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员工搭建成功平台是管理者之责任
文章标题:为员工搭建成功平台是管理者之责任
近日,局集团郑西客运专线工程指挥部团委主办了一场“我自豪,我是郑西人”的主题演讲比赛,各项目部参赛选手都是今年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用对郑西管理理念的解读,用自己几个月的亲闻亲历真实地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选手们的演讲情真意切,让人感受到一种青春与活力。在演讲比赛前,局集团郑西指
党委书记王恩和在致辞中强调:此次活动旨于为广大的新学员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培养和发现一批新人,更是为员工走向成功搭建的一个平台,此言中的笔者认为,帮助员工成功既是培养员工忠诚的必要之途,更是管理者的应尽职责。
一个人要想成功,除了本身所应具备的自身素质及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更为重要的因素——机会。作为管理者,就是提供“机会”的人。那么,管理者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给予员工成功的机会呢?
管理者要懂得识才用才之道。也许有人会说,在员工中可雕可塑人才欠缺,识才用才之难。清代思想家魏源指出:“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管人。”这就是一个因人而异,量才适用的问题。要了解员工们的特点,十个员工十个样。你对员工有了明确的认识之后,妥善的分配工作,使员工在某一方面,极大地发挥潜在的能力,既提高员工的自信心,又发展了事业。如果能做到知人善任,使员工各尽其所,那么,形成的集体力量是无穷的。
给员工表现的机会十分重要。作为管理者应该对员工个人的生活经历、爱好、兴趣、素质、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等方面有一个了解,并由此在安排工作上给员工一个表现的机会。我们的管理者如能在为员工所提供的表现机会等方面做到恰到好处,那么,员工也会在难得的机会中游刃有余。就拿诸葛亮来说吧!他是一代英才,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对治国安邦,指挥作战,发展经济都很有一套办法。而诸葛亮的才能之所以发挥的如此淋漓尽致,也与他能遇到刘备这位“主管”有关。如果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并委以重任,诸葛亮的雄才与谋略也只能隐入山林之中。试想,如果诸葛亮没有被刘备所用,而是投到曹操门下,那么曹操是不会器重他的,更不会让诸葛亮名垂青史,万人颂道了。
要培养员工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员工有了表现的机会,还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这就必须要求员工不断学习。俗话说,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把马牵到河边,但是若他们的马不想喝水的话,那么无论用什么方法也无法强迫它。帮助员工成功也是如此,假如员工毫无学习进取的意愿,即使强迫他也不会有效果。
我们的员工能否忠诚于这个企业,他们又为什么要忠诚奉献,其中最关键的道理就是,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作为管理者对他们要多栽培。孩子是看父母影子成长起来的,员工的成长则要看管理者的影子。作为管理者要做到其身正不令则行。
《为员工搭建成功平台是管理者之责任》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为员工搭建成功平台是管理者之责任。
第二篇:分层作业为每个孩子搭建成功的平台
实施分层作业设计
为每个孩子的成功搭建平台
自市教育局实施快乐校园建设以来,我校就将搞好快乐高效课堂改革作为快乐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来努力抓实抓好,积极倡导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教育教学要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我校在大力抓好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实施分层教学的同时,对作业的设计进行了改革,充分运用“差异”这种资源,适当调整作业内容的层次性,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做到了“以学论教”。实施作业分层设计、分类评价,鼓励各个层次的学生不断发展进步,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实施因材施教,实现分层教学,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学生,让学生能够各尽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实验实施一年多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实施作业分层设计的实验背景分析
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而,在作业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习题形式单调、陈旧。缺乏开放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业成了一种应付检查的工具,没有真正起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2、时间、内容一刀切。大部分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往往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的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要求所有的学生“齐步走”,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3、对优生来说,作业缺乏挑战性;对学困生来说作业出现太多的错误,都让学生对作业产生厌倦情绪,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作业评价用统一标准去要求学生,或对或错,或甲乙丙丁、优良中差,缺乏人文性,即使有鼓励性批语,也缺乏针对性,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生)作业的积极性。这种评价方式难以形成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不思进取,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问题分析,我们决定对作业布批进行改革,使之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
二、具体的做法与采取的措施
(一)学生分层:组建异质合作小组
在我校“自主互助式三段六环”教学模式之下,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之间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互助”,我们组建了异质合作小组,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摸底,确定好分层对象,按学生的学业成绩、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等组建了4人一组的“互助型”学习小组:一名优秀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各班按学生人数和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等因素把全班划分成几个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形成了以优带差、生生互助、组间竞争、组内合作、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但学生分层实行相对分层和动态分层,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升层”或“降层”,使其始终处于对其发展具有最佳影响的层次。
这就为分层教学的实施和作业的分层布置改革提供了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按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分层布置作业,充分发挥优生的帮扶作用,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分层教学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体现了分层教学,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把权利让给中下学生来解决,对于一些有挑战性、难度大的问题重点放给优秀生去解决,同时鼓励中等学生去尝试,并分别给于他们相应的评价,及时表扬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面对中等学生施教,设计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思考性,也带有一定的梯度,问题提出后不急于指名让举手的学生立即回答,应给中下等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这样看上去似乎浪费了一部分宝贵的教学时间,但可避免中下等学生上课时思维的惰性,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旁观者,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提问的面要广,不能变成与少数优等生的一问一答,要为中下学生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但这可能会造成优等生的积极性降低,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呢?我们的做法是让优等生来点评中下学生的回答,指出他回答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能向中下学生作解说,让这些学生听明白,这样让优生也得到了锻炼,至少培养了他们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这是一个双赢的做法!
为了突出对优秀生的培养,鼓励他们敢为人先,我们在课堂上除了要求优生帮助学习困难生之外,还鼓励优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探究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预习新知识,给他们提供发展自我的空间。此外,我们还针对优秀生设立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习兴趣小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方法,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作业分层设计
根据全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的差异,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围绕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计形式多样的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设计三种难度不同的作业,即一星作业、二星作业和三星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低年级学生可由教师指导选择),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两个层次的作业:必做题和选做题,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
一星作业:主要是面向学习困难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做到下要保底,不降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基础性作业为主,落实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星作业:是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再加上适当的拓展延伸的题目,此类题目主要面向中等学生,目的是为了促进中等生的提高与发展,让他们向优生靠拢。使他们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跳一跳争取更大的进步。二星题设计力求有一定的难度,指向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三星作业:三星题是针对知识重难点的题目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拔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题目,以满足优生的发展需要。
这样的分层次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同时老师巡视指导时要求学习困难生讲思路,或者让他们讲给旁边优生听,让优生给予评点打分,分数累积一星期达到前几名的给予奖励,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这一操作方法是要充分发挥小组内优生的作用,实现生生互助,以激励各个层次的学生不断进步提高,同时跟上适当的激励性的评价。(夺星比赛)
(四)作业评价
1、激励性评语。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我们首先突出了作业评价的情感因素,大力推行激励性评语和生动活泼的符号性评价,例如一颗红星、一朵红花、一面小旗、大拇指等等,让学生在对自己的作业正确认识的同时,感受到激励、温暖、告诫等健康的情感体验。
2、实行“夺星榜”评价办法,将竞赛机制引入学生的作业评价,实行分类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学生或小组奖励红星,评选星级学生和明星小组。这样的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形成了你追我赶、小组合作、生生互助的局面。分层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每一层次的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发挥最大潜力,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显得更为重要。
分类评价学生作业,就是对好中差作业的评价不按一个标准。对学习困难生,如果能学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技能,会做一星作业,可以得一颗星。如果经过努力,学习困难生能做二星作业,有了一定的提高和发展,则可再奖励一颗星。对于中等生,如果能顺利做会二星题,则可得一颗星,同样,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能挑战三星作业了,则可再奖励一颗星;对于优秀生,如果能做会三星题,可得一颗星。如果能帮助学习小组里的学生取得进步,或能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展示或设计解答一些自创性题目,则可再奖励一颗星。学生作业得星的颗数可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只要学生有进步,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并奖励红星。学生作业得星的颗数,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只要学生有进步,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并奖励小红星。根据学生的选题层次和得星情况,每周进行汇总评比,由小组长做好记录,每周上报各科教师,得星最多的学生被评为作业之星;得星最多的小组则被评为周明星小组,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五)作业指导。
作业指导上,主要是采用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班中学生学习的特点,采用小组互助、优生和学困生“结对子”等形势,让学困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中等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优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六)下一步的实验设想
1、目前我们只对学生的课内练习进行了分层设计的研究,下一步,我们除了继续研究课内作业分层外,还打算进行课外个性化作业分层研究,怎样设计不同类别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开展个性化的课外拓展。
2、分层教学我们刚刚尝试,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教学研究,探索分层教学的规律和模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长。
实施分层作业设计两个多学期以来,我们已经切实地感受到分层作业使学生乐学了。最为显著的是现在缺交作业的人数日益递减,应付了事的情况没有了。现在学困生愿意交作业了,中等生会做作业了,优秀生更喜欢做作业了。分层设计作业注重分层教学,以人为本,以学定教,因人施教,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我们清楚地知道,作业的分层布置与批改的改革还仅仅是个开始,希望我们所做的尝试能换来学生的进步。但我们也坚信只有设计作业时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实施分层设置,才能变“同步发展”为“差异发展”,真正促进学生的整体提高。通过不同尺度的作业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内容的学习中都有相应的收获和提高,品尝到各自成功的喜悦!
实施分层作业设计
为每个孩子的成功搭建平台
大汶河开发区贾戈小学
2007.11
第三篇: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
为提高全县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XX县采取一系列措施,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
一是实行班主任聘任制度。指导各学校坚持德才兼备、公开选拔、严格考核、动态管理的原则,制定班主任选用标准,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热爱学生、热爱班主任工作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
二是完善班主任考评制度。各学校根据工作实际制订《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档案,坚持公开公平、客观公正的原则,采取自评、互评、学校评相结合的方式,从班主任的品行、班级文化建设成果、班级管理工作方法研究成果、师生关系、与科任老师工作的和谐程度、与家长的沟通状况等多方面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考核晋级、评定职务、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三是健全专业化培训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班主任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专业培训三个层面的培训机制,确立不同层次的培训目标、内容和要求,初步形成了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可行性的培训机制,同时,通过班主任论坛、班级管理观摩、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研究等形式,加强班主任对各种教育现象的关注,引导和帮助班主任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四是提高班主任责任意识。强化班主任的角色意识和工作职责意识,明确班主任工作的任务、责任和义务,创造争相奉献的工作氛围,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传帮带结对子”活动,充分发挥老班主任“传帮带”作用,以老带新,抓老促新,新老共进;大力表彰和奖励成绩突出、贡献卓著的优秀班主任,树典型、立标兵,使班主任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第四篇:为学生搭建读书的平台
为学生搭建读书的平台 白桥乡菜园小学:张本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将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可是许多小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觉得阅读是一件苦差事,毫无情趣,使阅读一直成为学校的软勒,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为学生搭建读书的平台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加强指导便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要使孩子们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维持对某件事的热情的时间短,许多孩子都只具有“三分钟热度”。因此,必须加强指导,并“授之以渔”——教给读书方法。
指导学生选择读物。阅读是一项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而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只有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读物,他们才能深入理解读物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但是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既有尊重和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克服“偏食”现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阅读读物。
根据学生学习需要推荐读物。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必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我在教学中常常根据课文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给学生指定一些阅读的范围,促进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如教完《五彩池》、《黄山奇石》等课文后,指定学生阅读有关介绍祖国美好河山的文章,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深化,领略到大自然的美,祖国河山的壮丽。
二、给学生读书的自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去感受、体验、想象。大家知道,学生并不是对一切书籍都不感兴趣,只要我们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去读,其实学生同样都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阅读方式,有的喜欢高声朗读,有的喜欢低声咏读,有的喜欢边读边画。总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这样学生才会读得高兴,读得投入,对文章就能理解得透彻。所以我们要相信学生,给他们阅读的自由,再抓住时机,巧妙引导,进行迁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实际上是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主性与求知欲,而学生的阅读量也自然会提高。
三、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尊重学生的见解和感受
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总是不肯给充足时间让学生自主读书,让学生读书也只是一种形式,走过场,学生还没有弄懂文章的内容,教师就要他们汇报自学情况,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就感觉到沉闷,自然会对阅读失去兴趣。所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摒弃那些阻碍学生发展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封闭沉闷的繁琐分析中走出来,彻底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读书,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例如教学《凡卡》这篇文章时,我大胆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大胆地谈自己的感受。凡卡给爷爷的信发出后,命运将会出现哪些可能?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大胆地去想象。有的认为他爷爷不能收到凡卡的信,有的认为他的爷爷即使收到他的信也没有办法帮凡卡摆脱悲惨的命运。可见,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就能发掘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搭建展示平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许多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开展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尝试到阅读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华,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快感与成就感,从而使课外阅读真正落实到实处。
(1)讲一讲。坚持每日5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故事,或讲一笑话,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爱课外阅读;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课外阅读的诱惑。大家资源共享,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交流,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赛一赛。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利用各节日、班会定期举办开展阅读汇报,展示阅读成果。例如:朗诵比赛、成语故事会、最美的诗篇、新书介绍、评选书虫、读书笔记展示等比赛活动。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及时地鼓励,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
五、努力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地积极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一种浓厚的教室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认为可读性较强的图书捐献出来,开辟班级小图书角。鼓励学生利用中午到校时间,借阅书报,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在阅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教师要从我做起,课余时间也要阅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交流互动时,老师所释放出的知识能量,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飘香的读书氛围中,受到熏陶。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学生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同时别忘了给孩子们介绍一些省时高效的读书方法,如向学生介绍精读法、略读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大胆进行新课程改革,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认真阅读新《课标》读本,切实钻研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新理论、新知识,努力找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搭建读书的平台,使学生养成读书习惯。
2008年2月
第五篇: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汇报材料:为教师搭建成功的平台
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汇报材料:为教师搭建成功的平台
潍南区第三实验小学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顺应时代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把教科研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突出于重要位置,落实于物力人事,操作于具体细节,收效于办学业绩。全面深化教育科研理念,有效推进教育科研践行,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法研究等方面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些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切实把教科研作为立校之本、兴校之策、强校之路来抓,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使我校教育科研有了新突破,实现了新发展。现把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注重实效,抓好科研常规工作
(一)领导参与重视,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
事实证明,教育科研如果得不到领导的支持是很难开展的。且不说开展科研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如果领导整天用考分来压学生,用升学率来评老师,教育科研就难以开展起来。我校领导班子具有超前的教改意识,并达成共识:“通过教育科研的实践,有助于学校在更广阔的视野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同时也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搞教科研,既能广泛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活跃他们的思维,提升原有的经验,又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教育科研能达到兴教、兴校、兴师的作用。” 为此,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始终摆在了发展的先导位置,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校每学年每学期工作计划。校领导不仅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而且带头参加教育科研、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力争使自己成为领导科研工作的内行。其中陈作鉴校长亲自承担了国家级课题《现代科技》、《环境·人口与发展》的研究,副校长王善进承担了国家级课题《小学数学学具应用与研究》实验,教研室主任刘学群承担了省级课题《青岛版科学教学书的使用与研究》,校长带头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并在学校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传授课题研究的方法,指导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并深入基层,及时了解各级课题的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计划,并按计划保证科研经费到位。领导的率先垂范使学校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在学校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于开展教科研工作所需的财力、物力,学校领导给予有力地支持。近几年来,学校投资近10万元订阅教育报刊杂志40多种,购买教育理论书籍8000多册,购置电脑等办公设施,组织教师学习。并通过会议号召、资料宣传、组织培训、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解除教师思想上的顾虑,用现代教育理论去武装教师头脑,转变教师教育观念。鼓励每位教师,尤其是一大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使教师的科研意识不断增强。
(二)强化过程管理,构建以校为本的科研机制 过程管理是搞好学校教科研活动的中心工作,为此,我们突出抓好了以下工作。
1.加强组织制度管理,构建教育科研网络,促进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为确保教育科研工作在全处各校踏实有效地开展,我们着力于健全组织,加强管理,形成教育科研网络。成立了教科室,配备了教科室主任和科研员,具体负责全处的教科研工作。并先后修改完善了《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方案》、《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和《教育科研工作奖罚条例》。全处以教科室为主导,以学区科研组为主体,以各校各科研小组为阵地,形成三层组织相辅相成的科研管理体制,做到一层抓一层,层层有人抓。在研究过程中,学校教科室负责决策部署,定期组织学习理论,举办科研沙龙,交流研究情况,举行读书汇报会,指导每位教师把课题研究贯彻到每一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在实践中得到可持续的提高。教科室人员认真组织和指导全处的教育科研工作,负责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等,切实进行管理、指导、督促,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课题实验过程的管理:一是规范课题的立项、论证工作,指导教师善于从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确定课题,进行研究;二是组织实验教师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交流会,定时参加下级课题组的研讨会,研究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三是每学期末要求各课题负责人在总结调查的基础上撰写出高质量的阶段总结和原始材料积累整理,并对下学期实验进行计划;四是建立健全课题研究档案,做到一个课题两套档(教研室一套,个人存一套),做好课题成果原始材料的积累,包括:课题立项论证,有关文件资料,研究过程中的实践材料和原始数据分类整理;五是及时总结推广实验过程中的阶段成果,使课题研究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2.加强教师科研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巩固兴校之本。
针对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学习理论入手,认真做好“四个一”的学习活动,即每天学一点科研理论,每周摘一点教育笔记,每月写一点读书体会,每学期写一篇科研论文。学期初我们给参加课题实验的每位老师配发了科研理论学习笔记本,用于摘记教科研理论知识和课题研究的相关内容,月底由教科室统一查阅,每位教师每学期的笔记都不少于10000字,就摘抄的篇幅而言,有整篇摘抄,有提纲挈领的摘录,有精彩词句和片断欣赏,也有摘抄完了附上一段心得体会的;从形式看,有手工抄写,有全文复印,有剪抄结合。“请进来、走出去”也是我们学习教科研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如针对教师发表论文少这一现状,我们专门请来了《山东教育》总辑编陶继新、副主编吴润梓和省教研室张茂聪老师为老师们作了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的专题讲座,从论文写什么、怎么写和具体的语言文字三方面作了精辟透彻的讲解,使老师们受益匪浅。为了搞好《新课改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学校核心课题的研究,我们专门组织业务教干和课题骨干教师两次去杜朗口中学取经,并于今年暑期派员到临沂一中听取了杜朗口中学崔其升校长的专题报告。我们还编印了校内科研刊物《星河快讯》,刊登科研知识和教学案例,发给教师学习。通过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师的科研意识得到加强,老师们自觉地把教育科研看作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一部分,看作是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表现出对教育科研的极大热情和高度的自觉性,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提高教师素质的又一个重要途径是课题研究。没有课题,就无所谓教育科研,更谈不上“科研兴校”。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我们积极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我们要求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我们以课题为抓手,将骨干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这样可以聚合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推出一批人。此外,学校还运用计划、组织、协调、评估的管理职能,为教师创造条件,搭建舞台,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如本学期,我们已安排了两次全校性的骨干教师研究课和新教师汇报课,有30余人次举行了研究课和汇报课,并邀请区内名师到学校为老师们做课,供老师们学习。我们指定双周四下午为课题研究活动时间,保证每个课题活动有时间、有内容、有安排,促成成果的形成。经过教科研宣传、学习、实践、总结,全校教师具有较强的教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在一系列的课题研究中,承担区级以上课题的组长们大多已成为学校的教科研骨干,他们能独立地进行选题、设计方案、组织实施、撰写报告。
3.加强科研成果管理,及时总结经验,促进教育和科研向更高层次发展。
我们的科研成果管理,包括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课题研究完成后对课题的认定、验收、推广及教师科研考核管理。加强科研成果管理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进教育科研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课题通过了总结、评估、鉴定,结了题,获了奖,固然可喜,但成果的推广与新课题研究同样重要。如“语文双轨教学”课题,开始是小范围研究,前两年多是引进模仿,从2004年起在原实验多识字的基础上尝试多读多写,构建大语文教学体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并在全处推行,该实验于去年12月份通过省鉴定。结题后我们进行了认真总结,将实验与书香校园建设结合,更加深入地开展下去。2004年我们针对小学中高年级思想品德科作业设计机械,不利于学生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现状,发动老师编印了四至六年级“思想品德自主实践性作业”,并在全处实施,在使用过程中经过了多次研讨修改,收到较好效果。后被区教研室在全区各校推广使用。在这一基础上,我们于今年上半年积极申报立项了省级课题“小学品德与社会自主实践性作业设计、使用与评价研究”,将自主实践性作业推广到品德社会学科,促进教学改革。
近几年来,我们对学校自身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推广,如“低年级情趣探究教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问题体系操作模式研究”、“数学生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写字教学实验研究”、“自主开放性作文研究”等研究成果均在全校推广应用,都获得满意的效果。
我们还把推广和运用科研成果作为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特色建设的重要措施。教科室在分析各校教学实际的基础上,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特色建设。其中,三实小本部的“乒乓球活动教学”,对河联校的“写字教学普及与提高研究”,十里联校的“小作家写作基地建设实验”,回民学校的“民族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中小西校的“提高学生古诗文素养实验”,都在原有课题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步骤地实施和推广,并将学校特色课题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机结合,区域推进,取得良好效果。
二、搞好四个“结合”,形成研究链条
(一)点的研究和面的研究相结合
在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求老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但由于客观存在的教师水平不平衡,所以我们对每位教师的具体要求是有区别的:对于一般老师,重在抓好学习,组织听取教科研讲座,印发有关科研资料,阅读有关课题的研究报告,使其认识教科研的意义,掌握一些教科研的方法,而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参加一个课题的研究,在科研骨干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实践,在研究中可以是一堂课,一种教法,研究范围尽可能小些,研究流程只要基本符合科研要求就行,让教师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就是“面”;对于骨干教师,则给任务,压担子,承担主要课题或担任课题组长,使之能成为产生辐射效应的科研核心群体,依靠他们去聚合一批人,培养一批人,这是教科研工作的“点”。既然是“点”,那当然是学校教科研工作之“重心”,重就重在对课题研究整个过程的指导,突出的是选题的反复论证;重在对其实施过程中的测试、检查;重在不惜代价组织有关人员到教科研先进学校学习取经;重在总结时的分析研讨;重在邀请有关专家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具体的指导。这样,科研骨干队伍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得到迅速的提高,并带动和指导广大教师开展科研活动。这种以点面结合形成一个锁链来抓课题研究,既保证了重点,又达到了全面练兵之目的,较好地处理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如今我校形成了多层次开展教育科研的局面,既有专家指导下骨干教师研究的课题,又有普通教师群体和个体研究的课题,既有省、市级课题,也有区、处级课题。
(二)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
我们根据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两个面向(面向实际,重在应用;面向教师,重在实效),注重了科研与教研的结合。具体办法是从教师教学实际中寻找问题,对于带有普遍性的或特殊性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再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和推广。我们认为这样做,科研工作才能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中发挥真正的实效。例如语文教研组在教研活动研讨时,发现语文传统课堂教学中串讲串问、高耗低效,于是确立了“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问题体系操作模式研究”课题,2003年被确定为区级课题,2004年又滚动到市级,于2005年结题,并获市科研成果奖。此课题实验重在引导老师和学生从整体上阅读和把握课文,避免支离破碎地分析讲解,让学生在自能读书中发现问题,学会自主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以核心问题贯穿课文的学习,去自读自悟,学习表达,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
(三)总课题与子课题研究相结合
我们学校课题的确定常以学校总课题为统帅,围绕总课题申报各级各类子课题,在子课题研究一段时间的基础上,选择应用性强、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向上一级科研机构申报,形成网络型课题。如此操作,使学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性与个体性研究互相结合,互相渗透,并便于指导,提高效益。近两年,我校以新课改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研究重点,各学科围绕总课题确定子课题,开展教学 研究,形成了“引导—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小学数学生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社会科教学评价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体系操作模式研究”等十几个子课题,建立了主课题下的子课题系统。各学科教科研组组织本学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每个教师根据学科子课题确定个人实施重点,形成了“学校(核心课题)——各教科研组、课题组(子课题)——教师个人(重点发展计划)”校本研究课题网络,将全体教师组织在研究网络之中,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促进学校教育科研深入开展。总课题组从研究目标、方法步骤上指导子课题组进行工作,子课题组从自己的班级、学科实际制定了实施计划;总课题组参与各子课题组的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检查指导,分析反馈,积累研究资料;子课题组按总课题方案要求进行研究分析、阶段小结和作出研究报告;最后总课题组进行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如此以一带十,上下串连,精力集中,研究面广,内容丰富,成果明显,容易推广。其中的许多经验、学法指导模式在全校各学科教学中得到普遍推广与应用。
(四)老课题与新课题相结合
1999年,我们参与了省《现代科技教育》课题的实验,并总结出“五重一延伸”和“四个尽量”的教学思想,并总结概括出八种基本课型及相应教学模式,实验成果受到省教科所领导高度评价。2004年我们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将此实验滚动到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确立了《科技教育生活化》和《青岛版科学教科书的使用》的研究课题。这样,新老课题结合,面向全校学生将科技教育进行继续深入地研究探索,特别是把科技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学生生活中,老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大力推广,新老课题形成了一条研究链条,彰显研究的活力。
三、做好激励评价,收获可喜成果
只有科学的研究过程还不够,我们还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来规范教师的科研行为。如,实验教师应有实验方案、实验数据、教学笔记、教学札记、教学案例、课堂实录、阶段总结等等,让实验老师明确自己的“责”;实验教师可以按自己的思路去实验,有实验的主动权,可以申请实验经费等,给实验教师充分的“权”;当实验取得成果时,学校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与评优、职称考核等挂钩,创造条件为老师谋“利”。为此我们制定了《教育科研成果奖励方案》,对老师们取得的科研成果在期末进行一次性奖励,并通过表彰教科研先进个人,激发科研热情。我们使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责、权、利”得到了很好的界定,使教育科研朝着良性的、正规的方向发展。两年来,学校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严格按区教育科研工作评估方案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学校整体教育科研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教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切实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先进学校”,临沂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学校,并有2人次被评为省级“综合实践活动”和“思想品德”实验教学先进个人,6人先后被评为市科研型骨干校长、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科研型骨干教师和优秀课题实验教师。在教育科研工作综合评估中连续两年获得全区第一名。
(二)积极为区“自主、合作、探究”协作研究体会议和“全区小学循序自主作文研究调度会”提供会议现场。并为会议提供了三节观摩课和三个典型发言,有力地促进了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全省“小学循序自主作文研讨会”上,有10余篇论文进行了大会交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整合实验研究”成果显著,获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1个,学校实验总结《有机融合,整体推进》在全省课题会上进行典型发言,10余篇实验论文和教学案例获省级一、二等奖。4位实验教师的课程资源被省课题组编入教材。并有8篇教学设计被区教研室编入校本课程全区使用。另有100余篇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
(三)课题研究工作形势喜人,我们积极组织各级课题申请立项和鉴定结题。自2004年以来,全处共有20项课题立项,其中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5项,区级课题12项,有2项省级课题和2项省级子课题结题,并有5项市级课题和20项区级课题通过鉴定。有2项获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获三等奖。结题率达99%,做到了年年有课题,岁岁有成果。
(四)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和名师培育。全处五所学校全部被区教育局批准特色学校立项,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特别是十里联校的写作教学和对河联校的书法教育特色十分明显,已取得丰硕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并多次承办区级现场会。学校积极鼓励骨干教师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提升科研能力,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两年内有1人被评为沂蒙名师,2人被评为潍南名师,4人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5人被评为区级教学能手,1人被评为区级教学新秀。两位教师承担了区送教下乡任务,一名教师在全区新教师上岗培训会上进行典型经验介绍。三人代表区参加市教学基本功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初步形成科研兴师的校园氛围,学校进入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良性运行机制。
(五)加强科研培训,提高实验成效。先后12次派教科室主任、科研员或课题主持人参加省、市级课题研究会和科研会议,做好了相关资料的汇总和上报,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研究和科研活动的开展。
教师是一颗种子,学校是土壤,而研究则为他们成长提供了养分。只有抓好科研工作,为老师搭建走向成功的平台,才能使教师把工作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去做,在研究中增强底蕴,在竞争中谋求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沿着“继承、借鉴、创新、超越”之路,坚持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的方针,以转变教科研观念、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为根本,扎扎实实抓好教科研工作,深入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把创造还给教师,使教育教学更具效力,使学校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