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化:一场管理手段的改革
信息化:一场管理手段的改革
工总承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究竟该怎么搞?这是目前摆在施工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许多施工企业普遍感到困惑与茫然的时候,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却搞得有声有色,被认为是业内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先进企业之一,湖南建工、安徽建工、中煤三建、浦东路桥等知名建筑企业纷纷慕名前来取经。那么,作为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拥有年400万平方米施工能力的龙信公司是如何推进信息化工作的,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此,记者采访了该公司副总经理、公司信息化工作项目经理陈耀星。
记者: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龙信公司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信息化工作的?
陈耀星:龙信公司认为,信息化是一场管理手段的改革。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工作习惯;优化资源管理;加强内控,改善企业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从而做大企业品牌。作为一家施工企业,公司希望通过信息化建设,在集团管理层面,能解决合同管理、财务、经营采购、人力资源等问题;在项目管理上,能解决计划管理、安全、质量、进度以及物资管理等问题。
应该说公司是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走信息化道路的。公司早在1993年就在财务系统使用软件,后来又用了预算软件;2000年建立了梦龙软件协作管理平台;之后又用过汇智材料管理系统。去年8月,公司正式选定新中大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们的服务供应商,按照公司自身管理需求和住建部对特级资质施工企业的要求,开始全面推进信息化工作。
记者:为何选择新中大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公司的服务供应商?
陈耀星:目前,国内专注于施工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软件公司并不多,且大多还在探索过程中。一些软件公司综合能力、集成能力不强,比如有些厂商能提供综合项目管理功能而没有集团管理功能,有些厂商有集团管理功能却没有项目管理软件,缺少真正的工程企业级多组织多项目全面管理的信息系统。而新中大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帮助我们实现集团和项目全面一体化管控。公司使用的是新中大的URP软件i6工程版,该款软件包括了综合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办公管理、集团财务管理、集团资产管理、企业绩效管理等模块,几乎涵盖了企业级的全部应用需求。公司认为,新中大是目前最适合我公司现阶段需求的能提供服务的厂商。
记者:龙信公司是如何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关键点在哪里?
陈耀星:去年8月与新中大签约后,公司马上召开启动大会,成立由董事长挂帅的领导班子和信息化工作实施班子;成立流程管理委员会、编码管理委员会、绩效管理委员会;开展调研,整理出流程,并对流程进行评审;确定统一编码;按企业各专业、模块进行培训;进行初始化工作,各条线并行推进;今年开始项目试点及推广。
信息化推进的关键是流程、编码、绩效三个信息化专门委员会。从项目启动开始,我们就以三个委员会为主线开展工作,对公司的管理流程、所有的管理信息化编码进行重新梳理,形成各分支机构与各项目部统一的管理流程及整个集团统一的管理编码。公司要求对集团级统一编码与流程在规范的基础上,都要有很强的可复制性,如房建类的编码、地产物业类的编码等,以及各项目的管理流程,都可以形成分行业可继承的编码模板库与流程模板库。一旦一个新的项目承接开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就能自动导入到集团统一的管理系统中。
记者:龙信公司在推进信息化工作过程中取得了什么成效,还存在哪些不足?
陈耀星:应该说,从去年8月正式启动信息化工作14个月来,公司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尤其是集团财务、人力资源等模块做得比较好,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已经启用。按照原先的规划,公司目前已经做到了其中的80%-90%.公司还被新中大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列为推进施工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标杆企业,成为广大施工企业学习的榜样。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由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公司的态度是,把已经做到的80%-90%信息化先用起来,一些存在的问题以后逐步解决和完善。
记者:公司未来信息化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陈耀星:信息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来支撑,比如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需要转变观念,需要企业的制度、考核、指标等各个方面同步完善。所以,推进信息化工作与完善企业的各项基础性工作是相辅相成的,要结合起来做,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来看,我们的信息化只能覆盖其中的几样,还达不到面面俱到的程度。
所以公司将一步一个脚印,分阶段、分目标推进信息化工作。近阶段公司正在更新内部管理标准,计划今年年底完成,明年争取试点推广;同时,公司还有一些配套措施,如施工现场的视频监控、召开视频会议等,视频会议系统估计明年春节后也可以使用。从长远看,信息化工作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那就是员工如果不上系统就无法工作,要让信息化工作真正要体现出高效、准确、合理、及时的特点,真正成为企业的决策支持中心。
信息化如何与业务一同成长
2007年7月25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简称东风乘用车公司)正式成立,伴随着公司的成立和公司业务的开展,公司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也在同一时间制订。据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信息系统总部信息系统开发部部长刘开国介绍,他们首先明确了要建立一个信息系统,以满足公司在生产规模提升的要求,其次,信息系统还要能够支持公司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改善和完善公司的模式,进而扩大公司业务。
在这种情况下,东风乘用车通过结合其他汽车厂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特性,建立了从上游供应商到内部ERP管理,最终延伸到与经销商互动的环节这一整套信息系统。“通过这样一个流程的建立,我们基本上打通了整条产业链,并建立了企业内部关键的业务流程。”刘开国介绍说。
据刘开国介绍,进行信息系统的整体规划,东风乘用车首先是希望能够帮助公司完成业务目标,协助公司建立满足生产经营的基本流程,进而打通整个产业链,实现销售、生产、采购、物流一体化的管理。其次,也希望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软件建立整个公司的标准化数据体系。最终通过不断改善信息系统建设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008年8月,东风乘用车选择与SAP合作,推进公司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当时公司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实现业务流程和业务数据的标准化。至2009年4月,相关的信息化目标已经基本达成,据刘开国介绍,在以ERP为核心进行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公司的工程管理、制造执行系统、经销商管理系统等等都在进行同步实施,在产品上市的同时,信息系统也同步上线。
不过如此繁多的系统还是经历了一个分期上线的过程,比如,在2008年12月,东风乘用车完成了财务核算的上线,2009年2月,配件管理上线„„之所以进行系统的分期上线,刘开国介绍说,这主要是根据业务特性来设定的,信息系统的上线要和业务开展保持同布。比如,在生产计划方面,为了使得生产计划和管理系统联动,东风乘用车还对系统进行了一些开发;在营销方面方面也是如此。
2009年4月份,东风乘用车的产品在上海车展正式发布,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基本完成,回顾信息化建设的历程,刘开国说,信息化建设的成功首先是源于领导重视。这样一来,在信息化项目的执行力上就有了保障。当时,东风乘用车从IT部门和各个业务部门都抽调了大量的工作任何人员,对信息系统的实施进行集中沟通,以保证信息化在业务部门的推进。
其次是规范的项目管理,由于东风乘用车的信息系统繁多,这么多项目同时实施,如何实现它们之间的集成,并保障最终的系统上线,可以说规范项目管理是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
第三,人员的培训至关重要,正如刘开国所说,为了在信息化建设中顺利实施,东风乘用车集合起了一支业务部门和IT部门的队伍,对这支队伍的培训就成为了信息化成功的关键。“他们不仅要保证系统成功上线,还要保证在系统上线后支持其系统的运营和维护”。
第二篇: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
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施企业精细化管理
回顾公司近五年的发展历程,中南公司经历过扭亏为盈的一次创业阶段、完成了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的平稳过度;近两年随着业务的飞速发展,公司的销售规模、资金占用、经营区域也不断扩展,需要管控的分子公司日益增多,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2005年中南公司提出了“二次创业”的管理思想,对如何在业务快速发展阶段保持公司可持续发展,实现由规模型发展到规模效益型的转变,这也对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随着手机终端市场的成熟,单机差价率的下降,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公司如何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鉴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公司内部管理需求,从资金投资回报率来看必须着眼于企业资源利用最大化,将有限的资金投放在能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的资源产品上,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资产的营运能力来看,要不断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尤其是要加快应收和库存的周转,这要求我们必须选择适销对路的产品资源;从控制风险的角度来看,要加强经营风险的防范。要实现这些管理目标,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已不适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需要借助于信息化管理手段,从企业文化建设、内部控制制度、业务流程和强化执行力等企业各个管理环节进行监控和评价,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于企业精细化管理,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不断加强:
1、准确把握市场变化的脉搏、根据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决策。手机市场最大的变化是供应商营销政策、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的变化,这些变化相辅相成,促成了手机市场瞬息万变的产品风格、价格层次以及新技术导向的产品功能。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了解渠道客户、终端客户对新产品、新价格的各种反应的信息,客户的需求信息会决定了某种手机在市场存在的时间、存在的价格,甚至跌价的速度。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厂家经营政策对公司经营决策起到重要作用,比如根据市场需要、需要动用促销基金用于终端促销,在哪个时点采取何种促销方式会对终端市场销售起到最大促进作用,以及如何量化投入的保本点销售等等进行决策。尽管在目前经营管理中随着手机渠道建设向纵深、扁平化方向发展,我们直接供货的终端客户不断增加,对终端客户的掌控力度不断加强,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但还不能满足管理信息的实时需要。为此我们要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以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网络分销系统、OA协同办公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手段,狠抓落实,实现公司管理信息的共享,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加强项目资金投放效率的管理,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效益。随着手机市场竞争的加剧,生厂厂商营销政策的调整,我们手机分销商的差价率每年呈下降趋势,2005年中南公司手机差价率为3.97%,上年同期为4.83%。由于中南公司自有资金有限,大部份资金是通过银行信用筹集的资金,如何在差价率有限的手机销售市场赚回超过资本成的报酬,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又要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要求对公司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管理不仅要精细更要精确,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来提高精确化管理的水平。在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成本、费用的控制、市场价格体系的确定、价保、返利政策的制定、单机型毛利的精确核算、串号的管理、应收信用政策的制定、存货采购批量的确定等都会影响公司的资金的运营效率。因而在公司经营管理中要树立成本意识,以量化的指标加强成本费用控制,详细计算产品盈亏平衡点,寻求合适的产销量和市场价格,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目前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业务流程、信息传递还需规范统一,无法实现分销网点业务活动自下而上与总部自上而下的实时互动信息交流与管理。为此要想实现高效率的集中互动管理,必须借助于信息化管理手段,整合公司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建立一个信息及时、资源共享的信息化平台。
3、建立适合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控制度和统一的业务流程,规范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保证业务运作处在管理的控制范围以内,并辅以精细化的业绩考核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企业通过标准流程的制定可以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如精细化的操作、精细化的控制、精细化的核算、精细化的分析、使每位员工的日常岗位职能的责、权、利通过标准流程运作来发挥工作效果的最佳化。WTO以后,手机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几乎接近完全竞争,如果企业在产品资源和内部管理上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只能获取行业平均利润率,很难与那些国外管理和技术比较先进的公司相抗衡。为此我们也需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养精细化耕耘的土壤,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艰巨且周而复始的工作,要想在公司将精细化管理渗透在日常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则需要培养强有力的执行文化,才能将管理付诸实施。因此公司要推行精细化管理时,首要问题是要向大家灌输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必要性、可实现性,从思想根源上培养大家追求精细化的文化氛围。
通过上述分析,公司实行精细经化管理是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是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借助于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将精细化管理目标落到实处。中南公司将按照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层层落实,逐步建立一套适合于自身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现阶段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和实效具体如下:
1、按照集团分销实施的统一部署,中南公司作为试点单位,从2005年8月至今完成了分销项目的需求调研、系统培训、试点上线和推广上线的实施工作。在分销系统中从客户销售订单的录入与价格体系的管理、发货单的审核确认与客户信用额度与账期管理、货物的发出与串号管理,货款的签收、资金的回笼和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客户返利、价保形成与使用管理,发票的填开与管理、货物的采购与批量管理、存货的库龄与风险控制等管理环节,每一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每一功能节点的操作都有单据来源,每一动作都要核对上游的数据,达到流程的规范和统一,实现公司业务流程的统一管理目标,为实施精细化管理夯实了基础。
2、中南公司网站的建立,为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展现一个有效的舞台。公司员工通过浏览网站能够了解到公司最新的资讯,明确公司的发展方向,让员工了解公司发展的美好远景,自觉地公司发展与个人发展紧密联结合,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企业的凝聚力。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司形象,从而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总的说来,公司要实现精细化管理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分销,实现公司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统一管理,让销售与物流供应、客户紧密地联系起来,不断提高企业商务处理效率,降低了销售成本和管理费用,加速资金周转,从而提高企业整体商业竞争力。
第三篇: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论文
一、造价管理是房地产开发行业的重要内容
就工程造价的含义来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上,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即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和,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费以及其它相关费用;另一种是狭义上,指工程价格,是为建设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即工程承发包价格。
前者包含的范围更广、更宏观,是决策和管理范畴的重要指标;后者更具体,更加注重客观性和精确性。后者即工程承发包价格,与开发企业及施工企业的利益紧密相关,所以在每个工程项目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但目前前者的重要性还只被少数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关注,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提醒更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能够科学系统地做好项目开发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二、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的现实意义
动态管理是建立方便快捷的统计分析系统,在开发过程中进行全程的、动态的造价管理、成本分析及风险预测,为项目决策层的决策与管理,提供准确而有效的的参考依据。
善于利用动态管理可以在项目盈利与风险分析、销售控制、资金管理等几个方面发挥十分有价值的作用。
1、项目盈利与风险分析动态管理的作用
项目盈利与风险分析是企业最关心的内容,而动态管理的前提就是随着项目的进度,及时对其实现动态分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是对项目的预期盈利水平与风险的分析,其中的各种分析方法和指标是经实践证明有效的。在开发过程中的项目盈利与风险分析应延用同样的方法和指标,只是当初部分预测的数据随着项目的发展逐渐变成已知数据。
在风险分析方面,因为有众多不确定因素影响项目的盈利状况,所以及时的风险提示可以帮助决策人员有重点地加强防范和控制。例如,当实际发生的建安费用、融资成本等成本因素超过预期,就必须适时进行调整、分析,避免造成严重损失。
2、销售控制动态管理的作用。
房地产项目的收益最终是通过出售或出租实现的,所以决策者会十分重视产品的销售控制。销售价格是一个动态数据,需要根据现实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即销售的动态控制。
3、资金控制动态管理的作用。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各种资源的整合,而资金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资金的控制与使用是企业管理者经营水平的体现,是项目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资金控制主要分为资金流入与资金流出控制。
1)项目资金流入可以界定为为项目开发而筹集的所有可支配的资金。
房地产开发行业中,很少有企业完全利用自有资金完成整个项目,因此合理的融资成本、融资比例、融资时间通常是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实际项目运作中,项目负责人必须对融资的成本与限期时时关注以免造成企业信誉等损失。因此,对融资的管理也离不开动态核算分析。
销售收入是项目开发资金的另一重要来源,因此根据项目进行中的资金压力情况,动态的收入计算也会对方案制定有重大辅助作用。
2)项目资金流出的项目正是造价管理所重视的成本控制内容。这些项目费用有的在项目启动阶段集中或分批支付,有的则贯穿整个开发期间。此外,考虑到某些不可预测的因素,项目应储备一定数目的资金作为不可预见费。所有这些资金的合理调度安排是企业实现获取最大利润的关键。这个安排就是资金流入的数量、流入的时间及可靠程度,能否满足项目资金流出的需要。针对项目资金流出的预测与控制是管理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始终重点关注的内容,不仅要有长期的、笼统的资金使用计划,还要有中短期内的预计资金流出备忘录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而各种资金的流向一般分散到各个环节,由各个部门负责,如果各部门能定期汇报未来一段时间的所需资金情况,通过汇总计算就可以制定中短期资金计划表,从而对原资金安排作出动态修正。
三、信息化手段在项目造价动态管理中的应用
动态管理的应用给项目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信息化手段包括网络和电子计算机等的应用,通过适当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方案实施,可以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管理工作的高效性、严谨性和科学性。
实施信息化管理应主要从三个方面工作开展。
1.制定针对本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规划方案。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必须在对企业现状和工作流程的详尽分析及优化之后,制定出一整套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方案。应由企业领导负责组成方案策划小组,由专门指定的人员负责,做好流程图设计,相关资料收集,信息化技术培训等基础工作。
2.根据方案配置硬件资源。考虑到当今社会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不断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硬件资源的配置必须兼顾稳定性、通用性、和可升级潜力。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选用更能保证数据安全和更快捷便利通讯的硬件配置。
3.软件的选用与设计。由于涉及的管理内容十分专业,并且对造价动态管理理念的认识的尚未普及,所以软件市场上很难找到现成的合适软件来使用。企业可以考虑请软件公司进行外包设计定制或自行设计。软件的功能应满足以下主要的要求:
1)适应性强。由于项目管理的内容较复杂、各个项目之间存在的差别,使的软件的设计必须抓住关键因素,数据采集格式按通用的要求设计,在保证归类范围明确的前提下,具体分项名称可由输入者设定。适应性弱的的软件遇到不同情况时,常常要通过调整源程序来解决,会极大地影响使用效果。当然,软件的设计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经过试用版等多个版本,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完善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软件架构方案选择。建议建立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客户/服务器型软件构架。各部门登陆服务器,进行数据录入。这样做有很多好处,数据库放在服务器里统一管理、定期备份,可以减少存放在各部门电脑内数据丢失的风险;数据库统一在服务器可以方便的实现各部门间的关联数据智能对比;从企业管理全面信息化建设考虑也适于选用此种模式。
3)功能设计。
主要功能设置将参照上文中的项目造价动态管理可发挥优势的几个方面,涉及到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其中销售控制、工程进度控制、项目造价分析各设相对独立模块,但统一参数指标,设计时按照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理念实现无缝接口。
考虑到实际工作中对项目资金流量的控制经常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核对,关键数据录入方面的设计可采用共同确认后进行汇总制度。对资金的发生填录时应设有备忘录式备注栏,可大幅提高使用时的历史追溯能力。
为提高软件的实用性,应将项目的原计划安排进行录入,按照统一格式随着开发进度将实际情况录入计算,设计界面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方便决策者进行管理。此外,还应有对超出计划的资金、施工进度等的敏感因素和风险进行提示功能,包含对管理者预先提示功能,可自定义需提示的内容,如本周内将发生的数额超过5万元的费用等。
4、其它要求。如方便的查询功能;市场信息收集功能;具有完整的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对项目数据可进行导入和导出操作;权限设置和保密功能,项目资料应注意保密性,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相应的权限分配与数据库加密。
第四篇: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典型材料
动漫系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材料
一、动漫系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概况
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确定之后,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开发,技能的培养,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来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关系着教学成败的重要问题.几年来北京训练基地在教学内容,教学体系都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及应用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具体实施情况
在基地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基地各教师制定了各科详细的教学手法与改革的具体措施,大体上分为:
(一)突破常规理念,大胆创新
(二)运用高科技手段,提升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
(三)改变常规教学方法,走出教室,加强实践。首先,在教学上,往往授课时形成一种,老师满腔激情的在讲,下边学生听的一头雾水,尤其是在一些非常抽象的知识的时候,这种现象尤为严重,以前只能是教师一遍一遍讲,让学生慢慢琢磨体会,而现在,教师们基本上都运用PPT课件的手段将原本抽象苦涩难懂的远离和理论生动立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通俗易懂,大大的节省了教学的时间,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其次,在专项科目及需要实践的教学科目中,以前往往是面对的是死板的理论与套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大大降低,导致学习效率降低,目前,各专项教练及实践课目的任课教师,充分使用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教学,包括使用PPT课件、投影,摄像、录像、3D动画等技术,带动了学生的学生兴趣,节省了宝贵的教 学资源并且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
再其次,以前在授课时,教师往往只是按步就班,没有什么新意,也没有什么过人地方,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到苦涩,没有兴趣,而目前,在基地组织进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后,各任课教师能够充分的对原来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互动式等教学模式与方法开展教学。并且倡导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全方位利用图片、实物、声音、图像、电脑软件和互联网络等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自主+引导的教学模式,根据语言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情况,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突出提高班的优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重点改革方面
(一)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通过课堂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诸如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制造易于开展交际活动的环境和气氛,设计具有交际性质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它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设计思路,在课堂设计中心能力形成为主线,将知识,方法,技术熔于一体,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二)始终把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
在散打专项教学中技能训练是必要的,但学生的分析,综合,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我们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
(三)帮助学生构建自主性学习
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层次,设置各种课堂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构建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设置学习目标,使他们能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和策略,了解每一学习阶段的学习特点和规律,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学会自主学习.注重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科学研究,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师在科研中获取的科研思想,科研技术尤其是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科研资料带入课堂教学,加强知识的启发,研究引导,并发动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把课外活动视之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课外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加强指导和组织,加强计划性,使其成为学生自习,思考,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收到较好效果.(四)注重研究学法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都是从学生学习的特点出发才符合教学规律的.因此,我们在改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就从过去只研究教法逐步过渡到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使教与学统一起来,并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培养.四.总结
教育肩负着传承文化的历史重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塑造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把个体的人培养成能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和潜能的社会人”.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文化传递,内化,选择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以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富有主体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即培养 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机器.然而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们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只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人文关怀的现象.人们逐渐的认识到,过去对教育的社会价值,工具价值过于偏重,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说,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及最终归宿,离开了人的培养,教育不仅丧失了其本质特征和独立存在的价值,它的社会价值也必然成为空谈.只有当人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重视,人的价值得以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才可以得到最好的体现.正是基于对教育价值观的重新审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把“坚持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之一,把“使学生养成独立的人格,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为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标.
第五篇: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梧州职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梧州职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始建于2011年,当年开始招生。经过4年的发展与建设,形成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解,三层次递进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该专业已成为师资力量适中、教学条件较好、人才培养水平较高的专业,为梧州工程造价管理岗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现代工程造价管理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1.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
1.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1.1.1 课程体系设置原则与理念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专业在对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全面和准确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炼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以此来设置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造价员岗位的任职要求,并参照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的职业资格标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解(如下图所示),三层次递进式的开发了课程体系,将本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成工程技术基础能力模块、工程经济技术专项能力模块和工程造价管理岗位综合能力模块三部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改革。
1.1.2 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国家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精神要求,围绕“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两个问题,结合“造价员”和“注册造价工程师”两个层次人员的技术岗位需求,积极探索符合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满足造价员岗位能力需求,并适当考虑学生可以在毕业后成为造价工程师”。在对传统专业人才进行反思和对专业特殊性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开展了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专业能力需求调研,经过不断创新、实践、总结,逐渐完善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解,三层次递进式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式方法如下图所示:
1.1.3 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采取了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为:(1)针对工程计价方式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特点,且我专业学生多数在广西就业的现状,鼓励专业实践技能型课程采用复合型教材,将广西壮族自治区现行的工程计价标准作为教材体系及实训指导文件的主要构成,实现实训环节与工作过程的完全仿真;(2)结合实际工程,制定完善的实训教学任务指导书,目前专业开设的各类实训课均配备了相应的实训指导书,为执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践课程体系提供了保障;(3)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三明治”式教学模式,所授课程均采用“讲、学、练”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对巩固学生实践能力效果显著,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目前已出现了工程造价毕业生就业良好的现象,招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尚有部分学生入学后主动要求转入造价专业;(4)针对学生基础及特长不一的特点,采取分层次教学方法,对于部分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补充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作为精品培养,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1.2.1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按照工作情景及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注重讲学练相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注重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在基础能力模块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发建设包括图片、录像、动画等形式在内的施工工艺课件,将工程建设施工过程搬到课堂;将现行的工程技术标准及工程计价标准应用于课程教学,在校内实训室采用常见的工程图纸类型和广西区在用的工程计价标准进行专业综合技能实训相关实训,实现校内实践教学过程的完全仿真。通过上述手段与方法,保障了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强化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
1.2.2课程考核方面的改革
在课程考核方面,积极推行形成性评价,探讨教学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具体做法如下:
(1)理论课程采取过程考核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比率为40%,设置了针对知识点的小作业(考核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综合技能的大作业(考核学生协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考试采用半开半闭模式,闭卷部分考核基础理论,开卷部分考核工程计价的综合技能,包括各类工程技术资料的应用能力
(2)实训课程采用完全过程考核方式,按照实训过程考核(40%)、实训成品(60%)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评定实训成绩。
通过对考核方式的改革,即强化了学生对于必备理论知识的吸收掌握,也强化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保证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毕业资格中专业证书获得率达到了78%,部分毕业生已通过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考试;部分精品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即可以独立承担工程项目,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1.3实践教学改革与管理
1.3.1实践教学体系设置
结合工程造价岗位的需求,本专业建立了工程识图、工程技术及工程计价三层次递进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学时占培养计划总学时的60.6%。
1.3.2校内生产性实训的设置
工程识图、工程技术及工程计价三层次的校内的实训教学均为结合工程造价管理相关岗位的生产性实训,校内集中实训环节100%均为生产性实训,占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学时的60.6%。实训内容采用实际工程图纸、最新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工程计价标准等相关技术资料,为此多批次派出实践教学老师参加各类工程技术规范更新的培训,从而保障无论实训内容还是实训环境均可以做到与岗位的完全对接。
1.3.3顶岗实习的设置
结合专业能力培养的需求,本专业在第六学期设置了半年的顶岗实习环节,并制订了针对顶岗实习过程的安全管理、教师指导规范等方面的管理文件,明确了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评价内容和方法。为强化顶岗实习的效果,本专业要求所有指导老师必须制定实习计划、下发实习任务书、做好实习过程指导记录等,并要求指导教师全程跟踪。同时,要求实习学生必须做到:与实习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由企业指定指导教师;有学校、学生及家长三方签订顶岗实习安全协议,保障校外实习过程的安全问题;做好顶岗实习周日记,定期向学校指导教师汇报实习状况等。通过上述措施,保障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
1.3.4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措施
在实践教学管理过程建立了质量监控体系及信息反馈系统。内容包括:建立有专业主任参与的“教学管理委员会”和学校外聘资深专家组成的“督导委员会”两个组织机构;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师生交流会制度,教师说课程制度,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制度,专业主任及教师相互评教制度等。例如,听课制度中规定了专业主任一学期至少要听每个教师授课一次,教师之间要相互听课至少4次;学生评教除网上评教外,校外实训课程结束时还要进行教学效果问卷式调查;要求教师要做到十有:有实训教学大纲、有实训指导书、有实训开出率统计表、有实训课程标准、有学生安全保证书、有学生实训日志、有实训综合报告、有实训单位意见反馈、有实训工作总结、有实训效果调查;每学期末根据学生评教、督导、教学管理委员会成员、院系领导及教师听课等各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纳入人事考核总体评价中,作为教师晋级和聘任的重要依据等。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保障了实践教学效果,学生的实践技能能够得到充分训练,在区内各类专业大赛中获得优秀成绩。
1.4 产学研结合方面
1.4.1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
在本专业的建设过程中,依托梧州市工程造价管理站,与咨询、施工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一方面利用自身高素质教师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另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学生就业、顶岗实习等条件。比较典型的合作方式包括:为造价工程师协会提供技术支持;为深圳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提供技术支持;在校内设置企业赞助的专业技能大赛(成效杯)、在企业和学校分别建立实训培训基地(在校内建立广联达软件培训基地,在校外建立依托企业的学生顶岗实习基地),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1.4.2校企合作的激励制度
学校鼓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并将“政校企行,三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思路,鼓励教师“出海捕鱼”参与实践。为此,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例如:承担科研课题时的教学任务减免、建立专业教师下企业实习和提供技术服务的管理制度等措施,引导教师主动为行业企业和社区服务。
1.5 教学管理方面
教学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建立了校、院(系)、专业的分级教学管理系统,并分设了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相并列的教学管理及评估架构。分院院长全面负责教学工作,系主任(专业主任)负责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教学秘书负责日常教务管理工作。
教学基本文件齐备,管理制度健全,且执行良好。教学基本文件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教学PPT、教学进度表等。所有教学文件均都装订成册,并且在合理性、科学性等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进,突出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色。
建立了学院、分院、督导室一体的教学督导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互评和信息监控(教学日志)为主的多方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