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心理分析及相应措施

时间:2019-05-15 14:3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后进生心理分析及相应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后进生心理分析及相应措施》。

第一篇:后进生心理分析及相应措施

后进生心理分析及相应措施

因先天秉赋的不同,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条件的不同,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源于学生成绩的比较,产生了“后进生”。后进生的工作难作我们都有同感。通过做思想工作,家访、补课、或者打、骂、吓、制裁等极端的手段,收效并不大。这些学生除了极少数接受能力确实差外,绝大部分学生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理从而造成差的结果。我们在耗费心思提高他们学业的同时,更有必要认真研究他们的心理,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后进生的心理特点

自卑心理。几乎所有的后进生在学习上存在着自卑心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指出:学业失败无论如何都是一种令人十分痛心的浪费,它挫伤士气,对人和社会产生消极影响。他往往导致社会排斥,这些青年人在整个成人社会中将深受其害。一些中小学生在学校里得不到适宜的教育指导。他们总感到老师对自己关心少,批评多,家长、同学有意无意地另眼看待,在这种“冷”环境中,自己感到处处低人一等,心态逐渐消极,对学习开始缺乏热情和兴趣。课上萎靡不振,听不进老师讲课,不敢、不愿回答问题,做小动作,东张西望。他们逐渐对学习丧失信心。

逆反心理。每个人都欣赏和喜欢好的事物,排斥或厌恶不好的东西,教师对优生的偏袒,对后进生的不公正,对他们的轻视,以及训斥、体罚或变相体罚等错误手段,使后进生长期精神紧张,意志消沉,产生猜疑、畏惧、防卫等反常心态,逐渐发展到逆反,敌视或反抗报复行为,使师生关系紧张,进而产生离心效应。反抗学校、教师,拒听劝导,你说东他偏向西,经常与班干部、老师顶撞、吵嘴,大发牢骚,对集体漠不关心,情绪上消极,行动上对立。

应付心理。家长的寄托,老师的期望,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即,久而久之使他们觉得学习是一种无奈,是一种负担,是给父母和老师上学,学习上缺乏动力。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按时完成,迟到、早退、旷课习以为常,比较散漫,无所事事;临时抱佛脚,应付学习和考试。

厌学心理。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疲倦反映,是长时间从事一项单调工作又无效果引起的紧张、忧虑和厌倦状态。学习是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指导下,把前人积累的经验转化为个人知识结构的内化过程。对知识的理解离不开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及想象等心理活动,还依赖于一定的情感、意志、兴趣及需要等动机因素,相当数量的学生对并非轻而易举就完成的学习过程,缺乏心理准备。另外,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未能顾及学习者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缺乏可读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课堂气氛不活跃,课下作业多而重复,对后进生的偏见,加之自身的懒惰、贪玩、缺乏自制力等因素使他们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如此下去,导致他们学习怕苦怕累,不愿努力,在成绩下降时,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这时如受到学校、家庭的失望、冷落,会进一步发展成厌学、惧学。成为学习的奴隶,时时感到应付不开,难以招架,整天昏头昏脑,看到书就头疼。

转移心理。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被人承认、肯定的渴望。学习落后的情况下,后进生失落感增强,其中有的人转移目标,设法通过其它途径满足自己病态的想法以另一种方式来获得他人的尊重。如:想通过一些手段确定自己在群众中的中心地位的称霸心理;对所崇敬的人,处处仿效的模仿心理;由于思想不成熟,是非不太分明的模糊心理;虚荣心受到损害后的报复心理;后进生与后进生同病相怜的相容心理;自尊心发生异化产生讲排场、摆阔气的虚荣心理„„

每个后进生的心理是复杂的有的多种消极心理相互交叉,并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我们应掌握转化的心理规律,运用教育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原则和方法,采取不同的措施。

二、针对心理特点采取的措施

1、情感交流,心理相融消除自卑、逆反心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热

爱和关心学生应视为教育者的天职。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要尊重、信任、理解、关怀,温暖他们的心灵。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待差生的态度与情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对待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能直接转化为精神力量成为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源泉。我们面对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特殊生活环境的制约,他们的思想、心理难免会受到影响,甚至存在缺陷。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的“严师”形象,不是板着面孔,而以宽容的心胸,真诚的情怀,平等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心目中那不和谐的音符。同他们交朋友,缩短师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当师生之间达到心理相融,感情相通,气氛适宜的情境,后进生紧闭的心扉才能向老师敞开。说的似乎挺容易,我们觉得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还应掌握并运用好与学生谈心的交往艺术。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是谈心的关键。找学生谈心对方往往开始并不注意你讲的道理,而是看你的态度和情感。如果教师在与这些后进生谈心时不首先搭起情感的“桥梁”,学生心中就会筑起一道无形的“高墙”,再好的道理也听不进去。著名心理学家梅拉比曾提出这样一个公式:交流的总成果=7%言语+38%音调+55%情感。可见情感交流在谈话中的作用之大。与这些学生谈心要切忌提审,忌揭短,忌唠叨。晓之以理,以理服人是谈心的力量之源。“理”的认识,对个别学生来说往往是偏见的错误的,甚至拿“不是”当理说。因此,我们要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明辨是非。谈心的时机在于“找”,谈心的方法在于“活”,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谈心之路,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可采取“拉家常”的办法,由远而近,先轻后重,循序渐进;对性格直爽的学生可直截了当地把问题点透,不转弯子,不兜圈子;对觉悟较低性格独特的学生要善于从对方的内心情绪和需求谈起,先回避“烦恼”,“卡壳”的问题。从旁诱导,迂回前进。总而言之,老师在与学生谈话时,要注意进行“心理换位”,也就是说教师要站在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和生活实际的角度和位置上,与学生一道去开拓新局面。这样学生自然慢慢靠近,与你心连心。让后进生产生被重视感,消除自卑、逆反心理,形成积极心态。

2、运用期待效应,消除应付、厌学等不良情绪。

根据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实验,教师充满“期待”,调动他们喜悦、乐观、积极向

上的情绪,期待中善于体谅、同情他们的暂时缺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摆脱应付、惰性、厌学的不良心理,提高他们摆脱后进生行列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积极向上的自信心,树立成功感。有人说过“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 因此,我们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我们应把学生学习同某种能引发学生愉悦情绪的活动反复结合,使学生对掌握知识过程产生兴趣。兴趣是学生本身蕴含的一笔财富,他是一种认识内驱力,也是学习的动力源泉。著名瑞士教育学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他能让一个人以极大的热情从事一项活动,并能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如果能唤起学生兴趣,则学生的创造欲望将被激活,学习能量会大幅度增加,学习效果也相应地大大提高。同时教师应采取鼓励式教学,课堂上多表扬,作业上多鼓励,活动中多参与,降低难度,对其每一点进步和发展都要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在学习上均能逐步登上新台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肯定。正确激励,鼓舞信心,促进后进生主观因素变化,提高心理素质,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优化育人环境,家校结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转移不良注意力。

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的环境建设要体现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技能的色彩,要呈现出高雅、优美、和谐的氛围,要呈现出文明、振奋、上进的风尚,让学生体会到健康成长的快乐。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称霸、报复、虚荣的想法,做法,在这样充满尊重、信任、关怀、体贴、谅解的氛围中是不和谐的,自己的心理是不健康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重塑自我。家庭的环境同样重要,家庭教育并不仅限于强调文化和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健康习惯和良好性格的培养。相当多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孩子考前几名,否则就说孩子不努力,甚至拳脚相加,而不是坐下来和孩子聊聊,听听孩子的心声,一起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教训,更不用说和孩子做做游戏,放松放松紧张情绪。家长要尽可能多的和孩子在一起,增强与孩子沟通的机会,促进与孩子的交流,注

意到他们的思想动态。尽量避免不良的风气影响到孩子,家长更应帮助孩子明辨是非。后进生的不良习惯,错误的兴趣、爱好是长期形成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逐步引导。家校配合,严格要求,逐步改正后进生缺点,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注意个性品质教育,形成健康的个性及高尚的品德,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转移他们的各种不良心态,让他们在健康、向上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杨孟萍:《教育心理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

第二篇:“后进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

“后进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

摘 要:本文通过对后进生成因的分析,对其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按照心理学的研究特点和研究原则,结合我对同学的辅导实践和辅导后的反思,总结了一些基本的解决后进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希望能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如有不当,敬请同行们指正!关键词:成因 心理特征 原则 解决办法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后进生。如果放任自由,就很可能会恶性循环,甚至影响其他同学。他们要么越来越自卑,要么越来越反叛社会,成为社会的反动势力。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下面通过我的教学实践和反思谈谈后进生的成因、特点及其转化方法。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一)学校的原因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的素质、工作方法及态度等对育人的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说话缺乏证据,缺少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兴趣、欢乐、苦恼等的了解,批评主观武断,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如果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够恰当,不能适时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课后又不能及时给予适当的辅导,会造成有些学生成绩和品行越来越差。如果老师偏爱学习优异的同学,这会使一些同学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同时也开始放弃自己,不相信自己,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沦落到后进生的行列中。

(二)家长的原因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起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取,思想品德的陶冶,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给孩子的带来不良影响。他们对孩子有求必应,买手机、买电脑等等。学生有了这些时髦的东西就会炫耀,时常拿来聊天、上网,打电话等等。这不止浪费了金钱,更重要的是浪费了时间和养成奢侈的习惯。其次,现在的家庭中,双职工现象普遍,家长一般早出晚归,工作很忙。特别在农村,家长们多数在外地打工,大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成长情况关心不够,任其自然发展,索性把教育问题依赖于学校。再次,现在社会上夫妻离异现象越来越多,父母离异,使孩子在心灵上受到极大的伤害,这就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最后,家庭成员不良的品德、行为习惯,对孩子也有很大影响。

(三)社会的原因

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影响越来越大。目前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蒸蒸日上,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整体环境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一些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地方。如:一些黄色书刊、黄色录象、网吧等的不良影响,很容易让学生上瘾而无法自拔。

(四)自身的原因

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够明确,意志薄弱,常常被其他诱因所左右,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知难而进,学习兴趣不持久,自制力不强,依赖性较大,学习无进取心,道德认识模糊,分不清是非曲直等等。这些“因”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果”,它们使这些学生向差的方向发展,导致成“后进生”。

二、后进生心理问题的特征

经过调查发现后进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归纳如下:

自卑 他们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平时总是担心害怕,思想悲观。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他们在同学们面前总感到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孤僻 这样的学生总认为别人瞧不起他,所以凡事故意漠不关心,作出一付瞧不起人的样子,使自己显得气势凌人,其实内心很虚弱,很怕被别人刺伤,于是就把自己禁锢起来不与人交往,使他们陷入孤独、寂寞、抑郁之中。

抑郁 他们自叹不如,总是孤独沉默,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对一切事物缺乏兴趣,对未来失去信心,一点细小的过失或缺点也会带来无尽的懊悔,遇事总往坏处想,自怨自艾。

怯懦 他们胆小怕事,遇事好退缩,容易屈从他人,甚至逆来顺受,无反抗精神,进取心差,意志薄弱,充满抱怨,在困难面前张惶失措,感情脆弱,经不住挫折和打败,总爱怨天尤人。

嫉妒 他们由于本身知识浅薄,无所作为,看见别人某些方面高于自己而产生的一种羡慕,从而产生一些心理不平衡,在背后诋毁别人、中伤别人等种种方法打击其所嫉妒的对象。

敌对 他们往往把老师、同学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别人都在轻视自己、伤害自己,因此极为不满。对老师、同学甚至家长都爱理不理。他们轻的置若罔闻,重的报复、破坏,经常在班级里做些教师所不高兴的事。

阳奉阴违 有的同学表面上对教师、家长唯唯诺诺,点头称是,背地里却又故意拆台,暗中阻挠。他们表面上老老实实,背后却搞小动作,常常成为开展各种活动的阻力。

三、做好后进生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原则

在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方法的选择,因为他们本来就偏向消极,悲观,如果我们再加以批评指责,效果可能就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在进行辅导的时候既要注意对方的感受,又要注意方法的选择;既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又要注意场合的确定。既要注意形式的变化,又要注意举例的恰当。现简单谈谈主要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理解性原则

俗话说得好“理解万岁”。人人都需要别人的理解,更何况是这些后进生呢?我班有一位同学,因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在家大吵大闹,父亲也因此常不回家,母亲悲痛万分,常常那孩子当出气筒,无暇顾及孩子成长。这位同学在学校总是无精打采,垂头丧气,做什么都心不在焉,对同学也漠不关心。看到这种情况,我和她进行了一次谈话。由于她很紧张,我沉默了一分钟才开始说话,在得到她的信任后,她说出了家庭的不和睦。我深吸一口气,说了一句:“老师理解你的心情!如果我是你也会很难过的。”当时,她的眼睛一亮,似乎在说我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了,终于得到别人的理解了。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她没有了开始那种紧张,讲了好多心里话。我分析了她这样做的不明智,我们应该看中自己将来的路,不要做损己不利人的人。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她开朗了,思考积极了,原来她的笑容是那么的好看,经过不断的鼓励和努力,她的成绩突飞猛进,在期模考试中上升了二十多个名次。

2、尊重性原则 “人要一张脸,树要一张皮”,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如果我们对后进生冷漠、鄙视、厌恶、嫌弃,他们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并向逆向转化;如果我们对他们爱护、关怀、理解、体贴,他们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并可能朝正向转化。大量的研究实例表明,无论怎样顽固的后进生,都会在情感的感召下,受到触动,接受教育,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鼓励性原则 无论哪类后进生,意志薄弱的他们的共同特点,表现在学习上主动性差,纪律上自制力差。对他们来说治本的方法是调动积极性,增强自信心。而把握鼓励性原则,坚持正面教育又是其行之有效的办法。“鼓励”又可分为四种类型:

(1)期待性鼓励 教师对后进生的进步抱以期待成功的态度,使他们一开始就从教师的期待中获得自信。

(2)激发性鼓励 在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方式给后进生以表现的机会,激发他们克服惰性,增强主动性和能动性。

(3)表扬性鼓励 教师对后进生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与成功及时做出评价,并以适当的方式在学生群体中取得认可。

(4)谅解性鼓励 我们教师应对后进生进步过程中的过失给予宽容与谅解,允许他们在前进中出现反复,并给予再进步的机会。

4、个性化原则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后进生们也不例外,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我们要善于用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他们的志趣、爱好、特长,小心培植,为他们开辟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促其成才。我们对后进生的要求适度,分类推进。为他们精心设计层次目标,使之步步提高,层层见效。每个目标都要接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蹦个高,够得到”,让他们看到希望。

5、保密性原则 受辅导的后进生坦诚的向我们教师倾吐心声,寻找帮助,我们应该注意保密,不能轻易地将学生的隐私外泄,更不能提供给学校领导作为处分学生的材料。

四、心理辅导的方法

1、谈心法

谈心法是我们跟学生交流,影响他们,转变他们的最常用的方法,其效果也是不错的。但与学生的谈心应注意以下两点:

(1)平等性

我们都知道,平等是进行一切教育和改造的基础。我们对后进生们的心理辅导要的是平等基础上的心服口服。有些学生成绩本来就比较落后,心理压力已经非常重了,如果此时你还高高在上,用尖刻的话语批评他,罚他,那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更大了!要记住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尊重这些学生的人格,学会接纳、关心、信任他们!他们才愿意表露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2)反复性

在谈心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学生,刚苦口婆心地谈好没几天,老毛病又犯出来了。这时,教师如果不仔细分析,叫到面前暴跳如雷,大发脾气,效果肯定适得其反。其实,这时就更需要我们谈心有一定的坚韧性,耐心的进行下去,不能虎头蛇尾,草率了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反复是学生思想转化过程中常有的现象,因此做为谈心教育辅导学生就不要怕反复。

2、立志引导法

中学生普遍反应自我认识不够,毅力不够,学习缺乏自主性和持久性,看问题和消极,学习的目标不是很明确。因此,要加强自我认识。例如在一次班会课,我进行了一次团题心理辅导。首先是认识自我,发个调查表,让学生参考资料,选择自己的性格特点,同桌的优点,并真诚的赞扬同桌一句话,让其发现班级是这么的温暖。然后指出一些同学的不良习惯,并通过故事说明改变不良习惯的重要性和改变习惯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接着展示一系列穷苦生活的画面,这深深的触动了学生。趁此机会,正好点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呢?最后介绍一些科学的方法,用名言激励学生,达到引导的目的。

3、角色扮演法

这是一种通过虚拟具体场景来影响学生心理过程的方法。结合活动内容,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现场表演,通过观察体验,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在一次如何处理男女同学关系的主题班会中,我设计如下场景: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在郊外迷路了,而女同学脚纽伤了,这时难生该怎么办?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女同学又该如何说话?然后让其他同学讨论,达到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目的。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宽容他们,真心的去爱他们。爱是教育的源泉。我们有了爱,才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也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恒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我们要尽量的帮学生改掉一些不良习惯,有句话说的好,“成功不是追求得来的,而是被改变习惯后的自己主动吸引而来的。” 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耳朵去听,用学生的眼睛去看,用学生的心灵去体会,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这样的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们的祖国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第三篇:后进生的心理分析-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的心理分析

小丰是一个高一年级的学生,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特别喜欢他,平时活泼机灵,但是一到课堂就没有了生气,软蔫蔫的,眼光发愣,在上课的时候特别喜欢睡觉。提起他的学习成绩,老师和家长就想叹气:原本是一个不错的孩子,可成绩就是上不去,功课有几门不及格,作业上也是红叉处处,爸爸妈妈都很着急,想办法把小敏换到一个整体水平更高的班级当中,想让班级的气氛带动小敏学习,可是他非但没有变得努力起来,好像更讨厌上学了,爸爸妈妈也无可奈何。

以上这个例子中的小敏就是我们常说的“后进生”的典型代表,像他这样的孩子一个特点就是学习成绩落后,不爱学习,但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并不是智力因素引起的,因为他们在学习之外的其他智力活动中都表现正常,甚至于有的表现出平均水平之上的水平。这种情况在一般的后进生身上都表现明显。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中表现得相对落后呢?

首先我们来看“后进生”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原因:

(一)没有调动非智力因素的原因

非智力因素构成了学习的内驱力,包括孩子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感,意志等。虽然这些不能像智力因素一样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它也属于动力系统,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后进生的智力水平一般都在中等以上,造成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学习动机,认为学习是学校老师的事,是父母的事,和自己无关,自己的学习活动是被迫的行为。他们对学习也没有兴趣,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有的孩子学习不好,玩电脑游戏却是高手,因为感兴趣,所以他们会投入其中,而学习不能。意志力表现薄弱,他们在学习上畏难,爱玩,因为玩的过程不需要意志力的维持。

(二)学习方法欠缺

随着年级上升,对孩子的要求不同,各学科的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果孩子缺乏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不能有效的应对学习上的问题,就会出现成绩落后的现象。(班主任)在高中阶段,要求孩子自主学习的水平越来越高,如果孩子还只是一味的依赖老师,没有自己的方法,那么当这种依赖关系变得稀松时,孩子就无所适从。所以有的孩子表面上看并没有调皮捣蛋,但成绩也总是上不去。

(三)学习基础差,跟不上步伐

学习过程是有着连续性和继承性的,教学中的知识也是有一定的系统性,如果刚开始没有学好,很多基础知识没有掌握,会很明显的影响后续的学习。

那么后进生又有哪些心理特点呢?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待:

(一)自卑心理

在传统观念中,后进生被当作坏孩子,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或家长的训斥,感到在班级里抬不起头来,怀疑自己的能力,对学习没有信心,消极,自甘落后,形成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形成后,会影响到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同伴交往、亲子关系等。

(二)戒备心理

后进生因为成绩不如意而受到的批评较多,这样人们容易在心目中将这点不足扩大化,认为后进生喜欢做坏事。即使他们做了一些好事,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周围环境的信任缺乏使得孩子将委屈感慢慢转化成戒备,表现对关爱的不理会与漠视,不轻易的接受别人也不向别人示好,这其实正表明他们需要关爱,需要理解和信任。

(三)逆反心理

孩子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有上进心的,后进生也是如此,但取得了不理想成绩后,由于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成绩缺乏理性的思考,武断的将一些压力施加在孩子身上,孩子的理解与情感需要被忽视了,他们从心底里开始“抱怨”老师和家长的不理解,处处对着干。

(四)惰性心理

后进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但他们很少能获得学习成功的经验,学习成了无趣的事情。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机的丧失,是后进生惰性心理的根本原因,他们变得贪玩,偷懒,害怕学习。

对于家长来说,明确孩子“后进”的真正原因,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帮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才是当务之急。

第四篇:浅谈后进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浅谈后进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苏婷婷 湛师基础教育学院 政史系 11政治班

摘要:所谓的后进生,是指那些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不求上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由于长期在集体中处于后进,常常受到老师、同学的冷落和歧视,很少得到理解和信任,往往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逆反情绪严重,甚至厌学。这些学生人数不多,活动影响力却很大。有时只是一两个人就把一个班级搅得乱七八糟,但如果教育得法,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将对班级建设产生良好的作用,以及对后进生的个人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关键词:后进生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转化

一、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表现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各班都有一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很差的学生,根据相关调查分析,他们具有以下特殊的心理状态:

(1)自卑。根据调查发现,后进生中有40%有自卑心理,因为他们成绩差或表现不好,是班上的“丑小鸭”或“灰姑娘”,有时甚至被指责为“败类”、“包袱”。他们除了要应对学习的困难,还有面对老师的冷眼,家长的呵斥,同学的鄙视。心理上有一种压抑感,易产生厌学情绪,惶惶中也会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2)依赖。后进生中,大多数人的依赖心是比较重的。在学校,他们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考抄完成,考试靠作弊蒙混过关;在家里,他们依赖父母的监督,自己缺乏进取心。其本质是意志薄弱,怕吃苦的表现。

(3)虚荣。后进生中,有些人虚荣心很强。他们看到别人吃好,穿好,有派头,自己也跟着学,当家长不能满足他们的经济要求时,他们就会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有时为了达到虚荣好强的目的,甚至会以突出的方式表现自己,如在课堂上与老师顶嘴,吵闹。

(4)孤独。根据调查,后进生中有25%的有孤独感。这些人寡言少语,性格孤僻,与班集体格格不入。这种精神上寂寞和颓废,往往带来举动上的自我摧残,他们吸烟,喝酒,玩游戏,沉迷网络,自我封闭。

(5)易冲动。大多数的后进生情绪波动比较大,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他们相互间讲友情,为哥们,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有时会因为一些小事打群架,触犯法律。其实质却是缺乏法制观念,是非不分,盲目蛮干。

以上是后进生主要的心理特征和表现,当然,由于情况不同,心理状况也会因人而异。

二、后进生产生的主客观因素

一部分中学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其主观因素是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念淡薄,积习难改。但更多的是一些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系列有负面影响的东西。国外影视片,如武大片,警匪片,枪战片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言情小说,黄色网站充斥在每个社会上的人的身边。据调查,后进生中喜欢看武打片和小说的有57%。青少年自我识别能力差,在思想上容易受到影响。有点后进生沉迷网络电子游戏,无心向学,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模仿电视电影中的剧情进行烧杀抢夺,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极大的危害。

(2)家庭教育不当和居住环境不良。据相关调查,后进生中,父母离异或感情不和的占20%。有的家庭父母离异或分居,没精力管孩子,导致孩子走出校门没人管。后进生中多数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的家长对子女放纵不管,有的过分 溺爱;有的家长听说孩子犯了错误,拳打脚踢,赶出门外。有不少的家长有酗酒,不务正业,赌博,对子女的成长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3)学校教育工作上的不足。有少数教师认为后进生拉了班级的后腿,对他们的进步失去信心,训斥较多,使这些后进生在班级感到孤立,灰心失望。有的后进生与教师产生对抗情绪,师生关系紧张,使对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难生成效。

三、如何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虽然要么成绩差,要么行为差,总是让教师头痛不已,但后进生是人,不是产品,不可以当成次品或废品再回炉。教师转化一个后进生,其实是一个功德无量的善举,也给同样头痛的父母雪中送炭。那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尽善尽美地转化差生呢?

(1)多个别谈话,少“课后算账”。后进生长期被老师拿来与好学生作对比,大多养成了压抑苦闷和落落寡欢的心态。要拨动他们的心弦,就要多尝试与他们个别谈心,要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从中找机会点燃他们渴望的火苗。经常这样不经意地和他们坐下来谈心,可消除学生潜在的心理疑虑,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人性之美和人性之真,从而缩短心理距离。他们在弥补自己的缺陷过程中才不会心烦意乱,他们才会乐意与教师交往。(2)多与家长沟通。家庭是学生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十分必要。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时:要讲究一个“诚”字;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及地点;要引起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重视等等。班主任与家长良好的沟通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良好外在环境,也是他们天赋、才智得以发展的良好背景。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访常常是报忧不报喜,后进生怕老师家访,这在学校中并不稀奇。如果学校与家庭携起手来,共同商讨后进生的思想、学习问题,则往往会获得喜人的效果。

(3)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训斥。地球是不断运动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不一定就是明天的“尖子”;今天的后进生,不一定就是明天的后进生。许多在学校时的“优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一定工作能力强,而一些在校时的所谓“后进生”,一旦在实践中找到适合他们的发展环境,往往会大有一番作为。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后进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人为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所以,我们的教师请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说不定“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4)多正面疏导,少处处设卡。目前,许多学校已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一门校本开发课程,采用多种方法手段,对学生进行正面疏导。但是,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必须注意几个原则:平等性与民主性原则,即师生间必须民主与平等,才可能产生依赖与信任的力量;共情原则,教师注意倾听,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的各种内心感受,并将其表达出来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保密性原则,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如果老师采用处处设套的方法,极有可能引起后进生的逆反心理,弄巧成拙。

(5)多诚恳帮助,少越俎代疱。后进生的逻辑推理、归纳分析能力比较差,课堂教学中同等难度的内容往往不可能得到同等贯彻。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把宏观宣讲同微观帮助结合起来,认真批改作业,进行个别帮助。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在理解和分析问题上下工夫。对于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全班的整体学习水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良好品德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教师只有在教育中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环境,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我学习,我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参考文献: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二卷第P115~P116页 《浅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靖城中心小学 郭丽苗

《后进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常州市北环中心 陈广余

第五篇:劳务派遣对企业的利弊分析及相应措施

劳务派遣对企业的利弊分析及相应措施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1-07 11:28:00 ] 作者:田小平编辑:studa20

[摘 要] 劳务派遣是近年来劳务输出的重要形式,既有有利的方面,也存在弊端。劳务派遣要选择合适的派遣公司,建立完善的派遣协议,有效沟通,建立预警机制,扬长避短。

[关键词] 劳务派遣 企业 人力资源

所谓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遣至用工单位从事约定的生产劳动。劳务派遣的最大特点是 劳动力的雇佣和使用相分离,被派遣的劳动者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关系,而是与劳务派遣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被派遣至用工单位,形成了“有关系 没劳动,有劳动没关系”的特殊形式。本文对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在用工单位产生的利弊进行分析,以便企业对劳务派遣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有利方面

1.舒缓企业资金压力

由于企业发展需要,每年都会招收一些新员工,人才招聘培训等方面需要昂贵的成本,另外如何确定新员工的工资待遇,使其与劳动力市场的薪酬标准相一致,也需要企业慎重考虑。所以,很多企业决定采用劳务派遣方式,引入第三方资源公司,新员工的薪酬由中介劳务公司来负责,并按照市场化规律来调整薪酬,社会保 障也按派遣方的标准执行,可以较大地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支出,提升了用人单位本身的管理能力并专注于企业核心能力,并舒缓企业资金压力。其次是企业不需要 投入大量资金来进行系统管理,因为除生产性管理外,新员工的管理属于派遣公司负责,包括档案管理、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管理,给企业降低了大量成 本。

2.用人便捷。

劳务派遣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一种及时性人力资源补充和弹性化用人机制,“即时需要即时派遣”避免了人才紧缺或人才过剩而导致的一些问题。用人单位只需向劳务派遣组织支付一定的派遣费用就可以使用所需要的人才,可获得专业人力资源招募和管理服务的品质。在企业难以确定市场前景时,弹性的运用 人力资源将协助企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人事关系与劳动关系分离开来,用人单位用人而劳务派遣组织管人,免去办理各种琐碎的人事、劳动手续,用人单位只需做 出相关管理规定,按工作任务进行管理、考核。这使得用人单位不仅节约了各种人员管理费用,也减轻了人事管理人员的负担。

3.规避用人风险。

劳务派遣组织的核心在于人才库的建设。通常他们会建立一个包含多层次、多种技术结构的人才储备库,并在不断地增加人才的存储,这样就可以满足用人单位不同层次的用人需求。在将人才派遣用人单位后,派遣组织会对人才制订具有法律效 力的制约制度,避免人才流失;若产生员工流失引起人才缺口,劳务派遣组织也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人才资源,及时向用人单位提供合适的人选。其次,企业使用劳 务派遣工存在安全风险,企业虽然也强调安全工作,提供了安全工作必备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给予与正式员工相同的安全岗位培训,但安全风险最终由派遣单位和用 工单位共同承担,《劳动合同法》第92条已明确规定:在劳务派遣单位派遣过程中,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4.避免处理劳动纠纷的麻烦。

劳动纠纷一直以来都是用人单位最为敏感、头疼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使企业产生一系列危机甚至影响企 业的生存。在劳务派遣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组织是一种服务关系,不存在劳动人事关系,也就不存在劳动关系问题。而劳务派遣组织与受派遣人员签订的是 劳动合同,双方是一种劳动人事关系,因此所产生的劳动纠纷都由劳务派遣组织来解决,用人单位就避免了直接与受派遣人员的人事(劳动)纠纷,减少了解决劳动 纠纷的麻烦。

二、弊端分析:

用人单位在享受劳务派遣带来的诸多方便、利益的同时,也必须面对一些其与生俱有的风险,即弊端。

1.劳务派遣模式难以实现企业长远目标

企业要有长远发展,就要有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同时,职位越高的人才,价值体现所用的时间越长,短期内不可能指望派遣来的高级人才能给企业创造显著价 值。好的老板不会仅以几个月或者半年作为所聘用的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评价时间,而真正的高级人才中恐怕也没有哪一个敢承诺短期内会使企业发生重大改变。

2.企业与受派遣人员步调难统一

激励员工的三个重要方面是:企业理想、员工参与程度和薪酬体系。实际上,这些方面满足了员工的不同层次的要求。而用人单位对于受派遣人员一般来说,只是 基本上满足了薪酬层次的问题。随着员工能力的不断提高,员工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公司的管理,这本身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而企业理想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三者密不可分,互为补充,相互转换,达到一种平衡。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将导致员工的不满,员工的不满自然导致企业及顾客的不满。

3.企业面临内部机密被泄露的风险

若用人单位接收派遣人员的目的是为了让其完成临时需要但又缺乏人手去完成的某一个项目。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项目,用人单位会给予受派遣人员更多接触公司 事务的机会,无意中就会把内部机密透露给受派遣人员。而受派遣人员与用人单位只是一种短期关系,这种关系结束后,受派遣人员又开始在不同的公司间流动,就 不可避免把机密泄露给其他公司。特别是中高层人才的流动,带走的将是更为重要的内部机密,将使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另外,雇用受派遣人员也容易造成责任不 清,权责不明,受派遣人员会将自身遭遇的风险转换成为企业的用人风险。

4.对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的不利

在派遣的模 式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隶属关系,只是在短期内为用人单位服务。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几乎没有感情寄托,不同的用人单位,对他们来说只是不同的工作地点而 已。那么,对用人单位的日常管理带来说,建立怎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怎样培养这些劳动者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及如何激励其潜能的发挥等都是摆在用人单位管 理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劳务派遣的出现也给用人单位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劳务派遣需要的是一种开放的、多元化的组织文化,已有的组织文化是否与派遣的用人模式相匹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三、企业要真正安全、有效实施劳务派遣,做到对人力资源的灵活管理和运用,需要在实际运作中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劳务派遣公司

由于派遣机构才是完成整个派遣工作的主要实施者, 因此要对企业具有的资质提出要求,避免出现只收费(中介劳务费)而管理跟不上的情况,因此用人单位必须要选择一个有实力,操作规范的派遣机构。其次对派遣 公司的整体能力进行评估,综合考虑企业战略、员工特点、成本实力、企业文化等多种因素,并且还要选择适宜的派遣模式,在法规框架内三方切实履行好人才派遣 的各项职能,努力达到人才派遣的目的。

2.完善派遣协议降低劳务派遣风险

劳务派遣协议是维护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可靠凭证,是合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协议条款必须全面、明确、清晰,不能有模棱两可的描述和各种错误,对双方权力、义务、责任等等应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企业要关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与派遣单位做好沟通,将可能出现的矛盾及时化解,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3.进行信息的有效沟通

企业必须要与派遣人员就企业文化、信息、策略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让派遣人员清楚地认识到劳务派遣不仅是为企业利益着想,也是为员工的利益考虑的,是一 种真正多赢的、有效的方式,进而推动劳务派遣工作的顺利进行。注意劳务派遣中的安全操作问题,企业在与派遣公司合作过程中有关企业的信息透露是必然的,但 必须注意企业中有战略意义的项目保密工作。另外,完善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派遣人员在企业工作期间所获得知识信息整理,记录下来,转化成企业自己 的知识,这样就不会出现因派遣公司的更换或派遣人员的离开,导致企业知识的流失。

4.构建劳务派遣的预警机制

劳务派遣存在 着一定的风险,而风险的规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常人力资源工作的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主动采取措施规避风险。在风险的 应对上,要从系统上入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管理,如:劳务派遣的观念与企业文化的冲突要及时评估,防止劳务派遣工一直游离于企业文化之外,加强过程控 制,及时反馈信息。总之,预警机制的建立,有利于企业从事后转向事前管理。劳务派遣工相比企业正式员工,在企业中地位低,得不到尊重,会产生复杂的思想问 题,因此,要长期坚持管理人性化的原则。在同工同酬尚没有完全实现的情况下,尽量实施平等管理,以有效激发劳务派遣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劳务派遣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模式,从认识到熟悉,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其间也是法规不断完善、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和动态调整的过程。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有战略眼光,认真推行“多赢”的合作观念及“诚信”的自我意识,努力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

下载后进生心理分析及相应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后进生心理分析及相应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三后进生消极心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后进生转化

    初三后进生消极心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初三后进生,作为一个特殊后进生群体,自然倍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与此同时后进生身心也承受着种种无形的压力,随之可能产生焦虑、自卑、......

    “后进生”成因及心态分析

    “后进生”成因及心态分析 2000年三月八日《光明日报》上,《请别叫我“后进生”》疑问,引起教育界一片争鸣,学生们说:“我们拒绝这个称号”。学生们认为把他们叫做“后进生”或......

    后进生转化案例及分析

    后进生转化案例及分析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日常学习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且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形成和转化,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更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

    后进生的心理剖析及对策-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的心理剖析及对策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后进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

    后进生消极心理暗示及对策-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消极心理暗示及对策后进生一般指那些因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上存在较大困维,因而造成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由于其学习成绩落后,教师、同学和家长......

    商品盘点差异原因分析和相应措施

    商品盘点差异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 因商超改革前期,对员工培训不到位,员工对盘点不熟,同时盘点中出现差异,员工不知从哪查起,造成差异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盘点不实 1、仓库未整理,......

    后进生心理辅导个案

    心理辅导记录 刘会娟 崔永琪,五岁时父母离异,他随母改嫁后,其母又生一个小妹妹。父母很少有时间关心他,有时他向父母提要求多次被拒绝。从此,他的性格变得较为孤僻,不喜欢与父母,......

    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

    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 摘 要:很多初中后进生都或多或少地有心理障碍,特别是在农村等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这种问题更加严重。本文主要研究了初中后进生心理障碍的类型和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