌攻坚战挑重担、扛大梁。

谢谢大家!

下载对如何依托品牌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如何依托品牌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增强重庆市农业经济竞争力的对策思考

    增强重庆市农业经济竞争力的对策思考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第6期 摘 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文章分......

    美容业品牌竞争力的浅析与思考(大全五篇)

    美容业品牌竞争力的浅析与思考 我国美容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市场的竞争正越来越趋于白热化。而在前几年一直共领风骚中的一些专业线中的主流品牌在市场上占有份额或是继续保......

    对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合集]

    对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近几年来,X县立足资源优势着力培植和发展特色产业,先后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X镇依托......

    企业文化对提升品牌竞争力的作用

    企业文化对提升品牌竞争力的作用企业是一种以经营为手段,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这种经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行为的实施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渗透着文化底蕴。企业文化作为......

    镇域经济的发展与思考(五篇材料)

    镇域经济的发展与思考(经济社会发展办狄占泰)镇域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它是一个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镇域经济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发展龙华镇域经济的思考(5篇模版)

    加快发展龙华镇域经济的思考屏山县龙华镇政府银西国一、镇情分析(一)比较优势。一是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集中“四古”资源,即古山——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镇——明清老街......

    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摘 要:对于企业来说,提升品牌竞争力是在激烈的竞争活动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方法很多,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至关重要。企业文......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江苏排名第一[优秀范文五篇]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江苏排名第一 时政民生新华网2014-03-07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孰强孰弱,日前已见分晓。3月6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十二五”中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