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 有效作为 服务企业 推动发展(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23:5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积极应对 有效作为 服务企业 推动发展(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积极应对 有效作为 服务企业 推动发展(共)》。

第一篇:积极应对 有效作为 服务企业 推动发展(共)

积极应对 有效作为 服务企业 推动发展

晋江市商务局

2009年2月6日

今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商务工作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我市商务工作将继续面临招商选资项目严重不足、外资企业经营困难、外贸企业出口压力加大、国际经贸合作停滞不前、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和困难。今年我局将进一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市委“稳大盘、促增长,上项目、扩内需,谋转型、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加快解决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继续推动我市商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发挥商务事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与带动作用。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服务企业、推动发展

(一)扶持外经贸发展

修改制定《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外经贸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文件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利用外资的产业引导、优化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聚升级,同时鼓励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促进我市外向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今年市政府安排3952.1万元用于扶持外经贸发展。

(二)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

修改制定《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的若干意见》。该文件加大力度支持我市“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培育中介服务业”、“鼓励大型市场设施建设”、“引导大型商业向城镇集聚”、“鼓励发展楼宇经济”、“扶持发展交通运输业”、“鼓励商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推进市区退二进三政策”。

(三)加快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

完善标准化厂房建设的原则与扶持措施,制定企业入驻(租用、购买)标准化厂房的补助标准。

(四)支持建设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重点城市

制定《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建设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重点城市的若干意见》。积极贯彻落实商务部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推进国际贸易信息化进程,支持设立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晋江办事处,提升我市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尽快将我市建设成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重点城市。今年市政府安排1480万元用于鼓励企业加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和支持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建设。

二、找准商务工作持续稳定发展的重点,抢抓机遇,科学发展,(一)外贸出口:抵御风险保增长

1、扶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一是争取我市成为商务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重点城市,成立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晋江办事处,开通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福建省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晋江专区。二是发展会员企业800-1000家。引导帮助更多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寻找贸易机会,接洽境外客户,实现网络成交,降低贸易成本。

2、拓展国际销售网络

一是支持出口企业设立境外销售机构、建立自营国际营销渠道。二是鼓励3-5家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开展收购、合股、兼并境外知名品牌,充分利用国际销售网络扩大出口。三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外经贸厅重点扶持的“四个一批展会”,即一批由商务部、省政府、国家有关行业商协会牵头,省外经贸厅组织企业参加的重点展会;一批由省外经贸厅和设区市共同组织企业参加,旨在帮助有关设区市重点商品拓展市场的展会;一批由各设区市政府和市级外经贸部门组织企业参加,旨在推动本地特色的优势商品出口的境外展会;一批由展览公司组织企业参加,在传统市场和发达国家、地区市场举办的展会。

(二)利用外资:努力提升外资质量

1、编制《对外招商重点产业目录》

摸清我市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影响我市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和关键问题,认真梳理对我市重点产业的上下游

拓展、产业链完善以及产业链的空白点和薄弱环节、需要填平补齐的关键项目,做好产业化招商的基础工作。

2、跟踪服务在产企业增资扩营和境外上市融资再投资 在产企业的增资、境外上市是当前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的主要方向,增资扩营已经成为我市利用外资的最主要来源。要认真梳理我市可望增资扩营项目和境外上市的意向,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同时积极引导企业上市募集资金返程我市投资。

3、加快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入驻

2008年我市已完成标准化厂房建设12.6万平方米。2009年力争完成60.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实现30家企业入驻标准化厂房。

(三)外经合作:争取新突破

1、组织对俄出口“阳光通关”

组建在俄办事机构,组织3-5家在俄经商企业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经营公司,通过正常通关渠道进行“阳光通关”,规范对俄贸易行为,紧密中俄关系,扩大对俄出口贸易,力争出口量在1亿美元以上。

2、加快推进保税物流园区建设

金井保税物流区首期两幢保税仓库已封顶,相关配套设施预计2009年4月份完工,5月份投入使用,目前已投入建设资金近2000万元。目前金井镇正与中外运、澳门航空货

运协会等投资方的招商洽谈工作正在进行中。力争2009年上半年保税物流园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并且正式投入营运。

(四)商贸流通:依靠项目带动,扩大内需,繁荣消费

1、加快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

由商务部流通促进中心专家组编写的《晋江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初稿已经完成,将尽快组织我市相关部门给予审定、出台,同时拟定10大商贸重点项目,以项目带动我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2、加快城乡农贸市场的建设与改造

抓好曾井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和梅岭农贸市场的标准化建设。

3、引导生猪活体异地储备。

鼓励和扶持我市生猪养殖企业建立生猪异地养殖基地,扩大我市生猪活体异地储备量,保证生猪市场的稳定供给。

第二篇:服务发展积极作为拓展职能提升地位

服务发展积极作为拓展职能提升地位

今年以来,某工商所围绕分局开展的主题年活动,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优化市场准入、净化运行环境、规范交易秩序、发掘开辟财源”等重点,千方百计发挥工商职能的最大功效,不断提升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执行力,既优化了辖区经济发展环境,提升了辖区经济运行质量,又提高了工商所在辖区党委、政府心目中地位和形象。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某工商所就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有关工作做一简要发言。

一、主动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工作理念

发展是党和国家的第一要务。停收“两费”以来,特别是从分局开展主题年活动后,我们意识到,作为职能部门,必须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个大局开展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积极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现实途径,更是工商部门提升社会形象、获取公共评价、增强公信力的关键措施。为此,某所在开展主题年活动动员会议以及例行早会、党支部会议上,反复组织全所人员讨论,达成共识,那就是必须树立主动服务大局、有为才有位的工作理念,加强与辖区办事处和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积极拓展各项工作职能,用细用活具体工作

1措施,强化工商所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建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明确所长对全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工作负主要责任,采取不定期与辖区办事处和有关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定期分析市场主体信息、彼此通报工作动态等形式,全面保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工作准确到位。通过参加辖区办事处办公会,专题汇报“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年”活动,根据办事处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10条具体整改措施,并一一分解到室、队直至片警,促使工商职能更好地主动融入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从具体措施上加大了倾斜力度,受到了分局肯定。

二、不断细化市场主体准入服务措施

工商服务工作无止境,怎样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市场主体准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是某所经常琢磨改进的一项工作。某片区的特点是“五多两集中”:即机关多,宾馆饭店多,写字楼多,食品经营业户多,流动人口多,学校集中、居民小区集中。从事服务业特别是餐饮、百货的个体工商户特别多,从业人员素质相对不高。我们就在实行所务公开、健全便民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内涵,在服务细节上下功夫,如一次说清申办条件、积极帮助申请人完善材料、提供复印和电话服务等,为市场主体落户辖区提高温馨周到服务,仅上半年辖区就新增登记注册个体经营业户和个人独资企业193 户。按照“预约服务、上门办公、特事特办”的制度要求,特别在对吉祥苑、燕

山市场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换发工作中,我们积极协调市场主办方,主动上门服务,对符合手续的业户当场填报材料、即时受理审查,当场换发,受到了市场开办方和业户的好评。

三是大力优化经济主体外部运行环境。今年上半年,针对辖区内无照经营多以前置审批无法办理和“住改商”无法取得证明为主的实际情况,我所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多次开展无照经营专项整治活动。在依法处理的同时,注意分门别类地帮助业户协调办理合法手续,目前已有48户无照经营转化为持照从业。针对辖区食品业户众多的实际情况,我所按照区域监管责任制要求,采取集中培训、全面督查、逐一落实、重点回访、个别现场督办的办法,狠抓食品经营业户落实“四制”要求。净化了供、销业户上下游之间的运作环境。针对辖区美容美发业户众多的特点,对工商所监管人员及辖区18户美容行业负责进行了美容业监管工作培训,在莎曼莉莎美容样板店进行现场观摩学习,重点落实“五项规范”,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经营,积极帮助辖区美容美发业做大做强。针对学校周边小食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露头就打的办法,不定期进行行政指导和清理整顿,先后对销售无进货手续的7家食品商户和2家无照经营食品业户采取了行政强制措施,保护了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益。针对辖区存在的回收礼品、回收烟酒等违法行为,我们结合开展烟草市场专项整治,先后清理取缔5起,切实做到了发现一起,取缔一起,绝不手软,有力地促进了辖区经济运行环境的持续好转,受到了

辖区办事处的好评。今年,辖区办事处就多次邀请我所参加辖区综合性会议,主动把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有关情况介绍沟通,形成了工商所营造经济发展环境、辖区办事处更加倚重工商职能的良性互动氛围。

四是着力强化经检办案维护公平秩序。为履行好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法定职责,同时防范履职风险,我所狠抓案源的发掘和风险的规避。在案源发掘方面,我所特别注重年检、申请办证和市场巡查等这一类容易发现案源的时刻,相关责任人员负责及时与办案专职人员沟通,确保案源不流失。在风险规避方面,我所注重把好三个关键环节,即法定监管全员履责关、行政执法程序关和执法人员回避关。上半年,我所行政处罚结案166起,其中简易程序案件158起,罚没款13万,所办案件无一出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或败诉。案件主要涉及商业贿赂、商标侵权等情况,其中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案值占到80%以上,有力地震摄了违法交易行为,维护了辖区市场交易秩序的公平有序。

五是积极拓展职能服务辖区财源建设。财源建设是辖区政府的重点任务,我所是辖区“五位一体”工作机制的牵头单位。为此,我们定期对辖区内市场主体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与两个办事处及时沟通,及时报送企业登记信息和分析报告,方便了办事处对辖区经济的宏观把握。同时,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我们还联合燕山、某办事处对辖区内写字楼、企业聚集区进行检查,对辖区内证照与经营地点不符的13家异地纳税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将以驻济办事处名义设“总部经济”的企业规范为辖区的纳税实体,进一步扩大辖区税源数量,增加辖区财政收入。截至目前,已下达责令整改6户,涉及纳税总额200多万元。通过开展“五位一体”活动,地方党委、政府感到,我们工商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是尽心尽力、真心真意的。

以上是我所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开展的主要工作,辖区办事处也给予了我们充分的肯定。但我们感觉离分局的要求,与兄弟所的工作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分局这次会议的部署要求,积极借鉴吸收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振奋精神,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完成分局党委交办的各项工作,为提升工商部门形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二〇一〇年七月

第三篇: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国发〔2018〕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利用外资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决策部署,实行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营造更加公平透明便利、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保持我国全球外商投资主要目的地地位,进一步促进外商投资稳定增长,实现以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提升投资自由化水平

(一)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2018年7月1日前修订出台全国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接,全面提升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各地区各部门不得专门针对外商投资准入进行限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牵头,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修订完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公开透明、操作便利、风险可控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吸引更多境外长期资金投资境内资本市场。大力推进原油期货市场建设,积极推进铁矿石等期货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交易。深化境外上市监管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稳妥有序推进在境外上市公司的未上市股份在境外市场上市流通。支持外资金融机构更多地参与地方政府债券承销。(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取消或放宽交通运输、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加大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内电信、文化、旅游等领域对外开放压力测试力度。(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粮食和储备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取消或放宽种业等农业领域,煤炭、非金属矿等采矿业领域,汽车、船舶、飞机等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

(五)持续推进外资领域“放管服”改革。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内投资总额10亿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审批和管理。支持地方政府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在全国推行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提高外商投资企业资金运用便利度。进一步简化资金池管理,允许银行审核真实、合法的电子单证,为企业办理集中收付汇、轧差结算业务。放宽企业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备案条件。支持跨国企业集团办理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人民银行、外汇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提升外国人才来华工作便利度。研究出台支持政策,依法保障在华工作外国人才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为符合国家支持导向的中国境内注册企业急需的外国人才提供更加便利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管理服务。积极推进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进一步简化工作许可办理程序。(外交部、司法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外专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提升外国人才出入境便利度。中国境内注册企业选聘的外国人才,符合外国人才签证实施办法规定条件的,可凭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向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申请5—10年有效、多次入境,每次停留期限不超过180天的人才签证,免除签证费和急件费,可在2个工作日内获发签证。(外交部、外专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投资促进,提升引资质量和水平

(九)优化外商投资导向。积极吸引外商投资以及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支持外商全面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强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扩大开放吸引外资方面的先行先试作用。(商务部牵头,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引导外资更多投向现代农业、生态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投向中西部地区。进一步落实企业境外所得抵免、境外投资者以境内利润直接投资以及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税收政策。(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税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支持外商投资创新发展。积极落实外商投资研发中心支持政策,研究调整优化认定标准,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加大在华研发力度。进一步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政策,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领域。(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鼓励外资并购投资。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市场化原则建立并购信息库,引导国内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自然人投资者依法投资境内上市公司。比照上市公司相关规定,允许外商投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完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及其国有股权流转的公开透明程度,为符合条件的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公平机会。(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资委、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降低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成本。允许各地支持制造业企业依法按程序进行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用地整理及扩建生产、仓储场所,提升集约化用地水平,不再增收地价款。支持外商投资企业科学用工,通过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短期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满足灵活用工需求。完善外商投资企业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加快推进多双边社会保障协定商签工作,切实履行已签署社会保障协定的条约义务,依据协定内容维护在华外国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免除企业和员工对协定约定社会保险险种的双重缴费义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加大投资促进工作力度。鼓励各地提供投资促进资金支持,强化绩效考核,完善激励机制。支持各地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专项政策,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商投资企业及高层次人才给予奖励。充分运用因公临时出国管理有关政策,为重大项目洽谈、重大投资促进活动等因公出访团组提供便利。各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应遵守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政策、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等要求,注重综合改善营商环境,给予内外资企业公平待遇,避免恶性竞争。(中央外办、外交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外专局、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投资保护水平,打造高标准投资环境

(十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大幅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法定赔偿上限。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反映较多的侵犯商业秘密、商标恶意抢注和商业标识混淆不正当竞争、专利侵权假冒、网络盗版侵权等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严格履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外商投资过程中技术合作的条件由投资各方议定,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技术转让。加强维权援助和纠纷仲裁调解,推进纠纷仲裁调解试点工作,推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司法部、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涉及中央事权的制度性、政策性问题。建立健全各地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各部门要加强对地方对口单位的指导和监督,及时解决外商投资企业反映的不公平待遇问题。各地不得限制外商投资企业依法跨区域经营、搬迁、注销等行为。(商务部牵头,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等地区(十六)拓宽外商投资企业融资渠道。允许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外发行人民币或外币债券,并可全额汇回所募集资金,用于所在省份投资经营。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内,支持上述区域金融机构或经批准设立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按照制度完善、风险可控的要求,向境外投资者转让人民币不良债权;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允许上述区域的银行机构将其持有的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转让给境外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外汇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降低外商投资企业物流成本。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陆空联合开放口岸和多式联运枢纽,加快发展江海、铁空、铁水等联运。支持增加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国际国内航线和班次。加强中欧班列场站、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中欧班列发展环境,促进中欧班列降本增效。完善市场调节机制,调整运输结构,提高运输效率,加强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领域收费行为监管,进一步降低西部地区物流成本。(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铁路局、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快沿边引资重点地区建设。鼓励地方统筹中央有关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支持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鼓励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加大对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支持注册地和主要生产地均在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打造西部地区投资合作新载体。在有条件的地区高标准规划建设若干个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国际合作园区,试点探索中外企业、机构、政府部门联合整体开发,支持园区在国际资本、人才、机构、服务等领域开展便利进出方面的先行先试。(中央财办、外交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外专局等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创新提升,强化利用外资重要平台作用

(二十)促进开发区优化外资综合服务。省级人民政府依法赋予国家级开发区地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制定发布相应的赋权清单,在有条件的国家级开发区试点赋予适宜的省级经济管理审批权限,支持国家级开发区稳妥高效用好相关权限,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支持国家级开发区复制推广上海市浦东新区“证照分离”改革经验,创新探索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措施。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参与区中园、一区多园等建设运营。(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一)发挥开发区示范带动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作用。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制定支持国家级开发区城市更新、工业区改造的政策,优化土地存量供给,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外商投资企业和项目。各地在安排土地利用计划时,对国家级开发区主导产业引进外资、促进转型升级等用地予以倾斜支持。在国家级开发区招商引资部门、团队等实行更加灵活的人事制度,提高专业化、市场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国际化水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加大开发区引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各类绿色环保基金,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支持外资参与国家级开发区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为国家级开发区引进先进节能环保技术、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地方政府可通过完善公共服务定价、实施特许经营模式等方式,支持绿色环保基金投资国家级开发区相关项目。鼓励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担保、再担保等服务,支持国家级开发区引进境外创新型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等,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健全开发区双向协作引资机制。在东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建设若干产业转移协作平台,推进产业项目转移对接合作。支持地方制定成本分担和利益分享、人才交流合作、产业转移协作等方面的措施,推动东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通过多种形式在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产业转移园区。支持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合作引入国际双元制职业教育机构,增加外商投资企业人力资源有效供给。(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时代推动扩大开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升级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主动作为,狠抓落实,注重实效,确保各项措施与已出台政策有效衔接,形成合力。涉及修订或废止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的,由原牵头起草部门或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报请国务院修订或废止。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督促检查,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请示报告。

国务院

2018年6月10日

第四篇:把QC小组活动作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把QC小组活动作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中国电信琼海分公司翁睿敏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员工素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要想寻求新的突破,取得竞争优势,必须依靠先进的企业文化来支撑和保障。企业文化建设围绕“以人为本”这一中心,实行人性化的企业管理。而QC小组活动是一种尊重人、开发智慧、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活动,自由结合的小组成员一起研究分析,解决问题,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到自身价值和工作意义,产生更高的工作热情。其着眼点就是提高员工素质,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管理从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转变的体现。两者都把人作为最重要的因素,笔者认为,把QC小组活动作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无疑将更好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全员参与热情。

下面,选择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通过QC小组活动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一、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提炼和丰富企业文化。

在企业多年的发展中,一定会沉淀一些支撑员工思想的理念和精神。这些理念和精神,包含在企业创业和发展的过程之中,隐藏在一些关键事件之中。把隐藏在这些事件中的精神和理念提炼出来,并进行加工整理,就会发现真正支撑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精神和理念,这就是企业的精神和理念。可以成立由新老员工典型代表、专家、领导班子组成QC小组,首先,让几位从创业到发展全过程都参加的人,让他们每一个人讲三个故事:在这几十年的创业历程中,你认为对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你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你最受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然后让每个人再讲三个人:你认为对企业贡献最大的是谁?这个人最宝贵的精神是什么?你从他身上受到最大的启发是什么?记录下每个人讲的故事;第二:小组把重复率最高的故事整理出来,进行初

步加工,形成完整的故事;第三:对刚来企业一年左右的新员工,把整理好的故事讲给他们听。然后向他们提问:这个故事你听说过没有?你听了之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哪个情节最感动、最难忘?这个故事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用什么词来表达你的感受?把他们的回答记录下来;第四:由QC小组的专家和企业领导,对记录的内容进行研究、加工,从中提炼出使用率最高的代表故事精神的词。这些词经过加工,就是企业精神或企业理念;第五:按照提炼出来的反映精神或理念的核心词,重新改编故事,写出集中反映核心词的企业自己的故事。比如中国电信海南公司新提出的“务实、责任、执行、和谐”企业精神,都能用一个甚至几个故事进行诠释。想到务实,我们就想到领导经常深入员工,深入市场一线和客户的工作作风,通过抓财务基本面改善、区域体制优化、板块营销等重点工作促进了海南电信的转型,各项指标在两年时间里取得了质的飞跃;想到责任,就想到了海南电信多次出色完成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世姐选美、台风抢险等通信保障服务和抢险任务,承担了对客户、对社会作为主体运营商的责任;想到执行,就想到了企业倡导的“后端为前端服务、管控为一线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全员为客户服务”的行为习惯;想到和谐,就想到海南电信倡导创建“干事业,重团队,学本事,讲贡献”的和谐班组建设,想到了倡导的“快乐工作、快乐学习”的企业氛围。第六,从未来出发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设计。QC小组通过对行业进行分析,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对自己的发展目标进行定位,找到现状与目标的差距。进一步回答:要想缩短差距,实现目标,企业必须具备什么精神,应该用什么理念指导自己?按照这种要求,设计出面向未来的文化理念。把从历史中提炼的文化理念和从未来出发设计的理念结合,进行加工整理形成企业的核心理念。以核心理念为指导,设计出各系统的理念,为每一个系统的理念确定相应的典型案例、故事和人物,形成由核心理念、与核心理念相应的典型人物与事件、各系统的理念和相应的典型人物与事件构成的文化理念体系。

二、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首先从现代企业员工追求变化的态势和特点谈起。一是企业内仅靠物质奖励来激励员工,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适应;二是工作本身所需要的体力在减少,所需要的智力和认识力增加,企业管理内容和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三是企业员工享有充分选择的自由,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有了很大的流动性。QC小组可以针对这些变化,通过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员工的实际困难,从而为企业合理满足员工的期望值,为员工设计奋斗的方向和发展前途提供合理建议: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软环境建设,设法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依靠能使他们得到个人满足感和归属感的环境来吸引员工;把重心放在用适当的方式促使员工从事创造性思考、学习和参与创造性的工作上;给员工创造各种条件,为员工行使这种自由的权利服务等等,这样就更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思想。

三、通过QC小组活动成果展现,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过:“消费者给予企业无任何企图的赞扬,形成有口皆碑的效果,这就是美誉度,这种美誉度是无价的,是最可贵最可靠的市场资源。”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通过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来展现企业形象,进而使众多的潜在顾客变成了现实顾客,以良好的企业形象推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个企业的QC小组活动开展的越好,说明这家企业的员工队伍素质越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保证体系越好,产品的技术含量更高。QC小组在活动中,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小组成员的质量理念,随着活动的开展而不断提高,形成一个个QC小组活动成果,不断地丰富着企业的质量文化。同时,QC成果的总结、交流和发表,提高了小组成员科学总结成果的能力,既起到相互激励、共同提高的作用,又在较大范围塑造了企业和产品的形象,展现企业良好的风貌和文化,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使企业持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QC小组活动的基本宗旨和活动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注重人本素质的开发,它打破了部门、岗位界限,增强了小组成员质量意识、参与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让广大员工拥有了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企业文化建设与QC小组活动相结合,将使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更加具体、可操作,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得到更好的衡量,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地促进企业文化的落地,从而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第五篇:积极寻求合作 共同推动发展

积极寻求合作 共同推动发展——“中俄关系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

李建民

2005 年12 月19 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国际合作局、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共同主办的“中俄关系: 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邢广程、俄罗斯战略研究中心总裁米·德米特里耶夫、俄罗斯驻华使馆公使贡恰洛夫分别致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黄平、科研局副局长王延中出席会议。

在开幕式上,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与俄罗斯战略研究中心还签署了两个机构的长期合作协议。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中俄关系: 合作与发展”。围绕中俄关系、中俄经贸合作、中俄两国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中俄公司治理结构、俄罗斯地区发展战略、俄罗斯福利货币化改革的成效等主题, 两国经济学家和其他与会学者进行了热烈深入的研讨。现将有关中俄关系及俄罗斯经济发展问题的讨论综述如下。

一 关于中俄关系

迄今为止, 中国与俄罗斯在新的框架内已经走过14 年友好合作之路。中俄关系的发展经历了1992 年“由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的顺利过渡”、1994 年“将彼此间的睦邻友好关系提升为建设性伙伴关系”和1996 年“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三次定位。

中俄双方根据国际形势和地区形势的变化, 不断开辟和确立了两国的战略协作领域:在反对北约东扩、捍卫本国领土完整、维持全球战略稳定、反对科索沃模式、维护联合国权威、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国际组织、保持中亚地区稳定等问题上进行了持续的合作, 并逐步深化和扩大了在一系列领域的战略共识。

包括反对用扩大军事联盟的方式解决当代世界的安全问题, 共同倡导和推进世界的多极化, 维护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的权威地位, 在对等安全的基础上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反对破坏一个国家内在发展进程因而导致动荡的外力输入民主等。

当前, 中俄关系继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如何寻找到除了能源以外的能保证两国经贸合作持续稳定发展的合作领域? 如何在青年一代培植两国长期友好的文化和心理基础? 如何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建立成员国能够普遍接受的保持地区政治稳定的干预和约束机制? 如何在单边主义横行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中俄战略协作的最大利益等。

二 关于中俄经贸合作

经贸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92 年至今, 中俄经贸合作经历了1992~1998 年的起伏波动阶段后, 从1999年起开始进入稳定发展的新时期。2004 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212.3 亿美元, 俄罗斯成为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 中国成为俄罗斯第四大贸易伙伴。2005 年, 中俄经贸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双边贸易额已达到291 亿美元, 同比增长37.1 %, 超过中国对外贸易增幅14 个百分点。

当前, 中俄经贸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贸易商品结构低度化状况不仅没有改善, 相反这一趋势还更为明显;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服务体系尚未很好地建立起来, 银行结算、贸易仲裁与出口信用保险等重要领域尚不能满足经贸合作发展的需要;相互投资规模不大, 还不能对双边贸易起到有效的带动作用。

根据对贸易竞争力指数和RCA 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测算, 中俄进出口商品结构 在未来5 年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能源及原材料性产品、轻纺、日用消费品仍然将在贸易中占较大比重, 但会有所下降。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将会有所上升, 成为双边贸易新的增长点。

从未来两国经济发展前景看, 中俄在能源、资源开发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合作前景, 中俄相互投资将主要发生在这些领域。中俄服务贸易在传统领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也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今后若干年内, 纺织品贸易仍将是中俄经济互补性较强的合作领域。中国对俄成衣和纺织品出口仍将保持强势地位。作为中俄贸易合作的重要部分, 边境贸易也将快速发展。

现阶段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因主要是以自然资源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中俄两国在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要素禀赋和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以差异产品的规模经济优势和跨国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流动为特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不振;中俄两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资本吸收阶段, 尚不具备大规模资本输出的能力, 同时两国在吸收直接投资发展经济方面也是一种竞争关系。由于上述一系列约束条件和制度因素的制约, 中俄经贸关系的内在发展动力不足。为突破内生机制的限制, 必须加大政府的外力推动。只有通过政府强制性的制度安排才能推动内生力量发挥作用。今后, 在惯性发展的基础上, 中俄只有落实改善贸易商品结构, 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 加快落实投资项目, 发展新的贸易方式, 加强中介机构的作用, 完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加强贸易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 才能真正实现两国领导人提出的到2010 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00 亿~800 亿美元、2020 年实现中国对俄投资累计达到120 亿美元的目标。

俄方提出, 俄中两国学者面对许多课题需要共同研究, 这比举办研讨会要艰难得多。目前, 高技术产品在中俄贸易中的比重很低,2004~2005 年这一比重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最大的障碍是存在机构性壁垒, 俄罗斯的高技术产品离真正批量化生产还很远, 中俄高技术产品贸易面临的还有知识产权问题。中俄在建立合资企业方面也有问题, 俄罗斯与欧美、中国与欧美都在有效地开展合作, 为什么在中俄之间不能有效进行? 这里有文化、也有法律方面的差异。

2005 年中俄两个学术和智囊机构共同参与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委托课题《2006~2010 年中俄经贸合作发展规划》的起草制定工作, 这为今后合作奠定了基础。今后双方还将就共同关心的一系列问题进行长期研究和探讨, 进行大规模的调查, 其结果会直接影响两国的经济贸易合作。

三 关于俄罗斯经济形势及中期发展前景

俄罗斯经济从2000 年开始蓬勃发展, 实际上已经克服了20 世纪90 年代经济大滑坡造成的影响。2005 年, GDP 已经恢复到1991 年的水平, 居民消费已经超过1991 年的水平。根据俄官方预测, 2005 年GDP 将达到21 万亿卢布, 合7 500 亿美元。2005 年俄罗斯提前偿还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巴黎俱乐部债权国的绝大部分外债, 国家外债占GDP 的比重已从1999 年的90%下降到14.7%, 稳定基金达到500 亿美元, 外汇储备接近2 000 亿美元, 卢布币值已经恢复到1998 年之前的水平。

俄罗斯专家认为, 尽管取得上述成绩, 但还不足以应对所面临的挑战。俄经济增长对能源原材料出口严重依赖, 石油、金属、木材化工产品等占出口商品比重在80%以上。从1990年到目前为止, 外贸出口部门的生产负荷几乎达到100%。俄罗斯经济要进一步增长, 必须吸引投资, 扩大生产能力, 但俄现有的积累未能积极转化为投资。为偿还外债和防范金融风险, 俄把相当一部分资金冻结, 作为稳定基金或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

俄国内很多专家都认为, 未来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公布了最新修订的对2006~2008 年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提出了三种发展方案和前景。三种方案均以国际油价作为预测依据。

在第一套方案下, 2006 年, 俄产乌拉尔牌石油将从2005 年的每桶50.8 美元下降到34美元, 2007~2008 年会进一步下降到28 美元,俄经济增长将从2005 年的6.4%下降到4.7%~4.8%。

在第二套方案下, 2006~2008 年, 国际油价分别下降到每桶40 美元、35 美元和36 美元。

俄力图通过实现一系列制度性变革和关键性经济部门的发展战略、降低企业税负以及扩大联邦预算的投资支出推动创新和刺激经济增长, 预计上述举措能够使俄GDP 保持5.7%的增幅。

在第三套方案下, 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基本条件与第二套方案相同, 考虑到近期国际油价的变化, 预计2006 年仍将保持在每桶45美元, 2007 ~2008 年为40 美元, GDP 将保持5.7%~5.8%的增幅。

尽管在可预见的未来,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仍然是支撑和拉动俄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从长期看, 在本轮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的能源电力综合体、冶金业和农工综合体已经丧失增长后劲, 不能保持高于5%的增幅, 为保持经济长期快速发展, 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俄认为, 未来3 年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其经济处于新的转折点, 亟待从目前以原材料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向以创新为导向的竞争型增长模式转换。为扭转经济增长颓势, 俄罗斯提出了以宏观调控和积极的社会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短期措施以及以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从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关系的角度看, 未来3 年, 俄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内需, 降低出口在GDP 中所占的比重。预期2006~2008年, 在俄罗斯工业增长中将出现新的“领头羊”, 面向国内市场和生产最终消费品的部门将保持最快增长速度, 在保持7%的增速情况下, 这些部门对整个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57%。机器制造业、金属加工业、建材业和食品 工业都将保持快速增长。到2008 年, 商品和服务净出口在GDP 中的比重将从2004 年的35.3%下降到23.9%。2006~2008 年, 在出口构成中, 将扩大机器设备和森工产品的比重, 稳定化工产品比重, 降低能源产品比重。可以认为, 俄罗斯中长期经济发展力图摆脱对能源原材料出口的依赖, 但能否实现仍有待观察。

四 关于俄罗斯国内改革

俄认为, 最近几年, 相对于其他转型国家其经济改革推进很慢, 三年前就开始制定改革规划, 提出要达到转型国家的最高水平。但由于国内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 这一规划至今未获通过, 现在的改革速度非常慢。

未来3 年, 俄将继续推进政府、行政、社会领域、私有化等一系列改革, 要实行教育、住房、医疗、农村四大领域的国家优先项目。目前的难题是信任危机。对政府的改革措施, 民众的反应是消极和负面的。2004 年开始的社会福利货币化改革效果不好, 导致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加剧。2005 年夏季, 对普京的支持率下降到其执政以来的最低水平, 使得2005 年无法再进行任何改革。不久前出台了国家四大优先项目。该措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有所提高, 对普京的支持率达到了70%以上。

俄罗斯福利改革本身对广大民众有积极 的意义, 其教训在于决策机制和路径出了问题。由于改革本身复杂, 事前缺乏调查, 没有足够的宣传, 民众的心理准备不足, 政府为改革划拨的资金不足。今后的改革应该采取由点到面的做法, 应该根据各地区情况分类制定地方法规和政策。如目前的医疗改革就不是全国性的, 而是地区性的。要想调动地方政府的改革积极性, 资金支持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在即将进行的改革中, 大部分联邦政府预算会交给地方政府, 以调动地方政府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关于产权改革, 社会调查证明, 私有化不是合法和公正的, 而非合法性主要集中在寡头 企业中。22 家大型私人企业控制了俄罗斯大型工业生产企业总收入的40%、就业的40%以上。所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处置寡头企业? 如何使已经私有化的企业合法化, 并为民众所接受。目前已对一些石油公司和银行重新实行国有化, 但有观点认为, 重新国有化并非是解决问题的良方。目前, 俄罗斯也在重新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俄认为, 其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社会经济体制运行质量低, 如果不进行社会经济体制改革, 将难以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未来3 年,俄将进一步深化改革, 为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创造制度环境。新一轮改革基本内容涉及提高国 家管理能力和行为能力、建立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市场制度两大方面。提高国家管理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改革的内容包括国家行政改革、国有资产私有化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进税收和预算部门改革、货币信贷政策和汇率政策改革、发展私人—国家合作机制、建立自然资源使用机制、统计制度改革、发展全俄社会经济分级体系等。建立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市场制度方面的改革包括产权保护、公司治理改革、发展资金市场、发展土地和不动产市场、反垄断政策、减少非市场成分、科技改革和刺激创新、发展小企业、改革技术性调节等。

五 关于俄罗斯地区发展战略

从俄罗斯特有的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不断减少的特点看, 当前地区战略的首要目标是保证俄社会、文化和领土完整。

近年来, 俄在促进地区发展方面的政策思路有较大转变, 即从原来力图通过转移支付拉平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转向为刺激各联邦主体和市政机构动员经济增长资源创造条件。与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不同, 在经济上联邦中央通过重新划分税收比例等措施为地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自主权。俄将原有的89 个联邦主体分为5 类地区, 每一类地区可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自主发展经济。

新的地区发展战略共包括惯性发展、稳定 发展和突破式发展三种方案和极化发展、扶持社会改革、同步发展、地区多元化和补贴五大原则。极化发展原则旨在鼓励和保障各地区稳定和平衡发展, 使一部分地区超前发展, 能够对国内其他地区起到“增长发动机”和“领头羊”的作用。主要手段是强化这些地区法律法规, 建立经济特区, 这些地区将成为俄罗斯其他地区实现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桥梁。前不久, 普京总统确认了这一原则, 以下地区将得到优先发展: 俄罗斯远东作为与亚太地区一体化的桥梁、俄罗斯南部地区和加里宁地区作为与大欧洲地区实现一体化的桥梁。该原则旨在 保证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地区多元化原则意味着, 只能依据各地区的类型、功能确定国家地区政策的目标、任务和手段。对不同地区, 如原材料产区、边境地区、创新发展地区、老工业区等需要实施不同的国家政策。

(责任编辑: 高晓慧)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下载积极应对 有效作为 服务企业 推动发展(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积极应对 有效作为 服务企业 推动发展(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如何积极科学应对网络舆情大全

    理论正文 企业如何积极科学应对网络舆情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正以超乎想像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日渐成为当前思想文化信息的重要“集散地”。同时,网络舆情也已随着微时代的迅速兴起......

    电网企业积极应对电力体制改革[范文大全]

    积极应对电力体制改革 公司举办了系列中层干部素质专项培训活动。各位培训老师的讲课站位高远,数据详实,分析深刻,极大的扩展了我的视野,提高了对当下社会、工作及生活的认识。......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积极谋划和推动高速公路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积极谋划和推动 高速公路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同志们: 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

    推动金融创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范文]

    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按照协议规定,成员国都要遵守《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的条款,在有关金融服务方面也都要按照市场准入原则开放金融市场;按照国民待遇原则,给予金融服务业等同......

    服务经济建设推动职教发展

    服务经济建设推动职教发展服务经济建设推动职教发展—☆☆县☆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边陲☆☆县是※※面向陕、渝的门户,虽是山清水秀之地,却是国家级贫困县和全省十二......

    有效推动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

    有效推动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是 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对老干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深刻认识和把握好新时期、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特点,努力推进老干部工作的转......

    企业文化建设推动跨越发展(共5则范文)

    企业文化建设推动跨越发展近年来,公司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广大员工爱企业、爱岗位的热情,促进企业各项......

    团组织有效服务企业产业发展的研究(范文)

    团组织有效服务企业产业发展的研究 内容摘要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集团的战略目标,正在大力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电气......