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理解教师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
如何理解教师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
语文课程改革强调,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尽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且是注重学习学习过程的教学,从而让学生主动获取学习方法。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任务是“导”,逐步把课堂上学生的真正变为主动学习、主动研讨、主动展示,特别是我们现在进行“五学”模式的教学尝试。
(一)师生是课题的伙伴
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实施语文教学中,师生互为学习交流的伙伴。创建高效课堂要求合作学习。这里的合作不仅是生生间的合作,同样有有师生间的合作。师生间的合作要求教师放下架子,搬走讲台,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见解,能够听学生共同讨论交流的结果。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的差异,学生所关注的侧重点及理解程度的不一样,有时甚至可能与教者的理解及教学设计不一致。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尽情表达,鼓励学生尽情表现,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和展现。
(二)教师应该隐身课堂边
无论课堂教学如何改革,老师始终是教学的主体,这是不容置疑的。如今实行高效课堂,好多老师课下议论自己是不是上课说得太多,给学生留的时间不足。我们要正确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一个是教学的主体,一个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要围绕学生的思维走,同样学生的思维要在教师隐身的引导下围绕教学目标走,让学生的学习成果自由地随意发挥。
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相比,教师更需要具有怎样的品格特点?
教师的美德是教师的一种优秀品格。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相比,教师更需要具有爱心。爱心包含 友爱、仁慈、温和、信任。
友爱的特点在于关怀、分享和相互性,它是将师生亲密联系起来的德性品质,是形成师生交往的纽带。友爱是一种善,它表现了对学生的善意,同时也希望对方表达善意。这种互相的善意、关怀和祝福才是真正的友爱。
仁慈就是善意和宽容。这是教师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美德。儿童是经常犯错误的,这尤其需要教师善意的对待和宽容,因为儿童是在错误中成长的,错误是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
温和是指不冷酷、不冷漠、不严厉,同时也不愤怒的个性。温和与仁慈一样,反对教育中任何形式的暴力和压迫。温和本身包含了一种严肃的指导力量,一种耐心和善良的力量表现了一种亲切的从学生的利益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的善意和爱意,一种不伤害学生的关心。温和是教师实现自己的引导的最适宜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开展、进行、坚持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信任意味着对学生存在、发展、进步的承诺。离开了对学生的信任,教师就无可避免地对学生进行操纵、监视、控制和惩罚,在信任基础之上,交流和合作、尊重和理解的关系才能形成。尊重教师的尊重对于学生自尊的维护、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教育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声音的表达者,如果教师以尊重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声音,平等地尊重每一个人的见解、思想、个性,理
解学生的感受,教育事实上就已经在进行了。尊重是建立在平等、公正的心态之上的,它排除任何意义上的分等、贬低、轻视和歧视。
教师要有正气。
也就是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首先要求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敬业精神,用执著的追求来感染学生;再者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一定要纯洁、高尚、无私,用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和每一个细节感染学生,任何有损教师形象的事情都不能做。我曾教过一个学生,他头脑灵活,思维活跃,但有时想问题往牛角尖里钻,而且课堂学习习惯不好,有些散漫。经过侧面了解我知道,曾经的教育对他来讲多是指责和训斥。我决定从他的自身情况出发,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谈话中我没有激烈的言辞,多数是征求的词语。从现场的反映看,他似乎对老师的话不太“感冒”,可没两天他真的改了。
由此可见,当老师拿出真心来对待学生的时候,得到的一定是让人愉快的结果。只要自己有“正气”,才能带给学生无尽的爱。
教师还需要真诚。
真诚是言行和内心精神的一致,它表现在教师的教育行动和与学生的交往上,调节着教师与自己、他人、学生的关系。它是一种坦率、诚恳和真实,与谎言、虚伪、伪善、自我吹嘘、表里不一等相对立。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真诚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美德。
我觉得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理解宽容学生。去宽容去包容学生;宽容允许学生反对;宽容平等;宽容理解。试着去理解学生吧!正像赞科夫所说:“当教师把每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个人特点的、的志向、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时候,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理解,你不会为学生调皮捣蛋而发火;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辩解顶撞而发怒;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幼稚无知而生气。你只要想想:学生还只是个孩子呢!你只要想想,我也曾是个孩子呢!你的心就平了,气就顺了,你就能够冷静地为学生所理解所的去问题、解决问题。
《雨中的树》观后感
今天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一部电影《雨中的树》,故事的人主人公是“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李林森,他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一段传奇。
据了解,这部电影是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的重要影片,里面无数动人的情节,使我多次眼睛湿润,而一旁的人早已是泪流满面。
不同于其他献礼影片,《雨中的树》更接“地气儿”。没有遥远的年代,没有陌生的人,片中的一切都切实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说李林森是原中共四川省万源组织部长,不如说他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普通的丈夫,普通的儿子。这部由尹力执导,刘恒编剧,王志飞、丁柳元和刘佩琦等人主演的影片,从儿子李东阳的视角出发,回顾了他的父亲李林森平凡、短暂却卓越的一生。尹力为了将男主人公表现得更加生动,避免说教,他选择用现实时空和孩子的灵魂追寻这两个时空交叉叙事,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片中的父子情、夫妻情感人至深。当向琪一身白衣在病床前为癌症晚期的李林森跳悠扬的舞蹈时,当东阳从平静的水面跃起大喊一声“爸”时,我相信所有人都会为之感动,这的确是一个平凡的人最平凡的感情,所以它足以打动人心。片中的李林森也是一个善于用人的领导,一个刚正不阿的干部。他说,“空气可以不干净,水可以不干净,人心不行。”“你我他,都是善良的人,也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人,你得用善良这根缰绳勒住七情六欲这匹野马„„”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他一心为人民,为人民谋利益,无论是自己担任书记期间,还是担任组织部长期间,他总是心系人民,关心他们的生活。身为教师我们应该心系学生,真正地关心学生,而不是为了自己教学成就的取得,而借助于学生。一个只有心中装着学生的老师,学生的心中才会装着他。
他一心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而身为组织部长的他,却没有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任何私利:妹妹的工作、父母居住的房屋等等,都是很好的印证。而那位乡长却经不起外在的诱惑,走向了堕落的深海之中。除了大公无私,他还善于走进基层,去发现、举荐那些心系百姓的好干部——程书记。
里面有一句台词非常经典:“你不是只有工作,你还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一旦我们进入这个社会之中,我们的身体将不只是属于自己。我们可以用心去工作,一心一意去工作,但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工作的保证。
比如要抗击洪水的过程中,他极度疲劳,县长让他休息、并拿走了他的手机时,他还是不顾自己的身体,而是外出扛东西,我个人觉得,这个时候,他就需要好好休息,因为作为一个书记,不仅要身先士卒,更要能够临危不断,做好统筹安排,这个时候,真正地保护好身体,才是对人民的负责,对家人的负责。因为此时的你,一旦倒下了,将会影响到整个指挥部门,将会对整个抗险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联系到我们教师,我们要真心地关心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某一阶段的指引者,并可以加强联系,在他今后的成长道路上给予他们支持与帮助。与之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自身的身体,不可在重病之下,仍坚持劳累,这才是对学生的负责,对家人的负责。
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做一个心系学生,真正地用心关心学生,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让他们去积极进取书写自己美好的人生;同时,我们也要关心自己,关心家人,做一个纯粹的人。
李林森,一个平凡的人,就在我们身边;但他又是一个卓越的人,等着我们去发现。
马美芳
2012年10月31日
《雨中的树》观后感
马美芳
2012年10月31日
第二篇:汉语拼音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
浅谈汉语拼音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
汉语拼音为中国人特别是小学生识字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作为现代人,要适应社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汉语拼音是不可缺少的一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语拼音就好像是铸造美好人生的奠基石。从教育部去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来看,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学习汉语拼音,运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略去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原有的“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的内容。有人认为,这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一时间,降低汉语拼音教学要求,淡化汉语拼音教学的各种舆论大噪,有的小学还在学生一入学先教汉字,再教拼音。难道教学简单的四十几个字母,比死记硬背一个个繁难汉字还难吗?事实上,学习汉语拼音并不难。从四十几个字母的读音上讲,孩子们的语言中早就熟悉这些字母的发音了,只要把这些字母读音与他们的语言对应起来就行了。从字母的形状上讲,n像门洞,h像小椅,s像蚕又像丝„„如果老师让孩子们开动脑筋,把音与形相联系,是会找到便捷的方法,快速掌握汉语拼音的。至于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的拼音方法,有拼读法、直读法、直呼音节教学法、还有声介合母教学法,等等,只要掌握一种方法即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好像是交给学生一根捅窗户的小棍,窗户纸一捅即破,学生一旦悟出方法,就可以触类旁通。比如说直呼法(b—a—ba),有这样的拼读方法口诀:“前音口张大,后音跟着发,前后一气呼,千万别分家。”哪种教学法最好,没有定论,要视教师本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同时考虑到本地方言因素。但有一点要清楚,抽象的拼音字母要与生活语言相结合,学生才能学得有兴趣,见成效。小学生一入学用4周的时间学会了汉语拼音后,学习汉字和阅读拼音读物,就可以无师自通。这一点,已经被“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20年来的丰硕成果所证实。小学生一旦掌握了汉语拼音,想要说的话,立刻就可以变成书面语言,他们的手随着思想的野马任意驰骋,写出来的富于想象的小文章,令专家学者赞叹不已。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学好汉语拼音是学习语文课程的重要前提。语文又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小学的拼音教学时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拼音又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把基础学好了,才能进一步更好的学习语文,并利用拼音识字、学普通话、查字典等。因此,如果说小学教育是基础,那么拼音教学就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们必须抓好拼音的教学,这样做意义很深远,不仅为以后的识字打好基础,更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
教师们在教学汉语拼音时,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学好汉语拼音的积极性,让他们能正确运用汉语拼音,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教师们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第三篇:文言文的教学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最终版]
本人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十多年,经历了几次教材的变化,使用了三套教材。虽然教材内容不断变化,文言文的篇目已由与现代文平分秋色减为两个单元,但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仍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5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可见,重诵读、重思想、重积累,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仍是文言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因此,我觉得文言文的教学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可是,由于文言文距离现在年代久远,而且深奥难懂,因此学生对文言文厌学、怕学;而很多老师 针对以上的实际情况大讲特讲,教师的“讲”和“灌”充塞课堂,出现“一言堂”的现象,在文言文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的培养,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差异,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我认为应该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学习的内容,应该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实行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一、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学习的内容
高中阶段,虽然学生对文言文已有所认识,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也接触了不少,但总的说来,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还是很茫然。首先,他们不知道文言文到底该学什么;其次,他们不知道文言文到底该怎样学。鉴于此,在高中低年级,语文教师就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弄清楚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文言文教学要实现的基本目标和教学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必须解决对文言字、词、句式及常用语法的理解问题;第二,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第三,学习古人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永不过时的聪明睿智。具体来说,学习文言文,就是要学习掌握文中的字的读音(特别是通假字和名词做动词的字的读音)、通假字,实词的意思(特别是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同义复用、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做动词、名词做状语、形容词做动词、形容词做名词、动词做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特殊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主谓倒装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了解古人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了解文意。
二、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要学好文言文,最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古人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何教学生自学文言文?我们除了教他们善于使用工具书和课文注解识记字的读音(特别是通假字和名词做动词的字的读音)、通假字,实词的意思(特别是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同义复用、虚词的意义、文学常识之外,还应该有针对性地教他们掌握以下方法:
1.善用比较法,区分易混淆之知识,掌握知识之规律。
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名词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古汉语知识,这些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而就需要准确地进行区分,区分的方法很多,比较法就是其中之一。
例如:区分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如果能运用比较法,就可比较容易地将它们区别开来。从结构上看,前者结构是“动物化名词+名词”,后者则是“状物化名词+动词”;就关系看,前者属支配的动宾关系,后者属修饰的状谓关系。例如《六国论》中的“礼天下之奇才”,《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公子„„礼交之”,前后两个“礼”字用法不同。前者,“礼”与“奇才”构成支配的动宾关系,属名词作动词用法;后者,“礼”与“交”构成修饰的状谓关系,属名词作状语用法。运用比较法,学生很快掌握了名词活用的规律。再如,针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易使人忽视活用字的文句,学生运用比较法就可以明确指出“目”、“耳”、“臆”三个字属名词作状语,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所难以望其项背的。
区分词的使动用法和词的一般用法也可以运用比较法。词的使动用法的规则是“使动词+成为使动词的人或事物”,所形成的关系是“动宾”;词的一般用法的格式是“一般词所阐述的人或事物+一般词”,所形成的关系是“主谓”。例如《过秦论》中的“吞二周而亡诸侯”,《六国论》中的“燕虽小国而后亡”,前后两“亡”字用法不同。比较两者格式前后项的组合顺序,则刚好相反:词的使动用法动宾格式,正是词的一般用法主谓格式的倒装。“亡诸侯”,则是“诸侯亡”的倒装。反言之,如若把属一般用法主谓关系的谓语词提前,就能构成使动格式。这类例子在很多成语中仍可见到。如“国富兵强”,谓语词提前后为“富国强兵”,这“富”、“强”就是词的使动用法。比较法,能使人易于掌握知识之规律,学生掌握其法,则能化“难”为“易”,自课内而课外,受用无穷。又如何区分词的意动和词的使动的不同现象呢?同样只要运用比较法,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意动用法在于一个“意”字,就是“觉得宾语动”,“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说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它并非是现实中有形的具体存在,而是属于人的思想意念上的一种认识感受现象。如《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的“鉴”,可作“以„„为鉴”;使动用法在于一个“使”字,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已经或将要成为的一种现实存在的现象,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如《孙子吴起列传》中“遂成竖子”的“成”,可译作“使„„成”。
比较法如一面放大镜,能清晰地把事物本质的特征突出地显示出来。实践证明,学生如果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比较法,就能具备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能力,能够自己去解决文言文学习中的许多疑难问题。
2.巧用句子结构分析法,辨识词的活用现象和句式。
一个句子的结构,总有主、谓或主、谓、宾部分,且有严格的、正常的排列顺序。据此„„我们就可明了一个词在句中应扮演哪一成分的角色,一个句子是属何种句式。
通过句子结构分析法,就能辨识词的活用现象。如“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主”、“宾”都非常明确,谓语动词只能由“刃”这一名词来担任。又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一句,“披坚”、“执锐”无疑都是动宾结构,“坚”、“锐”这两个形容词,就应充当宾词,活用为名词。
辨识句式也是如此。如果句子前后构成判断关系的,不管有无判断词,皆是判断句。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句中的“者„„也”是判断的标志,再如《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刘备天下枭雄”则没有判断词;如果是被动者作主语的,不管有无被动词,都是被动句。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史记·屈原列传》);如果缺少成分的,则是省略句。如“必死
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殽之战》);如果成分按一般顺序变位的,则是倒装句。如《张衡传》中“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一句,作为状语的“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后置到了中心语的后面,成为状语后置句。
3.通过句意理解通假和一词多义现象。
一个句子,总要表达一个意思,凭这一意思,就可明确句中的某个词是否通假,表何意义。例如《促织》中“高其直,亦无售者”之句,课文注释中并无通假之说明,然而我们不难领会这句话意思是:“抬高它的价格,只是没有买的人。”凭此句意,我们即可断定句中的“直”是假字,本字应是“值”。再如《孔雀东南飞》“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取”,通过了解句意,我们很容易知道“取”即“娶”之意。又如一词多义现象,我们只要凭着它不同的句意稍加分析,它的各个义项就会昭然若揭。如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③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论积贮疏》。这三组句子中的“寒”字根据句意可分别释为“冷”、“寒冷的季节”、“缺乏冬衣而受冻”。
以上数法,是教给学生的自学之法,教他们以自学的本领,给他们以获取知识的钥匙,使他们在学有成效的基础上学有兴趣,学会自学,善于自学。
二、强化学生能力训练,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听和读的过程,是一个语言信息处理的过程。通过听读,提取有用信息,改变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提高原有的认知水平。
“听”,是很重要的。有人曾提出“语感教学”的方法,即让学生在听觉感受中学习知识。应提倡多听,听学生读,听教师读,听艺术家读。真切地听出古文学的味道和感受来,深切地领悟古代语言的魅力。在教学古文时,可利用录音、录像或多媒体,将声画效果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体悟。
“读”,就是朗读课文。大声齐读、分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交替进行,培养语感并解决生字难字,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记住相关内容。我国古代教学就非常重视朗读,从一些名句中可见一斑,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等等。但,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往往忽视了诵读,只重视理解,这是造成学生文言文语感差的直接原因。朱熹谈读书时有段话:“凡读书须要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绍禹在《语文教学辞典》中说过:“从阅读心理的发展看,朗读技能的发展一般先于默读,学生最初的阅读活动多依靠有声语言。”他们都道出了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但文言文朗读存在困难,它字少意深,音单义广,句法简奥,语焉不详,一字多音,所以文言文语感需要长期练习,急于求成的功利性作法犹如饮鸩止渴,为了使朗读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要认真设计课堂朗读程序,每次朗读都要提出要求,把读和理解巧妙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读的作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提倡学生多读,不但对教材内的文言文多读,而且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例如:学了《鸿门宴》,引导学生读《史记·项羽本纪》;学了《促织》,引导学生读《聊斋志异》,学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引导学生读杜甫的《三吏》、《三别》。鼓励、提倡学生到古文学的殿堂里去游览,吸取古文学之营养,体会作者忧国忧民之情怀,提高文言文阅读之素质。同时,我以为,这个“读”还应该包括“诵”,就是让学生速背。这和死记硬背是有本质区别的。传统诵读存在背诵单
一、刻意注入的弊端,我们提倡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相结合。语言学习最根本的方法在于记忆,而背诵是训练学生记忆力的首选途径,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方式。诵是培养语感最重要的阶段忽视这个阶段语文教学只能事倍功半。在课堂上多数学生都能在短时间内把一段背下来,不过这种记忆是短期的,在以后的课堂上要经常提问,及时巩固。
说和写是一个把自己思考的内容,以外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是提高学习文言文能力的重要环节。
“说”,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因为经济改革的大潮,已经把口头交际推入了语文教学的视野,并且提出了一些有待我们去解决的问题。然而,如今的学生,好多不会说课文情节,不会详说,更不会概说,我们应强化“说”的训练。对文言文而言,这个“说”其实就是将自己的“译”表述出来的过程。译,就是让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高中生思维方式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因此我认为应该利用意义记忆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便于记诵。在学生译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听,随时纠正有明显知识性错误的词句,遇到难句一定要让学生多译两遍。学了记叙性的文言文后,可说故事情节,谈人物评价;学了议论性的文言文后,可说自己的感受体会,谈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说”的训练,启迪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的严密性、合理性,培养他们的联想力、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激发他们继承民族光荣传统的爱国热情。
“写”,是语文素质教育中的“重头戏”。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强化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使“学”和“写”结合,相得益彰,让学生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结,也是写的一个环节,目的是为了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可以安排了这样的环节,把那些零散的知识分为八类:词类活用、通假字、句式、实词、虚词、双音词古今异义、成语名句、生字。每课都让学生进行总结,系统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
析,是写的深化,是对课文的大意、思想、人物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在学完《勾践灭吴》后,我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各抒已见,认为勾践在逆境中卧薪尝胆,能屈能伸,最终取得胜利,真乃大丈夫;文种颇有智谋、爱国,也有学生认为文种出来太晚,早一点越国不就于灭亡了吗;对于夫差不打越国个别同学认为是不愿让百姓受战乱之苦,为此我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夫差:他是不思进取,为勾践的假象所迷惑,利令智昏。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古为今用是必要的,既实现了德育目标,也能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议是很有效的教学活动。
为了使学生对人物有深入、创新的评价,可让学生自选人物写人物评论。下面是一个学生写作成果。
评秦穆公
——读《烛之武退秦师》
秦穆公联合晋国围郑,他却听取烛之武一面之词,违背了盟约,使秦晋灭郑的计划落空。
秦穆公有三过: 一过:秦穆公不应该不经权衡就联晋围郑,他如果开始就仔细地考虑,也就不必劳师动众,并且无功而返了;二过:秦穆公生性多疑,他既联盟于晋,就应相信晋国,不应怀疑晋国的诚意;三过:秦穆公不应违背盟约,单方面撤兵,他是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国君要以德服人,言必行,行必果,像他这样背信弃义之人,试问谁还敢与他为盟,谁还敢来投奔他?所以秦必衰!这篇短文言简意赅,颇有新意。每篇文言文都有闪光的思想,让学生自己挖掘出来从中感悟道理,取其精髓是非常有意义的。并且能及时发现学生认识上的错误,从而正确地引导学生。
三、利用富有趣味的语文活动,深化文言文的学习。
文言文教学同样能举办很有趣的活动。我在一部分有情节的课文中加上了表演这一环节,即在将课文改写为课本剧后,进行表演。《勾践灭吴》、《鸿门宴》等都是适合表演的,学生自己报名扮演喜欢的角色。表演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过程,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小组之间有对比,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欲,因此他们非常喜欢这个活动,他们有的对一些情节进行加工,融进了现代生活的色彩,有的则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情境,所有学生都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有所收益。
四、进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就是我们习惯上称的“因材施教”。长期以来,我们缺乏操作手段和技术,“因材施教”只是作为一条教学原则高悬着。文言文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呢?方法很多,但最重要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即进行分层教学。
实行分层次教学就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训练内容。让学生各自在原有基础上,全体学有所得,都得到相应的提高。例如,在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针对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再阅读《邵公谏厉王弥谤》,对其他人则要求把课文内容掌握即可。这样,既使优等生吃饱,又使中等生吃好,也使一般人吃了,所有学生都有所收益,得到了成功的体验。
实行分层教学,还要善于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好的学生,亢奋的学习情趣较为持久,主要是要激发、培养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让他们多亮相,以显示他们的闪光点;多指点检查,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多采用一些激励机制和方式,激励他们求进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他们的进取意识。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在文言文教学的探索中,是否还可以找出一些支点,能让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得以迅速提高呢?大诗人屈原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有道不尽的奥妙,说不完的经验,一些问题限于篇幅未能提及。在此,只想藉一己之粗见,让学生找到一个“撬”动文言文的支点,并作引玉之砖,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第四篇:在成长中理解成长
在成长中理解成长
“成长”,我们生活中时常用到的词语,也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词语了,却鲜有人能真正理解何谓“成长”。还记得我在小学时就对“成长”一词感兴趣了,因为那时还很无知,对词典中“向成熟阶段发展”的解释还一知半解,更别谈真正的结合生活的理解了。直至一次考试,才使我对“成长”有了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记不得是什么时候的考试了,考试一个星期之前就认为自己早已准备好,所以没怎么复习或者说根本没有复习,考试那天居然还信心满满地走进考场。自信早已成为骄傲自大。结果可以预料,考卷发下来后,我的脑子一片空白,一切似乎都模糊了,只剩那鲜红的正在滴血的分数一遍遍冲击我的眼睛,轰击我的身体。只感觉心脏就要蹦出来似的,血液疯狂的奔流着,经过眼眶变成晶莹的液体流淌不止。心中充斥着失望、懊悔和无助。不知哭了多久,估计是哭累了,或者,是眼泪流干了吧,便失魂般的回了家。
一到家,哥看见我的恍惚样便了解了一切。他起初并没说什么,待我胡乱的吃了几口饭并没有意思要写作业,只是在书桌前愣愣地发呆的时候,哥走过来轻轻的坐下。他拿过卷子,看了一会儿后,知道我不想说话,便写下了几句话,拍拍我的肩膀,轻轻地说了句:“我相信你已经成长了。”便离开了房间。
深秋了,瑟瑟的秋风透过窗子吹得纸条直打颤。我拿过纸条,字迹依然那么刚健有力:“胜不骄败不馁。我知道你一定已经找到原因了。明天早上我希望能看到一个历经蜕变,成长过后的你。永远挺你!”
读完我沉思了很久很久。这次考试失利全是因为自己的骄傲自满。为何会骄傲?是因为之前考试的成功经历所致,被成功带来的愉悦冲昏了头脑,才会让自信变为骄傲,变为侵蚀心灵的恶魔。而无论面对成功还是失败,一颗平常心显得那么重要。我正是因为少了这颗平常心,才会成功时自大自满,才会失败时垂头丧气,一蹶不振。
月亮透过窗子将她的光华柔和地洒落到纸条上,那几句话被月光映的在我的眼前闪闪发光,在我的心底闪闪发光„„
第二天清晨,虽然一夜未眠,却精神满面的上学了。这应该算是成长吧!是的,这就是成长!我在成长中理解了成长!
第五篇:我对语文课程的理解
我对语文课程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的要求是:
1、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与文化的积累。
2、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4、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5、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语文课具有两重概念:
其一就是育人。在潜移默化的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文化,让学生懂得假、恶、丑与真、善、美。
其二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能够在社会中交往。是汲取民族文化,了解多样文化的差异。
用一句话来概括,语文课程就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做人。
因此,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