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乌海“一区四园”格局引领转型发展
乌海“一区四园”格局引领转型发展
乌海市围绕优势资源、工业平台、交通及产业优势,在先行先试中创新思维和举措,促进产业集结、工业集聚、企业集群。通过积极推进项目向园区布局、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在园区循环,目前该市已初步形成“一区四园”的格局。
到2030年,开发区总用地面积将达到239平方公里,建设成为国家最大的PVC生产交易基地、国家重要的煤焦化工生产交易基地和跨区域生产性物流基地,引领“小三角”区域成为呼包银经济带和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园区发展
规划按照“现代化、生态化、精品化”的要求,实行“园”、“城”一体化思考,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一张图”规划,引领园区发展转型。
海勃湾工业园区规划定位为高科技综合工业新区,重点发展冶金、煤化工及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和PVC下游深加工产业、塑料包装制品等轻工类产品,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模具、五金等加工类产品,发展煤炭洗选加工业、配套物流产业以及混凝土构件及混凝土空心砖开发等。
乌达工业园区规划定位为基础能源化工产业集聚区,以主导产业发展引导企业集约用地,在现有功能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继续扩大PVC及配套电石生产能力,建成重要的氯碱化工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冶金产业基地,推进煤化工、氯碱化工向下游产业延伸,加快发展以甲醇下游精深加工、乙炔下游精深加工为重点的精细化工产业。海南工业园区规划定位为基础能源化工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煤焦化工及副产品精深加工、现代物流、电石、精细化工产业、建材工业、新型煤化工产业和与园区工业相配套的仓储物流服务业。
低碳产业园区规划定位为专业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也是支撑该市转型发展的核心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塑料制品加工、模具及金属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6大产业,打造若干优势低碳产业集群,成为区域性低碳经济高地。坚持功能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规划对产业层次低、占地多、贡献小的企业和闲置土地进行清理,推进企业“退地进房”、“腾笼换鸟”,提高园区土地集约程度,释放发展空间。结合开发区各园区之间的联系,按照产业、项目一体化的理念布置各园区的各项工业用地,坚持区域特点与项目的现实性相结合,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坚持“两翼齐飞”助推园区转型
规划实行新型工业、现代物流业“两翼齐飞”,推动单一工业园区向综合性产业新区转变。随着“一区四园”逐步建设完善,该市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以及商贸物流、服务业等非资源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正在逐渐改变“一煤独大”的单一格局,开始形成以煤为主、多种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这其中“一区四园”的作用十分显著。规划建设由物流基地、综合物流区和专业物流区组成的物流园区,辐射蒙宁交界区域。乌达物流园区为综合性集散一级物流园区,服务全市及周边所有工业园区;海勃湾物流园区为生活性集散一级物流园区,主园设于海勃湾城区北部,服务全市与周边地区;千里山物流园区为生产性中转二级物流园区,重点服务海勃湾区的工业园区;神华物流园区、田盖素物流园区为生产性集散二级物流园区,重点服务海南区的工业园区。
【露灬珈】
第二篇:“一区四园”规划详解
黄梅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规划详解
2010年08月15日 星期日 10:56 黄梅经济开发区简介
黄梅经济开发区是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辖大胜关山工业园、小池工业园、砖都工业园、陶瓷工业园。
1、大胜关山工业园
大胜关山工业园位于县城西郊,北接柳界公路,南至105国道,是黄梅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底开工建设,规划面积13.6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4平方公里。按照建设新城区的开发思路和坚持“四高”的建设理念(规划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档次、配套高规格),园区建设进程全面提速加快。
一是园区配套设施完善。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通过网上招标,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院中标,规划设计出“五纵九横”的道路骨架。特别是主干道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融入市政街道要求,实行雨、污分流、道板双铺。横向发展大道通往城区,纵向创业大道连接柳界公路和105国道。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亿元,形成了“两纵三横”的路网格局,完成了水、电、路、电视、电话、宽带、公汽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日供水5万吨的自来水厂、110KV的变电站等配套工程正在加紧建设。随着天鹅湖综合服务区、新农村居民小区的建设进程加快,园区主框架基本形成,正逐渐成为集工业集群、行政集群、行政办公、商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
二是园区产业特色鲜明。将园区功能定位为提高产业关联度和聚集度,立足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四大产业进行功能分区,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围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先后引进粤梅食品、珍肴食品、通威饲料、东方希望、邢绣娘食品、稻花香酒业、东盟生态园等10个项目;围绕纺织服装产业,先后引进美祥制衣、东方汇锦、森仕服装、瑞丰服装、玉烨服装等8个项目;围绕机械电子产业,先后引进飞剑泵业、珠华国威、海恒汽配等6个项目;围绕新型建材产业,引进德赛木业、民生塑业、昊坤混凝土、星火钢构等4个项目。四大支柱行业的预计总产值为37.18亿元。其中绿色食品加工行业预计产值为21.6亿元,纺织服装行业预计产值为9.38亿元,新型建材行业预计产值为1.5亿元,机械电子行业预计产值为4.7亿元。
三是项目入园势头强劲。已入园项目39个,固定投资总额30亿元。过亿元项目7个,其中投产项目23 个,年完成税收过千万,提供就业岗位5600个。其中有上市公司、有名牌产品企业、有外资企业。在建和待建项目16个(天鹅湖服务区、卓励电子、东盟生态产业园、伊隆达电子、科美特电器等)。
四是园区投资环境优越。园区政策优惠,发展环境宽松。一是用地。入园企业可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50年使用权,土地出让最低地价为7.6万元/亩。二是税费。按实缴增值税额三年内地方留成部分的50%可奖给企业。企业所得税可实行先征后奖,前三年全奖,后两年可奖50%,行政规费五年免收。三是服务。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九通一平”。主管线路接至企业围墙外,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服务专班,围墙外的事情,如审批、登记注册、外部关系协调等全部由专班协调落实,确保提供宽松的投资环境。
2、小池工业园
小池工业园位于小池镇,位于九江长江大桥铁路桥以东,涂咀、农科所村以西,李大墩、朱楼村以南,沿江路以北,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区内水电路基础设施完善,长江沿线有千吨以下货船码头8处,历来是各种物资的集散地,是各路商贾青睐“金三角”。
2003年以来区内引进常州江边化工、曙光化工、湖北祥云集团、宜昌全旺集团等10余家医药化工企业落户,年产硫酸10万吨,磷酸6万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3000吨,次磷酸钠8000吨,肝素钠8000公斤。目前,已入园工业企业2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总投资达6.9亿元。
园区产业定位为基础化工、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化工项目和大型物流中心项目。
3、砖都工业园
砖都工业园位于黄梅县独山镇,位于105国道旁侧,地势平坦,公路水路运输十分便利。
砖都工业园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为年产10亿块以空心砖为主的页岩制品开发建设,争取3年完成,二期工程为年产10亿块高档页岩制品开发建设,争取在6年内完成。通过滚动开发,将砖都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新型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生产基地。
4、陶瓷工业园
宜兴陶瓷工业园位于黄梅县杉木乡烟铺村,是根据《湖北省建材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在黄梅建设鄂东陶瓷基地”的战略规划而设立的。大致范围是:南抵湖北天成陶瓷有限公司门前公路,北至刘大塘南岸沿线,西抵宛大塘及许垅沿线,东至独山镇张福村。邻近黄黄高速公路、京福高速与105国道,交通便利,运送原材料和货物十分方便。
项目规划用地2600亩,拟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用地约1800亩。二期项目用地约800亩。
目前,通过招商引资落户宜兴陶瓷工业园的企业有三家。
湖北天成陶瓷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的陶瓷瓦生产企业, 项目固定总投资7500万元,占地面积约130亩,已正式投产,日产陶瓷瓦十万片。该公司是中国瓷都景德镇和陶都宜兴两地精华陶瓷的完美结合,引进最先进的整套生产设备,建立了高标准的生产车间,采用当今高科技生产技术,聘请专业设计结合当今潮流风格,溶入艺术陶瓷的精华,全心策划设计,将产品实用性与美观性有机结合,向市场推出具有艺术风范的全瓷彩瓦。
湖北丰成陶瓷有限公司已顺利签约,占地面积50亩,固定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一期投资3000万元。湖北(黄梅)宜佳陶瓷有限公司固定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面积70亩,土地已经平整完毕,正在规划建设之中。
项目2011年建成后将形成20条建陶生产线,年产各类建陶产品1亿㎡,产品高中低档相结合,以满足不同层次市场的需求。
记者秦卫飞 通讯员刘明昌)6月8日,利川召开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评审会,组织专家对腾龙工业园、谋道天然气化工园、石坝建材工业园和苏家桥农业科技园的控制性详规进行评审。市领导张康明、郭益超、吴洪枢出席评审会。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以城市经济引领市域经济经济发展,打造工业经济发展第一支撑。随着“两路”的开通,工业园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利川工业发展的平台,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规划园区产业布局已迫在眉睫。
由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利川四大工业园规划包括:以清洁能源、轻工电子、医药化工为主的腾龙工业园;以天然气脱硫和下游产品开发为主的谋道天然气化工园;以水泥、石膏矿开发为主的石坝建材工业园;以农业科技示范、农业生态观光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苏家桥农业科技园。四个园区规划总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
与会专家经认真评议后认为,规划方案依据较为充分,确定的规划布局、建设强度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基本合理。建议设计单位要进一步补充现状基础资料,做好现状用地分析评价;要进一步做好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城市景观的协调;同时要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湖北利川市域经济正转型升级
2011-4-1 13:55 恩施日报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日前,香港宗源集团与利川市政府签订意向性协议,该集团将在利川投资8亿元人民币开发大水井及甘溪山。这是利川市招商引资发展第三产业的又一大手笔。
利川工业块头的逐年壮大及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使过去传统的农业大市相对变“小”,一、二、三产业占比呈现加速逆转态势。“十一五”初期,利川一、二、三产业比为42.2∶33.4∶24.4,2007年烟厂破产搬迁,三次产业结构比变为55∶13∶32。为扭转这一局面,利川提出了“推进工业兴市、旅游强市、项目立市,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旅游业,打造实力利川、活力利川、魅力利川”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城市经济引领市域经济发展,以旅游业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
近年来,这个市通过发展特色工业,深入实施“百亿元产业投资工程”、“亿元企业工程”,培育清洁能源、食品加工、矿产建材、医药化工、加工制造五大工业支柱产业,工业经济支撑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78家,亿元企业达到12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50.9%;实现工业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长25%。
全市园区建设加速推进,完成了利川经济开发区,腾龙工业园、苏家桥农业科技园、谋道化工园、石坝建材工业园“一区四园”的规划编制工作,总规划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利川经济开发区格局基本形成;苏家桥农业科技园建设顺利开工;腾龙工业园实现园区工业总产值2.24亿元。全年新签招商引资项目合同30个,实际到位资金10.2亿元,同比增长103.6%;直接利用外资200万美元,同比增长21.2%,增幅居全州首位。实现外贸出口750万美元,同比增长43.8%。通过实施增收工程,将烟叶、米业、蔬菜、畜牧、茶叶、药材、林(果)业七大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工业“第一车间”,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2010年全市的省级龙头企业2家、州级龙头企业22家、市级龙头企业19家,目前有9家企业正申报州级龙头企业。
全市加紧发展特色旅游业,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实施“魅力工程”、“清江工程”,使旅游支柱产业内涵不断丰富。腾龙洞、龙船水乡等重点景区不断完善,佛宝山成功申报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其风情漂流项目进入试营业阶段。基斯顿、腾龙国际两家五星级酒店开工建设。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拓展,2010年共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5亿元。
工业和旅游业的突破性发展,带来利川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统计资料显示,利川市域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3.3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2.78亿元,剔除烟厂破产搬迁因素,年均增长12.8%。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18亿元,年均增长6.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91亿元,年均增长2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69亿元,年均增长17%。三次产业结构比由烟厂破产搬迁后的55∶13∶32调整为2010年的42∶21∶37。
进入“十二五”,利川市将通过突破性发展新型工业,着力实施支柱工程、财源工程,力争在“十二五”末全市第二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增加值达33亿元,年均增长25%;工业总产值达78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4亿元,年均增长26%;游客接待量达到6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30亿元,年均增长30%,实现税收2亿元;整个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2亿元,年均增长16.5%。使全市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在“十二五”末分别提高11和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7∶32∶41,利川将首次实现二、三产业占比大于农业占比的局面,真正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旅游强市的跨越。
第三篇:“大家文化”引领企业战略转型和创新发展
“大家文化”引领企业战略转型和创新发展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邯郸洗选厂1956年筹建,1959年12月正式投产,是我国解放后自行设计、自行安装的第一座大型选煤厂。近年来,该厂通过大家品牌文化的创建,推动企业跨入了发展快车道,提升了企业技术核心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外部环境竞争力、人才队伍竞争力。该厂连续荣获全国煤炭工业50强选煤厂、全国煤炭系统文明单位、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优秀单位、全国优质高效选煤厂、行业级质量标准化洗煤厂、中华环境友好企业、改革开放35周年企业文化竞争力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以大爱大境界为追求,激发文化活力。
邯郸洗选厂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该厂厂长张秀捧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家的精神,就是企业的精神;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的文化。” 2011年,该厂立足以“邯选是我家,发展靠大家”为标志的浓厚家氛围,积极打造独具企业特色的“大家文化”,提炼了立家之本—仁爱;治家之策—宽严;成家之德—担当;持家之道—勤俭;兴家之举—卓越的文化五要素,形成了以爱为纽带的“大家文化”体系。
2013年以后,受市场因素影响,该厂入洗原煤量大幅减少,造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经营形势日益严峻。厂党政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发展战略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
广大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培育出“大爱大境界、大选大市场、幸福大厂家、选煤大专家”四大核心理念,提出了建设“教学、运营、生产”一体化大型选煤基地的发展新蓝图。
全厂广大干部职工自觉践行品牌管理的具体措施,打造可复制的管理模块,企业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2014年6月,在全煤系统企业文化暨五精管理现场推广会议上,被授予全国煤炭洗选行业唯一一家企业文化品牌单位。
以大选大市场为方向,展示企业实力。
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邯郸洗选厂坚持发扬自我加压,敢于拼搏,全面构建“大洗选”生产经营格局。
为提高洗选工艺水平,近10年来,该厂不间断地进行了重介改造、浮选改造、尾煤压滤与成型改造以及重介工艺改造及扩能工程、煤泥分级浮选工程、配煤仓扩建工程、汽运原煤返仓工程、尾煤压滤车间、尾煤型煤车间、高压配电工程、优质煤返仓工程、受煤坑改造工程、全重介技改工程等三轮四大工艺改造和十大工程建设,洗煤技术集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煤泥分级浮选、浮选精煤快开压滤脱水、尾煤压滤、干燥成型四大工艺于大成,实现了洗煤工艺精细化、控制技术数字化、技术装备国际化、先进技术集成化、组织生产简单化,精煤产率、精煤合格率、数量效率等关键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大洗选”格局日益完善。
以幸福大厂家为最高境界,凝聚队伍合力
先后实施了六区五园三广场开拓林建设:把整个厂区规划为休闲区、办公区、工业区、工业厂房、煤炭储存区、生活区,先后改造更新了澡堂、食堂、员工宿舍、生活区周转房等设施,600亩厂区全部实现硬化或绿化,厂区融入森林中,森林环抱厂区,展现了绿色邯选的新理念,企业面貌与职工幸福指数得到了大幅提升;充分挖掘古赵大地文化资源,精心策划建成了富含典故底蕴、浓厚文化渲染的掬秀园、畅园、怡园、馨园和迎宾广场、聚合广场、健身广场,凸显工业的整洁美、环境的和谐美、生活的品质美、厂房的便捷美,彰显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启动了煤炭储存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新建扩建近万平米储煤棚,开辟了开拓林,4万余平方米的煤炭储存区由风吹日晒、煤尘飞扬变成了绿树掩映,清洁敞亮,实现了“煤中见美”新境界。
以选煤大专家为依托,铸就发展动力。
不断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了后备人才资源库,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目标,制订了管技人员日常履职考核、动态管理、能上能下、后备干部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年终进行了考核评议,末位换岗,形成了量才使用、人尽其才的良性机制;对工程技术人员采取课题攻关,要求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工艺、设备存在的问题,开展技术难题攻关活动,并限时拿出成果。在职工中大力推行五小劳动竞赛,每季组
织一次职工“金点子”收集评议,通过对成果的效益进行科学测算并给予奖励,为建设一支超强干部职工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组织20多项洗煤工艺课题攻关活动,其中原煤配煤和精煤水分课题攻关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实现用户满意度提高45%,精煤质量综合合格率95%以上,厂核心技术优势凸显;厂《四粒级选煤工艺的研究与应用》通过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工艺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针对煤泥水管理中絮凝剂系统添加的环节,研发了《全自动模拟智能式絮凝剂添加设备》荣获了国家专利。
第四篇:关于我县“一区两园”工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一区两园”工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一区两园” 工业发展的步伐,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相关部门和镇街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于2012年9月日,在分管副主席毛晓洪的带领下,对沙洋县经济开发区、后港镇工业园、纪山镇工业园进行了实地调研,采取“一看”(现场考察)、“二听”(听取汇报)、“三建议”(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一区两园” 工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现就我对“一区两园” 工业发展的几点想法报告如下:
一、工业园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沙洋经济开发区是2002年12月30日经荆门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2004年7月3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开发区的指示精神,对全省所有开发区进行清理后,沙洋经济开发区成为全省保留的140家开发区之一。开发区原规划面积933公顷,经核减后,现规划面积433公顷。截止2004年底,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75万元,基本实现了“三通一平”,即路通、电通、水通和地平。目前,入区企业已达12家,建成企业8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已达3家,在建企业2家,筹建企业1家。累计进区总投资11.01亿元。2004年,沙洋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86亿元,销售收入4.73亿元,财政收入1247.3万元,税收993.3万元。“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将遵循产业定位准确、园区布局合理、重点产业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区域资源优势为依托,通过机制创新与环境创新努力吸引外部投资,重点发展纺织工业、建材工业、食品工业和机电工业,注重推进产业的规模化和品牌化运营,逐步构建完整产业链,不断塑造与提升区域竞争力。力争到2010年,开发区内工业总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逐步形成纺织工业园、建材工业园、食品工业园、机电工业园等功能园区,成为布局合理、产业先进、环境优美、经济活跃的新城区。
二、发展工业园区的主要做法
县委、县政府在工作指导上突出“工业强县”,以主要精力抓好工业发展;相关部门和领导围绕各自职责,结合实际,坚持“合理布局、设施先行、项目兴区、完善服务、滚动发展”的原则,努力为投资商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主动地服务和支持工业园区建设。
一是分类推进园区建设。继续抓好水东民营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抓好西区工业园建设,有条件的乡镇因地制宜建设地方特色工业小区,积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二是加快结构调整,实行产业聚集。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培育粮食机械、化肥、纺织、面粉加工、大蒜深加工等产业。通过资源整合,拉长产业链,实行龙头企业带动等方式调整结构,加快产业聚集。
三是努力增强园区融资功能。各工业园区强化“园区经营”的创新理念,积极推行公司制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探索和形成“政府组织推动,财政扶持启动,土地批租滚动,内资外资联动”的投资格局。
四是加强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工业园区优惠政策,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对重点园区实行“一区一策”,加快建立园区“一条龙”的便捷服务体系,吸引更多的项目落户园区,壮大园区产业规模,发挥规模效应,使之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制先进、管理高
效的新型工业园区。
三、制约工业园区发展的因素
我县工业园区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在部分行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与周边县市相比、与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瓶颈制约因素,其主要表现:
1、工业园区企业总量不大,结构层次和水平偏低。从规模上看,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仅有2家。从结构上看,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缺乏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企业技术水平不高,创新思想不强,产品档次偏低,资源产品、初级产品及工艺落后的产品仍占主导地位。
2、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完善;园区管理应进一步规范化;规划应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优惠政策需进一步加强落实。
3、企业资源利用水平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我县是农业大县,其农业资源储量在全国有一席之地,由于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部分企业资源浪费严重,再加上我县污染企业较多,工业污染显现,可持续发展压力增大。
4、工业园区内企业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我县规模企业仍以小型企业和分散状态为特色,行业不集中,既缺乏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也缺少具有广泛影响的知名品牌。
5、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等要素的约束仍然存在,制约着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四、下一步打算
(一)制定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工业园区发展氛围
(二)抓好园区内项目建设。我们紧紧围绕项目建设这个中心,狠抓项目的落实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
(四)加快结构调整速度,实行产业逐步聚集
(五)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打造企业管理创新
(六)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效管理基础上,为企业入园提供良好的投资和生产环境。城建、土地、交通、供电、工商、税务等部门对入园企业积极配合,大力扶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五、发展工业园区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继续抓好“一区两园”的建设,有条件的乡镇因地制宜建设地方特色工业小区,积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二是必须努力增强园区融资功能。各工业园区要强化园区经营的创新理念,积极推行公司制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探索和形成政府组织推动,财政扶持启动,土地批租滚动,内资外资联动的投资环境。
三是必须加强政策扶持。只有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工业园区优惠政策,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对重点园区实行一区一策,加快建立园区一条龙的便捷服务体系,吸引更多的项目落户园区,壮大园区产业规模,发挥规模效应,才能使之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制先进、管理高效的新型工业园区。
四是要发展循环经济,组织企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化进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四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主题演讲比赛演讲稿之四:创新驱动当先锋,科学发展立新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一澜胜一澜。创新,一个我们耳熟目详的词。尤其是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个词时时撞击我们的耳膜、震撼我们的心灵。可是,什么是创新呢? 创新可能是思维火花的瞬间碰撞,也可能是深刻思考的结果。比别人领先一步是创新,比别人多几个角度看问题是创新,比别人多一份创意是创新。但创新关键是要有创新的胆魄、创新的胸襟、创新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有创新的氛围、创新的举措和创新的成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回顾北京中远物流十一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是创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是创新造就了我们的今天。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北京区域广大干部职工脚踏实地、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独辟蹊径,用智慧、汗水和激情谱写了一曲气势恢弘的创新进行曲。我们的企业基础最薄弱、资源最匮乏,可我们的科学发展成绩最突出,企业利润年均增长超过30%。我们的工程物流,没有大件车队,却早早奠定了系统内海运租船平台的稳固地位;我们的货运部,没有船代业务和港口资源支撑,率先实施“走出去”战略,成功实现了传统货运向综合货运的转变;我们的产品物流,以质押监管业务为契机,严控风险,确立了“三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持的步伐;我们的管理部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全面提升管理,为业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所有这些,无不凝聚着团结的力量、闪烁着激情的火焰,激荡着创新的浪花!
创新,需要把握大势,实现路径超越。一个企业的发展超越,核心关键是发展路径的超越。路径实现超越,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惯性困局、摆脱外部约束、增强持久内生动力。北京区域公司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超越发展必然是在物流核心资源匮乏、缺乏港口船代资源有效支撑的现实约束下进行的,必然是在竞争日趋激烈、运营成本持续增加的现实挑战下进行的,必然是在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现实宏观背景下进行的。2011年以来,公司领导班子以确立《 “二五”规划后三年发展纲要》为重中之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持续学习总部“二五”规划的内容,认真分析北京区域自己的“二五”规划,结合前两年实施“二五”规划的心得和体会,特别是按照总部领导多次提出的业务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深入系统论证和调查研究。公司党委中心组重点安排了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十二五”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中远物流“二五”战略规划、加速转型发展对策研究与思考的系列讲座,为班子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经过持续探索和不断完善,公司最终形成了“以航运和跨国运输为依托的供应链增值发展策略”,提出“加强自身的物流业务操作能力、快速开发一批核心客户、建立口岸公司和内陆公司有效的合作机制、快速完善内陆营销分中心、培养一批核心骨干人员”等五项具体举措,进一步加强了与中远航运、中远散运等船公司的战略合作,快速确立了北京中远物流比较竞争优势,为公司指明了发展方向,夯实了前进基础。
创新,需要敢为人先、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2012年以前,经济实力雄厚的欧洲大陆对于北京中远物流工程物流事业部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待开垦的处女地。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东方电在波黑有一个电站项目。波黑,一个陌生的地方,但是北京中远物流工程物流部的同事们没有放弃,他们迎难而上,并成功中标。电站项目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在重大件货物的境外运输环节,由于受克罗地亚港口条件所限,项目前期的营销和境外路勘准备工作成为中标前的最大难题。运输的大件货物须远洋运输至罗马尼亚,再由驳船经塞尔维亚运至波黑内河卸港,在卸港再由重大件运输车辆运至工地现场。中间经过环节众多,港口、内陆运输资源有限、途径各国转关手续规定繁杂不一。面对着众多的问题,项目部多次往返发货港和国外卸货港,投标制定方案之前,项目负责人张肖一同志只身一人深入前往波黑卸货港,与当地代理讨论一个个技术难题,一次次反复论证装卸方案。2013年在波黑项目的基础上,工程物流部完成了工程物流项目欧洲市场调研报告,吹响了北京区域工程物流进军欧洲市场的号角,为工程物流国际化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需要永不言败、逆势而上的坚持和执着。创新,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一定的模式和套路,需要靠勇气和毅力去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充满了艰难和风险。“摸着石头过河”,创新的道路上难免摔跤甚至“呛水”,失败在所难免。失败不是结果,而只是一个过程、一种教训,更是一笔财富。在我们企业的创新实践中,我们有过众义达、山西陆通这样的失误和教训,面对失误,公司领导班子没有责备,只有担当,在马总的带领下,公司各职能部门和下属公司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不但成功化解了相关案件所造成的重大风险,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也是基于总结上述案件教训的基础之上,我们的质押监管业务流程和风险防控体系才日益健全。创新也离不开坚持和执着,近两年来,我们海外综合货运业务一直饱受着国际贸易发展的困扰,中国有色项目停滞不前,但是货运部的全体同事在顾金祥总经理的带领下,不等、不靠、不要,推行“最后一公里”营销理念,坚持开展全员营销,中工玻利维亚糖厂项目、新兴铸管多哥项目、索通阳极项目见证了他们逆势而上、永不放弃的坚持与执着。
创新,需要科学管理的强力支撑。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实践中,我们的管理部门牢固树立服务公司业务开拓,服务公司业务部门的意识,提升管理,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财务部创新思维,通过对富余流动资金的科学运作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并协助唐山外代创新开发“银关通”业务;商务部严格合同管理和风险防控,及时规避业务创新中的风险点;人力资源部和企划部积极学习天津外代先进管理经验,率先在全系统制定了《岗位说明书》及《岗位业务指导书》,为进一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群部加强典型选树、宣传及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为企业科学发展营造了和谐氛围。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给航运物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面对“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崭新课题,谁能抓住有利条件从困境中率先奋起、谁就能在经济复苏时占据先机、领先一步、胜人一筹,踏上发展制高点。在新一轮竞争中,我们必须不懈怠、不畏难,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以有为化危机、以敢为求生机,打破传统常规的守旧意识、树立独辟蹊径、弯道超越的创新精神,使发展不断增创新亮点、使发展速度不断实现新突破!
鲜花在每一季的绽放都经过了三个季节的孕育,硕果在每一次的收获都要经过数个日月的储备,北京中远物流的科学发展需要我们所有人无数的汗水和努力。让我们携手并肩、在转型升级上做示范,在创新驱动上当先锋,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持之以恒,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创出更加和谐、更加辉煌的北京中远物流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