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艳读书心得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三堂镇中心小学李艳
在阅读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时,一篇篇讲真话,有感情,字里行间充满智慧的文章确实让我很感动。
李希贵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以时间为序,给我们讲述了一位从乡村中学普通教师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学校长、县级市的教委主任、地级市教育局局长,最后成为当代教育家的“教育故事”。他的每一步前行都诠释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教师的幸福成长,为了学校的长足发展,为了打造教育强市等等,他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创新、不断的读书学习,他的成功应该源于他对教育卓越不懈的追求,他把追求完美已经成为习惯。
书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情,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把它搞复杂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孩子呢?对孩子多一份宽容,就让孩子多一份希望,作为教师我们要把学生一个无知的不懂事的孩子对待,决不能用一个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孩子,这样的孩子不公平,我们要善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把孩子当成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
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而反思我们的教育,对学生总是每月一考,每单元一考、甚至每星期一考,学校以学生的分数衡量老师的教学水平,于是老师就用此衡量学生的成绩,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总担心学生考不好,对诱导知识总是反复讲,结果学生考的如何?学生该不会的还是不会,这就需要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正如作者所说那样,教育有时就是这样奇怪,我们耗尽心血和时间经营的。例如:课堂上老师苦心孤诣的讲解辅导,很快就会被孩子忘掉,而无意中播下的种子,让他们受益终生。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用于我们的反复讲解和学生的反复练习上,而应该多放在如何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上,“什么时候孩子们在我们的课堂上学会独立思考了,什么时候孩子们能够探寻属于自己的答案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
李希贵老师说:“我真正的学习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民族素质的提高、乃至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都离不开书。一个人在他相应的年龄阶段,如果没有读过适合他的书,那将是终生无法弥补的缺憾。
李老师还有一句话使我深受感触,他说:“不重复自己,需要可贵的自省;不重复别人,则更需要自信。”
作为一名教师,要以宽广的胸怀博爱每一位学生,教师的爱如同阳光普照大地,如同雨露滋润万物,但是,爱并不意味着迁就放松,而是严而有爱,爱而从严,学生最关心的是老师对他的看法如何。最
大的愿望是受老师的关心和喜爱,当我们面对学生时,尤其是那些充满缺点的学生,尽量去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真诚地去赞赏他们,就会激发他们的希望和信心,鼓励他们奋发向上。曾记得有一位优秀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打着灯笼找学生的优点,用显微镜观察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腔热情地欢迎每个学生的微小进步。
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让我感到的同时,给了我很多启发,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要以李老师为榜样,多读教育名著来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思考水平,要一切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为学生能读到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书提供一切帮助,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用显微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希望和自信,为了自己的教育梦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听课心得 李春艳
听课心得
九里小学李春艳
今天有幸参加了县名师工作室的“赣榆县小学语文说理性课文教学研讨课活动”,的确受益匪浅。
在这之前,我比较喜欢选择这样的课型上公开课,以前我上过《说勤奋》《徐悲鸿励志学画》《滴水穿石的启示》等多篇课文,感觉自己上得还不错。今天听过两节课后,特别是研讨过程中一位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何处理明理教学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以前的课堂教学,只是让学生在读中明事理,而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王发星老师执教的《学与问》一课时,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如“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___„„”另外,王老师最后设计了一个小故事,假如你是这位智者,你会怎样来说服这位只知道“学”的老二?让学生进行写话训练,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设计。学生通过智者身份的体验,不仅巩固了课本知识,体验了文体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了融合,把已积累的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了。角色体验在语文课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所说内容比较浅薄,别笑话。
2012-11-15
第三篇:樊艳春读书心得
读《教师礼仪》有感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打扮的人,年轻时就追求素面朝天的自然美。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教师个人形象越来越重要,我觉得应该有点改变了。一次在书店帮孩子买学习资料的时候,看到《教师礼仪》这本书,觉得对我肯定有帮助,于是就买下了。《教师礼仪》从教师的个人形象、着装服饰到教师的语言礼仪,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的交往礼仪等方面,作了详尽的阐述,读后觉得真真正正是受益匪浅。
教师礼仪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如何表现教师应有的气质与风度。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更应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比如,要注重形象礼仪,做到仪表衣着文明。的确,教师的衣着整洁、典雅、合体,对学生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显然不雅。记得我们初中时,有位年轻的男教师就是如此,经常胡子拉碴地给我们上课,有时晨跑还穿着睡衣。调皮的男生给他起了个绰号“大侠络腮胡”,上他的课经常提出讽刺性的问题刁难他,对他很不尊重。现在分析一下,老师本身也有问题,孩子们的不尊重是他自己不注重个人形象的随意造成的。而超时髦,超前卫的着装也不妥。比如在夏天,一些女教师穿着吊带裙或者透明度很高的衣衫给学生上课,就可能出现负面影响。也许低年级的小学生无所谓,可是高年级就不一样了,他们已经进入青春期,看到衣着暴露的女教师,他们就会指指点点,窃窃私语,那里还谈得上尊重老师。这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师的言行举止,就是一面镜子,容不得半点随便散漫。
教师仪表是教师整体风范之一,他们的音容笑貌、举止文明、作风正派、知识渊博、风度儒雅,衣着发式无形中都成为学生和社会学习的楷模。记得以前教四(2)班级的时候,班里的女生个个很美。刚接班时我就注意到这点,她们个个梳着长长的马尾,俏皮活泼朝气蓬勃,让我更加喜欢,经常和她们一起玩闹游戏。改变悄悄地发生,期中考试后她们的马尾大多变成了齐耳短发。一次我对黄某说:“你的头发又黑又亮那么漂亮,剪掉真是可惜了!”她笑着说:“我还是觉得像老师这种发型更好看。”原来如此,她们不知我留齐耳短发是为了遮盖大脸盘啊!但也由此可见:教师的外表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的大。
我们是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模仿能力很强的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我们更要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做一个具有现代礼仪受学生和社会尊重的教师。
徐行民办育红小学樊艳春2013年1月8日
第四篇:读书心得赵艳梅
读《做最好的自己》心得体会
清水九年制学校赵艳梅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我们的好朋友,通过它可以“看”到广阔的世界,“看”到银河里的星星,“看”到中华瑰丽的五千年,“看”到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对我们扩大视野、增
长见识、丰富积累、提高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我国伟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人人拥有一好书,人人读一本好书的读书工程的号召下,我买了一本李 开复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
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当书到手时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读这本书。读完后不禁觉得神清气爽,以前也曾读过一些书,读后似乎感觉都是一些空话,仅仅留给我一些无谓的说教,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看了这本书后,感觉与众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这需要我们每个人进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时候,大家都在审评对方,研究对手,却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了解自己。李博士用平实的语言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心门。他告诉人们:做人不是只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时的自省却能让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简单的树立理想就可以轻松实现,但是没有理想的人却一定无所适从;做人一定要有广阔的胸怀,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量的非凡气度;做人要有勇气,真正敢于追逐自己梦想的人才能让更多的机会停留在自己身边……他不仅提出了浅显易懂的“成功同心圆”说,而且运用了发生在他身边的大量故事来阐述成功的秘诀。这些故事很值得我学习和品味,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指导我走向成功之路。其次,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不同。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或许经常有这样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样才能得
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现在看了李老师的“成功”学后,体会到:人和人之间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无论是所处地位与名望的高与低,拥有富的多与少,只要发挥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又对社会和他人有益,同时还体验到了无穷的快乐,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抉择,但不需要为压力过重而苦恼,更不需要为了失败而哭泣,也不要让事情来主宰我们,而是要用积极的态度来主导、推动事情往更好的方向进展。
最后李开复博士认为: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对此我的理解就是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形式不同,成功的意义也不同,不要去在乎世俗的模式,只要自己努力去实现理想,并且每天都在向理想靠近,就是成功。成功的标准并不是单一的,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限,无论是令人瞩目还是平凡普通,都是成功。当然,在现实社会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我们的理想和现实永远存在着差距。而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改变心态,调节情绪,改变思考方式,不断超越自己,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烧,做最好的自己。
读完《做最好的自己》,感到其实做好自己并不难。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最好的自己,都可以做到优秀。我们更不必为自己赶不上别人而太过自责,也不必因为境遇不好而太过感伤,怨天忧人。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追随自己心灵的选择,不求其他,但求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就会变成一个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
第五篇:教科研活动心得李春艳
教科研活动心得
李春艳
教育科研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总结教育科研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教育规律。作为学校科研小组人员,应努力增强科研意识,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育质量;努力走科研之路,正如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诲校长们时讲到的:“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一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走科研之路才能真正体会做教师的快乐。
一、增强科研意识,做完美型教师
以前我认为“教人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即可,对教育科研认识不到位,加上不懂也不会搞教育科研,自然会产生不少模糊的认识。此次学校成立教科研小组,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所以一定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在教学中的地位,体会到投身于教育科研活动有利于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促进自身素质提高。通过两年来的学习和研究是我懂得在当今信息社会里,一个不研究学生心理和行为、不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探索教育规律的教师,是一个不完美的教师。
二、把科研的重点定位于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
通过科研活动我渐渐懂得求实是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生命线。教育科研容不得“浮夸”、“泡沫”等现象,所以我努力把最烦恼的问题作为课题。例如:班主任角色如何正确定位;心理偏差学生如何教育;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如何处理;怎样教学生学会学习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教学中常常遇到的,是最具实际意义的。作为一名科研教师,从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去学习理论,再进行筛选,建立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展开研究,积累资料与体会,并进行反思总结和形成规律,最终力求上升到理论,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快乐型教师。
三、及时做好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使我认识到教育科研是一种思辨性活动,经常对教育科研中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分析是很重要的。反思包括对教育教学中的现象进行分析,透过现象挖掘出其中的本质,从而形成独到的见解;包括对自己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做法进行归纳和提炼,形成规律,及时纠正偏差,使科研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运作。在反思中最能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