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区园林自然美的营造

时间:2019-05-13 09:3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街区园林自然美的营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街区园林自然美的营造》。

第一篇:城市街区园林自然美的营造

“野”趣横生

———论城市街区园林自然美的营造

摘要: 城市中园林应该延伸中国传统审美中对“野逸”美的欣赏, 这种“野逸”美表现的是自由, 自然, 讲的是“天开”。在有限的空间内, 缔造出大自然的林泉丘壑, 在竭力营造的象征式的自然山水园林里, 满足城市人与大自然亲近的心理需求, 以景育人, 载德于景, 营造诗意栖居, 提升环境的美感而达到对人的心灵影响。

关键词: 自然美;诗意栖居;街区园林;田园城市;景观

由于城市的扩张迅猛, 很多园林意改观。如无喷泉, 未是名园者。”故建设, 缺乏个性的规划, 很多街区的园林景观缺乏对原有的自然景观保护和利用, 一些城市中, 街区的土地就像是长满疤痕的秃子, 到处是“水泥板结”, 土地失去了呼吸的能力, 造成城市气温高, 空气质量差。很多绿化, 花圃被制造成规整的几何形态, 绿化树木, 被修剪得整整齐齐, 如卫兵般严肃排列, 千城一面。或者就是西方园林的搬造, 在街头搞个欧式广场, 竖起罗马柱子, 可惜在亚热带的徒占地方。或者, 来个中国古典园林的再现,到处都是“荷塘月色”“桃花源”, 就是一些街区中闻名于世的古代园林, 也因为管理不善, 失去了生命的光彩, 如陈从周先生所说“苏州拙政园水池驳岸, 本土石相错, 如今无寸土可见宛若满口金牙”, 或是审美低俗“今经营风景区园事者, 破坏真山, 乱堆假山,堵却清流, 令置喷泉, 抛却天然而好作伪。大好泉石随

余屡伸“还我自然。”人们的生活离自然美越来越远。这其实是一种审美观念的缺失, 是中国园林传统审美精神的断代。而“天地人神和谐, ”是“理想城市之路”。城市园林应当纵容“野趣”横生的自然美

这个“野”是对人工雕琢痕迹严重的几何图形式园林的反对, 也不是对精心营造的朱楼画栋的古代园林的复制, 不是排除人工, 而是自然流露, 然”的再现和艺术化。景观上的纯粹“天然”固然已经消失, 可是对天然的自然美的向往, 中国园林传统审美精神的核心。

1.1 中国传统审美中对“野逸”美的欣赏

园林是自然山水林木的再现, 或艺术化。古人把山作为大地的“势”, 水则是大地山川的血脉, 草木是毛发, 烟云是神采, 中国园林实际上就是立

太阳下得不到人们的欣赏, 空旷无人, 生机勃勃, 充满生命活力, 是对“天

体的中国山水画, 宋郭熙的“可望, 可行, 可游, 可居”在中国古代园林的建造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追求, 中国古代开始并无专门的造园专家, 许多园林都是在文人、画家的直接参与下经营的, 这就使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般浓厚的感情色彩, 特别是苏州园林中, 造园者都努力塑造一种文人所特有的恬淡静雅的趣味, 山水园林成为文人雅士避凡尘, 脱俗、寄情之处, 为表达心境之物。一直以来, 苏式园林以其“精致”的诗意美令世人瞩目, 人们反而忽视了文人最初建园所追求的“野逸”, 园林首先就是“木欣欣向荣, 泉涓涓而始自流”生机盎然的自然美----“生境”。这就是“天开”的“野逸”美, 然后才是“画境”、“意境”。可惜, 很多园林, 多了很多后人的人工改造,没有了“野”, 已经无当日之韵了。其实,《庄子》“天道于大不终, 于小不遗”, 无论是庞大的真山真水皇家园林, 还是文人门前精心营造的一小园子, 还是清寂空灵的寺庙园林, 其中的一水一石, 一亭一台, 无不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美的向往, 一种对自然回归的情结, 以及心灵与天地的感悟、交融。在《红楼梦》中有这么一段描写:“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 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 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 各色树稚新条, 随其曲折, 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 有一土井, 旁有

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 佳蔬菜花, 漫然无际。”当身居要职的文人贾政看了之后,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 固然系人力穿凿, 此时一见, 未免勾起我归农之意。”虽然是人为, 但清新纯朴的自然美一贯是符合文人的审美, 这种意境之美, 可以“言志”“言情”。如今城市人多地少, 寸土寸金, 小型街区园林将是一种趋势, 复杂华丽固然好, 但追求古时文人的清新简朴的自然美,“宁古勿时, 宁朴勿巧, 宁俭勿俗”,在有限的空间内, 缔造出大自然的林泉丘壑, 使人感觉处在“大自然”中, 则更加切合中国人的审美传统。

1.2“野”性的园林是诗意栖居的追求

1.2.1 这个“野”应为“虽为人作, 宛

若天开”

诗意, 应该从自然的“野”中来, 否则难免落入矫情套子,“留得残荷听雨声”, 每个公园都有, 人为的相似, 难免让人审美疲劳, 哪里还有什么诗意? 而自然界, 则是千变万化的, 向自然学习造景, 诗意自然出, 如李渔所言“以构造园亭之胜事, 上之不能自出手眼, 如标新创异之文人;下之至不能换尾移头, 学套腐为新之庸笔, 尚嚣嚣以鸣得意, 何其自处之卑哉!一则创造园亭, 因地制宜, 不拘成见, 一榱一桷,必令出自己裁, 使经其地、入其室者, 如读湖上笠翁之书, 虽乏高才, 颇饶别致, 岂非圣明之世, 文物之邦, 一点缀太平之具哉? ”一味的仿照, 那得出的是赝品, 就是恶

俗。在造景中, 本着诗的情怀, 在自然中寻求切合的景致, 再把那种纯粹的自然“野”性美体现出来, 这样的景, 肯定诗意。

1.2.2 是城市人与大自然亲近的心理需求“夜雨芭蕉, 似杂鲛人之泣泪;

晓风杨柳, 若翻蛮女之纤腰。移竹当窗, 分梨为院;溶溶月色, 瑟瑟风声;静扰一榻琴书, 动涵半轮秋水。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这一段讲的是古人对园林美感的一种体验: 雨中的芭蕉, 滴滴答答的雨滴从芭蕉叶子上留下来。像人的眼泪一样。杨柳在风中微微飘扬, 像美女的细腰一样柔软。溶溶月色中, 听着风声, 弹弹琴, 清凉袭来, 会让人忘却世俗杂事的烦恼。这里的园林,给人的更多的是精神享受。那么, 现代城市居民对园林的功能要求是什么呢?很多情况下, 我们考虑的更多的是休憩、锻炼、交流、美观的功能, 其实更加重要的仍然是人心理方面的需求。每日生活在城市里, 每日目之所及, 是路、水泥建筑、电线杆、冒烟的汽车和一些整齐划一, 大小相同, 甚至形状都相同的树木和几何形的花圃, 人们离真正的自然越来越远, 自然的, 诗意的街区园林,是城市人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 是对自然生气蓬勃的生命美的向往。是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 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的良好途径。

1.2.3 自然景观趣味是城市诗意栖居前提西方发达国家曾一度面临所谓的“3P 危机”的困扰, 再度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中, 西方开始自觉的注重自然与环境的审美关系, 追求自然界固有的和谐美, 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加以有节制的修饰, 风景景观有机的结合建筑空间规划。“而当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后, 城乡界限变得模糊, 城市与农村相互交错, 城市将溶解在农

田中, 农田将进入城市核心区, 并且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田园式城市的发展设想, 是一种对自然的回归和认同。“伦敦从过去到现在一直享有众多的公园和空地.来伦敦的人不断为见到这些公园感到意外,因为它完全不同于多数欧洲城市中所能见到的那种形式规整、秩序井然的市区园林, 而是看上去更像一块块乡村的田野或未开垦的牧场, 它们避开建筑营造的侵扰, 因此仍保持着似乎未经人工雕琢的纯朴自然状态。”从这里可以看出, 城市建设已经从试图“征服自然———尊重自然”, 是“田园城市”思想的体现。2 园林自然美是中国哲理的具体体现

“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 没有任何文化, 人与自然, 曾发生过象中国古代那样的亲和关系。”中国哲学中,“人的存在状态”是深具哲理的, 园林,作为一种空间艺术, 在空间的处理上隐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和中国的道德传统思想。道家的“崇尚自然”儒家的“自然比德”观念都在中国古代园林中体现, 孟子“诚者, 天之道”(《孟子离娄》)孔子“大乐与天地同

和”(《乐记》)把道德情操与自然美联系, 体现了注重审美的功利倾向, 肯定了环境美感对人的教育影响。“可使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 无竹令人俗。”“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这种道德贯彻到生活环境中的传统, 应该保留在城市街区园林的设计中, 以景育人, 载德于景, 在提高生活环境品质的同时, 也提高人的品德情操。

参考文献

[1]陈从周.园林清议.江苏文艺出版社.[2][明].文震亨.长物志.[3]章采烈编著.中国园林艺术通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4][唐].柳宗元.柳河东文集.[5][清].李渔.闲情偶记.[6][明].计成.园冶.[7] 周年兴.俞孔坚.农田与城市的自然融合.规划师,2003(3):83~85.[8]阿德里安·福蒂.伦敦: 私人的城市, 公共的城市世界建筑.世界建筑杂志社, 2002(6).[9]俞孔坚.营造诗意居所———城市景观之路.中国人居环境发展研讨会.[1 0]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出版社, 沈阳: 1987.

第二篇:城市和园林

城市和园林

摘要: 园林是最佳人居环境。城市是人聚居借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园林设计师要介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和园林均需强调中国特色和综合性。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而万变不离其宗。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综述 城市化 中国特色园林是最佳人居环境

自有人类便有人居环境。经历了巢居、穴居、山居和屋宇居等阶段,直到目前人类仍然在探索合宜的人居环境。现代的趋势不仅在于居住建筑本身,更着眼于环境的利用与塑造。从居住小区到别墅豪宅无不追求山水地形的变化,形成现代建筑与山水融为一体之势。20世纪末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北京宣告的《北京宣言》中指出,新世纪“要把城市和建筑建设在绿色中”,足见城市绿化和园林在人居环境中不可代替的重要性。未来发展的方向,则不仅在人居室内环境,更侧重于人居室外环境。

人居环境广义可至太空,中义为城市及农村,狭义可至居住小区乃至住宅,无不与环境发生密切的关系。中国人居环境的理念是文化的总纲“天人合一”之一脉,强调人与天调,天人共荣。其中也包含“人杰地灵”、“景物因人成胜概”等人对于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创造艺术美,也是“人与天调,然后天下之美生”(《管子〃五行》)。因此中国古代有“天下为庐”之说。其中主要是体现用地之地宜,兼具顺从与局部改造的双重内容。生产是手段,经济利益不可片面追求,我们的目的是持续发展的天人共荣、兴世利民。

园林却不是自有人类就有的。人类初始,居于自然之中而并未脱离自然。随社会进步,人因兴建城镇与建筑而脱离了自然,却又需求自然的时候就逐渐产生了园林。古写的“艺”字是人跪地举苗植树的象形反映。人不满足于自然恩赐的树木,而要在需要的土地上人工植树,这是恩格斯所谓“第二自然”的雏形和划时代的标志。在园圃等形式的基础上发展出囿、苑和园,在西晋就出现了“园林”的专用名词。现代的中国园林概念是要满足人类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综合要求,将生态、景观、休闲游览和文化内涵融为一体,为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谋福利。园林学从城市园林扩展到园林城市、风景名胜区和大地园林景观,园林是最佳的人居环境。园林不仅要为人

居环境创造自然的条件和气氛,于中也渗透以人文;人们不仅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物质享受,也从寓教于景的环境中陶冶精神,获得身心健康。综合性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创造人居环境方面的主导作用

我国目前约有660个城市,预计不到10年要翻倍,即1 200多个城市,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将“大建设、大破坏”改为“大建设、少破坏”是首当其冲的现实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和其他生物、非生物共有的地球。城市规划专家将城市规划划分为6个阶段,前一阶段为环境建设阶段,第六阶段为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如何体现呢?应明确城市是人类聚居,借以生存、生活和持续发展的环境。因此在城市化的同时,也要使城市社会生产和自然环境同步协调地发展。补偿20世纪对自然资源“大破坏”的损失,并在原基础上重建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应由城规专家担纲,协同生态、建筑、园林、文物等各有关方面专家共谋综合性的总体规划,而且要各学科专家从专项角度介入总规。首先要切实保护城市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除了必要的石材开发以外,杜绝炸山毁林、围水造地等激发天怒的破坏性建设。即使开采石材也要避开城市中心城区,在相对隐蔽的地带进行,而且要认真学习中国古代有益的经验。如绍兴东湖、广东西樵山等采石场,遵循一定设计原则,有计划地开走石方,留下一个山水空间。绍兴东湖还结合采石于石壁上开了一个桃花洞,并在洞两旁天然山石上镌刻了一副对联:桃三千年一开花,洞五百尺不见底。在起伏的丘陵用地上规划街道时,建筑不宜照搬平原上方格网式的体制。应是路随山转、因山构室,总体上一定要人工服从自然。《园冶》说:“假如基地偏缺,隣嵌何必欲求其齐”,“多年树木礙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山水、古树名木和一切自然景观资源都难以移动,而人是活的,可以在总体上因地制宜地规划街道。但在局部,则必须改造自然地形以适应街道和建筑的基本需求。城规宜根据城市的山水形胜布臵街道与建筑,与之适应,这是比较难的。但中国哲理是“先难而后得”。民居或山或水,之所以令人赏心悦目,就在于顺应自然地形,先难而后得的因山就势,从而取得最佳效果。每个城市的山水形胜各异,巴山蜀水、楚水汉天、二樵珠江、江南水乡各有千秋。民居也因地之山水形胜而具特色,而且各自有各自的自然气候条件和文脉。如有心创造城市特色,又何至于形成“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呢?若各自巧于因借本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植物因带分布而自别,又何苦在北方城市臵假榕树、假椰树

呢?绿地指在自然土地上种植有生命的绿色植物的土地,绿地也要打假。

城市和农村从外观到内涵都要强调中国特色,我们总的目标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可以循时代而进,在继往开来方面有创造性地发展。对外国文化要学习,但必须结合中国实践。佛塔、须弥座、琵琶都是在学习外国文化基础上创造中国文化的实例和典范,学中有创。在某些城市保留的外国租界区或一些展览性场所可以造外国风光供参观,但作为城市和农村的总体建设,不宜提出“异国风光”的口号。《北京晚报》2004年10月11日以“西班牙小镇落户延庆”为标题,提出延庆将陆续建立日本、法国等7个异域风情小镇。至于温哥华森林、塞那维拉这些冠以洋名的地方就数不胜数了。“一方风水养一方人”,延庆山水何以产生异域风情呢。此风可息,而万万不可长。本来就千城一面了,再来千镇一洋面,谁受得了?人居环境必须本土化。现在的乡村都呈现地方风格,从县到市要力求保护这些差别而不是破坏。

作为专项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建立在综合性总规的前提下,深入贯彻总规的专项要求。指导的理念就宇宙观而言是人与自然协调,就社会观而言是以人为本,城市绿地系统包涵园林,园林是综合的,绿地系统也应包涵人文的特色。“千城一面”之弊只有通过创造城市的特色以求缓解。城市的自然山水形胜与文脉的融会便构成城市特色之根基。要根据城市定位定性而制定相应的绿地指标。基本指标是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覆盖率主要用于森林,亦可作城市绿地参考指标,但不能只言覆盖率而不讲绿地率。因为城市规划实质上是土地利用规划,惟据绿地率才能落实绿线和绿地面积。要从现状绿地、空地、拆迁等调查中落实绿地,古树生动地说明了历史文化,要切实保护古树名木。我国有3 000余年的银杏及周柏、唐槐、宋樟,这种资源是拿钱也造不出来的。绿地布局的原则是均衡、合理。城市中历史传留下来宜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园林的大型绿地不要划为一般城市用地,否则会破坏优美的自然风景资源。在道路规划方面,要为独立的大型公共绿地创造条件而不要横穿竖剖地把整块用地分割成碎块。如作为一般商业、居住用地,也会埋没了这种自然资源。均衡的难点在于市中心,但市中心缺乏绿地的现状不是注定不变的,可以通过拆屋建绿来改善市中心的生态环境。生态学家认为从城市中心为大气环流带,城市中心最宜规划作水面和绿地。上海市根

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延安中路热岛高峰所在地拆屋建绿。不惜花每平方米1万余元的地价建成20余hm2的延中绿地,使市中心从生态到景观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上海改造市中心环境的实践,初步体现了把城市和建筑建在绿色中的世纪向往。又如安徽合肥市,鉴于旧城用地很紧,于旧市区西南另辟文化城区,借西面水库和旧河床的低地,开辟新城区中心面阔约2km多的大水面。以湖为心,以宽200m的绿带为轴,四周呈放射形布臵6块公园绿地,将市政中心布臵在新城区,这就自成城市中心新格局了。城市除大型绿地外,还要有为数更多,分布合理的中小型绿地,有的城市提出500m见绿。各类型绿地从原有的点、线、面逐渐织成绿网。不仅城市外围有环城绿地,而且与线状、楔形绿地结为一体。在城市内以隔离绿地分割建筑和街道,防止因城市扩大形成“摊大饼”的不利环境。无论从生态或景观而言,绿地都是分隔建筑和街道的优选方式,惟具有生命的绿色植物能有效地隔离混凝土铠甲的建筑。正如《重刊园冶序》所总结的:“盖以人为之美入天然故能奇,以清幽之趣药浓丽故能雅”。园林对人居环境可以起到逐步形成或完善风水宝地的作用。

“沧海桑田”说明水陆之变迁。既在滨水之处建城市,就要以人工疏浚淤积的泥沙,保证城市永不被水淹。杭州西湖如无人工疏浚,绝不可能保存目前风景如画的景观。2 000余年前成功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从理论上总结了6个大字刻在石墙上:“深掏滩,低作堰”。现在一般滨水城市很少掏滩,而代以筑高堤防水,以至几乎每年低流量高水位的水灾令人揪心。遭天怒的水灾惩罚实在是人为的因素所致,有些水患在某种程度上实际是人患。人与自然要协调的正是这些内容。

市区街道平直,到了丘陵地带的郊区就应顺从自然地形了。如果还是像市区主干道一样刚直不阿地通过去,山断坡而损谷,水断流而枯涸。不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且起伏有致的山林被破坏,代之以冗长、平滞、呆板的人工边沟和挡土墙,令人兴致索然。如果有“莫犯山林罪过,须陈风月清音”的座右铭常响耳边,那就会以“山迴路转”的原则选线。少量破坏的天然地形也要以人工还谷回坡,加以山林种植,补偿和回归自然的面貌,将路贯穿其中,那又别是一番景象。为什么一些先进国家开运河、选高速公路的路线必有风景园林师参与共同策划呢,道理在此。对于城市人文资源也一样,如没有周总理把关,北京的团城也会因城市街道拆建而遭破坏。没有古建园林专家上

书,德胜门也要去一个角。据说南京中山陵也被路穿了一下。城市化并不注定要破坏自然和人文资源,这就需要城市综合性总体规划运筹帷幄了。

现代交通发展带来了立交桥,从一层到多层,使热岛效应恶化发展。可以连顶带墙、柱全部以有吸盘的攀援植物绿化,还可以混交,藉有吸盘的植物带动无吸盘的藤本植物。要与交通部门协调解决所谓吸盘破坏墙面之虑。我在上海看到砖墙上布满中国地锦,50年来墙体无明显破坏,实践可证明真理。人居环境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建设

一谈到人居环境,首先提生态,提出生态城市、生态园林等,主要强调物质环境建设。其实,中国特色很重要的内容是强调事物的综合性。相对而言,西方文化强调理性、重视科学分析,以致曾一度认为一切美都是符合数学规律的,研究景观着重视觉分析。以“天人合一”为文化总纲的中国特色则强调综合性。中国园林艺术从历史上讲,是从诗、画发展到园林的。苏东坡评价王维(字摩诘)的诗画强调:“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由此更可想见摩诘之园林定是凝诗融画之作。所以到明代计成总结中国园林的境界和评价标准时提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8个字。中国现代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认为中国园林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这都与“天人合一”的综合性宇宙观一脉相承。其中“天开”和“人的自然化”反映科学性,主属物质文明建设;而“宛自天开”和“自然的人化”反映艺术性,主属精神文明建设。中国文学讲究“物我交融”;绘画追求“似与不似之间”;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充分说明园林是文理交融的综合学科。如文学之“诗言志”、园林之“寓教于景”等。中国人对景观的欣赏不单纯从视觉考虑,而要求“赏心悦目”,要求“园林意味深长”。有花有鸟的环境中挂一副“看花笑谁”、“听鸟说甚”的对联。竹径不但通幽,如果联想:“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古意就更发思古之幽情了。因此无论城市环境和景观、园林环境和景观都要强调综合性的功能。生态是环境效益之根基,与人之健康密切相关,但也不宜以某单项功能凌驾于综合功能之上。生态园林是指历史上一种以保护自然风貌为主的学派。其实生态学家诠释生态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既无褒义也无贬义的一种名词。世上既没有非生态城市和园林,那就也没有生态城市及园林。我们要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城市和生态良好、密切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便于休闲游览、景观优美和文化内涵丰富的新型园林。作为人居环境,特别是居住小区,主要要求安全、生态良好、宁静优美、方便舒适、保障隐私、称意可心。要从居住文化中借景,而不宜沽名钓誉、轴线纵横、有节点必有盛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指因借地宜、人宜。必须根据用地的定性、定位,并结合自然、人文因素造景,达到“借景无由,触情俱是”的艺术效果。园林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学科,是科学的艺术还是艺术的科学呢?我认为是前者。钱学森先生建议园林归文化部是有深刻含义的。当然不同于文学绘画,是三维空间环境建设,而且植物种植设计必须具备生物学基础。植物造景的依托

强调生态必同时强调生物多样性,园林和城市建设强调植物的多样性。如何落实却所言极少。植物造景必依托于人居环境的地形塑造。城市建设“三通一平”中之“一平”的提法是不妥的。因为植物群落主要是地带性和小气候条件所形成。大地形之山川和平原构成大气候条件即地带性气候,微地形起伏可以形成小气候环境。多样的植物有多样的要求,主要是光照、湿度、土壤和风的综合影响。各种和各品种的植物都有各自的生态习性。以地形为主创造不同的生态环境,才能供不同的植物生长,其中包涵植物间的融洽性以形成群落关系。露地大气候带的自然环境是不可违背的,但在大气候条件下完全可以创造一定的小气候条件,供多种植物生长和发育。从现状看,作为人居环境主要部分的城市环境人工化、商业化太强而自然化不足。总的讲,绿地要以乔木为骨架,灌木即使株数超过乔木也无可形成植被的骨架。灌木可分布林间、林缘或作灌木丛独立布臵。草地要因地制宜和相对集中,草本花卉总宜少而精,以林园围绕花园。也不一定到处提乔灌花草组成立体的植物群落,要因地制宜。草本花卉首先要变盆栽为主为地栽为主。发展多年生的宿根花卉、湿生花卉、水生花卉和岩生花卉。植物与地形、建筑、道路、场地、小品综合地进行景观设计。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我们先为植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才会为我们创造好的人居环境。我国人居环境面临新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巩固既有成绩、纠正错误、克服困难,前途是锦绣的。

第三篇:营造优美环境建设园林企业

营造优美环境建设园林企业

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即115厂)坐落在兴平市西城工业区内,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所属大型重点企业。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与建设,公司已成为我国航空电源系统和航空发动机系统设计和批量生产的重要基地,是我国航空电源系统的龙头企业。

与此同时,公司的园林绿化工作也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公司绿化面积从2002年约1万平方米,到目前约13万平方米,厂房绿化面积达到95%,建成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优美环境。公司曾荣获陕西“园林式工厂”咸阳市“花园式工厂”称号,咸阳市首批“绿色文明示范企业”。多次荣获兴平市绿化先进单位。特别是自2003年3月启动的一流环境建设工作,历时三年的艰苦努力,工厂面貌及员工素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公司的园林绿化工作实现了质的跨越。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

我们深深体会到,不论什么工作,只要领导重视了,肯定能做成而且能做好。几年来公司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公司总经理杨宏岐、党委书记郭廷仁及公司主管领导,非常重视园林绿化工作,经常过问、召开专题会,对各节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定期检查,极大的促进了公司园林绿化工作,为园林绿化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与此同时,园林绿化部门根据公司一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制度出园林绿化工作计划和阶段计划,采取措施,层层落实。

为了使公司园林绿化工作不断上台阶,公司制定了园林绿化工作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目标。年初,根据集团公司一流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B版要求,制定每年工作计划。根据公司一流环境整体规划,制定出中、长期规划,确保环境版块一流建设标准。

二特色管理健全制度

物业部园林绿化管理室的前身是绿化科,成立于1984年。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于2000年成立园林绿化公司,属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经营运作模式的单位。2006年随着公司资产整合,园林公司归属物业管理部,成立园林绿化管理室。现有员工26名,其中管理人员5名,工程技术人员2名,根据企业经营理念和发展的需要,目前该室已发展成为绿化设计、工程施工和绿化养护、花卉培育和苗木种植为一体的新型的绿化部门,并配备国内最新型的园林机械和浇灌机械。目前,我公司有剪草机5台,绿篱机1台,油锯1台,打药机1台,洒水车1辆。

园林管理室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每年定期组织去外地和其他单位学习,并请有经验的专家来公司对全体员工进行多方位的培训,极大的提高了员工的自身素质和业务管理水平。

为了促进哦你公司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园林绿化管理,改善公司绿化面貌,美化职工生活、共走环境,公司先后制定了《园林绿化管理制度》,《绿化养护管理办法》。园林绿化部门制定了各岗位职责,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为公司园林绿化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在西北地区种植养护草坪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课题,为此,公司《园林绿化管理制度》做出明确规定,草坪养护标准是,草坪生长良好,整齐雅观,绿色期200天以上,覆盖率95%以上,杂草率低于5%,无裸露土地。定期进行修剪、灌溉施肥、除杂草、补植及病虫害防治。

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已初步掌握了草坪的养护办法,从基本上做到了一年四季草坪常绿。

同时,公司加强园林绿化的创新管理,以适应企业一流环境建设的整体要求。针对生产区,公司首先对厂房的绿化重新布置,在保持原绿化风格的基础上,本着“超前、新颖、合理、美观、节支”的原则开展工作,同时既要突出企业文化,又要体现企业的时代风貌,2004年我们对475厂房周围的绿化体现了一个“新”字,一改过去那种一种植高乔木作为行道树,小灌木进行点缀的较为粗放的绿化格局,以科学的绿化管理栽培技术为指导,取得了令人年满意的效果,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其次,以战略的眼光发展绿化事业,充分利用现有空地作为绿化发展基地,大搞种植业,在保证自己用苗的同时与市场接轨,仅这两年就开垦闲置地50余亩,种植各类商品苗木6万余株,每年相当一部分苗木可供绿化工程使用,这种做法不仅充分利用了闲置土地,净化了环境,同时为今后的工程用苗打下了基础。

第三,合理种植和科学管理一体化

过去搞绿化志种不管,造成大量的苗木死亡,给工厂造成极大的损失,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管理模式,采取工效挂钩、竞争上岗、优化组合的办法,绿化工人分片包干,各负其责,出现问题经济上受到相应的处罚,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这两年我们对生活区的绿化也下了大力气进行了改造,从楼房的设计开始就考虑留足空地,使房屋建设和绿化等公益设施一体化,近几年,我们先后对“941—956”集资楼及欧瑞苑等住宅小区周围进行绿化,生活区绿化覆盖率达80%,给广大职工家属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规划与整治相结合努力营造企业优美环境

进过多年努力,我公司厂区及厂房内、外环境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厂区高大的雪松耸立在办公楼前和道路两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绿树与厂房错落有致,每年春天玉兰、樱花、桃花盛开,夏季丁香、玫瑰姹紫嫣红,九月桂花飘香,做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目前我公司厂区面积45.86万平方米,可绿化面积15.34万平方米,已经绿化了13万平方米,已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95%以上。过去我公司厂区东南部有一片大约70余亩的闲置土地,到处长满了杂草与野树,堆满了建筑垃圾,从2003年开始,我公司三产中心下属的园林绿化公司进行大规模清理,先后投资约60余万元运走垃圾,回填新土,建成了多品种的苗圃基地;公司动力站内的氢气站,在安全管理上属于1类危险点,站内占地20亩,过去杂草丛生,割掉一茬又一茬,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动力厂将这20亩地无偿提供给园林绿化公司开垦后做苗圃,现在也变成了绿茵茵的苗圃。2006年他们还将厂区其他荒地、有裸土的地方逐渐都改造成种苗培育之地,这样一来既美化了厂区环境,有节约了资金。另外公司出资约90万元购买树苗、草皮、种花,组织专门人员常年对厂区花草、树木和绿化带进行修剪、维护保养。各单位也每周定期对卫生责任区进行打扫清理。

厂区内绿化带各具特点,根据厂区内不同的路段种植不同的树种,并以树种名称命名道路,如棕榈大道、樱花一条路、雪松路等,并在29#厂房北侧制作园林景观一处。

自2003年3月,公司根据中航集团统一部署,全面展开了一流环境建设,三年来共实施一流环境建设工程300余项。按照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立体规划,实施绿化工程改造13万平方米,使公司厂内绿化面积达95%,生活区绿化覆盖面积达80%以上。为广大员工提供了一个清新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

为了绿化美化环境,今年来园林公司加大花卉种植养殖力度,从2004年2万盆至2006年的6万盆花卉,有效地满足了公司绿化地美化需要。园林公司除加强日常的摆放需要,逢年过节,厂区、家属区的花卉摆放已成为职工工作、生活中的一大亮点。近年来,每年都在厂区、家属区摆花5万盆,办公室摆花3万余盆,受到了职工家属的普遍欢迎。

四、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 再创辉煌

多年来,公司领导始终将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新建了约5万平方米的航空广场,改建了憩园,种植了大面积草坪,引进种植了大量名贵树木,为员工提供了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绿环面积从2002年的约1万平方米,到目前的约13万平方米,营造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优美环境,漫步在花草绿地之中,身心格外舒畅,进一步激发了员工“爱厂如家”的情感。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面对新形势下的园林绿化工作,广大干部职工没有止步,又瞄准了新的目标。

第一、保持园林绿化成果 搞好绿化养护工作

历经三年的“6S”管理工作使我公司的园林绿化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常言说的好,三分种植,七分养护,今后我们的工作重点要放在绿化养护上,从水、肥的供给和病虫害的防治上下大力气进行综合治理。

第二、注重细节管理 突出企业文化 走乔、灌、草相结合的道路

今后的两年内,我们根据绿化发展需要,注重公司几个重点区域的绿化点缀工作和绿化小品的制作工程,并对有关的一些绿化区域铺设人行踏步,另外对目前厂内有些老化树种进行更换,突出园林绿化的层次感,走一条突出企业文化特色,乔、灌、草相结合的道路。

第四篇:浅谈城市商业街区的交通整治

浅谈城市商业街区的交通整治

黎美丽、俞斌

摘要:城市商业街区往往是城市的商业中心,往往也是城市交通拥堵、混乱的中心。本文剖析商业街区交通拥堵、混乱的原因,从行人过街交通设施、公交站点候车区规模、非机动车停车、机动车交通组织和交通诱导等五个方面提出改善商业街区交通拥堵、混乱的措施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了商业街区的交通整治,并对改善后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为其他城市的交通混乱街区的整治提供参考借鉴作用。关键词:商业街区 交通拥堵 行人过街 交通整治

1、概述

城市商业街区往往是城市的商业中心,大规模的商业集聚为地区带来大量的人流和物流,对商业街区的城市道路带来较大的交通压力。另一方面,交通管理不善会导致大规模的人流密集、人车混杂,造成商业街区交通拥堵时有发生,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商业街区的客流集聚,影响城市商业中心的形象,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形象。

本文以常州市南大街商业街区交通整治为例,剖析城市商业街区交通混乱拥堵的原因,本着倡导“文明出行”,缓解南大街地区交通拥堵、人车混杂的矛盾,改善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通行环境,提出几点交通整治措施,整体提升南大街商业区的城市形象。

[1]

2、城市商业街区交通混乱剖析

2.1、存在大量的行人过街交通

随着南大街两侧的商业街区南大街商业街和莱蒙都会商业街等商业设施的投入使用和不断成熟,南大街商业街区已成为市民休闲购物的理想场所,吸引的人流不断增加。一体化的商业发展,带来大量的过街人流。据调查目前穿越南大街的高峰人流达1.2万人次/小时,周末过街人流基本为连续流,简单的平面过街已无法满足。

图1 现状行人过街交通图

图2 现状公交站台图

2.2、公交复线系数高,站台窄小

目前南大街设有公交港湾站点一对,线路十二条。由于公交站台短、候车区小、线路多、客流大,致使乘客在车行道候车,公交车辆无法进站停靠。高峰时刻有10多辆公交车进站停靠,南大街西侧停靠站车辆排队至延陵西路交叉口,排队较长。

2.3、非机动车泊位被占用,乱停车现象严重

南大街高峰期间停放非机动车3500辆,其中地面停放2500辆(非法占道1100辆),地下停放1000辆。

南大街现有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库5处,其中2处被完全挪用,3处被部分挪用。规划提供停车泊位2500个,实际停放1000辆。由于地下停车库实行停车收费以及挪为它用,致使大量非机动车停放在地面。莱蒙都会高峰期间停放非机动车3800辆,其中地面停放1600辆(非法占道1300),地下车库停放2200辆。莱蒙都会现有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库3处,规划提供停车泊位9700个,存在少量挪用现象。

大量的地面非机动车停车,严重侵占了步行空间,既影响了城市景观,也造成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相互抢占空间,带来了交通混乱和安全隐患。

图3 南大街现状路边非机动车停车图 图4 莱蒙都会现状路边非机动车停车图

2.4、行人过街违章现象多

南大街过街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等现象严重,大量行人交通流与机动车交通产生冲突,致使南大街交通秩序混乱,通行效率低,安全隐患大。

2.5、存在较多的过境交通

目前常州核心区跨古运河桥梁仍然较少,跨运河南北向道路交通量大,高峰时较为拥堵。南大街-广化桥是城市核心区重要的南北通道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机动车交通经此通行。目前南大街的路段高峰小时流量约为1500标准小汽车/小时,道路交通基本达到了饱和状态。

图5 南大街现状行人随意过街

图6 现状跨古运河通道饱和度图

3、商业街区交通整治方法讨论

3.1、整治方法与策略

为沟通南大街两侧商业,提升南大街核心商业区氛围,同时减少人车冲突,消除行人过街安全隐患,南大街交通整治思路为:以人为本,方便行人;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同时提出交通整治的方法与策略:1)建立立体过街设施,方便行人交通;2)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及站点,大力发展公共交通;3)规范非机动车泊位,引导非机动车合法停车;4)加强交通管理,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提高道路网设施综合供给能力;5)积极采用新技术充分利用,诱导区域交通和诱导停车。通过采取新技术可极大改善交通营运状况和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路网设施的供给能力。

3.2、交通整治措施及内容

3.2.1、增加人行立体过街交通设施,规范行人过街

随着莱蒙都会项目的投入使用,不可避免地将为本地区带来大量的人流和物流,对南大街及周边的城市道路带来较大的交通压力。一方面,交通拥堵不可避免地影响建设项目的客流集聚,影响CBD地区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南大街步行交通组织设计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关系到步行交通的运行是否通畅、步行交通与其他交通之间是否协调,城市交通系统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

根据用地吸引法和现状行人交通类比法两种方法对南大街的行人交通预测,可以得到莱蒙都会运营后南大街高峰小时行人交通量约为2.1万人次/h,计算需要设置19米的行人过街通道。

因此,需要增加南大街的人行过街设施,根据整治规划,规划了3处立体行人过街设施和2处平面行人过街斑马线,行人过街通道总宽度为30米,满足19米行人通道的宽度需求。南大街商业街区长550米,平均行人过街设施间距为135米,最长间距为190米,最短间距为50米。方便南大街与莱蒙都会商业区之间的行人联系。

在行人过街交通管理上,设置了两座行人过街天桥和2处行人过街斑马线,其余路段采用护栏隔离,规范行人过街,禁止行人随意穿越南大街。通过对行人过街设施优化,南大街行人过街平均间距低于150米,行人过街便捷。[2]

图7 南大街规划行人过街设施图

图8公交站点调整位置示意图

3.2.2、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增加站台区行人驻足面积

针对南大街公交线路多,复线系数高,客流集中导致南大街公交站点乘客驻足区不足的矛盾,调整部分公交线路途经路线,增加公交线路的覆盖面。调整23路、210路、220路和302路4条公交线路走向,由原来途经南大街改至途经青果巷、公园路走向;调整58路、258路2条公交线路走向,由原来途径南大街改至途径杨柳巷、西瀛里、早科坊走向;保留其余6条公交线路的走向。

针对目前公交站规模小、客流多的特点,调整现有公交站点的位置,向南建筑后退红线较宽的位置偏移,并设置港湾公交停靠站,从而改善公交站点的条件,扩大了候车乘客的驻足区,方便公交车停靠以及乘客的上下客。

[3]3.2.3、非机动车泊位整治,规范非机动车停车

将挪用非机动车库全部恢复到位,并免费对外开放,规范地面非机动车停车,坚决取缔地面乱停、乱放车辆。

南大街设置非机动车停车泊位3900个(其中地下2500个,地面合法停车泊位1400个),满足高峰3500非机动车停车泊位的需求。通过取缔所有地面非法占道停车,减少地面非机动车停车1400辆。莱蒙都会地下停车泊位完全能满足非机动车停车需求,禁止地面停放非机动车。通过非机动车停车整治,既可以满足非机动车停车,又极大地改善了商业街区乱停乱放的局面,还地面于行人交通,做到步行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和停车的有序。

3.2.4、完善交通组织,诱导交通出行

在以上诸多硬件设施改善的基础上,对南大街进行交通设计,加强对南大街沿线的交通进行管理。具体交通组织原则是:不同方式交通流空间分离,减少相互干扰,优化交通;完善交叉口交通渠化设计,以达到路段和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协调平衡;优化公交站台港湾设置,改善公交出行环境,优化各种出行方式之间的衔接;完善交通标志标线设计,加强交通流线管理;完善交通诱导标识,最大限度发挥交通设施作用。

路段交通组织设计。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分离不同方式的交通流,使其各行其道,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另一个层面是对道路沿线出入口的进行管理、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路段过街通道的合理设置。

交叉口渠化设计。在城市道路交通中,交叉口是道路网的连接点,也是交通组织的关键点,不同方向、不同方式的交通流在这里汇集。其交通工程设计决定了交通控制方式,设计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到通行能力,还会影响其安全性。

本次交叉口渠化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车道划分、停车线位置确定、非机动车与行人过街、交通管理、控制设施等的布设。南大街全段五个交叉口,南大街-延陵西路、南大街-双桂坊和南大街-青果巷三个交叉口进行信号灯控制;南大街-青云坊交叉口做路段处理,封闭青云坊对南大街的开口;南大街-铁市巷 “T”字型交叉口为无控交叉口,对铁市巷路口进行右进右出交通管制。

[4]公共交通组织设计。南大街设置了公交站点一对,东站台结合南大街-双桂坊交叉口设置,西站台结合立体行人过街设施上下楼梯设置。采用港湾公交站点设置,渠化一个2.75-3米的公交停车带,以减少公交进站对其他社会车辆的影响。

无障碍交通设计。南大街沿线的无障碍内容主要包括缘石坡道、盲道、人行道无障碍和公交站台无障碍等。

交通标志、标线以及交通诱导设施设计。南大街全段设置警告、禁令、指示、指路等交通标志。另外增加了停车诱导标志,包括非机动车停车指示牌和机动车停车电子显示屏,实时更新南大街地区各停车场剩余车位情况。在南大街-延陵西路和南大街-青果巷两处交叉口设置南大街地区停车库电子显示屏。在交叉口进口处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库)指引标志,指引机动车有序停放,避免车辆迂回。

3.2.5、增加跨运河通道,分流商业街区过境交通

加快实施南大街两侧规划中的横兴弄桥、民丰桥,以及晋陵路南延等工程。通过增加核心区南北通道,降低南大街的过境交通量。

3.2.6、综合交通管理,规范交通秩序

造成南大街交通现状拥堵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南大街交通拥堵问题,需从增加立体行人过街设施、规范非机动车停车、优化公交组织、增加核心区南北通道、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以及增强市民交通安全意识等多方面综合治理,为市民出行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的交通环境。

4、实施效果

通过南大街商业街区的交通整治,商业街区的步行空间、公交候车区环境、非机动车停车、机动车交通流线组织等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特别是交通秩序都得到了较大的规范,使得各种交通做到各行其道,避免相互干扰,尽可能做到减少因互相干扰而导致商业街区的交通混乱,从而极大改善了商业街区的交通环境,提升了城市的形象。

图9 立体人行过街天桥

图10 改善后公交停靠站

图11 非机动车地面停车图

图12 改善后机动车交通运行现状图

5、结束语

通过南大街商业街区的交通整治,从实施的效果可以看出,对商业街区的行人交通、非机动车交通以及机动车交通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商业街区的交通秩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商业街区的交通拥堵现象。本文以期通过商业街区的整治,能够为其他城市的交通混乱街区的整治提供参考借鉴作用。同时建议城市商业街区在规划时需要做好道路两侧商业建筑之间立体行人通道的设置与预留,方便行人的通行,避免各种交通混杂导致交通拥堵。

参考文献

1、常州市规划设计院.南大街地区交通整治规划[R].常州:常州市规划设计院,2011

2、边扬.城市步行交通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7

3、张泉、黄富民、杨涛等.公交优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王炜、过秀成等.交通工程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第五篇: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读后感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读后感

最近看了英国史蒂文·蒂耶斯德尔的《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本书研究的对象是历史街区,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振兴案例的分析,将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予以综合考虑,对历史街区复兴的难题进行了探讨,对我国现阶段进行的旧城改造有很重要的意义。

许多城市的文明处于消失的危险中,有的地方破坏了城市的文脉。划定保护区或历史保存区意味着承担更广泛的公共管理责任,一些普通的历史建筑不可能成为博物馆,因此应当创造一种可行的具有经济效益的使用方式。

通常城市街区的限定或确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划定物质边界,独特的街区个性和特色,功能和经济方面的关联性。一个街区中的历史建筑具有多层次的价值,而其基础是“经济价值”。在缺乏商业性理由的情况下,那些有严格法规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地方,是为了公众福祉而进行公共干预,市场往往不能有效地保护那些公众认为值得保护的建筑,因此,探讨在法规体系中到底体现了什么人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历史街区保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美学价值。阿普尔亚德说:“老城市展示了人的尺度、个性化、相互关怀、手工技艺、美轮美奂和多样性,这些在机器制造的,现代造型的城市中所匮乏的一切。”但如果将整个建成的环境都保护起来,就会使城市的进化和发展完全停止,使它的肌理和结构完全陷入僵化。2,建筑多样性的价值。许多城市正是由一系列不同时期,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建筑所组成的,正因为过去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并置才显现出它们的价值。3,环境多样化的价值。4,功能多样化的价值,不同功能之间的协同作用。5,资源的价值。建筑的再利用促成了对紧缺资源的保护,减少了建造过程中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提高了资源管理的水平。6,文化遗产连续性的价值。历史文化遗产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历史观,引起人们对文化延续性的关注。在这个变化的危险的时代,遗产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地质变化的安全区和庇护所的较色。抵制不断变化的全球文化同质化的倾向。7,经济与商业价值。利普凯马说:“要吸引私人投资到历史保护上来,必须创造并提升历史建筑的商业价值。”8,历史街区的振兴。

城市历史街区面临着经济的挑战。城市历史街区可以以一种表面性或物质方面的振兴作为短期策略,其目的是引发一种长期的,更深层次的经济方面的振兴,尊重环境质量的同时,协调保护与振兴。过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功能性过时、形象过时、法律或者官方的过时、区位的过时、财政上的过时、相对的或经济上的过时等。城市历史街区的物质振兴有以下几种方法:历史建筑的拆除,历史建筑的整治,基于街区的振兴等。城市历史街区的经济复兴问题。对一个地区资产的物质性振兴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这个地区的自信,但没有经济方面的改善,物质方面的改善是难以维持下去的。提高竞争优势的办法有以下几种:用新功能或活动取代以前的功能或活动;保持现有用地的现状功能但须运作得更有利润;使功能多样化,对用地进行结构性调整,使性功能协调并扶持街区现有的经济基础。哈维提到四种竞争的领域:为成为生产中心地位而竞争;为成为消费中心而竞争;未获得政府资金分配而竞争;为获得地区控制权而竞争。

重新评估城市历史街区的品质。现代主义是一个新时代,现代主义者对新时代的进步与技术潜力有一种狂热的信仰,现代主义文化的驱动力之一就是以建筑和技术实现社会变革的理想。现代主义者不仅努力创造出比工业城市的平民窟更健康的城市环境,也努力设计更加健康的室内环境的建筑。摩天大楼的建筑形式能充分利用新的建造技术和材料,能获得更多日照和空气。现代主义者通过实践使城市结构得以彻底的改造,以满足现代商业活动的要求,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由于邻里与宝贵的生活环境被破坏所引发的社会反响越来越强烈。保护主义者的反应: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赫伯特·甘斯的《都市村民》,马丁·安德森的《联邦推土机》呼吁“应当飞出整个拆除计划”,亚历山大《城市并非树形》等。后现代主义者产生了两种相关的主要反应:对传统城市广泛而深入的理解;使现有和熟悉的生活环境保持不变的愿望。现代城市设计不应局限于公共领域的空间限定,更需要人赋予其获利。空间只有经过人的使用,才能成为场所。

历史街区中振兴旅游和文化产业。地方行销的目的不仅是做广告,更致力于重建地区形象,也可以支持内部的消费,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加强居民和商业团体对本地区的自豪感,同时也鼓舞了地方士气。公共部门在旅游策略的建立和协调中扮演关键角色,政府抓住机会使地方经济多样化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或鼓励私人企业来刺激经济增长。这方面采取措施的有马萨诸塞·罗威尔,卡斯菲尔德·曼彻斯特,都柏林坦·普尔等地。

以住宅建设为主导的城市振兴。许多城市活动日渐分散化和新的高质量办公空间的开发,过剩的办公空间和闲置的工业空间可能使城市中心变得荒废颓败,实行功能转化,尤其是转向居住功能,是确保这些建筑得到有效利用的一种方式,以住宅为先导的城市振兴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街区功能及其社会特征的变化,这通常成为绅士化,也就是说,那些低收入的居民或功能被高收入居民或功能取代。如巴黎的马墩街区,博洛尼亚中心区等。

工业及商业街区的振兴。空间结构的过时,还有某些程度上过时都能通过整治和转型加以解决。重建或多样化时,它不但吸引旅游业,还通过吸引新的工业或商业活动来实现其重建。如诺丁汉莱斯市场街区,伯明翰市珠宝街区,布拉德福德的小德国街区等。

城市历史街区的设计。林奇说:“为了现在和未来的需要而对历史遗迹的变化进行管理并有效地加以利用,胜过对神圣过去的一种僵化的尊重,一个不能改变的环境会招致自身的毁灭。”历史街区的规划活动是一个审慎而恰当的方式来管理其变化的过程,保证历史街区景观特征及物质空间的延续。对历史街区的整治,根据介入程度可以分为保存、修复、翻新、重建组建、转化、复制等。建筑及街道立面几乎决定了街区的特点和视觉连续性,保护立面是城市保护的有效方法,它能够保留人们熟悉的历史街道景观或城市空间片段。城市历史街区的开发通常保持原有的建筑总量,形式及用地的覆盖率,在平面、剖面上用图底关系来研究,它不需要盲目遵从,仅需尊重空间特征及其精神。实现文脉的和谐,理查德·罗杰斯确认了几种文脉和谐的方法,包括文脉统合,文脉并置,文脉延续。文脉统合常常意味着复制或模仿周围的风格,复制品将风格和空间结构分离开来,使建筑缺少建筑意义上的整体性;文脉并置通过一个相对同质的背景作对比产生效果,极端的文脉并置只能偶尔以用,过大的差异会导致地方文脉的连贯性的破坏。文脉延续强调各个时代的延续性而不同,对差异性和场所性给予尊重。

走向成功的历史街区的复兴。作者认为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过时,但很多过时都可以解决。物质过时可以进行修复,功能过时可以通过整治加以解决,官方过时可通过相关规定废除,形象过时可通过环境改善和街区整治来使街区焕然一新。区位过时较为麻烦,会导致对历史建筑的利用和需求降低。各种城市历史街区都拥有其特有的历史性建筑环境和城镇景观,由于这种稀缺性,使街区的环境特征拥有了一种经济价值。应当严格保护物质环境特征而较为灵活地对待其功能特征。充分认识街区的资产和资源,确定街区的适当角色是成功的关键。振兴历史需要创立一种多样化的经济基础,并在不同的需求中取得平衡,这可以通过引入多种功能来实现。振兴城市过时地区的使命由政府机构、大地主、居民、商家和各种地方团体共同承担,他们之间拥有利害关系。成功的振兴会使街区恢复有效的功能,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振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质环境的振兴,对建筑、公共环境或者同时对两者实施环境改善,历史街区会展现出一个良好的总体形象,这种积极的形象使它成为一个对投资者、旅行者和居民有吸引力的地方;经济的振兴,短期内物质环境的振兴可以产生一个有吸引力的维护良好的公共领域,使街区呈现积极性,以鼓励公众的信心。长期而言,还需要经济的振兴,因为最终是生产性设施支付维护公众领域所需的费用;社会振兴,重点是营造公共领域,公共领域不仅是一种物质结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结构。公共领域需要从空间上予以界定,也需要认得活动使它活跃起来。营造一个生机勃勃的社区也很重要,注意街道的渗透性,即让步行者悠闲地在街区周围安全的行走,注意街道的识别性,能够引导步行者在街区中漫游等。

下载城市街区园林自然美的营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街区园林自然美的营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 崔鑫 1104014018 1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 引言:建筑师齐康认为居住区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功能:生活的组织功能、交往及信息和情感交流的功能、休......

    (260)群监网员营造“爱心园林”

    群监网员营造“爱心园林”在“我与东矿共奋进”的实践活动中,5月14日上午八点左右,掘二队、综采队、404盘区等8个生产队组的8名群监网员自发组成一支“爱心”志愿服务队,开展了......

    古典园林的典型营造手法

    古典园林意境的典型营造手法古典园林的造园过程中,一般要通过三个创作境界。即“生境”、“画境”和“意境”.首先是“生境”,生境就是自然美。园林的模山范水,取局部之景而非......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5篇范文)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 项目说明书 深圳图书馆 2007-12 1 1.引言 在不久的将来,市民可以不用去图书馆,不受图书馆开、闭馆时间的限制,在社区、街边的一台机器上就能借......

    城市旧商业街区的改造与更新

    【篇名】 城市旧商业街区的改造与更新 【作者】 赵仁冠【刊名】 城市建筑2005年08期【机构】 美国CITI设计事务所 上海·201424 【关键词】 旧商业区;;旧城改造;;重整;;购......

    城市商业步行街区的设计思路探讨5则范文

    城市商业步行街区的设计思路探讨 摘要:商业步行街区的兴起和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新的体验。但是,各地为了发展经济,盲目的开发与建设商业步行街区,往往会形成形式单一、......

    基于城市旅游的仿古街区开发决策模型

    远景设计研究院基于城市旅游的仿古街区开发决策模型国内各个城市对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保护、再利用和开发的日益重视,使全国各地应运而生一批仿古街区。一方面由于仿古街迎......

    客运站关于营造优美城市的总结

    泸州客运中心站 营造优美城市,创建文明泸州 泸州客运中心站地处泸州城北隆纳铁路与隆纳高速公路泸州连接线交叉口处东南侧,紧邻西南商贸城,总耗资2亿多,旅客日发送量最高可达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