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餐厅现存问题及解决策略1
嘉逸国际酒店中餐厅现存的问题
1.酒店经营灵活性不够,管理层级多,信息传递速度慢,要推出一道新菜须层层审批,等到得到批准出时,已经落后,变成旧菜,结果总是被动地跟着市场走。往往一项提案从申请到审批,大概要经过一个月时间,而一个月时间的审批并不能够完全展示给顾客,需要对厨房部,收银人员以及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才会真正展示给顾客享用。这样就拉长了餐饮菜品的推出时间,经济效益就大大打折扣,更加跟不上市场形势胡发展。
2.酒店卫生方面,在实习过程中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嘉逸国际酒店酒店有以下几点做的不是很规范;
(1)餐饮服务生品尝收餐后的食物。
(2)相关领导对卫生的监督力度不强。
(3)消毒不够彻底。
(4)餐具清洗不够彻底。
(5)遇到用餐高峰期人员安排不合理,个性化服务跟不上。
(6)遇到酒店领导来用餐往往会更重视领导而忽略客人。
3.嘉逸国际酒店中餐厅服务方面,总体来说还算规范,但是缺少更多胡亲情化服务,个性服务。
4.嘉逸国际酒店中餐厅经营范围方面,(1)高雅的用餐环境,昂贵的服务费用,富丽堂皇的用餐设备只能满足某一层次顾客消费心里需求,给其他顾客以“望尘莫及”的感觉,即使价格公道也给一般顾客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这样就会造成所服务的顾客市场面较小,缺乏更错的市场群体。(2)缺乏品牌菜,招牌菜,价贵而缺乏特色,菜式变化少,菜品华而不实不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就嘉逸国际酒店厅中餐而言,其顾客对用餐环境、菜品要求特别高,但菜品却都是“经典”菜品,缺乏创意。
5.内部营销方面;(1)队员供新人不够,授权机制不灵活
嘉逸国际酒店中餐厅的员工在工作期间经常会有突袭检查,时不时就有部门负责人来监视看管,一旦发现有员工偷懒将对其严厉批评和处罚。其实,信任是最好的管理,该酒店对关公信任不够,信心不足,管理者往往审视员工,将员工的缺点无限放大,稍有失误就严加训斥处罚,全然不顾员工的内心感受,使员工心怀不满,最终离开酒店。在授权机制方面,酒店管理人员往往忽略培养服务员工有效运用权力的能力,激发员工工作动力以及员工的心里感受的重要性。
(2)薪酬制度不合理,用人机制不完善
嘉逸国际酒店里面的有一位员工工作了两年,除了工资升了近200元左右其他的待遇跟刚进来的员工待遇是差不多的,在本身待遇就不是很好兼看不到升迁机会的他选择了辞职。酒店忽视质与量的协调,造成了员工只顾量而不顾质,从而引起消费者不满,影响了酒店声誉。给实习生的薪酬偏低,导致有一定熟练技能的实习生人才流失。在用人机制上存在短期行为,员工离职率高。在用人机制上,存在短期行为,员工离职率高。
(3)缺少必要地培训,员工的发展空间不大
嘉逸国际酒店的新员工在经过简单的岗前培训之外就没有正式的培训了,虽然有公开课但是员工的很多操作明显就不规范,嘉逸国际酒店新员工被招进来以后,只是进行简单的培训上岗。更少见有以领导人才的培养为目标的员工深造。这使得员工的工作热情减退,看不到未来,因而加剧了人员流动。由于酒店不肯在员
工培训上花费精力,导致酒店员工整体素质下降,从而不能适应酒店长期的经营发展。
(4)缺乏有效沟通,对员工关注度不够
嘉逸国际酒店的员工在被严格地看管下很容易被揪出员工犯错,在发现员工的工作稍有不妥,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管理人员至看重员工的工作表现,对表现不好的员工一味批评,没有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酒店的激励体系不合理,工资待遇缺乏行业竞争力,员工培训和晋升机会少。另一方面,员工对酒店不满,感受不到工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对工作的不满意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影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嘉逸国际酒店中餐厅就以上问题的解决策
1,在组织结构方面,保证从底层到管理层的信息的传递速度发挥到最大,不再一层一层的传递,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失误,降低管理费用,扩大管理幅度。
2.管理模式方面:
(一)人才招聘策略
要提高服务质量、做好服务营销工作,聘用尽可能优秀的人是关键。然而许多酒店并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目前,大部分国内酒店走入了招聘误区,招聘时把年轻貌美作为首要条件。事实上、年轻貌美绝不等于优质服务,应聘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远比“青春貌美”要重要得多。
(二)员工培训策略
在内部营销中,培训的目的是使员工对酒店有个全面的认识并确定自己在其中的位置,明确与其他员工的关系和与顾客的关系;使员工对酒店的成员有所了解,能接受酒店目标并愿意为之努力;使员工对自己“兼职营销者”的角色有深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对顾客。对酒店的重要性和获得了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以便充分发挥在对客服务过程中主观能动性。所有这些,都能提高员工对自身工作的满意程度,是酒店外部营销成功的基础,同时,还要对员工的服务、营销、沟通技巧进行培训,这样会使员工更加适应酒店赋予的工作,从而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对外部顾客的服务中获得更大的自我满足,从而使酒店通过员工的优质服务树立信誉。赢得顾客。
(三)适当授权策略
适当授权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自豪感、主动性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员工的满意感、管理人员要指导和鼓励服务人员为顾客提供定制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然而要做到更为灵活、迅速地满足顾客的具体要求、就应该授予服务人员必要的服务工作决策权。
(四)服务文化策略
酒店服务质量是各种资源,如人,技术等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要成功地进行质量管理,必须创造和培育一种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稳定的酒店服务文化。要在企业内部创建和培育本企业的“服务文化”。酒店的“服务文化”影响和控制着酒店管理人员和各级员工的行为。具体说,酒店企业在创建和培育“服务文化”的过程中,高层管理人员要有战略眼光,努力探索和开创“服务文化”的途径,通过制定政策、程序、制度和行动方针来规范和约束企业业务活动中的员工行为。高层管理人员只有自己率先成为酒店服务文化的忠实体现者和执行者,以良好的作风和强烈的事业心鼓舞、鞭策、尊重、关心和理解员工,服务顾客,才能使酒店倡导的服务意识、价值观内化为员工的行为,也才能凝聚起员工的参与意识和
团队精神,使他们与企业风雨同舟、竭尽全力、自觉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酒店产品,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五)信息沟通策略
营销要充分利用信息的双向沟通,以达成酒店与员工的理解与合作。酒店内部信息的共享,是形成酒店内部良好关系的关键。如果员工对酒店的情况不了解,特别是对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动态毫无所知或一知半解,而酒店高层管理者对员工的情绪、意见、要求、建议又是全然不知,那么就必然造成酒店与员工之间的隔阂。酒店要处理好内部关系,就必须做好信息的双向沟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工作了解是理解和谅解的基础,员工只有充分了解和理解酒店的情况,才能以主人翁的身份与酒店同呼吸,共命运。另一方面。酒店也需要将员工的情绪、意见、愿望、要求以及合理化建议等及时归纳综合,反映给最高管理层或有关部门.用以作为决策或工作的依据。这样既体现了酒店高层领导的民主作风,也有利于全体员工对酒店的参与管理。
(六)考核奖励策略
首先必须建立一个考评系统。对员工实施有效奖励的关键是要有一个高效的考核评估系统,通过它来识别谁值得奖励。
餐饮服务营销策略;(1)提供个性化服务;(2)强化人性化营销;(3)注重销售多元化;
3.,品牌经营策略;酒店餐饮只有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创新产品,塑造品牌,赢得顾客。品牌是一种资源,谁抢在前面,谁就能占有和运用这份资源占领市场。员工的一举一动无不是为了给客人提供这样一种感觉,员工努力把客人当亲人一样看待,让客人感觉有在家里的感觉,让客人觉得随意,有主人翁的感觉,以此来塑造嘉逸国际酒店品牌经营策略。
4.公共关系策略
(1)善于把握媒体效应和名人效应
(2)准确影响主要公众
(3)把握关键性问题,正确处理公关危机
(4)提高全员公关意识,努力打造全员公关效应
第二篇:关于养老保险基金现存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摘要:养老保险是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基金又是养老保险中必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当前,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征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养老保险基金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问题;对策
在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剧的今天,养老成为整个国家、社会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为保证人们退休后的生活,养老保险应运而生。所谓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以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依据,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法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年龄后,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尚不发达,所以不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现阶段中国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
我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坚持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筹集。但是,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覆盖范围狭窄,大多由拥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缴纳,一些民营单位、私人企业受利益的驱使,拖欠甚至脱逃缴纳的范围,许多亏损企业也无力按时缴纳,农村养老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问题重重。通过筹集原则可以看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由三方共同负担,但是从中受益的却是个人,这样就降低了企业缴纳基金的积极性,目前尚没有一部明确的法律规定企业必须缴纳基金,再加上一些新建立的企业游离在社会保障之外,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难上加难。而在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面,表现出的“工作的一代”供养“退休的一代”的代际赡养原则,又加重了个人与企业的缴费负担。
(二)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
体制养老保险基金与财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养老保险容易被挪用和拖欠。由于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人口结构、收入待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为了防止外地人员的流入,各地普遍严格限制跨地区的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基金转移。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格局,使得各统筹地区的社保经办机构,只能管理本地区参保人员的有关情况,而对参保人员在异地是否曾参保则无过问。再加上冒领保险和提前退休现象的与日剧增,更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蒙上了层层迷雾。
(三)养老保险基金的发放
在退休金的发放方面,受职务高低和退休时间的影响。职务高的缴费数量大,享受的退休金也多,职位低的则反之。退休早的职工缴费少,享受的退休金也少。而退休晚的则反之。正是这种原因造成了养老金发放中的一些不平等与失衡现象。
(四)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与增值
在养老保险保值方面,虽然我国规定在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但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费大都被用于支付现期的退休金,对于剩余资金,政府规定除保留两个月支付款外,其余金额的80%必须购买政府债券或存入银行,利息用于未来养老金的支付。受通货膨胀影响,这些收入极少,因而出现养老保险金结余不断贬值,个人账户空账的现象,这必然会对未来养老保险带来沉重负担。
二、我国养老金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
对现行养老基金筹集方式的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基金征集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体现基金征集同待遇支付相配套、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联系的基本原则,资金来源多渠道,实现城镇劳动者全覆盖的养老保险基金征集制度。
(二)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应该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养老金发放的体系。这样可以避免参保人员退休时只能在某一地区享受养老待遇而不能跨地区享受。对于无法转移或不愿转移到其他统筹地区的养老保险,在当事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户口迁移出本地区时,也应允许其领取个人账户储存金。同时还要健全各级政府的劳动保障的有关机构体系,采取奖惩措施,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养老基金的挪用与拖欠。
(三)养老保险基金发放
首先,对正常缴纳养老保险金的企业,应按时足额发放退休金,不允许采取差额拨付的办法。对有能力而不按时缴纳的企业要积极进行催缴,除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外,还要按规定加收滞纳金。对确无能力缴纳的困难企业,各级劳动部门和社会保险部门要及时办理缓缴手续,以保证按时足额发放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不得以任何理由减发、停发或缓发。其次,应以当地社会平均水平为准。加大基金的调剂力度,使收入相差不太悬殊,充分地体现保障制度带给人们的优越性。
(四)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与增值
首先应加大各级政府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力度,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其次建立一种能对风险与投资实施有效控制的养老资金投资体制,投资于那些风险相对小,收益相对较高的投资领域,增加资金来源。国务院体改办宏观经济体制司司长宋晓梧建议,成立专门的、相互竞争经营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营运个人账户,以达到个人账户基金的保值增值。
(五)农村养老保险基金问题
自1999年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入整顿规范阶段,但是大多数地方并没有做出适当的回应,在基金筹集、管理与发放上均不规范。首先,在基金的筹集方面,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多没有企业的缴纳,只有本人自愿缴纳,这就违背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性质,而这种单方的缴纳方式更偏向于商业保险。而农民由于资金方面的限制拖欠,逃避缴纳养老保险基金的问题严重,这样不但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还造成养老保险体系的不完善。即使农民按时按量缴纳了保险,但是地方政府的挪用情况又十分猖獗。所以,首先要减轻农村老年人的贫困问题;其次要健全基金管理制度,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再次养老基金要一直保持在最初规定的利率下,防止因利率下调带来的损失,只要这样才能鼓励更多的农民缴纳养老基金。同时还要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民自愿缴纳养老保险基金。
参考文献:
1、张左已.领导干部社会保障知识读本[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2、蔡秀静.防止养老保险基金不必要流失的思考与对策[J].经济师,2006(11).3、彭树生.论“税费分筹”——深化改革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方式的探讨
[EB/OL]..4、刘晓娟.对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工作的几点建议[J].财会月刊,2003(2).
第三篇: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解决策略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成长方向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他们的价值取向往往成为中国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不可否认在大学生中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这主要表现在:对宗教信仰的态度更开放;只重视物质追求不谈理想,不要信仰等方面。新时期正确对待和引导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帮助大学生认识和把握新时期正确的理想信念,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具体措施是: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他们;消除他们对宗教认识的神秘感;用科学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关键字:大学生;宗教信仰;对策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都有不同的影响。我们通常所说的宗书记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出发,高教,主要是指宗教观念,它属于精神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下文化,属于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一种反映,一种解释。但这种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以理和解释,采取了幻想的、颠倒的、歪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曲的形式。宗教信仰是一种社会行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坚它包括指导思想(宗教信仰),组织(宗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教组织,如教会,宗侣),行动(宗教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内的活动,如祭祀,礼仪),文化武装大学生,使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等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等方面的内容。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一个万能的“神”,这个神能主宰人想和坚定信念,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的命运,主宰万物发展规律,并且不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可违逆,人类需无条件服从,经常是思主义的坚定信念。重视和加强大学“神创论”。此外宗教信仰具有移民生信仰教育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性、民间性与外向传播性等特征,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工作在常伴有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长一线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实际的学期性、政治恶意性、文化侵略性、活生工作管理中更要深知这项工作意义动国际性、手段多样性等特征。的重大,注重对大学生中存在宗教信1.2 宗教的两面性 仰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引导大1.2.1 宗教中的积极方面 学生选择正确的信仰进行研究。宗教中有相当一部分道德规范
如:不偷盗、不奸淫、不凶杀、不贪1 宗教信仰的含义及宗教的财、不抢劫、不诬陷、不妄语、平等
爱人、惩恶扬善等,这与中华民族的两面性 伦理要求相容。同时宗教也关注世界1.1 宗教信仰的含义 观、人生观、价值观,强调灵魂净化、宗教信仰是世界各民族中普遍存慈悲兼爱,在抑制罪恶势力、稳定社在的现象。不仅是一种观念形态、历会秩序、净化社会空气等方面确具有史文化,还是一种社会实体,它对各独特的积极意义。客观而论,当前我个民族的心理、文化民俗、生活方式国宗教界广大信徒包括教职人员是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并积极投身祖国的建设的。宗教作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支积极力量,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社会团体。1.2.2 宗教中的消极方面
宗教本身是具有欺骗性的。宗教通过借助神灵,把人的本质力量变成幻想的现实来满足人和欺骗人,获取一种所谓的精神上的抚慰。一些宗教宣传从根本上否定了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出发认识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理念,轻视现实生活、迷信幻想,阻碍科学的发展;在充满激烈社会冲突的阶级社会中,这种思想也阻碍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公众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另外,宗教容易作为西方教会国家非法实现其政治目的的工具,被人利用宗教的某些方面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通过境外团体、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从事各种违反我国宪法、法规和政策的活动与宣传,企图颠覆我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我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从事分裂民族和控制、干涉我国宗教事务的活动。
2.高校学生的“宗教升温”现象
2.1 高校学生对宗教信仰的现状
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理解与把握人和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世界观理论。宗教自从诞生以来,就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恩格斯认为: “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这是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本质的经典诠释。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宗教信仰问题已不再是讳莫如深的话题。高校是一个开放的“小社会”,近年来校园内宗教传播和影
响呈现扩散的趋势,出现了“宗教信仰升温”的现象。
2000年,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大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研究”显示,上海市大学生中因各种原因而信教的合计为1 1.8%。据最新的网络调查显示.有42.5%的大学生有宗教信仰或者有宗教信仰的倾向。笔者认为这个数据有些偏大,有待商榷。2008年5月对暨南大学254名大学生的随即抽样调查显示,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占9%,这个数据与实际状况比较接近。
在调查访谈中,有的大学生认为:“只要宗教信仰盛行,社会就会安定,就会繁荣,所以希望大家都有宗教信仰。”还有学生认为:“信仰,只是一种精神支柱,不要太追根求源,我现在和你差不多,上帝就那样在我心里似是而非的存在着,但我很快乐。”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态度依然停留在常识和知性层面上.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综合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尽管统计数据差异较大,但信仰宗教的比例最低也在10%左右。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升温”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和高校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也成为摆在我们、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和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2 原因解释
2.2.1内在精神需要
人类思想史长期以科学主义为主导,认为只有通过理性思维,在主客体之间搭起认识之桥,方能把握科学规律,从而支配客体。科学理性被人类推崇到至尊的地位,“以致造成物欲横流、精神境界低下”的现象。Ⅲ庄子曾质疑:“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当代人文主义哲学家伽达默尔等人也不满足于这种传统的主客体关系的认知方式.提倡万物一体、相通融合,强调在更高的审美境界高度来把握万有相通的宇宙整体。由于科学以外部事实为追问视域,无法满足人内心深处的终极意义追问,“于是人转向科学和事实世界之外,到‘神秘世界’的领域中去寻找意义和价值。显然,这种把意义和价值推到超验的彼岸的观点是抽象的、不现实的”。英国著名学者费雷哲认为,宗教指的是对被认为能够指导和控制自然与人生进程的超自然力量的迎合和抚慰。显然宗教认为在大自然的隐蔽处存在着一种有意识、有人格的力量——人格神;崇拜者如果迎合、取悦人格神,便可以使之造福于自己。人类始终追求有意义的存在,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存在的意义或精神的寄托,宗教的存在则让一部分人得到了精神的寄托,获得了人生精神的支点。人类的意义追求和精神需要是宗教信仰产生的内在动因。
2.2.2多元价值观的影响
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的深入,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出现多元化的倾向。价值体系的多元结构,势必会导致一元化价值体系在某种程度上被消解和解构,造成价值观体系的紊乱和冲突,引发人们思想的混乱。进一步加剧人们在信仰上的迷茫和无所适从的状态。在多元的文化价值时代。多元与一元不是简单、外在地对立和排斥的,而是相通、共生、良性互动的关系。如果不能尽快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统领、主导、整合多元的价值局面,势必会导致信仰层面的危机,在这种局面下,宗教也就会自然成为人们多元的信仰选择之一。
2.2.3特殊的人生境遇
宗教信仰是基于人类的基本精神需要而形成的,它具有强大的精神内聚力,并能将精神、情感里的要素标准化、神圣化,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消除人生苦闷。当人遇到挫折和失落,导致心境复杂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的寻找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比如,当大学生面临学习和生活的困难、恋爱受挫、就业失败时,往往会思考人生的普遍性问题,追问人生价值和意义何在。如果此时大学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可能就会动摇他们在长期教育中形成的无神论信仰,转而诉求宗教,寻找生命的价值,在宗教意义上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产生心理皈依,形成宗教情感和宗教认同,最终就有可能形成宗教信仰。此外,特殊的家庭环境也是大学生产生宗教信仰的重要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甚至是终身的,有些家族有信仰宗教的传统,孩子受到熏染,日后契机成熟,自然会引发宗教信仰的“幼年”冲动。
2.2.4宗教艺术的魅力
宗教独特的建筑、音乐、绘画、文学作品等艺术形式对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以希腊宗教艺术为例:希腊的艺术家们在相对自由、宽松的宗教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想象力,形成了希腊宗教艺术的独特而卓越的审美观点和创作方法,创造出来的作品充满了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性化的特征,许多雕塑艺术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完美的形象,如光明和文艺之神阿波罗被塑造成一位健美、漂亮的体育家;许多文学作品,如荷马史等取材于神话,表现历史和现实;此外,大量的宗教电影、文学作品也让青年大学生感到艺术的震撼,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在全球所有书籍中发行量最大,也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
2.2.5青年大学生追求时尚的个性特征
青年大学生处在人生矛盾最为复杂的阶段,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西方宗教以各种奇异的形式,在不同程度上迎合了大学生敢于尝鲜的“口味”和猎奇的心态,在广度、深度、频度、强度四个维度上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难以预测的影响。此外,青年大学生在个性特征上还有把现实需要与理想追求整合统一的迫切愿望,这种整合的诉求不仅表现在内容和程上,还表现在性质和方向上。信仰具有“方向性”的特点,这也是青年人的困惑和烦恼所在。青年大学生处在特殊的发展时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需要在“方向性”上得到指导和帮助。宗教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长期的,现实生活中,突出表现为大学生的行为举止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一些宗教的符号,并以此作为流行时尚。比如,佩带十字架装饰物,佩带观音佛像,进寺庙献香许愿,参加教堂活动,宗教节日圣诞节广受大学生欢迎等。消除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的相关对策
3.1 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高度的实践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高校应该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平理论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大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精神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3.2 增强大学生对宗教的客观认识,消除他们对宗教认识的神秘感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网络技术的高
速发展,西方文化和外来宗教的新鲜时髦而有趣的表现形式使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了消除大学生对宗教认识的神秘感,应在高校开设宗教文化类的选修课、讲座等,正面介绍宗教知识,让大学生了解宗教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宗教本质的认识更加具有理性,在人生信仰、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之间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3.3 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用科学知识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高校应重视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用科学知识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来消除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在高校中普及科技知识,揭露宗教的真面目,让大学生认清宗教和迷信的本质,帮助大学生们摆脱宗教迷信束缚,抵制歪理邪学,反对伪科学,增强大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其次对一些目前不能解释的离奇现象,应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大学生不至于被迷信、伪科学等所迷惑。3.4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避免宗教迷信影响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为同学增进交往、接触社会、锻炼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舞台,让大学生与社会和谐相处;帮助解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扰,在大学生无助的时候给予关心、指导;高校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切实解决好就业难等涉及大学生利益的种种社会问题,减轻大学生的生存压力。3.5 强化高校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高校教师(尤其是辅导员)直接面对和接触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既是大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说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极为重要。为了能及时给大学生解疑释惑,澄清大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认识,应当要求高校教师高度认识自己的本职工作,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强化高校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提高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加强对外籍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工作,既尊重其宗教信仰,又要引导他们遵守我国的宗教法规,不允许外教在校园内从事宗教活动,密切关注有宗教渗透的外教动态,提高防范意识。
3.6 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支部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各高校党委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大学生的党建工作。根据大学生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的客观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业余党校、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班等有效阵地,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更多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大学生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并让大学生了解入党和宗教信仰相对立的现实问题。党和政府虽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但这一政策不适用于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明确规定,共产党员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唯物主义者,不能信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应坚持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宗教,认识和掌握宗教自身规律。加强党员形象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 先锋模范作用。虽说小部分党内“蛀虫”破坏了党的作风建设,但这些决不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党旗依然高高飘扬。应通过业余党校学习、组织观看宣传片等教育活动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党和政府与人民心连心,越是在98抗洪、“5·l2”抗震救灾等人民遭受危难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就越能显示出中华民族中流砥柱的作用,用实际行动抒写伟大的忠诚,集中体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无私品格。
3.7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当今社会,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与西方宗教文化的冲突与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其中的儒学教育、诚信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有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在致力于对大学生信仰教育,还应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来培养大学生、塑造大学生。使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高尚爱国思想、正确的人生理念、浓厚的人道精神,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8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高校理想信仰教育,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高校应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做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以普及和增强他们的心理卫生知识;并把心理咨询工作做实、做细,紧跟时代步伐,针对大学生的不同个性心理因势利导,及时治疗和疏导。切实帮助大学生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大学生心态得以正常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从而改变大学生盲目信奉宗教的从众心理。
3.9 从人的本性出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 信仰表现人对最高价值的追求,在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支配、统摄地位。高校为了重建大学生信仰的精神家园,应该从人的本性出发引导大学生的发展。人的信仰是人们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个人价值的形成和实现离不开集体。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信仰融人到国家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中,个人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要让大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在社会中生存,不可能脱离精神文化的引导和脱离政治思想的影响,大学生需要融入社会之中,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激励。只有树立符合国家社会整体利益的理想信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3.10 高校应通过与家长共同配合,进一步完善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来说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家长应配合学校开展对学生的信仰教育。首先,大力提倡家庭幸福和睦,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融洽相处,相互尊重,快乐地共同享受生活,进而延伸至和外界社会、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友好共处,才能真正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其次,家庭教育必须素质化。主要通过高校思政管理人员运用他们掌握的教育理论、方法,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家长提高
家长实践能力。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等形式,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最后,高校思政人员要与家长共同配合,为大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同时对大学生的信仰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能分辨善恶、去伪存真,提高他们道德判断的能力,推进真正意义上的理想信仰教育。
参考文献:
[1]谈宗凡.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对策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7,(4).[2]刘莉萍.论儒学与中国宗教信仰的关系[J].伦理学研究,2006,(5).
[3]尤建国.论高校信仰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
[4]宋敬敏.信仰教育应作为高校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J].北京成人教育,2000,(8).[5]金志霖.当代大学生与宗教信仰[J].当代宗教研究,2002,(3).
[6]陈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青年探索,2005,(3).
[7]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6,46,12.
[8]J.G.费雷泽.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19—20.
[9]张世英著.境界与文化—— 成人之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93.
[10]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5.
第四篇: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小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在日益增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有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师源性因素,学生自身的原因,这些因素造成的不正常的心理负担等等压抑了学生的心理.若不能及时的疏导与调节,就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障碍,这样会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以及社会和家庭带来不良的后果。目前小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行为有哪些,应如何解决呢?在此,作一点探讨。
关键字:小学生
心理健康
解决
策略
我们平时听到的、见到的发生在学生中令人痛心的事情,如自杀、偷窃、打群架、厌世等等,不能不引起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深思:这些悲剧为什么会不断地发生在学生身上?这些学生的身上究竟缺少点什么呢?我们认为,他们缺少的是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自我解脱的能力和对自我正确认识分析的能力。一句话,他们缺少的是健康的心理。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是解除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奠基时期,于是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1、社会、家庭因素。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密切相关。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长素质、家庭教育态度与方法等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比如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新旧观念交错的冲撞带来的心理困扰;父母离异、残缺家庭、家庭不良氛围,不切实际的对子女的过高期望或急于求成以及金钱刺激,放任自流等。
2、学校教育的偏颇与不足。《纲要》虽然提出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仍严重存在。如教育中的学业负担过重,升学和成绩的竞争压力,不良教育态度和方式等。
3、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影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在身心发展的各关键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以后的心理发展产生障碍。
诸如以上所述,都会使未成年人的心理结构失衡,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教育实践发展和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
下面就我在教学过程中所见到的小学生心理因素外在表现一一列举,案例一:小珠上学了还要大人喂饭。穿衣、洗澡等一些简单的生活也不能自理,有一种顽固的依赖心理。怎样帮助孩子纠治这种毛病呢? 案例二:小罗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性格较孤僻。一段时间来,她总觉得周围的人都与她过不去,特别是班上同学,看谁都有不顺眼。只要有同学经过她身边并看她一眼,她就即刻指责对方刚才在说她的不是;看到同学们聚在一起谈笑,她就猜大家是不是在议论她;课间有同学无意轻轻碰了她一下,她就与对方发生争吵,说对方故意冲着她来,要欺负她。如果老师在处理这些事情时,稍指出她的不对之处时,她就认为老师在偏袒对方。由于她长期少言寡语,脸上极少有笑容,加上与同学格格不入,所以,她在班上没有好朋友,成绩也仅是中等。她认为自己是很不幸的人,世上没有人喜欢她。案例三:莹莹不合群,从不与同伴一起玩,上课时从不敢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她嗫嗫嚅嚅,同伴在一起开心地玩时,她总缩在旁边不出声,郁郁寡欢。案例四:贞贞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平时较孤僻,不合群。她常常喜欢独自呆在家里一个人玩;有时想出去玩时都要求妈妈陪着她一起出去;班上开展集体活动时她总是自己一个人躲得远远的;平时大人问她话时,她总是绞着手指不出声。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在这里就列举这四例,进行分析。
上述案例主要表现出了小学生的好多心理问题:懒惰,害羞,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猜疑的心理,孤僻,偏激,叛逆等等。家长和老师如何根据孩子的外在表现去疏导呢?有的家长遇到问题,老师埋怨孩子,和别的孩子攀比,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最后孩子和父母关系疏远,无法走进孩子的心灵,其实,小学生的也需要我们去理解,也需要平等的交流。下面就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一:小学生羞怯心理的克服。怕羞的孩子,作爸爸妈妈的,只要稍稍给她创造机会,就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从而使一个怕羞,内向的孩子较变为活泼,开朗的孩子,那么怎么给她创造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呢?
熟悉亲戚和邻居的成员,围绕熟人圈子进行交际
怕羞的孩子一到学校或置身于集体之中,就一句话也没有了,这种现象叫做“场面缄默”。因此,做家长的要多和邻居及孩子同班的家长接触,使两家互相往来,使孩子熟悉同学的家庭。在与小伙伴的玩耍中培养主动性
孩子结识了小伙伴后,在玩耍中产生友谊或者出现纠纷,对孩子而言都是有益的,应放手让孩子自行处理,各种纠纷的解决过程,会使孩子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怕羞孩子增强自信心方法几则:
(1)让孩子在小伙伴的面前干自己拿手的事情,利用孩子的生日等邀请朋友机会,让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拿手的节目。
(2)让孩子在家长面前唱歌或讲故事,并经常以此表扬他。
(3)提早训练,延长孩子的准备时间。让他对学校的功课稍稍提前进行预习或练习,等到正式开始时,孩子就不会惊慌失措了。
(4)家长经常带孩子出去,让他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
(5)安排孩子干力所能及的事,适当地让孩子去做如买盐等简单的事情。(6)经常鼓励孩子说:“你是一个勇敢的好孩子”。
二: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克服:性格怯懦、自卑的孩子,大多有以上的表现,那么,怎样帮助这样的孩子呢?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坚强的意志
如果家庭对孩子娇宠、溺爱,一旦他离开家庭稍遇困难,便畏难发愁形成自卑,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当孩子碰到困难时,只要是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家长可从旁加以指导,不要包办,尽量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使其慢慢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情。不要因孩子达不到你的过高要求而责骂他,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当一个人屡遭失败和挫折,他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难以自拔,形成自卑感。因此,父母要认真分析自己孩子的实际能力,提出恰当要求,使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例如从孩子特别感兴趣的事情和活动着手,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创造条件让他获得成功,再慢慢引导、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并教给他方法,使他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树立自信心。丰富孩子的生活 自卑的孩子自我感觉一切方面都不如人。家长多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有意识地丰富孩子的知识,提高孩子的能力,避免因自卑而怯于与人交往形成自我封闭。积极进行心理疏导
怯懦和自卑性格易使人自暴自弃、无所追求,一事无成。因此,要多和孩子进行交流,鼓励孩子倾吐自己的忧伤,帮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教给他一些情绪调节方法,如:自我暗示法,愉快回忆法,注意转移法等等,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作用,学会对自己的心境进行调整。
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自卑的孩子往往朋友很少,并不是他不想交朋友,相反,他的内心通常是最渴望友情的。只是自卑的心理使他不敢与别人建立友谊,害怕别人会关注自己的缺点。因此,要鼓励孩子主动去接触别人,与他们交朋友。同时要疏通他的思想,学会容纳他人,让他大胆地接受更多人的友情。这样,孩子有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其语言交际与行为都会在交往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发展,他的恐惧心理也就会逐渐消失。重新树立自信心。自卑孩子的潜意识里总是:“我不行,我肯定会失败”给自己输入的失败信息,使得自己无法摆脱失败的阴影,也没有勇气冲破失败的枷锁。所以,家长应当鼓励孩子经常向潜意识输送这样的信息:我能行,我一定会成功的,我的脑子比以前灵活多了。偶尔碰到失败,还要引导他想:这次失败也许是我还不够用心,只要我努力,下次一定会成功的。经常这样自我鼓励,自我调节失败情绪,那么自信心很快就会树立起来。几点做法:
1、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谈心,谈理想,假设几种长大后可能干什么的美好愿望,让孩子脱离老被别人说闲话的阴影。
2、教育孩子正确看待优缺点,让孩子懂得每个人都有缺陷,但并不代表有缺陷的人就不如别人。
3、鼓励孩子大胆和其他同学交朋友,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并承认不足,使同学感到自己是真诚的。
4、对孩子的进步,要及时表扬、鼓励,特别是在人多的地方,也不失时机地表扬,让孩子感到自己也很不错,从而树立自信心。
5、在集体活动中,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如唱歌、跳舞等,使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有作为。
6、经常带孩子去郊游,让孩子感到生活的美好,同时带孩子到敬老院或儿童福利院,接触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并让孩子亲自为他们做实事,从而,使孩子感到自己对社会很有用。有依赖心理的孩子,首先是“娇气”,所以有很多事情不会做。作为父母,要耐心地教会孩子做事情。可以从简单的事教起,如教洗手,先把手泡湿,再擦上香皂,两手搓,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开始时即使简单的步骤也要一步一步地教。类似的事情,如刷牙、洗澡、洗手帕等都要教给做事的步骤,也可先做好演示,再让其动手操作。这时,大人要耐心,不要因孩子动作慢或做不好而包办代替
三:小学生依赖心理的克服有依赖心理的孩子,首先是“娇气”,所以有很多事情不会做。作为父母,要耐心地教会孩子做事情。可以从简单的事教起,如教洗手,先把手泡湿,再擦上香皂,两手搓,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开始时即使简单的步骤也要一步一步地教。类似的事情,如刷牙、洗澡、洗手帕等都要教给做事的步骤,也可先做好演示,再让其动手操作。这时,大人要耐心,不要因孩子动作慢或做不好而包办代替。给孩子创造独立生活的条件
有依赖心理的孩子,多数是优裕的生活环境造成。给孩子创造生活的条件,可以改变他们的依赖性。首先要从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做起。如孩子很喜欢航模,可以给他买飞机、轮船模型之类的材料让他组装。再者,从小事做起,如早上起床,可以让孩子叠被子,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节假日的外出游玩,出发前让孩子自备用品,在旅行过程中,自己想办法克服遇到的困难,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让孩子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有依赖心理的孩子多数都是懒,可让他们在家务劳动中克服“懒赖”心理。如洗碗、洗菜、洗锅、倒垃圾等轻活儿,尽量让孩子独立去做。有些家务也可以让他和大人学做,如包饺子、收拾房间、整理桌面、叠被子等。还可以让孩子帮买油盐酱醋等,既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又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有依赖心理的孩子,多数都是没遇到“挫折”。由于大人的包办,凡事都是顺利的,因此给孩子适当的“挫折”教育很有必要。如在与亲人聚会时,带上孩子,搞些有奖竞赛的活动,人为地给孩子制造一些困难和障碍。也可以选孩子的弱项来举行活动,让其失利,从中进行教育,让他们在挫折中提高认识,认清依赖性的危害。
开展家庭各种竞赛活动
造成孩子依赖性强的原因,多数是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所致。应该让孩子在这环境中得以改变,家庭的各种竞赛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情,如猜谜比赛、唱歌比赛、书画比赛、游戏比赛、劳动竞赛、各种智力比赛等,在竞赛中设法让孩子有获胜的机会,让孩子体会到独立做事取得成功的快乐。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常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有利于孩子独立精神的培养。如带孩子参加假节日旅游、游园、球赛、文艺汇演、有奖竞猜等活动,或带孩子到花鸟市场走走,到商场转转,到图书馆看看,到少年宫、科技馆瞧瞧,让孩子从中认识到自立的重要性。
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孩子自有孩子的生活空间,家长应该让孩子在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里自由发挥。每个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家长可利用这一点,经常鼓励孩子:别人能做的事,你也能做,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不必要替孩子们包办一切,该放手的就放手,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对于那些娇宠惯了的孩子,开始也许还不太习惯,做事会丢三拉四,没有章法,家长可别急,千万不要替孩子们去做,而应该教他怎样做,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孩子一有进步,就应及时表扬“你真行”“我们的孩子真能干”,让孩子时时体会到动手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小学生猜疑心理克服。疑主要表现为:遇事敏感,即较严重的神经过敏,从而引起痛苦的感受和意志的消沉,甚至还会导致少言寡语,孤独郁闷,常往坏处想,对自己常哀声怨气。具有这种心理问题的孩子,会对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只要有不完美的地方,那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他们都会当成百分之百的可能去怀疑、担心、害怕。
对于此类问题的孩子,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帮助其克服。
引导他正确认识自我,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分析、认识自己、他人及环境,不必用放大镜去审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要用宽厚的态度去对待他人。人无完人,每个人包括自己,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不足,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克服缺点的过程中成长。家长要多与孩子接触、交流,如谈心、讨论,甚至可以随时随意地和他们聊天,以沟通情感,及时观察孩子的内心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导和纠正。
教育孩子用客观的态度审时度势,善于打消由先入为主的假定所引起的心理定势,头脑冷静、客观、公正地分析事物和他人,防止消极的自我暗示。让孩子进行换位思考,以体验他人的心理感受,避免走极端,总认为别人针对自己。坚持正面引导,引导孩子向英雄人物学习,鼓励他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多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影视剧,丰富他的精神生活,开阔心理视野。此外,家长应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多给予关怀、支持、帮助和开导,特别是对待他们应热情、诚恳,多加鼓励。实践证明,一些在别人身上似乎不值得表扬的事对孩子却给予表扬,都可能产生较大的激励力量,使他很快从这种性格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对这类孩子来说,这些表扬和鼓励足已能表明家长对他的重视、关心,这对纠正他们的心理问题有极重要的作用。
注意调查后再下结论。俗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教育孩子在有了猜疑之后,先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调查,了解别人的真实态度,不能听到风就是雨。常提醒孩子注意调查和分析,是帮助他们掌握自己控制心理的一种训练方法。
注重社交训练。为孩子创造愉快的人际心理环境,尽量多安排他参加集体活动,并及时进行交往技术训练,例如与被疑者的交流等。
在家里也要认真地审视自己给孩子创设的生活环境,并主动协调好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有较充足的安全感,能与家人相互沟通、交流情感,使其既能接受他人,也能为他人所理解。
五,小学生性格孤僻的克服:性格孤僻的孩子大多具有以上表现特征,为使孩子成为未来社会需要和挑战的新一代,可采取以下方法帮助孩子纠正。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如果父母不和,经常争吵,孩子就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培养,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就会因此而沉默寡言、闷闷不乐,从而养成了孤僻。因此,家长应给孩子创造出一个和睦、融洽、民主的家庭,让孩子真正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体验到家庭的欢乐。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
当前,由于家居条件、家庭结构等原因,家长常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孤僻。家长应让孩子从“自我”的小圈子走出来,让孩子多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耍、游戏、生活。家长有必要利用节假日、业余时间带孩子到游乐园、动物园、公园等场所玩,带孩子去串门、走亲戚,减少孩子对不同人、不同情境的陌生感,增强其交往需要与兴趣,形成活泼、开朗大方的性格。增强体质
孩子性格孤僻与体质弱密切联系。孩子体质弱,就会缺乏活动的耐性和持久性。这样就容易被同伴奚落和蔑视,处于这种状态的孩子会采取回避社会、回避人际交往,用孤僻来保护自己。所以,家长应多带领孩子投身到大自然去,去旅游参观、登山攀登、游泳、锻炼等。一来可以培养孩子勇敢、乐观的精神和持久性,二者可以增强孩子体质,使孩子能够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同伴间的游戏、体育活动。
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的自我封闭,无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会因此而产生孤独感,形成孤僻的性格。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长应以身作则,在言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应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孩子耳濡目染,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一个良好的性格。
注意评价和态度
家长经常随意批评、否定孩子,甚至指责训斥孩子,孩子就会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会感到自己很笨和行为不好,这种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固定下来,就会使孩子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都不行,谁都不如,从而一个人缩在一旁不敢出声、心情压抑。家长不妨采用一些肯定的评价,如“虽然你没有成功,但我仍要表扬你,因为你已经努力了。”“你一直在努力,再加把劲,一定做得更好!”这样注意评价和态度,多肯定和鼓励孩子,如爱抚、点头、微笑、夸奖等,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孩子自信、开朗起来。增加孩子“参与”意识
孤僻的孩子多着迷于一些缺乏社会交往、社会交流的兴趣。如玩游戏机、看电视等,对周围的东西不闻不问,对社会、周围的人和事采取不参与的态度。家长有必要中断孩子的这些着迷的爱好,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鼓励孩子陪同父母外出采购、参与做饭或帮邻居取报、取奶、送信等,以让其与人进行交往及培养其助人为乐的品德。
六,小学生偏激心理克服:孩子与人争论问题时,从不相让,有时明知错了,口里还硬说绝对没错。平时看问题也很绝对,一好百好,一坏百差,以偏概全。脑筋从不转弯。丰富知识经验
孩子由于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窄,看问题就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可帮助孩子拓宽兴趣范围,多方面接触生活,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或者讨论、商量等方式,向孩子灌输正确思维的意识,知道对事物要全面、客观、灵活地看待和分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平时还可要求孩子勤于思考,经常想一想自己提出的观点是否符合实际,逐渐学会“三思而后行”。
加强意志力的锻炼
如:提出要求,使孩子明确各种行为的主要目标,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逐步磨炼意志;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在严寒酷暑中经受磨炼,培养勇敢、顽强、坚韧、果断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有效地增强自控能力。教给控制方法
1、理智。教孩子平时要以理办事,以理服人,以便能头脑冷静,自觉地克服偏激情绪。
2、让人。青少年都很好强,得理不让人,无理也辩三分。教育孩子与人争论时,做到理直、心平、气和地讲话,不逞强。对与小学生心理辅导还有好多的方法,有待我们一起去探讨,进一步搞好小学教育工作。今天,人们已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对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研究人格发展上的这些课题非常迫切,不容忽视,尤其在社会转型、教育转轨的今天。
第五篇:浅谈某某团队现存问题
浅谈***美家团队现有问题
现今的***美家是一个具有创新理念且可发展性的公司,它所具备丰富行业经验也将是锻造出一批批热爱家居生活和热爱改造新生活的人才的平台。未来几年里***将能成为家装行业里的知名品牌和引领者。
但是一个公司之所以伟大,不只是因为它有悠久的历史,辉煌的业绩,知名的品牌。而更为宝贵的是,他拥有非常优秀的团队。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即使失去现有的一切财产,只要留下这个团队,我能再造一个微软!杰克韦尔奇曾说:哪怕通用电气所有的工厂一夜化为灰烬,只要有50名核心骨干,我就能在一年内再造一个通用。这充分说明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所以说一个公司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加强团队管理,发挥团队精神,因为团队建设是公司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今***美家存在的问题,也是大部分公司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缺乏团队建设
所谓团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技能、互相依赖的、承诺共同的规则、具有共同的愿景、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为此目标的达成与否共同承担责任,并具有互补技能的成员组成的群体,通过互相沟通、信任、合作和承担责任,产生群体的协作效应,从而获得比个体成员绩效总和大得多的团队绩效。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一车沙从大厦顶上倒下来,对地面的冲击是不大的,如果把一整车已凝固成整块的混泥土从大厦上倒下来,其结果就大不一样。合理的团队建设与管理就是把一车散沙变成易凝固成块的混泥土,将一个个独立团队成员变成一个坚强有力的团体,从而能够顺利完成项目的既定目标。沙土需要搭配石头、钢筋和水泥等才能形成混泥土,在团队建设中同样如此。每个成员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工作经验和年龄性别按比例的配置,达到合理的互补,决定了这个团队的基本要素。有了沙土等基本要素,是否就一定是混泥土呢?没有水,没有搅拌,就还不行。混泥土中的水就是一种良好的团队氛围,团队信任积极向上的工作气氛。具备了这种气氛,意味着项目成功了一半。而团队主管在团队管理中相当于搅拌机的作用,公司会议、讨论、学习、攻关和休闲等活动,与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最终能形成明智的决策。
现有***美家的成员较为散漫,没有正确的纪律观念从而组成的并非真正的“团队”,因为没有核心的团队精神。
二、缺乏团队管理
团队管理是指:有核心的管理者,正确引导团队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使其成员的行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且能很好地合作,以追求集体的成功。
缺乏团队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公司内部缺少竞争力
讲到团队精神,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的是团队内部是和气的,没有竞争的。而实际上在团队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团队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一方面可以在团队内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氛围,使每个成员不断自我提高;另一方面实现团队结构的最优配置,激发团队的最大潜能。
通过竞争的筛选,发现哪些人适应某项工作,哪些人不适应某项工作,保留最好的,剔除最弱的。如果一个团队内部没有竞争,在开始的时候,团队成员也许会凭着一股激情努力工作,但时间一长,就会发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团队成员的热情就会减退,最终会导致团队成员选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方式来混日子。
所以,只有***美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奖优罚劣,打破这种看似平等实为压制的利益格局,团队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团队才能长期保持活力。
2.团队的学习能力不高
***成员在成长过程中因缺乏有效辅导,培训的力度相对较小,导致整体团队成长缓慢,整体绩效不高。因为没有团队去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有效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部分员工缺少忧患意识,一些员工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积极的学习新知识,也不自觉的开展横向学习,学习时间仅占业余时间的一小部分,甚至一点学习的时间都不安排。由于懈怠地工作和闲散的生活中滋生出一些不良的习惯,因此团队难以形成合力。
3.团队成员之间缺乏信任与沟通 因为人性总是害怕被否定、被责备,所以在现有团队成员的也大都害怕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大家都不愿意敞开心扉及时交流,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上报反馈,导致问题越积越多。问题发生时也不愿承认自己的缺点和弱项,虚心接受指正。这将最终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缺乏信任。在团队中,信任是高效团队的核心,没有了信任,团队才不能发挥它的作用。
4.团队执行能力较弱
在***美家中虽有健全的制度和严明的纪律,但是团队执行力不强、制度落实不力、纪律观念淡薄,不重视细节,没有意识到细节决定成败。成员虽都有做大事的雄心,但没有做小事的恒心。在责任落实上不认真,有些工作领导虽然布置了,但是从不督促检查,虎头蛇尾,责任感不强,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工作质量不高。同时因为纪律意识不强,成员对领导的决定和要求不求甚解,不认真执行,有些事情不天天督促就干不下去,更有甚者,自作主张,反行其事,全然没有基本的纪律观念。这些不良工作习惯的存在,才使得现有团队的目标不能及时按要求完成,工作质量也大打折扣,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影响了公司信誉,消减了公司竞争力。
5.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建设
正确的激励对一个公司来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但可以挖掘团队成员的潜力,而且还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成产效率。但是***美家中还不能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导致激励产生负面影响。激励并非就是奖励,在实施激励机制时,不因只片面地考虑正面的奖励措施,而轻视或不考虑约束和惩罚措施。从完整意义上说,激励应包括激发和约束两层含义,奖励和惩罚是对立统一的。激励并不全是鼓励,它也包括许多负激励措施,如罚款、降职、淘汰激励等。
6.团队没有明确的目标
***美家中基层中暂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即围绕远期目标设定短期阶段性的目标。只是过分注意主要目标的远期前景,导致期望目标的设定经常失败。正确的目标设定应从整个团队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开始,然后在团队成员的参与下,将这一最终目标分割成为一系列相互关联、易于操作的短期目标。
成功的团队应该总是着眼并着手与短期目标。因为短期目标易于实施,便于施展才能。可以长远打算,但必须着手于眼前。团队设立的目标越多,其运作的结果就越遭。尽管可以多方准备,事物总有自己演变的规律。不断获得新知识,便会产生新的认识。因此***美家应该设定远期目标,规划成短期目标,不停的修正短期目标,保持短期目标的灵活性,从而实现远期目标的目的。
三、现有团队成员思想的老化
在***美家现有团队中个别成员思想老化,它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沉迷过去不思上进
个别思想老化的员工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不求上进,不思进取,不肯积极主动地学习。常有的思想就是我以前如何如何,最常有的心态就是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因此对于公司现在给予他的一切均视为这是我应该得到的,也不会感恩公司和老板。正是有了这种心态才直接导致他们工作上的消极被动。
2、自持身份违反制度
个别思想老化的员工往往以老员工身份自居,对公司的规章制度置若罔闻,经常违反却不以为然。有时,公司领导会考虑到他是公司的老员工,在处理方式和力度上给予适当的照顾,但这种照顾有时又适得其反,反而助长了他们的气焰。最后搞得公司领导也十分被动。老员工不能起到带头作用,新员工不服气,领导奖罚不公平,威信扫地。
3、自以为是顶撞领导
个别思想老化的员工,由于对公司、对岗位情况十分了解,或是公司领导好说话,不会对我怎么样的想法,所以会经常以各种刁钻的理由和借口来给上级领导制造难题,顶撞刁难领导。
4、自持能力否定新制度
个别思想老化的员工对公司的各项新的改革和举措几乎都持消极否定的态度。他们总是说过去自己做得如何的好,他们的思维和眼光总是向后看,总是回忆过去,不肯向前看,不能展望未来。因此,每每公司有新的改革和举错出台的时候,也许他们表面支持,但实际冷言冷语,心里想的都是什么这种活动以前我都做过,什么这种活动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遇到一些小困难就以偏概全否定全部可能等等。不但自己不肯积极执行,反而在团队中散布这些负面情绪,造成整个团队执行难。使新的改革和举措在开始推动之初就缺少了激情和动力。以上种种情况在大多数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无法使公司的团队思想上保持年轻化,不解决和预防这个问题的发生,公司就难以实现快速发展。我认为解决之道有以下几方面。
(1)、只换思想不换人
对于团队成员,特别是那些老员工,当我们发现其思想老化,消极被动的现象后,要迅速与其沟通,做好他的思想工作。要求其在思想上迅速改进。在肯定其前期为公司做出的贡献的同时,明确指出他现在的思想行为对公司和团队造成的负面影响。要求其立即整改,停止其负面的思想和行为。告诉他只要能够改变思想,跟上公司的步伐,公司还是欢迎他,还会留他、用他。
(2)、不换思想就换人
对于经过了多次思想教育,仍不能改变的思想老化的团队成员,只能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换人。在这方面做为领导要本着对公司负责、对团队负责的精神和态度,要敢于慧剑斩情丝!切不可拖泥带水,优柔寡断。哪怕他再有能力,哪怕他再有影响,也要换掉!因为这祥的人留在团队中只会危害团队的健康发展。这祥的人越早离开对公司越有利。哪怕短时间内会造成一些损失,也要在所不惜。只是在处理的方式上要考虑全面、慎重处理。让个人及公司的损失和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要让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新人有更多的上台表演的机会。年轻人初入职场最具有活力和激情。在团队中一定要多给年轻人机会,多让他们施展才华、锻炼自已。切不可论资排辈,凭资历、凭时间。
(4)、要设定良好的有活力的机制、保障团队思想永远年轻化。在公司里,要想让团队永远有激情、有上进心,就要设立良好的机制。可以岗位轮换制,重要岗位可以二、三人轮流上岗,告诉员工岗位都是能者居者,时间可以以半年或一年为单位进行评选。这祥就可以避免一人长时间在一个岗位所造成的思想和工作思路的老化现象,工作很难再有突破。当然,如果轮换时间过短或过于频繁,也会出现对工作不利的情况。总之,要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风气和意识,彻底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僵化的格局。
只有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使整个团队的绩效产出远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产生了正效的协同效应,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运行效率,打造出高效团队。满足外部环境灵活多变的竞争要求,最终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才能使公司在新经济、新变化的市场的激烈竞争环境下生存、发展。
以上问题看法纯属个人观点,仅作参考,存在不足与误解,请多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