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小学国学教育实践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关于小学国学教育实践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但是,在国学教育正在许多小学大力兴起的今天,有些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加以思考。只有厘清了这些问题,才能使国学教育更好地开展。
一、关于国学的概念界定的误区
对“国学”的概念界定不清,是现在小学中的国学教育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作为学问一说,“国学”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晚清时期。“国学”概念有传统与现在之分。当时,国学以学科分,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纳入国学的是《诗》、《书》、《礼》、《乐》、《春秋》、《易》汉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代六艺。
今天,我们所指称的“国学”概念,不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而是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和“学术”。由于对“国学”的概念界定不清,有的教师甚至把组织学生诵读一些诸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家诗》等古代幼学启蒙读物和诸子百家的经典作品就以为是国学教育;也有一些教师居然说他们至今还没有开展国学教育——尽管他们每天实际上对学生进行的教育都在很大程度上包含有国学教育的成分;还有一些教师简单地把国学等同于孔子和儒家学说。诸如此类对国学概念的片面理解和曲解对在小学中深入开展国学教育显然是有害的。国学教育的内容是无比宽泛的。在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以经、史、子、集文献材料为研究主体、包括诸子百家的“国学”概念下,整个中华文明都是国学,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国学内涵,实际上还包括了戏剧、书法、绘画、棋艺、武术、气功、太极拳、民间工艺、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民风民俗、陶瓷、雕刻、中国建筑和中医药,等等。其最大特点,正如已故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说,是“多元一体”的文化。
二、关于加强国学教育的目的如前所说,我们小学每天所进行的教育中都包含国学教育的成分。那么,我们加强国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说,就是让小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来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丰富我们素质教育的内涵。具体地说,对小学生的国学教育主要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1.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 中国古代文明很多都是有文字记载的。通过诵读经典名作,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知晓方方面面的道理,而且可以对小学语文课文的学习得到友谊的补充,从而提升自身的语言文字素养。“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规》)中的“反”字,是通假字,即“返”的意思;“面”则在词性上发生了变化,这里用作动词,作“照面”解了。成语“文质彬彬”究竟是什么意思?是从哪里来的?读了《论语》中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学生自然就会明白了。而不读这些幼学启蒙读物,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怕是很难有机会搞懂这些的。
2.增加民族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就艺术而言,不仅中国的国画、石刻、壁画等在世界艺术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民族音乐对人类文明也是一个巨大贡献。有一首诗写道:“八音”古乐久沉埃,艺苑老花今日开。百卉争妍该独秀,清风引得凤凰来。“八音”是哪八音?如果不清楚“八音”是哪八音,是难以想象古乐中的“八音”之美妙的,而这个出处就是《三字经》中的“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如果不读《三字经》,不要说小学生,就是成年人怕也是似懂非懂的。
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要用很少的文字将其概括实属不易。然而,《三字经》中的从“自羲农,至皇帝,号三皇,居上世。”到“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仅仅用了三百个字,就将一部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比较完整地揭示了出来,实在是令人称奇叫绝。毫无疑问,小学生在诵读和学习《三字经》的过程中,也同时学到了小学教材中所学不到的厚重的中国朝代更迭和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的知识。
4.校正行为规范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是对小学生教育内容的一个重组成部分。这项工作固然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但是也不能局限于此,因为无论是言传还是身教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的影响都是有限的,而阅读是无限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对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教化内容,像《弟子规》中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和“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既琅琅上口,又通俗易懂,选来作为国学教育的内容是很适当的。
5.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尽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会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教育,但是很难做到比较具体而又全面。而在这方面,我们的前人已经作了很好的总结。像《弟子规》中所倡导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读书方法,可谓至理名言,不能不知。就小学生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而言,我们在国学中也同样找到大量的教育素材。如《三字经》中的“昔仲尼,师项橐。”到“唐刘晏,方七岁。举神通,作正字。”这些事例,无一不是对小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的好素材。《弟子规》中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和《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小学生告诫更是不可多得的金玉良言。国学教育本身是一种教育路径和教育手段,不是目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学教育中尽可能多地渗透对学生这些方面的教育,通过国学典故中的生动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国学教育,而避免那种老生常谈的简单的说教,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6.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如今的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眼里视作掌上明珠,一方面个性特征比较强,另一方面由于在家庭生活中缺少兄弟姐妹立身处事方式、方法和风格的相互影响,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行为随意性。加之,他们又生逢异域文化大举进入、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和信息相互碰撞,莫衷一是的社会思潮包围着他们,使得他们往往真伪难辨,视觉纷乱,难以形成具有时代意义的积极的社会价值取向。在一个社会思潮纷杂的时代,能够统一我们的思想的只有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必须让学生在学习现代文明的同时,通过国学教育,叩访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等警世名言在今天应该是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把国学中这些永远都不过时的立身、做人之道教给我们的学生,对于他们形成积极而又共同的价值取向是非常有益的。
7.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国学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它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和潜能挖掘的多样性。我校的国学教育实践表明,国学教育的开展为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成功范例,不胜枚举。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三、关于国学教育的内容选择和处理
国学的内涵是庞大的,其内容自然是极其丰富的。在小学进行国学教育的成效究竟如何,关键在于对过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1.关于国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有人,甚至不少人都以为,国学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等。因此,国学教育就是教学生这些东西。这种理解是十分片面的和有害的。国学可以包含、但绝对不等同于中国古代文学!如前所说,国学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涵盖了方方面面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文明,是“多元一体”的。中国象棋、琵琶、古筝、书法、中国画、剪纸、风筝等都是国学教育的好内容。因此,对国学教育的内容就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师资条件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作出科学的选择。
2.关于国学教育内容的处理 对国学教育的内容处理,首先是一个继承与扬弃的问题必须勇敢地承认,在我们的国学中是存在糟粕的东西的,这些腐朽、落后、甚至反动的毒素在国学中(尤其在文学作品中)是时有所见的。对糟粕如不进行正确的处理,我们的国学教育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就会误入歧途。如《弟子规》中的“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所宣扬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自利的庸俗论调,《三字经》中的“养不教,父之过”所渗透的歧视妇女的言论,在我们的国学教育中都必须进行批判。
其次,我们要反对国学教育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现在,有些学校搞国学教育就是让学生机械诵读、记忆一些古代幼学启蒙读物,结果导致学生囫囵吞枣,不知就里,不明其义。试想:学生如果只会背诵《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而不清楚“香”指的是谁、“融”指的是谁,更不了解这两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仅仅会背诵这两句话,有能有什么意义?这种国学教育是形式主义的,对学生的成长弊大于利!
国学教育中的经典诵读是有必要的,但是要重实质,而不能重形式;要把握好一个“度”字,千万不能走火入魔,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能够三言两语用白话就说清楚的东西,偏偏不说,非得“之乎也者”一番,这是形而上学的态度,而绝不是科学的态度。
国学教育中的中国古代经典诵读是有必要的,但是少年儿童的成长需要多元营养。在进行国学教育的过程中,要反对厚此薄彼、顾此失彼。仅仅就阅读而言,光读国学名篇名著,不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高士奇的儿童科幻科普作品,那也是远远不够的!
国学教育只有走在理性的道路上,才能对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化发挥很好的作用。如何才能使国学教育走在理性的道路上,看来还有待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作进一步深刻思考和研究。
第二篇:关于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国学教育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选择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不囿于儒家经典一家,立足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观念而不是知识的掌握,强调吟诵的教学方法最终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知意、悟情。明确这三个问题,国学教育才能行之有效。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伴随出现诸多的国人“精神危机”事件,特别是在积极向外寻求信仰依托无果之后,人们重新回头关注我国的悠久历史,以及曾“令人欢喜令人忧”的中华传统文化。于是,一股向传统文化回归和学习的浪潮,在国内兴盛起来。虽然在发展之初,也有诸多的质疑之声,但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和灵魂归属之所,更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文化丛林的根本所在。在各方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学经典纷纷走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堂,很多社会团体加入国学教育活动中。可以说,学习国学,传播国学,践行国学,成为当下社会的一个主流文化现象。
但在目标明确后,并不意味着实施过程的畅通无碍,特别是对刚刚进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让他们在学习国学经典时快乐地接受,尽可能地领悟并积极地运用于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而不是望“古文”而生畏,这并非易事。近年来,参与小学国学教育的过程中,本人注意到在经典文本选择、教学目标设定及教学方法运用上,还有一些需要辨明的问题。
一、拓展国学经典的范域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明确“国学”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认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1]这一对“国学”的理解,显然属于最广义的概念,与胡适对“国学”所做的定义,即“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2]有相似之处。因此,中国历史上长久或短暂出现的哲学、法律、宗教、艺术、文学、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礼仪、制度、工艺和服饰等,都应包括在内。我们会发现,邓实和胡适的“大国学”概念虽易于理解,但却走向大而无当,不具备太多的指导意义。
随后,被称为“新儒家三圣”之一的马一浮给出自己对“国学”的理解:“令揩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3] 认为“国学”即“六艺之学”,将国学的范围缩小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上。这一概念比较符合中国两千多年的主流文化传统,得到众多学者的应和,可以说,这一“国学=儒学”的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小学国学教育。从现有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看,大多集中在对《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诗经》《孝经》及《唐诗三百首》等经典儒家原典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文本,与这一教材编写规律相对应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也多选择这些文本进行讲授。通常,一年级从学习《三字经》启蒙,二年级学习《弟子规》,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接触《千字文》或《论语》《诗经》的节选等。
可以看出,小学生学习的国学文本多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代表文献。但如刘梦溪研究员在一次访谈中所说,传统文化绝不是只有儒学一家,更不能把国学跟儒学等同起来。正是如此,中国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之所以数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就在于思想的五彩缤纷,儒家和道家、法家等诸家思想一起,共同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绚烂的七色彩虹。虽然有学者认为《三字经》或《弟子规》朗朗上口,易于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但如《庄子》《韩非子》或表现古代神话的《山海经》等文本,较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及一些简单易诵的句子节选,同样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因此,在当下社会,当我们传播国学精粹时,任何管中窥豹式的国学教育都是不合理的,特别是面对刚刚进入学校,开始人生启蒙的小学生来说,不能仅仅把体现儒家思想的文本作为唯一选择,而应该有更为开阔的选择领域。
二、走出知识教育的窠臼
在学校的正规课程外,为什么提倡小学生要多多地接触国学经典,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女士的亲身经历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在一次访谈中,她曾说道:“我之所以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本不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我开蒙读的书就是《论语》,《论语》对于我做人的思考影响巨大。当时只有四五岁,当听到‘朝闻道,夕死可矣’,被深深地吸引,心中有一种很强烈的冲动。道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啊,怎么有那么重要,以至于宁可死去。”[4]从叶嘉莹女士一生的历程来看,正是这个幼年时期模糊感觉到的“道”成为她一生的信念和力量所在,正是在“道”的兴发感动下,才促成她虽身在国外,却一生孜孜不倦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活动,并取得巨大的成就。著名文化研究学者顾随对此也是深有感受,他认为:“诗歌的研读,对于我,并不是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
力量。”[5]
因此,国学教育不是一项立竿见影的工作,但它总会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对人生产生重要影响。并且,产生影响的时间不可预期,有可能是迅速的,有可能是在长达几十年之后的。在国学教育目标的设定中,把诸如“助推学生识字水平”“提高学生诵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感积淀”“为中学学习打好基础”之类的,显然过于机械和狭隘。通过讲解古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纯真无邪的品质,保持天然的童心善性,帮助他们确立明辨是非的能力,耳濡目染地形成正确和积极的生活观念,这是我们提倡国学教育的初衷。
在当下国学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的社会环境下,重申“为什么学国学”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不仅关涉教师的具体教学内容,即“学什么”,更影响着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即“怎么学”。我们必须明确,作为“拓展性”课程的国学教育,不能同时强调与“基础性”课程一样的教学目标,强调识、背、记,以学习进度的快慢和接受程度的深浅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显然有悖国学教育的初衷。
三、重视生命的体验和感悟 在目前的国学经典教育中,“背诵”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甚至有学者认为,让小学生学习国学,是因为这一时期是他们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台湾台中师范学院王财贵教授提出“填牛说”和“记忆说”。他认为,“一个儿童基本的学习能力,是吸收能力,是海绵似的吸收,整体地吸收。你教他什么,都会放在肚子里„„现在所学的,不是现在要他懂,他有几十年去慢慢弄懂,然后一辈子有用„„牛的胃口很大,你不要它多吃,它的胃就空着。‘牛’是会反刍的。儿童学经典也一样,一时消化不了不要紧,他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消化。”[6]“填牛”理论虽然在一面世就备受学者质疑,但不得不说,这种“但求背诵,不求甚解”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目前的小学国学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一遍一遍地“扯着嗓子”读或背,是课堂的一种常态,但在解释某些字词或讲解某种文化现象时,面对孩子困惑的眼神,教师也多以“等你们长大后,就明白了”一话带过。
这种“但求背诵,不求甚解”的教学理念,表面上是在学习和传承古人的“吟诵”传统,但其实是在误解“吟诵”的本意。本人曾在一篇文章中谈过,吟诵是指中国古代文人通过富有节奏和旋律的声音表达自己或他人作品中的内容和情感的一种阅读活动[7]。简言之,吟诵是方法,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是最终目的。正如朱自清所言:“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或如明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所言:“读来读去,少间晓不得底,自然晓得;已晓得者,越有滋味„„”可见,读或背,最终是为了更好地体味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或者说,吟诵是为了更好地知意、悟情。但在当下的国学教育中,显然有本末倒置之嫌,教师普遍认为小学生不具备理解古文字词或古人思想的能力,一味地强调背诵记忆的重要性。但从本人对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学生对古诗文意义的理解,有时会让我们这些大人也颇感惊讶。
第三篇:嘉禾县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综合实践
嘉禾县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郴州市嘉禾县教师进修学校 刘 锋 郴州市嘉禾县车头镇中心小学 曾爱女
我国近代著名的国粹派组织者和理论家邓实曾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它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酝酿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是中国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称。它承载历史、传承文明,蕴涵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对于培养和树立中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传承祖国文化、复兴中华文明的需要
五千年文明,浩如烟海,经史子集,包罗万象。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国学,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使中国以其特有的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国学因长期的政治斗争而遭涂炭。“国学”一词在大陆废弃不用40多年,文革期间,破“四旧”更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场浩劫。改革开放后,“国学 热”虽一度升温,但“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受现代文化、西方文化的冲击,真正静下心学习国学的人并不多,传统的中华文化实际上正在渐渐被人们淡忘。学校是传承与发展文化的中心场所,国学教育是有效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国学进入中小学课堂势在必行,它是传承祖国文化、复兴中华文明的需要。
(二)实施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需要
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单
一、陈旧,课程资源贫乏,开发意识极为淡薄。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公民基本素养并形成健全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课程结构体现选择性,突出多元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第14条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促进教材的多样化。《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第19条指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这些要求根本上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教育部颁发的这些文件,为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潮下,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需要。
(三)着力内涵发展、构建学校特色的需要
当前日新月异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千篇一律的教育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多样化的教育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而多样化的教育要求建设有特色的学校。不久前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强调:“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办出学校特色、培养学生个性,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明确要求,成为新形势下中小学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味、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开发特色鲜明的课程,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正好契合了着力内涵发展、构建学校特色的需要。
(四)突破应景德育、形成国学教育规范的需要
1988年,75位诺贝尔获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中华国学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四书五经等古著,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热捧。近年来,国内也随之兴起了一阵“国学热”,不时出现青少年学生诵经、祭孔之类国学活动,但多是一种时髦的点缀、临时的应景之作,往往没有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没有纳入课程体系,没有课时和师资的保证,没有长期、系统、周密的安排,活动的方式方法也非常有限。因此在中小学开展系统的、深入的国学教育活动,对于突破应景德育、形成国学教育的规范,很有必要。
二、嘉禾县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践
嘉禾县地处湘南腹地,县域面积699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具有“江南铸都”“民歌之乡”的美誉。它富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神农教耕”的神话源于嘉禾,开国上将肖克将军以及著名作家古华诞生于此,其作品《浴血罗霄》、《芙蓉镇》获矛盾文学奖。近些年来,嘉禾县积极组织境内外的专家、学者以级一线教学骨干精编国学经典读本,在全县中小学大力开展国学教育系列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陶冶了学生情操、提升了校园文化魅力,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
(一)精编和选择了中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教材
汉语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因袭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汉语体系就相当成熟,读过诸子百家典籍的人,无不被那精辟冼练、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所震撼。可以说,汉语言的源头活力就在我们的经史子集中。而另一方面,一个人的母语素养就靠15岁前的熏陶,以后想补就很难了。经典诵读是个慢活儿,无法一磋而就,因此必须按照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原则长久规划。基于这样的思考,嘉禾县成立专门的国学经典教学编写组,编写和选择国学经典诵读教材:
小学生的诵读内容主要以韵文为主,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和《唐诗三百首》、《论语》选读以及一些儿歌、童谣等。
中学生主要诵读《增广贤文》、《大学》、《中庸》、《老子》、《庄子》、《论语》选读和宋词、经典格言、成语等;同时阅读凝聚 中华文化精髓的典范书籍,比如《史记》精选、明清时期的白话文小说等。
学生毕竟生活在当代,嘉禾县倡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但并不死守传统,我们还引导孩子大量通读中外名著、当代校园小说,如《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底两万里》、《昆虫记》、《安徒生童话》、《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上下五千年》、《淘气包马小跳》、《男生女生》等。
(二)建设了校园国乐背景音乐环境
中国文化的整体确实有种“一以贯之”的特性,文学、哲学、艺术、武术……虽不同行,而都有同“道”可循,中国音乐同样如此。她的内容博大精深,内容深邃悠远。音乐是心灵之声,在人类文明的漫漫长河中,记录传递着不尽的喜怒哀乐、兴败衰荣;不论它源自河方——远古还是太空,作为一种极其久远古老的生命信息,它蕴涵着人生的妙谛、智慧的境界,体现着文化的精神、民族的灵魂,有着不同于文字语言的独立思维和独特魅力。
嘉禾县在倡导中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同时,以中国古典音乐创造清新高雅氛围的校园背景音乐环境,用国乐美化孩子的学习环境。以《春晓吟》、《出水莲》、《渔歌》《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等主要风格明朗、愉快的国乐,作为学生开始晨读和午读的引导音乐,能够很快的营造出平和、安宁、幽远、古朴而又充满书香氛围。早晨8:00—8:10,中午12:00——12:20,共计让学生聆听半小时音乐,将其巧妙的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稀释喧嚣、淡 化浮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甚至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从而培植健康身心、良好性情、完整人格,为日后学会变生存压力为生活智慧,化琐屑生活为和谐人生奠定一生受用的基础。
(三)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课程
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嘉禾县要求全县中小学校每周开设1——2节国学经典诵读课。诵读课的教学设计要求做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是要遵循传统教育中的诵读原则:以“素读”为主。所谓“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的深度,不作精细讲解,只在乎背诵的熟练。二是要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寓教于乐。运用多媒体和现代记忆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经典课堂六幕剧”:第一幕: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第二幕: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第三幕: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第四幕: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第五幕:引经据典古为今用——格言美;第六幕:相关连接:故事屋——我爱听。整个教学环节,不要求过多的深挖文义。每节课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诵读的文本控制在300字以内,化整为零。几个重要环节都体现出重在积累和传授记诵方法。
(四)加强了教师对国学经典的培训学习
为了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嘉禾县一方面为教师提供经典书籍。为教师配备人手一套《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具体内容包括《孝经》、《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增广贤文》、《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庄子》)、《论语通 6 译》、《中医养生启蒙》等。另一方面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小学教师国学经典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
(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学经典教育活动
从2010年起,嘉禾县教育部门通过搭建多种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平台,积极推到国学经典教育。如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以“读书、启智、明理、做人”为主题的读书实践活动,并要求全县中小学校通过黑板报、朗诵比赛、演讲征文、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全力推进素质教育,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氛围。此外,县教育局每年组织一次“中华国学经典进校园文艺汇演”;把全县中小学校国学经典教育纳入考核,年终对各个学校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评,切实将学习活动落实到位。
三、嘉禾县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成效
(一)国学经教育读促进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优化
教育专家认为,“道德”“情操”“品性”“气质”等人文素养,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嘉禾县在中小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主要是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改变了德育以说教为主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准则和方法,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不断提升精神境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优化。实践证明,“润物无声”的经典诵读是提升学生品性和修养的有效途径。在国学经典的浸染下,学生的性情变得平和了,审美情趣更浓了,想象创作能力更强了,胸怀更为广阔,富有个性,人格健全。经典作品,为孩子的内心世界涂下亮丽的底色。
(二)国学经典教育发展了学生记忆力 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记忆力和理解力。理解力个记忆力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曲线是不同的。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0岁开始的6-13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期,至13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高峰。嘉禾县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根据儿童的记忆特点来安排。反复诵读,自然于心,学生的记忆力得到的很好的开发和锻炼。从全县各中小学提供的诵读阶段性总结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力大大提高。从部分家长的诵读反馈表中也可以看出,孩子们背书比以前背得快。
(三)国学经典教育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青少年儿童正处于储备语言的最佳时期,多读、多背诵一些经典,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力,更有利于小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如:学生诵读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各种题材广泛的典故;读了《增广贤文》会说话,读《幼学琼林》就是在读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笠翁对韵》为声律启蒙读物,它既能给学生一种写作格式的对韵,又传送了历史、地理以及古典文学知识;《论语》《庄子》,儒家和道家是我们民族思想的源头构成;唐诗所表达的人的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广阔性是前所未有的…… 优美文化经典,这些范文烙印脑中,自然就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促进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学生认的字多起来了,提高了初读课文的效率。背诵能力强了,课文能 很快读熟,会背。理解课文内容时,发言时语句通顺,常常引经据典,很有深度,常有令人感叹的顿悟之言出现。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诵读经典。形成了良性循环。
(四)国学经典教育进一步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
国学经典教育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国乐校园背景音乐环境的建设,营造国学氛围、创造高雅环境,学习环境减压、减负,和谐放松。校园里每天都能听到学生诵读经典的朗朗书声,能够聆听到悠扬的国乐。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五)国学经典教育提升了教师的国学素养
诵读经典,就犹如在聆听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智者讲述生活的经验、生命的真谛、生存的哲理,就仿佛徜徉于知识的黄金海岸。经过经典文化的滋养,教师正心、修身、养德为以德立教提供了可能,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找到了动力源,师生共同诵读经典,文化立校、道德立人的的社会效应十分显著。诵读经典逐渐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成为教师的文化自觉。经过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研究,教师对经典的认识已经得到了大大的丰富和拓展。《论语》《礼记》,增长了教师的教育智慧;熟读蒙学读物、诸子散文和经典诗歌,丰富人生体验和审美体验,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在教学中注意了学科与国学经典诵读的整合,更加注意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更好地指导中小学生诵读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四、嘉禾县开展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实践的思考
(一)理念先行——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实践的基本前提
思想引领行动,观念指导教育。进行全方位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革命,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这是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基本前提。现有国情下的中学生课业负担本来就非常沉重,学生、教师、学校都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国学教育很难开展起来,即使开展起来也难免落入“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丢掉”的尴尬境地,更别说得到师资、课时、外出活动的经费保证了。嘉禾县别出心裁,高度重视国学教育,全县教师热衷国学教育,传承国学精髓、弘扬民族精神已在广大师生间达成共识,出现了国学经典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方兴未艾局面。
(二)纳入课程——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实践的关键所在
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如果没有课程做依托,只是漂浮的空中楼阁,终究是一句空话。只有纳入课程体系,中小学的国学教育才有了课时师资的保障,才有了内容的载体,才真正落到了实处,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不言而喻,开设国学经典教育课程,是将国学经典纳入课程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实践的关键所在。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开设国学经典课程的同时,不可忘记在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中也有很多教学内容本身就属国学范畴,也是将国学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的良好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有国学教育的观念,不仅要根据课程标准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了解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更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认识儒家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进而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
(三)因地因校制宜——形成国学经典教育特色的必由之路
1949年,泰勒就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等观点。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受着很多条件的制约。学校要根据当地的现有条件和实际情况,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资源、历史遗迹,因地因校制宜,培育国学经典教育的坚实土壤,开创国学经典教育的自我特色,(四)重视学习交流——提高国学经典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
国学教育是个新课题,目前在大学尚且缺少统一的规划和部署,没有形成体系和规模,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更是摸着石头过河,举步维艰。在这样的情况下,重视学习交流,就成为提高国学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在今后的国学经典教育活动中,要积极开展赴外地学习交流活动,避免“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局限,丰富国学知识,拓展了学视野,从中找出差距,吸取宝贵的经验,发掘形式多样的活动模式,提升国学经典教育的水平与质量。
(五)不断开拓创新——保持国学经典教育旺盛的生命力源泉
由于国学是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有其历史局限性,所以,国学经典教育中一定要做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工作,要古为今用,将国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不断开拓创新,国学经典教育才会有持久的、旺盛的生命源泉。如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伦理学说,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是历代培养顺民、培养奴才的教条,应该批判,等等。
第四篇:关于小学国学教育现状的调查和思考
关于小学国学教育现状的调查和思考
摘要:本文是关于对小学国学教育现状的调查和思考,探索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国学
小学
教育 团队成员:
当下传统文化及精神的缺失是越来越严重的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在大力提倡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也在教育上做了相关工作,但教育是百年大计,其效果并非一朝一夕可达成,故需时时调查和反馈,以发掘其中不足,不断改正和进步。本文专以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第X小学为例,探讨以上问题。
一、小学的国学教育现状
(一)该校涉及传统文化的教育
凡是有关传统文化的任何一方面的教育,都算作对传统文化与精神的提倡和传承。
1、《弟子规》被列为该校小学生课标外必背国学经典,据该校副校长介绍,学校教学楼墙上贴着《弟子规》全文,该校小学生自小学一年级起,开始由其对应的语文老师教授和背诵《弟子规》,每逢语文晨读时间,都会温习背诵,加深记忆。加之《弟子规》文章紧凑,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节奏分明,对于低年级学生识字学习大有裨益,所以在历届小学生教育中都有《弟子规》的影子。
2、该校还时常给小学生发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书籍,里面涉及到中国古典神话、民间故事、成语、古代名人轶事等等,以丰富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在读书中认字,在认字中学习和成长,孩子们从这些书籍中对国学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3.该校教学楼墙上还有中华56个民族的代表性图片,让孩子从小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
(二)该校师生对国学的认识
1、对于小学生,大多数孩子认为国学就是语文课,在我们支教的班级里,有不少孩子觉得我们上的国学课和语文课很相似,只有内容和书不一样而已。也有一部分孩子觉得国学就是老东西,学国学就是知道以前落后贫穷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还有个别小学生直接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只要不是考试的课,上一上就行,最好能有趣一些,至于到底学的什么,却是无关紧要。
2、在与该校老师沟通的时候,我们了解到以下几种认识:
(1)中国古代经典著作。有的老师觉得国学是一门复古的学问,研究和学习国学的人面对的大概就是古代的一些经典著作。(2)中华传统文化。有的专业偏向文科的老师认为国学应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孝道、茶道、礼仪、婚丧嫁娶习俗、社交习惯、日常用语等等,并且包括古代经典书籍。
(3)只有极少数老师认为国学是一种民族精神的精粹,他们说国学精神里面不排除一些老旧封建的糟粕,但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当今道德危机的社会里重新拾起的精神文明。
(三)该校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
通过两周的支教活动,我们了解到该校对国学的重视程度仅限于提倡和背诵积累,所做的弘扬传统文化的事情也只有上述几种。并且由于不考试,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该校老师认为国学应该对其他重点科目做出必要让步,有时快到期末考试的时候,他们还会把本来用作国学教育的时间改为期末加班复习或者月考、周考等其他教学活动。
(四)关于国学辅导班的情况 1.创办情况
学校周边有许多私人创办的周末或假期辅导班,有些辅导班的广告中包含着“国学”课程,但报名该课程的学生数量远远少于英语、数学等科目。
2.师资力量
授课老师正如其他所有辅导班一样,招聘持有教师资格证的任职教师或在校学生,对其专业稍作象征性的考察,就可在辅导班教授其擅长科目。教授国学的一般为人文专业的老师或在校学生。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基本集中在经典诵读。有关历史文化,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等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则稍有涉及,而传统节日或民俗等知识的传授,如传统戏剧或民族器乐、中华武术等内容则几乎没有涉及。这说明大家更注重的是国学对当今学生的普遍教育意义,更注重国学精髓内容的选择,以及传统文化的普遍意义上的传承。传统戏剧或民族器乐或传统武术等内容,作为学校普遍意义上的课程则属于“小众”范围,相对经典诵读之类的中华传统文化来说,其教育范围明显变窄。
4.教学方法
这种类型的国学辅导班与普通语文数学课相差无几,所教授的无非还是古代经典名著,尤以《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书籍为主。教授方法也跟所有科目一样,大致为听说读写、背诵抄录、翻译欣赏等,不具备值得推广之处。
二、小学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以下讨论也基于在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第X小学支教活动过程中所了解的情况。
(一)重视程度不足 1.国学课程占比极少 在该校支教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小学教育中国学教育所占的比重极低,每周30节课,只有晨读和每周三下午的一节课会涉及到国学方面的教育,学校的整体气氛也很难让人感觉到国学精神的寻在。
2.学校对学生的国学功底没有任何要求
学校在国学方面的要求很低甚至只是在提倡,并没有什么规定和要求,且提倡力度也不大,似乎只是一个门面工程,例如《弟子规》,只要求背会即可,连理解都不做更深的提倡,一些宣传类的书籍也只是象征性的发放。
(二)师资力量短缺 1.学校方面
作为与哲学一般地位的国学,几乎每个中小学都敬而远之,由于不参与考试,且学习国学正如学习哲学一般,其效果不够明显,且很难把它教好,故很多学校和教育机构不会专门聘请国学老师去开设这样一门“可有可无”的课。
据支教过程中的访查,中小学不会聘请有关国学的老师,其他教育机构所聘请的有关国学的授课老师正如其辅导班一样,凡持有教师资格证的任职教师或在校学生,对其专业稍作象征性的考察,就可在辅导班教授其擅长科目,教授国学的一般为人文专业的老师或在校学生,师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
2.社会资源方面
如今社会上的师范资源鲜有专攻国学的老师,这一点不用调查可得知,大学里面少有国学这个专业,人文教育虽涉及很多国学内容,但并非真正纯粹的国学,所教出的人才很少能够从事国学教育这个任务,多半也无法胜任这类教育。即便有些机构想要国学方面的人才,也很难去找,只能就近选取人文教育类的兼职此任。
在大学这几年所见过的社会上从事国学方面教育工作的人几乎全是由书法、绘画、器乐、历史典籍等爱好者转变而来,从未见过有“国学专业”的人来从事这项工作。
(三)国学教育的社会环境不够好
1.国学教育的组织方式参差不齐
就所能看到的地区来讲,有的教育机构开设辅导班,只进行传统文化以及古代经典书籍的教授和宣讲,也有的开设课外兴趣小组以及把国学融入到其他相关课程中,并且还会强调,专门开设“国学课程”并不现实,其他课程已经很满了,学生和教师的压力已经足够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开设一门新的课程,而且升学考试的科目中也并没有“国学”这一项,因此只作为课外兴趣,或者作为教师和学校的道义良知,随机在相关的课程中涉及就足够了。
2.国学教育不够规范化
在实际操作层面,我们可以看到,国学教育的现实状况是随意性大,主观性多,缺少课程意识,没有较为成熟、完善的课程体系做教学的实践支持。国学教育的内容较为零散,缺乏要点和系统性,国学教育的组织也缺少形式,难以从课时、师资、教材等方面得以保证。国家教育部门在行动上缺少政策的引领和指导,有的条件较好的学校,对国学有一定爱好、对国学教育有积极认识的学校,进行了国学教育的尝试,而条件不成熟的学校还没有行动。
(四)教育工作者对国学教育的认识不足
在与众多老师沟通之后,我们发现,教育工作者对国学及国学教育的认识理解缺乏理性思考,对国学以及国学教育内涵有着比较一般的理解及认识,绝大多数股教育工作者(学校领导以及任课教师)对国学与国学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一门学科上,不具备传承民族精神的决心和信心。
三、关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考
以下讨论是基于对中小学国学教育问题的调查认知,针对上述问题,所能想出的办法和意见。
(一)建立系统的国学内容体系
国学博大精深,在小学实施国学教育,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当体现出既符合时代精神又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总体来说,一定要告诉学生,我们民族都曾经有过什么灿烂的文化,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并把它传承下去。
1.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就形式而言,国学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我们祖先创造并留给我们极为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主张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一是作为后代传人不能忘本,更重要的是我们当代的青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曾引起许多人的担忧,例如我们当今的学生,能够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甚至连写作文都写不通顺。而且社会上出现了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危机,是民族振兴国家崛起过程中必须加以正视的并克服的障碍与挑战。
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并非照单全收,但至少是一个导向,学校应该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尤其体现人文精神和地方特点的内容纳入到国学教育的内容中。
2.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前文所述,国学不应当是一门简单的学科,它代表的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都是当今学校教育应该纳入的内容,教育应当潜移默化地把民族精神放到每个学生身上。
3.规范国学教育的教材。
国学教育的教材大多由宋代和清代的蒙学为引导,单一而枯燥,而众多的古代典籍一生又读不完,从事国学教育的工作者也多以个人主观倾向为方法,使国学教育良莠不齐。所以需要一些既能涉及传统文化各个方面,又精简扼要的教材来支持当今的国学教育。
(二)提高国学教育的地位 1.社会层面的重视
应当对国学教育加以重视,才能使中小学的教育对国学有更多的涉及。而社会层面更多的要靠政府教育部门的支持和引导。
2.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对国学教育的认知
教师的工作是国学教育成败的至关重要因素,所以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提高小学国学教师的国学素养,也是目前需要重视的。一个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对国学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课程的性质,清楚自己的教学目标,学习和提高教学的方法和效果,并能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开发国学课程。教师素养的提高将会是小学,国学教育更有生机和希望,当然这也同样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上以及财政上的大力支持和引导。
参考资料:
[1]纪宝成.国学的当代意义[N].光明日报,2006-04-05.[2]王素贞.石家庄市小学国学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809.[3]曲殿彬,论国学与国学教育[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1):26-29.
第五篇:小学国学教育初探
小学国学教育初探
[摘要]: 本文着手于国学的涵义,在分析小学国学教育的意义及小学国学教育的可行性后探索小学国学教育的立足点,倡导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对小学的国学教育进行初探。
[关键词]: 小学国学;课程.重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学习国学已经成为一股潮流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小学是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在小学开设国学课程,让学生从小接受国学的熏陶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行又如何实施呢?
一、国学的涵义
什么是“国学”呢?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辞海》对国学的解释,“国学称‘国故’,即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或者是“西周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都之学校,而后世国学为京师官学之通称,尤指太学和国子学。”《礼记·学记》上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術有序,国有学。”所谓“国有学”,大概是我国古代典籍中最早将“国”与“学”相连并称之语。当时所称的“国学”,实际上是朝廷及诸侯国中的最高学府,和后代的“太学”略为相似,也就是辞海中的第二种解释的意思,与今天所谈的“国学”名同而实异。“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为了区别于西学,于是称中国本有的学术为国学。”[1](张岱年, 2003.)《现代汉语词典》直接把国学解释为“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含了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科目”。由于儒家思想2000多年来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文化,所以,国学实际上指的就是以儒学为主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
二、小学国学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育,容易使人们产生一些疑虑如国学是不是太落后了?学生的负担是不是会增加?现代化的时代还需要国学吗?学生考试科目中没有国学,开设国学课程有必要吗?
《河北省高校人力资源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调查组对某重点大学的八十六名学生进行的随机采访,只有四人完整地读过四大名著,一般人没有读过,也就是只有5%的学生完整地读过四大名著。在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堪忧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意识到学生缺乏人文素质,是因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少接触国学,没有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国学教育最能普及的阶段。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已经不只单纯的教会学生知识为目的,而更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国学作为数千年中华思想文化的结晶,学生应该从小学习感受我们文化的底蕴,塑造民族精神。在小学开展国学教育重要意义在于:
从小学习国学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学生学习国学可以增长对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将来的工作都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小开展国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对国学兴趣的养成。兴趣是靠从小培养的,学生只有从小接触国学,慢慢领悟国学的精神博大,在生活中受到感悟,才能更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从小开展国学教育能增长学生做事情的智慧。国学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的结晶,国学中包括很多做人的道理:“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非三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以忠心信,行之以廉洁,众皆悦之,自己为足,而不可与下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孟子·尽心》)有前人的思想做指导,学生在成长中可以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增长学生的智慧。
从小开展国学教育有助于增强民族竞争力和学生的爱国精神。《孙子兵法》中写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生只有在学习阶段,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才能从中汲取到营养,树立远大抱负,“如欲治平天下,天当近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才能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不忘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在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保存自身文化优势。中国人如果从小就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那么谁来继承中华文化呢?一个没有传承文化的国家,是没有竞争力和影响不了世界的。学生只有从小学习国学,国家的未来才更有希望。
从小学习国学有助于学生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易·系辞上》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只有学习历史文化,才能体现文化的精髓。中国儒家文化宣扬“礼”文化,倡导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勤劳简朴、积极进取、知行一致等行为。好的习惯在于教育养成,人的行为不能只用法律来规范,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从小认识到自己应该怎么做,可以防止学生长大后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素质及整个国民的素质。
从小开展国学教育有助于构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来的,也是不断充实的。历史文化就如同根基,从小感受传统文化,才能在历史的基础上搭建我们的新文化。
三、小学国学教育的可行性
由于国学的内容一般不好理解,很多人怀疑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习国学的可行性。实际上,小学国学教育的开展从人和物两个因素上都具备了可行性。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国学的认知能力,而且小学阶段也是适合学习国学的年龄阶段。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人格教育,端赖6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科尔斯认为5到15岁的孩子,要实施宽严适度的道德教育,使其走出可能出现的精神危机。他强调人的品德与智力发展及成就一样重要,对人的成长起着奠基作用,而这项工程必须从人的童年开始。我国一些比较著名的专家学者像冰心、赵朴初等九位专家也提倡对国民进行国学启蒙教育,应从儿童抓起,认为应该建立一些儿童古典文学学校来培养学生的文学基础。现在很多家长都支持孩子在小学学习国学。在对卓雅小学32名家长的随机访问中,有81%的家长支持孩子在学校学习国学课程,感受国学文化。其中有34%的家长会让学生在周末参加国学班。据卓雅小学校长陈斌讲,有一名家长为了让孩子能接受国学教育,还特意给学生转了学,进入了卓雅小学。
现在有很多的小学已经认识到了开展国学课程的必要性,已经作出了典范。据报道,深圳近百所中小学已经开展了国学教育,他们提出“‘新六艺’国学启蒙教育行动方案”,按照诗、礼、书、画、武、乐进行。深圳市罗湖区的凤光小学是深圳市较早开展国学教育的学校之一。凤光小学用了多种形式进行国学教育:学校门口的大型电子屏幕每天都会播出学校精选出的《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儒家经典、格言警句等。学生们走进学校就能感受到国学的氛围。深圳市南山区的卓雅小学以国学为特色,组织学生清晨和下午上课前诵读国学经典,并把孔子的塑像置于校园最明显的位置突显文化氛围。卓雅小学校长陈斌认为 “国学教育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他还专门派人员对其他省市和学校做调研,借鉴经验,在学校内坚持并积极开展国学教育。
在教师的培养方面,现在大多国学教师由具有一定文学素养的语文教师或班主任担任。2001年,武汉大学在本科教学中创办了人文科学试验班,培养研究国学的人才。2005 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日前举行了开学典礼暨揭牌仪式,此次招生两个班,计 58 名学生,采取6年制的本硕连读学制。高等学校对培养国学人才起了积极的作用。地方开展国学课程的小学也积极开展国学师资培训,所以,在国学教师培养方面,已经开始起步。
四、小学国学教育的立足点
学校要进行国学教育,就必须要有国学课程。校本课程亦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范围从逻辑上既包括校定课程,也包括国家或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还在较大程度上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2](李臣之, 2004)现在国家还没有在小学阶段把国学课程纳入正式课程之内,但是国家允许学校进行三级课程管理,实行校本课程。所以,小学要施行国学教育,就必须以学校为本进行小学国学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一)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把握国家和地方政策。国家和地方的国学策略和课题研究为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出了总体的方向。小学应该在教育系统宏观的指导下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基本走向进行课程开发。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参与化。在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树立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观念。教师组织领导国学教学,对教学现有的教材和学生情况最为了解,在开发国学课程的过程中,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推动同伴合作交流使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人,成为反思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民主化。在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学校国学课程的领导层、课程教学专家、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营造民主开放的资源开发环境,使得学校能开发出更适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国学课程。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校长必须具有领导权。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本身就是学校自主权的体现,校长作为学校教学的领导者,必须在面对问题和制定方案的过程中有绝对的领导权。校长必须在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前组织相关人员要对学校的办学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和课程设置总体预测。学校应采取问卷或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国学的兴趣点和期望、建立良好的教师和领导队伍、考核学校建立国学教育设施的能力、分析现有教材以及把握开展国学教育的预期目的。校长要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出现政策和动态作及时的调整,进行全程的管理。(二)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小学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本指的是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教育行为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本必须尊重小学生的特点。开设国学课程并不是要增加学生的负担,所以在开发国学校本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层次差异。国学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要根据不同阶段小学生阅读的能力和需求,选择国学中的经典作品,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治家格言》、《四书》、《老子》、《庄子》、《易经》等等。校本课程的内容要符合课程设置的总体目标而且这些作品在难易程度和深度上要适度,在编排课程内容时要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由易入难,难易结合并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小学生思维活跃,正处于成长阶段,校本课程的内容要新颖并能够增加小学生对国学的感悟和兴趣。小学生天性爱动,所以国学课程要把历史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领悟能力。小学生思维集中时间比较短,所以国学课程内容编排要适当。
小学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坚持长远发展原则。开设国学课程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中华文化学术的途径。在小学阶段,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的国学知识全部融会贯通,学校设置的课程要让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不能光考虑知识严密,也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思维等人文品格,不能把教材变成学生填鸭式说教。国学教材选择的标准之一是要突出人文性、审美性,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来考虑。国学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有着兼顾文化教育的传统。国学教材,应有浓厚的文化、尤其是人文文化气息。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选文的思想品德和文化内涵,要求选择的教材要思想深刻,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教材中文章篇目的选择、体裁、体例的安排,要突出时代性。在内容上合理编排,不同文章体现出人文精神的不同方面,这将更有利于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且,国学校本课程开发不是靠一个人,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完成的。编写出的校本课程还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受到检验,所以,学校应重视学校开发的国学课程,对课程教授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校本课程适当的修改以使该课程设置能达到学校开设国学课程的目的,使以学校为本的课程能够保持持久价值。(三)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
开发校本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理念,丰富校本课程的内涵。在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采取老师讲解和同学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我国的国学古文学内容偏多,那么在课程内容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解释、图片等内容,增加同学们的兴趣,增强学生们的理解。也可以在校园内设立标语条幅或雕塑等用隐性文化方法帮助同学们理解记忆和受到熏陶。国学教学还可以和政治理论课或语文等交叉学科紧密结合。国学课程的内容的学习并不拘泥于课堂和书本。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的地理位置进行中心主题式的校本课程实施,如学校如果靠近山林,可以对学生进行田园感悟教育、自然和谐教育等;学校可以利用特殊的节日进行国学宣传教育;学校可以用国学内容进行知识竞赛、征文、文体活动等。学校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课程资源实施。网络资源的快洁便利可以使学生对国学内容的选择更加灵活方便,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需求。利用网络还可以把学校的国学特色经验介绍给其他地区和学校,并能从其他地区和学校得到反馈意见和经验,实现资源互联共享。
国学蕴含着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在小学中开展国学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只有学校和社会认识到这一点,让国学从小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不断探索小学国学教育经验,中国的国学教育才能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国学入门丛书·序[M].北京:中华书局,2003.[2] 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评价: 取向与实做[J].课程教材教法, 2004,(5).[3] 刘旭东,张宁娟等.开发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8.[4] 田冬.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1.[5] 宋惠昌.“国学热”中的沉思[J].前线,2006(3).[6] 张立文.国学的新视野和新诠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7] 康伯春.国学教育与素质教育[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8] 曾睿.国学经典对当今教育的作用[J].江西教育,2006,5.[9] 覃启勋.国学三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