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1)
摘要:文章主要对体育教学方面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就如今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教育的特殊功能,并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功能与途径
前言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学科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和工具。
一、心理健康的现状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联合国世界性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那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2006年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之际,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心理素质拓展中心开展了一次有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随机调查,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心理压力大。在广东高校中,如果算上郁闷、焦虑等轻微症状则高达40%。如此惊人的数字提醒人们,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已迫在眉睫,不容忽视,心理教育势在必行。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根据高校体育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高校体育教育手段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一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二、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
高校体育活动主要包括体育教学及各类竞赛等,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术与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及心理负荷,人际交往频繁,使学生在生理健康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高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与作用:
(一)调控情感情绪,及时发现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运动锻炼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大学生作跑步试验,发现跑步能成功减轻大学生在考试期间的焦虑情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普遍体会到,打打球、跑跑步、练练拳等,会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松弛。
(二)改善机体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提供物质基础
体育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直接改变人在安静状态下生理、心理活动方式。促使身体各机能系统进入积极活动状态,从而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各器官处于高度兴奋和活跃状态,把安静时处于长期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肺泡、肌纤维和神经细胞尽可能地激活起来,从而使各器官的血液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健康的机体、良好的神经系统和各部分机能系
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也是保证人们心理健康的一种物质前提。
(三)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促进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的发展
学校体育通过教学和各项体育竞赛等身体活动形式,采用公开的、共同认可的方式和规则,进行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竞争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验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延续的价值和超越生命的价值,使他们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制力,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公平竞争与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些都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
(四)发展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运动可发展认知能力,减少认知障碍,改善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同时从社会学角度看体育游戏、竞技体育和体育竞赛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体育精神是现代社会精神的缩影,许多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实质上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获得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将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与途径
(一)用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感染学生
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同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应具备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还要具有良好的言谈举止、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热爱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精简竞技体育内容,满足不同学生心理需要
由于竞技体育内容大多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技术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很难掌握,且易发生运动损伤,造成很多学生对此望而生畏。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减少竞技体育的内容,降低动作技术难度,突出体育课程健身与娱乐的功能。内容要少而精,易于掌握,易于开展,利于终身锻炼,并且效果明显,使更多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形式,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研究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技能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更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要把学生的“身”、“心”统一到体育课上来,从而使体育课能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教学中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才能主动而愉快地去学习。因此,在安排教学计划时,我们可以选择适合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运动项目。青少年学生的肌肉及体力均在逐年增长,骨骼尚在发育之中,因此,对学生要开展多种项目练习,运动量逐渐增大,避免对身体造成大的生理负担。青少年男、女生在体力、生理特点上有显著差异。因此,锻炼项目、锻炼时间及进度的安排都应分别对待。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创造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如采用教学竞赛、教学评比、活动性游戏及音乐伴奏等教学形式,并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有意识地加大运动量及运动强度,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会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我们还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比如,在快速跑游戏中,教师不分组、不定项目,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确定比赛内容和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比赛的内容和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树立体育教师身心健康的新形象
新型的体育教师应更新观念和认识,在确保自身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要加强心理健康、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鼓励其在教学中进行各种积极尝试,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化水平,以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
四、结论和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关注。高校体育要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使他们拥有健康体魄、健全心理和完善人格,以便更好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
1.学生健康问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学校体育不仅在健身方面,更在健心方面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2.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和运动锻炼能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缺陷。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多注意学生的心态,并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治疗。
3.建议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标准与体育学科的特点有机结合并具体化,制定出适合各种学生群体,各个年龄阶段,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心理健康检测和评量。
第二篇: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高校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思考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岗培的学习结合体育学科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和重要工具。
一、心理健康的现状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联合国世界性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那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据有关资料调查,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之际,浙江某大学心理素质拓展中心开展了一次有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随机调查,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心理压力大。在广东某高校中,如果算上郁闷、焦虑等轻微症状则高达40%。如此惊人的数字提醒人们,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已迫在眉睫,不容忽视,心理教育势在必行。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根据高校体育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高校体育教育手段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一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二、体育课程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
高校体育课程主要包括体育教学及各类竞赛等,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术与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及心理负荷,人际交往频繁,使学生在生理健康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本人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及实践经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高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与作用:
(一)调控情感情绪,及时发现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运动锻炼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大学生作跑步试验,发现跑步能成功减轻大学生在考试期间的焦虑情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普遍体会到,打打球、跑跑步、练练拳等,会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松弛。
(二)改善机体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提供物质基础
体育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直接改变人在安静状态下生理、心理活动方式。促使身体各机能系统进入积极活动状态,从而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各器官处于高度兴奋和活跃状态,把安静时处于长期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肺泡、肌纤维和神经细胞尽可能地激活起来,从而使各器官的血液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健康的机体、良好的神经系统和各部分机能系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也是保证人们心理健康的一种物质前提。
(三)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促进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的发展
学校体育通过教学和各项体育竞赛等身体活动形式,采用公开的、共同认可的方式和规则,进行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竞争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验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延续的价值和超越生命的价值,使他们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制力,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公平竞争与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些都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
(四)发展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运动可发展认知能力,减少认知障碍,改善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同时从社会学角度看体育游戏、竞技体育和体育竞赛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体育精神是现代社会精神的缩影,许多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实质上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获得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将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在体育课程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与途径
(一)用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感染学生
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同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应具备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还要具有良好的言谈举止、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热爱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精简竞技体育内容,满足不同学生心理需要
由于竞技体育内容大多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技术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很难掌握,且易发生运动损伤,造成很多学生对此望而生畏。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减少竞技体育的内容,降低动作技术难度,突出体育课程健身与娱乐的功能。内容要少而精,易于掌握,易于开展,利于终身锻炼,并且效果明显,使更多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形式,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研究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技能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更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要把学生的“身”、“心”统一到体育课上来,从而使体育课能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教学中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才能主动而愉快地去学习。其次,我们还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树立体育教师身心健康的新形象
新型的体育教师应更新观念和认识,在确保自身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要加强心理健康、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鼓励其在教学中进行各种积极尝试,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化水平,以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
四、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关注。高校体育要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使他们拥有健康体魄、健全心理和完善人格,以便更好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
1.学生健康问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学校体育不仅在健身方面,更在健心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2.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和运动锻炼能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障碍或缺陷。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多注意学生心态,并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治疗。
3.建议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标准与体育学科的特点有机结合并具体化,制定出适合各种学生群体,各个年龄阶段,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心理健康检测和评量。
第三篇: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3.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四)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状态。说得通俗点,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人际关系良好,能适应环境,有幸福感,在学习、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 1 有焦虑倾向学生的表现是总感到莫名的紧张、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心里烦躁、不踏实。2 有适应不良问题的学生表现为不喜欢学校的课外活动,对学校生活不适应。这些在高一和初一学生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帮助学生克服不适应性。3 有情绪不稳定问题的学生比例仅次于学习压力感,其表现是心情时好时坏,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对父母、老师一会儿亲近、一会儿疏远。4 有心理不平衡的学生的表现是看别的同学考得比自己好、比自己有钱或穿名牌服装时就觉得不舒服。另外总感觉老师和家长对自己不公平。5 有强迫症状的学生总在想一些没必要的事情,如老想考不好怎么办,总是反复检查作业做得对不对;女生总担心自己衣服是否整齐,总要照镜子。6 人际关系敏感方面有问题的学生总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友好,其他人不理解、不同情自己;当别人看到他或议论他时总感觉不痛快;有人与异性在一起感觉不自在。7 有敌对倾向学生的表现是常发脾气,摔东西、大叫;常与人抬杠;有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有扔摔东西的冲动;想控制自己但控制不住。8 有偏执倾向学生的表现是总感觉自己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不可靠;很难与他人合作。中学生应该学习一点心理健康知识
1、学习了心理知识不但能提高自己,还能对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所帮助。因为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也学会了了解同学的心理,这样便可以对不同气质、性格的同学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强与同学的友谊。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现在学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都是有益的,将来的祖国建设需要心理素质较高的一代青年。为了学生的现在也为了将来,中学生应学习一点心理学。
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知识对学习大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以后,能按心理学规律去学习,学习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比如:学习了记忆的规律,就可以解决上课不专心,开小差的问题;学习了思维规律,就可以解决记不住,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学习了有意注意的规律就可以使思维开阔、更敏锐、更富有创造性,还可以调节考前情绪,消除紧张,轻松上考场。
3、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中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比如,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可以使自己对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从而矫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锻炼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习了情感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方法;学习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斯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
1、智力正常;
2、情绪稳定;
3、意志坚强;
4、行为协调;
5、人格健全;
6、人际关系和谐;
7、能积极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心理平衡十要诀是什么? 答:
1、对自己不苛求;
2、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
3、不要处处与人争斗;
4、暂离困境;
5、适当让步;
6、对人表示善意;
7、找人倾诉烦恼;
8、帮助别人做事;
9、积极娱乐;
10、知足常乐。▲正常行为标准
(一): 答:
1、具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与个人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性,不为环境所奴役。
4、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挫折与打击,无过度幻想。
5、适度地接受他人的需要,并且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特别不应对个人在性方面的需要与满足产生恐惧和歉疚。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与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地估计,对个人违背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欲望不要过分的否认或压抑。▲正常人行为标准
(二)答:
1、能保持人格的完善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视社会标准的不同而改变,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2、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个人所从事的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工作,个人生活目的中包含利己与利人两种成分。
3、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
4、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重视团体的需要,接受团体的传统,并能控制为团体所不容的个人欲望与动机。
5、在不违背团体意愿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人不做过分的阿谀,也不过分追求社会赞许。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5、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分为哪三个等级?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水平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者表现为经常有愉快的心理体验,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 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轻度失调心理者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助,就会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逐步恢复常态。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严重的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 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情绪稳定与愉快 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行为协调统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治疗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良好的适应能力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将能够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以上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但是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第四篇: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意义论文
摘要: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若本身不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缺少及时的调节和引导,会导致心理障碍的形成,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
一、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生长发育比较旺盛的末期,这一阶段,他们在生理、心理上都接近于成人,但又没有完全定型,正处在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最终形成、生理上的生长发育趋于成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稳定的重要时期。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大学生要承受来自生活、学业、升学、感情、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极易造成他们在心理方面的不适应,如果不具备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缺少及时的引导和调节,极易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障碍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学校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适应社会且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的过程不同于其他理论课,学生在学习、掌握运动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有肢体运动的参与,学生内在的心理表现会通过其行为不同程度地反映到肢体运动中,理论课的学习没有较多的肢体运动,而心理的表现更难以通过静态的身体去观察,体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运动中将其心理表现出来,便于观察。同时,体育锻炼在身体活动的同时,还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运动过程中可以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强化自信心,体验体育运动中独有的应激过程,使学生提高对外界刺激的适应、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偏差的有效途径
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学校在调适大学生心里偏差中要发挥主战场作用
学校是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根据地,学校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多种渠道来教育和引导那些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问题,走出心理的阴霾。因此,学校必须起到心理健康工作主战场的作用。要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为了做好上述工作,诸多学校不仅成立了心理协会,还把它推广到各个系部,最后再扩展到各个班级内部,使心理协会能够走近全校师生的身边,这样,可以尽早尽快地发现并及时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二)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也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每个人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应该发挥调控作用,积极增加就业岗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及其家庭,国家和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完成学业。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教育孩子要从父母开始。在有关调查中发现,一定比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家庭问题产生的,当大学生心理产生问题时,家长要通过对孩子的了解,积极主动地开导孩子,让他们远离疯狂和绝望的边缘,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看清未来。
(三)大学生自身要积极培养健康的心理
首先,应该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格品质,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要提高受挫承受能力,对挫折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对方法;再次,要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积极接触社会,丰富人生经验,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最后,要加强自我调节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近年来,由于心理问题造成大学生行为偏离的案件不断增多,众多诱因导致当代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我们必须从认识、行动上充分重视这一问题,采取切实的措施帮助大学们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健康心态,使其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律、自爱、自强的优秀品格,这样,大学生才具备了必要条件,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选途径,我们要注意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观测和收集,重视体育教学中科学方法的运用,把心理健康教育同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巍.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2006.[2]王彪,壬保金.高校体育对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形式的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5,(9).[3]赵奋军.体育锻炼对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
第五篇: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看法
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师生观情感障碍心理健康情感教育
很多研究表明,师生关系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帮助老师对学生中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有所认识;下面就几种最常见的现象作一些介绍。
(1)好动与多动。
(2)粗心与学习技能障碍
(3)学习焦虑与焦虑症
(4)情绪低落与抑郁症
(5)厌学症与学校恐惧症
(6)做事认真与强迫症
(7)性格内向与孤独症
(8)说话走板与精神分裂症
如果出现以上表现或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诊断治疗,将问题解决在早期,解决在萌芽中。
据有关资料显示:80年代中期,哈尔滨市15.7%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90年代初我市市有近20%的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虽然不要求一个普通教师能够很快达到专业人员的水平,但至少要做到对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能够做出初步的判断,尤其是对那些比较明显和严重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及时发现,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严重后果的必要条件。
除了以上这些心理疾病,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信心不足。
自信心是成功的关键,缺少自信,做事微微懦懦是很多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由于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质过高,表现出对学生只看到缺点而把最重要的优点都忽略了,拿家长和有些老师的话说,“小树不削不直溜”,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不断怀疑自己的能力,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比别人笨”,“自己老是失败,考重点中学肯定没有希望了”于是恢心丧气,“一蹶不振”,失去自信心。
2、情商低。
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由于小学学习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加之是独生子在家多为“王子”“公主”,学生在咨询中向教师倾述:“我真不知道怎样和别人相处”。一些学生每天都是三点一线,学校、家、补课班,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没有朋友”,“我也不知道该和谁说心里话”,“我感到真没意思”,到最后“没人和我玩,我也不想和别人玩”。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
3、挫折承受力差。
不少家长在同时面前夸赞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好,能赶上人家一半就心满意足
了,这些话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在高手如林的初中,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失掉“第一”地位,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恢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这种现象在初四更为突出。我教过一个学生,初四毕业时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哈市某重点高中尖刀班,可高一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结果她一蹶不振,逐渐产生厌学心理,不得不休学在家看心理医生。
4、早恋问题的困扰。
初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
题”,初中这种现象也较突出,在我市的各大初中学校已经略占1/10,“看到他就什么都干不下去”“我总想着他”“我和他说话心情总是很高兴”,甚至于“我爱上了我的班主任老师”,由此感到“坐立不安,吃不香,睡不着”,成绩逐渐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死胡同,心理问题日益严重,产生各种心理病态反应。
5、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固有的逆反心理。
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有些青少年过分强调自我,惟我独尊独立意识、成人
感日渐增强,有强烈的自我为中心意识,喜欢独立思考,遵从长辈的意识淡薄,不愿别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对于老师帮助不愿接受。有意反其道而行之,用反抗的行为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这种心理也不是完全不可取,如加以引导可以激发中学生求异的思维和创造的激情,从而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积
极的因素。
二、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浅析
1、家长普遍忽略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的行为品质是影响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在学校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是学生接触社会最初的重要环境,是家长把一言一行传给下一代的重要地方。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一周岁的孩子就会模仿父亲拿车钥匙开车,何况是马上成年的中学生了,学生们知道的许多知识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而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现在许多家族恰恰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应酬,或忙于积累金钱财富,放松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导致孩子过于放松学习,走向堕落;有的家长本身行为放纵,对孩子当然也只能起到负面影响;即使对小孩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很多使用不正确的方法使孩子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孩子在感情,思想,品行,养成教育等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最后的结果是,初中阶段不少学生对家长老师采取的能骗就骗,用一个谎言弥补另一个谎言,结果是受害的不是学生还有家长。
2、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方法不科学。
中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灵敏,什么都想知道为什么,好奇心强,喜欢走不寻常的路,探索更为奥妙的问题,并以独树一帜为骄傲,不愿守着老一套,也不愿意听家长和老师罗嗦,看问题有时过于主观和偏激。学生们都希望有和周围的人以朋友相待,能无话不谈,相互理解。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而我们的教育者恰恰忽略了用进步的眼光看待现在的学生,使用了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反而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应当多学习,多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赶上时代的步伐,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要多个角度的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3、社会环境污染。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脚步加快,高科技电子产品日益盛行,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至使越来越多的人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
常,因此也导致了教育在某些问题上存在误区,使中学生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不清晰,引起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其次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的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如中学生是电子游戏厅里的长客,网吧里随处可见未成年的中学生逃课打游戏,甚至有时引起打架、斗殴、甚至犯罪,尤为严重是社会上的一些学校周围的录象厅,为了追求商业价值,经常播放暴力,淫秽等影视片,不少中学生中毒以后,便开始行凶,打架,寻求刺激,屡禁不止的黄色书刊也是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下面的案例给了我很多启发:
典型个案:刘某某,男,初四学生,15岁。从小学习成绩,经常考学年第一。但他从小就不乖,上小学五年级时,曾将小腿摔断,而且也经常为了帮助朋友出气和别人打架,经常被老师把家长找到学校来,赔礼道歉不说,还赔付了不少医药费,父亲就十分生气,就打他,这样他几乎天天挨打,但他仍旧不改。可他从未因为挨打而变的更加听话。到了初中,学习成绩还是很好,可仍恶习不改,还经常和各科老师闹别扭。而且有一次,竟然又和政教主任打了一架,被学校记过处理。这学期又因打篮球与同学打架,把一个同学打成重伤,使其住院,后被学校开除,辍学在家。父母去学校赔礼道歉,校方又同意复学。在家长及老师的严厉“管教”下,从此该生做事非常谨慎,也不敢大声说话了,除了和同学问问作业,其他的几乎什么都不说,不再和同学们在一起玩球,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生怕得罪了人,并且还出现了不自信、怯懦的现象。这一毛病持续了半年。再后来,作题也不象以前那样自信了,产生怀疑,心里也知道自己做的题是对的,老师上课就是那样讲的,但还是怀疑,就查找各种资料。就这样无休止地怀疑,弄得头昏脑胀,十分难受。
这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跟得上的明显表现,家长和老师只注重处理出现的状况,而忘了及时处理好孩子的心理问题。强迫症的典型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并存,二者的冲突导致患者十分痛苦。由上面来询者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他患的是强迫性神经症:强迫观念(强迫疑虑为主)并伴有强迫行为。
上面所说当的那个学生本来个性开朗、大方、不拘小节,自经历那次事件以
后,力图改变自己的性格,由于教育和引导的途径不正确,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致使性格变得敏感、多疑、孤僻、刻板和胆怯。这是我们在教育问题上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点建议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普遍规律,依据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式,改善其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观察孩子身心发展的变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中学生的母校。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
(1)改变只看成绩,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
(2)率先示范,以身作则。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3)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
(4)注重方法孩子,不走两个极端。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6)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发现,采取及时正确的处理方法,引导并解决,也要避免强制性,以免积少成多,日积月累,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2、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中学生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体制。
只有学校领导及教师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要想办法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年级,各个活动中,在入学时一定要做好礼仪教育,构建一个渠道有机结合校内外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校内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课,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以班主任的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德育工作,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但现实中,班主任大多数缺少具有心理咨询技能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可能经常忽略了这方面的进一步学习。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培训,使班主任人人能胜任这项工作,这是学校的当务之急。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优良的心理品质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时班主任的谈话对学生能受益终生,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
3、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向上、轻松的生活环境。
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监管,坚决杜绝不良思想对中学生的侵蚀和影响,断绝一切可能毒害中学生的坏分子进入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不仅是家长和学校,整个社会都应该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只有这样才能还给中学生一片纯净、自由的天空,让祖国的花朵开放的更加鲜艳。
参考文献:
1、《教师职业道德的建构与修养》王宝祥 余凤冈
2、《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贾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