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职中中学生特点 着力提高德育实效Microsoft Word 文档

时间:2019-05-15 14:3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职中中学生特点 着力提高德育实效Microsoft Word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职中中学生特点 着力提高德育实效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篇:把职中中学生特点 着力提高德育实效Microsoft Word 文档

把职中中学生特点 着力提高德育实效

罗定中等职业技术中学 康嫆英

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强调,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来抓。要切实把德育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

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战场,教师则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班主任更是德育工作的排头兵。我们认为,要贯彻落实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李岚清副总理的讲话精神,首先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一是进一步提高对改革与加强中学德育工作迫切性的认识;二是充分认识当代中学生特别是特区学生的特点;三是努力寻求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对改革与加强中学德育工作迫切性的认识

改革开放50年的罗定中等职业技术中学经济繁荣,信息化程度高度发达,学生的思想观念相对超前,自我中心意识更强。而现在学校里的班主任和教师主力,是在内地接受改革开放前的基础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的群体,师生的成才背景、意识形态落差较大。因此,加强对特区中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研究,转变德育观念,切实降低德育重心,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显得更加迫切,更加必要。实践中,我们感到中学德育教育遇到了种种困惑与挑战。

其一,德育工作的观念和方法都受到了挑战:强制手段、硬的工作方法失灵;传统的班主任权威受到挑战,学生对班主任不再盲目服从;对人人育人、寓德育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的要求更高。有的德育工作者把它概括为“教育者的困惑,受教育者的逆反,德育理论的贫乏”。虽然事实不完全如此,但有的班主任(或老师)感到学生德育工作越来越力不从心,颇有失落感并在学生面前流露对当年“听话”学生的怀念,反而激起学生的反感。

其二,我们的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反叛意识”和“平等意识”强,稍有不慎,学生还可以告你;特区资讯发达,学生的知识面广,远超出老师的传授范围(甚至超出老师的想象);敢于张扬个性,所谓“听话型”的学生越来越少。由于深圳作为移民城市的特性,加上大量独生子女的出现,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意识”较为淡化,“自我中心意识”、“小皇帝习性”较为强烈。

其三,学校与社会息息相通。一方面,罗定建设的高速发展、人才荟萃和激烈竞争对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主自强精神有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令不少家庭生活富足,但部分家庭文化相对贬乏,在“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幌子下,被动学习、追求安逸的思想在学生中“乘隙而入”,学生在洁净的、无菌的校园里接受的教育效果往往被社会的不良影响所削弱;“五天工作制”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社会接触,而社会提供给学生的有益的文化设施严重不足,假日里的社会德育渠道还未顺畅,德育工作“5+2< 7 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困惑与挑战面前,我们都在思考:学校德育中有许多教育观点和方法,应该认真进行改革。但是,德育在中学教育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却不容忽视,德育为首的观念不能动摇。处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特区的学生,其发展的主流是好的,上述所提到的存在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成为与内地学生不同的优点或优势,关键是我们的德育方式方法的变更和改革:做到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针对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很好地将课堂教学、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校外教育结合起来,将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结合起来。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以良好的德育内容占领起来。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人格塑造的良好时期(可塑性强),是强化行为习惯,树立理想信念,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大量事实表明,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补课”就晚了。从学校的培养目标看,中学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建设者的最重要的场所,每个建设者都经过她的哺育成长。现在不少家长都望子成龙(成才)或望女成凤,但往往只强调了知识积累而忽视了道德养成,甚至为了小孩能一门心思读书,强烈要求学校取消小孩的一切社会活动以及停止文化知识学习以外的一切兴趣爱好活动。从成才的角度看,优秀人才的出现,不仅决定于知识的丰富,更重要的是他们具备良好的个性、感情、意志和美德,正如教育家吕型伟所言:“欲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宁无才”,这一点很值得深思。从德育的目标看,只有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开展德育工作,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决定分层次,分年级开展德育工作,从初一到高三,德育目标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构成,逐步教育并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文明礼貌、人际关系和谐的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人,不怕挫折、心理健康的人,辩证唯物、进取创新的人,热爱祖国、政治合格的人。

二、要充分认识中学生的特点

从总体来看职中,中学生这个群体主要方面是:长处突出,特色明显,蓬勃向上;但也有另一方面:短处不少,缺陷令人担忧。综合起来是长处与短处伴生,特色与缺陷并存。具体反映在这样几个方面。

1、有理想抱负,向往四化,关心改革开放(自身就比较开放),关心国内外大事,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也知道社会竞争的激烈;但有些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求权利,不讲义务;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经不起挫折,盲目追求高消费、讲排场。

2、喜欢独立思考,思维活跃,自主要求增强,爱活动,爱表扬,爱表现自己(所谓“二表人才”),有组织能力,不满足接受现成的结论和老师家长的简单说教;但往往好走极端,容易逆反,感情脆弱,自制能力差;对社会、人生和事物的发展的复杂性缺乏认识,不愿受纪律约束。

3、希望取得成功,受到理解,对社会、对他人有热切的期望;但部分学生“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对于自己应对社会、他人要尽的责任和义务缺乏认识,以自我为中心,缺少集体主义精神,个别人甚至缺乏基本的文明道德行为修养。

4、喜欢学习,广泛读书,广泛接收各种信息(包括广播、电视、光碟、网络、书报甚至地摊文化等),知识面较广;但部分学生缺乏辨别能力,容易接受消极东西的影响;对学校禁止的东西,往往“禁果分外甜”,为追求刺激或表现自己的“勇敢”而不惜违反校规甚至违法。在个人形象上喜欢标新立异。

5、喜欢交际,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但讲义气、重关系(走门串户,互相做生日,赠送礼品或留言的现象较普遍),少数初中学生有小团伙思想,男女学生交往过密的现象高一有苗头,高三阶段有发展趋势,有的甚至认为男学生没有个把女朋友不算男子汉。

学校德育工作的眼光首先应放在学生的长处和优势上,发现和弘扬学生中存在的正气,以积极面去克服消极面。在沟通、了解、理解的基础上,脚踏实地,平心静气抓德育。

三、降低德育重心,提高德育实效

寻求提高中学德育实效的途径,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加强德育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感到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认真探讨和实践。

(1)转变德育观念,降低德育重心

一是要把过去一律以政治教育为重点变为以道德养成教育为重点,辅之于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不同年级有不同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要求和内容。要把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与已经进入成年的人加以区别,改变学生德育成人化、空泛化的现象,也要改变过去学校的政治课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围绕共产主义理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来展开的做法。这当然不是说不要政治教育,更不是要在德育内容中删去与政治有关的部分,而是不把政治教育当成中学德育工作的重点,强调不以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取代面向青少年学生的学校德育的规律和方法。确立“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

育是保证、心理教育是基础、思想教育是导向、政治教育是根本”的切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德育观。教育学生懂得如何做人、懂得在人生旅途和复杂的社会中怎样立足,怎样生活,怎样交往,怎样珍惜自己,又怎样尊重别人。

二是变说教、灌输为积极引导。在德育工作中要努力克服因循守旧,忽视客观实际效果,片面追求高大全的现象。克服只求做过,不计效果,或效果不理想就埋怨学生的倾向,更不允许当面埋怨学生。提倡把怨气留在办公室,把喜气带到课堂上。要多从教育者自身寻找不足(“否定自我”,对教育者而言,是残酷的挑战;但反思一下,我们要问题学生否定自我,对他们而言,不也是残酷的挑战吗?),努力追求德育实效。当前在教学改革中被普遍重视的发挥学生主体(主动性)作用的原则,也应当运用到德育工作中来。要提倡师生平等,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用真挚的感情去启动学生的心扉,让学生觉得老师可敬、可亲、可信,如提倡学生无私助人时,不忘教导学生学会求助;提倡学生勇敢救人时,不忘提醒学生学会自救、求救等。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随风潜入夜”地向学生提出的教育要求,只有“润物细无声”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时,才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向着高一级水平发展。在思想教育和班级工作中,教师应把学生看作集体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注重自治、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努力指导好值周班、内宿生自律委员会、德育校长助理(学生)的运作,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2)搞好三个结合问题。

一是现实性与超前性结合。今天的中学教育是为培养21世纪我国经济振兴的人才打基础,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要使他们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的需要,要着眼于提高新一代公民的素质。做人是成才的基础,成才的机遇更多的是在真正合格的公民之中。显然,连做一个合格的公民都成问题的人,成为人才的可能性是很少的。

另外,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但是学校又不同于社会。学校担负着社会赋予的培养教育、塑造青少年一代的任务。因此,社会上允许的,学校不一定允许(社会上有驾照,可以骑摩托车,中学生就不能骑!)。女生穿高跟鞋、烫发、涂口红,男生留长发、吸烟、喝酒以及下营业性舞厅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都明确规定为不允许。炎热的中学生,不少人在家喜欢穿拖鞋,上街也穿拖鞋,但穿拖鞋进学校就不允许。至于穿运动鞋压鞋帮,把校服开叉改装,佩戴首饰,携带传呼机、大哥大到学校,同样属于禁止之列。我们深感在各种意识形态剧烈冲撞的今天,在适应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对学生严格教育、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我们认为,学校应主动承担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以学校的“小气候”影响社会的“大气候”,在培养良好精神风貌、社会风气方面学校应走在社会的前头,做社会“大气候”的基础,以形成良性循环。为此,要坚持从严治校,加强校风学风建设。

二是德育与知识教育结合。要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校的大量工作是教学,因此德育必须与学习、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要坚决改变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游离于教学之外,教育、教学“两张皮”的状况,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各科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坚持贯彻教育性原则,努力做到教书育人,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学到文化科学知识,同时学到做人的道理,学到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同时,德育工作还要采取一些生动活泼的、引起学生兴趣的形式进行,如远足、参观访问、考察、社会调查、辩论会等。通过举办系列的主题班会,寒暑假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以及每年的“三大节”(科技、体育、艺术)等,寓德育教育于多种多样的校内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结合。这个问题,当前显得更为突出。这是因为:(1)学生的思想更为活跃了,学校思想教育难度加大了,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2)生活小康,信息发达的特区环境,一些不良风气、不良媒体对学生的影响和拉力增大了;(3)部分家庭

教育不得当,如对子女的期望过高,重智育,轻德育,搞超负荷施教(不是因材施教),忽视青少年身心特点等,影响学校教育的效果;(4)家庭学习环境不佳,父母沉迷于麻将赌博或离婚吵闹,甚至有学生在父母的要求或影响下也参与其中;(5)“五天工作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成人化的社会;(6)净化、优化社会教育环境,以利学生健康成长,是目前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尤其是不健康的书刊、电视录相、电脑光盘、电脑游戏对青少年起着较为强烈的腐蚀作用。近两年,我们提出的家访普访制度、家长学校的运作、社区办学委员会、以家长教育家长的“教子有道”文章征集、优秀家长的评选等活动,就是对这一问题解决的有益探索。

(本文是8月26日举办的“宝安中学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班主任培训”材料,初稿于8月25日,修改于10月12日——方炯球)

综合性物理计算题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第二篇:把握学生特点,提高德育实效

把握学生特点,提高德育实效

一、实验背景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基本上是延用普通中学的模式,但由于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在教育目标,教学方式及学生毕业后的去向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异,因而延用普通中学的模式未能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因此,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低下,广大职教工作者也无所适从。“九五”期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中心“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总课题组织编写了中职一年级《成长册》的试用教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研究、认识和把握学生特点,做好德育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也积极利用这一平台,对我校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把握了中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当前中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1、思想活跃,但政治理想不够明确,对国家大事不太关心,法纪观念淡薄

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多渠道汇成的信息流冲击波,使本来好奇心重、特别敏感的青少年学生思想更为活跃,议论的话题也呈现出多元化。但他们不愿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不愿参加各种政治活动,无远大的政治理想,如在回答《成长册》中“我更高的政治理想是”这一问题时,86.7%的学生填写的是无;中职一年级学生对国家大事选择了“不太关心”这一项的占90.2%,这些都说明中职一年级学生无明确的理想,对民主、法制虽有一定的向往,但往往把它与政府主义对立起来,分不清民主、法纪与无政府主义的界限,认为法纪限制了他们个人的自由,因而法纪观念相对淡薄。

2、家庭观念较强,但成长的环境空间相对狭小,对社区的关注度不够。

当前,中职一年级学生对家庭有一定的责任感,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都熟知父母习惯,关注父母健康,能承担一定的家务,选择对“父母心存感恩之心”的学生达100%,这表明:学生的家庭观念较重,能为家庭分担一定的责任。但对自己居住的社区环境了解不多,占80.2%的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环境所具有的功能知之甚少,因而显示出当前中职一年级学生生活的空间就是家庭、学校、娱乐场所(主要是网吧),表明中职一年级学生成长的环境相对狭窄,与现代的开放社会的要求相距甚远。

3、以自我为中心作为衡量是非标准,自我意识强,自控能力差

当前,中职一年级学生是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身心的迅速发展强化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在《成长册》的填写中,91.4%的学生要求独立地发展自己,力求摆脱老师、父母的束缚,自我意识有时太强,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主观臆断性。由于自我意识的强化,使他们往往喜欢以“我”为中心作为衡量是非标准,凡对“我”有利的,就是正确的,凡对“我”无利的就认为是错误的。但自我意识的增强并不意味着自控能力的增强。在《成长册》自育能力篇的填写中,许多学生暴露出自控能力差的特点,如“考试时无人监考而我又不会时”选择偷看的学生占86.8%;如“好友约我做违反校规的事,并表示不告诉老师、家长”时,选择“会去做的”的占了90.3%。(由于篇幅关系,表中所列事项不一一列举)。

4、想成就一番大业,劳动观念、集体观念淡薄

当前由于中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在家庭中均居于核心地位,劳动观念的淡薄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在《成长册》中所列举的“我已形成的劳动习惯”中,72.8%的学生填写的是“无”,在“目前掌握的基本技能能记录”中只有40%的学生选择了“计算机操作”。甚至有51.6%的学生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最基本的一点也难以做到,83.5%的学生在“我在劳动技能方面比较明显的薄弱点是”中填写的是“没有养成劳动习惯”。这些都表明:中职一年级学生劳动感、义务感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不注意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随社会竞争的加剧,中职学生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集体观念相对淡薄,如在《成长册》中对“团的活动”选择“不积极”、“推脱”的分别占73.2%和20.4%,对“集体”不太关心的、不关心的分别占61%和28%,他们往往只希望自己出人头地,有的学生甚至拒绝做学生干部,因而他们的集体主义思想已非常淡化。

5、有一定的求知欲,但学习目的欠明,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

随社会劳动力竞争的加剧,中职一年级学生也有一定的求知欲,渴求知识和希望成长,在《成长册》中,选择“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占87.3%,想知道更多的事,喜欢追根问底,特别是对新知识的渴求更是渴望,但他们的学习目的欠明,在为什么要成才,如何成长的问题上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进入中职学习只是因为“自己上不了高中”,因此,“对学习品质的评定”中,86.4%的学生认识不清,学习目的是什么,对学习没有什么信心,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成长册》中“学习习惯自评表”的平均得分只有14.8分,说明中职一年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急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渴望美、追求美,但缺乏正确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爱美求乐之心人皆有之。当前中职一年级学生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希望赶潮流,热衷于穿戴时下最流行的服饰,喜欢美的艺术作品,欣赏流行歌曲,热衷于培养自己的文娱特长,但缺乏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往往只注重外在美,如在《成长册》中要求贴上自己神情美的照片中绝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女生)均选择了自己的艺术照;要求“列出自己熟知的民族音乐”,绝大多数学生(93.8%)的学生填写了“无”,他们不懂得礼仪是美德的传统,在“礼貌之美”的评量中暴露出礼貌之美欠缺,他们对美的理解往往是追求物质享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种种过高要求,以致于超越了家庭的实际能力。

7、自卑感强,易敏感,身心健康存在着一定问题

由于中职学校的一些特殊性,使得刚进入中职的学生自卑心理较强,如在《成长册》的性格倾向自我评量中,选择“自卑、强烈自责”的占72.3%,选择“敏感、喜怒变化无常”的占74.6%,在“自我身心评量”中的平均得分只有58.7分,这些均表明中职一年级学生情绪低落,自卑感,意志消沉,自信心表现得尤为不足,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三、教育对策

1、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利用亲情的力量构建家庭、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主动加强与社区及社会有关部门联系,形成学校、社区互动的德育体系。

亲情是当前中职一年级学生普遍较为重视的一种情感,也是最容易打动学生心灵的一种情感,因而我们可以请家长协助利用亲情的力量来做好德育工作。为此,我们成立了家长函授学校,每学期在期中考试后定期召开家长会,并且我们请学生一起参加家长会。通过老师、学生、家长面对面地交流,在交流中澄清基本价值,加深学生的理解,也加深了家长的理解,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同时,我们请家长参观校园、教室、宿舍、实验设备等硬件设施,请家长帮助我们找出学校在硬、软件设施上的缺陷与不足,以便使我们能进一步完善学校自身的条件。为育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此外,我们还请家长把他们在家庭教育的困惑及时地反馈给我们,和老师一起共同探讨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地校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标、措施和方法,针对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除利用每学期的家长会让学生、教师、家长面对面地交流外,我们还利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方法,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并将我们的德育目标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配合我们做好德育工作,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基本上做到了使学校与家庭在德育目标上的一致,内容上趋同,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德育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学校、家庭对他们的关爱和希望,为他们今后成人成才铺下了坚石的基石。

由于当前中职一年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相对较小,绝大多数学生将业余时间都放在了网吧,因面他们对社会环境不够了解,加之目前对网吧缺乏有力的监管,很容易使学生误入岐途,甚至损伤学校、家庭教育的效果,因此,我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措施,让学生远离网吧,走进社会,深入社区,与社会加强接触,首先,我们与专门的社会教育机构,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社会公共文化机构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这些机构举办的一些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亲身实践,让学生在实践在展示才华,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其次,我们在社会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建立了十个社区教育委员会,让学生利用假期,节假日等时间

参与到他们所在社区的管理及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中,同时,将学校德育工作目标与社区教育委员会通报,请他们协助,以填补学校德育工作在节假日、寒暑假的空白,也让学生在劳动中逐步培养劳动观念,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对社区在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也及时加以帮助,以形成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使学生在劳动中让自己的生命得到升华。通过这些途径,逐步地使学生远离了网吧,加强了与社会、社区的联系,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了以学校德育组织为核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真正使学校、家庭、社会融为一体,形成合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针对学生实际,使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自己的理想放在一个既有困难又能达到一定前景的水平上。

青少年学生只有树立为社会作贡献的理想,才能体难到人生的乐趣,只有以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我为主要目标,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充实,而当前中职一年级学生普遍缺乏远大的政治理想,因而他们无论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确立了一个主导思想,即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能力的范围内,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要求学生分别按周、月、学期等不同时段分别确立自己的目标,由班主任、班委会、团支部等对照检查落实情况,使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前进的动力。其次,我们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并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传授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政治认识,利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培养评价能力,形成政治观点;抓住有利时机,针对我国所发生的大事,激发学生的政治热情,坚定政治信念,树立远大理想。通过这些措施,使学生懂得了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树立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奋斗的理想。

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的基础上,我们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学习目的。首先,我们使学生明确,学会做人和学会学习是统一的,会做人更多的体现在学会学习中,学会学习会促进学会做人,同时,使学生明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必须体现在行动上,否则,理想只能是空想,在现阶段学生的行动就体现在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上,其次,我们抓住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而学习基础较低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出发,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事及理,培养学生好学深思的习惯,并且,我们根据每一学生的特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订学习计划,由班主任,家长监督计划完成情况,逐步由外部监督过渡到学生自律,从而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阶段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再次,我们针对中职学校的特点,把课堂教学放到企业中去,经常性地组织不同专业的学生深入到相应的厂矿企业,让学习在与工人的交流中明确学习对个人、对社会所具有的重大意义,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德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审美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业务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放松,以良好和谐的环境育人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现代人身心健康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中职一年级学生也不例外,从《成长册》的填写情况,大多数学生均存在着心理问题。为此,我们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传播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配备了一男一女两名辅导老师,每周一课时,在愉快的教育中使学生得益,在授课中,我们注重了兴趣化即以故事、有趣的心理测试等来引导学生的兴趣,主体化即由教师不断提供生动、形象的自我教育材料,让学生讨论,把教育要求逐步内化、生活化,即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学生中的实例来解决相关的心理问题,同时,还与心理健康相配合,开展了丰富的系列活动,如我们开展了“我是谁”、“人无完人”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其次,我们把心理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把心理教育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把心理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建立了心理活动室,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地矫正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同时,我们还在学校形成了一种乐

于进行心理教育,乐于接受心理教育的氛围,美化校园环境、教室、活动场所等,把校园环境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从学校领导、教师到职工,积极参与心理教育的过程,使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中形成和谐的个性心理品质。

在加强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强化学生的审美教育,以美育来促德育,以美育促进心理教育,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感受。首先,我们开设了《美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美,如何审美等方面的知识,其次,我们把审美教育和学生实践相结合,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美、实践美、创造美,如:我们让学生在生产实践结束后,让学生写出或画出在劳动中你认为最美的那一刻,结果许多学生都认识了劳动创造美的真理,同时,我们还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如在建筑专业的教学中,我们先将一些极具美感的建筑设计和作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既欣赏了美,又加强了对专业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强化审美意识,同时,我们还美化了校园环境,使学生在优雅的环境中身心得到放松,学会欣赏美,认识美,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中追求外在美的少了,追求内在美的多了。

四、几点建议

在试用《成长册》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成长册》是全面记录和评价学生整体素质的不可或缺的好教材,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中职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试用的基础上,对中职一年级《成长册》提出如下建议:

1、《成长册》中每篇所列的内容指标要进一步量化,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具体的认识水平发展的特点,指标体系最好能以选择题的方式编写,以便于学生填写,同时也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分析。

2、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将会直接走上社会,成为一名真正意义的公民,因此,我们建议中职《成长册》今后的编写应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为核心,并把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以便进一步突出中等职业学校特点。当然,我们在试用《成长册》过程中,努力地去认识、把握中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但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和我们主观认识的不足,只是提出了我们的肤浅认识和建议,我们希望通过本文来唤起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成长册》的研究,真正把我们的教育工作做到实处。

第三篇:推进德育创新 提高德育实效

推进德育创新

提高德育实效

青岛市城阳区职教中心

青岛市城阳区职教中心建于1995年,现有在校学生5600多人,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全国中职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几年来,学校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中职德育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初步形成了“就业导向,文化引领,创新推进,队伍保障”的德育工作特色,促进了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推行文化管理,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最有竞争力的资源。近几年来,职教中心按照“以建设学校文化为主线,以实施文化管理为重点”的工作思路,构建了“物质文化营造育人氛围,制度文化规范道德行为,精神文化凝聚师生人心”的三位一体的学校文化建设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在此基础上,积极实施文化管理,通过管理人的思想,间接影响人的行为,达到激励师生共同进步、推进学校持续发展的目的。

学校物质文化建设重视育人环境的优化,建成了文明、优美、温馨、安全校园,装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让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服务和良好的人文关怀,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制度文化建设坚持人本化理念,充分体现关注学生发展的特点,各项规章制度具有鲜明的“激励人”、“发展人”的功能。精神文化建设注重学校共同价值观的培育,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把“责任〃奉献”确定为师生的核心价值观,把全校师生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凝练为“务实创新”的学校精神,形成了包括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训校风、师生价值观在内的价值观体系,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涵,打造 了学校文化管理的思想基石。

培育共同价值观是文化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由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到走向文化管理的重要标志。学校制定了文化管理实施意见,申报了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管理课题,在学生共同价值观的培育方面突出“四个结合”,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管理特色。一是把价值观的培育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学校通过每周举行早升旗仪式和主题班会,每季度召开学生思想行为总结会,每学期评选和表彰各类先进,对全体学生进行共同价值观的灌输和培育,强化学生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二是把价值观的培育与校园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学校每年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和技能比武活动,举行班级文化建设和宿舍文化评比活动,开展学生社团文化活动和礼貌礼仪展示活动,在活动开展中贯穿价值观教育,让全体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学校先进文化的熏陶。三是把价值观的培育与完善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学校建立健全了德育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规范,落实检查和考核的各个环节,重视制度文化的导向和引领作用,较好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四是把价值观的培育与学习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学校建立了企业文化长廊、劳模先进长廊和优秀毕业生长廊,着重展示海尔、喜盈门等大型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规范和辉煌业绩,宣传全国劳模和技术能手的优秀事迹,介绍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成才道路和展示“企业小老板”风采,让学生接触企业优秀文化,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还定期聘请著名企业家和优秀员工作报告,帮助学生树立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现在,大部分学生已认同了“责任〃奉献”的价值取向和“务实创新”的学校精神,形成了诚信、感恩、守纪,自信、宽容、爱校,文明有礼、崇尚劳动和敬业乐群、报效祖国的价值理念和人生追求。学校文化的价值引领、情感激励、规范调节功能得到较好发挥。

二、创新教育模式,逐步提升学生道德水平

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时期。学校在德育工作中,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在抓好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创新教育工作模式,实施感悟式道德教育和行为养成目标管理,促进了学生良好个人道德的形成。

(一)实施感悟式道德教育。

感悟式道德教育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特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的一项工作创新。感悟式道德教育是学校创设一定德育情景,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学习道德知识,升华道德情感,形成良好道德习惯的一种新型德育工作模式。2007年学校出台了《关于开设道德讲堂,进行感悟式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把道德讲堂纳入课程计划,作为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感悟式道德教育的内容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思想状况确定,道德情景的素材主要借助有效的社会文化资源,如于丹的《论语讲座》、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中国十佳道德模范事迹和抗震救灾英雄人物事迹等。按照德育大纲的要求,学校把社会文化资源与德育课程内容重新整合,形成了与德育课程相对应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四个主题系列,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感悟式道德教育以开设道德讲堂为主要形式,以班级为活动单位,通过看、写、讲、评四步教育法,即组织学生收看校园网统一播放的录像资料、写出个人心得体会、进行讨论交流、评说人生感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和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进而通过润物无声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化为高尚的道德品质。

感悟式教育的具体活动计划和各教育主题的思考题由德育教研室制定和设计,道德讲堂每周一节,两节课为一个教育内容循环,由德育教师组织实施。为确保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学校健全了组织保障,实行跟踪研究指导,推动教育效果不断提高。在向学生进行孝德教育时,学校统一播放了于丹的讲学资料,德育教研室拟定了学生讨论题目,德育教师指导学生在写心得和开展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孝道的具体要求,然后让学生通过“孝敬父母,体验亲情”的实践活动,品悟古人的高尚品德,感悟自己的存在问题,定准自己的行为方向。很多学生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的孝敬和感恩只停留在口头上,通过这次活动才真正明白了孝德的真正含义。

(二)推行学生行为养成目标管理。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也不是通过轰轰烈烈的教育活动所能奏效的。按照循循善诱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为了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够在一定阶段内改掉一个或几个坏毛病,养成一种或几种好习惯,近两年,学校在实行学生校园行为积分和诚信积分的基础上,实施行为养成目标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行为养成目标管理,就是在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自身行为习惯的基础上,确立良好的行为习惯目标,制定切合实际的进步措施,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养成和阶段性评价,在“自订行为养成目标、自寻行为养成方法、自评行为养成效果”中,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实现学生个人道德素养全面提高。

学校为每个学生印制了《行为养成评价手册》,学生自订的行为习惯养成目标,经家长和班主任认同后,由本人填入手册,并通过主题班会、张贴目标汇总表等形式,向全班同学和任课教师公开承诺。《行为养成评价手册》设“行为习惯养成记录”栏,学生对照自订的改进措施,定期记录良好习惯养成情况。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评价每学期期中、期末进行两次,评价形式有个人自评和他人互评两种,他人评价又分小组评价、学生家长评价和班主任评价,评价意见都要填入《评价手册》。学校把学生行为养成目标管理同平日进行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礼貌礼仪教育、诚信守纪教育紧密结合,把实施情况纳入对班级、班主任和专业科的考核内容,纳入学生个人学分,与就业安置挂钩,逐步构建起学生道德教育的新型机制。

实行学生行为养成目标管理,是学校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实施的一项具有自警、自醒、自励、自律作用的德育创新模式,是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尝试。一年多来,不少学生在这项活动中改掉了抽烟、说脏话、不尊敬师长的坏毛病,养成了见到教师主动问好、乘车主动让座、回家主动做家务等好习惯。学生的良好行为表现得到家长和社会普遍认可,走上工作岗位后受到企业领导和工人师傅称赞。

三、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强有力的班主任群体

城阳区职教中心有100多个教学班,需要一支长期坚守岗位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建校以来,学校把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放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通过富有成效的工作,较好地解决了班主任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初步建立了一支愿意做,能做好和长期坚守岗位的优秀班主任队伍,保证了德育创新的有效实施。

(一)加强班主任的培训交流,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搭建平台。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教育艺术。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专业性岗位。学校把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思想素质作为培训的核心内容,按照“责任〃奉献”的价值观要求,通过文化管理和文化活动,引导班主任教师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惑,把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身心地倾注到班主任工作上,用人民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体学生和全社会的尊重。学校实行菜单式班主任培训,不仅聘请专家教授讲理论和理念,更多的是介绍正确理论、理念指导下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方法。在校本培训中,特别重视如何召开主题班会、如何指导班委会工作、如何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如何与学生谈心、如何与家长沟通等问题的讲解,切切实实地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学校每学期选派优秀班主任代表到省内外先进学校学习取经,开拓视野,2007年组织部分优秀班主任到上海参加全国的专项培训活动,使班主任的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学校重视青年班主任的培养。新分配来校的青年教师,先由政教处进行岗前培训,然后安排在第二班主任的见习岗位上,让其尽快熟悉班主任业务。学校制定了《班主任结对学习实施意见》,青年教师在结对教师指导下,每学期举行一次主题班会公开课,召开一次任课教师协调会,撰写两个班干部培训方案并实际施行,促进青年班主任与骨干班主任共同成长、共同提高。目前,全校年龄30岁以下和教龄不满10年的青年班主任已占班主任总数的75%,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班主任队伍的主力。

学校建立了每周班主任例会制度,每次例会都有明确的主题,都有中心发言人,都有案例分析,便于促进交流和提高。创办了《班主任之友》月刊并出刊89期,介绍国内外优秀教育经验,刊登本校教师的经验体会和工作反思,深受广大班主任喜爱。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班主任工作交流会和一次班主任论坛,每年一度的教育教学研讨会都要交流班主任论文,推动班主任工作不断上水平、上台阶。学校申报了《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等省级科研课题和《中等职业学校班级主题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实效性研究》的国家级课题,有多名班主任参与研究工作。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大量交流研究活动的开展,激发了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升华了班主任的精神追求。

(二)完善班主任的考核机制,让班主任的艰辛劳动得到应有回报。

班主任工作是教师与学生深度接触,相互作用的劳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尝识”。推而言之,班主任最大的心理满足就是自己的工作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肯定和褒奖。

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考核标准及办法》,每学期根据班主任意见进行修订和完善,构建了科学合理的班主任考核机制。班主任考核由政教处和专业科共同负责,两个部门各占一定权重。班主任的业绩 考评包括个人工作完成情况和班级管理量化得分两部分,班级的学风和学业成绩及专业技能成绩列入考核内容。班主任考核每学期进行一次,两个学期均获一等奖的即为优秀班主任。学校实行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班级分类考核,适当增加工作难度较大班级的得分权重和评优比例,较好地体现了客观公正的原则。2007年,学校出台了《星级班主任评选办法》,教师获得一次优秀班主任称号即为一个“星”,连续三年或累计四年获优秀班主任称号的为“三星班主任”,连续五年或累计六年获优秀班主任称号的为“五星班主任”,累计十年获优秀班主任称号的为“十星班主任”。这一举措,对于鼓励优秀班主任长期坚守班主任岗位,发挥了积极作用。

合理的考核标准、严格的考核程序和富有实效的考核结果,维护了班主任的心理平衡,赢得了广大班主任的高度信赖。他们纷纷要求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并创造优异成绩,争取在班主任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强化班主任的价值定位,营造以从事班主任为荣的学校氛围。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做班主任难,做职业学校班主任更难。近几年,学校认真研究和分析了班主任容易诱发职业倦怠的思想和工作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营造以从事班主任为荣的学校氛围。学校坚持把班主任工作记入工作量,每月拿出教师绩效工资总额的10%用于班主任津贴和奖励。对于评出的优秀班主任,学校每年暑期组织一次外出休假,每学年初安排各专业科优先聘任。获得三星班主任称号的教师,每周增加相应的课时量,工作津贴高于普通班主任,在各项评选中享受优先待遇,在职称晋升时可按不同梯度加分。五星以上班主任有赴韩国友好学校参观访问的机会,每年母亲节学校都要邀请他们的亲人到学校座谈,增强优秀班主任的幸福感,让他们体验真正的成功和满足。学校大力倡导“为班主任服务”的理念,努 力为班主任创造合作、信任、宽松的工作环境。

2008年1月,学校在四届四次教代会上,明确提出了“让星级班主任成为全校最受尊敬的人”的响亮口号,极大地鼓舞了全体班主任教师。在城阳职教中心,班主任工作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青睐。看到学生的茁壮成长,感受学校的真情关怀,许多班主任更加钟爱自己从事的职业。他们表示,“牺牲和磨难,我无怨无悔。班主任工作,我愿永远干下去。”

经过几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城阳区职教中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文化管理中实施德育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成为海尔、海信等大型企业的首选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发展步入进出两旺的良性循环。我们深深体会到,先进的学校文化是事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实施学校文化管理,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正确选择。只有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才能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就业导向,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管理,抓好德育队伍建设,深化德育的研究探索,努力开创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八年六月

第四篇:弘扬传统文化 提高德育实效

弘扬传统文化 提高德育实效

阿荣旗复兴小学 姜再霞

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孕育了内容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来重视道德教育,关注个体身心修养,这一特性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了强大的德育功能,在激励人心,提高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方面,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青少年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利于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

从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历经文化濡染,能够激发和凝聚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及民族自豪感。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道德哲理,历史上无数的名人轶事和英雄事迹,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这些知识典故,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学生会逐渐明确坚定自己所担负的使命,并树立远大目标,并为坚定不移地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二)利于学生修身立德,提高自我修养

修身立德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定会成为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中汲取营养,对小学生形成明理知理的善性,塑造崇高人格,提高自身修养,有效抵制腐朽思想的侵染,并与现代文明融合,促进良好德行的养成,利于造就新一代高素质的人才。

(三)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不同历史时期精神力量的传承。小学生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并与当代文明相结合,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

根据以上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我认为采取如下策略:

(一)切实遵守相关政策规定,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体系

近几年,国家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举措,要深入教师的心中。在新修订的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不仅如此,我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下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根据具体情况编写了低年级经典诵读教材,以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经典古诗词、传统节日,名人读书故事、三字经、弟子规等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并过好每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全校性活动和年级组活动相结合,以主题队会、社会实践、家校互动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组织形式,让学生了解、认识、喜爱并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并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这也就从某些“小事”中,树立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意识,促使传统文化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丰富学生课堂文化,使课堂变的生动活泼。

(二)多种教学模式并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鉴于我国传统文化内容繁多,形式多样,必须注意结合多种课堂与教学形式,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如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出校园,切身感受文化魅力。学校定期制定传统文化主题,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施展才艺。开展传统文化竞赛,把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与激情充分调动起来。丰富校园文化,各个年级分模块,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内容以黑板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到校园,让学生逐渐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者、推动者及实践者。

(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学校德育建设

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有着许许多多言简意赅,充满哲理的名言警示语,它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华民族技艺的宝库中,更有数不清的瑰宝。中国作为历史最久的文明古国,再加上我们目前国度性质的决定,都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义兴盛不衰。例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见利思义,公而忘私,团结友爱,见义勇为,和睦坦荡,先人后己,上下有序,学无止境,德智兼备,讲求公德等等,所有这些无一不是先人的教诲。

小学阶段更是精力最旺盛、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学校将弟子规、三字经、经典古诗文作为学生必背,要求学生人人积极参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习染,使学生感悟文化、沐浴文化、享用文化。我校与2016年12月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之中,在语文课堂中大力推广传统文化,将使每位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加深了解,从中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在学校的教育中增强德育环境意识,加强传统美德教育,这其中就包括:仁爱教育、礼貌教育、善心教育等,注意将小学生道德教育与整个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倡导成年公民增强责任意识,自觉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因此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校德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时代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收集整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还不能全面理解“人生”“价值”等概念的确切含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中小学阶段开展科学人生观等教育过早。因为在小学阶段,孩子已经开始对幸福、责任、金钱、良心等概念有了初步认识,而这些认识恰恰是日后形成独立人生观的基础。

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将来才能健康成长为健全的新一代国民,才能更好地担负起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伟大重任。

第五篇:加强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实效

加强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实效

西窝铺小学于海波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重大问题。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是每个德育管理者的工作出发点和追求目标。德育工作的实效是由多个原因促成的,德育过程的管理对德育实效起着重要的作用,我认为,注重德育的过程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德育实效。抓德育的过程管理,就是抓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环节的管理。抓住了基本环节的管理,德育管理者的目标就容易实现。

一、学校德育管理的组织建设

拥有坚实高效的健全组织是任何一项工作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抓好学校德育管理的组织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确立目标——德育管理的灵魂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的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它是德育活动的蓝图和方案,是有待实现的一种设想或安排,只有确定好德育目标,德育的其它措施诸如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才能在保证其科学性上获得一个理论前提。德育目标制约着整个德育活动,一切德育措施都是为实现既定的德育目标服务的。德育目标又是学校办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有着十分密切联系。

2、组建机构——德育管理的网络

学校德育管理是一个多因素、多方位、多层次、复杂而多变的系统工程。要使各部门、组织和人员为同一目标协作,必须科学地设置管理机构和层次,确立他们的职权和相互关系,组成健全而高效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使各组织、因素和成员都处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中,有领导有控制地协作,发挥整体功能,保证共同目标的实现。

3、制定制度——德育管理的支柱

德育管理制度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要求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保障德育组织机构运行的重要手段,为良好校风的形成奠定基础。

学校德育管理制度的内容因校而异,但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1)职责类。从德育领导班子到班主任、任课教师,人人有明确的工作职责,事事都有专人负责。

(2)常规类。包括教师工作制度、教育教学常规制度等都有明确规定、学生守则等。

(3)考核奖惩类。考核制度是根据职责和常规中的要求来制定的奖惩制度,是对考核结果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制度。

二、学校德育管理的实施途径

1、学科渗透德育管理。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因而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各科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教材里蕴含的德育因素,需要教师去挖掘提炼,并通过教学对学生加以启发引导,才能达到学科渗透的效果。

2、德育活动的管理。

学校德育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思想品德获得充分、全面发展的必须,活动能满足少年儿童的心理需求,能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好机会,能为他们开辟一个进行思想对话、感情交流、建立友谊的好场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接受教育。

(1)规范升旗仪式。每周一升旗仪式,全体师生都认真参加,仪式安排规范,严肃。每周推选二位升旗手,国旗下讲话内容、讲话人员事先作好安排,内容均作记录。

(2)各班级坚持上好晨会课、班队课,学校作好检查记录,经常开展思想品德、班队、心理辅导教学研究课;少先队大队部则经常举办各类小干部培训班、例会,来推动班队课的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推动优秀班集体建设。

(3)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各类专题教育活动。3月5开展“学雷锋树新风”,3月8日妇女节,“ 3月12日植树节,开展绿化专题活动; “五·一”劳动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都有特定的专题活动;特别是每年六月一日,是学校规模最大、最隆重的庆祝活动,所以要精心组织,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陶冶情操。

(4)积极开展法制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坚持法制教育不放松,经常开展法制教育讲座,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特别是对各班行为偏差学生定期开展帮教会。

3、家校合作的管理。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携手合作,才能取得教育效果。虽然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但是家庭、社会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为学校不能完全控制和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必须取得家庭和社会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学校和家庭应成为合作伙伴,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应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举行家长会、家庭访问、建立家庭联系册等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还应开展各种主题的家庭教育指导,通过系列讲座、问卷调查、听课、讨论交流,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人格至上,从不同程度上提高家长素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步骤,协调行动,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以便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三、学校德育管理的评价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管理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在目标实施的基础上,对其成果作出客观评价的管理活动。学校德育方案可行与否;教师的德育工作过程状况如何;效果和目标是否能达到或者已经达到;德育活动质量如何,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如何;学生接受了教育后是否发生了种种积极变化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德育评价必须解决的问题。

四、加强德育工作研究,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给部分家庭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于是,出现了更多的婚变现象,还有许多父母为了生计而奔波,长期外出打工等导致孩子无人看管,有的父母由于身体残缺而无法对孩子全方位进行照顾,导致孩子心理上和思想上受到极大的挫折和伤害,生活出现许多困难,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甚至遭受歧视。长期以来使他们的感情饥渴,变得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厌学弃学、为难自卑、敌对逆反、冷漠人生等,这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在今天人才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这些孩子应该成为我们广大德育工作者关爱的对象。因此,要根据实际,对特异家庭子女的思想进行研究与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

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

总之,我们的德育工作任务还很艰巨,工作中好的经验我们将继续采纳,不足之处努力弥补。我们还将以存在的问题作为今后德育工作的重点,使我们的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创新。

下载把职中中学生特点 着力提高德育实效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职中中学生特点 着力提高德育实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教育提高德育实效之我见

    学校教育提高德育实效之我见 田庆锋 地址:湖北省枣阳市刘升镇中心学校 邮编:441219作为给人生打底色的德育,是心与心的对话,情与情的共鸣,它的根本任务在于养成习惯、形成德性、......

    探索德育方式 提高德育实效

    探索德育方式 提高德育实效开展德育课程研究,其实质就是研究探讨如何使学校德育工作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之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强烈的时代性、突出的实效性,是我校德育教育的重......

    弘扬民族文化 提高德育实效

    弘扬民族文化 提高德育实效——将儒家思想引入学生德育教育的初步实践 【摘 要】儒家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基础和核心。本文从我校德育现状出......

    着力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着力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选稿:上官贤来源:东方网作者:杨德广2004年12月29日 10:0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新时期的时......

    抓好四项工作 提高德育实效

    抓好四项工作 提高德育实效 刘礼胜 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泉塘中学 436053 摘要: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都发生的急剧变化,采用合适的德育......

    运用现代技术技术 提高德育实效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务求德育工作实效 ——送桥初级中学德育工作设想与探讨—— 德育工作是中小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当前服务于教学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旨下,现代教育技术广......

    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性途径

    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永嘉县乌牛镇仁浦小学柯向阳 [摘要]在积极推进新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学校切实加强开放性,调整沟通策略,吸取国内外先进教育经验,让更多的家长融入教育进......

    重视德育生活管理提高德育生活实效

    文章标题:重视德育生活管理提高德育生活实效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__中心小学负责德育工作的黄老师,我今天很荣幸能参加这么个高规格的会议,也非常敬佩我们街道主管教育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