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媒体不仅可以将教材中知识化静为动范文
多媒体不仅可以将教材中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
观、化宏观为微观、化微观为宏观,还可以轻松地实现快和慢、大和
小、远和近之间的转换。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合理地应用多媒体,能起
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应用多媒体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力学中的运动路程,电磁学中的电流、磁场概念,光学中的折射及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的成像等,单凭语言不易讲清楚;还有一些课堂上无法实现的实验,如天体运动规律等教师只能用语言讲运动过程,无法体现各天体的运动规则,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若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演示实验教学,就可以在屏幕上模拟运动过程,就会使许多传统演示实验无法表现的现象更生动、更形象地实现,提高了教学效果,促使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讲解“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这一章时,利用Flash课件,使学生能够听到水流声,能够感受到气势磅礴的长江黄河所长生巨大的能量,带动水轮机转动发出电来,使没有见过的大型水电站的农村学生也能认识到水电站的运转过程,以及我国在水资源利用上的成就。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水力发电原理,也让学生很好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节约水资源的必要性,教学内容中的“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如何节约水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2资源”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自己提出,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才是真实的,贴近生活的,学生主动要求接受的。再如讲力的平衡教学时,首先应用多媒体播放,起重机吊起一集装箱、山西悬空寺、意大利比萨斜塔、贵州梵净山蘑菇石等录像。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接着讲解该节内容,讲完后再让学生回答前面所提的问题,使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和解决具体问题,从而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这种新颖的学习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增加了感知的深度,培养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二篇: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
【教学风采】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
2016-09-05 甘肃教师学苑收藏,稍后阅读
动态教学和静态教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两种基本形态。课堂上的“静”是学生知识的自我构建、能力的自我形成、思想的自我碰撞,是“动”的准备、“动”的铺垫;课堂上的“动”是思维的交融、智慧的搏击、心灵的沟通,是“静”的张扬、“静”的升华。教学中的动静之道,就像花儿与绿叶,静是绿叶能量的积蓄,动是花儿精彩的绽放。因此,理想的教学课堂既应该有“动”也应该有“静”,一张一弛,动静结合,教师教学要合理处理好课堂教学“动”与“静”的关系,该动就动,该静就静,注重实效,收放自如。这种“动”“静”结合的教学场景正是经营高效课堂所要追求的效果图。本期,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课堂教学中的“动”“静”之道。
一、教学中“动”与“静”的误区
一直以来,不管是上课还是听课,主要的一个评价标准就是看课堂是否精彩,精彩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看课堂是否出彩,而出彩又大多指向课堂的“动态性”活动。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口动有声、心动无痕,安静的书桌下面可能藏着涌动的心灵。以“生”为本不是以“声”为本,太看重表面难免浮华,那不是课改的正确方向。以下就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两点活动误区:
1、重“动”轻“静”
在活动设计上,多为“动态性”的活动,如:齐声朗读,相互对话,全班齐问齐答,小组讨论、探究、交流活动等,主要是体现在口动和手动(鼓掌)而忽视了“静态活动”(阅读与理解,练习与思考、理解与表达、动脑与动笔)。
2、以“动”代“静”
一节课下来,都在忙于搞各种“动态”活动,没过几分钟就有一项活动,“动态”活动的时间占了三分之二,而真正安静下来进入练习与思考,阅读与表达的时间却很少,时间都跑到“动态活动”中去了。
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就真实的课堂而言,应该是有动有静,动静交错。无论是动态的活动还是静态的活动,均属于课堂活动的范畴。相对而言,动态的活动是外显的,而静态的活动则是隐性的。教学中“静”和“动”是相对的,该动还是该静,先“静”后“动”,还是先“动”后“静”,“静”多“动”少,还是“静”少“动”多,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需求和当时的课堂状态相机而定。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正确把握教学中的“动”与“静”,教师首先要了解课堂教学中“动”与“静”的实质。
二、教学中“动”与“静”的实质
1、“静”实质是一种“动”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动态的;另一种是静态的。动态的活动包括: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演一演等等。这些活动,能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在“动”,能听见他们的声音,能看见他们的动作。而静态的活动包括:静静默读、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用心体验、细细品味等等,这时的学生也许一动不动,也许一言不发,但是,他们的思维在活动,他们的情感在变化,这种静本身就是一种活动。虽然,它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与动态的活动不同,但是,就其本质来说,它们是相同的。
2、课堂“动”“静”必不可少
课堂教学离不了静的活动,比如教师的讲解,需要学生专心地听;教师的示范,需要学生专注地看;遇到问题,需要学生用心地思考……而且,越专注,学生获得的信息就越丰富。同样,教学中,学生需要讨论,需要交流,需要合作,需要表达,因而他们也需要“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动起来,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才会变得更广,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彰显,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得以建立,健全的人格才能得到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也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可见,“静”和“动”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各自的作用,两者不可相互取代,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何时动,何时静,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时机、教学对象来决定。
3、张生“动”而弛生“静”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的持久时间不长。长时间的单一的活动,容易使儿童产生疲倦而对活动失去兴趣。变化的、新鲜的事物则能不断地刺激儿童,使他保持注意力。课堂的节奏应该富有变化,时儿快,时儿慢。一味地快节奏,一个活动紧接一个活动,会使学生感到疲倦;而一味地慢,或者活动太少,该动不动,会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感到没劲,从而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要能善于控制课堂的节奏,掌握好动静的度和量,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在教学活动中,很难将静态的活动与动态的活动绝对地划分开,二者之间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有所获,往往会不自觉地寻找述说的对象一吐为快;发现问题而不能解决,常常会迫不及待地寻求帮助;在获得成功的喜悦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与别人分享。学生正是在静态的活动中产生了“动”的欲望,随着静态活动的深入,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动”起来。而在动的过程中,学生也不是一动到底。他们需要专心地倾听,仔细地思考,不断吸纳新的信息,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他们不自觉地由动转为静,为自己下一步的动积蓄力量。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及时了解他们此时想要干什么,并根据学生的这种需要,不断地调整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
三、合理安排动、静态教学
“动”与“静”有着相对的稳定性,他们功能的发挥,取决于教与学行动上的协调一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两种不同层次的活动。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真正让学生该动口时就动口,该闭口时就闭口,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才能做到动静有致呢?
1、“动”“静”结合,张驰得当
就新课程标准而言,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多是“动”,而这个“动”又是相对的,也需要“静”。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节奏密而不疏,学生就因长时间紧张造成疲劳,产生抑制。再加上各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学生往往感觉到乏味、单调、枯燥。所以,教师要针对各学科和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富有挑战性的氛围,同时还要注意复习旧知识,新课的导入,训练形式的转换,教学中的过渡和衔接时,教学活动在“动”的过程中,应力求简洁、明快、紧凑,让学生不感到拖沓,不感到厌烦,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但是如果盲目追求“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则难以得到充分的感知。那样也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进程,思维无法拓展,造成“消化不良”,效果适得其反。如果全“静”,教学节奏势必疏而不密,学生就因过于松弛分散了注意力,则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阻碍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效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恰当分配时间。若教学目标难达成时宜“静”,且缓而不松,若教学目标易达成时宜“动”,快而不虚。“动”“静”结合,多层次、小台阶分步训练。“动”的时间要扣准,“静”的时间要适当,“动”“静”轮换时间要力求准确。这样的教学节奏,高低起伏,张驰得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动”中求“静”,“静”中求“动”
若教学目标偏重知识传授,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基础水平较低,则宜多“静”(听授、思考等);若教学目标偏重于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教学难度偏小,学生基础较好,则宜多“动”(讨论、直观教学、作业练习等)。什么是“动”中求“静”呢?从讲授到作业练习,教师活动范围应递减,学生活动范围应递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人翁地位,从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地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自学,或者看书,或者操作,或者练习。同时,在此期间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反馈信息,腾出手来对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短动”,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轮流点拨指导,适时反馈回授,这就是“静”中求“动”。两者有机结合、协调统一,可以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时,为防止学生出现单纯地模仿与记忆,从上课的第一时间就能“抓住”学生,可以采用游戏来进行教学,力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用更有效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结合自主探索、自主思辨进行学习。通过“动”和“静”结合的过程,不仅让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还可以极大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自主的意识与能力。
3、“动”“静”交替,“动”“静”有致
“动”与“静”纵贯整个教学全局,“动”“静”的交替与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性环环相扣,步步相生,具有特定的教学程序。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简单地模仿、机械地记忆而教师应抓住教材的脉络与重点扼要地进行示范讲解、点拨指导,从而排难解惑,重点突破,冲淡难点,实现“一动一得”。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留出一定时间与学生共同讨论,要允许学生有一个走弯路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疑问,这恰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带动全部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并为下一个“静”作好准备。因此,动静有致的教学,教师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具备适当的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系。这就要求互动教学与随机练习的轮换交替,连贯衔接,同步进行。有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自练和自改作业,注重学习活动的创造与运演。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有着清醒明确的认识,从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到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情感的投入都非常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在“静”中自己探究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对当前现象或问题去加以分析解释,经历思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旨,就是努力让学生亲自感受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积累丰富的经验,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但其中要忌“动”“静”轮换过于频繁,这样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都应认识到:不论“动”的教学设计还是“静”的教学设计,都必须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向之内。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方面来考虑,灵活地进行“动”“静”的选择与“动”“静”的组合,这样才能真正协调好“动”与“静”的一致性,做到真正的“动”“静”有致,实现最佳的教学过程。
“动”与“静”的教学活动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服务的辨证统一关系。“动”与“静”之间就象是一个钟摆一样“荡”过去再“荡”回来,快要到顶的时候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一会儿摆向“动”,一会儿摆向“静”,不过再怎么摆来摆去还是课堂这个范围,牵着它们的那条线就应该是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定向和控制,努力让“动”“静”协调一致,逐渐由对立趋于靠拢和融合,产生更好的教学状态。为了确保课堂中静态活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老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为了丰富动态活动的形式,老师又必须为学生搭建灵活多样的活动平台。教师要正确地理解课堂教学活动的内涵,正确地处理好“动”“静”的关系,科学地开展教学中的活动,让学生活动得有目的,活动得有秩序,活动得有实效,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的充满活力,新课改才会富有成效。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化静为动 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如何化静为动 激发兴趣---谈信息技术与汉语拼音教学的整合
[摘要]:在拼音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时刻保持拼音教学的新鲜感。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灵活、便捷,化静为动等多种功能,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汉语拼音教学中,能多方面,多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清晰,准确的认识,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增加了趣味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汉语拼音教学 化静为动 趣味性
汉语拼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也是学习语言的重要工具,它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但拼音字母本是抽象桔燥的表音符号,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消化的难题。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受到具体形象的事物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注重教学的趣味性,采用新颖的方法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夸美纽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对于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积极学习策略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拼音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时刻保持拼音教学的新鲜感。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灵活、便捷,化静为动等多种功能,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汉语拼音教学中,能多方面,多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清晰,准确的认识,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增加了趣味性。
一、巧用信息技术,精心设计导入,力求“课伊始,趣即生”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乐学”视为最高境界,刚入学的孩子学习拼音有难度,但不能让学生有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使学生的兴趣从一开始就被激发,注意力从一开始就被吸引。小学汉语拼音教材的设计丰富多彩,教材中的插图具体直观,接近生活,富有童趣,信息技术整合到汉语拼音教学后,可通过信息技术把静态的插图,加工处理成动态的图,创设情境,利用插图导入。如韵母“ɑ”旁画着穿白大褂的医生让一位梳小辫的小姑娘张大嘴巴检查口腔。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把插图搬上电脑屏幕,配上适境的动画,启发学生发现插图跟字母音形之间的联系,先利用电脑屏幕出示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ɑ”跟小姑娘的头和一条小撅辫儿很像,然后课件相应点击在小女孩头型部分显示ɑ的形状。静态的图经过信息技术的处理,就能以动态的形式把字母的形状显示出来。教师再点击音频视图,直观地向学生展示“ɑ”的发音和口型图,这时,不再需要教师苦口婆心,筋疲力尽地口授身传,学生就能在兴趣的驱动下轻松地获得知识。多媒体课件给予了汉语拼音教学课堂极大的帮助,课一开始,学生接受到的信息就不再是静态图加老师的示范,而是动态图加音频示范加老师示范三方面结合,生动形象,直观易记,这样的引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妙用信息技术,调动感官,力求“课展开,趣横生”
生动的导入能逗乐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充满趣味性的教学过程却能刺激学生始终抱着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整合到汉语拼音教学,能把录音,录像、电脑等有机地配合使用,使形、光、色、声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系统,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身、口、手等器官,那机械、呆扳,紧张的学生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如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e “及它的四声时,我一改以往呆板的示范练读的教学方法,巧妙地渗透信息技术,用电脑屏幕出示彩图——“椰子树”“爷爷读报”“绿色田野”“翠绿色的树叶”,彩色的图画,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视线,学生看到彩色的画面,注意力高度集中,我抓住时机,及时出示录音,富有情趣地描绘每一幅图画,学生很快发出“椰、爷、野、叶”的读音,然后采用计算机的切换功能,几幅图交替出现,学生轻松地掌握了音节“ye”及其四声。又如教学“yuɑn”这个整体认读音节,如果直接引导学生认读,学生很难分清音节的构成和口形变化,信息技术整合到汉语拼音教学后,就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先让“yu”带着半圆出现在草地上玩,然后和带着半圆的“ɑn”碰在一起组成一个圆,这样,静态的“yuɑn”分拆成动态的“yu”和“ɑn”,并形象地把这两部分拼成整体“yuɑn”,既直观地引导学生记住了“yuɑn”的字形,又通过圆这一个具体形象的物来使学生记住了“yuɑn”的读音,这样教学,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三、借用信息技术,强化训练,力求“课深入、趣更浓”
学生通过看图、音频示范、认形辨音,大体了解了汉语拼音,但一年级学生的记忆短暂,所学知识要不断回顾和复习才能永久记忆,这就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单调地反复训练,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信息技术整合到汉语拼音教学后,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采用不同的手段,多方面地强化训练,令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越学趣越浓。
枯燥的拼音练习融入有趣的游戏能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动手练习的积极性。而在电脑上操作的游戏由于自身的灵动性、变化性、科幻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复习声母,韵母时可以做“听音选字母”的游戏。先利用音频播放声母,韵母的读音,让学生听音后在电脑上点击选字母,这样的游戏不单音形结合,还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复习音节时,设计“送拼音回家”的游戏,先让学生拼读音节,然后亲自在电脑上操作,把拼音送到有实物的小房子里;还可以进行“连线”“捕蝴蝶”“找朋友”等多种形式的游戏,激活课堂,掀起一个又一个教学高潮。
四、活用信息技术,读写结合,力求“课尾声、趣犹在” 常言道:“学而致用”,学到了知识,要把它用到实处,要在实践中积累、升华,学生通过大量的训练,大体能掌握了汉语拼音,如果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在拼音教学中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既能复习字母的读音,又能记忆字母的字形。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后,教师可一改以往呆板、枯燥的板书风格,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有趣的“动画”,把拼音字母的书写过程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学生掌握了拼音的书写后,教师要创设平台,提供机会让学生通过读与写结合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信息技术整合到汉语拼音教学后,教师就可创设各种情景和机会,让学生在电脑上通过“拼音输入法”来练习每个音节的书写,并记住这些音节的字形。例如:我在教学完前鼻韵母后,在黑板上贴出“天安门”“铅笔刀”“写字本”“文具盒”等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认识,用“拼音输入法”在电脑屏幕上打出这些实物的拼音,全班同学大声拼读更正,这时,每个同学都踊跃参加,热情高涨,学习效率有了飞跃性的提高。让学生动手,确实是最有效率 的一种方法,它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种突破,它为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构建了高效的教学脉络,使呆板、静寂的汉语拼音教学课堂变成多彩,动态的课堂,使单调,枯燥的汉语拼音教学充满了趣味性,大幅度地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率。
第四篇: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
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
动态教学和静态教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两种基本形态。课堂上的“静”是学生知识的自我构建、能力的自我形成、思想的自我碰撞,是“动”的准备、“动”的铺垫;课堂上的“动”是思维的交融、智慧的搏击、心灵的沟通,是“静”的张扬、“静”的升华。教学中的动静之道,就像花儿与绿叶,静是绿叶能量的积蓄,动是花儿精彩的绽放。因此,理想的教学课堂既应该有“动”也应该有“静”,一张一弛,动静结合,教师教学要合理处理好课堂教学“动”与“静”的关系,该动就动,该静就静,注重实效,收放自如。这种“动”“静”结合的教学场景正是经营高效课堂所要追求的效果图。本期,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课堂教学中的“动”“静”之道。
一、教学中“动”与“静”的误区
一直以来,不管是上课还是听课,主要的一个评价标准就是看课堂是否精彩,精彩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看课堂是否出彩,而出彩又大多指向课堂的“动态性”活动。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口动有声、心动无痕,安静的书桌下面可能藏着涌动的心灵。以“生”为本不是以“声”为本,太看重表面难免浮华,那不是课改的正确方向。以下就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两点活动误区:
1.重“动”轻“静”
在活动设计上,多为“动态性”的活动,如:齐声朗读,相互对话,全班齐问齐答,小组讨论、探究、交流活动等,主要是体现在口动和手动(鼓掌)而忽视了“静态活动”(阅读与理解,练习与思考、理解与表达、动脑与动笔)。
2.以“动”代“静”
一节课下来,都在忙于搞各种“动态”活动,没过几分钟就有一项活动,“动态”活动的时间占了三分之二,而真正安静下来进入练习与思考,阅读与表达的时间却很少,时间都跑到“动态活动”中去了。
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就真实的课堂而言,应该是有动有静,动静交错。无论是动态的活动还是静态的活动,均属于课堂活动的范畴。相对而言,动态的活动是外显的,而静态的活动则是隐性的。教学中“静”和“动”是相对的,该动还是该静,先“静”后“动”,还是先“动”后“静”,“静”多“动”少,还是“静”少“动”多,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需求和当时的课堂状态相机而定。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正确把握教学中的“动”与“静”,教师首先要了解课堂教学中“动”与“静”的实质。
二、教学中“动”与“静”的实质 1.“静”实质是一种“动”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动态的;另一种是静态的。动态的活动包括: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演一演等等。这些活动,能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在“动”,能听见他们的声音,能看见他们的动作。而静态的活动包括:静静默读、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用心体验、细细品味等等,这时的学生也许一动不动,也许一言不发,但是,他
们的思维在活动,他们的情感在变化,这种静本身就是一种活动。虽然,它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与动态的活动不同,但是,就其本质来说,它们是相同的。
2.课堂“动”“静”必不可少
课堂教学离不了静的活动,比如教师的讲解,需要学生专心地听;教师的示范,需要学生专注地看;遇到问题,需要学生用心地思考……而且,越专注,学生获得的信息就越丰富。同样,教学中,学生需要讨论,需要交流,需要合作,需要表达,因而他们也需要“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动起来,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才会变得更广,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彰显,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得以建立,健全的人格才能得到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也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可见,“静”和“动”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各自的作用,两者不可相互取代,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何时动,何时静,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时机、教学对象来决定。
3.张生“动”而弛生“静”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的持久时间不长。长时间的单一的活动,容易使儿童产生疲倦而对活动失去兴趣。变化的、新鲜的事物则能不断地刺激儿童,使他保持注意力。课堂的节奏应该富有变化,时儿快,时儿慢。一味地快节奏,一个活动紧接一个活动,会使学生感到疲倦;而一味地慢,或者活动太少,该动不动,会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感到没劲,从而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要能善于控制课堂的节奏,掌握好动静的度和量,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在教学活动中,很难将静态的活动与动态的活动绝对地划分开,二者之间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有所获,往往会不自觉地寻找述说的对象一吐为快;发现问题而不能解决,常常会迫不及待地寻求帮助;在获得成功的喜悦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与别人分享。学生正是在静态的活动中产生了“动”的欲望,随着静态活动的深入,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动”起来。而在动的过程中,学生也不是一动到底。他们需要专心地倾听,仔细地思考,不断吸纳新的信息,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他们不自觉地由动转为静,为自己下一步的动积蓄力量。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及时了解他们此时想要干什么,并根据学生的这种需要,不断地调整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
三、合理安排动、静态教学
“动”与“静”有着相对的稳定性,他们功能的发挥,取决于教与学行动上的协调一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两种不同层次的活动。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真正让学生该动口时就动口,该闭口时就闭口,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才能做到动静有致呢?
1、“动”“静”结合,张驰得当
就新课程标准而言,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多是“动”,而这个“动”又是相对的,也需要“静”。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节奏密而不疏,学生就因长时间紧张造成疲劳,产生抑制。再加上各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学生往往感觉到乏味、单调、枯燥。所以,教师要针对各
学科和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富有挑战性的氛围,同时还要注意复习旧知识,新课的导入,训练形式的转换,教学中的过渡和衔接时,教学活动在“动”的过程中,应力求简洁、明快、紧凑,让学生不感到拖沓,不感到厌烦,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但是如果盲目追求“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则难以得到充分的感知。那样也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进程,思维无法拓展,造成“消化不良”,效果适得其反。如果全“静”,教学节奏势必疏而不密,学生就因过于松弛分散了注意力,则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阻碍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效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恰当分配时间。若教学目标难达成时宜“静”,且缓而不松,若教学目标易达成时宜“动”,快而不虚。“动”“静”结合,多层次、小台阶分步训练。“动”的时间要扣准,“静”的时间要适当,“动”“静”轮换时间要力求准确。这样的教学节奏,高低起伏,张驰得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动”中求“静”,“静”中求“动”
若教学目标偏重知识传授,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基础水平较低,则宜多“静”(听授、思考等);若教学目标偏重于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教学难度偏小,学生基础较好,则宜多“动”(讨论、直观教学、作业练习等)。什么是“动”中求“静”呢?从讲授到作业练习,教师活动范围应递减,学生活动范围应递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人翁地位,从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地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自学,或者看书,或者操作,或者练习。同时,在此期间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反馈信息,腾出手来对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短动”,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轮流点拨指导,适时反馈回授,这就是“静”中求“动”。两者有机结合、协调统一,可以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时,为防止学生出现单纯地模仿与记忆,从上课的第一时间就能“抓住”学生,可以采用游戏来进行教学,力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用更有效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结合自主探索、自主思辨进行学习。通过“动”和“静”结合的过程,不仅让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还可以极大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自主的意识与能力。
3、“动”“静”交替,“动”“静”有致
“动”与“静”纵贯整个教学全局,“动”“静”的交替与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性环环相扣,步步相生,具有特定的教学程序。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简单地模仿、机械地记忆而教师应抓住教材的脉络与重点扼要地进行示范讲解、点拨指导,从而排难解惑,重点突破,冲淡难点,实现“一动一得”。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留出一定时间与学生共同讨论,要允许学生有一个走弯路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疑问,这恰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带动全部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并为下一个“静”作好准备。因此,动静有致的教学,教师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具备适当的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系。这就要求互动教学与随机练习的轮换交替,连贯衔接,同步进行。有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自练和自改作业,注重学习活动的创造与运演。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有着清醒明确的认识,从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到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情感的投入都非常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在“静”中自己探究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对当前现象或问题去加以分析解释,经历思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旨,就是努力让学生亲自感受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积累丰富的经验,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但其中要忌“动”“静”轮换过于频繁,这样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都应认识到:不论“动”的教学设计还是“静”的教学设计,都必须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向之内。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方面来考虑,灵活地进行“动”“静”的选择与“动”“静”的组合,这样才能真正协调好“动”与“静”的一致性,做到真正的“动”“静”有致,实现最佳的教学过程。“动”与“静”的教学活动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服务的辨证统一关系。“动”与“静”之间就象是一个钟摆一样“荡”过去再“荡”回来,快要到顶的时候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一会儿摆向“动”,一会儿摆向“静”,不过再怎么摆来摆去还是课堂这个范围,牵着它们的那条线就应该是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定向和控制,努力让“动”“静”协调一致,逐渐由对立趋于靠拢和融合,产生更好的教学状态。为了确保课堂中静态活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老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为了丰富动态活动的形式,老师又必须为学生搭建灵活多样的活动平台。教师要正确地理解课堂教学活动的内涵,正确地处理好“动”“静”的关系,科学地开展教学中的活动,让学生活动得有目的,活动得有秩序,活动得有实效,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的充满活力,新课改才会富有成效。
第五篇:变静为动,抓好班级卫生管理
变静为动,抓好班级卫生管理
以前,我们的班级卫生是这样的:把全班57个人随机分成5个大组(兼顾一些学生的体质),每个组的每个人劳动内容不变,检查卫生也固定到个人。这样的管理的优点在于,每个孩子的工作都已熟记在心。工作熟练度很强。缺点是一个工作长年累月做因此对工作缺乏新鲜感,劳动积极性下降、互相推诿,各自关联性少,缺乏相互制约。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参与管理,表现自我。寻求平等的意识越来越强。在此基础上我在班级卫生管理上做了如下改变:
1.把随机而分的5个组改变成全班的4大组。这样每个组的人劳动频率增高,劳动强度变小,劳动时间就缩短。以前虽有值日表贴门后,可检查起来由于随机分人不易记牢,并且早读时由于人员分散各组稍显凌乱。早读看着不整齐,采用此种方法,谁晚来,谁迟到等等一目了然。而且由于值日生为一大组,整体班级显得更整齐。
2.把固定式的劳动分配改变成滚动式。即由以往每人劳动工作一成不变转变为每次干不一样的工作,如一个组前四个扫地。接着两个人管扫楼梯等等。到下次做值日时在滚动变化。当每次分到女同学拖地等看似重体力的劳动。同学们都惊呼。让学生一直对劳动保持新鲜感。
3.把劳动的管理者由固定转为人人参与,以往劳动委员固定检查由于干的时间过长,对工作出现烦躁感,互相推诿。这次让全班人人参与每次一个同桌管理。这样管理者由一到二。分为室内室外,管理上更细化,更明了。每位同学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大大增加。
4.建立奖励机制。变一天三次值日为一天两次。即早中认真打扫一遍。下午留下值日组长以捡为主。同时作为班级值日的管理者一天之内他要监督全班保洁情况。下午可以留下保持卫生状况最差的三名同学参与值日中。这样一来每位同学每一天都参与到了卫生管理中,变静为动。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下,我们班的值日工作越来越有序。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卫生管理工作中,变以往的固定不变的值日形式为滚动式。在整个大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到整个环境的改变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让自己永远在一个洁净的环境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