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有吸引力的老师(5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16:0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个有吸引力的老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个有吸引力的老师》。

第一篇:做个有吸引力的老师

《做个有吸引力的老师》

诗人艾青说过:“人生的路很长,往往关键的几步,就是在最年轻的时候。”今年毕业的学生来信这样写到:“在我人生最关键的时候您帮了我一把,如果“帮助”被这样传递的话,您的价值就可以用“摩尔”计算了!”当然,这是学生对我的勉励。但使我更明白感情引人向上,给人以力量,只有老师魂系学生,才有学生情系老师,我最大的慰籍是赢得学生的感情,享受着师生交融情感的愉悦,这种感情的力量就是我几年来教师工作的主线。

一、注重师生情感交流,达成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我在教学实践中了解、探究到,造成学生学习成败的原因,有环境条件因素,更主要的是自身因素。鼓励学习优异的学生稳步上升,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改变暂时的落后情况,关键是调动他们自身的非智力因素。排除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和观念障碍。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是:

1.做个有吸引力的老师。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为此,我要以自身饱满的热情和生动有趣的语言、自然端庄的体态和简明清晰的思路,去尊重学生、影响学生、吸引学生。和我同头儿的王老师以她踏实、认真、诚恳的人格魅力把学生吸引到她身边,学生约到几点就等到几点。我以一句真诚的话打动了学生,我说:“我在课堂上没有本事使全体学生都听懂,你听不懂完全是我的责任,请你利用课余时间来问我问题。我保证让你满意,而且决不会出现你问我一个我回问你一个的情况。”学生打破顾虑,自此,化学组便门庭若市了,问问题的学生排起了长队,都应付不过来,非常感谢的是我们全组老师经常帮我们俩回答学生们的问题,中午从没休息过。

2.注意个性差异,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了保证不同类型学生都成功,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了解学生。既要分析全班学生的共同特征,如基础知识的掌握、接受能力的强弱、学习习惯的好坏;又要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了如指掌,如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从而有意识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取得成功、获得承认的愿望和需要,对于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渴望成功的心情更为强烈,成功后的快乐是他们渴望学习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下面举一个教学中的例子:我们让学生做一份试卷,根据经验大都知道学生会在什么环节上犯错,哪些概念上混淆。但始终弄不明白的是多次重申的问题,学生为什么屡犯错误,并非教师没有讲清楚,那么他们对这些问

题又是如何审视和思索的呢?于是,我决定让学生上讲台讲一堂试卷分析课。这一提议得到了全班学生的积极响应。我的化学科代表是个认真负责,能力较强的学生,课下常爱解答同学的问题,在班里威信很高,被学生们昵称为“助教”。他激动地对我说:“老师,我为准备这堂课兴奋得一夜没睡,能不能让我讲一整堂课,过过隐。”其他同学都欣然同意,并表示全力配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科代表在讲台上,引导审题、讲述思路、板演过程、投影小结,头头是道,思维敏捷;台下同学们提出各自的巧思妙解、“独门绝活”以及思维困顿。我也举手回答了几个问题。课后学生们的评价是:“就象开了一场“歌迷音乐会”,通俗、易懂、热烈、参与、难忘。”我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全员参与教学模式就是:全体师生、全身心、全过程,知、情、意、行融为一体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起点是参与、重点是学会、关键是投人、核心是创造。在近一年的新教学模式探索中,全体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进取;在进取中稳步、递进地成功。我的科代表带动了一批成绩优异的学生,我们在课上经常开设全员参与教学活动,课下组织“一帮一,帮你会”学习小组,口号是:“我们一起成功!”。做为教师的我,从教学策略上兼顾两头,带动中间。对能力强,好学肯钻,成绩好的学生适当提高要求,常帮他们找不足,想法弥补,精益求精,培养精品意识;对暂时落后的学生制定“逐个”击破的办法,哪里好补先从哪入手,不求多得,只求少丢,树立信心意识;对中等同学,分类提出要求;确定近期目标,制定长远计划,稳固优势,增加进取意识。考前放假期间,我把自己总结的习题方法集借给学生,并帮他进行了补习。功夫不负有心人。

二、精心设计教学,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思路就是化学教学思路设计的中心。研究学生的学习思路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既要考虑全体学生学习思路的共性,又要考虑某些学生的个性。在这两年的高三教学中我发现了学生学习的几大误区,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教育心理学,我们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在今年的高考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误区一:总是在总结失败的教训。

作业、试卷讲评后,学生的自我分析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能及时发现知识的漏洞和思维的缺陷。教书七年,看到的学生试卷分析,总是在总结自己失败的过程。错误的成因是由于知识的薄弱,一系列概念混淆不清而形成的思路不明,学生自己不可能剖析得很清楚。于是,又在多次的教训中反复失败,耗时耗力收效甚微,造成部分学生对学好化学失去了信心。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思路是反其道而行之,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只总结做对的和自己感觉做得最满意的题,变反复失败的恶性循环为反复成功的良性循环。具体

操作如下:选择你做得很满意的题目写下一些体会。(参考内容:这题考察了哪些知识点;你是如何审题的,题“眼”即关键词是什么;记下你的每一步思路,特别是第一步,告诉我们为什么这样想,还有别的思路了吗?请给这类题做个小结给我们一些启示;这些成功的经验对你失败的地方会有帮助吗?)学生对这样的总结既感新鲜又感实用,让他们尝到探索知识的甜头,感到自己正走向成功、取得成功,成功的喜悦将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

误区二:总以为自己在“马虎”上失分,这是一件小事。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承认自己小考小马虎,大考大马虎,还常为此事痛心疾首。学生、家长甚至老师也认为这是学生自己学习习惯的不良而造成的,只要注意就能得以改正,然而事与愿违。看来是不是我们共同疏忽了其中的一些重要原因呢?从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调查中发现,其实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差在作怪。学生由于某些知识的遗漏而造成审不出关键“题眼”,挖不出暗示“机关”。老师一语点破,便简单地归咎为自己没看见这些要点,总有“马后炮”的感觉。倘若审题有误,便意味着失败已经来临。帮助学生过好审题关就是成功的一半。我的办法是:1.越是觉得见过的熟题越要仔细审视。粗看题目,容易滑入常规,以自己的定式思维篡改原意。这时把我好象做过这道题的思绪拉回来。变成我正在做这道题。2.学生误把读题当成审题。教学中尽量训练学生只读一次题目,便明确解决什么问题。这就要边读边把关键的词语、数据翻译成化学用语和简洁的框图路线,找出内在联系。其实这就是在构建解题的思路,同时题中的数据、化学方程式也一目了然了。再深挖题目内涵,找出暗示机关,这样的审题为解题铺平了道路,然后分步求解或整体求解得出结论。学生在教师多次反复地、有目的地指导下,科学的审题方法就会逐渐形成,从而其解题能力也将得到明显的提高。

误区三:只注重一个个知识点的掌握,不善于培养知识加工能力。

化学学习的一大特点是理论性表观上比数学、物理显得浅显一些,容易听懂,但不易保持。很多学生复习中总抱怨:“化学知识零碎繁多,杂乱无章,但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知识点不会或遗忘就株连九族。形成一讲就懂,一放就忘,一做就错的局面,到底该怎么办呢?这是化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情况,因为学生的学习往往容易形成教师教什么就记什么、课本上有什么就学什么。比较注重对一个个知识点掌握,而缺乏对知识体系的总体把握。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培养学生知识加工能力,揭示规律随机应变。具体来说,就是将零散的知识收集起来,从不同角度总结归纳,将知识按其内在联系抽象、概括、逻辑地统摄成规律,去解决问题和探求新知。学生自学习化学起就不断地大小总结的写着,但多数是教师总结的“翻版”或课外参考书图表总结的“再版”,学生为做总结作业而总结,因而用起来不能得心应手,也就失去了总结的意义和兴趣。原本小结、总结应是学生逐步形成的学习习惯,现在不得不硬性变成一种作业形式了。其实,自我有序的生活是高质高效的。学习也是这样,无序零乱的知识不会带来高效率;不带个人体会的总结,永远不会在应用时随心所欲地从大脑中索取,将知识作最优化的组合,形成清晰的思维通路。那就只能在“题海”中重复着你永远不会错的题目,在你急于想提高时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结束后,先给学生做总结示范,并和解题思路紧密相连,让学生体会到只有这样做就能找到学习的“捷径”。尝到甜头的学生自然就主动地将其中的知识内容分解重组,想方设法地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这时我们再让他们将体系的每一个片段在各个知识点上得到落实。之后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繁多知识的规律揭示、感悟,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合理的知识体系,使之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应用。许多学生感叹:“这回可找到学好化学的窍门了!”

误区四:跳入“题海”,对的老在做,错的还在错。

曾出过高考题的北大教授严宣申说:“高考复习时学生只需做300道题即可。”至于哪300道题他没说,当时在场的许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惊呼:“这题量太少,简直开玩笑!”我想没有中学教学经验的严先生说的有没有可能呢?有什么根据呢?我决定调研后再说。于是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高考说明、研究了近10年的高考题目,茅塞顿开。高考试卷中考察的知识点每年约含110个左右,分布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五大知识体系中各有比重。100%考的重点、难点、热点共有27处。这10年的高考题不就是300道左右吗!做透了,弄懂了,知识点就复习较全面了,基本技能也从中得以培养。我把这些想法和严先生以及市、区教研员进行讨教,得到肯定。这300道高考题是经得起推敲的,比市面上的各种所谓“星级”试题,更能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学科素质的培养。如何让学生通过做这些题就能将烦乱的知识成系统,象计算机中的“菜单”一样有序地在大脑中织成网络,做题时随时享用。看来按部就班地做题是不会有太大功效的,于是我就让学生把自己不会的题型交一张清单上来,结果惊奇地发现大多数包括在常考的热点之中。热点之所以热,无非是学生没有领悟这些概念的真谛,题并不难却常考常错,形成了它们的区分度好,自然成热点。于是我将近10年的高考题细分成一个一个专题,挑选学生常错的印成专册,先让学生从中选择部分题目练习,再从习题中总结知识结构,比较混淆的概念,归纳物质通性,小结性质特点,体会解题思路,从中得以启示。课堂上师生再共同讨论,每个学生将自己对这部分的见解各抒己见,补充疏漏。(疏漏的地方正是自己这部分存在的问题,找到结症,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我又对每一专题都做解法

归纳,巧思巧解揭示,学生再做完此专题剩下的哪一部分,同时对这类题型或概念出现过的错误做自我纠正,写下心得体会。有的学生高兴地说“这次可找到解这类题的绝招了,一辈子都不会忘。”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学生真正明确了自己哪些知识弄懂了,哪些知识还存在什么问题。高三(3)班学生对高考化学科的班平均估分仅与高考分相差半分,就是铁的事实。

又有的学生从学法中得到了乐趣,投考了师范化学系,有的学生所有志愿都是化学专业,最终如愿以偿。(其实在此之前他的化学从没有及格过)。

结束语:

耐心、热情、自信地等待着教学的效益。

教学的乐趣常常在于等待,就象种植、培育和供养种子,期待着它成长得健康、充分、有用一样,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与之相似。因而我要不断地阅读、思考并促进学生思考,和学生们交流自己的疑惑和观点,和同事们分享自己的经验。保持广泛的能力和兴趣,在课堂上求创新、在交流里求竞争、在学习中求发展、在教研上求提高,逐步达到教与学的最佳耦合。

第二篇:做个有爱心、有智慧的老师

做个有爱心、有智慧的老师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这又是一个关于老师与孩子的什么故事呢?带着好奇与期待,我点击开了这个故事。

第一张图上立刻展现出了一幅温馨的画面:一位年轻的老师弓着腰,不知用什么幽默的话语逗乐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画面中的他们显得那么轻松自然、快乐幸福。从老师关切、慈爱的目光中,我猜想这个小男孩就是老师心目中那颗绚丽灿烂的“星星”吧?

接下来的故事则深深地打动了我。画面中的小男孩叫伊夏,他有很多优点:有强烈的好奇心,头脑中充满了奇思妙想;喜欢画画,喜欢用画笔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可他却有着阅读和识字障碍。而他身边的人只注意到他的不足,同学们嘲笑他,老师批评他,父母嫌弃他。在大家的否定声中,他变得厌学,继而性格孤僻。

看到这,我的心猛地被揪了一下,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班上的那名落后生,同样有着阅读和识字障碍的他。我恍然明白了他厌学,他不写作业,他不愿读书背书的真正原因:因为没人看到他的优点,只一味地强调、责备他的不足,让他变得自卑、自弃了。现在想想真是后怕,可能自己无形中也成了摧毁他阳光、自信的刽子手。

再往下看,还好,伊夏遇到了一位懂他、爱他的救星—尼克老师。尼克老师敏锐地发现了伊夏存在的问题,开始从不同方面着手去关注他、了解他,发现了他的闪光点,而后循序渐进地,用自己的时间、耐心和关怀帮助伊夏找回了自我,找回了快乐。

故事中的尼克老师成功地完成了对一个问题学生的转化,他依赖的不是威严、斥责、谩骂,他靠的是智慧和爱心。爱心让尼克老师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发现优点的眼睛,他发现了学习有障碍的伊夏却拥有超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爱心让尼克老师不放弃任何一个落后生;爱心让尼克老师积极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教育方法。智慧

让尼克老师发现了学生的沉默、自闭性格;智慧让尼克知道从作业本中、从身边的同学、从家访中了解伊夏的现状,并发现其闪光点;智慧更让尼克老师从科学家故事、从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中去鼓舞伊夏;智慧让尼克老师根据伊夏的兴趣教孩子学习绘画,并在绘画中对他进行阅读和书写训练;最后,也是智慧让尼克老师向校长提议举办了一场全校绘画大赛,让伊夏彻底恢复了自信和快乐。

再次回到第一幅画面:老师用他的微笑、快乐逗乐了孩子,孩子笑得那么开心自在„„

是呀!希望我们每对师生都如同画面中的一样,充满了和谐、欢乐。为了孩子,让我们都努力做个有爱心、有智慧的老师吧!

本学年,学校给每个班级配备了小书橱及100套图书,为了发挥图书应有的作用,更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增加积累,增长学生的见识,我在班上开展了“我来讲故事”这一活动。利用每天的一节自习课让学生自行阅读书橱中的一本书。一个月后,让学生来进行讲故事比赛,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并在几位任课老师评委的打分下,公正地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三(2)班班级发展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6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20人,分别来自附近的几个自然村。这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这是一个令人喜欢的班集体,他们团结友爱,积极努力,这个学期的重点我会放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的培养上。

二、本学期工作目标:

1、学期初利用各种规章制度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继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强化的学生的纪律观念。

2、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学好各科文化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使学生能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3、继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他们能够奋起急追,主动追求前进的步伐。

4、认真搞好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5、配合学校搞好各项活动,认真维护学校的教学秩序,使该班的学生能够取得进步。

三、本学期的工作方法措施:

1、向学生做好宣传工作,尤其是学校的工作管理模式,推选得力的班级管理干部,结合班会、队会做班级的各项日常工作。

2、通过各科教学向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指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及革命优良传统的教育。通过家访、互评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表现,从而形成教师、学生、家长的三者有机结合,促使学生的发展有一个物质根基。

3、充分调动和促使班内的活跃学生成为班级各项活动的主力军,使班级形成一种生机盎然的学习、生活氛围。从而使班内的学生能够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4、落实“四抓”工作: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因此抓好晨读是一天学习的开始。抓住晨间谈话则是德育的保证。抓好作业质量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抓住课外资料培养起他们阅读的兴趣,成功就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

5、组织好课间活动既可以避免无谓的受伤,又可以让他们知道怎样游戏,学会合作、学会团结、学会公平合理的竞争、学会谦让。

宛如盛夏的一股凉风,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安徽省班主任远程培训。在聆听了数位教育专家对班主任工作的精辟解读和领略了优秀班主任的风采后,我渐渐地读懂了班主任工作的真谛,破解了当班主任的幸福密码。

第三篇:做个有语文味的老师

做个有语文味的老师

有幸在金秋十月听了两节高一的课,两位女老师温文尔雅,舒缓含蓄,节奏随和;课堂上以人为本,重在引导,交流轻松惬意。现就第一节课做些许浅陋的评价。

在笔者看来,即便是高中教学,这语文课的韵味也应该出自朗朗的书声,出自对字词句篇的深入揣摩,出自教师的抑扬蕴藉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出自对文本的深究细问人文契合……

而欲使语文课有这种独特的“语文味”,其本源必是来自教师,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必先有此种韵味,方能带领语文课堂走进语文之佳境。

藉此初衷,我关注了这节课上“细节的精彩”,比如,教师对教材钻研的深度,课堂语言的美妙,整节课的环节设计的精炼,教学形式的灵活,课堂意境蕴味的优雅等等。

一节课的深度,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对教材处理得精当与否。整体观察王老师执教《金岳霖先生》这节课时,我们可以了解她整个的教学设计,导入——设问——研讨——交流,环节井然,起承转合皆备。

可是语文课堂的韵味应该是基于细节的“人、文”契合,执教者显然在这些诸多细节处理上做得很不够精致。

例:教师开始的导入取向是一个不小的败笔:

我们看中央十套的《大家》栏目,不是浙江台的“大家”……

大家的含义有两种……

一个“大家”写的另一个“大家”的故事……

这样一种靠“名”起课,将名人“圣化”的导向,意图在迫使听者不得不整肃起来,这显然和汪曾祺文笔的风格截然背反,使得文本原有的亲和幽默淡然的气韵难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实现。

这个问题凸显出来的是执教者的一个错误的教学理念,关注了“名”家,却没有关注之所以名的要义所在,不能与所教的文字保持一定的风格接近,这无疑会使自己的课堂基调定位出现偏差。二

全节课就文本解读的整体,执教者是设置了一个问题和两个活动:

第四篇:做个有思想的历史老师

做个有思想的历史老师

眉村中学王德胜

有思想的历史老师,真的久违了,我们经常听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我们这个民族在“轴心时代”,一大批思想家璀璨夺目,光耀古今,但是自“天人感应”发明者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我国思想史就开始黯淡,乏善可陈,到科举制滥殇的宋明清时期,四书五经成为士子孜孜以求的敲门砖!以至于有学者疾呼“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近代以降,中华民族时运多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盛产”了一大批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以“启蒙”为己任,但很快救亡取代了启蒙,“思想家”让位于“革命家”,知识分子以投身革命为荣,以反帝反封为己任(这中间有分化、有团结、有斗争等)。在这过程中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也悄悄开始发生变化,试看几例(仅摘录抗战时期的延安):

1、陈学昭,是一位留法博士,在谈到她在延安的感受“一有空,我就在窑洞前纺线,晚上有时在月光下也纺。在纺线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想了,一手摇着车,一手拉出又细又匀的线,感到满意和幸福。”(纺线的愉悦!)(陈学昭:《天涯归来》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P177)

2、“识字不识字吧,有什么关系呢?还不是一样革命”(革命与文化高低无关,与觉悟有关!?)(欧阳山:《圣地》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3、郭小川写道“抚摸着/发粗的肩膀/和赤色的胸膛”“就是这样/炼成了钢”(为具有农民的健壮而自豪!)

4、还有一位诗人写了《我生产了十七石》“我生产了十七石/用我这苍白的手/用我这握笔杆的手/拿起粗重的镢头。”“我生产了十七石/我再不是苍白的知识分子/我是钢筋铁骨的庄稼汉/世界再没有什么叫困难”。“ 我生产了十七石/比我写一篇漂亮的文章/比我发表一个动人的讲演/更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我能生产了十七石,比什么都重要!)(以上摘自《延安文艺丛书•诗歌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我能理解,在特殊的时期,革命的中心工作不同,但我忧虑的是知识分子对自己的定位会不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呢?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评价和期待会不会发生改变呢?全国解放后,党对知识分子是相当重视的,1956年提出繁荣社会科学研究的“双百方针”,知识分子的春天来临!其后一系列的运动,特别是史无前例的“文革”,万马齐喑!文革结束后,开展了真理标准的讨论,思想界在复苏!我们的时代发出了“要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科教兴国”的呼唤!我们开始追求知识,我们在奥赛上成功了!但是建国快60年,诺贝尔奖一直魂牵梦绕(美国1901-1997年共获得诺奖211个;日本到2003年11个诺奖中有4个是21世纪头三年获得)。诺贝尔奖代表了一种创新!我们民族曾以四大发明闻名世界,为何我们的创新衰竭了呢?有人开始以自己微弱的行动来唤起社会对“有思想的专业追求”(我创造的一个术语,不一定准确):清华大学博士导师陈丹青离开了清华,以连续4年招不到一名硕士生为由,对现行的高校研究生招生体制发出质疑,“愤而辞职”。(我不反对考外语,但专业素养更重要!)。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贺卫方近日又发出公开声明,决定暂停招收硕士生。(2005年6月27日《北京晨报》);和陈丹青辞职的原因相似,贺卫方的决定,是因为痛感研究生入学考试设计“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缺陷”,是因为深恶于影

响招生公平的保送制度等。他在教师座谈会等场合提出自己意见后未得到回应,决定以暂停招收硕士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第五篇:做个有理想的四有好老师

教师因肩负着教书授业、解惑和育人传道的双重责任,故使教师这一行业更显神圣和庄重。有人说,世界上三种最亲密、重要的关系是:亲人、老师和同学(战友)。可见,教师实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又异常重要的职业。

教师就应该在这个平凡、清苦的岗位上活出自己的风采和特色来。一个有理想、有能力的教师就应该做一个有思想、有情趣、有特色、有成果的四有教师。

一个教师首先要有自己的思想,一个教育家首先是一个思想家。古代圣贤孔子则是很好的榜样,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贯穿中国整个教育史家,至今仍熠熠生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自身既是哲学家、思想家又是教育家,三人并称希腊三贤。

我们虽无能、无力为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但可有能有力修一些哲学,有一些思想,立一些教育理念,概言之,就是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一个以教育思想武装起来的头脑,既不会盲从,也不会盲干,更不会无为,他清醒周围的现实,更清醒如何以自身的思想、力量去影响、带动大批的人去影响和改变这一现实。他是教育界的普罗米修斯,是杏坛的基督

情趣是一种色彩,一种标志,是让人迅速地识别你,也让你迅速地与他人区别开来的色彩、符号。教师在广大群众的视觉里是严肃、认真、刻板的一类群体,是值得尊敬但不值得亲近、可爱的一类人。知识分子的优雅、博学、从客、慈悲更应该引起社会的敬佩和亲近;但有时候,敬佩并不值得亲近,敬而远之自有其理。

既要让大众敬,又要让大家亲,这是教师亲近社会和民众的一道必做题,这道题首先要从培植情趣解起。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要让学生亲,必先让学生对你有兴趣。为师者身上必先散发出迷人的光和采,才能产生诱和惑。一个情趣盎然、充满活力和风采的教师,往往在教学中举重若轻、事半功倍。可以讲,教师的情趣越高雅、越丰富,他的气场就越强大,他的魅力就越迷人。一个充满情趣,雅趣横生的教师想叫学生不亲近也难。教师在课堂上的神采飞扬固然能吸引学生,但如果在课下也能让学生见识到你最真实、丰富而精彩的一面和多面,学生们会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你?想必那一定是羡慕、崇敬又神往的。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

做有特色的教师,特色是生命力,也是创造力。在知识分子云集的教师队伍里,教师间的竞争是空前激烈的,在关乎评优、职称、奖励等敏感问题上,孰优孰劣,孰上孰下,伯与仲只在毫厘之间。当你抱怨自己未能脱颖而出时,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有出类拨萃之才;特色是教师综合素质的突出表现,尤其是在推行教育改革的当下,各种流、派、法、式横行;三教九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改革切忌形成大一统的模式,更不能搞一言堂、一刀切。任何教法与风格都是一家之言,任何成功的教法或改革的背后,都有当地教育资源乃至行政资源在起作用。教学改革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革。这材包括教师、学生、教材乃至经费投入等诸多方面。教学质量的提高远不是学一套教法就一劳永逸的。

有思想的教师应该结合学生与自身的特点,摸索出一条适合本校、本班特色的教法,切勿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做有成果的教师,如果你是一个有思想、有情趣、有特色的教师,想不出成果也难;即使再普通的教师,也应该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教师的也要有雄心壮志,以谋宏图大业。许多教师在走上教师岗位之后,只满足于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工作,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信条、为荣,这本无可厚非;做个平凡的小人物也是一种伟大,但平凡之中应该追求事业的不平凡,应该完成由教师职业到事业的飞跃和转换。这是一种境界。

下载做个有吸引力的老师(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个有吸引力的老师(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个懒老师

    做个“懒”老师 新天地幼儿园储瑜 “懒”动手,以解放孩子灵巧、能干的双手。 陈鹤琴说过,帮助孩子最好只用一只手,只有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孩子的能力才能形成和发展。如穿脱衣服,......

    《有吸引力的阅读室》读书笔记

    读了一篇文章——《有吸引力的阅读室》,文章中说到:单调的环境使得幼儿缺乏阅读兴趣,面对五花八门的图书无从选择,幼儿大多草草翻阅而不能静心阅读。尝试创造满足幼儿个性的阅览......

    做个有责任心的人

    主题班会:做个有责任心的人 一、班会背景: 今天的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是21世纪的主人,是人类的未来。但随着我国社会逐渐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要结构的发展,学生在家庭、学校都表......

    做个有毅力的人

    9做个有毅力的人 教学目标:1、了解古今中外一些有过人毅力的名人事例; 2、培养自己的学习毅力,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1、培养自己的学习毅力;2、做一个有毅力的人。......

    《做个有福人》读后感

    《做个有福人》读后感 王丽丽 利用假期的时间我读了《做个有福人》这本书。从序言中我认识了秦东魁老师。他自称小学三年级没有毕业,没有文化。然后在人们心中,他虽然没有没有......

    做个有理想的人

    做个有理想的人 ----------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有感 说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想必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吧!书里讲了一位坚强,勇敢,有理想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我读......

    做个有责任心的人

    做个有责任心的人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有一位名人在《实话实说》栏目中讲述了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他到瑞士访问的时......

    做个有爱心的人

    做个有爱心的人 今天,爸爸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都在捐款捐物。其中,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捐了105元钱,感动全国。他是一个乞讨老人,头发花白,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