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原创:加快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 改进资产管理手段
【摘 要】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行业固定资产的特点,传统管理方法难以适应公司高速发展的需要,随着固定资产规模日益扩大,亟待转换思路,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近年来,保定供电公司不断致力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索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固定资产; 信息化; 全寿命管理
保定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是国有特大型企业,担负着保定市3区22县(市)的供电和220千伏及以下电网的规划、建设、维护等任务。多年来,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电力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三抓一创”工作思路,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等各方面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多项业绩指标名列河北省电力公司系统前茅。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提出建设“一强三优”的现代公司管理目标,资产优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改进资产管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多年来,我公司在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和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公司固定资产的特点
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企业产生效益的源泉,固定资产的结构、状况和管理水平等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根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属于非流动性资产,随着使用和磨损,通过计提折旧方式逐渐减少账面价值。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对固定资产进行后续计量的重要内容。
作为典型的电网企业,我公司固定资产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行业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一)固定资产价值量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特别大比重
供电企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企业,存货较少,因而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比重较高,一般大于70%。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资产优良”目标能否实现。
(二)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分类及折旧年限表,固定资产分为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线路及设备等十六大类。其中每大类中又区分为若干小类,每一类资产都有多种设备,庞大的资产种类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三)固定资产分布特别分散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分布广泛,从地域上看,从繁华市区到边远山村,从现代化工厂到农家大院,电力设备遍及每一角落。从管理权限上看,涉及多个资产管理部门,包括总部资产、农电资产及托管资产等。由此造成管理难度很大,不易掌握和管理。
(四)固定资产更新比较快
电网企业要超前发展,就要高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电网企业必然要不断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以我公司为例,固定资产的年均增长速度在18%左右,接近本地GDP增长速度的2倍。
(五)固定资产核算受政策变更影响大
电网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占企业总资产比例很大,固定资产目录调整、折旧政策的变化与调整都会对企业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
鉴于以上特点,传统管理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公司高速发展的需要,伴随着固定资产规模
html教程 wym
日益扩大,亟待转换思路,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弊端
(一)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尚待理顺
目前实行的仍是固定资产分级归口管理体制,各个部门分工负责:财务部门负责价值管理,生技部门负责技术管理,保管使用单位负责实物管理。由于缺乏统一协调,各部门之间难以理清分工合作的责任、权利,不利于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如有的保管使用单位不清楚固定资产的价值和尚可使用年限,盲目报废固定资产等。此外有些单位在实物管理中,不能保持完成统一的固定资产卡片数据,管理混乱。
(二)价值、技术与实物管理结合不够密切,管理缺位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立项建设到完工,再到实物管理牵涉到多个部门,只有密切配合和经常沟通才能做好此项工作。以我公司为例,固定资产卡片有48 000多张,如果要求财务人员每一张卡片都一一核对到实物的话,明显不切合实际,这就要求价值管理、技术管理与实物管理加强配合,需要各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密切配合。
(三)农电资产管理不到位
到2006年底,我公司农网改造已形成固定资产占公司固定资产总额的44%,这部分资产散布于各县级供电企业,我公司对这部分资产的管理基本上限于账务核算部分,账面核算准确性也较差,价值管理、技术管理与实物管理长期脱节,并且对这部分资产的维护和保养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要做到对这部分固定资产实际意义上的管理,还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和具体实施办法。
三、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实践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人们已越来越借助电脑和网络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多年来,我公司致力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索与创新,特别是在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
(一)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1.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的收入、调出、保管、使用以及清理报废等情况,采集、建立和维护相关资料,主要体现为对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客观及时反映固定资产实有数额和增减变动历史数据。
2.根据有关规定,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以便正确计算成本,保证固定资产再生产资金的需要。
(二)固定资产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
作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子系统,建成后的固定资产信息子系统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数据量大,数据在计算机内保存时间长。由于固定资产卡片较多,而且反映每一项固定资产的信息项目也比较多,为了便于企业各部门随时掌握固定资产的详细情况,系统内需要保留每一固定资产的详细资料。为了加强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保留必要的审计线索,即使是已淘汰的固定资产的资料也必须保留。
2.数据处理的频率比较低,数据处理方式比较单一。除了系统初始设置时需要输入大量的固定资产详细数据外,在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中一般只需要输入少量的固定资产变动数据、每月计提折旧以及必要时输出报表和统计分析数据,数据处理的频率明显小于其他会计信息子系统。虽然计提折旧的工作量较大,但计提折旧的算法比较简单,数据处理比较容易。
3.数据综合查询要求较强,数据输出主要以报表形式提供。为了满足企业对固定资产核
算和管理的多方面需要,建成后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查询和分类统计功能。
(三)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的实践
领导重视是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有企业领导的参与、支持。我公司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中,积极向市公司、省公司财务部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有关领导都做出专门指示,以保证系统应用的顺利进行。如果说,“科教兴国”是本世纪我国的发展战略,那么“科技兴企”就是保定供电公司的企业管理精髓。现在将信息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引入企业管理中来,已经在保定供电公司形成风气。
我公司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起步于上世纪末,从1999年开始,我们为信息化建设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基础资料基本备齐。在省公司财务部的高度重视下,公司财务部设立了专职电算化岗位、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制定了《保定供电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保定供电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为系统的实施进行了必要的组织准备和制度建设。从2000年起,我们将所有资料数据录入,做成完整的数据库,并运用远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同时与远光账务核算系统建立链接,使得固定资产卡片变动与账务变动同步,有效地保证了固定资产账卡一致。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于2002年正式投入运行。
(四)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的效果
1.规范了固定资产卡片等基础资料,使得固定资产数据查询快捷方便。我公司原来的固定资产卡片为纸质卡片,且资料不全,账卡不符。经过信息化建设规范,固定资产账卡相符,卡片数据从开始的8 000多张增加到现在的48 000多张。根据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建立固定资产统计查询方案,在数据库里可以从保管使用单位、固定资产构成分类及资产性质等方面查询到各种信息,使得固定资产的数据查询成为举手之劳。固定资产的任何变动包括新增、调入调出、报废及出售等都与账务管理系统及时核对,保证固定资产的账卡同步变化。
2.信息化建设保证了固定资产折旧的准确性。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来说,信息化建设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按单张卡片提取折旧,从而保证了固定资产折旧的准备性。我公司原来按固定资产类别分类提取折旧(可能现在还有很多单位分类提取折旧),由于卡片量大,无法区分某一类别中是否有超期服役的固定资产卡片,信息化建设以后,对于超过计提折旧年限的卡片,系统会自动过滤掉,不再参与折旧计算。
3.信息化建设节约了大量活劳动,使得财务人员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其他重要方面。电网企业每年的电网建设都会很大,都会形成大量的固定资产,一个基建项目少则几百张卡片,多则上千张卡片,仅手工制作卡片就是一项十分耗费时间的工作,信息化建设后仅需数据转换就会完成卡片形成过程。通过固定资产卡片计算所取得的数据能够很快完成,既省略了手工状态下的复杂计算,也提高了核算的准确性。
四、后续工作设想
我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上,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和准确,但由于自身的限制,还有一些方面需要加强和提高,在适应现代企业要求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继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
我公司目前采用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是远光会计软件,由于该软件的固定资产系统应用
不是很广泛,软件本身的功能不太完善,我们将与软件公司长期合作,持续完善和提升软件功能,优化软件程序,在固定资产卡片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提高运算效率。拓展软件管理功能,使得软件在给定条件下,能够自动预警和提醒财务人员做好管理工作。完善数据接口,使得软件在卡片数据导入导出方面更加便捷。加强数据库安全,避免数据库遭受意外破坏。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数据网,实现数据共享,使各部门、各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都能根据授权使用同一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与管理。
(二)进一步理顺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由于目前的分级归口管理体制缺乏统一组织,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协调一致。建议统一研究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体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研究固定资产的更改、更新方案,使价值管理、技术管理和保管使用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由于电网企业大规模的农网造成,形成的大量农网资产,我公司44%的固定资产属于农网资产,分散于各县电网企业,实际上只能进行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背离。在当前农电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的情况下,应当尽快出台管理办法,如委托代管、有偿使用等方式,以明确责、权、利,既高效率地发挥这部分资产作用,又方便管理。
(三)创建适应现代化企业要求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笔者认为,未来的固定资产管理应该是两个方向,一是决策;二是分析。企业固定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的规模与发展速度应该与企业的规划相适应,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一致,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该为企业的决策服务,服务企业发展大局。必须做好分析与研究,才能管理好企业的固定资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公司战略目标。管理应该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从上世纪末我公司开始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稍后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研究,到现在探索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都是精细化管理的实践需要,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固定资产管理上不断进行总结、探索、创新。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第二篇:资产管理信息化方案
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实施方案
一、概述
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直接或间接导致出现了诸如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脱节、未按规定流程办理资产处置手续、盘点效率低下、过程管理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建立信息化平台,改变管理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
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固定资产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通过集团公司清产核资工作、与同行业先进企业资产管理对比发现现代企业资产管理普遍向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发展,以资产、设备台账为基础,以工作单的提交、审核、执行为主线,能够实现对资产的全过程跟踪、管理。而我公司目前固定资产管理仍以手工记账为主,管理分散、手段落后,难以形成高效管理的合力和效力。
2、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脱节。
目前集团公司缺乏一个公开透明的资产管理平台,造成参与资产管理的各单位、各部门容易在管理衔接工作中掌握信息不对称或不全面,容易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相符。例如,同一台设备财务账与实物账登记名称不符;再如,固定资产发生更换、报废或转移等变化,财务账上无法实现实时的账务处理。由于缺乏有效衔接和整体协调性,造成账实不符。
3、资产处置未按规定管理流程办理相关手续。
存在因办理审批手续错综复杂,造成经办人在资产处置时未按规定管理流程办理相关手续,例如审批流程顺序颠倒或者手续不健全,导致资产处置环节与企业管理思路会存在偏差,失去管理流程既定的制约效用。
4、资产盘点效率低下,缺少有效的监管手段。
通常企业资产盘点周期为半年或一年,但目前我公司资产盘点仍旧是手工盘点,效率低下且易出差错,难以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整体盘点。另外,由于缺少现代化的监管手段,管理者无法对资产盘点质量进行有效监管。
5、固定资产过程管理缺失。
固定资产过程管理目前是按专业进行,管理分散且难形成合力。尤其是当人员变动、机构调整时很容易造成过程管理中断或管理资料遗失。另外,由于缺少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难以逐项对固定资产的费用或投资进行量化分析,过程管理无法实现系统化且效率低下。
三、资产信息化建设预期目标
通过资产信息化建设,预期实现从资产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修到转让、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资产的运行可靠性,降低维护与维修成本,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通过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实现企业依法经营。
1、账实相符,实现资源共享:所有资产按统一的规则进行资产编码,每项资产有且仅有一个“身份代码”,可有效保证每项资
产在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连续性,确保帐实相符。固定资产信息将在集团内部按权限共享,资产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2、固化工作流程,资产处置简捷高效:以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为依托,将工作流程固化到平台中,相关部室按权限依步骤提交审批意见,资产处置过程变得简捷高效,资产处置手续健全完整。
3、实现有效管理,时效性增强:通过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使固定资产管理动态透明化,管理人员可进行实时工作任务的监督与催办。资产实物动态实时更新,账务信息随之联动,资产管理时效性增强。
4、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通过资产管理审批流程的自动化,避免传统公文流转时由于手工递送而带来的工作延误以及人员、时间的浪费,保证了工作能够快捷、准确地被处理。大大减少办公开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5、提高设备盘点效率:届时将对固定资产统一编码、粘贴条形码,可用扫码机对固定资产进行快速盘点。管理层可通过查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资产盘点质量及盘点范围进行有效监管。
四、资产信息化建设计划
出于对集团公司资产管理现状、投资费用、建设工作量三方面考虑,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拟分两阶段实施:
1、基础建设阶段(计划9月底前达到试运行条件)
于2015年9月底前建设完成主城区直属生产单位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搭建工作。初步估计此阶段投资金额为50-80
万元(不含配套硬件建设)。
(1)前期考察:对国内一流软件公司、同行业或性质类似先进企业进行考察并形成进一步建设方案。(2)制定编码规则并完成编码工作。
(3)完成资产管理制度及管理标准修编工作(前三项同步实施,拟于7月底前完成)。
(4)完成固定资产信息录入工作。(5)对应用管理软件的人员进行培训。
2、全面建设阶段(计划2015年底前达到试运行条件)
根据集团公司实际情况,计划于2015年年底前逐步完善主城区信息化管理模块,重点增加运行管理、检修管理两大模块,实现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初步估计此阶段投资金额为100万元(不含各控股子公司信息化建设费用)。
(1)增加运行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运行记录、故障记录、完好率统计等运行信息。
(2)增加检修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维修计划、工作申请、工单管理、备件更换统计、维修计划执行情况统计等信息。(3)完成全员培训工作。
(4)各控股子公司比照主城区生产单位完成资产信息化建设。
计划生产部 2015年5月18日
第三篇:加快工会工作信息化建设
加快工会工作信息化建设
一、充分加大公司工会“计算机爱好者协会”组织优势,举办类似图片修改、网站制作等计算机操作知识培训及其它计算机知识竞赛等活动。
二、结合公司内网改造,尽快制作工会网站,提高工会活动宣传信息量。
三、加强工会工作资料管理系统的建设,在职工教育、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会劳动生产竞赛、职工合理化建议、困难职工档案、短信通知介入信息化建设,将工会工作考核纳入资料系统进行考核。
四、通过信息化平台,将推荐电子书籍管理纳入工会工作。
五、厂务公开。
六、多媒体信息与内网建设的结合。
第四篇:固定资产管理改进方向
固定资产管理改进方向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资产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上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固定资产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在以下几方面加强:
一.固定资产在购入时,资产管理部门和实物管理部门除建立电子卡片外,还应建立
纸制的固定资产卡片并将资产编号粘于资产显著位臵,以便清晰记录每一资产信息,实行“一卡一物”管理
二.目前总部固定资产采购、固定资产验收及卡片录入,为同一人,不符合内部控制
管理中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不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固定资产台账管理员根据设备验收人员出具的《固定资产卡片》,填写《固定资产验收单》,采购人持与发票相符的验收单,到财务部核销
三.固定资产在变动、转移和报废时,财务部、产服资产管理部、实物管理部都应备
案并修改信息,以便各方信息一致
四.由于总部存在多个法人公司,资产编号为统一标识,固定资产验收单中,应加一
项——法人公司,以便以后一级资产盘点、调拨或报废时,能准确调出相应信息。目前,在总部,多年没有进行一级公司固定资产盘点,实盘情况还未知。Xx猎豹,存在卡片信息不准、资产调拨至上海未调整、待报废资产问题
五.盘点时,实物管理人不能准确定位每项资产,查看核对资产清单费劲。建议在各
办公室醒目位臵,将固定资产信息公示,以便随时掌握信息
六.事业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宣传,培养员工爱护固定资产意识,不随意搬
动、拆分资产;人为损坏或丢失资产,按价赔偿;不能使用的资产及时返库或报废,申请重新配臵
希望通过已发现xxx部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各事业部、财资中心、资产管理部加强沟通衔接,修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共同努力管理好固定资产,定期盘点、不定期抽盘,真正做到“账账相符,帐卡相符,账实相符”。
Xxxx财资中心资产管理部
2013-xx-xx
第五篇:浅析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浅析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辜凤翔
腐败是不受监督权力的伴生物,有权力存在的地方就有滋生腐败的土壤。建立和运行科学严密、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体系,是防止腐败滋生和漫延的关键所在。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是建立和运行监督体系的基础和保障,是反腐倡廉建设必备的工具。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本人谈点肤浅之见。
一、信息化手段对反腐倡廉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当前,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反腐倡廉建设任重道远。反腐倡廉建设不仅需要政策和法律的支持,而且需要科学技术手段,尤其是信息化手段的支持。利用信息化手段不仅能够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发展水平,而且还可以有效抵御传统人情社会的羁绊与束缚,能够提高反腐倡廉的说服力,增强反腐败信心。其主要作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源头预防腐败
抓住权力运行的重点环节、重点部门、重点领域,把信息化技术与制度要求紧密结合,把先进的反腐理念与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固化到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之中,发挥更大的防腐反腐作用。
腐败者之所以能够腐败,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用了现有管理制度的漏洞和技术缺陷,以及管理者防治腐败理念与技术
手段的落后。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症下药”,可以做到制度无漏洞、技术无缺陷、监督无盲点、惩腐无情面。
(二)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水平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纪检监察机关自身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提高反腐倡廉工作能力。
一是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纪检监察机关可以实现办公的智能化、会议教学远程网络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的电子化、教育的常态化、信访举报投诉的网络化。这样不仅能降低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难度,而且可以减少与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频繁接触,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提供监督信息平台,提高监督效能。信息化手段借助科技手段搭建各种信息公开平台,延伸监控触角,创新监控方式。如及时将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在网上公开,确保行政业务活动公开透明;利用视频工具,对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等全部实行远程现场图像监控,实现对办理人员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的全程监督;服务对象可以通过上网查询项目办理动态情况,引入社会监督。
(三)运用信息化手段拓展信访举报渠道
信访工作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是获得反腐信息和案件线索的主渠道。通过建立社情民意信息库,建立和运用纪检监察信访软件,规范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及时向领导反映社情民意,发现、梳理案件线索,从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信息化手段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保密工作面临全新挑战
纪检监察工作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引入信息化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有更高的保密意识和能力。在反腐信息的接收传递、内外网的使用、密码的安全管理等都必须有更严格的保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提高人员素质迫在眉睫
信息化手段引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不仅保密上要求更严,而且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工作人员必须达到又红又专又精的要求,既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又要有较强的电子信息设备操作能力。
(三)理顺体制机制要求更畅
信息化手段引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中,如果体制机制不顺,出现信息口径不
一、数据失真、多头管理、多头呈报、格式不统一、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混乱情况,必将影响反腐败工作的协同性和执行力。
(四)规范制度建设要求更高
把信息化手段引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中,如果信息化管理
制度不实用,不适宜,则不适应纪检工作的发展。因此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系统配套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如信息处理制度、信息收发传输制度、信息共享利用制度等。
(五)法律法规保障更加有力
信息技术在反腐倡廉领域的运用时间相对较短,因而,我国目前信息化反腐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除《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少数法规外,大多属于规章和办法。在实际的应用中,法律法规缺位现象较为突出,部分问题没有明确规定,不便于实际操作。因此,制定保障有力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如对网络举报人、证人的保护和奖励等相关法律制度。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初步思考
(一)强化领导,解决管理体制机制的问题
近年来,中央领导对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尤其是县市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此为契机,将信息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科学系统地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领导支持和政策保证,形成目标明确、分工合理、责任清晰的管理体系,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
(二)加大投入,推进信息化反腐平衡发展
一是在人力方面。要加强对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又熟悉反腐倡廉建设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利用信息化手段防治腐败提供智力支持。要以提高领导干部信息化手段
反腐意识为出发点,加强培训力度,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信息化反腐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二是在财力方面。要加大对信息化反腐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信息化反腐基础条件,确保专项经费、基础设施和专业队伍等配备落到实处。三是在物力方面。针对信息化反腐的基础条件相对滞后,先进信息技术运用率较低的现状,必须从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和信息技术引入三方面给予保障。
(三)转变方式,提升利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
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创新。充分认识信息化手段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方式。
一是在招投标重要环节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产权交易等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实行网上发布招投标信息,电子随机确定评委,网上公布中标结果,网上提供政策咨询、受理举报投诉等,增加科技含量,减少人为因素,用“无情的电脑”制约“有情的人脑”。
二是在行政审批服务上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在政务服务中心建立“行政审批服务和电子监察预警系统”。这样不仅可以在同一时间监控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还可以通过系统预设的审批时限,自动发出短信预警、自动生成绩效评估、随时跟踪办理情况,实现了行政监察由
事后监察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监察相结合的转变。以此避免政务处理结果受到决策者各种主观意识和社会关系的干扰,缩小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之间的差距,从而最大限度压缩公职人员的自由决策和裁判权,确保权力运行的公平、公正。
三是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市民参与监督的热情和效率。首先,让公众在网上参与政策制定。一些与市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等重大项目在决策确定前都实行网上公示,向全体市民公开征询意见。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收费价格调整,及时到网上公开,听取民意,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市委政府门户网开设“市长在线”,直接面对面地与群众加强即时交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在网上解答,对一些好的建议认真采纳,对涉及群众利益的具体问题承诺解决,形成良好的政府与社会互动关系。
其次,在网上受理群众意见、投诉和举报。利用网上“书记、市长信箱”,接受市民投诉和建议。开展网上反腐倡廉工作民意测验,收集广大民意,及早发现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
四是运用信息化手段,改进纪检监察机关自身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提高反腐倡廉工作能力。
纪检监察部门建立完善反腐倡廉 “信息库”。①建立廉政档案电子信息库,把全市科级以上干部的述职述廉、审计
结论、诫勉谈话、组织处理、重大事项报告情况、信访情况等信息都输入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加强管理和监督。②建立案件管理工作信息库,实现从案件线索管理到查办、查结全程的电子化、网络化、协同化,从而大大提高查办案件工作效率和质量。③建立反腐倡廉工作经验及动态信息库,在外网和内网上收集全国各地纪检机关工作动态和先进经验,开阔干部的视野,强化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④建立社情民意信息库,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信访软件功能,及时向领导反映民情、案情。
(四)统一标准,共建科学的信息化反腐网络
在我国监督体系中,有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党内监督、政权监督、媒体监督、社团监督和群众监督等多元主体。其信息的准确性、价值性、对口性各有不同。把信息化手段引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中,如果信息使用上各自为政,互不协调,标准不一,归口混乱,则必然导致收集分析使用信息的成本很高,而且可能延误办案时机。因此必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有信息必记录、必核实、必分类、必归口、必移送、必分析。在基层监督体系中各部门都要强化信息共享机制,共建科学的信息化反腐网络,形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大好局面,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五)健全法规,保障信息化手段安全运行
信息化手段融入反腐倡廉建设所承载的信息和数据非常
重要,甚至是重要的机密。如何保障其安全性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要从完善政策法律环境的角度,尽快完善涉及信息管理和公开、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适时将信息化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制度和有效做法上升为法律法规。以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着力点,加强信息安全教育,改进网络安全技术,完善信息系统建设,筑牢信息化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安全防线。
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信息化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崭新的工具和更为开放的视野。只要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动员全社会力量,就能有效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作者系湘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纪委书记)
2011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