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文教学
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指导尝试
几年来,新课程教学改革轰轰烈烈,成效显著。作为教育教学前线的普通一兵,我积极地投身于这场教育大变革之中,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运
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
新课程的课究竟怎样上?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知识是我们送给学生的,还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的?我们组织的语文课堂的讨论是否真的有效?课改开始时,我和其他语文教师一样也有着深深地困惑。让我倍感欣慰的是,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在这次新课改中,我尝试着把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的中,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新课改的实施为契机,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落实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现在我们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积极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但是在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发问的学生凤毛麟角,喜欢听讲,不喜欢思考;爱
照着练,不爱用心去创造。
要使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能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切实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价值观,真正把课堂的主动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体现,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达到这样的状态:学生敢想、敢说;愿意说。
语文教学之所以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是由语文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由此也就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
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角度的理解,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对一篇文章,就应该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既然如此,学生提出自己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又为何不可呢?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积累、运用,而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体发展性为主的教育评价观、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观”,才能真正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在主动进行语文的自主学习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
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语文课的自主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做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解读和评判,才会有自身深刻的感悟和启迪。我常想:如果学生连语文课都不愿上,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最
大的败笔、渎职和悲哀。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我们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层次、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认真解读文章,使课堂学习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如在学习童话《犟龟》一文时,就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我设计了一组问题:犟龟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然后再问:他要参加的是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可是,它最终参加的却是狮在此基础上,我继续设问、启发:他虽没有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但有一点是它是有收获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可以不费劲地回成功的意义到底何在? 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使学生在自己的诱导下,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反复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对本文的重点难
点很容易地就解决了,同时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以课堂讨论或辩论为多种展示形式,努力营造有亲和力的语文课堂教
学气氛,促进合作,促进各个学习主体的主动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发挥学生主体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作到“以学定教”,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他们质疑问难的探索,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帮助学生摆脱“尽信书”、“尽信教师”的思维桎梏,并通过与老
师、同学的交流激活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其次,我积极改变备课、授课的方式,把自己的“教学目标”改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授课时,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活动空间、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探辩论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把自己定位于“学生的指导者、学生的合作者、学生的服务者”,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文言文《曹刿论战》一文时,我就曾组织过一场“庄公真的‘鄙’吗?”讨论会,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辨证分析鲁庄公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鲁庄公作为国君,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仅能够接见曹刿,而且还能诚恳地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任人唯贤,这说明他是开明的,这在当时封建专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还有的同学说: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作为国君虚心听从曹刿的指挥,说明鲁庄公具有明君的胸怀„„最后,同学们一致公认:鲁庄公并非传统说法的昏君,而是一位明君,只不过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罢了。同时,引入文言
文《马说》进行比较。
四、以写作为依托,形成自主学习的结果。
学生的自主学习重在过程,重在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这一学习过程不在于学生观点是否新颖,见解是否独特,而在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学习乐趣,在于他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领会后的倾吐和表达,而这种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过程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因此,在进行完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后,我往往要求学生把他们讨论、辩论的结果、心得写成小论文或读后感,就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的某一点写出自己的认识。有时还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缩写、扩写等,不作过高要求,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探究论据充分不空发议论。
如在学完小说《故乡》之后,同学们就写出了《我说闰土》、《我眼中的杨二嫂》、《新时代的故乡》全面深刻地分析了人物形象,从而带动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以及写作能力的提
高。
五、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坚决避免“放大羊”,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
程进行合理调控,避免师生走入误区。
1、学生的课堂讨论不分难易,甚至无价值的问题也讨论。
2、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讨论,避免为了完成无实际意义和效果。
3、学生的自主学习应定位于学生的“学”上,每节课应让学生学有所得,但不可学得过多,有时一节完美的语文课完全可以有些遗憾之处。
4、学生的自主学习应避免过分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之下的自学过程。新课程形势下,语文教学重心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转移,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的淡化,相反对教师的自身
素、驾御课堂的艺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学困生毫无发言权及立足之地。
6、学生的自主学习应避免偏离语文教学的特点搞苦求所谓的“创新”。
实践证明,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自主性学习活动中焕发了极大的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深入挖掘教材质疑解疑,尝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他们的主体
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参考资料]:
1、《以学为主,和谐发展》 山东省教研室 语文教研员 张伟忠
2、《新课标研究及实践中的有关问题》北京《语文建设》 主编郑 浩
3、《教学是一种充满亲和力的过程》《人民教育》 余文森
第二篇:论语文教育情境教学
论语文教学之情境教学
——以李吉林老师《萤火虫》为例
关键词:亲切,活跃,寓教于乐
李吉林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通常的老师上课,学生学习的固定模式,而是在和学生的不断沟通中达到教学的目地,以下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我关于李吉林老师教学模式的认识。
(一)亲切
在李吉林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她可以的缩小和学生的距离,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往往表现的比较活跃。相较与我们在小学、中学时期所遇到的老师,李吉林老师则亲切多了。在她的课堂上,虽然学生和老师的固定关系还是存在的,但是因为老师的亲切,这种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不再是循规蹈矩反而变的更和谐,更融洽。这一点在李吉林老师提问和做游戏的阶段可以体现的很明显。孩子们在这样宽松的上课环境中更能融入课堂,更能跟随这老师的思维进行不断的思考。在学生看来,当他们认为自己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因为老师的亲切而变的更亲近的时候,他们就会接受老师的授课方式。在中国的传统教学中“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的思想使得中国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忽略了和老师之间除教学以外的关系。只是单纯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具有人性化的师生之间的和谐、融洽的关系。但在李吉林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种师生之间简单的教学关系,而是李吉林老师将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教他们关于课堂的东西,还和他们做游戏,以及带孩子们做关于课堂教学的表演。作为一个师范专业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在李吉林老师的身上学习这种亲切的态度。如今的教学环境已经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而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的教学环境了,所以李吉林老师的亲和力和作为老师这种亲切态度,适应了孩子们的需要,活跃了教学氛围达到了教学的原始目的。
从学生的方面看,进入到21世纪的学生已经相较与其他时代的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仅更多了自己的思想而且崇尚一种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了解的更多,当然也希望展现的更多。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在抛弃旧观念和他们变的亲切的时候还要不断的给他们创造一个展现他们自己的舞台。从老师的方面看,我们应该抛弃过去的那种死板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之间变的更亲切。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他们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去展现自我,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更多的能发现他们的才华。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光会学习的学生是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所以我们更要亲切的和学生交流,发现他们更多的闪光点。所以在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中,她本身的亲切和亲和力已经是教学能够成功的一大条件了。
(二)活跃
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李吉林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这种课堂氛围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在科学调查中,人们得出:相对于紧张严肃的环境,人们更能在宽松活跃的环境里激发潜力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李吉林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相对活跃、宽松的课堂氛围。这样的氛围,不仅仅没有让课堂变的混乱,反而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融入这样欢乐的学习氛围,将他们的思维带到课堂上。既防止了个别孩子有上课走神的现象,也可以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到应该掌握的知识。我们都知道,每一个人的反应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都有所不同。传统的授课方式使得一些学生无法在固定的模式和时间里保证自己接受所有的老师教授的知识。所以这样的模式对于一些学生的学习是很困难的。所以,李吉林老师营造的宽松的、活跃的课堂氛围是很适合现代教学。在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不用一直紧紧的盯着课本,而是跟着老师和同学一起来学习。这样不仅解决了一些同学在课堂上跟不上的情况,而且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可以大胆的说出他们的想法。中国的固定教学模式使得中国学生的创造力较弱。在李吉林老师的教学视频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她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并没有给他们限定回答的范围和内容,而是让他们尽情的发挥想象来回答问题。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知识变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所以在活跃的氛围中,李吉林老师很好的完成了她的教学目的。
(三)寓教于乐
在我们通常的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是站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是在李吉林老师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了老师带着学生玩游戏的场景。其实,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天性是爱玩的。如果将孩子们的天性束缚住,将他们的行为全部限制在教室里,那么对于教学,无疑是不利的。所以,李吉林老师采取了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里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传统的教学里,我们往往将教学和娱乐分的很清楚,但殊不知,如果将娱乐和学习结合起来,教学的成果会更加明显的。在李吉林老师的课堂上,她不仅带领孩子们玩扮演角色的游戏,还带领孩子来跳由老师亲自编排的关于课文内容的舞蹈。在游戏和舞蹈中,学生们更能融入到课文的内容中,不在是单纯的来学习课文而已。这样,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寓教于乐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完成了应该接受的知识,还丰富了自己的课堂生活。在游戏中,其实学到不仅仅限于知识,还有团结和友谊。这些东西是课本永远无法满足的。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授学生知识,更在与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在寓教于乐的时候,学生们能学到的更多,了解的更多,所以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正确的、切合学生们的实际。所以这样的上课方式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并实践的。
综上所述,李吉林老师用自己亲切营造了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并且在寓教于乐中完成了课堂教学。作为一名老师,并不能把自己单纯的当成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导师,更要用心的去了解学生,随着时代的变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这一点上,李吉林老师是我们很好的榜样。她对于教学的严谨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以上只是我的个人对于李吉林老师教学的见解,但仍要再不断的学习,为今后的真正的教学做准备。
汉本一班
安琪
2011.4.8
第三篇:论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
论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
摘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为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的实现,教师要注重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常见的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主要有运用实物,角色扮演,联系生活,运用多媒体,锤炼语言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避免过度“扇”情,忽略学生与文本,滥用多媒体,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等情况,避免陷入误区。
关键词:情境教学;创设方法;误区
前言
近些年来,语文课堂面临着普遍缺乏活力,学生积极性、参与性逐日下降的危机,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语文课堂缺少新意,缺乏能够吸引学生注意的有趣内容。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迫切需要探讨如何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的问题,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国古代孔子的启发诱导教学法,孟母三迁、断织教子的故事,西方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情境教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深化改革的必然,是语文教学最优化的基本途径。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不可不用情境教学。
一、语文情境教学的含义、作用及意义
(一)情境教学的含义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情景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和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情境教学的作用
1.情境创设易调动情感,点燃激情,引起共鸣,更快地进入角色,更好地理解内容。
临其境,见其人,闻其声,就能很好地调动感情,激起内心的感情共鸣。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排除外界的干扰,更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或者对一篇文章理解透彻,知文意,识文理,误文情,就必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亲身的实践中走进作者心田,体悟作者的内心情感。如在教授姜夔《扬州慢》一词时,教师巧借编钟录音,反复播放,渲染气氛,让学生领悟到词中悲凉痛惜的感情。又如,教《木兰诗》可播放古典音乐《十面埋伏》,教《春江花月夜》可播放同名歌曲。
2.情境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等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熟悉课文,理解课文,老师有时让学生把文章中的某一部分或者全文表演出来,这种表演本身就是一种情境的创设。亲自参与,身临其境,会让学生对文章把握得更到位,理解得更深刻。例如在教授《雷雨》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担任角色演话剧,学生在表演时,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提高了口头表达等语文实践能力。
(三)情境教学的意义
情境教学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语言情境的创设,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解决了长期以来因重认知轻情感而带来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不仅如此,情境教学将情境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强调凭借情境促进整体发展,从而将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统一在具体生动的语言情境中,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是他们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而且发展了语言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情境教学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有关语文教学知识性与工具性的纷争,将语文教学导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方法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曾经指出:“教师的基本作用在于创作一种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这既要靠教师的知识经验,还要靠他们的艺术和品格;而表明良好学习情境的标志是,使学生有广泛的思考自由……”[1]2。教师依据教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在这个情境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达到教材所要求的指标,这就是语文教学情境的实质。
创设语文教学情境,从操作来看,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惟有这种创造性,才能使情境教学百花齐放,展示姹紫嫣红的风采。创设教学情境,既可以以教材内容“还原”,把作者笔下的“境”再现出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中的人、物、情、景,也可以模拟与教材相似的情境,谋求形似、神似、功能相似、结构相似等,让学生得其门而入;既可以移植其他学科的技术和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用电影“蒙太奇”技巧和幻灯、录音、录像技术等来创设情境,也可以替代换元,即为了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代用材料、代用方法、代用零件等,千方百计地创造出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来。这里我将从以下几个常见的方法来探讨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运用实物展示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规律出发的。恰当地运用实物演示,可以使课文内容与实际事物或现象练习起来,营造富有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帮助学生增进实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运用实物演示情境,重点在演示过程,让学生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既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也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
正例:钱梦龙老师在教授《死海不死》一文时,提前准备好一只盛满清水的大烧杯、一根玻璃棒、一个塑料匙子、一碟食盐、一个鸡蛋放在讲台上,这些装置迅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好奇心被调动起来的基础上,老师让大家思考如何让鸡蛋不沉到水底,并让几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当某位同学将所有的盐投入水中使鸡蛋浮起来后,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并在老师的提示下得出了鸡蛋上浮的原因是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从而引出了本节课所教内容,整个课堂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始终是高涨的[2]34。这个案例中,钱老师通过实物展示创设一种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自领略一下“发现真理”的乐趣,这比教师喋喋不休地“奉送真理”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种直观情境,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推理力。特别可贵的是,这种情境唤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使他们亲自体验到发现和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热情。
反例:有位教师在讲郑振铎的《燕子》一文时,只是根据课本内容不断地用语言向学生描绘燕子的外部轮廓,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只知道燕子是黑色的,有一对剪刀似的尾巴,到真正看到自然界中的各种鸟儿时又不能很好地区分。这个案例中,针对教学对象是处于好奇心、观察力很强的特殊时期的特点,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图片,如果有可能,应该带学生到自然界中去观察鸟儿,这样的实物情境会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燕子的特征并加深对鸟类的感情。
(二)联系生活再现情境
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在作者头脑里反映的产物。学生虽然年少,生活阅历浅显,但是出于花季的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热望,同时也从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积累了各种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再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情感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古人读书“虚心涵泳,切己体察”[3]270正是这个意思。
案例1:一位教师在讲解《赤壁之战》一文时,在黑板上列出主要任务的生卒年代和大战时的年龄,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学生通过板书与自己观看的电视剧版《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作对比,产生了很多疑惑,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要学会区分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加工,从而指导学生“将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4]135。
生活是语文之源;生活是最渊博、最优秀的语文教师。无论如何,联系生活再现情境对语文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它既给学生“导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给学生“开源”,促进学生表达对生活的感受。
(三)角色扮演体会情境
优化的情境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种情境的创设培养了学生兴趣,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性。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扮演角色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性。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情境教学模式符合这种新课标的理念。
回想传统的灌注式的教育,学生很难形成主体意识,因为他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被动应付的情绪状态中,处在一个“我是学生”的“被动角色”的位置上。这种缺乏主体意识的学习者,很难获得主动的发展。整个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能成为学生主动投入、主动参与的活动,关键在于学习者主体意识的形成及其学习态度、情感和意志的作用。
为了保证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我们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角色的情感。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的角色越真就越感到亲切,越感到愉快,就越感到学习的轻松。
案例:我们常见的扮演角色来创设情境的事例大多是分角色朗读课文。如教读《皇帝的新装》,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皇帝、老大臣、骗子、天真的孩子都栩栩如生活跃在眼前,使学生感到课文中的事就好像发生在课堂上,学习起来兴趣盎然。对于戏剧作品,可组织学生扮成剧中人,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如《白毛女》、《雷雨》等,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任务的性格特征。
无论是分角色朗读课文,还是扮演角色体验课文都顺应了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规律,由于角色的转换,因新异感,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让其在角色的驱动下,全部地投入,全部地活动起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学生的主体意识经过这样的培养逐渐形成主体意识,从而获得自我的充分发展。
(四)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逐渐增强,如果只靠直观性的教学情境,则容易使教学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也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满足学生对真、善、美更高层次的追求。对一些无法运用实物直观、物象直观展示教学情境的课文,教师运用语言的声调、节奏、情感等多种因素,绘声绘色,勾勒描述课文情境,启迪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神游”于情境之中,增加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
案例:有位教师在讲解柳永《雨霖铃》一词时,通过语言描述,创设教学情境。她说:“词中的情节发生在东京城外、垂柳满岸的汴河码头。冷落凄清的深秋,一场骤雨刚刚下过,树梢上的寒蝉又如泣如诉地叫了起来。长亭下,送别的人细细话别、依依不舍,直到傍晚时分,雨停了,在渡船人的催促下才开始了启程之路——这首词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幅古代的缠绵的送别图......”接着,老师选用《雨霖铃》的教学磁带,学生在悠扬的萧笛声中很自然地进入了词的境界[5]197。
充分发挥语言的形象功能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把他们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从而正确理解课文。由此看来,教师语言的锤炼至关重要。
三、优化情境,走出误区
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语文课堂,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要求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符合一定的限度,避免出现适得其反的现象。以下两个方面是语文教学情境中最常见的误区。
(一)过度“扇”情,忽略学生与文本
最近听到一个名词叫“‘扇’情”,大概意思就是说一些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过度强调自身的情感体验,不停地诉说自己与作者的同病相怜之处,导致自己的感情被充分调动起来,而学生却觉得不可思议,觉得可笑。这个“扇”字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的一个忽略学生与教材文本基础上的“自我化教学”,教师的原始目的是想让学生进入自己营造的情感氛围之中,结果却在这种过度的行为中适得其反。这种情况下的教师教学是为了营造一种情境来激起学生的兴趣,以达到学生与作者、与老师的情感共鸣,但是教师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心。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应该将学生放在主要位置,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情境的创设中来,将他们的感受、他们的经历作为重点,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也要顺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二)滥用多媒体,阻碍学生思维发展
在网络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越发丰富多彩。多媒体教学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图片的展示、音乐的渲染、角色的扮演这些独特的方式成为了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建立的重要形式,因此有些人开始质疑语文课堂变成了音乐课、美术课、戏剧课等,开始有人提出“如何尊重语文”的问题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说明的是语文课堂不会因为这些而失去它的独特之处。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些丰富的形式正是在践行语文人文性的一面。但是,这些形式的过度滥用也确实是阻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应该注重时机,注重对文本的深刻探究。例如一位教师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在教学刚开始之时便通过多媒体放映了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相关片段,学生看完之后,林黛玉的形象已经固化成电视剧中扮演者的形象,这个时候教师再让学生读课文,读到描述黛玉的部分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都是刚刚看过的林妹妹,这样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其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挥。再如,我看过一个教师在讲《中国石拱桥》一文时,精心制作了关于石拱桥原理的flash动画,这个老师对自己的本次教学特别满意,但是后来在其他老师的探讨下他发现这节课自己过分关注这个动画的展示,将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忽略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一面。
总之,创设语文教学情境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课文而异,因教师、学生而异,因教学条件而异,不可强求一律,也不可滥用,从而使教学情境达到最优化。
四、结语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程改革重点要求我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每个学生对国文学习的热情,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从自己的教学实施中多渠道多途径多角度的创设教学情境,全方位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然一新,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伟.《当代中学语文教育专家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2] 钱梦龙.《先做一个“小实验”》[J].《语文学习》,1991,7:34.[3] 朱杰人.《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70.[4]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35.[5] 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197.
第四篇:论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论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应当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学设计要能够充分地按照课堂教学所具有的现场生成性的基本规律而做相机诱导、及时处理吗,并为此留下最大的弹性空间和应变预测。它应当是一种“软设计”。如果说那些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是必须实行的教学步骤,必须完成的课堂训练,无多大伸缩性可言的话,那么,达到这些基本目标,完成这些基本任务的途径、方法、过程、手段则应当根据具体的学情,灵活应变,现场处理,让其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和可塑性。所以,教学设计应当以具有高度弹性的“软设计”为主。
鉴于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时代性的认识,“软设计”在课堂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从当前课堂的主要弊端着眼,应当大力克服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力主义和命令作风,要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亟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情为依归,以相机诱导为手段的“软设计”。
其二,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富于变化的共时空群体活动,主体、客体、媒体之间的关系处在不断转换之中。这种不断转换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很大灵活性和很强的现场性。如果教学设计完全是刚性机制,教学活动必然只能是单向的强行灌输,上课就成了教师演示主观编制得十分细密的教案的单边活动。
其三,课堂教学还极富创造机制。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师生双向合作过程创新的不确定性。所以教学设计只能是一种“预测”,如何付诸实践,还得根据学情来灵活应变,现场处理。这样,就赋予课堂教学“软设计”以特别重要的意义了。
语文课堂教学“软设计”的内在机制可归纳为以下对照图式: 当然,以“软设计”为主,决不是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我在执教《观潮》一课的教学设计,就能说明这一些:出示课题“观潮”之后,教师先问学生,“观”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是‘看’的意思。”教师穿针引线,再问:“课文中还有一个‘观’字又是什么意思呢?”有学生回答:“课文中有‘天下奇观’,这里的‘观’应该是‘景象’的意思了。”“那你能用两个‘观’的不同意思合起来编个课文标题吗?”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有人提出这篇课文的题目也可以叫“观天下奇观”。于是,教师引导学生直奔中心,抓住“奇”字,要学生再仔细读课文,这钱塘江大潮,奇在哪里?经过一番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归纳出“潮来形奇”(第3-5小节)“潮去景奇”(第6小节),并且再深入一步要学生深思“那么第2小节与‘奇’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认为有关系,钱塘江“奇”的原因与这里(海宁县盐官镇)的特殊环境(时间、地点)有密切关系。这样就不难归结出:“潮前境奇”。而且,教师单刀直入,很快就帮助学生理出了一条精炼明晰的主线,找到了一条认识课文的“最短程”。如果说,这一步是以教师的组织引导为主的话,那么顺着这条思路让学生具体的揣摩、品赏课文的语言材料,激发情意、调动想象,交流阅读心得等,就应当让学生因人而异地去主动探究。这一部分无疑应当是以“软设计”为主,教师根据具体学情去临场处理,即兴挥洒。最后,以这样一个提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好,课文按顺序先写‘潮前境奇’,再写‘潮来形奇’,最后写‘潮去景奇’,写得非常生动传神。现在,请你再仔细读课文,挑一处最能吸引你,你觉得写得最传神的地方讲给大家听。要把怎样写出了‘奇’,好在哪里讲清楚。”于是,课堂教学就不再按传统的“硬设计”去强迫学生顺着老师的小步子提问,亦步亦趋地应答,而是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发现,从各人的差异出发,只挑体会最深的,最能显示自己潜能的那一些作课堂交流,为浓度成功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步步扣‘奇’,不离中心。而通过课堂交流各展所长,全体学生所能获得的成果,也足以涵盖课文的全部。这样的“软设计”,教师必须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去随机诱导、现场处理、及时调整,并在学生的课堂交流中去灵活点拨,有机渗透。
第五篇: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 要:新课程的理论像一股股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给古老的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生的活力,促进它发挥着教书育人的的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借鉴了发达国家 的课程理念,运用现代思维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现代语言学及课程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传统的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思考。
关键词: 素质;课程;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众所周知,语文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从而陶冶人们的情感操守,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新课程改革实施后,编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是文道合一、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因此语文教师理应根据学科特点,凭借语文课堂教学阵地,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使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
一、阅读课中的领悟、顿悟和积累
我们平时很少来审视我们自己的教学工作。尽管在教师的工作中不断有业务能力的考查,有广泛的听课评课活动,有自上而下的大量的课题研究,有各种形式 的课堂教学竞赛等等,但基本上不把教师的教学作为教师业务发展的基本话题来展开。即使是用以表现教师这门职业非常具有技术含量的“资格证书”的考查与发 放,也是没有指标的。
课堂上,教师就事论事,现炒现卖教学参考书上的言说,几乎成了文化贩子!君不见,在语文课上,面对学生的问题,面对学生的诸多见解,我们能做什么样的高屋 建瓴的剖析与深入浅出的阐述?学生巴望着能从教师的言说中,听到与众不同的声音,听到使他们情绪激昂的演说,听到令他们心灵震撼的思想。
然而,日复一日,久而久之,我们的老师疲倦了,我们的学生厌倦了;我们的老师开始走捷径了,我们的学生也变得懒惰不堪,缺少领悟和思考。
北师大童庆炳教授曾说过:传统汉语文教学提倡的不是科学主义的分析,而是“领悟”??学生是会长大的,也会变成劳动者,在这个成长、变化的过程中,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领悟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于储备在自己头脑中的讲稿和文章,会逐渐地用他的生命来领悟。开始可能是较低的三级领悟,然后是二级领 悟,最终是最高的具有创造性的领悟。
在课文中,有些词语句子看似平淡,可字里行间往往渗透着作者浓郁的思想情感。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应结合文本加以点拨,讲解。不仅仅只在语言文字上兜圈子,应融入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去领悟其中真挚、高尚的东西,从而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传达了古人修身律己的信念,约束人们崇尚教化,立德从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强调了德的重要,告诉人们任何时候都要万事德为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出了母亲河的蔚然壮观,启发人们民族精华要薪火相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描绘了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恢弘气概,昭示人们奔腾不竭的生命激情。德育的因素无处不在,语文教师应根据他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特点,把思想教育渗透其中,使他们得到无声无息的感化,这样就会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意愿。
二、营造美的氛围,用美来熏陶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一切教学手段,营造美的氛围,展示美的境界,用美来熏陶学生,激发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使德育融化于他们的心灵。《黄河大合唱》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北国之春》会让学生荡漾起想念家乡眷恋亲人的情思,贝多芬的交响曲可让学生领悟到百折不挠的生命强音。播放这些配乐曲,创设感人的情境,让学生诵读文章,会唤起他们对美的感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动静结合写景状物,能让他们领略到其乐融融的自然美;《散步》中一家人尊老爱幼和谐相处,能让他们感受到其情切切的人情美;《岳阳楼记》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能让他们体味到其心坦坦的豁达美。《鱼我所欲也》中世代颂扬的仁义美,《桃花源记》中美好生活的幻想美,《望岳》中不畏艰难的壮志美,都会在他们的读悟中融入血液汇入心田。学生对美有了深刻的体验,才会产生对美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才可能有美的创造。
总之,作为语文老师,只有坚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调动学生,抓住文本,创设情境,讲究方法,因“文”明“道”,因“道”悟“文”,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励他们的精神,提升他们的素养,促使他们朝气蓬勃地学习和生活,健康茁壮地成长。
三、在教学中融合环保意识教育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环境是这个家园中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保已经成为与人类休戚相关的热门话题。实践表明,搞好环境保护既要靠管理,靠科学技术,更要靠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而学校教育首当其中要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环保意识的任务,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材渗透环保教育。如:在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首先让学生了解曾经的罗布泊风貌,通过图片、影象资料,使学生对罗布泊的过去有了直观清晰的感受。以此为导入切口,“大家欣赏了美丽的罗布泊的风光,相信一定会对此很神往吧。”未等我说完,便有学生举手了:“老师,我不会。这样的罗布泊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那里很糟糕。”我对此早有预料,便做个“顺水人情”,依着该生的回答,进入课文的学习。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们紧扣文本,对其成因和结果进行了归纳,并在师生间展开了积极的互动交流,学生们踊跃参与,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了深刻反思。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真正成为全社会共识。那么,我们的唯一家园-----地球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叶圣陶)《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内容于语文教学之中,努力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