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语文早读课探究
学校语文早读课探究
论文关键词:中专 语文 早读 内容 形式
论文摘要:“一日之计在于春”,早读课处于记忆最黄金的时间,可中专语文早读课却处境尴尬,现状不容乐观,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剖析了中专语文早读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找出原因,结合职教特点,从内容到形式对早读课进行了初步设计与规划,使中专语文早读课焕发出新的活力,以适合学生成长,适应职业教育。
“教学千法,以读为本”,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一黄金时间,会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补充、深化和拓展,有利于培养语感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所以,早读课应引起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注意。纵观中专语文早读课,现状不容乐观:凸显不了职教特色;学生参与度不高;开始声音大,越到最后声音越小;嘴巴上读,却没入脑子,“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随意性大,没有具体目标与内容。究其原因,还是缺乏教师指导,内容单一枯燥,形式老套陈旧,学生不感兴趣。故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对现有的早读课进行改革,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创新,使早读课适应中专语文教学,凸显职教特色。
一、早读内容要丰富多彩
1.教材内容
现在的中专语文课本每册共六个单元:第一、二单元为现代文,第三、四单元为文言文,第五单元为小说,第六单元为诗歌。对于每一种体裁的课文,朗读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现代文与文言文可以每篇读3~4遍,如果有背诵的,还要熟读及会背;有的小说篇幅较长,可截取重点段落精读;诗歌则要多读几遍,注意重音、停顿等因素,熟读并背诵。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读课文外,一些小知识
点也不能遗忘:中专生由于语文基础较差,词汇量严重不足,导致在表情达意时只停留于简单的层面,故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注意字词的积累。“阅读提示”与注释包含了背景资料、作者介绍、字词注音等,古文的注释则更为重要,便于学生疏通词句。故在早读课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适当记忆。
2.课外内容
语文学习是开放性的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内,况且现在的学生求新意识强,课文因多读几遍后再读就会索然无味。因此,早读的朗读材料应广泛些,可依托课本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增加阅读量与知识积累。中专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名言警句、成语歇后语、诗词歌赋、课文知识链接、散文美文甚至学生优秀的作文,都可作为早读内容,总之,一切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作品都可以进入语文早读课。
3.职业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的职教特性使得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专业要求,向专业特色倾斜,并且为就业服务。一年级新生对于所学的专业可能不甚了解,在早读课中我们可以添加一些专业介绍的内容,让学生读一读,了解一下。由于二、三年级不再开设语文课,但语文早读还保留,学生可能会出现不知道该读什么的茫然,会出现聊天,甚至睡觉现象,不妨结合专业、就业来增加一些内容。二年级时,教师或学生查找一些关于本专业的发展趋势的资料,也可以打听一下就业的方向及相关企业的文化,这些信息都可以拿来使用,使学生心里有数,并调整学习,完善自己以符合以后将从事的职业的要求。三年级时,学生将走上实习岗位,会去应聘、求职,良好的礼仪及技巧非常重要,教师可以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最基本的应聘、求职技巧,选取若干作为参考。
4.差异性内容
中专生入校成绩差异比较大,同一个班的学生入校分甚至能相差一百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早读课“一刀切”,采取同一步调,难免会有一些学生“吃
不饱”或“消化不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制订差异化内容。
早读课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可全班一起参与,后一阶段可安排学生进行分层早读。例如,有的学生大量生字不识,句意表达不清,而有的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这两种层次的学生可区别对待,对前一类学生要强化词汇量积累,多识记词语;后一类学生可再深入一些,侧重感悟与理解。学生的记忆力有差异,在背诵课文时也要区别对待,给学生定不同的任务。
二、早读形式要变化多样
1.朗读
(1)教师范读
早读课也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能认为只是学生的事,只要学生读就行,要改变那种教师只要按时到班“看”早读的观念。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易受榜样的激励和鼓舞,并产生模仿、学习、追求的情绪和动机。在教师范读的过程中,学生欣赏着书中的一切,欣赏着老师的声音,欣赏着老师的表情,感受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这更能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更有激情地朗读。而且教师范读,有助于避免学生读错字、读破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重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分角色朗读
由于性别、性格等因素的差异,学生对于朗读的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这势必会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学生的个性。例如,戏剧、剧本特别适合此类朗读方式,学生可以尝试扮演不同的人物,创设情境,融入其中,揣摩人物性格及心理,既锻炼了“读”的能力,也能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3)配乐朗读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也可以营造氛围,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以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中朗读,会更有情调更有感觉。此类朗读方式比较适合诗歌、散文、美文,例如,在读《荷塘月色》时,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在音乐中朗读能更好地体味月光的轻柔、缥缈、朦胧;在朗读《再别康桥》时,可播放黄磊的《再别再别康桥》,在相似的情境中,体味作者的依恋之情;在朗读《壮丽的三峡》时,配以《长江之歌》,在豪迈的乐曲中,想象壮丽的三峡,感受长江的风采。
(4)竞赛朗读
本种朗读方式主要是为了激起学生朗读的乐趣和斗志,使之能够以饱满愉快的情绪参与其中,可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也可同桌赛读,随机点读等。在朗读前,教师要制订出相应的评分标准,并明确告知学生,提醒学生注意。竞赛朗读既刺激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让学生根据评分标准主动调整自己的朗读,重视停顿、节奏、感情等因素,这将大大提高学生朗读的效率。
2.其他形式
(1)说
中专学生在三年后就面临着就业,其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境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我们可以在早读课开始的5~10分钟内设置一个“说”的环节。由班上学生轮流当主持人,播报校内外、国内外新闻,社会热点等,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度,挖掘其思想的深度,会说才更会交流。
(2)唱
虽然早读课是以“读”为主,但也不能局限于读,有的体裁可以换一种方式来体验,用“唱”来辅助“读”。《尚书》曰:“诗言志,歌咏言”,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学生爱玩,爱唱歌,这是天性,我们就可以利
用这个特性来设计早读课。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入手,激发其好奇心,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过程中,学生会熟悉诗词并进而理解记忆。
总之,要想使中专语文早读打破陈规,其内容与形式均要创新,都要求变,我们要还早读课更自由、更宽泛的氛围,让学生都爱上早读,让琅琅书声充满校园。
参考文献:
[1]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0.[2]王立军.阅读教学切入法则例说[J].语文教学通讯,2011(3).[3]金复耕.阅读教学中写作背景资料的巧妙运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4).[4]龙莲明.谈谈语文课中教师的范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6).
第二篇:小学英语早读课的有效探究
小学英语早读课的有效探究
一直以来,学校都非常重视英语早读课。“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黄金时间。早读的好处很多,能培养学生语感、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好的读书习惯;多多读背,有助于更好地锻炼记忆力;朗读是美的,朗读是一种艺术,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受到美学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声朗读可以排泄胸腹中的郁闷之气,使人心神气爽,在新的一天调整一个良好的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英语早读效率不高,有的甚至是很低。大多老师对于早读课的管理比较随意,不管是早读的内容还是早读的方法指导都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具体表现为:
1、老师认为早读课只要教师在岗,学生读书就行,放之任之,甚至利用早读课赶教学进度。
2、有的学生不重视,踏着铃声进教室,慢慢吞吞的交作业等,有读的也是刚开始大声,逐渐小声,最后无声。有的甚至在说话、补做作业,嘻嘻哈哈。
3、早读课没有目标,学生没有动力,东一鎯头西一棒槌,自我发挥;部分有目标,可是模糊不清,每次翻来覆去就是课文、单词和词组,学生都读腻了。
4、早读形式单一,基本是学生自由朗读,最多也就是由科代表带读。
5、其它因素干扰,有教师找学生谈话,组长检查、收发作业,也有学生搞卫生、做练习,还有教师面批学生作业,看杂书、埋头批作业等等教师只管做自己的事,而不去管理学生。
早读课是小学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英语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为了切实提高小学英语早读课的有效性,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早读课的目标和任务。
没有明确的目标与任务,学生没有压力,早读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很多时候只是浪费时间。这就要求老师给予引导,每一个早读课都要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早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立早读的目标,不能过高过远,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早读课读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内容?需要教师进行恰当的布置,让绝大多数的学生有信心完成。
2、丰富早读课的内容
早读课的主要内容是朗读,那么读什么呢?一般情况下,老师们都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学什么读什么,这样的内容难免枯燥、乏味。早已经是非常熟练的课文还要反复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不高,容易产生应付心理。那么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学生已经熟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补充课外朗读内容,激发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刺激他们的朗读欲望,实际效果会更好。教师可以把早读课分为课内与课外两个板块,早读的内容不能只是选择教科书上的内容,而应该拓展到课外,使学生读得更生动、更广泛,更有兴趣。课外朗读内容可以有这样一些内容:(1)英语小故事和小短文(2)英语小诗和绕口令(3)英语歇后语和名言警句
3、采用多样的早读形式
在早读课上,教师要采用多样的早读形式,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可采用集体朗读、集体背诵、小组比赛、男女角色等多种形式的早读,这样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早读的积极性,不断地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早读任务,取得良好的早读效果。
4、建立早读课评价机制
光有任务,没有评价和检查,那么英语早读课的效果一定达不到教师的期望。英语早读课的评价方式是多样的,但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从提高英语兴趣的角度出发,以激励为目的,通过比赛、竞争、学生互评、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早读习惯。我们可以采用“早读之星”、“早读课领头人”等各种方式,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有效的提高英语早读课的效率。
总之,英语早读课对英语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重视英语早读课,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发挥早读课的作用。努力寻求更有效的早读课指导方式,是英语早读课发挥它在小学生英语学习中所应该起到的作用,为学生的英语学习保驾护航。
第三篇:早读课
早读课
晨曦即起,一盅温水畅饮,顿觉清爽。踏着轻盈地校园广播,来到操场,伸伸腿、弯弯腰,等着可爱的同学们,一起走进教室。
我们端正以坐,微目神思。上周一起学习的内容,和着我的诱导一起回忆。
“关于隐私,我们学习了‘什么是隐私?隐私的具体内容……’” 一片参差地应和,眨眨地眼神,看得出你们很努力。
“有五个活动题,第二个是什么?怎么回答呢?”
“隐私不是丑事。”
“回答有哪些要点?”
“三个要点,第一是判断观点:隐私不是丑事;第二是依据„„” “在书上什么地方?”
沉静片刻,“46页,最后一段!”
多坚定的声音。
“留两分钟给大家翻翻书。”
总共十分钟,就十分钟,我们完成了学科知识的再现。
好了,应该带领同学们来分享一下读书笔记。
“斯朗平措,你先来,好吧!”
一个矮小、黑黑的身影,拧着一小本子,扭扭地走向台前。转即,双手捧着本子,正立洪声地唸起来:
“书名:……;精彩语段:大人总喜欢把简单地问题弄复杂,小孩子喜欢把复杂的问题看得简单……;读后感:……”
意料之外,我只有用“真棒”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我一样,作为听众的同学们无不投以诧异、信服的目光。接着,又两位同学登台展示。
最后,应该轮到我了。趁课先前在看书的两分钟,我早已把那段话写在后面的黑板上: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我的读后感就是因此花了一年时间为大家编写的《心灵写作》一书。
分享是快乐的,有欢声笑语,更有历历坚毅的目光,是同学们的自信,更是对我的肯定。
虽不是琅琅地书声,却敲进了那一抹紫色的阳光,从东达拉山顶射进来,润泽着我的身躯,温暖着每一张笑脸。
2012年5月9日
第四篇:学校早读课 提倡站着读书
学校上早读
提倡学生站着读书
濮阳市油田十四中学
刘启生
演讲的人是站着的;主持人是站着说话的,老师上课也是站着的……站着是一种精神,站着更是一种姿态!我们的学生因为长期的学习压力,长时间的做作业,养成了他们宁可坐着也不愿站的习惯!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给了他们另一个名词“懒惰”。而这种懒惰怎么能够使他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呢?!
每天早读课穿梭在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中,感觉真的很惬意。但随着时间的变迁,不知什么时候,读书的味道变了,学生开始厌倦读书了。早读课变成了老师必到之处,因为你必须去“监督”好学生,没有老师在,学生的早读课会变成“聊天室”。
一节早读,40分钟,一半语文,一半英语,其实也读不到什么内容。语文老师脚步跨出教室,孩子们一律很自觉地把语文书换成了英语书,英语老师也会随着孩子们的翻书声音踏进教室。很多次,我发觉,无论你怎么强调,孩子们的声音总是从高至低,渐渐到无声,然后老师强调一下,“今天课上要默写!”孩子们的声音再开始重新回升到“C”调。有时,甚至你会发现一些学生在其他同学读书声的“伴奏”下,会安然睡去;甚至一些学生你远看他在读书,走进一听,他是在唱歌……
突然想起刘墉写过一篇文章:“最恶劣的环境是最有效的读书地方。”读书与你的姿态、环境有关系。为什么有人坐在马桶上很容易投入读书?为什么有人坐在课堂上读书一会儿就睡着了?最舒适的环境最不适合于读书!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学生一天坐的时间太长了!而且是他们坐得太舒服了!我建议,坐着背不出书的可以站起来,站起来读完了,能背了,再坐下去!当然,如果学生坐着读感觉好的,还是可以坐着,这决不是惩罚。一些学生站起来了,确实不错,读书声音响了,学生的精神状态也好了!而且一些学生在背完自己的内容后,可以自觉地坐了下去;一些学生坐着读累了,也可以站起来。我也可以继续拿一本书,穿梭在学生中间,享受边走边读的乐趣,无须去关注他们是否会睡着了。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让他们站着读书效果很好。班级集体朗读时,我要求:
1、每个人都要读出声音,最起码自己要听得见自己的声音。
2、读书时兼顾其他同学的速度,不能抢读,也不能拖慢速度,加强团队意识。
3、严格要求读书姿势。两腿展开与肩齐宽,抬头挺胸收臀,双手捧书(书不要遮住脸),大声齐读。
4、注重仪态,不准抓耳挠腮、东张西望。男孩挺拔如松,彬彬有礼像个绅士;女孩娴静端庄,落落大方像个淑女。
孩子们读书时,我站在讲台上细细观察,谁是真材实料,谁是滥竽充数一目了然。看到不守规矩的学生,我就轻轻走到他身边,不用说任何话,他就会赶忙改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现在学生们读书的状态大有好转,无论是读书的姿势、音量、音调以及学生的配合都大大提高,朗朗的读书声也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信。
第五篇:如何高效开发利用语文早读课
如何高效开发利用语文早读课
语文早读课普遍存在着单调、无序、低效等现状。笔者以为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1.目标不明
2.形式单一
3.部分早读课以讲代读
针对上述状况,笔者以为要做到高效早读,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明确早读目标,细化早读任务
语文教师应该在学期之初就把早读课内容与目标纳入学期教学计划,进行统筹考虑;在此基础上,要结合教学进度将早读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而微、可操作的早读任务,落实到每天的早读课堂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读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务,学生须有的放矢,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早读任务的制订须照顾大多数,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成功的喜悦感;还要兼顾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拉开层次、体现差异,保证各类学生在早读课上都能“动起来”。
比如,高一必修一到必修四的诗词歌赋板块中,不仅包括优美的古诗,也含有一些优美的现当代诗歌,那么在早读课上,就可以作一些适当的延伸,适当地阅读课外的优美篇章,同时给学生拟定完成量。
又如,在教学一篇现代文之前,教师可以利用早读课,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文章情感,内在的韵味。如在指导学生朗读《亡人逸事》时,要让学生着重了解作者蕴深挚情感于平实文字的特点,即浓情淡出的语言风格。
再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时,教师要将朗读任务写在黑板上,如《劝学》读诵之后要保证准确无误地默写。如再具体一些,可让学生清楚用多少时间朗读,多少时间默写。
2.丰富早读内容
早读内容,应富有韵律美、节奏感和意境美,朗朗上口,如此方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投入到朗读过程中。
首先,可以是教材中的重点篇目,如诗、词、古文片断等。
其次,可以是教师补充与拓展的阅读材料,如经典诗歌、散文等;也可以选择《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来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可圈画精警的语言,择取好的素材,或者文中的一些感人的细节
再次,还可以让学生朗读自己平时积累的东西。如安排学生诵读自己平时在摘抄本上积累的美文、佳句、名言等等,或让学生把自己积累的东西和同桌互换朗,让他们多渠道地积累作文素材。“曲不离口”,才会形成有效的积淀,下笔才会如有神。
3.拓展早读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适当拓展早读课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早读课的枯燥乏味,具体包括:
(1)教师范读。教师的示范朗读,首先,能提高自身对早读课的参与度,使得教师更好地融入学生群体中,从而更好地渲染朗读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其次,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诵读材料,教师范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朗读时的语音、语调、语气和节奏,扫除朗读障碍,降低朗读难度。
(2)学生的多样化朗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些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的实践指导活动,比如采用齐读、比赛式朗读、分角色朗读、吟诵读、接力读、表情朗读、自由朗读等各种形式朗读以活跃早读课的气氛,增加学生的投入度,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力。
(3)有时也可以尝试将音乐引入到朗读中,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把握朗读的节奏感。如学生可配合激昂的乐曲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又如在读《荷塘月色》时,放贝多芬的《月光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更好体味月光的轻柔、缥缈、朦胧。
(4)配合动作读。有些书面材料中行动描写精彩而生动,在此情况下,可以鼓励学生朗读时辅以合适的动作,在“指手画脚”中加深对文字的体悟。
4.检测早读效果
要有效地提高早读课的效率,检测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只布置任务,不进行相应的检测,对学生就难以起到督导作用。检测手段多种多样,或集体背诵、或抽查默写、或集体默写、或经典片段朗读、或小型主题演讲„„以此来督促学生以更高的质量来完成早读,从而获得更好的早读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效的早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调动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加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与理解力。总之,语文教师要重视早读课,有效地开发、利用好早读课,引领学生用“读”来遨游书海,优游于文字中,领略文章的魅力,在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