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期末重点总结

时间:2019-05-13 09:5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法期末重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法期末重点总结》。

第一篇:国际法期末重点总结

国际法期末复习范围

国际法(international law):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形成出来的各国公认的,表现这些国家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国际关系上对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包括原则、规则、制度的总体。

国际条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具有缔约能力的国际法主体间以国际法为准而缔结的确立其相互权利、义务的国际书面协议。

国际习惯(international custom):各国在其长期的国际交往的实践中通过重复类似的行为而逐渐形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不成文的行为规则。

国际法的渊源(the source of a rule of international law):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和使国际法的规范具有“合法性”的法律形式。

强行法(jus cogens):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指国家之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许损抑且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一般国际法规律使得更改之规律。

国家承认:一个既存国家确认特定领土范围的居民已组成为一个国家并具有国际法上的人格,同时表示愿意与其交往。

政府承认:确认一个集团的人在一个国家内已经组成了一个能够在国内实行有效统治,在国际关系中代表该国家的政府,同时表示愿意视为该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而与之交往。

独立权:独立权是国家主权在对外关系上的体现,是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外来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国际地役:又称国家地役,是指一国根据条约对其领土主权所加的一种特殊限制,据此,国家领土的一部或全部在一定范围内为另一种国家的某种目的或利益服务。

缔约权:有权缔结条约的机构的权限。

庇护(asylum):一般所称之庇护,是领土庇护,它指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而被外国追诉或受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和居留,并给予保护。

引渡(extradition):指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他国追捕、通缉或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基于条约或其他理由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的一种国际司法协助行为。

公海:是指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公海相关法律制度:公海自由是现代国际海洋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指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不论其为沿海国或内陆国。任何国家不得有效地声称将公海的任何部分置于其主权之下。公海自由的内容主要包括:

1.航行自由;

2.捕鱼自由;

3.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4.公海上空飞行自由;

5.建造国际法所容许的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

6.科学研究的自由。

各国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和义务:

(一)沿海国: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主权权利是与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有关的权利,即以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专属经济区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的自然资源(不论为生物或非生物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以及在该海域内从事经济性开发和勘探,如利用海水、海流和风力生产能等其他活动的主权权利。管辖权事项涉及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海洋科学研究,以及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6条,沿海国在行使权利和履行其义务时,应适当顾及其他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并应以符合该公约规定的方式行使。

(二)其他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8条规定,在专属经济区内,所有国家,不论在沿海国或内陆国,在本公约有关规定的限制下,均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海洋其他国际合法用途。第88条至第115条有关适用于公海的一般规定以及其他国际法有关准则,只要与公约第五部分不相抵触,均适用于专属经济区。

但是,各国在专属经济区内行使其权利和履行其义务时,应适当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并应遵守沿海国制定的与公约第五部分不相抵触的法律和规章。

领海的无害通过:所有国家,不论为沿海国与内陆国,其船舶均享有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通过领海的权利。

国际海底区域的概念:简称“区域”,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的一个崭新概念。它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也就是各国大陆架或专属经济区以外的深海洋底及其底土。

国际海底区域的地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一部分规定:“区域”的法律地位可概括为:

1.“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

2.任何国家不应对“区域”的任何部分或者资源主张或行使主权或主权权利;任何国家或

自然人或法人,也不应将“区域”或其资源的任何部分据为己有。任何这种主权和主权权利的主张和行使,或这种据为己有的行为,均应不予承认。

3.“区域”内资源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人类,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行使。

4.“区域”上覆水域或这种水域上空的法律地位不受影响。

国家的基本权利: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享有一些权利。由于这些权利是国家根据主权所固有的,又被称为国家的基本权利。国际的基本权利应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这些权利既是主权所派生的,也是主权内容的具体化和体现。需要强调的是:所有这些权利不是国家之间的条约所产生的,它们是国家作为国际人格者在习惯上享受的权利,也是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成员而相互给予承认的权利。

继承的实际生存原则:领土实际生存原则指某一发生继承的领土范围内的动产由其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继承,继承国对被继承国按公平原则进行适当补偿。

国际法公约第38条第一款:

法院对于陈诉各项争端,依依国际法裁判之,裁判时应适用:

(子)不论普通或特别国际协约,确立诉讼当事国当事国明白承认之规条者。

(丑)国际习惯,作为通例之证明而经接受为法律者。

(寅)一般法律原则为文明各国所承认者。

(卯)在第59条规定之下,司法判例及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作为确定法律原则之补助资料者。

国际法上承认的种类:在国际法上,承认国家或政府,是国际社会中的既存国家以一定方式对新国家或新政府出现这一事实进行确认,并表明愿意与之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行为。因此,国际法上有国家承认和政府承认两种。

国家承认是指一个既存国家确认特定领土范围的居民已组成为一个国家并具有国际法上的人格,同时表示愿意与其交往。

政府承认是指确认一个集团的人在一个国家内已经组成了一个能够在国内实行有效统治,在国际关系中代表该国家的政府,同时表示愿意视为该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而与之交往。

最惠国待遇:它是指一国(施惠国)给予另一国(受惠国)国民的待遇,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的待遇。

国民待遇:它是指国家在一定范围呢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公民同等的待遇。

依加入取得国籍的种类:主要有申请入籍,基于婚姻、收养、认领等事实入籍等。

申请入籍。一国是否允准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加入其国籍,是其主权范围内的事,他国无权干涉,任何人也无权主张一国必须接受其入籍。原则上,各国都允许外国人在一定的条件和法律程序下入籍。

由于婚姻入籍。一国国民由于与他国国民结婚而取得他国国籍,这主要是解决女子国籍因婚姻发生变更的问题。

由于收养入籍。收养对被收养者国籍的影响,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收养影响国籍,即本国国民收养的外国籍或无国籍的养子女因收养而取得本国国籍。第二,收养不影响国籍,即养子女不因被收养而取得养父母所属国的国籍。第三,收养虽不影响被收养人的国籍,但养父母所属国可以按优惠的条件给予被收养人的国籍。

领土的取得和变更方式:指领土主权的取得和变更,传统方式有五种,即先占、添附、时效、割让和政征服。①先占:是一个国家有意思地取得当时不在任何其他国家主权之下的土地的主权的一种占取行为。②添附:指土地通过新的形成而增加。③时效:指一国长期、不间断和公开地占有、统治他国部分而取得该部分领土的主权。④割让:指一国通过条约将其对国家领土的主权转移给另一国。⑤征服:指战争结束后,征服国将被征服国领土全部或部分加以兼并的行为。随着国际法实践的发展,一些传统的领土取得方式已不再适用,而产生了新的方式,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人民自决的方式。①人民自决,指殖民地被压迫民族从宗主国或殖民国家分离出来成立独立国家或者加入其它国家而发生的领土变更。②全民投票:领土主权争议地区的居民以投票方式表示意愿,确立领土归属的方式。③收复失地:原领土国收回被别国非法侵占的领土而恢复对该国的历史性权力的领土变更方式。④交换领土:相邻国家间为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更好地解决边境问题,在协议基础上自愿变更部分领土的归属。⑤添附。

主权豁免(immunity right of state):指国家及其财产不受他国的立法、行政、司法管辖,通常是司法管辖,在未经一国同意,该国的行为免受所在国法院的审判,其财产不受法院扣押和强制执行。

领事():是一国根据与他国的协议,派驻他国一定地区执行领事职务,以保护派遣国及其公民和法人在当地合法权益的代表。

外国人待遇的方式:①国民待遇,国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公民同等的待遇。②最惠国待遇:指一国给予另一国国民的待遇,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的待遇。③差别待遇:指一国给予外国人不同于本国人的待遇,或对不同国籍的外国人给予不同的待遇。④普遍优惠制:指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

国书():派遣国书是派遣国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国家元首用以证明大使或公使身份的正式文件。

全权证书(full power):全权证书是指一国或国际组织主管当局或主管机构所颁发,指派一人或数人代表该国或国际组织谈判 议定或认证条文,表示该国或国际组织同意受其约束,或完成缔结条约的任何其他行为的文件。

直线基线(straight baseline):连接海岸向外突出的地方和岛屿上适当各点而形成的一条线。正常基线(normal baseline):就是连接海岸的低潮线,也即海水退潮退到离海岸最远的那条线。

保护性管辖():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其本身安全或重大利益,对外国人在该国领域之外所犯罪行实行管辖的权利。

普遍性管辖():通常理解为普遍刑事管辖,是指根据国际法,对于某些特定的国际罪行,由于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全人类的利益,不论犯罪行为发生于何地和罪犯国籍如何,所有国家均有权对其实行管辖。

情势根本变更():是指在缔结条约时有个假定,即条约的有效以缔约时所能预见到的情势

不变为条件,如果情势发生根本变化,缔约国有权终止、退出或暂停施行条约。外交特权与豁免和领事特权和豁免的异同:

紧追权(right of hot pursuit):是指沿海国对违反其法律和规章并从其管辖海域逃向公海的外国船舶进行追逐以拿捕的权利。

条约对第三方的效利:①条约非经第三国同意,不为该国创设义务或权利。②如果有一个条约有意为第三国设定一项义务,应得到第三国书面明示接受。③如果一个条约有意为第三国创设一项权利,也应得到第三国的同意,但在第三国无相反的表示时,应推定其同意。④第三国所担负的义务,必须经条约各当事国与该第三国的同意,方得取消或变更,但经确定其另有协议者除外;第三国享有的权利,如果经确定原意为非经第三国同意不得予以取消或变更时,当事国不得予以取消或变更。⑤条约通常会对第三国产生某种法律效果,如果条约的规定是对习惯法规则的编纂或已形成为习惯法规则,则对第三国有拘束力。例外:有的条约明确给第三国是定义务而无须其同意。

条约适用的规则:

国家主权平等:①各国不问经济、政治、社会或其他性质有何不同,均有平等权利与责任,并为国际社会之平等会员国;②各国法律地位平等;③各国均享有充分主权之固有权利;④各国均有义务尊重其他国家之人格;⑤国家之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得侵犯;⑥各国均有权利自由选择并发展其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制度;⑦各国均有责任充分并一秉诚意履行其国际义务,并与其他国家和平相处。

《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国际法的基本原则:①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原则;②善意履行宪章义务; ③和平解决国际争端;④禁止非法使用武力;⑤集体协助联合国行动和不得协助联合国行动所针对的国家;⑥确保非会员国遵行宪章原则;⑦不干涉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事件。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区别:

条约保留的概念和范围:是指一国于签署、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条约时所作之片面声明,不论措辞或名称为何,其目的在于摒除或更改条约中若干规定对该国适用之法律效果。

第二篇:国际法考试重点

国际法是指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特征1 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2 国际法的制定主要是通过国家之间的协议来实现的、国际社会没有专门的立法机关3国际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关系,主要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4国际法没有居于国家之上的强制执行机关一般国际法的强行规范:国家之国际社会整体接受并公认为不许损益,且仅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一般法律规范始得更改之(禁止侵略、战争等)

国际法学派:1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本身就是自然法,实在法是从自然法获得效力的2实在法学派:把国际法主要建立在习惯和条约的基础上,即强调认定法而不是自然法3折中学派(格老秀斯学派)认为国际法中一类为“万国法”,即习惯国际法,属于意志法;另一类是关于国家之间关系的自然法。称之为自然国际法,根源于人类理性4新自然法学派:以自然法为依据,贬低了国家主权在现代国际法中的地位,又否定或降低了一些国际法原则或规则的意义5规范法学派:认为国际法的效力根源于“协定必须遵守”这一基本规范6政策定向派:认为国际法的效力来源于制定国家的对外政策

国际法的渊源是指国际法规范表现的形式或形成的过程、程序。主要渊源:1国际条约 2 国际习惯3 一般法律原则 辅助资料:1司法判例、权威国际法学家的学说2公允与善良原则3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决议4准条约和软法 国家是定居在特定的领土之上,并结合在一个独立自主的权力之下的热的集合体。构成要素:固定的居民、确定的领土、政府、主权

国家豁免权:通常是指非经一国同意,该国的行为不受所在国法院的管辖,其财产不受所在国法院的扣押或强制执行(绝对豁免和相对豁免)

国家的承认指既存国家表示认可某种事实或情势,并愿意接受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为。性质就即成国家是否承认新国家来讲,承认是国家单方面的政治行为。从承认对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影响来说,1构成说2宣告说。方式:明示承认、默示承认。法律上的承认、事实上的承认。国家的继承是指一国对领土的国际关系所负的责任,由别国取代。国家继承的方式:1一国的领土部分或全部转移给别国2国家领土的合并3国家领土的分离4国家领土的分立5殖民地、附属国或非自治领土获得独立地位,其领土脱离宗主国国家继承的内容:1条约的继承2国家财产的继承3国家档案的继承4国家债务的继承条约继承的原则1人身条约不继承2非人身条约继承

国籍的概念是表示个人具有某个国家的公民或国民资格或身份,与该国保持着永久的法律关系,处于该国的属人优越权之下。意义:1是国家区分本国人和外国人的根据2是确定属人管辖的根据3是个人和国际法的纽带 基本取得方式1因出生取得国籍2以入籍取得国籍

外交保护的概念是指国家对于本国国民在外国的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的违法国际法的侵害时通过外交途径所采取的保护措施。是国家主权的体现。条件:1受害人持续具有保护国的实际国籍2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的非法侵害3用尽当地救济

外国人待遇的基本原则:1国民待遇(指国家在相同条件下和特定范围内给予外国人和本国人相同的待遇)2最惠国待遇(指在相同条件下和特定范围内,一国给予另一国国民待遇不低于它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的待遇)3互惠待遇4差别待遇5最低限度国际标准待遇

引渡是指一国根据条约或基于其他理由把本国境内而被他国指控或判定犯罪的人,应该国的请求,移交给该国进行审判或处罚的行为.效果:请求国得到被引渡的人犯后,对其审判或处罚要遵守特定罪行原则

领土是国家构成要素之一,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和范围 领土主权的限制:

一、一般限制(依据一般国际法规范对所有国家或大多数国家领土主权的限制)

二、特殊限制(共管:即国家共管,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某一领土共同行使主权。租借地:依据条约,一国将某部分领土租借给另一国,供其在租期内用于条约所规定的目的。国家地役:依据条约一国有关领土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他国需要或为他国利益服务)

国家领土变更的方式传统国际法中领土取得的方式:1先占2时效3添附4割让5征服。现代国际法中领土取得的方式:1原殖民地、委任统治地、托管领土实现民族自决成为新独立国家2全民公决(举行公决的情况:1原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民族或地区2原战败国被占领土3一国内部某一地区的居民通过投票决定是否分离)3恢复失地 国际地役是指依据国际条约,一国有关领土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他国需要或为他国利益服务。分为积极地役和消极地役两种

无害通过权是指所有国家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和安全的情况下,无须事先核准均享有继续不停并迅速进行的通过沿海国领海的权利群岛海道通过权是指所有国家的船舶和飞机均享有在群岛国指定的海道和其上的空中道内的群岛

维和行动三原则:1维和行动必须取得当事国和当事各方的同意2维和人员在冲突各方之间严格保持中立3维和行动除为自卫不得使用武力

船旗国管辖是在公海上实行的主要管辖原则。在公海上航行的所有船舶和船舶上的一切人和事均受船舶悬挂其旗帜的国家的管辖。悬挂两国或两国以上旗帜航行并视方便而使用旗帜的船舶,视同为无国籍船舶,不得对任何其他国家主张其所悬挂的旗帜中的任一国籍

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自领海基线量起宽度不超过200海里的区域(包括水体和海床及底土)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如下权利和管辖权:1以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和海床及其底土的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以及从事利用海水、海流和风力生产能等经济性开发和勘探活动的主权权利2建造和使用人工岛屿和设施2海洋科学研究3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 他国权利:1航行和飞越自由2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3与这些自由有关的海洋其他国际合法用途 大陆架的划界范围:不足200海里,扩展到200海里2超过200海里,则不得超出从领海基线量起350海里或不超出2500米等深线100海里 登临权:军舰、军用飞机或经政府授权的船舶或飞机有权登上被合理认为犯有国际罪行或其他违反国际法行为嫌疑的船舶进行检查的权利 紧追权是沿海国当局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违反其法律或规章,并从其有管辖权的海域逃跑时,有权在公海继续对该船舶进行不中断追赶和拿捕的权利 国际海底区域的概念和法律地位: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区域向所有国家开放,区域内资源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人类平行开发制是区域的开发制度。其做法是申请开发者在向管理局提出开发申请时,须提出足够大,并有足够的估计商业价值,可供从事两起采矿作业的总区域,并将这一区域分成估计商业价值相等的两个部分,供管理局指定其中一部分保留给管理局活动 空间物体损害赔偿制度:1过错原则(谁主张谁举证)2过错推定原则3无过错责任(严格责任、客观责任)4公平责任责任 责任主体是发射国 损害赔偿应通过外交途径向发射国提出。在通常情况下,赔偿损害的要求须于 使馆的职务:1代表(在接受过中代表派遣国政府)2保护(在国际法许可限度内,在接受国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的利益)3谈判(与接受国政府进行谈判)4了解和报告(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的状况及发展情形,并向派遣国报告)5促进(促进派遣国与接受国间的友好关系,并发展两国的经济、文化与科学关系)。使馆人员:外交人员、行政和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管辖的豁免:1刑事管辖的豁免2民事和行政管辖的豁免3作证义务的免除4管辖豁免的放弃与执行豁免的放弃须有派遣国明示。领馆和使馆的区别:1代表不同:使馆全面代表派遣国,领事馆就领事职务范围内的事项同地方当局进行交涉2利益不同:使馆所保护的利益一般对派遣国来说是全局性的,领馆的保护则一般表决于经常性的事务3活动范围不同:使馆的工作和范围是接受国全境,领馆则一般限于在领区4使馆一国至另一国只有一个,领馆则可多个5地点不同:使馆在首都,领馆不一定 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包括1诉讼管辖权:一是对国家管辖权(只有国家才能成为当事方,联合国将机器专门机构和其他国家组织、个人均不能成为当事方)二是对事管辖权(1自愿管辖2协议管辖3任意强制管辖)2咨询管辖权。国际法院的判决为终审判决,不得上诉,对各当事国均有拘束力补充性原则:是对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补充,只有在国家国内审判机构和程序不存在、不能有效的履行职责、国家不愿意或其他特殊的情况下,国际刑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辖权。属时管辖:国际刑事法院只对2007年7月1日规约生效后所实施的犯罪具有管辖权,它不能审判那些被指控曾在此之前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安理会的职责:1 调查2建议适当的争端解决程序或调整方法3进行调停、斡旋或和解4安理会在断定存在对于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及侵略行为后,可采取武力以外的办法实施其决定,或采取军事行动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合法自卫的条件:1自卫必须是而且只能是对依据实际发生的武力攻击进行的反击2自卫权只有在安理会采取必要办法,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前才得行使3联合国集体安全保障体制下,自卫只是一种临时的紧急救助办法4自卫权的行使还必须遵守“相称性原则”,即武力反击的规模及强度应适当 全球气候变化及控制:温室效应,1992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 南极条约主要内容:1南极专用于和平目的2科学考察自由和国际合作3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4缔约国观察员观察制度5缔约国协商会议制 国际法体系:

一、结构体系(1一般或普遍国际法,对所有或大多数国家都适用2区域国际法3其他多边或双边特别国际法)

二、规范体系(任意性、强制性):1一般国际法强行规范是国际法的核心。2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国际法的基石。

三、内容体系:1传统国际法(平时法、战时法、中立法)2现代国际法(人权、海洋、空间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体系)过境通行权是指专为在连接公海或专属经济区一个部分与公海或专属经济区另一个部分的海峡继续不停和迅速过境的目的而行使航行和飞有过境通行的权利,船舶和飞机以其正常通行方式行使过境通行权(例外:1如果海峡足够宽,海峡中有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航道,则此种海峡使用公海自由通过制度2如果该海峡是由一国大陆与岛屿构成,且该岛向海一面的海域有一条穿过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航道在航行和水文特征方面与海峡内的航道同样方便,则海峡内的航道不再适越自由。所有船舶和飞机均享 用过境通行制,而适用无害通过制3还有一些海峡,如黑海海峡、麦哲伦海峡等,其实行的通过制度是由专门针对该海峡签订的国际条约规定的,即实行所谓的特别协定制度。)

第三篇:国际法总结

国际法总结

一、国际法的概念: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二、国际法的特征:

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间的法律关系;

2、国际法的创立方式是国家间的协议;

3、国际法的强制执行依靠国家采取单独或集体措施。

三、国际法的渊源:

1、国际条约(不管一般性的和特别的条约,都具有法律约束力,都是国际法的渊源);

2、国际习惯(对各国一般有约束力);

3、一般法律原则(它不是一般的法律,我国认为一般的法律原则是各国法律体系所共有的原则);

4、确立国际法原则的辅助资料(不是法律渊源。

辅助方法:司法判例、权威公法学家学说、国家组织决议)。

四、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的概念:是指在国际法体系中,那些得到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并构成国际法基础的原则。

五、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1、各国公认;

2、具有普遍意义;

3、构成国际法的基础;

4、具有强行法的性质。

六、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2、不侵犯原则;

3、不干涉内政原则;

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5、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七、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的理论:

(一)一元论:国际法优先说、国内法优先说;

(二)二元论:国际法和国内法平行说。(P44-P46)

八、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一)国际层面:

1、国内立法不能改变国际法的原则或规则;

2、国家不得以其国内法规定来对抗其承担的国际义务,或以国内法规定作为违背国际义务的理由来逃避其国际责任;

3、国际法不干预一国国内法的制定,除非该国承担相关的特殊义务。

(二)国内层面:

1、直接适用(民商事条约在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时,条约通常可直接、优先适用,我国提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2、同时适用(我国加入了公约,同时国内法也要遵守,所以在国内呈现出并行使用的状态。)

3、转化适用(将条约转化为国内相应立法,通过本国立法来执行条约。)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中国规定):

1、严格履行国际义务,保护中国的合法权益;

2、各该法所规定的范围内,倾向于所缔结的条约是我国法律的组成部分,并且可以在我国直接适用;

3、当条约与我国法律抵触时,根据我国现行的几十部重要法律表明的立场是条约优先。

4、条约优先我国国内法,是指优先于宪法以外的法律,而不应优先于《宪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① 建立或修改国内法,以将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或接受的国际习惯转化为国内法,在国内得到适用;

②个案处理,即根据需要采取临时法律措施,以适用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

九、国家应具备的四个要素:

1、永久的人口;

2、确定的领土;

3、政府;

4、主权。

十、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对内和对外事务,不受任何其他权力的命令或强制,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平等权(国家在国际法上享有平等地位的权利。)、自卫权(当国家遭受外来武力攻击时,实施单独的或集体的武力抗拒攻击者,以保卫自身的生存、独立和安全 的权利。

分为平时防御权和攻击时自卫权。)、管辖权(国家对人和物以及事件的管理和支配权。

属地管辖是专属的和排他的。)。

十一、国家豁免:泛指一国在外国的行为和财产不受另一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方面的管辖,但通常是指不受另一国的司法管辖,即非经一国同意,该国的行为和财产不受另一国法院的审判和强制措施的支配。(主权行为和国家财产才享有主权豁免。国家管辖豁免主要体现为:司法管辖豁免、诉讼豁免和执行豁免。

放弃一项豁免或一个特定诉讼的豁免,并不意味着放弃另一项豁免。)

十二、国家承认的范围:

1、法律上的承认(永久的和不可撤销的,由于外交或者领事关系的建立,或重要条约的缔结等实际交往情况可以表明属于法律上的承认;

2、事实上的承认(经济、贸易、商业、文化和科技方面的交往)。

十三、国家债务的继承:

1、国债;

2、以国家名义承担的,实际上只用于地方的债务。

(地方债务、个人债务和恶债不继承)

十四、国家财产的继承的一标准:和领土有关联;二原则:实际生存原则、随领土转移原则。

十五、白板规则:一般不继承,除非有协议。P84

十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继承:

1、对条约的继承(对旧政府接受的国际条约继承的总原则是区别对待,根据条约的内容和性质来决定是否继承。)

2、对财产的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自其成立之日起,就有权继承旧政府在中国境内外的一切财产。)

3、对债务的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旧政府的债务继承原则是凡旧政府接受的外国侵略和奴役中国的债务,及旧政府为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或从事违反中国人利益的活动所举之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律不予继承。)

十七、中国国籍的取得:P106

十八、外国人的待遇原则:

1、国民待遇(指国家在相同条件下和特定范围内给予外国人与本国人相同的待遇);

2、最惠国待遇(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和特定范围内,一国给予另一国国民的待遇不低于它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的待遇,包括特权、优惠、免除、不禁止或不限制等。最惠国待遇的根据是国家间缔结多边或双边条约中载有的最惠国待遇条款。)

3、互惠待遇(一国给予外国人的某项权利、免除或优惠须以该外国人的国籍国同样给予该国国民某项权利、免除或优惠为前提。

十九、外交保护:是指国家对其在外国的国民(包括法人)之合法权益遭到所在国家违反国际法的侵害而得不到救济时,采取外交或其他方法向加害国求偿的行为。

二十、外交保护的条件:

1、保护国的国民或受其保护的其他人遭到所在国的非法侵害;

2、受害人持续具有保护国的实际国籍或经常居住在该国;

3、用尽当地救济。

二十一、引渡:是指国家把当时在其境内的被别国指控为犯罪或判罪的人,应有关国家请求,移交给请求国进行审判或处罚。

二十二、引渡的主体通常都是国家,请求引渡的国家可以是犯罪行为发生地国或受害国,也可以是犯罪嫌疑人或罪犯的国籍国。二

十三、引渡的根据是国际条约。(无条约可以拒绝引渡)

二十四、引渡的条件:

1、双重归罪原则(请求国和被请求国都认为构成犯罪的可引渡);

2、罪名特定原则(请求国未经引渡国同意,只能就其请求

引渡的特定犯罪行为对该被引渡人进行审判或处罚)。

3、被请求引渡人的犯罪处罚达到法定高度。

二十五、拒绝引渡的理由:

1、本国人不引渡;

2、政治犯不引渡,但是实施了战争罪、反和平罪和反人类罪、种族灭绝或种族隔离罪、非法劫持航空器、侵犯外交代表人一般不视为政治犯,可以引渡。

3、死刑犯、军事犯、宗教犯不引渡。

二十六、庇护:指国家对于因政治原因被追诉或被迫害而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准其入境、居留和给予保护。

二十七、取得难民身份的条件:

1、栖身于本国或经常居住国之外;

2、不能或不愿受本国保护和不能或不愿返回经常居住国;

3、有正当理由畏惧迫害。

二十八、对非法入境难民的处理原则:

1、不推回原则(遵守边界不拒绝原则);

2、对非法入境难民的宽容和便利原则。

二十九、国家领土的构成:领陆、领水、领空和领陆和领水的底土。

十、领土的取得:

1、先占;

2、时效;

3、征服;

4、添附;

5、割让。

6、民族自决;

7、全民投票;

8、恢复主权和收复失地。

(前三种已经不存在,现在只有后两种。

添附分为自然添附(如河口三角洲和涨滩)、人工添附(如围海造田)。

割让有强制性的割让,如武力;还有非强制性割让,如买卖、交换和赠送等。

现代新的领土取得方式:殖民地独立和公民投票。)

十一、中国陆地边界长约2.2万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

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

十二、边界的划分:

1、划界的方法:几何学划界法、天文学划界法、自然划界法。

2、划界程序:a定界(指有关国家经过谈判签订边界条约,将商定的两国边界的主要位置和基本走向写入条约中,边界条约还要规定处理各种具体情况的原则和规则,它是确定有关国家边界的基本法律文件。); b标界(边界条约正式签订之后,即进入实际标界阶段。首先,划定边界线的位置,树立界碑以作为标志;

其次,制定边界议定书并边界地图,详细载明全部边界的具体走向和界标的精确的位置,作为边界条约的附件,边界议定书和边界地图也是确定边界的重要法律文书。)

c划界文件不一致的解决原则(无协议的情况下,通常按下列原则解决:标界位置与议定书和地图不符时,以议定书和地图为准;

地图与议定书和边界条约不符时,以议定书和边界条约为准;

议定书和边界条约不符时,以条约为准)。三

十三、南极的法律地位:

1、和平利用南极;

2、南极科学考察自由和国际合作;

3、冻结各国对南极的领土和权利要求;

4、维持南极地区的公海制度。

十四、领海是指领海基线以外毗邻一国领陆或内水的一定宽度的海水带,其宽度不得超过12海里。

十五、领海的法律地位:

1、沿海国的领海主权:

a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权;

b沿海航运权;

c领空权;

d立法和管辖权;

e 战时中立的沿海国之领海应有中立地位,交战国不得在其中进行交战或拿捕商船等违反中立义务的行为。

2、领海中的无害通过制度(无害通过制度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宁和正常秩序的条件下,可以在不事先通知或征得沿海国同意的情况下,连续不间断的通过其领海航行的权利。

无害

通过是连续的、不间断的,除非发生不可抗力、遇难和救助,否则,不得停泊和下锚;

潜水艇通过时必须上浮水面并展旗。

无害通过只适用于外国民用船舶和政府船舶,但不适用于外国军舰。)

3、沿海国在领海中的司法管辖:A 关于刑事管辖权:一般不行使管辖权,但是在以下情况下行使,a 罪行的后果及于沿海国; b 罪行属于扰乱当地安宁或领海的良好秩序的性质;

c经船长或船旗国的外交代表或领事官员请求地方当局予以协助;

d这些措施是取缔违法贩运麻醉药品或精神调理物质所必要的。

B

关于民事管辖权:一般不管辖除有请求外。

关于军舰和其他用于非商业目的的政府船舶的管辖豁免(沿海国可以要求军舰离开领海,对于军舰和其他用于非商业目的的政府船舶不遵守法律规章而给沿海国造成的损害或损失,其船旗国应付国际责任。

十六、毗连区:领海以外的一带海域,其向海一面的外部边缘为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

十七、沿海国在毗连区的管辖权:

1、防止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的行为发生;

2、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上述法律和规章的行为。

十八、过境通行制:专为在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一部分和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另一部分之间的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继续不停和迅速过境的目的而进行的航行和飞越。

十九、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

1、沿海国在本国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和义务:a资源的主权权利 ;

b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有专属的管辖权(①对专属经济区的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有专属的管辖权; ②对专属经济区内的海洋科学研究有专属的管辖权; ③对专属经济区内的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具有专属管辖权。); c 其他权利和义务(如航行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拿捕海盗、临检和紧追等权利和相应的义务。);

d 采取立法和执法的措施;

e 顾及其他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2、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和义务: a在本公约有规定的限制下享有公海中的航行自由、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海洋其他国际合法用途;

b 公海上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c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

十、大陆架(只针对于底土):指其领海以外的,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注意不含海水带)。

十一、沿海国对大陆架资源的主权权利(对大陆架自然资源,如海床和底土的矿产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的专属);

十二、公海上的管辖权:

1、船旗国的管辖(主要是针对船舶的内部事务、公海碰船等航行事故中的刑事责任问题);

2、初次停靠的国家来管辖;

3、一般管辖又称各国管辖(海盗行为、贩运奴隶、贩运毒品和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

十三、登临权:指军舰在公海上有合理的根据认为外国船舶有从事海盗行为、贩运奴隶,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没有国籍或虽然悬挂外国旗帜或拒不展示其旗帜,而事实上却与该军舰属同一国籍的嫌疑时,可命令船舶停船并派人登临检查的权利。

十四、紧追权:指沿海国主管当局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外国船舶违法该国法律和规章时,可对该外国船舶进行追逐、继续进行到公海将其拿捕和交付审

判的权利。

十五、国际海底区域内资源开发制度——平行开发制度。(具体做法是如果某开发申请者探明了某一片矿区,它必须先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供两块价值相当的矿址,由国际海底管理局挑选一块作为保留区由其企业部开发,另一块通过合同方式由申请者开发,成为合同区。)

十六、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

1、1963年《东京公约》管辖:航空登记国对该航空期内所犯的罪行和行为有权行使管辖权、每个缔约国都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立其作为登记国对在该国登记的航空器上的犯罪的管辖权、本公约不排斥按照本国法行使任何行使管辖权,但这种管辖的行使不得干预飞行的航空器,除非在以下情况:罪行在该国领土上具有后果、罪行是该国国民或在该国有永久居所的人所犯或是针对该国国民或该人、罪行危及该国安全、罪行违反该国现行的有关航空器飞行或操作的任何规定或条例、为确保该国遵守根据某项多边国际协定所承担的任何义务而有必要行使管辖权; 2、1970年《海牙公约》管辖:罪行是在该国登记的航空器内发生的、在其内发生罪行的航空器在该航空器降落时被指称的罪犯仍在该航空器内、罪行是在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内发生的,而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或如承租人没有这种营业地,则永久居所地是在该国、当被指称的罪犯在缔约国领土内,而该国未将此人引渡给上述所指的任一国家时,该缔约国应同样采取必要措施,对这种罪行实施管辖权;

3、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管辖:

罪行是在该国领土内发生、是针对在该国登记的航空器,或在该航空器内发生的、在其内发生犯罪行为的航空器在该航空器降落时被指称的罪犯仍在航空器内、是针对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或是在该航空器内发生的,而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或如承租人没有这种营业地,则其永久居所是在该国。

十七、或引渡或起诉原则:按《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的有关条款规定,要求缔约国对在其领土内发现的犯罪嫌疑人,如不将其引渡给其他有管辖权的国家,则应对其实施管辖,其主管机关应对该嫌疑人提起诉讼。

1、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是一种可以引渡的罪行,但各国又没有强制引渡的义务。国家可以依据引渡协议或国内法决定是否引渡;

2、如各国根据本国法或引渡协议没有引渡义务,则应将这种行为作为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进行处理,不能作为轻罪处理,更不能作为政治犯行为庇护;

3、如控制劫机犯的国家不准备起诉该劫机行为人,则有义务向有关国家引渡。

十八、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

1、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自由;

2、外层空间不得据为己有;

3、外层空间应用于和平目的;

4、天体及其资源属于人类共同财产。

十九、外层空间活动的责任制度:

1、责任的主体: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责任承担者是发射国。(发射国是指发射或促使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和从其领土或设施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

2、责任的范围:a损害范围:人身和财产;

b 责任范围:发射国对其空间物体在地球表面、或飞行中的飞机造成的损害,应负绝对赔偿责任,亦称绝对责任原则,只要有损害,发射国就应承担责任。

C责任的不适用:①该发射国的国民;

②在空间物体从发射至降落的任何阶段内参加操作的或在空间物体从发射至降落后的任何阶段内应发射国的邀请二留在紧接预定发射或回收区地带的外国国民。

十、营救制度:各国无论在何地发现航空器及其人员发生意外,都应当立即

通知发射国和联合秘书长,对于宇航员尽力营救,并立即安全交还发射国。对发射物,各国应根据发射国的要求采取保护或消除危险的措施,并归还发射国,有关费用由发射国承担。

十一、空间物体的登记制度: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及国际组织应在联合国秘书长登记空间物体的情况。

十二、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主要是国家)间以国际法为准缔结的书面国际协定。

特征:

1、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协定;

2、是以国际法为准的协定;

3、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

4、通常是书面形式的协定。五

十三、条约缔结的程序:

1、约文之议定(起草):双边条约可由一方或双方共同起草;多边条约可由与会的代表共同起草,也可由专门设立的委员会起草。(少数服从多数)

2、约文之认证(审议表决):a认证条约约文是指缔约国代表确认共同议定的条约文本是正确的和标准的,应作为缔约国接受其拘束的文本;

b约文认证方式:若没有约定或规定的程序,可采用以下方式:

(认证阶段)签署、草签(全权代表将其姓名之首姓签于约文的下边,是正式签署前的签署。

3、表示同意条约拘束:a签署(正式表示接受条约拘束的方式);

b 交换构成条约之文书; c批准、接受、赞同(上述三种最后效果一样,批准——权力机关作出的,接受和赞同——行政机关作出的。)

d 加入(针对开放性条约);

4、交换或交存批准书。

十四、条约的保留:是指一国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条约时所做的单方面声明,不论措辞或名称如何,其目的在摒除或更改条约中若干规定对该国适用时之法律效果。

十五、保留的法律效果:

1、保留国——接受保留范围改变相应条约的条款——接受保留;

2、保留国——保留所涉规定在两国之间视为不存在——反对保留国;

3、接受保留国——使用条约规定——反对保留国。(P353---P354)

十六、条约登记:联合国任何会员国所缔结之条约及国际协定应尽速在秘书处登记,并由秘书处公布之。(可以登记,不登记的不能援引。

条约应善意解释。)

十七、我国的缔结条约的程序:

1、国务院行使缔约权,外交部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管理缔结条约或协定的具体事务;

2、谈判和签约代表的委派和全权证书的签署;

3、关于条约的批准、加入、接受、核准,均由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4、条约的登记和公布(由外交部向联合国秘书处登记,经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批准或加入的条约和协定,由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其他的条约或协定的公布由国务院决定。

十八、条约冲突时的适用:P13《练》

十九、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特征:

1、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主要成员是国家(有时也接纳非主权实体:如尚未独立的殖民地、附属土地、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

2、政府间国家组织根据成员国之间的多边条约建立;

3、国际组织具有常设机构;

4、国际组织有一定的自主权。

十、(联合国)大会的职权:侧重于促进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促进国际法的发展和编纂,促进人权的实现。

大会可以讨论宪章范围内或者有关联合国任何机关的职权的任何问题或事项,除安理

会正在处理的外,它可以就这些问题和事项向会员国和安理会提出建议。六

十一、(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职权:

1、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职权;

2、制止侵略的职权;

3、其他职权。(安全理事会有双重否决权)

P392 六

十二、反报是指一国以相同或类似的行为对另一国采取的不礼貌、不友好或不公平的行为作出的反应。

十三、报复是指一国针对另一国的国际不当行为而采取的相应的措施,以迫使对方停止其不当行为,或为其不当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赔偿。

十四、谈判是指当事国为使它们之间的有关问题得到解决或获得谅解而进行国际交涉的方法。

十五、斡旋:由第三方为争端当事国提供有利于它们接触和谈判的便利条件,转达各方的信息和意见,从而促使当事国开始谈判或者重开业已停止的谈判。(斡旋者不参加当事国的谈判)

十六、调停:指经争端当事国的同意,邀请争端当事国以外的第三方直接参与到当事国之间的谈判中,并为双方提出实质性建议的争端解决方式。六

十七、国际法院的职权:

1、诉讼管辖权:A能向国际法院诉讼的国家(a既是会员国又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 b不是会员国,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

c不是会员国,也不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的,可以根据安理会决定的条件,预先向国际法院书记处交存一项声明,表明该国愿意按照《联合国宪章》、《国际法院规约》和《国际法院规则》的规定,承认国际法院的管辖权,保证执行法院的判决,并承担《联合国宪章》第94条规定的义务,也可以向国际法院诉讼)

B国际法院受理诉讼的案件(a各当事国提交的一切案件;

b《联合国宪章》或其他现行条约及协定中所规定的一切事件;

c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6条第2款提交的案件。)

2、咨询管辖权

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可就任何法律问题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经联合国大会授权的联合国机关及各专门机构只有权请求国际法院对其职权范围内的法律问题发表咨询意见,如超越其职权范围请求法院发表咨询意见,法院有权拒绝。

十八、战争开始的法律后果:

1、外交和领事关系的断绝;

2、条约关系发生变化(边界条约存在);

3、断绝通商往来;

4、对敌产的影响(公产除使、领事馆外可予没收;

交战国境内的敌国人民的私产可予以限制、如禁止转移、冻结或征用,但不得没收。

占领区内的敌国人民的私产不应以任何方式干涉或没收,禁止掠夺和报复)

5、对敌国公民的影响(但遵从人道主义)

6、关于敌性的确定:A 个人敌性的确定(住所制和国籍制)

B公司敌性的确定(设立登记制、营业地制、经理人制)

C船舶敌性的确定(悬挂敌国国旗的船舶具有敌性、悬挂中立国的国旗的不具有敌性)

D货物敌性的确定(凡在敌性船舶上的或货主具有敌性的货物都具有敌性)。

十九、领事是指一国根据协议而派驻他国的特定城市或地区,以保护本国和本国国民在当地合法权益和执行其他领事职务的官员。

十、联合国的宗旨:

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2、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

3、促成国际合作;

4、构成一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七

十一、双重否决权:如果对某一事项是实质性的还是程序性的发生争执,须先决定该事项是否属于程序性时,常任理事国可行驶否决权,否决其为程序问题。在对作为实质问题的该事项表决时,常任理事国还可行驶否决权。

十二、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安理会的每个理事国均有一个投票权。程序问题由15个理事国中的9个理事国的可绝票决定。实质问题以9个理事国的可绝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决定,即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的反对票都可否决提案,但常任理事国不参加投票或弃权不构成否决。

第四篇:税法期末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1、税法:税法是法学概念,强调义务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它是国家指定的用于调整税收纳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税收:税收是经济学概念,强调经济影响。是国家为了满足公共职能的需要,凭借社会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单位和个人财富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定量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体现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

3、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力,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或财产进行重叠交叉课税,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4、流转税:以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销售额或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它是一种间接税。

5、所得税: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它是一种直接税。

6、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7、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8、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9、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10、税负转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销售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简答/填空:

1、税收的三性: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

2、税法的原则:一般原则、适用原则。

3、税法的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

4、增值税的纳税依据:销售额。

5、增值税纳税人分类: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6、进项税额:纳税人因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对的增值税额,也即购买货物或应税劳务时购货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7、销项税额:纳税人根据实现的计税销售额和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出来,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

8、增值税基本税率:25%,小规模纳税人3%

9、消费税的概念:对部分消费品或者消费行为(货物和劳务)就其流转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作用:组织财政收入、抑制高消费、调节收入分配、环境保护 征收范围:

高档品:金银首饰、珠宝玉石、高档手表、高档时装、高档箱包、高档别墅、高档化妆品、豪车、豪华游艇。

过度消费对人体有害:烟(卷烟、烟叶、烟丝、雪茄烟)、酒(白酒、酒精、黄酒、啤酒、料酒、土甜酒、果酒)、鞭炮焰火。不可再生资源:成品油。

非生活必需品:化妆品、高档护肤品。

跟环保有关:小汽车、摩托车、游艇、实木地板、木制一次性筷子。

10、个人所得税概念:对自然人的劳务或非劳务所得课税。我国个人所得税特点:①采用分类征收制 ②定额和定率扣除并用 ③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并用 ④自行申报和代扣代缴两种方式。

征收范围: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所得。

类型:分类型、混合型、综合型。

11、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25%,优惠税率:20%。

12、土地增值税税率形式:超率累进。

13、财产税税种:房产税、车船税、契税、遗产税、赠与税、土地使用税。

14、从量税包括:资源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从价资源税:石油、天然气。

16、营改增日期:2012年1月1日-2013年8月1日。2014年6月1日电信业。

辨析题:

1、营改增:营改增是否意味着所有行业的税率都下降?

2、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

论述题:税法和会计的关系、国家与税收的关系、国际税收和国际会计的关系。

第五篇:眼科期末重点总结

视觉器官包括:眼球、眼内容物、眼的附属器、视路,视皮层以及眼部的相关血管神经结构等。眼球的构成:眼球,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封闭的外壁,起到保护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态的作用。

角膜:位于眼球前部中央,呈向前凸的透明组织结构。组织学上从前向后分为:①上皮细胞层②前弹力层③基质层④后弹力层⑤内皮细胞层

视网膜:后极部有一无血管凹陷区,解剖上称中心凹,临床上称为黄斑,乃由于该区含有丰富的黄色素而得名。其中央有一小凹,解剖上称中心小凹,临床上称为黄斑中心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黄斑区色素上皮细胞含有较多色素,因此在检眼镜下颜色较暗,中心凹处可见反光点称中心凹反射。

光感受器包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感受强光(明视觉)和色觉,主要集中在黄斑区,在中心凹处只有视锥细胞,当黄斑区病变时,视力明显下降。视杆细胞主要感受弱光和无色视觉,在中央凹处缺乏,距中央凹5mm左右最多,当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时,视杆细胞受损,发生夜盲。

房水循环途径:①睫状体产生→进入后房→约过瞳孔到达前房→在从前房角的小梁网进入Schlemm管→然后通过集液管和房水静脉→汇入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回流到血液循环;②少部分从房角的睫状带经由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约占10~20%);③通过虹膜表面隐窝吸收(5%);④玻璃体视网膜微量吸收。

视路: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路径。临床上通常指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到枕叶视中枢的神经传导通路。视力(即视锐度):主要反映黄斑区的功能,可分为远、近视力,后者即为阅读视力。视力检查步骤:

远视力检查 检查距离5m,正常标准视力为1.0,若0.1行也不能看清,则根据V=d/D计算,如在3m远处看清50m视标:3m/50m=0.06 小孔视力检查(受试者远视力低于1.0)如视力改进,可能为屈光不正 指数检查,如走到1m处仍不能识别最大视标。

记录格式如:指数/30cm 光感检查,如指数在5cm处仍不能识别,则检查手动,若手动不能识别,则检查光感,记录看到光亮的距离,一般到5cm为止。对有光感者还要检查光源定位。

近视力检查 距离为30cm,大致了解患者的屈光状态。近视眼患者,近视力好于远视力,老视或调节功能障碍者,远视力正常但近视力差。

睑腺炎分为外睑腺炎和内睑腺炎。当脓肿形成后,应切开排脓。注意外睑腺炎的切口应在皮肤面,切口与睑缘平行;内睑腺炎的切口应在睑结膜面,切口应与睑缘垂直。睑缘炎主要分为鳞屑型,溃疡性和眦部睑缘炎。

慢性泪囊炎:是泪囊病变中最常见类型,多继发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后,因泪液滞留于泪囊内,伴发细菌感染引起,多为单侧发病。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

临床表现:泪溢-检查可见结膜充血,下睑皮肤出现湿疹,用手挤压泪囊区,有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泪道冲洗时,冲洗液自上,下泪小点反流,同时有黏液脓性分泌物。

泪膜从外至内可分为脂质层,水液层,黏蛋白层。

干眼: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结膜炎的常见体征:1)结膜充血-急性结膜炎最常见的体征2)结膜分泌物:各种急性结膜炎共有的体征(①黏液脓性-其他致病细菌②脓性-淋球菌,脑膜炎球菌③浆液性-病毒④黏液丝状-过敏性)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由70号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暴发流行的自限性眼部传染病,红眼病 WTO要求诊断沙眼时至少符合下述标准中的两条:1上睑结膜五个以上滤泡,2典型的睑结膜瘢痕,3角膜缘滤泡或者Herbert小凹,4广泛的角膜血管翳 角膜炎的分类?

白内障是指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所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最常见(老年性白内障):皮质性、核性、后囊膜下

皮质性白内障:最常见,临床分四个时期:初发期,膨胀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 术前准备及手术方法:术前准备:术前冲洗结膜囊和泪道,散瞳剂扩大瞳孔等

手术方法:白内障针拔术 白内障囊内摘除术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超生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应用超生能量将浑浊晶状体核和皮质乳化后吸除保留晶状体后囊的手术方法。手术切口缩小至3mm甚至更小,组织损伤小,切口不用缝合,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角膜散光小等优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无晶状体眼屈光矫正的最好方法)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目标是恢复视力,减少弱视和盲目的发生。

青光眼:眼压大于眼球内部组织,特别是视神经所能忍受的限度,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升高为其主要危险因素。

眼压:眼压是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内壁的压力,正常眼压定义在10~21mmHg。大多数青光眼眼压升高的原因为房水外流的阻力增高,或因房水引流系统异常,(开角型青光眼),或因周边虹膜堵塞了房水引流系统(闭角型青光眼)。一般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

原发性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婴幼儿型青光眼;青少年型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伴有其他先天异常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期及治疗原则:临床前期 先兆期 急性发作期 缓解期 慢性期 绝对期 基本的治疗是手术,术前应积极采用综合治疗以缩小瞳孔、使房角开放,迅速控制眼压,减少组织损害。在眼压降低,炎症反应控制后,手术效果较好。

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表现及病期: 临床前期:此病为双侧性眼病,当一侧发病后,另一侧即使无症状也可诊断为临床前期。先兆期:一过性或反复多次的小发作,小发作缓解后,除具有特征性浅前房外,一般不留永久性组织损害。

急性发作期:症状:剧烈头痛、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严重减退、恶心、呕吐。体征:眼睑水肿、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水肿、“虹视”、角膜后色素沉着(棕色色素),前房极浅,周边部前房几乎完全消失,角膜完全关闭,常有较多色素沉着,瞳孔中等散大,眼压常在50mmHg以上,眼底多看不清,高眼压消失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视力好转,眼前段常留下永久性色素组织损伤。青光眼斑为晶状体前囊下有时可见到的小片状白色混浊。间歇期:主要诊断标准为-①有明确的小发作史;②房角开放或大部分开放;③不用药或单用少量缩瞳剂眼压能稳定在正常水平。

慢性期:急性大发作/小发作后,房角广泛黏连(>180°),小梁功能已遭受严重损害,眼压中度升高。眼底可见青光眼性视盘凹陷,并有相应的视野缺损。绝对期:视神经严重破坏,视力已降至光感且无法挽救。常用降眼压药物:

机制:三种途径:①增加房水流出-毛果芸香碱减少小梁网房水排出阻力;前列腺素衍生物增加房水经葡萄膜巩膜途径外流;②抑制房水生成-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③减少眼内容积-高渗脱水剂。

拟副交感神经药(缩瞳剂):1%~3%毛果芸香碱滴眼剂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噻吗洛尔、倍他洛尔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1%肾上腺素(禁用于闭角型青光眼)前列腺素衍生物:0.005%拉坦前列素 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 高渗剂:50%甘油、20%甘露醇。

PACG(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基本的治疗是手术,术前应积极采用综合治疗以缩小瞳孔、使房角开放,迅速控制眼压,减少组织损害。在眼压降低,炎症反应控制后,手术效果较好。

手术治疗:术前仔细检查房角,并在仅用毛果芸香碱的情况下,多次测量眼压。①若房角仍开放或黏连范围<1/3周,眼压稳定在21mmHg以下,可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切开术;②若房角广泛黏连,应用毛果芸香碱后眼压仍超过21mmHg,说明小梁功能已永久性损害,行滤过性手术。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原则也是药物控制眼压后手术。

Poag(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先药物(缩曈剂,前列腺衍生物)治疗,不能控制手术治疗。角膜后沉着物(KP):炎症细胞或色素沉着于角膜后表面,期形成需要角膜内皮损伤和炎症细胞或色素的同时存在。依据KP的形状,分三种类型:尘状、中等大小和羊脂状。急性前葡萄膜炎的治疗:原则为-立即扩瞳防止虹膜后黏连、迅速抗炎以防止眼组织破坏和并发症的发生。

1睫状肌麻痹剂: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必须药物。最长用后马托品眼膏。对于严重者,应给予阿托品眼膏,治疗数天待炎症减轻后再用后马托品眼膏。2糖皮质激素滴眼剂 3非甾体类消炎药滴眼剂

4对于出现反应性视乳头水肿或黄斑囊样水肿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眼周注射和全身治疗。5病因治疗:由感染引起的,应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6并发症治疗。

患者女,34岁,左眼红痛伴视物模糊一周,无诱因出现既往有虹膜睫状体类病史,检查:视力右1.0,左0.1.右眼视力异常,左眼睫状充血,房水浑浊,角膜后KP,下方少量积液,瞳孔可见絮状渗出物,虹膜纹理不清楚,瞳孔活动度差,眼底窥不清,眼压右23mmhg,左12mmhg 诊断:左前葡萄膜炎 处理:睫状肌1麻痹剂:最长用后马托品眼膏。2糖皮质激素滴眼剂 3非甾体类消炎药: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4糖皮质激素眼周和全身治疗。

视网膜脱离的分类及其相应的治疗方法:视网膜脱离(RD):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孔源性(尽早手术,封闭裂孔,促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牵拉性(手术治疗)和渗出性(病因治疗)三类。治疗原则:手术封闭裂孔

近视: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远视:当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称为远视。斜视:在正常双眼注视状态下,被注视的物体会同时在双眼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上成像,在异常情况下,双眼不协同,在双眼注视状态下出现的偏斜,称为斜视。

弱视:是由于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的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所引起的单眼或者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脱性弱视和先天性弱视

眼球穿通伤:由于锐器的刺入、切割造成的眼球壁全层裂开,伴或不伴有眼内损伤或组织脱出。

临床主要分类为:角膜穿通伤、角巩膜穿通伤、巩膜穿通伤。治疗原则:①初期缝合伤口,恢复眼球完整性;②防治感染等并发症;③必要时行二期手术。

酸碱化学伤:治疗:①急救:争分夺秒地在现场彻底冲洗眼部(冲洗时应翻转眼睑,转动眼球,暴露穹窿部)至少冲洗30min以上。②后继治疗:1)早期治疗: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1%阿托品散瞳,点降眼压药。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以抑制炎症反应和新生血管形成。2)切除坏死组织,防止睑球黏连;3)应用胶原酶抑制剂,防止角膜穿孔;4)晚期治疗: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

患者男,45岁,石灰溅入左眼内一小时,受伤时眼部剧烈疼痛,畏光流泪,当即用清水冲洗约15分钟。检查:左眼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部分缺损,前房清,晶状体透明,请问该患者的诊断及处理是什么? 诊断:左眼碱烧伤(轻度)

处理:1立即用含有维生素c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结膜囊

2控制感染与炎症

3给予营养角膜上皮,改善循环等药物治疗

4密切观察角膜上皮生长情况

5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

下载国际法期末重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法期末重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法期末重点总结(定稿)

    经济法期末考一、考试时间 18周周四(6月26日) 晚上(大家复习主要背简答题和看PPT就可以啦!) 二、题型 1、单选(1分*20) 2、多选(2分*10) 3、问答题(约6分*4) 4、案例分析(共30分,主要考合......

    2017司考国际法总结

    国际法 1、国际法渊源: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和一般法律原则,非政府组织的决议不构成国际法的渊源(还有国际法院判例、国际法学家学说、一国发涉外部分也不构成)。 2、国际习惯对所......

    《供热工程》期末重点总结

    1.热能工程: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 2.供暖系统分为对流供暖和辐射供暖。 3.供热工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节能减排,创建和谐社会2......

    证据法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证据法复习重点 一、法定证据制度 1、含义:指法律根据各种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各种证据的证明力以及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裁判的一种证据制度。 2、......

    国际投资学 期末重点总结

    投资:经济主体为获得经济效益而垫付货币或其他资源用于某项事业的经济活动。 国际投资:是国际货币资本及国际产业资本跨过流动的一种形式,是将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向另一个......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分类:自然景观,经营景观,人工景观......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提纲 一、重点问题 1管理信息系统(MIS)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是用系统的思想建立起来的,为一个组织(企业)的各级领导提供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由三种互不相......

    民事诉讼期末重点总结[五篇]

    民事纠纷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具有可处分性的社会纠纷 民事诉讼 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在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