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留庄镇2012年度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实施方案
留庄镇2012年度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实施方案
为确保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根据《微山县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安排部署及农业及渔湖开发建设管理指挥部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结合留庄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强科技、转方式、增投入、夯基础、优结构、铸品牌、壮产业、促提升”为主线,通过品牌化带动、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湖区特色产业,打造经济发展强镇,科学发展名镇,实现农业农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二、总体目标
(一)主要经济指标稳步提升。2012年全县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01亿元,同比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807元,同比增长13%。
(二)主要产业发展指标快速增长。粮食生产以提高单产为重点,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亩,总产达到2.1万吨,同比增长3%;大力发展以浅水藕为重点的经济作物种植;林业以发展用材林、经济林为重点;畜牧业以发展养猪和禽蛋生产为重点;渔业生产以适应南水北调水质要求,严格执行南四湖养殖区域规划和养殖总量控制规划,大力发展清洁型现代渔业。
(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神武莲花为龙头企业带动湖产品深加工业发展。
(四)大力促进以产业化项目为支撑的土地规模流转。进一步健全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年内新增土地流转面积不少于1000亩,搞好桥上村、徐营村农业示范园区的初建规模。
(五)完成农民培训600人次以上,实现向非农行业就业转移400人。
三、实施重点及进度安排
坚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原则,扎实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工程的实施。
(一)毫不放松发展粮食生产。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结构,提高总
产”的要求,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镇耕地面积不减,质量提升;切实抓好日常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根据农时季节,及时制定印发农作物管理技术意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帮扶、技术培训等活动;开展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组织实施好小麦、水稻高产示范工程;强化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在重大病虫害发生时期,组织开展好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突出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为粮食增产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严格落实粮食发展扶持政策,执行好种粮各项补贴政策和政策性保险,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在推广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防虫网育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统防统治等技术的同时,大力加强农业设施装备建设,为粮食生产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抓住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机遇,大力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粮食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优化种植业结构布局,大力促进特色种植业规模发展。以扩大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提高设施栽培面积比重、立体间套作比重、优势农产品比重为重点,立足现有优势特色种植业,以大力发展水生经济植物种植为重点,继续推进特色种植带建设,膨胀种植规模,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特色种植业现状和资源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为制定特色种植业发展布局规划提供依据。综合研究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组织促动、政策支撑拉动的具体措施,把特色种植业做大做强。
(三)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围绕雨润食品畜禽屠宰生产计划,主动搞好对接,发展订单养殖,规划建设板块式标准化畜禽养殖基地。积极扩大以生猪、肉鸭(鸡)和蛋鸭(鸡)等为重点的生态养殖规模,突出抓好生猪标准化养殖,扩大蒋坑汇海养猪场和土山金山养猪场的养殖规模。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地方水禽良种微山麻鸭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年内完成南羊庄、北羊庄、胡西头养鸭基地建设,启动微山麻鸭保种工程项目,达到存栏3000只的保种规模,全年畜禽养殖总量增长15%。
(四)积极发展清洁渔业。以建设“生态、优质、高效、品牌”现代渔业为发展目标,认真实施《南四湖渔业功能区划和养殖控制规划》,大力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质量升级和效益提高。2012年,全镇水产养殖面积,控制在7000亩以内。积极推广鱼类养殖与菱、芡种植轮作或间作。实施好3月15日至6月25日的禁渔期制度,做为湖区日常管理工作。
(五)加快发展高效林业。年内新增造林1万亩,新建留庄管区、满口管区农田
林网1000亩,新建下河头村苗木花卉(含水生花卉)基地1处,启动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规范林业生产机日常林业管理工作。
(六)实施农渔湖业品牌化建设。一是大力推进农渔湖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和商标注册工作。创建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重点的一批带动发展现代农渔湖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品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营销大户等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增强商标意识,开展商标注册。年内完成鲜活水产品及衍生产品“微山湖” 商标专用权的转让运作和管理,为渔业养殖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提供公共品牌服务资源;加快建设南羊庄、北羊庄、胡西头、李庄、曹楼、歇马亭养鸭基地,提升 “中国麻鸭之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二是加强农渔湖业品牌的宣传推介。大力宣传推介品牌农渔湖产品和品牌企业,在全社会营造“宣传品牌、支持品牌、发展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氛围。以县外市场为重点,通过组织参加各类品牌推介会、博览会、网络营销和开展公益性促销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持续性地集中宣传品牌农渔湖产品,提高国内外消费者对微山湖品牌农渔湖产品的认知度,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加强名牌农渔湖产品基地建设。围绕创名牌农渔湖产品目标,加强农产品质量的研究和开发建设。从我县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出发,推进土地流转,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选准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市场前景好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大力建设名牌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并予以重点扶持。四是做好品牌农渔湖产品商标、标识、域名的监督管理和依法保护工作。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商标注册农渔湖产品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防止恶意抢注商标和域名的行为。建立维权打假机制,加强对获得“名牌农产品”称号产品的保护和监督,严厉打击假冒品牌渔湖农产品商标和标识的违法活动,保证品牌农渔湖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引导支持企业培育、创建和整合品牌,坚决防止品牌杂乱和无序竞争。定期对品牌农渔湖产品进行跟踪监测,对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消费者投诉和擅自扩大、转让、冒用品牌农渔湖产品称号的,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坚决杜绝“砸牌子”现象。
(七)推进农渔湖业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养殖“退村进区”,控制面源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3月和9月,分别组织开展春秋两季农资市场集中整治和农产品质量专项检测行动。完成农民培训项目。5月上旬,完成桥上村、徐营村两村1000亩的有机水稻育秧工作。
(八)推进农渔湖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规模养殖、畜产品、湖产品加工、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优势项目,发展一批有品牌、有实力、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和优势农产品的规模扩张,促进农业龙头企业扩规模、增效益,大力发展“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和“订单农业”的经营模式。实施农渔湖产品“进城入市、农超对接”工程。组织羊庄养鸭基地、神武莲花湖产品加工企业等农渔湖产品营销组织和企业、连锁超市、农贸市场对接,提高农渔湖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和流通效率;按照“内建市场、外设窗口”的原则,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连锁农家店、超市、配送中心等农村现代物流业。抓好规模农渔湖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快以农业产业项目为支撑的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000亩。继续规范北羊庄村稻蟹混养项目建设工作,力争使混养面积超过1000亩。
(九)做好农民转移就业工作。按照稳定输转规模、提高劳务素质、强化综合服务、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加快农民转移就业步伐。进一步加大农民创业就业培训力度,以创业就业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为抓手,完成农民培训600人次以上,并实现向非农行业就业转移400人。提高劳务输转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县乡劳动力资料数据库和劳务供求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政策咨询、信息传递、就业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成立农业及渔湖开发建设管理指挥部,抽调相关部门人员集中会战,统筹做好“三农”工作,协调解决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推进中的重大问题,落实包保责任制,把项目落实情况纳入年终考核。
(二)加大扶持力度。在抓住各级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机遇,认真组织实施好中央和省、市、县下达的计划项目,充分利用好上级政策性资金和项目资金。
(三)加强督导考核。镇农业及渔湖开发建设管理指挥部督导考核组将加大对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建设的考核力度,实行“周督导、旬调度、月考核、季观摩、年总评”的督导考核制度,做到定期督查和随机督查相结合、日常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督查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核总成绩,并作为评先树优、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欢迎转载,请注明原创首发:
第二篇:农民增收致富计划
某村农民增收致富计划
一、现状
某村289户1383口人970亩耕地。经优化调整我村农
业已初步改变了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小农经济模式,开始形成了农产品、中药材共同发展的农业种植新格局,农民收入也实现了较快增长。
二、增收致富计划
1、大力引导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通过签订合同,让种田能手“租赁承包”大面积土地,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某村北地约100亩地,去年新增种植中药材20亩,效益可观,今年收秋后预计大部分种上中药材,亩均比种植传统农作物多收入300元。
2、加快畜牧养殖业发展,某村现有养猪场一家,庭院养猪两户。大力发展养殖业,在技术,信息等发面提供支持。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增加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收入。
4、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农民到外就业,是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1)与周围企业联系,提供就业信息,介绍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到企业就业,是拓宽农民增收重要渠道;
(2)推进服务业发展。如:整治村东鱼塘垂钓餐饮服务,可增加村民就业。在挖掘当地资源潜力上多下功夫,如:“农 家乐”,农民就能增加收入。
5、认真抓好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整体 素质,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 者素声寿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组织村干部认真学习科技知识、市场知识和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
二是大力实施农民培训,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加强专业技术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掌握一种或多种实用技术,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序转移。要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升劳动力市场竞争力。
小冀镇某村村委会
2011年8月
第三篇:嘉陵区“农民增收”工程实施方案
农民增收问题是解决“三农”的核心问题,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各级助农增收的会议、文件精神,按照区委书记何智彬的安排,区委副书记侯定元深入调研、认真思考、组织相关同志开展讨论,拟定了嘉陵区2005年“农民增收”工程详细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支农政策为动力,按照“稳定面积增粮,调整结构增收,打造亮点示范,做强
品牌增效”的原则,引龙头壮产业,建基地扩规模,兴机制拓市场,突出抓好“两园三带四大品牌”(“两园”即凤垭山农业生态示范园、大树桂花园畜禽养殖园;“三带”即金凤、白家一线红薯产业带,凤垭山、木老、一立一线伏季水果产业带,文峰、曲水、河西、李渡一线优质蔬菜产业带;“四大品牌”即扁担姑娘红薯粉丝品牌、嘉陵黑山羊品牌、天冠冬菜品牌、嘉陵保姆品牌)建设,不断促使农民增收致富。
二、奋斗目标
2005年农业及农村经济努力实现“两增一升位”目标(即:农业总产值增长到1342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0元以上,力争农业在全市的排位上升两个位次)。
三、工作重点
(一)实施“优质粮油增收”工程,增加优质粮油播种面积,确保人均增收35元。以实施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为契机,突出抓好四大优质粮油基地,保护和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一是抓好以金宝、桃园、积善、龙泉等为重点的10万亩玉米基地建设;二是抓好以李渡、金凤、安平、大通等乡镇为重点的10万亩优质水稻基地建设;三是抓好以河西、李渡、金凤等乡镇为重点的10万亩优质花生基地;五是抓好以礼乐、龙蟠、桃园等乡镇为重点的万亩优质大豆基地。力争粮食总播面(复种指数)118万亩,总产达34万吨,分别比2004年增长2和1,实现优质粮油业人均增收45元。
(二)实施“支柱产业增收”工程,增强骨干产业带动作用,确保人均增收99元。把畜牧业、薯业、菜业、果业作为全区的四大支柱产业,坚持亮点示范、强化典型带动,带动农民大幅增收。一是突出抓好畜牧经济。着力实施“三个一”工程(做优嘉陵黑山羊品牌、做强大树乡桂花畜牧科技园、壮大以天生集团为龙头的猪业经济),实施政策倾斜,全力打造大树桂花园畜牧科技园,带动大户、业主规模发展;依托天生集团启动优质肉猪改良工程,力争2005年全区肉猪改良30;依托畜牧扶贫项目,培育壮大“嘉陵黑山羊”品牌,打造全市畜牧经济强区。同时,加快318线畜禽产业带建设和金宝、三会小家禽基地建设,2005年全区出栏生猪71万头,山羊53万只,家禽1300万羽,肉牛0.75万头,肉兔150万只,畜牧产值达10.5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54元。二是积极抓好薯业经济。以国基为龙头,按照“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稳定白家、龙蟠等15个基地乡镇15万亩的红薯种植面积,将红薯加工淀粉的比例提高10,实现红薯加工增值,一年可多生产淀粉0.6万吨,按照红薯加工成一吨淀粉可增收1200元计算,就可增收72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2元。三是努力发展菜业经济。围绕城市、超市和天冠冬菜等龙头企业,发展蔬菜32万亩(包括一线、二线蔬菜),将河西1万亩胡萝卜种植面积沿嘉陵江扩展到2万亩,文峰、李渡等乡镇的冬菜面积增加到13万亩,全年蔬菜总产26.15万吨,比2004年增长5,农民人均增收13元。四是壮大果业经济。抓好凤垭山、木老、一立万亩优质伏季水果基地建设和成南高速公路沿线的生态经济走廊带建设,全年水果总产3.62万吨,比2004年增长3.5,农民人均增收10元。
(三)实施“劳务开发增收”工程,挖掘农民劳务开发深度,确保人均增收66元。以“坚持服务引导,有序输出劳动力;健全工作机制,组织引回生产力”的发展模式,推广“白家村劳务输出”成功经验,组建“农民工联合会”等劳务输出载体,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和畅通的劳务输出渠道;继续开展培训一门技术、介绍一份职业、致富一个家庭、带动一方群众的“四个一”活动;实施招商引资与就业工作“三同时”(即项目签订时签订用工合同、项目进场时培训失地农民、项目建成后推荐上岗)合作,搞好劳务定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后续服务,扩大成建制劳务输出规模,继续打造“嘉陵保姆”等家政服务品牌。2005年实现培训农民工1万人次,劳务输出保持15万人以上,提高智力型输出比例,劳务收入增至9亿元;回引企业50个,回引资金5000万元,回引企业年创利税500万元。劳务收入比2004年增加4500万元,确保农民人均增收66元。
(四)实施“政策支农增收”工程,认真兑现党在农村政策,确保人均增收48元。2005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面停止征收农业税,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抓好党在农村政策的兑现落实。一是全面停止征收农业税及附加,确保农民人均增收30元。二是全面兑现粮食直补政策,将退耕还林补助钱物全部兑现到农户,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三是全面完成税费改革,停止使用“两工”,确保农民人均增收5元。四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大力发展华亿鸽业型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力争全年新发展年经营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个,确保农民人均增收13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将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作为2005年全区的工作重点,重点打造,重拳出击;涉农部门在区
委、区政府领导下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帮扶力度,保证政令畅通;各职能部门加强对专业人才的组织引导,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加大投入强度。坚持“集中资金办大事”原则,实行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区财政逐步归垫挪用的农业项目资金,不随意挤占涉农项目资金;区财政对农业项目配套资金分期分批逐步到位,农业预算投入100万元以上;区农行、农村信用社对基地农户提供小额信贷,支持农业发展;创新机制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农业生产。
(三)逗硬考核奖惩。实行阶段考核和经常督查相结合、全面检查和单项考核相结合,加大农村工作的考核力度,凡按期或提前完成目标任务的,区委、区政府予以表彰奖励;对没有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的,区委、区政府根据责任大小取消相关责任人评优、晋级等,保证工作顺利推进。
第四篇:农民增收致富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不断增强农村经济整体实力,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现就“十一五”期间的农村产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农村产业的发展方向
(一)以农民增收为主线,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十五”以来,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工作的加强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的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但也应当清醒认识到,我市农村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农业人口众多,农村产业单一,农民就业渠道不宽,农民增收难度较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要建立起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就要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在促进第一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不断拓宽农民的致富途径和增收渠道。
(二)提升优化一产,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
继续发展甜柚、脐橙、蔬菜、生猪、花卉,药材等农业优势产业,优化生产布局,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主导产业地位。要进一步强化农业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发展一批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启动奥运蔬菜和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启动唐江、赣丰线生态观光农业带建设。要加快旧果园的品种改良,扩大优质果品的种植面积,发展休闲果品采摘园;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努力打造友家食品、德福斋、甜柚等特色产品,逐步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三)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非农产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鼓励社会www.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一)努力挖掘农业内部潜力
1.努力提高农产品品质。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来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销售收入。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等先进技术,扩大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完善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扩大延庆地区品牌效应。
2.积极发展区域性优势产业。充分挖掘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区域性、高附加值特色种养业,努力实现“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鼓励发展脐橙种植,继续扩大甜柚和蔬菜等特色产品的生产规模,为促进农民增收注入新的活力。
3.鼓励发展观光采摘业。扶持农民建设集休闲、观光、教育、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业观光采摘园。指导农民根据果园功能需要,改善饮水、供电、道路、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平。鼓励观光采摘园与民俗旅游村户、旅游景区景点互联互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4.扶持开展农产品初级加工。鼓励农户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与龙头企业、加工配送企业和宾馆、饭店、超市等流通服务企业加强合作与对接,为其提供农产品初级加工和分类包装,有条件的可以发展精细加工、分级包装和标识上市,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努力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
(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
5.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利用原料产地和附近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吸纳农民就近就业,直接增收。鼓励通过招商引资,积极盘活农村各类闲置资产,促进农民就地转移就业。
6.鼓励发展家庭手工业。结合妇联“双学双比”、“五好家庭”等各类“妇”字号活动的开展,鼓励农村妇女以家庭为加工单位,积极发展农副土特产品和编艺、布艺、刺绣等手工艺特色旅游纪念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拓宽家庭手工制品销售渠道,扩大市场影响。
7.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业。积极鼓励发展乡村旅游,要在道路、卫生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予以指导和支持。与自驾车接待露营基地等时尚旅游项目相结合,扩大我市乡村旅游的规模。加强对已有乡村旅游村户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民俗旅游的文化品位、服务水平和整体效益。
8.鼓励发展便民服务业。鼓励农民在乡镇所在地和行政村发展小型连锁超市、连锁便利店、大众公共浴池等涉及群众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农村商业服务业。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服务组织,为产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9.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培育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保护农民的利益,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
10.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充分利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契机,为农民创造公益性就业机会。保洁保绿、安全巡查、公共设施维护等就业岗位,要优先安排本村劳动力就业,市乡两级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就业岗位都要优先安排本市劳动力。
(三)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
11.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建立覆盖市、乡(镇)、村的三级就业管理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搭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平台、开放的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劳务输出平台、劳动力就业平台和就业保障平台,积极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
12.鼓励农民进城经商。简化登记注册手续,提供信息服务,采取信贷资金扶持和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有愿望、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进城经商。
三、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的促进机制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节水、节药、节能等设施,努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一是积极落实新一轮“沃土工程”,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广泛采用生物和物理防虫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有效提高农田质量。二是推广滴灌、喷灌、管灌等农业节水技术,大幅度提高节水灌溉面积。鼓励保护性耕作,支持发展日光温室、大棚、养殖小区等设施农业。三是加快小型先进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的机械装备水平。
第五篇:留庄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实施方案
留庄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实施方案
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培育文明乡风,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深入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进程,兖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各镇街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结合小孟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政府引导、典型带动、整村推进、全面提升”的原则,在全镇大力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着力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创建,大力提升文明村镇创建水平,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文明一体化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利用三年时间,在全镇大力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乡镇综合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村级文体活动场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的大转变、文明行为习惯的大改善,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努力建设成为平安、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农村。
三、任务分工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1、全面落实《市民文明公约》、《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利用宣传栏、基层党校、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大力开展“四德”教育、“八荣八耻”教育。积极组织参加省、济宁市、兖州市级“文明村”、“文明社区”、“文明镇”和“身边好人”、“文明市民”等精神文明创建及评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卫生习惯、交往礼节、尊老爱幼、保护环境、遵守公德等方面,践行文明公约,告别不文明行为。广泛开展“全民学礼仪”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举办知识竞赛、征文、组织宣讲活动等多种措施,推动文明礼仪进乡村、进农户,塑造小孟人讲文明、重诚信、守秩序、团结友善、热情好客的良好形象。
责任单位:宣传办、文化站、镇教委
2、开展“破旧俗、树新风”活动。从2011年3月起到2013年,在全镇农村深入开展以治理筑坟立碑、乱埋乱葬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专项活动,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耕地、林地基本实现无坟化,辖区内死亡人口(少数民族除外)火化率达到100%;加强农村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建设,村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覆盖率达到20﹪;丧事中的封建迷信现象得到明显遏制。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引导广大农民进一步增强科学文明、克服愚
昧落后的意识,形成关心集体、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责任单位:司法所、民政办
(二)深入开展创建活动
1、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依据省、济宁市及兖州市文明村镇创建标准和管理办法,从2011年3月起到2013年,镇、村庄分别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组织机构,制定创建规划,建立健全文明村镇创建规划、活动资料、工作总结、奖惩记录、群众反映等文明村镇档案。围绕班子领导坚强有力、思想道德风尚良好、社会服务优质规范、科教文卫稳步发展、社会治安秩序安定、环境面貌整洁优美、民主制度健全有效、镇村经济发展壮大等标准条件开展创建活动。
责任单位:宣传办、文化站
2、开展农村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围绕全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突出“乡风文明”要求,修订完善新型农村文明社区创建标准,通过开展深入扎实的创建活动,努力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美、社会秩序井然、服务功能完善、文化生活丰富、道德风尚良好、宣传氛围浓厚、群众满意放心的农村文明社区,实现农村文明社区科学、规范化管理。重点完善宣传教育阵地,“乡村少年宫”、图书室、阅览室要设施完善、制度健全,做到管理规范、文明使用;宣传栏、阅报栏设置要相对集中、位置恰当,力求美观耐用;宣传的内容要常换常新,有文明宣传用语;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兖州市民文明守则》等宣传标语口号要制作规范,突出特色,张贴上墙,营造文明和谐的浓厚氛围,做到家喻户晓,让农民群众在社区环境中得到熏陶,接受教育,提升文明素养。
责任单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宣传办
3、开展农村文明集市创建活动。制定农村文明集市创建标准,坚持“试点先行、梯次推进、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实现全镇农村集市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所有农村集市达到文明集市标准,努力营造诚实守信、文明和谐的农村集市氛围。加强农村市场监管,认真开展红盾护农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加强农村集市的文明诚信建设,建立农村商品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平台。切实改善农村集市的环境设施,切实改善室内集市、大棚集市和露天集市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卫生状况。大力开展农村集市环境卫生秩序整治活动,制定整治标准,强化督查调度,健全考评机制,着力打造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要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办法,实施试点示范带动工程,三年全面完成创建任务。
责任单位:工商所、村镇办、涉及到的各村
4、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星级文明户”和“文明信用户”创评活动。实施农村“巾帼文明和谐促进工程”,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引领广大妇女投入到文明创建、和谐创建中来,推出一批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和谐兴家的优秀典型。深入开展“好儿女”创评活动,发挥基层共青团组织领导作用,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养成尊老爱幼、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广泛开展以科技、文明、卫生、平安进家为主要内容的“美在家庭”活动,以“星级
文明户”创评为带动,引导广大农民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讲卫生、讲清洁、讲美化,切实改变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现象,营造温馨家园。深化“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信用户”、“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镇”评选活动,健全完善相互信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三位一体”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产力发展。
责任单位:妇联、团委、农村信用社
5、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机制,成立由宣传办牵头,民政办、文化站、教委、工会、团委、妇联、科协等部门共同参加的全镇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制定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制度,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发挥志愿者特长,采取多种多途径,大力宣传文明礼仪知识、讲卫生除陋习、移风易俗新风尚。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子女一对一帮扶工作,对农村孤寡、贫困老人实行结对帮扶。实施“清洁家园行动”,突出做好济阳路、镇村主要干道、商业集中区、广场、汽车站等部位的环境卫生清理工作,清除垃圾死角。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到乡村少年宫、农村学校、农村社区、村庄进行中华经典辅导,引导青少年从小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热爱传统优秀文化。
责任单位:宣传办、民政办、文化站、教委、工会、团委、妇联、科协
6、开展农村尊老、敬老、养老活动。完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农村老年人健康档案。扩大新农保制度覆盖面,2012年,实现全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全覆盖,2013年,努力实现适龄参保人员全部纳入新农保。建立健全老年文体教育体系,积极扶持村建立老年活动室,确保2013年全镇至少有1处示范性老年人活动中心和1处老年学校,建有人员相对固定、水平较高、活动经常的老年文体队伍,所有村庄全部建立老年活动室(站),村村都有老年文体活动。加强农村孝文化建设,开展模范老人、敬老模范单位和敬老模范村庄等评选表彰活动,通过开展“常回家看看”主题活动和在农村开展“让老年人穿好衣、住好房、吃好饭、睡好床、争做好儿女”活动,努力维护老年人权益,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责任单位:妇联、团委、文化站、农保办、司法所、民政办
7、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在春节、元宵等重要传统节日期间,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指导各村广泛开展戏曲小品、体育健身、读书征文、书画摄影、劳动技能比赛及篮球比赛、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业余文化体育生活。组织全镇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新农村”活动,组织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来,发挥“小手”带动作用,采取多种途径,不断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改善村容村貌。深入开展创城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责任单位:教委、文化站
(三)大力建设平安村庄
1、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新农村“两室两窗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室、人民调解工作室、法律援助窗口、法律服务窗口)建设,设立法律图书室、法制学校,调解工
作任务、原则、纪律、当事人权利义务、调解文化标语公开上墙,1000人口以上村调委会要附设专门调解庭,至少有1名专职人员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在镇新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大厅设置单独的席位,没有综合服务大厅的村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室加挂法律服务窗口和法律援助窗口的牌子,在醒目位置公布法律援助人员、法律服务人员的姓名、联系电话等有关内容,方便群众联系咨询。
责任单位:司法所
2、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加强组织建设,指导各村成立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民主法治创建)领导小组,制定民主法治创建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制定完善《村民委员会自治章程》,建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制度,村内设有专(兼)职普法宣讲员,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全体村民开展集中学法活动。建立健全调解制度,及时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对调解结案的及时进行回访,防止出现反复。
责任单位:司法所、民政办
3、推进“平安镇村”建设。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建立预警在先、反应迅速、运转协调、防范严密、打击有力的长效工作机制,健全村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村庄全面达到“六无村”目标,村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组织发动群防群治,积极创建“零发案”村庄,进一步提升基层创安水平。推进保安驻村工作,扩大治安保险覆盖面。加强治保会、联防队和治安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守楼护院”、“联户联防”等形式多样的群众自防自治活动。
责任单位:派出所
(四)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建设
1、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在镇综合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全部完成的基础上,增加开展各项文化服务功能的设施设备,建立健全活动中心管理制度和开放制度,提升中心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确保镇综合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功能。
责任单位:文化站
2、加快农村文体场所建设。指导各村加快建设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村级文体活动场所、农家书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活动记录,做到文体场所制度上墙、管理规范。大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争取上级惠农政策,扶助农村村庄配齐健全篮球架、乒乓球桌等体育健身器材,倡导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农民身体素质。
责任单位:文化站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21日—3月25日)。按照《全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议,部署工作任务,启动组织实施。全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各成员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分解任务,进行动员部署和宣传发动,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把思想统一到全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工作上来。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26日—12月20日)。各有关部门根据任务分工,采取有力措施,顶点定位,全力全速,分阶段全面推进工作开展,确保任务落实。
(三)检查验收。镇农村六项重点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方案》要求和任务部署,按照《全镇农村工作千分考核细则》,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是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我镇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各有关部门和村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加强领导,迅速成立专门领导班子,一把手总牵头、负总责,配齐配强工作人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健全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完善工程推进工作机制,做到工程实施规范科学,档案资料健全。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稳步推进。
(二)强化督查考核。全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已纳入各村工作目标考核。镇农村六项重点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对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建设的督导调度。采取会议调度、现场督查、催办推进、督办问责等方式,对各部门、村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各项工作平衡有序推进。对各村完成情况进行跟踪指导、督查调度、考评排名,考核结果将作为各单位、村年终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三)营造浓厚氛围。要利用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程的重要意义和典型经验,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实施工程建设会战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农村党团员、民兵预备役人员骨干带头作用,依靠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积极参与,扎实推进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